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部分

合集下载

2019年江西小学语文统招考试大纲

2019年江西小学语文统招考试大纲

2019年江西小学语文统招考试大纲一、中外文学(一)古代文学部分1.重点背诵篇目。

先唐部分:《诗经·关雎》、屈原《湘夫人》、《汉乐府·陌上桑》、《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曹操《短歌行》、曹植《白马篇》、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谢灵运《登池上楼》、庾信《拟咏怀》(摇落秋为气)、南朝乐府《西洲曲》、北朝乐府《木兰诗》。

唐宋部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九龄《望月怀远》、王之涣《凉州词》、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昌龄《荚蓉楼送辛渐》、王维《山居秋暝》、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判官归京》、崔颢《黄鹤楼》、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将进酒》《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望岳》、韦应物《滁州西涧》、孟郊《游子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刘禹锡《乌衣巷》、柳宗元《渔翁》《江雪》、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王安石《北陂杏花》、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题西林壁》、黄庭坚《登快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周邦彦《苏幕遮》《苏幕遮》(燎沉香)、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声声慢》(寻寻觅觅)、陆游《书愤》《诉衷情》(当年万里)、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文天祥《过零丁洋》。

元明清部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王冕《墨梅》、于谦《石灰吟》、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九州生气)。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目录论文字数要求:5000—10000字一、现代汉语部分二、写作部分三、古代文学部分四、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五、外国文学部分六、古代汉语部分七、中学语文教学部分八、文学理论部分一、现代汉语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XX方言语音系统与普通话的异同2.普通话•方言•地方文化3.报刊中的错别字分析4.校园用字现象调查报告5.时髦用语与校园文化6.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7.手机短信的语用考察8.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论析9.报刊语言规范问题10.流行词语观察;11.词语意义的创新与演变12.汉语中新词新语面面观13.广告中的成语变异现象14.现代汉语中异读词的规范问题15.称呼语与民族文化16.预设的语用技巧17.汉字的字形修辞现象18.关于称谓语的异化与泛化19.词义引申与词语活用20.成语变用与广告策划21.歇后语与言语幽默22.并列结构与汉民族文化23.宾语的简省与残缺24.全国杂志名称命名理据研究25.……地区(市)地名理据探究26.XX句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27.歧义研究(静态与动态(交际))28.语境面面观29.“连”字句研究30.联合(并列)短语考察31.语法化现象举隅32.复句关系词语的功能与复句关系34.广告用语中的语言技巧考察35.幽默(讽刺)小品的语言艺术;36.主持人的幽默语言艺术;37.词语运用中的肯定否定不对称现象38.否定羡余现象的语用考察39.语序与修辞40.现代汉语的超常搭配现象考察二、写作方向论文参考题目写作理论方向1.写作的模仿与创造2。

论创作中的心理定势3。

论写作的自我意识4。

论写作中的创造想象5.论文章的开头艺术6.论文章的结尾艺术7.论利用转折关头写人的技巧8.论作者的生活积累对其创作的影响9.论作者的审美品位与作品的价值取向散文写作方向10.散文的纪实与虚构11.散文真实性刍议12.论散文的“散13.论XX散文的语言艺术14.论XX散文的结构艺术小说写作方向15.论短篇小说结构技巧16。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现代文学史指从1917年的现代白话文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解放期间的中国文学,以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大致可以十年为期分出三个明显的阶段:一、1917~1927年,以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二、1928~1937年,人文主义文学与左翼革命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又称国内革命战争文学;三、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为开端以及承续、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的40年代文学,又称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文学,主要包括国统区文学和解放区文学两部分,也包括上海沦陷时期(1937~1941年)的文学,即“孤岛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酝酿期:1840-1898;发生期:1898-1917;发展期:1917-1949(1)1917五四运动前夕—1927大革命失败(2)1927大革命失败—1937抗日战争爆发(3)1937抗战爆发—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一)“五四”文学1. “五四”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2. “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其文学实绩主要表现在:(1)文学社团的迅速成长(2)新文学的迅速成熟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鲁迅,“左联”成员270人,使用马克思主文艺。

戴望舒——“现代派诗歌”施蛰存——“现代派小说”(4)抗战和解放战争文学艾青——现当代诗人第二章五四文学述评文学革命的产生与发展一、历史背景:1.维新运动的直接促助2.晚清裘廷梁等呼吁提倡白话文3.1911年辛亥革命废科举、兴学堂4.洋务运动5.对“人”的发现二、文学革命的发生:·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开始;·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做无病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外国文学》课程标准

《外国文学》课程标准

《外国文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110013课程名称外国文学英文名称: Foreign Literature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 126学时授课学时:116学时实践学时:10学时学分: 7学分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本科(师范类、非师范类、对外汉语)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欧美各国文学发展的线索及其规律;掌握各种思潮、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树立全方位的文学意识,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讲述从古代到20世纪欧美文学的发展概况,重点突出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文学思潮流派及代表作家作品。

先修课程: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

后续课程:《东方文学》《比较文学》《20世纪西方文论》等。

(二)课程基本理念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学发展的过程及规律;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正确评价外国文学思潮、流派与作家创作;运用正确的文学批评方法去解读、鉴赏外国文学作品。

吸收世界文化精华,获得开放性的眼光与胸襟,使学生灵活掌握现代思维方式,以树立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意识。

同时,也为学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及其它文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讲授的设计思路1. 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对讲授次序、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可以根据专业教学计划作适当的调整。

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本剧表演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上,明确上课的重点和难点,突出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

并在课后布置相关的课后思考题和课后实践项目,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2.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VCD、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加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在教学过程应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外文学名著在线阅读

中外文学名著在线阅读

中外文学名著在线阅读万千书库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纪实文学武侠小说玄幻小说世界名著主题阅读网络十年侦探小说科普作品名家绘画四大名著百家讲坛成功励志美文阅读中国词学专题网古诗词诗意赏析朗读系统世界文学名著百部中国作家全集系列中文期刊在线中国古籍白话毛泽东主题阅邓小平主题阅第一部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喻世明言(冯梦龙) 醒世恒言(冯梦龙) 警世通言(冯梦龙)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儒林外史镜花缘封神演义杨家将聊斋志异绿野仙踪智囊全集济公全传孽海花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官场现形记金瓶梅传奇公案小说合集绘图今古奇观狄公案醒世姻缘传木兰奇女传隋唐演义说岳全传唐诗三百首婉约词飞花艳想风月鉴凤凰池好逑传合浦珠蝴蝶媒金云翘传梅兰佳话巧联珠风月梦梦中缘生花梦听月楼吴江雪五美缘全传雪月梅英云梦传玉娇梨终须梦驻春园小史古文观止颜氏家训(集解)文心雕龙论语集注雍正皇帝寻秦记域外天魔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呐喊彷徨子夜围城红日红岩红旗谱一只绣花鞋燕山夜话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保卫延安暴风骤雨敌后武工队吕梁英雄传小小说世界人生平凡的世界早晨从中午开始白鹿原一百个人的十年郑愁予诗集中国散文中国寓言大全李自成全五卷金庸全集梅花党系列第三部分:外国文学名著包法利夫人茶花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哈姆雷特简·爱青春的证明人性的证明野性的证明十日谈唐·吉诃德威尼斯商人唐璜哈利波特和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哈利波特和火杯哈里波特:监狱的逃犯哈里波特:燃烧的高脚杯哈里波特:神秘的房间最后的莫希干人追忆似水年华约翰·克里斯朵夫英雄艾文荷伊利亚特汤姆叔叔的小屋唐·吉诃德我是猫小妇人一九八四麦田里的守望者牛虻 十日谈斯巴达克斯斯佳丽教父局外人卡门苦儿流浪记 鲁滨孙漂流记 好兵帅克呼啸山庄蝴蝶梦简·爱绞刑架下的报告包法利夫人茶花女大卫·科波菲尔 第二十二条军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德赛傲慢与偏见爱的教育安娜·卡列尼娜双城记恋爱中的女人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老人与海飘嘉莉妹妹幻灭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漂亮朋友娜娜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浮士德少年维特的烦恼父与子罪与罚复活上尉的女儿死魂灵童年我的大学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牛虹圣经与花儿攀谈-外国名家自然美文66篇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资本论第四部分:文坛风雨鲁迅传郭沫若传是是非非说周扬思忆文丛人民记忆50年思痛录1957年的夏季《谈艺录》读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

2019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2019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2019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同学们的寒假生活过的还愉快吗?下面是小编为高二学生整理的语文寒假作业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1.【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须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A项悚sǒnɡ C项牾 wǔ D项辗zhǎn 注意错误均排除。

2. 【答案】D【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

A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

望文生义。

B项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

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

形容对象错了。

C项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

主体应是人,但句子语境为家具。

形容对象错了。

D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也形容清凉舒适。

符合语境。

3.【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

A项“不但……还……”联结的内容无关联性且这组关联词一般表递进关系,而本例中还后面的内容与“他在英语国家工作”无直接关系。

B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应为“酝酿、出台、执行”。

不合逻辑。

D项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与就业压力无关联。

4. 【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部语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

首先明确整段话叙述的中心是茶发展历史及词义的演变。

先总说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⑤,再介绍“茶”字发展演变的历史④,①③为“茶”字形体演变⑥②“茶”义项与生活的关系密贴。

根据每句话的逻辑关系及关联性词语处理好句子顺序。

一开始选⑥,给人以突兀的感觉,从生活贴入,水到渠成的讲“茶”字的发展演变,非常自然、合理。

故排除⑥为第一句,B、D项排除了,⑤②之间关系不如⑥②之间关系紧密。

所以答案为C5. 【答案①既然自称为“客”(或“他自号为‘客’”); ②戏曲界无人不知(或“戏曲界人人都知道”):③他还搜集了 700余份戏单。

部分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试题

部分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试题

部分⾼校中国现当代⽂学专业考研试题部分⾼校中国现当代⽂学专业考研试题清华⼤学2001年——中国现当代⽂学——中国现当代⽂学史⼀、试述“五四”以前⼏年中国知识界出现的思想启蒙运动。

20分⼆、试⽐较分析三⼗年代“⾃由⼈”的⽂艺观与四⼗年代后期的⾃由主义⽂艺思想。

20分三、试从各个层⾯阐述胡风“精神奴役创伤”的观点与他的现实主义⽂艺理论之间的关系。

20分四、简述⼋⼗年代后期的“先锋⼩说”。

20分五、简述九⼗年代的重要⽂学现象。

20分2001年——中国现当代⽂学——⽂艺理论与⽂学史⼀、解释下列词语(共16分,每题4分)1、游戏说2、意境3、悲剧4、时代风格⼆、简述汉赋的发展历程。

15分三、谈谈《红楼梦》塑造⼈物形象的⼿法。

15分四、谈谈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在叙述上的特点。

15分五、简述意⼤利⽂艺复兴时期的⽂学成就及其影响。

15分六、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诸⽂艺思潮中,你认为何者会占据中国⽂学未来发展的主流?为什么?24分2001年——中国现当代⽂学——综合考试⽂学批评写作试题(只此⼀题):请仔细阅读这篇刚刚发表的⼩说,然后写⼀篇⽂学评论。

请不要孤⽴地评论,⽽要联系90年代末当代⽂学创作的态势,并着重于“如何写”,⽽不是只谈“写什么”。

作者:史铁⽣作品:《两个故事》中国⼈民⼤学2000年研究⽣⼊学考试试题招⽣专业:中国现当代⽂学考试科⽬:中国现当代⽂学史试题:⼀、填充题(每题1分,共10分)1、《缀⽹劳珠》的作者是( )。

2、《为奴⾪的母亲》的作者是( )。

3、《天⼭牧歌》的作者是( )。

4、徐义德是(《》)中的⼈物。

5、《正红旗下》是( )⾃传体⼩说。

6、《⾚都⼼史》的作者是( )。

7、《⼆⽉》的作者是( )。

8、鲁迅曾为( )编辑了《乱弹及其他》9、《布礼》的作者是( )。

10、《可爱的中国》的作者是(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胡风2、穆旦3、论语派4、⽹络⽂学5、民间⽂学三、简释题(每题10分,共20分)1、解放区⽂艺2、茅盾⽂学奖四、论述题(中国现代⽂学⽅向选做1、2、3题,中国当代⽂学⽅向选做4、5、6题,每题15分,共45分)。

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整理

江苏省对口单招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整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议论文
恩格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本文文悼词。
《拿来主义》
《鲁迅全集》
议论文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末编》《南腔北调集》等。
话剧
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现代剧作家。代表作有《日出》《原野》《雷雨》《北京人》等。
《茶馆(节选)》
《老舍文集》
话剧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有“人们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2、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古代文学作品及文学常识
《过去的年》
《东高密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
《蝉》
《昆虫记》
说明文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代表作有《昆虫记》《阿维尼翁的动物》《橄榄树上的伞菌》等。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陶渊明集》
陶渊明
东晋
陶潜,一名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诗人,中国田园诗人的鼻祖。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将进酒》
《李白集校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当代文学部分《沙扬娜拉》徐志摩一、基础知识:1.徐志摩:中国现代时期著名诗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和最有代表性的诗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2.胡适将徐志摩的人生观概括为一种“单纯信仰”——即爱、自由、美。

3.《沙扬娜拉》是徐志摩在陪同泰戈尔访日期间所作的组诗中的一首,收于他的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

4.新月派:1923年徐志摩在北京成立新月社,标志了新月诗派的形成。

其成员有胡适、林徽因、陈西滢、闻一多、梁实秋等。

新月派在新诗发展史上,突出的贡献在于新诗的格律性方面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使新诗克服过度散文化的弊病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文本分析:1.徐志摩在《沙扬娜拉》诗中选用“水莲花”的意象,其用意是:水莲花以其独特的风姿和文化内涵为徐志摩见爱,并与自己的心中所爱从外在的风韵和内在高雅的气质相吻合,李白所言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是一种“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自然之美,以其喻人,特别是那些正值青春妙龄、贞白清纯的、不沾染任何俗世的污浊的女孩,这个意象可谓熨切至极。

2.本诗创作艺术的独特之处:《沙扬娜拉》在表层语句形式上呈现着西方现代诗和中国白话诗的面貌,句式散文化、措词白话口语化,浅显易懂,明白晓畅,但在深层传达形式上,如双声叠韵、复沓与叠唱、杂言句式、意象的选择、叠显、悖谬、化美为媚等却严格遵守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与“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抒情模式,特别是与将情感消于意象之中,追求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唐诗宋词传统相暗合,是闻一多所提倡的“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也是现代诗中简约传神,只可把玩、品味,不可肢解和临摹的妙品。

《鸭窠围的夜》沈从文一、基础知识:1.《鸭窠围的夜》选自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湘行散记》。

2.《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1930年代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中的第三篇,通过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3.《湘行散记》与《湘西》代表着沈从文散文的最高成就。

集中体现出沈从文散文艺术的独立创造,从中显示出沈从文反映人生现实的美学原则。

4.《鸭窠围的夜》一文中,鸭窠围是沅水流域的一个地名。

5.《鸭窠围的夜》一文的表现手法以叙述为主。

6.沈从文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短片小说《柏子》;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长卷《湘西》等。

7.20世纪30到40年代以描写湘西风俗文化和山水人情著名的作家是沈从文。

8.1934年左右,是现代作家沈从文创作生命的高峰期。

那时他已写下《边城》、《湘行散记》等作品。

9.“雄浑苍凉,物我古今兼忘于刹那”是文学史家司马长风对沈从文作品的评价。

10.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曾经写过一篇怀念恩师的怀人散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11.《湘行散记》:1934年初沈从文已是享誉全国的知名作家。

在重返故里时,他乘船由常德溯流而上,记录下沿途千里沅水及各支流流经的乡村景物人事,寄给妻子多封信件,后经整理成系列散文《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和《湘西》代表着沈从文散文的最高成就。

集中体现出沈从文散文艺术的独立创造,从中显示出沈从文反映人生现实的美学原则。

12.沈从文(1902—1988):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物学家。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

是“京派”作家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长卷《湘行散记》、《湘西》、《从文自传》,以及众多短篇小说及文学评论等。

其作品以湘西题材为主,文体多样,风格独具,蕴涵深刻,影响广远。

二、文本分析:1.作者在本文中寄寓了某些人生感喟的意义:目睹湘西下层人民顽强地在泪与笑中打发日子,努力保持着生命的尊严,千百年为生活而搏战,这种生命形态也许还将继续延续下去,悲壮而又辛酸,作者感到无限的“忧郁”、“哀戚”和“悲悯”。

这种人生感喟源于作者对湘西人民灵魂的深刻理解,对湘西民族历史遭遇和现实境况的观照与反思,且与具体的生命形态相联系,浸润着深厚的历史感,从而具有哲理的内涵和动人心魄的力量。

2.本文中作者独到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美学追求体现在:本文在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时,没有舍弃生活中本有的原生态中充满生命活力的元素。

吊脚楼中男子吃荤烟的情景,楼屋中的场面,水手和妇人短暂相聚构成的每“一幅图画”,都被作者不加修饰地、传神地记录了下来。

作者的追求是“始终保持那个物性天然的素朴”,本文感人之处的另一个方面是其在展示那种自然和人生的景观时,既是严格写实的,又是渗透了主观色彩的,就像作者所说的:“注入他个人的想象与感情”。

作者用心灵之笔绘出“动人的画图”,发出生命的感喟,用想象和感情使作品充满诗的气息。

从对平凡的人生现象的描写中自然流溢出诗意的潜流,可谓作品的最大成功之处。

3.在《鸭窠围的夜》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辰河水手的日常生活的文字:“河面大小船只泊定后,莫不点了小小的油灯,拉了篷。

各个船上皆在后舱烧了火,用铁鼎罐煮红米饭。

饭焖熟后,又换锅子熬油,哗的把菜蔬倒进热锅里去。

一切齐全了,各人蹲在舱板上三碗五碗把腹中填满后,天已夜了。

水手们怕冷怕动的。

收拾碗盏后,就莫不在舱板上摊开了被盖,把身体钻进那个预先卷成一筒又冷又湿的硬棉被里去休息。

”这段文字将生活意象的捕捉与生命情感的抒发结合起来,构造一种富于弹性的既实又虚的情感空间,使人于有限的画面中领略出丰富的人生况味来,它是沈从文意象性描写语言的独特魅力所在。

即使所写多是寻常之事,既没有什么戏剧气氛,又没有什么雕琢的词藻,朴实本色一如生活本身,能以一种无言之美打动人心。

这段文字就像高度浓缩的醇精,这里的每一行都足有可观,它所提供的信息容量远远超过了文字自身,蕴涵着作者对船上人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在这充满意味的情感空间里,文字获得了它原有的形象性和情感力量,显得格外凝重厚实,表现出一种素朴的诗意,文字显得格外深刻有力。

《白雪的墓园》迟子建一、基础知识:1. 课文《白雪的墓园》里最感人的一个情感意象是红豆,此外还有火炉。

2.迟子建以东北女作家特有的淳朴、沉静创作出了几十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

其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多以“生命残缺的温情化书写”为主题。

3.课文《白雪的墓园》写“我们”一家人在痛失亲人这一人生苦难面前的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的故事。

4.课文《白雪的墓园》写“我”的母亲,从蒙受“丧夫”打击“卧炕不起”到支撑门户“张罗过年”,一个坚强的母亲形象屹立在孩子们的心中!5.课文《白雪的墓园》里“侍弄火炉”细节的描述,从侧面表达出其实家里每一个人并未从这件事当中解脱出来,他们用平静外表覆盖着内心汹涌的哀伤与悲痛,只是各自悲伤不表于言辞而已。

6.迟子建小说《白雪的墓园》在语言风格上的特点是清新、质朴。

7.迟子建小说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她的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8.《白雪的墓园》是著名女作家迟子建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9. 迟子建所写的小说作品有《白雪乌鸦》、《雾月牛栏》、《逝川》、《额尔古纳河右岸》、《我的世界下雪了》等。

10.迟子建从儿童视角叙写了“侍弄火炉”、“忙年”、“祭奠父亲”等一系列事件,表现出“丧父”的孩子与“丧夫”的女人的人生大哀痛。

11.《白雪的墓园》一文中“红豆”意象的深刻寓意主要指:母亲对丈夫的眷恋、父亲对母亲的依恋、父亲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13、迟子建:迟子建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是当代文坛著名的女性作家。

她的作品选材上关注民间大众的凡俗生活,注重对自然与人性美的倾情表达,其作品带有诗性和神性的的审美品格,语言清新、质朴,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逝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

《雾月牛栏》、《清水洗尘》、《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相继获得鲁迅文学奖,《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迟子建也是当今活跃在文坛上的一位多产作家,迄今以创作小说、散文等作品40余部,备受文学评论界青睐。

二、文本分析:1.《白雪的墓园》一文中“红豆”具有深刻的寓意:作者借“红豆”这一魔幻意象不但写出了“我”的母亲对自己丈夫的眷恋和怀念。

而且道出了母亲对父亲的深切哀思,同时也点缀出父亲对母亲的深深依恋。

红豆成了父亲对母亲的深深依恋,也是父亲生命中关注挚爱妻儿的最佳注脚。

红豆从母亲眼中的消失谕示着父亲亡灵的安息和我们生活的归于平静。

红豆是联系全家人情感上的一条纽带。

2.“炉火”意象贯穿《白雪的墓园》行文始终,该意象对全篇主旨表达起到重要的作用:“炉火”是“我”和弟弟借以排遣哀思的媒介物,是平息内心汹涌着的思父之痛的情感减压阀。

“侍弄火炉”的细节描述,从侧面表达出其实家里每一个人并未从这件事当中解脱出来,他们用平静外表覆盖着内心汹涌的哀伤与悲痛,只是各自悲伤不表于言辞而已。

火炉的燃烧,引发我对父亲在世时,全家团圆、其乐融融的美好生活情景的回忆,以此反衬出孩子们的“亡父之痛”。

此外,炉火的燃烧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也暗示着家人的情绪终将从痛苦中走出来。

在度过“丧亲之痛”的难关后,在今后的生活里定会出现的全家人振作、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以及全家未来红红火火的生活。

切合了“经历苦难洗礼后的每个家庭,大都能调整好心态,以大无畏的精神,战胜生活里苦难,迎来光明美好的生活”这一题旨。

3.结合《白雪的墓园》的行文内容来品读“我们”一家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本文主要描述了除夕前“我”父亲的辞世带给全家人无尽悲痛的生活感受。

但作者并不是就悲痛写悲痛,而是透过父亲离世所带来的悲苦阴霾,投射出一缕满溢着人性关爱的阳光——即一家人在痛失亲人这一人生苦难面前的相濡以沫,相亲相爱。

作者从儿童视角叙写“侍弄火炉”、“忙年”和“祭奠父亲”等系列事件,表现出“丧父”的孩子与“丧夫”的女人的人生大哀痛。

情景描写细腻真实,催人落泪。

其中,“祭奠父亲”一事的叙写饱含情感的波澜,流淌着生命的气息,处处体现出东北独特的地域风情!母亲对父亲的真挚情感也于此处纤毫毕现!“红豆”的意象带有魔幻的色彩,它成了我们与父亲联系的纽带,也是父亲生命中关注挚爱妻儿的最佳注脚。

红豆从母亲眼中的消失谕示着父亲亡灵的安息和我们生活的归于平静。

文中孩子的情感始终随着母亲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从蒙受“丧夫”打击“卧炕不起”,到支撑门户“张罗过年”,一个坚强的母亲形象屹立在孩子们的心中!在母亲的感召下,“我们”不再畏惧生活的苦难,姐姐、弟弟、“我”,每个人都挑起了家的担子。

相信,那颗藏于母亲眼中的红豆,也一定会感受得到这苦难人生里洋溢在亲人间的脉脉温情!迟子建以此悲情为题材,在忧伤的氛围中抒写出了感人的亲情,映照出了北方的人们经历大伤痛时的顽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