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摄影拍摄角度的选择 (2)
3拍摄角度

3拍摄角度拍摄角度不同,可以造成不同的影像效果,我们再见一步分析不同角度的具体适应情况。
(一)正面的拍摄角度一般而言,人物面部在镜头中显现得越多,演员表演所能呈现的信息也就越丰富。
当我们需要完全展现演员的面部表情是,就可以选择一个完全正确的拍摄角度。
演播室里的主播,在镜头中通常就会呈现为一个正面的近景,便于全面的展示自我,同时也给观众制造一种近距离,无障碍沟通的幻觉。
因为观众仿佛是在面对着镜头的人物,会觉得人物面对着说话的那个“对象”就是自己(如黄建新《求求你,表扬我》的开头)。
这也是导演通过镜头把观众的视点缝合进叙事情境中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手段。
(二)侧面的拍摄角度侧面的拍摄角度,如果严格区分,还包括正侧面(标准的90度夹角)和斜侧面,斜侧面又分为前侧面和后侧面。
如果被拍摄对象是一个人物,那么前侧面所呈现的演员脸部就会更多一些,而后侧面只能看到演员单侧耳际和腮的区域。
标准的过肩正反拍镜头,拍摄两人面对面对话时,对于其中每个机位而言画框中会同时呈现一个人物的前侧面、另一个人物色后侧面。
侧面的拍摄角度可以用于表现人物的轮廓,如果配合逆光,就会清晰的看到人物的剪影。
从审美效果而言,侧面的拍摄角度,蕴含着一种潜在的动势。
拍摄赛跑时,在赛程中途多数时候需要从侧面拍摄运动员。
这样不仅可以表现运动员之间因为速度的差异而造成的前后距离上的差距,更可以表现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那种不断前进的动态与速度感。
(三)背面的拍摄角度背面的拍摄角度与正面的角度方向相逆,如果说,正面所呈现的人物面部最多。
演员所表达的信息更丰富,那么背面所呈现的,是人物的后脑勺、演员的表演所呈现的信息,几乎为零。
所以,由正面依次到前侧面、正侧面、后侧面、背面角度变化的过程中,演员表演所呈现的信息,由最大值递减为零。
因此,人物背面面对镜头时,观众什么信息也得不到,也就积聚了越来越大的悬念。
背面的拍摄角度,是恐怖片里常用手段。
影片《闪灵》中大段的背面、无人称视点的跟拍,将悬念与恐怖感逐步推进。
人像摄影技巧之人像摄影拍摄角度

人像摄影技巧之人像摄影拍摄角度一、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与搭配需要用明确的焦距来拍摄的专项摄影并不多,而人像摄影就是其中之一。
人像摄影中,不同镜头的选择与搭配所拍摄出的人像效果也是不同的。
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都比较喜欢用焦距为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来进行人像拍摄,这类镜头通常被人们称作是人像镜头。
使用85~100mm的焦距拍摄,不仅可以让摄影者在一个很恰当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拍摄(离被摄体3~4m,留给自己和被摄主体一定的空间,但仍能使被摄体充满景框),而且使用这个焦段的镜头拍出来的人像效果比较自然、真实,既不会像广角镜头那样引起面部失真,也不会像较长的长焦镜头那样引起压缩。
尼康24~120mm F/3.5~5.6变焦镜头在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过程当中,很多摄影者经常在最理想的镜头焦距是选择85mm还是100mm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其实,摄影者完全可以选择一款能够包含这两段焦距的变焦镜头,比如尼康的24~120mm变焦镜头,它可以完全满足摄影的不同需要。
这样,摄影者就可以在85~100mm的范围内选择任意焦距来拍摄自己想要的照片。
光圈F5曝光时间1/250s焦距85mm感光度100利用85mm定焦镜头拍摄的人像照片虽然焦距在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比较适合拍摄人像,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利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
当摄影者选用较长的长焦镜头拍摄人像时,可以更好地虚化背景,使画面更加简洁、明了。
但要注意的是,长焦镜头对背景的这种虚化,可能会有些过度,略显不自然。
光圈F2.5曝光时间1/200s焦距135mm感光度100长焦镜头具有虚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除了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也得到了众多摄影者的青睐。
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比较好地收取更多的画面元素,从而来反映环境、烘托气氛。
并且,对于人像拍摄,广角镜头打破了长焦镜头单一的表现形式,为摄影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发挥空间。
需注意的是,要尽可能避免广角镜头给被摄体带来的过度透视变形。
摄影中的拍摄角度与时机如何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与时机

摄影中的拍摄角度与时机如何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与时机拍摄角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能够决定照片的视角、构图和表达效果。
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能够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且具有视觉冲击力。
而选择合适的拍摄时机,则能够捕捉到最佳的光线和场景,从而打造出独特的照片作品。
一、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1. 超低角度拍摄:超低角度是指在地面以下,从下往上拍摄的角度。
这种角度能够突出主体的庄重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在拍摄建筑物时,可以选择超低角度来强调建筑物的高大和壮观。
2. 俯视角度拍摄:俯视角度是指从高处向下拍摄的角度。
这种角度能够突出主体的小巧和周围环境的广阔感,给人一种鸟瞰的感觉。
例如,在拍摄风景时,可以选择俯视角度来展现宏伟的自然风光。
3. 正视角度拍摄:正视角度是指从平视的水平线上拍摄主体的角度。
这种角度能够呈现主体的真实形态和特征,给人一种平衡和稳定的感觉。
例如,在拍摄人物时,可以选择正视角度来展示他们的面貌和神态。
4. 侧面角度拍摄:侧面角度是指从主体侧面拍摄的角度。
这种角度能够展示主体的侧影和线条感,给人一种深邃和神秘的感觉。
例如,在拍摄动物时,可以选择侧面角度来展现它们的动态和优美身姿。
二、选择合适的拍摄时机1. 早晨与黄金时段:早晨是一天中光线柔和的时段,此时拍摄的照片会有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而黄金时段是指日出和日落前后的一段时间,此时的光线非常柔和,能够营造出浪漫而神秘的氛围。
选择在早晨或黄金时段拍摄能够捕捉到最佳的光线和色彩,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魅力。
2. 天气与气候:不同的天气和气候条件下,照片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拍摄的照片会有明亮的色彩和清晰的细节;而在阴雨天气下拍摄的照片则会有一种朦胧和神秘感。
根据拍摄的主题和所要表达的情感,选择合适的天气和气候进行拍摄,能够增强照片的表现力。
3. 特殊的时刻和活动:有些时刻和活动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选择在这些时刻进行拍摄能够捕捉到难得的瞬间和情感。
人像摄影的取景技巧_单反人像摄影技巧

人像摄影的取景技巧_单反人像摄影技巧取景之俯拍摄影的魅力一、俯拍(一)俯拍的作用俯拍时,照相机的位置高于被摄体。
在这个高度,被摄体处于相机的下方,画面的透视变化很大,俯拍有利于表现地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及宏大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1、记录宽广的场面俯拍视野辽阔,能见的场面大、景物全,有助于强调被拍对象众多的数量,可以表现宽广的窨,纵对岸宏在的场面,甚至全景全貌,都被纳入视野之中。
这种方法,多用于拍在场面风光风景,比如山川,河流以及大面积农田,水面、交通枢纽、摹及成群的牲畜等,想扩大景物范围,啬镜头涵盖力时,这种情况下可以用全景相机、宽幅相机或接片的方法拍摄、制作2、表现宏伟气势俯拍有利于宏观气势的表现,俯拍时相机的位置越高,被摄体在画面上就越显得小;画面中被摄体的数量越多,拍摄范围就越广,拍摄的照片就越有气势,这样使画面有明显的纵深效果和丰富的景物层次。
3、增强被拍主体的立体感俯拍是从补摄主体的上部向下拍,能反映出被拍主体的顶部结构,适于表现结构和体积,增强被拍体的立体效果。
4、画面构图饱满用俯向角度拍摄,能如实交待地理位置、物体数量和远近距离,画面常常显得构图饱满、严谨实在。
能使一一范围内的点、线、面的关系在画面上得以完整展现,从而构成整体的画面效果,却没有喘不过气的空间臃塞感。
5、避让舍弃前后景俯拍可以会使水平线在画面上升,甚至可以将其处理于画面之外,从而能有效地避让近处前景和远处背景障碍物干扰。
而且,随着相机位置的不断升高,近处和远方的景物的范围会逐渐减少,这样主体便更加突出。
(二)俯拍的技巧1、占据制高点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
拍摄城市风光,应主动寻找高楼大厦,站在楼顶向下俯向拍摄;拍摄农村山乡风光,应爬到山坡高处,向下拍摄。
拍摄江河湖泊,若水岸临靠山岳则十分有利于俯拍。
在登山的过程中应多加留意,因为随着高度的变化、道路方向的改变,有时会偶现一处理想的俯拍场景。
2、依靠脚架顶举俯拍在平阔的场地,没有一处制高点;或虽有制高点,现实情况又不允许让你得到利用。
摄影技巧知识:拍摄角度选择技巧,让你的照片更生动

摄影技巧知识:拍摄角度选择技巧,让你的照片更生动摄影是一门艺术,拍摄角度选择技巧是在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正确的角度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和引人注目。
本文将介绍几种拍摄角度选择技巧,帮助你创造出更好的摄影作品。
一、低角度拍摄低角度拍摄是指摄影者选择更低的角度进行拍摄。
这种拍摄技巧可以让照片中的主体更加突出,同时也可以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低角度拍摄适用于拍摄建筑物、树木、花卉、动物等静态的物体。
例如,在拍摄高楼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低角度,让楼房往上延伸,让它看起来更加宏伟壮观。
在拍摄花卉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很低的角度,来突出花卉中的细节,让照片看起来更加生动。
二、高角度拍摄高角度拍摄则是与低角度拍摄相反的一种角度选择技巧。
拍摄者选择比较高的角度进行拍摄,可以拍摄到物体的全景,能够更加完整地呈现出物体的特点和气势。
例外,在拍摄建筑物时,我们可以选择较高的角度从纵向拍摄,方便看到建筑物的层次感和结构,突出建筑物的雄伟。
在拍摄人物时,我们可以选择从高处拍摄,让人物更加突出,显得更加高大威猛。
三、眼平拍摄眼平拍摄则是指摄影者将相机的位置放在和自己的眼睛处于同一高度,即与物体相平。
这种拍摄角度选择技巧可以让人物更加真实,突出人物的特点和气质。
例如,在拍摄宠物时,我们可以选择与宠物的高度相同的角度进行拍摄,让照片更具亲和力。
在拍摄人物时,同样可以选择眼平拍摄,让照片更具直观感。
四、斜角拍摄斜角拍摄是一种常见的摄影技巧,通常是在拍摄较小物品、商店招牌、风景等物品时使用。
我们可以选择斜角拍摄,让照片中的物体更加立体、有趣,突出物品的特点。
例如,在拍摄建筑物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斜角度,让建筑物从一个更加特殊的角度来观看。
在拍摄花卉时,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个斜角度,让花卉看起来更加三维。
总结来说,拍摄角度选择技巧可以让我们在摄影中更加自如,更加聪明地处理照片中的影像。
我们可以根据拍摄题材来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和吸引人。
不同角度的拍摄及特点

不同拍摄角度的造型特点及其功用--摘不同拍摄角度的造型特点及其功用拍摄角度的划分:水平角度1、正面角度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正面特征,用正面角度拍摄人物中近景称为肖像。
正面角度能表达人物的本来面貌。
正面角度有利于表现景物的横线条,可以营造庄重、稳定、严肃的气氛。
其缺点是缺乏立体感和空间透视感,若用的不当容易形成无主次之分,呆板无生气的画面效果。
2、侧面角度有利于表现运动对象的方向性,线条富于变化,多用于对话、交流、会谈、接见场合,有平等的含义。
其缺点是不利于立体、空间感的表现。
3、斜侧角度斜侧角度包括前侧和后侧,是一种最常用的角度。
在拍摄两个人时能分清主次。
比如采访摄像,以记者的后侧为前景,拍摄被采访者的前侧面,并使其位于画面中间,把视觉重点置于被采访者身上,主体突出并且有深度感,画面有变化。
采用这种角度拍摄的镜头画面,叫做过肩镜头。
4、背面角度用背面角度拍人物,被摄人物所看到的空间和景物也是观众看到的,所以这种角度拍的画面有把观众带到场面的纪实效果,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
比如背跟拍摄记者的镜头,就有这种效果。
大型纪录片《望长城》中主持人焦建成寻找陕西民歌手王向荣的段落,用了很多背跟角度拍摄记者寻找王向荣的经过,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并突出了该片跟踪纪实的风格,增强了作品表现力。
以上是平面角度,以下介绍垂直角度的造型特点及其功用。
垂直角度:垂直角度分平摄、俯摄和仰摄三种。
1、平摄角度(平摄)的造型特点及功用平摄角度指机器的高度位置与被摄对象同等高度,对人物来讲摄像机高度位于肩部称为平摄角度,简称平角度。
平角度具有以下造型特点:①由于机位处于人眼高度,画面具有平视、平稳效果,是一种纪实角度。
②垂直形态的对象能得到正常再现,水平线条则容易重叠。
③透视关系正常不变形(用中焦镜头)④适合拍摄图案、照片。
⑤平摄,前后景物容易重叠而看不出前后景及背景的景次关系,故不利于空间层次、空间深度的表现。
平角度适合拍摄人物近景特写不变形。
人像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1
一、概述
1.什么是人像摄影
所谓人像摄影,是指通过摄影的形式, 在照片上用鲜明突出的形象描绘和表现被摄 者相貌和神态的作品,它是被摄者的影像写 真。
2
3
4
5
2.特点
一幅优秀的人像摄影作品,是许多成功 因素的总和:神情、姿态、构图、照明、曝 光、制作均要达到较高的境界。
6
3.分类
纪实:用纪实的拍摄手法拍摄人像的一类摄 影,是纪实摄影与人像摄影的交集。 艺术:是广义艺术人像中的一个分支。它以 盈利为目的,向消费者提供有独特的摄影产 品。 商业:以应用于商业的目的 ,满足商业需求
34
35
因为在七分人像中包括了模特儿的手部,并且能够拍摄到模特 的腰部以下,模特的手部动作和姿态就更加丰富了,在实际拍摄中, 我们可以让模特试着变换造型,形成三角形、对角线、X形等构图 模式,让七分身构图不再沉闷与失衡。
36
37
画面作品的构图加入了斜线因素
38
不过七分身人像是一种 需要慎用的拍摄方式,因为 照片从人物膝盖部分切掉的 话,很容易给人一种不稳定 的感觉。
30
31
(三)七分身人像
七分身人像也叫膝上景构图,是指拍摄人物从 脸部到膝盖之间部分的摄影方式,还常常包括手的 动作。这种人像比特写和半身人像有了更多的发挥 空间,因而可以表现更多的背景环境,也能够使构 图富有更多的变化。
32
33
斜线构图
人物从背景中脱颖而 出,而且虚化后的背景呈 轻微的斜线,活跃了画面。
7
(一)纪实人像摄影
(1)器材的选择:纪实人像摄影一般都是快照,多用标准或广角 镜头。
(2)快速抓拍。不能干涉被摄对象,只能运用摄影者高超的抓拍 或偷拍技术,摄取被摄人物的最佳情节瞬间。
摄影艺术知识:摄影中的角度与视角选择

摄影艺术知识:摄影中的角度与视角选择摄影艺术一直以来都是个充满挑战的行业。
而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摄影师,恰恰需要持续学习和挑战自己。
其中,在摄影中选择相机的角度和视角,是极为重要的技能。
在此,我们将展示在摄影中如何优秀地选择角度及视角。
什么是角度和视角?在摄影中,角度和视角代表摄影师拍摄拍摄物体的位置,角度代表的是摄影师与物体(包括环境)之间的角度,而视角则代表着相机和被摄物之间的角度。
我们可以通过真实组合照片来展示默认与不同角度和视角的差异。
角度和视角在拍照中的作用摄影师可以调整他们拍摄物体的视角来控制图像的传达信息。
某些视角可以让拍摄的物体更加突出,而其他视角可以提供其他类型的情境,使拍摄更加真实。
例如,一个高角度可以让我们看到整个场景,而低角度则可以使人物显得更加强壮。
以下是角度和视角对照片的影响:1.低角度低角度通常用于强调被摄物品的高度和强壮感。
它可以在建筑摄影中被用来传达建筑物的尺寸,也可以用于体育栏目中强调运动员的力量和速度。
低角度还可以让你更容易拍摄到天空和景色,从而使整个拍照位置更加壮观。
2.视野视野可以增强物体的美丽和高度。
这种视角通常需要尝试将相机放置在更高的位置,例如拍摄一幢建筑物或一张网球场地的照片。
在拍摄中使用视野时,需要保证拍摄物品足够清晰,同时仍需要保持一些环境,以充分地传达拍摄的故事。
3.高角度高角度可以在拍摄中被用于传达广阔的场景,它可以在建筑拍摄中被用于呈现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景色。
它还可以用于风景照片,在拍摄时通过拍摄距离来增加视野和景深。
高角度通常会强调被拍摄物品下方的景色,从而提供更完整的图像故事。
选择角度和视角的要点在拍摄中,选择正确的角度和视角的关键是传达拍摄的故事,并打造惊艳的图像。
以下是一些如何选择角度和视角的要点:1.生动的故事:选择能够传达故事的角度和视角。
通过了解自己的拍摄,可以找到最好的角度和视角来传达拍摄的故事。
2.表现对称性:对称性是摄影艺术中最常用的特性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五
人物摄影拍摄角度的选择
在叙事、纪实或是有故事情节的人像摄影中,我们常会以人带景的方式来表现人物所在的场景、时空、环境。
这个时候,人是画面中的一个元素。
如何去框取适当的人与景,以呈现更佳的意像,变成构图时重要的思维。
我们来看看框景范围的影响。
1.【错误示范】:强调人物
这是一般人最常框取的范围,这个影像的场景表现不够明显,有叙事的成份,但是时空、环境表现不佳。
2.【错误示范】:再多一点框取范围
但框取了后面的景致,很明显地,并没有为影像带来多大的意义,而且反而变得更杂乱。
3.【构图改进】:再调整框取的范围
这张影像就将月台、铁道的延伸感表现出来了!
在上一个「摄影构图的改进」单元中,我们谈道,人是画面中的一个元素,如何去框取适当的人与景,呈现更佳的意像,是构图时重要的思维。
基本上,单元#3在改变框景范围时,想的是如何让让场景有旷远、层次,并且诉说人物所在的场景。
更进一步,如果是要表现影像背后的含意,诉说影像的主题,在框取影像时,便会有不同的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