肾阳虚机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积 导致 动 物 亚 急 性 中 毒 性反 应 的结 果 。
11 恐 伤 肾致 肾 阳虚 动 物模 型 沈 雁 等 … 据 该 理 论 建 立 惊 恐 . 根 伤 肾 肾虚 证 动 物 模 型 。主要 有 猫 吓 鼠 。人 吓猫 及 爆 竹 吓 狗 等 方 法。 以猫 吓 鼠致 恐 伤 肾较 为 常 用 。 种 建 模 方式 也是 基 于 传 统 中 这 医病 因学 理 论 的 。 这种 方 法 利 用 长期 恐 惧 刺 激 引 起 模 型 动 物 一
肾 阳虚 动 物 模 型 的 造模 方 法 , 旨在 为 同类 研 究 提供 参 考 。
【 键 词 】 肾 阳虚 证 关
动 物 模 型 造模 方 法
研究进展
综述 外 源性 糖 皮 质 激 素 ( 如氢 化 可 的 松 、 质 酮 、 尼 松 、 的松 、 皮 泼 强 地
塞 米 松 等 ) 垂 体 前 叶 的 促 肾上 腺 皮 质 激 素 ( C H) 放 受 抑 , 使 AT 释
30 0 ) 1 0 5
中 图分 类 号 : 2 6 R 5 . 文 献 标 志码 : 文 章 编 号 : 0 4 7 5 2 1 ) 8 1 9 — 2 5 A 1 0 — 4 X( 0 2 0 — 2 3 0
【 要 】肾 阳 虚 证 动 物模 型是 建 立 最 早 的 中 医证 候 动 物 模 型 , 中 医 界 的 研 究 热 点 之 一 , 文 总 结 了 近年 来 摘 是 本
鼠 肾 阳 虚型 慢 性 肾功 能 衰 竭 模 型在 生 化 研 究 方 面达 到较 理 想 的
神 经 内分 泌 一 效 应 器 之 间相 互 关 系 紊 乱 而 导致 结 构 功 能 与 代 谢
上 的病 变 。 1 老龄 大 鼠 肾 阳虚 模 型 [ . 2 “] 这是 生理 性 肾 阳虚 , 下 丘 脑 的 其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摘要】慢性肾脏病(CKD)属于世界性的人类健康问题,在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临床研究与实践对于CKD发病机制、治疗和控制方法愈加重视,针对性地展开了较为丰富的研究。

中医药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在经过长久的发展后,在疾病机理和诊疗方面,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认知。

CKD治疗和干预中,很多研究和实践人员针对性地采用中医疗法,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此次研究总结分析中医药治疗CKD的相关研究,旨在为中医药作用的发挥提供助力,为疾病治疗寻求更加高效、安全的疗法。

【关键词】中医药;慢性肾脏病;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志码】ACKD属于多种疾病引发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患者的肾脏结构、功能出现进行性恶化或是不可逆转损伤,进而形成一系列临床症状。

近些年来,在人口老龄化以及饮食和生活习惯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对于CKD发病和流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于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和经济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药能够从疾病的发病原因和作用机理出发,合理发挥不同中药的作用,并进行中药配伍,形成协同作用效果,进而对疾病治疗和缓解形成显著效果,并能够防控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1.CKD的病因机理研究分析慢性肾脏病的病因机理是较为复杂的,中医理论强调从机体整体出发,分析脏腑功能和虚实情况,以此明确疾病病因。

韩东盛等(2019)研究指出,中医理论认为,CKD的发病原因大部分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受到多种病理因素的影响而发病,患者的脏腑功能、气血状况及阴阳平衡,均受到严重影响。

研究指出,在此背景下,采用中医“和法”对CKD患者治疗是较为有效的。

针对性地对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状况进行调和,实现阴阳平衡,达到标本兼治、驱邪扶正的功效,进而对CKD疾病发展产生延缓效果,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1】。

1.中医药治疗CKD相关研究1.辨证施治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在对患者的发病原因和中医证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患者的疾病证型,再结合患者的身体素质等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能够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和个体性,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补虚劳药膳神仙粥对脾肾阳虚证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干预研究

补虚劳药膳神仙粥对脾肾阳虚证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干预研究

补虚劳药膳神仙粥对脾肾阳虚证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干预研究一、内容综述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种以长期持续的疲劳为主要特征,伴有其他多种症状的疾病。

目前CFS的病因尚不清楚,治疗方法也相对有限。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补虚劳药膳神仙粥作为一种具有调养脾肾阳虚作用的食疗方法,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关注。

补虚劳药膳神仙粥是一种采用多种中草药和食材制作的药膳,具有滋阴补肾、益气养血、健脾养胃等功效。

研究发现补虚劳药膳神仙粥能够有效改善脾肾阳虚证患者的疲劳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此外补虚劳药膳神仙粥还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对于预防和延缓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然而目前关于补虚劳药膳神仙粥对脾肾阳虚证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干预研究仍较为有限。

一方面研究样本量较小,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另一方面,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不够完善,难以全面评价补虚劳药膳神仙粥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今后的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扩大研究样本量,提高研究的可信度;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了解补虚劳药膳神仙粥的疗效;结合现代医学手段,探讨补虚劳药膳神仙粥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概述为了更好地了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理机制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许多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中医药膳的研究。

补虚劳药膳神仙粥作为一种具有滋补脾肾、益气养血的中药食疗方剂,在治疗脾肾阳虚证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补虚劳药膳神仙粥对脾肾阳虚证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脾肾阳虚证的病因病机脾肾阳虚证的主要病机表现为脾肾两脏的阴阳失衡,在中医理论中,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

火龙罐疗法辅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肾阳虚型临床研究

火龙罐疗法辅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肾阳虚型临床研究

共60例,均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
中,按照运、推、拨、刮、透热灸等施灸手法治疗,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
每3日施灸1次,每次治疗约30min,以能耐受为度,
龄23~38岁,平均(31.13 ±5.84)岁;病程 12~47
至下次月经来潮前结束治疗。
月,平均(26.67 ± 4.23 )个月。对照组年龄22~39
膜厚度。
活正常,排除男方因素,未避孕未孕1年,输卵管造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
影提示至少有一侧输卵管通畅。②参照排卵障碍诊断 标准⑶:连续3个月以上基础体温呈单相;超声检查
(丘土s)表示、用/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 X?检验,Fv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无排卵征象;黄体期孕激素小于4ng/mL。③符合肾阳 虚中医辨证⑷:婚久不孕,月经迟发,经色淡暗,
[关键词]重症肺炎;白虎加人参汤;对照治疗观察
重症肺炎是临床呼吸系统常见危急重症,具有发 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的特点,若干预不及时 易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脏器障碍⑴。临床治疗多抗感
染,其中哌拉西林舒巴坦具有较强抗菌作用,且抗菌 谱广,但不良反应较多,会增加细菌耐药性⑵。重症
肺炎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多由于外邪入 侵、痰浊内蕴所致,治应宣肺解表、清热化痰⑶。本
排卵,从而导致不孕。本研究在枸椽酸氯米芬促排卵
观察组加用火龙罐疗法。月经干净后3天开始,
的基础上加用火龙罐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肾阳 选气海、关元、曲骨、中极、八醪,中号艾条(薪春
虚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华鼎生态艾业有限公司生产)插入中号火龙罐(厦门
[ 临床资料
玄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生产,闽夏械备20180337号)

2023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本质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2023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本质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2023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本质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妇科内分泌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稀发排卵或无排卵。

目前PCOS的辨治以肾为主,肾主生殖,与PCO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深入开展PCOS肾虚本质的机理研究,有望解决PCOS症状异质性、病机复杂性的难题,为本病治疗提供重要思路。

代谢组学可从整体层面反映机体代谢谱的变化规律,从微观视角体现PCOS患者机体的内源性细胞产物和代谢通路的动态性变化过程。

本文就PCOS与肾虚病机间的分子代谢内涵、随年龄增长发生的肾虚病机演变,以及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从肾论治PCOS的诊疗效果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发现PCOS肾虚内在机理与氨基酸、瞟岭、柠檬酸、碳水化合物及脂类等多种代谢途径的异常有关,通过干预氧化应激、能量代谢等过程,进而改变卵泡的供能方式与线粒体活性,影响了机体状态、卵泡发育与妊娠的结局,增加远期并发肿瘤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多囊卵巢综合征(po1ycysticovarysyndrome z PCOS)是一种以排卵障碍、内分泌紊乱、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

在全球范围内,PCOS在育龄妇女中的患病率约为5%~10%,在妇科内分泌疾病中所占比例可达40%~60%,在无排卵性不孕患者中占70%,对女性生殖健康和家庭幸福造成不利影响1]0PCOS不仅存在生殖病理,而且涉及全身多器官病变,具备明显的生殖、内分泌、精神和心血管相关性[2]o本病患者多伴有糖脂代谢的异常,胰岛素水平高于常人;与正常人相比,远期并发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明显增加[3]0现代医学认为PCOS的发病原因与遗传、环境、精神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其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患者异质性较强,临床上多采用调经、促排卵、手术及胚胎移植等方法对症治疗。

中医学认为,肾主女性生殖、天癸的兴衰,在促进和维持第二性征发育和经、带、胎、产上有诸多功用。

补阳还五汤临床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临床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临床研究进展补阳还五汤临床研究进展引言:补阳还五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具有温阳补益、调和虚实、平衡阴阳的作用。

近年来,针对补阳还五汤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旨在综述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以及与该方剂相关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

一、补阳还五汤的组成及功效补阳还五汤由黄精、黄芪、熟地、肉桂和仙灵脾组成。

黄精具有温补阳气、益肾阴的作用;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熟地具有补肾益精、滋阴润燥的作用;肉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仙灵脾具有补气健脾、益精养血的作用。

二、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1.补阳还五汤在阳虚证治疗中的应用针对阳虚证患者,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提升患者的阳气水平,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可缓解阳虚证患者的乏力、畏寒等症状,并改善心理状态。

2.补阳还五汤对肾阳虚型不孕症的治疗作用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对肾阳虚型不孕症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该方剂可通过调节生殖系统的功能,提高男性精子质量和女性受孕能力,从而增加不孕症患者的受孕机会。

3.补阳还五汤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补阳还五汤通过温阳补益的作用,可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临床研究显示,补阳还五汤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

4.补阳还五汤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在中风康复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该方剂可以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言语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医药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医药事业的管理法律法规。

中医药法的实施,保障了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2.临床研究伦理审查:指对进行临床研究的医学机构或个人提交的临床研究方案进行审查,并就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过程。

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的目的是保护研究参与者的权益和安全。

3.医疗纠纷处理办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规范医疗纠纷处理工作的办法。

肾脏疾病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肾脏疾病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肾 阳虚 证 S D大 鼠模 型在 形 态 学 与性 腺 指标 方 面 更
的经 典方 药 。 当前 。 中医理论 指导 下 运用 现代 的实 在
验方 法建 立相 应 的 中医证候 动物 模 型 , 已成 为研 究 中医药治疗 肾脏疾 病机 理 的主要 途径 。本 文 仅 就 当 前常 用 的证 候 动物模 型 的造 模方 法做 一综 述 。
E 中 医药 2 0 京 0 9年 3月 第 2 8卷 第 3期
B in un l f rdt nlC ieeMeiie Mac 。0 9 Vo. 8N ei aJ ra o Ta ioa hns dcn . rh 2 o . 12 . i o i






肾脏疾病 中医证候 动物模 型 的研究进 展 木
肾 阳为 人之 元 阳 ,人 体各 器 官 的生命 活 动均 有
赖 于 肾阳 的温煦 与推 动 , 肾阳虚 即意 味着 人体 生命
活动 机 能 的衰 退 与减 弱 。肾 阳虚动 物模 型是 目前研 究最 早 、 最广 泛 的证 候 模型 , 其造 模 方法很 多 。 2 O世 纪 6 O年 代 ,邝 广垄 教 授 等就 已经 建立 了
通 过影 响下丘 脑 一 体一 垂 肾上 腺皮 质 轴 功 能 , 致 动 导 物对 外界 环境 变化 的应 激 、 适应 能力 下 降 . 出现一 而
m / k ・ 、 剂 量 组 1 / (g W) 连 续 灌 喂 S s ( g w) 低 0ms k ・ , D 大鼠 1 5天 , 察 模 型 的 体 温 、 重 变 化 及 血 清 皮 质 观 体
统 中医 理论对 肾脏 疾病 已形成 了一 套完 整 的辨 证论 治体 系 ,留下许 多宝 贵 的治疗 经验 和具 有独 特 疗效

补肾中药对肾阳虚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

补肾中药对肾阳虚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L HZ E E IIEA DM T RAM DC E E R H20 O .9N . I I NM DCN N A E I E IAR SA C 8V L1 O 1 S H 0
时珍 国医国药 20 0 8年第 1 9卷第 1期
关 键词 : 肾阳虚; 动物模型; 补肾中药; -A脑; 垂体 F
中图分 类号 : 2 5 5 R 8 .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0 80 0 ( 0 8 0 -2 1 3 10 .8 5 2 0 ) 10 3 - 0
中医认为 , 肾为脏腑之本 , 十二经之根 , 先天之本在于 肾。肾 利用扫描 电镜分别观察 下丘脑 、 体和 肾上腺 的超微结 构 , 垂 同时 与命 门本 同一气 , 为人身 阴阳消长之 枢纽 。因此 , 肾阳虚证 的 观察右归饮对其 的影 响。结果 : 阳虚 大鼠模 型组 下丘脑正中隆 对 肾 研究一直是 中医研究的重点 。现代 医学研究认 为 , 肾阳虚证与 神 起室管膜细胞界 限不清 , 微绒毛分 布改 变 , 其顶端膨大呈球状 , 许 经 内分 泌 免 疫 系 统 ( ES 有 关 , 阳虚 证 在 下 丘 脑 一 体 一靶 多细胞 部位出现孔洞 , 乎未 见分泌 样颗 粒结构 , N I) 肾 垂 几 而补 肾药组 下 腺( 肾上 腺 皮 质 、 甲状 腺 、 腺 和 胸 腺 ) 不 同 环 节 、 同 程 度 的 丘脑正 中隆起室管膜细胞 排列 整齐 , 性 轴 不 细胞 界限 清楚 , 微绒 毛粗 细 功能紊乱 , 且主要发 病环 节在下 丘脑 ( 或更 高级 ) 的调 节 功能紊 均匀 , 呈细长 的绒线 状 , 似于 正常组 。由于下 丘脑 的许 多神经 类 乱 … 。还 认 为 , 肾阳 虚 证 也 意 味 着 一 定 程 度 的 未 老 先 衰 。 随 着 分泌核 团含有 神经分泌颗粒 的神经末梢终 止于正 中隆起 , 且正 中 科技的发展 , 越来越多地采用先进技术 对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及其 隆起本身 也有一些促垂体神经分泌细胞 , 因此正 中隆起与 下丘 脑 药物影 响进行研究 。本 文仅就补 肾 中药对 肾阳虚证 动物模 型影 垂体 一肾上腺 的分泌和调控 密切 相关 。电镜 下模型组 垂体 响 的 实验 研 究 概 况 作 一 综 述 。 AT C H细胞 内质 网扩张 , 线粒体 空化 , 核形态正 常 , A T 使 C H合成 1 补 肾 中 药 对 下 丘 脑 ~垂 体 一肾上 腺 皮 质 ( P 轴 的 影 响 H A) 分泌受抑 , 进而导致 肾上腺结 构损 伤 , 肾上腺 细胞核质 比变 大 . 细 以促 肾上腺皮 质激素 释放 激素 ( R 放 射 免疫 分析 法 , C H) 观 胞萎缩变小 , 脂滴显著变小 , 堆积在一些细胞 中 , 而另一些细胞脂 察温补 肾阳代表药一 附子的重要 有效成 分乌 头碱对 正常大 鼠下 滴完全消失 。表现 为肾上腺束 状带 、 网状 带萎 缩 , 皮质激 素分 糖 丘脑 C H含量 的影 响。结 果表 明 , R 正常大 鼠在腹 腔注射 乌头 碱 泌受抑 。补 肾药 组垂 体 A T C H细 胞形 态基 本 正 常 , 细胞 界 限清 核形态 完整 , 染色质均匀 一致 , 线粒体 、 内质 网与正常组类似 。 不同剂量 ( , ,0I ) 13 1 g7 d后 , x 下丘脑 C H含量 呈剂量 依赖性 增 楚 , R 高。免疫组织化学 研究表 明 , 乌头碱 用药 组 下丘 脑室 旁核 C H 其肾上腺细胞超微结构 的损伤 略有 改善 , R 但不 明显 , 本类似 于 基 阳性神经细胞及正 中隆起 C H阳性 神经纤维染色较对照组 明显 肾阳虚模型组 。补 肾中药 能改善垂体超微结构的损伤 , R 而调整垂 增多增深 , 且用 药以中等 剂量 组最为明显。提示乌头碱可能直 接 体 、 肾上腺 功能 , 改善 肾阳虚症状 。用 流式 细胞仪 和钙荧光探 兴奋下丘脑 C H 的合 成与 分 泌 … 。用 分 子 生 物 学技 术 R 针研 究细胞 内钙信号在 肾阳虚发 病 中的作用及 补 肾中药 的调 整 R T— a [ a i和血清钙 。结 果 : 肾阳 P R化 学 发 光 定 量 法研 究 肾 阳 虚 大 鼠 , H A轴 受 抑 , 下 丘 脑 作用 。测 定血淋 巴细胞 内 c “ ( c “ ]) C 其 P 且 c“ i 室 旁 核 C H N 的 表 达 量 明 显 比 正 常 对 照 组 减 少 。 以 右 归 虚大 鼠下 丘脑和血淋 巴细胞 [ a ] 及血 清钙显著 升高 。金 R mR A 以其不 同浓度 、 同时 间来 探讨 肾 阳虚大 不 饮加减的补 肾中药配方 , 用 R 采 T~P R半定 量法 检测下 丘脑 一 匮肾气丸为补肾名方 , C 垂 体 一肾 上 腺 轴 钙 调 素 C M R A 的 表 达 。 结 果 : 阳 虚 下 丘 鼠垂体细 胞增 殖 的影 响 。用 一酪氨 酸 掺入 检 测垂 体 细胞 转 a m N 肾 H 脑、 肾上腺 C M m N a R A水平升高 , 垂体 C M mR A水平无显著变 化 , a N 结果 : 金匮肾气丸高 、 低剂量 组 , 中、 在喂药 后 1 2 ,0d 可 0,0 3 , 化, 而右归饮可降低下 丘脑 C Mm N a R A水平 , 对 肾上 腺影 响不 见 但 H一酪氨酸标记的垂体细胞 中合成 蛋 白质 的量 均有不 同程度 明显 , 提示降低 C MmR A是其 药物作用机理 。又 以液体 闪烁 的增 高 , a N 用药 2 0~3 0d后 以 中剂 量组效 果最 为 明显。提示金 匮 仪测定 一 P—A P蛋 白激酶的活性 。结果 : T 肾阳虚大 鼠下丘脑 肾气 丸对垂体 细胞 增殖 有促进 作用 。以 R T—P R检测垂 体 C 和肾上腺组织 中钙调素 蛋 白激 酶 I( a K—I) 著升 高。右 A T I C MP I显 C H基因 表 达 , 果 以用 药 2 结 0~3 0d后 中、 高剂 量 组 A T CH N 用 归饮 对 肾 阳 虚 大 鼠下 丘 脑 和 肾上 腺 组 织 升 高 的 C MP —I 活 性 mR A表 达上 调最 为 明显 。研究蛇 床子 补 肾壮 阳作用 , 蛇 a K I 有下 调作用 J 。用 P— T A P掺入反应底 物 中的摩 尔数表示蛋 白 床子香豆素 ( C 和蛇 床子 素给肾阳虚大 鼠用药 , T R) 并测定其血 浆 激 酶 的活 性 , 放 免 法 测 定 c MP、G 用 A c MP含 量 , 果 肾 阳 虚 大 鼠 皮质酮 ( ) 促 肾上腺皮质激 素 ( C H) 肾素 ( R 、 结 B、 AT 、 P A) 血管 紧张 血浆 中 c M A P水 平下 降 ,G c MP升高 ,A / G P 比值 降低 , c MP c M 下 素 一I( T— I 和醛 固酮 ( D) IA I) AL 浓度 。结 果 : 用药组 大 鼠血浆 B C H显著升高 , 各组问 P A、 T— I A D浓度无显著性 但 R A I和 L 丘脑 组织 中蛋 白激 酶 P A和 P C活性 在 胞液 和胞 膜 中的活 性 和 A T K K 提示 T R和蛇床 子素具 有保 护 和增强腺 垂体 一肾上腺皮 C 较正 常对 照组 明显 降低 。补 肾药组血 浆 c MP略升高 ,G A c MP水 差异 , 质 轴 功 能 的 作 用 。 平降低 ,A / G P比值 升 高 , 与模 型组 有 统计 学差 异 。补 c MP c M 且 肾用药组下丘脑组织细 胞中 P A活性 升高 , 与模 型组 无显 著 2 补 肾中药对 下丘脑 一垂体 一甲状腺轴的影响 K 但 性差异 , 下丘脑组 织胞液 中 ? C活性 明显升 高 。以免疫 染 色 K 甲状 腺功能生理范 围内或病理 性降低 是 肾阳虚的 主要病理 以 显 技术检测 肾阳虚大 鼠下丘脑 一垂体 一肾上 腺轴 C—F s 白的表 之一 , 甲基 硫 氧 嘧 啶 造 甲状 腺 功 能 低 下 的 肾 阳虚 模 型 , 示 胃 o蛋 胃体 黏膜 固有层厚 度 、 胃体腺腺 底相 达 。结 果 : 阳 虚 大 鼠下 丘 脑 视 交 叉 上 核 和 肾上 腺 的 C—F s阳 黏膜有较 明显的萎缩病变 , 肾 o 胃体腺 中性 红染色增 强 , 门黏 膜核分 裂相频 幽 性细胞数显著升高 , 右归饮可抑 制其 升高 , 达到调 整 肾阳虚大 鼠 对厚 度明显减少 , H A轴 的功能 , P 抑制 肾上腺 细胞 凋亡 , 从而 改善 肾阳虚症 状 J 数显 著减 少等 。研究金 匮肾气 丸对 以氢化考的松所致 动物模 。 型, 分为模型组 、 氢考 +补 阳药组 、 氢考 +补阴药组 、 氢考 +金匮 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阳虚机理研究进展叶东东1康永21.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2013级(太原030012);2.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太原030012)摘要:目前对肾阳虚机理没有统一的认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学说众说不一。

本文从不同角度对肾阳虚的机理进行全面系统的阐释。

Abstract: Currently,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have no unified understand on declination of kidney yang, the theory of neuro-endocrine-immunoregulatory network, Metabonomics, Transcriptomics, Genomics, Proteome, ect have different points, In this paper, we are from different angles to conduct declination of kidney yang.关键词:肾阳虚;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系统生物学Keywords:declination of kidney yang;neuro-endocrine-immunoregulatory network;systems biology肾阳虚,即肾脏阳气虚衰,是肾脏阳气衰竭表现的征候。

临床表现症状多见腰膝酸软,四肢不温,面色朓白,腹中冷痛,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迟。

中医认为阳虚多因年老肾亏,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的。

现在对肾阳虚的本质还没有统一的认识,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学说多年的研究,从人体系统到基因分子水平,取得了不同层次研究成果。

1.肾阳虚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组学1.1肾阳虚与神经内分泌系统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肾上腺轴、甲状腺轴、性腺轴)的功能障碍和功能低下是肾阳虚证的物质基础。

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方面起协同作用。

甲状腺激素与性腺激素在生长发育方面起到协同作用,阳虚患者常多伴有性腺功能低下。

从1959年,邝安堃等用糖皮质激素造成了肾阳虚小鼠模型开始,到沈自尹等发现不同病种的肾阳虚证病人有靶器官损伤,钟历勇等研究了补肾中药能对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起到保护作用。

还有很多的药理实验,临床实验都可以证明肾阳虚证与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1.1.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肾阳虚患者整体表现出代谢低下的趋势。

肾上腺素可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增加组织耗氧量及产热量,如果肾上腺素水平低下就不能很好的促进糖原和脂肪分解,影响机体产热。

马娜,罗来成,朱东海把90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右归丸组,每组30只。

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对模型组和右归丸组SD雄性大鼠肌注29天,进行肾阳虚造模。

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和右归丸组分别用生理盐水和右归丸水煎液灌胃22天。

在灌胃的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每次从每组中取10只大鼠,抽取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垂体-肾上腺轴激素的含量并取垂体和肾上腺称取重量。

结果发现模型组大鼠垂体-肾上腺轴激素水平不断下降,且垂体和靶腺下降程度一致。

右归丸组大鼠垂体-肾上腺轴的激素水平、肾上腺重量较模型组有明显提高(1)。

徐文聃,王欣等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气丸组,附桂混悬液组,六味地黄丸组5组,每组12只。

用氢化可的松造模20天,药物干预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药物干预。

每5天记录一次大鼠体征,最后通过腹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和摘取下丘脑制备浆液,用ELISA法分别测定大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结果发现模型组血清中ACTH、CORT和下丘脑中CRH、CRHR1的含量明显降低,肾气丸组有明显升高,附桂混悬液组次之,六味地黄丸组无效(2)。

1.1.2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紧张时分泌,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心律加快,增加产热。

王秀凤,张磊等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阳虚模型组,模型组用氢化可的松造模29天。

分别在第15,23,30天,每组每次取10只大鼠取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TSH、T3、T4 和ACTH、CORT的含量。

结果发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与甲状腺轴之间的失衡是肾阳虚的一个病因(3)。

林清志用温补脾肾、益气活血方药配合优甲乐治疗甲减有效率高达100%。

郭海玲将86例甲减患者分成2组,发现多用真武汤加味组有效率为95.5%,比单纯用优甲乐组的有效率高。

徐文华等用温肾方配合优甲乐治疗甲减有效率达95%。

张敏等用参桂甲减饮配合优甲乐治疗老年甲减总有效率达93.75%。

徐珏用还少胶囊配合优甲乐治疗甲减有效率为93.3%(4)。

1.1.3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性激素具有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的功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体对环境的适应以及通过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为生命活动供给能量。

张宗保摘除60只Wister大鼠双侧睾丸,制造去势模型。

第3天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去势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鹿茸益肾胶囊高、中、低对照组,共6组。

观察去势大鼠阴茎勃起时间,对大鼠附性器官、垂体、肾上腺进行称重和测定血清中性激素的含量。

结果发现鹿茸益肾胶囊能缩短去势组大鼠阴茎勃起潜伏时间,提高附性器官、垂体、肾上腺重量,限制升高血清中的睾丸酮和皮质醇(5)。

毛愿舒,王加维收集62例肾阳虚排卵障碍型不孕患者作为观察病例,把62名患者随机分成中药人工周期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组和克罗米芬对照组。

结果发现治疗组的中医症状、卵泡生长情况、性激素激素水平、妊娠率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且比对照组疗效更加好(6)。

1.2肾阳虚与免疫系统胸腺超微结构的损伤是导致肾阳虚小鼠下丘脑一垂体一胸腺功能低下的重要原因。

肾阳虚证患者表现为从细胞免疫到体液免疫及补体整体水平的下降。

在免疫组织方面,主要表现为胸腺,脾脏缩小、重量减轻、脾细胞悬液内溶菌酶含量减少。

颜亭祥,李震对房事不节阳虚型小鼠胸腺和脾脏称重,发两个免疫器官重量都减小。

对模型小鼠胸腺的形态学进行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胸腺体积缩小,胸腺皮质变薄,且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右归丸治疗组胸腺重量和细胞数量得到明显提高(7)。

2.肾阳虚与蛋白质组学蛋白组学是从整体角度分析机体全部蛋白质的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揭示蛋白质的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可以研究肾阳虚患者与正常人的蛋白质的差异,发现肾阳虚的本质机理。

谭从娥,黄祥云等对4名肾阳虚患者用右归丸进行治疗,分别采取4名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液,从血清中分离提取蛋白质,采用核素标记蛋白组学技术筛选出治疗前后4组均存在差异且表达一致的蛋白质有6个。

最后得出补体C3 ,原肌球蛋白治疗含量下调,脯氨酸尿蛋白,半胱氨酸抑制酶,载脂蛋白CⅢ,载脂蛋白E治疗后含量上调与肾阳虚有直接密切关系(8)。

3.肾阳虚与基因组学基因组学研究的方法学内容与中医学的基本思想比较接近,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建立肾阳虚证的基因变异及基因表达差异谱和功能基因调控网络,并从基因组学的角度探讨肾阳虚的机理。

黄禹峰,李炜宏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少年,中年,老年不同人群的肾阳虚基因表达图谱,发现肾阳虚组与正常组确实存在基因差异,影响能量合成与代谢。

且肾阳虚基因差异影响儿童造血功能,中年人细胞增殖功能,老年人生殖功能(9)。

魏敏,赵晓山等对亚健康肾阳虚患者和正常人的基因做比较,通过基因芯片技术获得基因图谱,发现75条存在差异,其中22条上调,53条下调(10)。

姚实林,张祖志等通过测定30例肾阳虚患者外周血白细胞DNA的全基因组,发现阳虚质者基因组存在一些特异的拷贝数变异,这些CNVs 可能导致阳虚质表型(11)。

曾跃琴,李炜弘等利用结合重亚硫酸盐测序法发现受试血浆中有5种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是否患有肾阳虚证相关(12)。

4.肾阳虚与转录组学转录组学是在mRNA水平研究基因表达谱,表达谱可以提供肾阳虚患者的基因表达信息,并据此推断相应未知基因的功能,揭示肾阳虚调节基因的作用机制。

于宏波,严石林分别抽取3例典型阳痪肾阳虚证患者和健康志愿者10ml静脉血,分离出白细胞,用,Trizol法提取总RNA。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1396个差异基因。

其中最为突出的发现是10条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复合物相关基因与肾阳虚有密切关系(13)。

5.肾阳虚与代谢组学代谢组学是系统研究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并揭示机体生命活动代谢本质的科学,通过对肾阳虚患者与正常人的代谢产物的差异研究,可以发现肾阳虚的本质机理。

吴思,柴逸峰用PTU药物成功制造脾肾阳虚型甲减大鼠模型,把24只洁净级Wistar 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汤组。

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和四逆汤组给予PTU各15天。

最好四逆汤组造模成功后用四逆汤治疗4周。

通过大鼠眼眶取血,获得血清。

用超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筛选出13个潜在的血清生物标志物。

最后用代谢通路智能分析发现鞘脂代谢、脂肪酸转运、磷脂代谢和苯丙氨酸代谢与甲减脾肾阳虚证关系密切(14)。

中医的症候是指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

所以一个学说从一个层次角度研究肾阳虚机理是很全面把握的。

近年来兴起的系统生物学要实现从基因到细胞、到组织、到个体的各个层次的整合,认为肾阳虚证的物质基础不是单一的系统或组织,而是人体多个系统和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很符合中医的整体观。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观察人体变化和代谢产物,收集人体体征。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部分,完全符合中医诊断的思路,和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性,为我们研究中医证型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1.马娜,罗来成等.右归丸对肾阳虚大鼠垂体-肾上腺轴动态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6):1324-1325.2.徐文聃,王欣等.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探讨附子肉桂在肾气丸中补肾阳的作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7):831-841.3. 王秀凤,张磊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肾阳虚大鼠甲状腺与肾上腺功能的动态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8):2023-2025.4.高洁,王旭.中医补阳法在治疗甲减中应用[J].辽宁中医大学学报,2014,16(3):111-112.5.张宗保.鹿茸益肾胶囊治疗肾阳虚证阳痿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执业药师,2014,11(6):20-23.6. 毛愿舒,王加维等.中药人工周期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肾阳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D].湖北: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7.颜亭祥.“劳倦过度,房事不节”肾阳虚模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胸腺轴的改变及分子免疫机制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8.谭从娥,黄祥云等.应用iTRAQ技术筛选右归丸对肾阳虚证干预效应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9):2277-2279.9.黄禹峰,李炜宏.少、壮、老不同年龄段肾阳虚体质基因表达谱的异同研究[D].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10.魏敏,赵晓山等.亚健康状态肾阳虚证基因差异表达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2011,31(2):248-251.11. 姚实林,张祖志等.阳虚质者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小样本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1):4-7.12.曾跃琴,李炜弘等.肾阳虚证免疫相关基因CGP岛调控机制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1515-1516.13.于宏波,严石林.阳痿肾阳虚证症状规律及其转录组特征研究[D].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14.吴思,柴逸峰.基于代谢组学的甲减脾肾阳虚证本质及四逆汤治疗作用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2013.ii[第一作者]叶东东,男,24岁,硕士研究生,中西结合基础,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南十方街70号,邮编030012,邮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