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段考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必修一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地球的圆周率(π)的是: A. 2 B. 3 C.
3.1415 D. 3.14159
2.地球上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海拔 C. 水体 D. 大陆形态
3.地球上纬度圈越靠近南北极,太阳其在地平线上升起和落下的角度就越: A. 大 B. 小 C. 相同 D. 不确定
4.地球上陆地主要分布在: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C. 赤道附近 D. 極地附近
5.下列属于大陆漂移证据的是: A. 环太平洋火山带 B. 喜马拉雅山脉 C. 土耳其断层 D. 坦噶尼喀湖
二、判断题
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旋转。

–[ ] 正确
2.地球上的气候主要受纬度、海洋和风影响。

–[ ] 正确
–[ ] 错误
3.地球上的海洋比例与陆地比例相同。

–[ ] 正确
–[ ] 错误
4.地球的形状是扁球状的。

–[ ] 正确
–[ ] 错误
5.大陆漂移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在长时间内缓慢移动的现象。

–[ ] 正确
三、简答题
1.请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请解释纬度对气温分布的影响。

3.请列举一些证据证明大陆漂移的存在。

四、论述题
1.简述地球形状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简述地球上的气候带分布特点。

以上是《高一地理必修一试题》的内容,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 Markdown Logo。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16.下列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不相关的是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
17.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A.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B.藏南谷地的地热
C.高原北部的风能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用斜线表示)______(2分)
(2)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2分)
(3)此时的节气是____________(2分)
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图中表达出的天体系统级别共有
A.1级B.2级C.3级D.4级
4.从地球上观测,水星和金星非常明亮的主要原因是它们
A.离日、地较近,反射较强B.卫星数量多,引力作用强
C.体积庞大,反射面积较大D.公转速度快,发光发热多
人类已经向火星发射了“海盗号”、“勇气号”等多个探测器,2009年10月前后,我国也向火星发射“荧火一号”探测器。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国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塔里木盆地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29.“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降低大气温度B.提高水体温度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增强地面辐射
30.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A.杭州夏季昼长夜短B.南极洲夜空常出现极光
C.东海潮汐周期性变化D.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试题一:自然地理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是什么?2. 请解释地球的四季变化原因。

3. 什么是地壳运动?列举一些地壳运动类型。

4. 请简要介绍地震及其影响。

5. 请解释火山地貌的形成原因。

试题二:人文地理1. 简要介绍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2. 请解释农业多样性及其重要性。

3. 列举一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气环境问题,并解释其影响。

4. 请说明城市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5. 解释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试题三:地理信息与技术1. 请解释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应用。

2. 解释卫星遥感技术及其在地理中的应用。

3. 什么是地理信息网络?列举一些地理信息网络的应用案例。

4. 请解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和用途。

5. 简要介绍地图制作的步骤和要素。

答案:自然地理1. 自转是指地球自身绕地轴旋转,一自转完成为一天;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公转周期为一年。

2. 地球的四季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和倾斜造成的。

当太阳直射地球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夏季;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冬季;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春秋两季。

3. 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岩石的变动和运动。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地壳快速移动)和抬升运动(地壳隆起)等。

4. 地震是地壳发生的震动现象。

地震可以造成房屋倒塌、地面沉降、洪水等灾害。

5. 火山地貌形成是由地壳运动和岩浆喷发造成的。

岩浆从地表喷出,形成火山锥体和喷发物堆积。

人文地理1. 人口迁移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自然灾害、战争等。

人口迁移会影响社会结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2. 农业多样性指的是不同地区农作物品种的多样性。

农业多样性对农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大气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空气污染、酸雨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生态系统破坏、健康问题等。

4.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等。

对社会的影响包括人口流动、经济发展等。

5. 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包括地理条件、资源分配不均等。

必修一地理试题及答案

必修一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在以下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局部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右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

据图答复1—2题。

1.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A.①B.②C.③D.④2.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车考察的星球是A.①B.②C.③D.④3.以下列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以下列图中阴影局部为黑夜,据图完成4-6题。

4.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图Ⅱ所示昼夜状况的是A.甲B.乙C.丙D.丁5.以下表达与图Ⅱ相符的是A.图中所标注的经度为西经度B.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C.图示极点为南极点D.图示为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6.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A.向东 B.向西 C.先向西南后向西北D.先向东南后向东北7.以下列图中的热力环流形式,错误的选项是右图所示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

据图答复8-10题。

8.图中a、b分别代表A.岩浆、岩浆岩B.岩浆岩、沉积岩C.沉积岩、变质岩D.变质岩、岩浆9.图中数字①所代表的箭头不可能为A.地质作用B.力作用C.外力作用D.岩浆活动10.以下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三大类岩石与岩浆可以相互直接转化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以相互直接转化C.变质作用通常在接近地表的岩石中发生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11.以下列图中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答复12-14题。

12.图中箭头所示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A.箭头a B.箭头b C.箭头c D.箭头d 13.表示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A.箭头a表示的辐射B.箭头b表示的辐射C.箭头c表示的辐射D.箭头d表示的辐射14.表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的是A.箭头a表示的辐射B.箭头b表示的辐射C.箭头c表示的辐射D.箭头d表示的辐射15.以下列图为*地*日昼夜可能的天气状况,其中气温最低的是16.以下所示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17.以下列图为近地面*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的风向图,图中字母a表示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D.近地面风向读以下列图答复18—20题。

高一必修一地理试卷习题及含答案

高一必修一地理试卷习题及含答案

高一必修一地理试卷习题及含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国家面积最小?– A. 中国– B. 俄罗斯– C. 巴西– D. 加拿大答案:A2.以下哪个城市不是我国的直辖市?–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重庆答案:C3.以下哪个是地球上的大洋?– A. 太平洋– B. 内陆湖泊– C. 黄河– D. 长江答案:A二、填空题1.世界上第二大洲是\\\\\\\_。

答案:非洲2.中国的首都是\\\\\\\_。

答案:北京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_。

答案:珠穆朗玛峰三、简答题1.请简要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答: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速度约为1670公里/小时,自转时间是24小时。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过程。

地球的公转速度约为每秒29.8公里,公转周期为365.25天。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造成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2.请说出地球上的五大洲名称。

答:地球上的五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四、计算题1.如果一个国家的面积是500,00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100人/平方公里,那么这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是多少?答:人口数量 = 面积 × 人口密度 = 500,000 × 100 =50,000,000所以这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是50,000,000人。

五、论述题请简要论述地球上的气候带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

答:地球上的气候带分布主要受到纬度和海洋暖流的影响。

根据纬度的不同,可以将地球划分为寒带、温带和热带气候带。

寒带气候带位于南北极附近,气温低且极端寒冷;温带气候带位于寒带和热带之间,气温适中;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且年降水充足。

而海洋暖流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比如北大西洋暖流使得欧洲西部的冬季气温较为温暖,而北冰洋的冷流使得北美洲东部的冬季较为寒冷。

同时,山脉、海拔高度、地形等地理因素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1阶段测试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2.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3.下列各图正确表示12月22日日照情况的是()4.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 D.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5.当北京(东八区)时间为6月10日11点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是()A.6月9日22点B.6月10日24点C.6月9日10点D.6月10日0点6.下列四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地球公转速度较慢的是()A。

① B.② C.③D。

④7.每年由劳动节到国庆节,太阳直射点()A.向南移动B.先向南移后向北移C.向北移动D.先向北移后向南移8.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A.赤道以北B.赤道附近C.南北回归线之间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9.当地球运行到右图中四点时,公转速度由慢到快排序正确的是()A.甲丙丁乙 B.丁乙甲丙C.甲乙丙丁D.丙丁乙甲10.正确表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的是()A.春分到夏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由北向南移动B.春分到秋分,直射点在北半球,并由南向北移动C.夏至到秋分,直射点在北半球,并由北向南移动D.冬至到夏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由南向北移动11。

右边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①甲岸②乙岸③丙岸④丁岸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的有几个()A.4个B.3个C.2个D.1个13.二分日,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同且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A.4个B.3个C.2个D.1个14.“十雾九晴",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往往气温更低,这与右图中的哪一过程较弱有关?( )A。

高一必修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必修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必修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形状是:A. 扁平的B. 球形的C. 椭圆形的D. 圆柱形的答案:B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由东向西B. 由西向东C. 由南向北D. 由北向南答案:B3.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1天B. 1年C. 1月D. 1世纪答案:B4.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A. 圆形B. 椭圆形C. 抛物线形D. 直线形答案:B5. 地球上的五带是:A. 热带、温带、寒带、亚热带、亚寒带B. 热带、温带、寒带、极地、亚寒带C. 热带、温带、寒带、极地、亚热带D. 热带、温带、寒带、亚热带、亚寒带答案:C6.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南美洲答案:A7.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8.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乞力马扎罗山C. 阿尔卑斯山D. 阿空加瓜山答案:A9. 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答案:B10.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公里。

答案:400002. 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______公里。

答案:213. 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______克/立方厘米。

答案:5.524.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______平方公里。

答案:5105.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______层。

答案:外层6. 地球的自转周期为______小时。

答案:247. 地球的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时比远日点时______。

答案:快8.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约为______度。

答案:23.59. 地球的气候类型主要受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和______等因素影响。

答案:洋流10. 地球上的生物圈是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的______系统。

地理必修1试题及答案

地理必修1试题及答案

地理必修1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24小时B. 48小时C. 12小时D. 36小时答案:A2. 以下哪个国家位于南美洲?A. 巴西B. 澳大利亚C. 加拿大D. 俄罗斯答案:A3.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A. 大西洋B. 印度洋C. 太平洋D. 北冰洋答案:C4. 以下哪个是热带气候?A. 地中海气候B. 沙漠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5.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最长的海岸线?A. 中国B. 加拿大C. 俄罗斯D. 印度尼西亚答案:B6.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A. 4万公里B. 2万公里C. 1万公里D. 8千公里答案:B7. 以下哪个是欧洲最大的半岛?A. 阿拉伯半岛B. 印度半岛C.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D. 巴尔干半岛答案:C8.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A. 印度B. 中国C. 美国D. 印度尼西亚答案:B9. 以下哪个是亚洲最大的内陆湖?B. 贝加尔湖C. 咸海D. 巴尔喀什湖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非洲最大的国家?A. 尼日利亚B. 埃及C. 阿尔及利亚D. 刚果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______度。

答案:66.52.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答案:撒哈拉沙漠3.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山脉。

答案:乌拉尔山脉4. 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

答案:马里亚纳海沟5.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位于______。

答案:北美五大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季风气候的特点。

答案:季风气候的特点是有明显的干湿季节之分,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干燥少雨。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受季风的影响,季风的方向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2. 请描述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

答案: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于20世纪初提出的。

该假说认为,在数亿年前,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陆地,称为“泛大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段考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5×2分=50分)1.谚语说“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因为( )A .晴天时大气中水汽多B .晴天时尘埃多C .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D .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2.图示是北半球七月份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箭头为气流方向,空间高度为对流层高度。

设A 、B 、C 、D 四处的气压值分别为P a 、P b 、P c 、P d ,四个气压值相比( )A .P a >P b >P c >P dB .P d >P c >P a >P bC .P c >P d >P b >P aD .P b >P a >P d >P c3.在下列“地面和高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②④B .①②C .①④D .③④ 4.高层大气的水平运动,受到哪些力的影响(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B .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C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D .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用实验模拟某一天气系统(见右图):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

回答5~7题。

5.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 ) A .出现水平交界面,蓝水在上 B .出现水平交界面,红水在上 C .出现倾斜交界面,蓝水在上 D .出现倾斜交界面,红水在上 6.该实验模拟的天气系统是( ) A .气旋 B .锋C.高气压D.低气压7.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②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③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④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据南京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8~10题。

8.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B.气旋造成C.冷锋造成D.暖锋造成9.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10.此系统易造成(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11.下图是关于气旋、反气旋示意图,正确的说法有( )A.天气系统①在北半球叫气旋,在南半球叫反气旋B.图②是反气旋,出现在南半球C.图①④分别是北半球的反气旋和气旋D.图③强烈发展可成为影响我国的台风12.在海陆间大循环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海洋水的蒸发B.大气的水汽输送C.大气降水D.地表径流13.读图,图中曲线为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箭头为洋流流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南半球暖流B.乙为北半球暖流C.甲为北半球寒流D.乙为南半球寒流14. 右图为某海区大洋环流示意图,该环流是( )A.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季风洋流B.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C.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D.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读下图“部分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15~17题。

15. 图中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的分布规律是( )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寒流的流向是向南C.大陆东岸为寒流D.大洋西岸为寒流16.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B.洋流②使南美洲西岸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D.美国东海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海岸海域17.③处洋流是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的,该盛行风带是( ) A.极地东风带B.东北信风带C.东南信风带D.中纬西风带18.在北半球低纬度大陆东岸的洋流应是( )A.寒流B.暖流C.向东流D.向南流读下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A.背斜构造B.向斜构造C.断层构造D.板块构造20.图中乙处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21.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作用的能量都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B.地质作用因进行的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C.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D.构造运动的动力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22.下列各种地表形态中,由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瀑布、戈壁B.沙丘、黄土沟壑C.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平原D.河流峡谷、花岗岩风化23.关于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水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无序,冰川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有序B.石灰岩洞的形成是风化作用的结果C.戈壁滩是冰雪融水冲刷而成的,沙丘是风力作用形成的D.植物根系对岩石的破坏属于风化作用24.从世界范围来看,地震主要集中在( )①所有板块的内部地区②所有板块的边缘地区③环太平洋地带④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25.依据我国黄河每年输沙量平均为16亿吨,渤海水深变化不大的现象,可以判断( )A.黄河带来的泥沙不在渤海海域沉积B.渤海海底地壳无升降C.黄河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D.渤海的海底地层不断下沉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9分)(1)图中气压中心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它们是由____________断裂而形成的。

气压带断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北半球正值________(季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试列举三个事实说明A气压中心对于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4)从A高压吹出来的冬季风与夏威夷高压吹出来的夏季风相比,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时间较长、影响范围较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东部地区冬、夏两季在不同的气压中心控制下形成________气候,理论上来说,只要有________都会形成这种气候,但实际上我国这种气候最典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地区发育的该气候与我国相比主要差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7.图中中心点d点为极点,a、b、c三个纬线圈的度数分别是0°、30°、60°,图中的箭头表示风向,完成下列问题。

(9分)(1)图示所在的半球为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的气压带名称为________,c的气压带名称为________。

(3)b、c间的风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向是________。

(4)图中所示的节气是北半球的( )A.夏至日B.春分日C.立秋日 D. 冬至日(5)当a完全移动到北半球时,下列哪些现象将会发生(多选)( )①上海处于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②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炎热干燥③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伏旱天气④南美洲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28.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5分)(1)图中a、b、c三条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属于风海流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2)图中③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__渔场,它位于a和________________的交汇处。

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日本的______________渔场等。

(3)若①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这种现象表明保护海洋环境需要______________。

答案:(1)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 a c 西东北信(2)纽芬兰拉布拉多寒流北海道(3)可加快分解净化速度,但会扩大污染海域面积国际合作29.右图中甲、乙、丙表示各种不同成因形成的岩石,a、b、c、d表示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分)(1)在甲、乙、丙中,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是________,含有古生物的化石的是________。

(2)在a、b、c、d中,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重熔再生的是________。

(3)在a、b、c、d中选出适当字母,填在甲、乙之间两个箭头适当的括号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