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重点归纳
外国文学史上重点

1 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2 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力庇得斯3悲喜剧代表作品《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阿奈人》《云》《鸟》4《伊利昂纪》人物形象P265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文学作品,是在民间口头流传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加工而成。
公元前9—8世纪由盲世人荷马加工而成思想艺术价值——广泛的概括了古希腊实惠从原始氏族公社到奴隶制过度时期的生活,部落斗争,政治,军事,家庭方面的情景,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
对于我们了解过渡时期的古希腊社会具有百科艺术的文献价值。
6欧洲中世纪文学按其性质分类,主要包括教会文学,史诗和谣曲,骑士文学和城市市民文学。
7骑士文学(n)类型P53骑士文学是11-12世纪表现骑士阶层生活理想和愿望的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
主要内容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现骑士精神。
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骑士抒情诗最早产生在普罗旺斯,以破晓歌最为出名成为近代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爱情作品的发端。
)8城市文学P5511-13世纪表现市民阶级生活,理想愿望的文学。
现实性,讽刺性,反封建反教会色彩。
体裁样式:韵文故事,讽刺诗,戏剧,抒情诗。
代表作《列那狐传奇》9但丁《新生》P59《神曲》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原名《喜剧》。
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有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
通过描述世人梦游三界的故事,显示了《神曲》宏大严谨的结构“三棱式建筑”,达到了局部象征与整体象征的结合。
写作意图:用宗教道德伦理拯救意大利,为意大利指出一条政治上,道德上复兴之路。
艺术手法两重性10佛罗伦萨文坛上的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人文主义之父”P72)11“七星诗社”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人文主义代表贵族倾向的诗歌团体,由龙沙,杜贝雷等七位世人组成。
(1549年由杜贝雷执法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传书)他们肯定生活,歌颂自然与爱情,反对禁欲主义,注重民族语言的同意和民族诗歌的建立。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总结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总结第十四章一、意大利1、马里诺诗派:(1)运用比喻、典故和象征的手法,追求绮丽、浮华的诗风,雕琢辞藻,用以书法贵族阶级的伤感情调和寻求感官刺激的艺术趣味。
(2)马里诺,抒情诗集《七弦琴》、《风笛》,长诗《安东尼斯》。
2、阿卡迪亚诗派:(1)反对马里诺诗派。
但仍然有严重的形式主义色彩。
(2)主张以古希腊的田园诗为榜样,发扬自然朴实的诗风。
3、启蒙主义:(1)哥尔多尼①喜剧作家,以“风俗喜剧”取代“即兴喜剧”。
②奠定了意大利现实主义戏剧的基础。
③代表作《女店主》。
提现了作者抨击贵族、赞美平民的启蒙主义思想,洋溢着争取自由平等的时代精神。
二、俄国1、古典主义文学、启蒙文学、伤感文学。
2、代表人物:罗蒙诺索夫,杰尔查文,冯维辛,拉季谢夫(《从彼得堡到莫斯科》),卡拉姆津。
三、法国1、巴洛克文学:(1)与严谨、匀称、和谐相对立。
(2)语言雕琢浮夸。
2、古典主义:(1)主张向古典作家学习创作经验,从古典文学中寻找创作素材,甚至强调模仿古人。
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
(2)创始者马雷伯。
沙普兰是古典主义诗学的创立者,他创立了法兰西学院。
(3)思想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哲学。
与其针锋相对的是伽桑迪的唯物主义。
(4)艺术形式上,对各种体裁做了严格的界定,并把它们分为高级的体裁:史诗和悲剧,低级的体裁:喜剧,禁止混淆。
(5)最大的成就是悲剧和喜剧。
(6)戏剧创作“三一律”。
①定义:一出戏只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剧中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②优点: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迅速展开达到高潮。
③缺点: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7)戏剧大师:①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者。
主要作品有《熙德》(古典主义的奠基作)、《贺拉斯》、《西拿》、《波利厄科特》。
②拉辛,代表作《安德洛玛克》,《费得尔》。
③莫里哀(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始人。
外国文学史重点

1.但丁《神曲》的两面性首先对待宗教的二重态度上一方面主张信仰上帝,为天主、圣徒、苦行僧唱颂歌;另一方面对现实中的教会罪恶做了全面的揭发与批判。
第二对待现世人生的态度:一方面歌颂禁欲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又肯定现世人生,赞美人性,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意识。
第三政治观上的矛盾:一方面反暴君、反叛徒、反党派纠纷,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另一方面又无法看到祖国实现统一安定的现实道路,只把希望寄托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身上,流露出对亨利七世的敬仰,把天堂的一个最高位置留给他,这是政治幻想的体现。
第四表现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一方面采用中世纪文学的创作手法,如梦幻形式、象征手法、神秘主义描写;另一方面又显示出近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如写实手法、心理描写、运用意大利语写作,促进了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2.希腊神话的保存•希腊神话是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的民间口头文学,是一种先民的集体创作,后经几百年的流传,然后在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以及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著作中记录下来,后人根据这些零散的材料整理成为目前通行的希腊神话故事。
3.希腊神话的分类: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4.盖亚,变革主导者5.希腊神话的特点a.神人同形同性b.极强的系统性c.丰富的哲理性6.古希腊神话《伊利亚特》《奥德赛》的主要内容《伊利亚特》的基调是把战争看成正当、合理、伟大的事业,但同时又描写了战争的残酷、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人民的厌战反战情绪,并通过英雄们的凄惨结局,隐约地表达了对战争的谴责。
《奥德赛》是歌颂英雄们在与大自然和社会作斗争中,表现出的勇敢机智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相同点:均以神和英雄为主人公;都肯定生活,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都写了十年的事;都极擅用比喻和博喻;格律相同,节奏感强,宜于吟诵《伊利亚特》:写战争,勇,神性,男性,集体,具有阳刚之美的雄伟风格,是浪漫主义的,十年只写四天,结构紧凑,用第三人称《奥德赛》:写家庭生活和海上生活,爱,人性,女性,个人,具有阴柔之美的瑰奇风格,浪漫主义(海上生活)与现实主义(家庭生活)两结合,十年写足十年,跌宕多姿,倒叙式的,兼用第一人称7.阿基硫斯的形象“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
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西方文学(一)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的基督教文学。
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奴隶制时期的产物。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有着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的特点。
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早期基督教文学是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新文学,是基督教在欧洲传播的结果。
(二)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
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
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
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
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
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代表作:(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等二时期(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其中戏剧成就最大。
抒情诗中琴歌成就重大: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三者的不同之处: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悲剧之父):创作70部悲剧,只留下7部《波斯人》:现存希腊悲剧中唯一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部作品。
《外国文学史》220个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220个知识点知识点1:古希腊文学的起源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起源之一,包括了史诗、戏剧和抒情诗。
其中最著名的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知识点2:古罗马文学的影响古罗马文学吸收了古希腊文学的影响,并发展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其中最著名的是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
知识点3:中世纪欧洲文学的特点中世纪欧洲文学以宗教为主题,散文和诗歌在修道院里得到了广泛传播。
其中最著名的是但丁的《神曲》。
知识点4: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以人文主义和古典主义为特点,强调个人的尊严和自由。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戏剧和但丁的《神曲》。
知识点5:启蒙时代的文学启蒙时代的文学强调理性和人的自由。
其中最著名的是伏尔泰的哲学著作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知识点6: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情感和个体的感受,对自然和宇宙抱有极大的热情。
其中最著名的是雪莱的诗歌和拜伦的戏剧。
知识点7: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现代主义文学追求形式和风格的创新,挑战传统的写作规范。
其中最著名的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知识点8:女性文学的崛起女性文学在20世纪逐渐崛起,探讨了女性的权利和社会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是伍尔芙的《到灯塔去》和普丽玛的《男人三十》。
知识点9: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冲击后现代主义文学引领了一种新的写作风格,追求文字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其中最著名的是卡尔维诺的《无暇城》和布洛迪的《小学的恐怖》。
知识点10:跨文化文学的兴盛跨文化文学探索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突显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其中最著名的是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和玛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外国文学史 (重点复习资料)

【奥林匹斯神统】天帝宙斯:代表力量,生性风流,掌管天。
天后赫拉:掌管婚姻,嫉妒心强。
海神波塞冬:掌管海洋。
智慧女神雅典娜:代表智慧,亦是女战神。
冥神哈迪斯:掌管阴间。
太阳神阿波罗:真理化身,掌管音乐、诗、舞。
光明之身,男性美的象征。
匠神(火神):心灵手巧。
使神:掌管字母,象征速度。
爱神阿佛洛狄忒:管理繁衍、爱情。
战神阿瑞斯缪斯:文艺女神。
普罗米修斯:先知。
中国神与希腊神话的不同:①产生土壤不同:中国是陆地文明;古希腊是海洋文明。
②价值指向不同:中国道德感,使命感;古希腊人的现实生活个性张扬。
③生活方式不同:中国完全脱离生活;古希腊与人同行同性。
【《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过程,公元前19世纪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称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主要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的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奥德赛》讴歌了古代英雄同自然力抗争中表现出的勇敢和意志,以及对部落和乡土的眷恋。
两部史诗结构精巧、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各自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真实的反映了古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国度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索福克勒斯对戏剧的贡献:①他将演员人数增加到三位,加强了对话的地位,更有利于表现戏剧的冲突。
i.他改变了布景办法,将实景致改为绘画。
欧里庇得斯对戏剧的贡献:①写实:取材神话和英雄传说,但剧情已接近日常生活。
②心理刻画:在西方,他首先把心理分析引入戏剧。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的仪式,歌队队长讲述酒神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动作的演员,悲剧由此产生。
希腊悲剧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庄重、严肃的英雄主义思想。
它大都采用神话传说题材反应现实生活和人跟命运的冲突,表现民主精神。
古希腊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代表作分别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
外国文学史重点笔记

外国文学史重点笔记一、概述外国文学史是一门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发展历程的学科,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文学形式,如史诗、戏剧、小说、诗歌等。
学习外国文学史有助于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重点知识点1. 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包括史诗、神话、戏剧等。
了解古希腊文学有助于理解西方文学的基础和特点。
2. 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是指欧洲封建时代的文学,包括骑士诗歌、传奇等。
学习中世纪文学有助于了解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3.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学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文学家和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
4.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出现了许多著名作家和作品,如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
5.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文学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出现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作家和作品,如卡夫卡的短篇小说。
6. 东方文学:东方文学包括了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区的文学,各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文学风格各异,如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等。
7. 文学流派和作家:了解不同文学流派和作家的特点和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8. 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是了解该国文学的基础。
三、重点论述题1. 论述古希腊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2. 试分析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讨论现代主义文学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4. 比较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在文化、价值观和审美方面的异同。
5. 论述如何将外国文学知识应用于跨文化交流中。
四、典型案例分析1. 分析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悲剧色彩。
2. 解读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分析其表现手法和主题思想。
3. 比较分析印度泰戈尔的诗歌《飞鸟集》和日本川端康成的《雪国》,探讨东西方诗歌风格的异同。
外国文学史重点

外国文学史重点1、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每个特征都要了解)第一,真实地反映社会的本来面目。
现实主义作家不像浪漫主义作家那样凭主观幻想进行创作,而是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力求真实、准确地再现社会各阶层人物和当代社会生活,用平凡的题材,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
第二,具有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最基本的倾向是着力于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
高尔基最先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第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现实主义作家接受了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影响,大都能意识到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他们在描写人物时,特别注重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注意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环境,把人物放在这种环境中具体地描写其性格形成、发展,描绘出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同时又通过人物的性格的形成、发展,来反映社会。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标志着现实主义创作的成熟。
2、包法利夫人形象分析《包法利夫人》通过女主人公爱玛的悲剧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现实,爱玛的悲剧命运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贵族、资产阶级的荒淫卑鄙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作了无情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福楼拜对爱玛的态度是复杂,既有谴责也有同情。
他把爱玛的堕落归因于不健康的宗教文化生活、单调沉闷的外省环境和腐化邪恶的社会风习。
他认为爱玛固然不道德,但更不道德的是整个资产阶级社会。
3、福楼拜创作特点福楼拜的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
一是,非常注重客观性和真实性。
极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刻画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二是,语言朴素、准确、优美。
提出了著名的“一词说”,不能满足于“差不多”,使其语言达到了准确、生动、优美、凝练的高度统一,成为法兰西民族文学语言的典范。
三是,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中出现了一些新因素。
福楼拜在法国文学史上既是现实主义大师,又是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唯美主义之间的桥梁。
4、《简爱》的分析小说赞扬了简爱自强不息、争取独立人格的精神和对纯洁高尚爱情的追求;同时也通过她的生活经历,揭露了宗教慈善事业的虚伪性和黑暗社会对人的压抑、窒息,还提出了一系列与妇女命运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下)1.如何认识《红与黑》中于连形象?A.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B.于连的性格是多元多层次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英雄主义精神则是他性格中的核心成分,自我意识在自然环境作用下产生平等意识、反抗意识和个人野心。
他的性格是家庭环境,时代与阶级地位影响的必然结果。
C.于连外表文弱,但外表和内心的强烈反差是于连形象的一大特点。
他的人生理想是个人奋斗,立身扬名。
但他为了能往上走,不在乎方式。
他追求理想的方式既有反抗又有妥协。
他既有善良的一面又有虚伪自私的一面。
D.于连是一个双重人格和双重精神的人物:他既有反抗精神,又很容易屈服;既憎恨贵族的卑劣,又不怕玷污自己的双手;它既看中别人的善良正直,又信奉虚伪的道德观;他既崇拜拿破仑,又能随意改变自己的奋斗方向,走上截然相反的道路;他既热衷向上爬,又愤然选择死亡,不向卑污的现实让步。
这种双重性构成了于连性格和思想的复杂性。
这个形象的丰富性标志着司汤达小说艺术的高度成就。
补充:《红与黑》艺术成就/特色1.出色描写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说中的环境是时代社会的缩影(外省维里埃尔市、贝尚松神学院、德·拉莫尔候爵府);注重人物与环境的统一。
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材料,通过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来反映时代特征。
2.出色的心理描写:在心里展示和心理分析中传达思想倾向、刻画人物性格、展开小说情节3.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以于连的个人奋斗史为“经”,以他和德•瑞娜市长夫人、玛特儿小姐恋爱生活为“纬”。
经纬交织、条理明晰。
2.《老人与海》主人公、如何看冰山风格?桑提亚哥的形象分析:《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桑提亚哥是作者着力刻画的“硬汉子”的形象。
他是一个真正、单纯的老人,过着贫困而孤独的生活。
老人的生活尽管艰辛困苦。
但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的精神。
小说中描写的捕鱼的过程,充分表现了桑提亚哥的顽强意志和拼搏精神。
84天捕不到鱼仍旧毫不气馁、精神焕发,同捕获的大马林鱼搏斗了两昼夜,返航途中同鲨鱼奋力搏斗。
在老人羸弱的身躯里面蕴藏着崇高的精神力量,他面对厄运,既不抱怨,也不气馁,而是以无畏的勇气和奋斗的精神去迎接灾难。
在他与大海的搏斗中,展示出人的高贵和尊严。
为什么说桑提亚哥是硬汉子的最高代表?桑提亚哥是一个“硬汉子”性格的化身,是作家自30年代以来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子”性格的深化与发展。
在他身上,具有超越的人格力量,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
(1)桑提亚哥体现出一般“硬汉子”形象共有的勇敢、顽强、永不屈服、敢于向命运抗争,向失败和死亡进行挑战的精神,他在与大自然,与社会作斗争过程中,虽然一次次失败,但他的不甘失败精神却是永远也打不垮的。
应该说,这种不甘失败的精神是人走向胜利的精神,是人类不甘失败精神的颂曲。
(2)桑提亚哥已经不是单纯的硬汉子了,他的背后是人类永恒存在的价值:自信、自强和自尊。
他的行为也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象征了永恒的人类精神存在。
在他这个硬汉子形象具有浓厚的哲理性意义和象征意义。
(3)桑提亚哥是硬汉性格的发展与升华。
舍去了具体的社会性,超时空主体情境赋予超迈的人格力量。
与自然界形成了鲜明的象征意义。
(4)桑提亚哥为“硬汉”注入了独有的乐观因素。
永不言败,对未来胜利的向往,是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进一步肯定。
所以说桑提亚哥是“硬汉子”形象的集大成者。
海明威小说的艺术风格?(在《老人与海》中怎样表现的)(1)冰山风格,寓无限于有限;(2)独特的形象系列。
如《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硬汉子形象;(3)意蕴深刻的象征。
什么叫“冰山原则”?1932年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即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丰富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且隐而不晦,让读者通过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构成冰山原则的四要素,也是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补充:海明威相关知识:《太阳照样升起》开创“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
1940年《丧钟为谁而鸣》标志着海明威战争观的转变,支持正义战争,摆脱迷惘。
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把“迷惘的一代”文学推向了高峰。
主人公:亨利·腓特力、英国护士凯瑟琳。
《乞力马扎罗的雪》:最成功的一个短篇。
代表作《老人与海》的思想意义?警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它。
”如何理解这句话?海明威的作品《老人与海》是一部寓意很深的作品。
故事表现了“英雄与环境这个传统的主题。
象征意义:“老人与海”具有很强的象征性与寓意性。
小说中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是我们理解其思想意义的钥匙。
老渔夫桑提亚哥实际上是抽象化的人类,作为人的对立面的大海、鲨鱼象征神秘的命运和不可知的自然力。
老人在斗争中虽然失败了,但他坚忍不拔、不断抗争、奋力拼搏,认为人可以失败,可是精神不可以输,尊严不可以失。
小说表达了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的主题思想。
老人在同鲨鱼和大海的搏斗中失败了,但在对待失败的态度上获得了胜利。
他是精神上的强者,是不向命运屈服的“硬汉”。
小说通过这个人物,歌颂了人类在同自然和命运的拼搏中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表现了作者向往人类美好的未来的乐观精神。
什么叫“迷惘的一代”?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文学流派,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词中引用斯泰因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该流派因此而得名。
特点是痛恨帝国主义战争,关心战后青年一代的命运,反映当时美国青年普遍的迷惘情绪,以此为出发点,表现帝国主义精神危机。
代表作家海明威和菲次吉拉德。
3.《欧也妮·葛朗台》的思想内涵?(1)揭示资产阶级罪恶的发家史(2)暴露资产积极贪婪、吝啬的本质特征(3)展示资产阶级聚敛财富的时代特征——懂得商品流通和投机买卖的诀窍(4)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巴尔扎克一贯的主题)4.《巴黎圣母院》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什么特点?人物描写的多层次对照:(美丑对照原则、人物自身的对照、人物之间的对照)美丑对照的创作原则”是雨果一贯倡导的文艺作品的创造原则,也是他在文艺理论和美学方面所提出的主要原则。
顾名思义,所谓“美丑对照原则”即是在文艺作品中大量地运用美丽、高尚与丑陋、卑贱的人物或意象作对比,以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使故事情节更为跌宕起伏。
这在雨果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体现,最典型的莫过于《巴黎圣母院》中几个代表人物:有外形丑陋无比但心地却纯洁善良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与之截然相反的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洛德,当然也有美貌与美丽心灵俱备的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尔达。
而卡西莫多作为最鲜明的故事人物形象,仅仅在他一个人身上就体现了美与丑的极端对立——外表的极度丑陋和心灵的高尚美好。
这不但体现了雨果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极具夸张的想象力,也体现了他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
毕竟在他以前,大部分文艺作品中的崇高总是附加于相貌俊美者,相应的丑陋者一定是心灵黑暗卑劣之徒,但雨果并没有循规蹈矩。
美丑对照原则是:丑就在美的旁边,恶善共存,黑暗光明相共,因此作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应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和优美。
5.“多余人”系列形象在那些作品中出现?“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青年的一种典型。
都是贵族青年知识分子,受过良好教育,对庸俗的上流社会生活感到厌倦和不满,但又摆脱不了贵族社会的习惯和偏见,不能与这个社会决裂,他们希望有所作为,但远离社会生活和人民,缺乏坚定的生活目标和实现理想的毅力,结果一事无成,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感情上都是失败的。
他们既不满沙皇专制政府,同时也不会和群众结合,所以称为“多余人”。
赫尔岑:第一次使用了“多余人”这一文学批评概念来论述当时俄国文学的民族性。
(1)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第一个多余人形象)(2)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3)屠格涅夫《罗亭》罗亭(4)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
(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补充:屠格涅夫《前夜》塑造了第一个“新人形象”6.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7.如何认识《人间喜剧》?构思:巴尔扎克立志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完成一部19世纪法国的作品。
他采取两种办法把作品连成整体。
一种办法是分类整理。
他把作品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
“风俗研究”是主体,其中又分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等六个方面。
第二个办法是人物再现法。
即同一个人物出现在几部作品中,每一部作品只反映这人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许多有关作品联系起来才完成这个人物性格的发展,构成完整的形象。
《人间喜剧》里总共写了二千四百多个人物,其中一些重要的人物出现过二三十次。
表现内容可分为五方面:①写封建贵族的衰亡史。
如《高老头》中的鲍赛昂夫人的衰亡。
②写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如《高利贷者》的高布赛克是早期资本家的典型。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发家的方式比前者进了一步,是著名的资产者典型。
③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
如《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郎台除了钱,六亲不认,生活吝啬。
④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
这类作品有:《卡金央王妃的秘密》、《幻灭》中的克雷斯吉安、《农民》中的米雪龙老爹。
⑤对理想社会的探索。
这类作品有:《乡下医生》、《乡村教士》。
(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为我们展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第一,深刻描写了封建贵族衰亡史。
在《古物陈列室》和《农民》中:作者通过描写资产阶级和贵族间的矛盾,来揭露封建贵族必将灭亡的客观历史规律。
名门贵妇鲍赛昂夫人的盛衰史和贵族阶级的盛衰史紧密相联。
《高老头》中她情场失意,被资产阶级小姐击败逼迫离开巴黎,是贵族厄运的写照。
《弃妇》中男爵卡斯顿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抛弃了她。
贵妇人再次受到社会的弃绝,就这样资产阶级妇女靠金钱击败了贵族妇女并代替她们活跃于上流社会。
第二,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作者通过一系列本质相同而形象各异的资产阶级人物真实地再现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
《高利贷者》中的高布赛克是单纯的高利贷者,不懂商品的流通和资本的周转。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懂得在流通中使资本增值。
《纽沁根银行家》中纽沁根是交融资产阶级的典型,不仅懂得怎样获得高利润,还会制造谣言、假象等。
第三,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金钱罪恶。
《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不让女儿爱破了产的查理,断送了女儿的青春。
被查理抛弃,使她即遭到金钱关系的摧残,又受到金钱关系的毒害,罪恶,是其父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