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第4章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01
合集下载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全套

§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
• 互换性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产品设计 采用具有互换性标准零部件,大大简化绘图、 计算等设计工作量,也便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缩 短设计周期 产品制造 同台设备的各个零部件可分散在多个工厂同 时加工。
§1-2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
产品装配 零部件具有互换性,装配作业顺利,易于实 现流水作业或自动化装配,缩短装配周期,提高 装配作业质量 产品使用 容易保证其运转连续性和持久性,提高使用 价值。 产品管理 在技术和物资供应以及计划管理方面,便于 实现科学化管理
测量
• 几何量测量是指为确定被测几何量的量值而进 行的实验过程。 其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 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两者比值的过程。
§1-3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
• 测量过程4要素 被测对象:本课程主要指几何量,即长度、角度、表 面形状和位置、表面粗糙度以及螺纹、齿轮的各种几 何参数。 计量单位:长度计量基本单位为m,常用单位有mm、 μm;角度单位是rad或度、分、秒 测量方法:测量时所采用的测量原理、计量器具和测 量条件的综合 测量精度:测量结果与真值相一致的程度。
通过规定几何参数的公差保证成品的几何参 数充分近似的互换,又称狭义互换。本课程主要 研究零件几何参数的互换性。
• 功能互换
要保证零件使用功能要求,不仅取决于几何 参数一致性,还取决于其物理、化学、力学性能 等参数的一致性。通过规定功能参数(如材料力 学性能、理化性能等参数)的公差所达到的互换 为功能互换,又称广义互换。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
概述 互换性、标准化与优先数系 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概
几何量精度 第一章 绪论

2011-3-9
3
保证产品质量
几何量精度设计
保证加工精度
控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检测
• 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
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值。 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差值。
2011-3-9 4
优先数系是由十进等比数 列构成,其代号为R 列构成,其代号为 r
• 相应的公比代号为qr
•r的含义是在一个等比数列中, 的含义是在一个等比数列中, 相隔r项的末项与首项之比等于
10。 。
2011-3-9 5
综上所述
• 互换性是精度设计的目的; 互换性是精度设计的目的; • 标准化是精度设计的基础; 标准化是精度设计的基础; • 优化原则是精度设计的手段; 优化原则是精度设计的手段; • 检测是实现互换性的必要条件。
2011-3-9
6
参考书目
1.《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 1.《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 刘品等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2.《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谢铁邦、 2.《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谢铁邦、李柱等编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 3.《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 3.《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 阎荫棠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4.《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4.《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张 玉编 东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
2011-3-9 1
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
1.总体设计 . 2. 2.结构设计 3.几何量精度设计 .2011-3-9 Nhomakorabea2
产品质量
精度
形体的尺寸、 形体的尺寸、形状 和位置精度及表面 粗糙度。 粗糙度。即加工后 它们的实际值与设 计要求的理论值相 一致的程度。 一致的程度。
几何量精度:是指构成零件几何
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

孔----L
轴----l
3.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获得的某一孔、轴的尺寸。 孔和轴的实际尺寸分别用La和la表示。
由于存在测量误差 实际尺寸不一定是尺寸的真值;由 于形状误差,同一表面不同部位的实际尺寸往往不相等, 因此实际尺寸只是接近真值的一个随机尺寸。真值是客观 存在的未知量,故只能以测得的尺寸作为实际尺寸。
2.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孔和轴的公差分别用Th、Ts表示。
计算: Th=Lmax-Lmin=ES-EI Ts=lmax-lmin=es-ei 说明:①公差值始终为正。
②公差大小反映零件加工的难易程度,尺寸的精确程度。 基本尺寸相同的零件,公差值越大,精度要求越低,加工 越容易,反之,精度要求越高,加工越困难。
孔
EI=ES-IT 或ES=EI+IT
例题:确定轴ø30f7、孔ø30M8的极限偏差和极限尺寸,并画
出公差带图解。
解 查表1-1得:标准。公差 IT7=21μm=0.021mm,IT8=33μm = 0.033mm
查表1-2得: f的基本偏差(上偏差)es=-20μm=-0.020mm f7的下偏差ei=es-IT=-0.020-0.021=-0.041 mm 轴ø30f7的极限尺寸 dmax = d +es =30 -0.020=29.980mm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iso二标准化我国标准国家标准gb企业标准行业标准jbhg地方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适用于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如机械行业标准jb适用于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适用于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有关要求由企业自己制定适用于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而需要在企业内部统一的相关要求2
公差第一章绪论(1)

学习方法: 理 论 内容核心线索:
实验
互换性 公差原则 形位公差 表面粗糙度 检 测
第一章 绪
言
• 主要内容: • 1. 互换性概述 • 2. 公差与配合标准发展简介 • 3. 计量技术发展简介 • 4.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本章要求了解精度设计的原则方法,掌握互换性 的基本概念。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 机械精度设计概述,机械精度设计原则,几何精 度设计的主要方法,标准化。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 互换性的基本概念。 难点:机械精度设计的原则。
公差:零件几何量在某一规定范围内变动,保证同一 规格零件彼此充分近似,这个变动的范围叫做公差。
(公差即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
• 设计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标准 部件,大大简化了绘图和计算工作,缩短了设计周期, 并有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产品的多样化。
• 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便于采用先进工艺 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有利于计算机辅助制造,及实现 加工过程和装配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标准化的意义: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实用性防
止 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根据我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按标准的使范
围将其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
企业标 准。按标准的作用范围分为国际标准、
区域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试行标准。
按标准化对象的特性,标准分为基础标准、产 品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 等。 1926年成立了国际标准化协会(简称ISA) 1947年国际标准化协会改名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简 称ISO)
计量技术发展简介
• 长度计量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 长度基准的发展 • 档案米尺,国际米原器,铂铱合金,Kr8,6 激光 • 米是光在真空中于1/299 792 458秒时间间隔内的行程长度 • 计量器具不断改进 • 隧道显微镜 分辨率0.01钠米,可测原子或分子的尺寸或形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后习题答案.ppt

2. 试写出R10优先数系从1~100的全部优先数(常用值)。
答案: 根据表1.1 得 1.00, 1.25, 1.60, 2.00, 2.50, 3.15, 4.00, 5.00,6.30,8.00, 10.0,12.5, 16.0, 20.0 ,25.0, 31.5,40.0, 50.0,63.0, 80.0, 100。
2
第1章 绪 论
作 业 题 答 案(P8)
1. 按优先数的基本系列确定优先数: (1)第一个数为10,按R5系列确定后五项优先数。
答案: 根据表1.1得 (10.0),16.0,25.0, 40.0, 63.0,100。
(2)第一个数为100,按R10/3系列确定后三项优先数。 答案: 根据表1.1得 (100), 200,400, 800。
(或极限过盈)平均间隙(或平均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
出尺寸公差带图,并说明其配合类别。 10
答案: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
作业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
目
录
第 1 章 绪 论 作 业 题 答 案-----------------------------------------(3) 第 2 章 测 量 技 术 基 础 作 业 题 答 案 ------------------------(5) 第 3 章 孔轴结合尺寸精度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 ----------(9) 第4章 几何精度精度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 ----------(26) 第5章 表面粗糙度轮廓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39)
( 6) 算术平均值 的 0极 .01。 限 x81误 .0 43差 4 0.01。 8 xlim 2. 用两种测量方法分别测量尺寸为100mm和80mm的零件, 其测量绝对误差分别为8μm和7μm,试问此两种测量方法 3. 哪种测量方法精度高?为什么?
答案: 根据表1.1 得 1.00, 1.25, 1.60, 2.00, 2.50, 3.15, 4.00, 5.00,6.30,8.00, 10.0,12.5, 16.0, 20.0 ,25.0, 31.5,40.0, 50.0,63.0, 80.0, 100。
2
第1章 绪 论
作 业 题 答 案(P8)
1. 按优先数的基本系列确定优先数: (1)第一个数为10,按R5系列确定后五项优先数。
答案: 根据表1.1得 (10.0),16.0,25.0, 40.0, 63.0,100。
(2)第一个数为100,按R10/3系列确定后三项优先数。 答案: 根据表1.1得 (100), 200,400, 800。
(或极限过盈)平均间隙(或平均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
出尺寸公差带图,并说明其配合类别。 10
答案: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
作业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
目
录
第 1 章 绪 论 作 业 题 答 案-----------------------------------------(3) 第 2 章 测 量 技 术 基 础 作 业 题 答 案 ------------------------(5) 第 3 章 孔轴结合尺寸精度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 ----------(9) 第4章 几何精度精度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 ----------(26) 第5章 表面粗糙度轮廓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39)
( 6) 算术平均值 的 0极 .01。 限 x81误 .0 43差 4 0.01。 8 xlim 2. 用两种测量方法分别测量尺寸为100mm和80mm的零件, 其测量绝对误差分别为8μm和7μm,试问此两种测量方法 3. 哪种测量方法精度高?为什么?
公差配合与检测技术:几何精度设计及实例

几何公差值的选择
未注几何公差值 在标题栏附近或技术要求中注出标准号和公差等级。
几何公差值的选择实例
几何公差值的选择实例
• 避免装配困难 • 保证配合的均匀性 • 保证回转精度
• 保证配合性质 • 保证回转精度
滚动轴承的有关标准规定 • 保证配合性质
思考题
公差原则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谢谢聆听!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几何精度设计及实例
CONTENTS
厚自 德强 载不 物息
01 概 述 02 几 何 公 差 特 征 项 目 及 基 准 的 选 择 03 公 差 原 则 的 选 择 04 几 何 公 差 值 的 选 择 05 几 何 公 差 值 的 选 择 实 例
概述
➢ 几何公差特征项目及基准 的选择
几何公差值的选择
单独注出的几何公差值
计算法 类比法
利用一定的方法,按照功能 上的要求来进行计算。
参考功能相同、使用效果良 好的类似零件。
几何公差值的选择
按GB/T 1184-1996的规定: 直线度公差、平面度公差、平行度公差、垂直度公差、倾 斜度公差、同轴度公差、对称度公差、圆跳动公差、全跳 动公差各分1、2、3、…、12级。 圆度、圆柱度公差各分0、1、2、3、…、12级。
➢ 公差原则的选择 ➢ 几何公差值的选择
几何公差特征项目及基准的选择
被测要素
几何特征
功能要求 特征项目本身的特点 测量的方便性
几何公差特征项目及基准的选择
基准
零件在机器上的安装位置、作用、结构 特点,以及加工和检测要求。
本身应该具有较高的形状精度,而且也要考 虑它的长度、面积、刚度要够大。
公差原则的选择
公差原则
机械精度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0.010
4. 若已知某零件的公称尺寸为¢50mm,试用计算法确定IT7和 IT8D的标准公差值,并按优先数系插入法求IT7.5、IT8.5 和 IT7.25、IT8.25D 公称值。
答 案 : IT7=25μm,IT8=39 μm(D=38.73mm,i=1.56 μm);
IT7.5=31μm,IT8.5=49 μm, IT7.25=23μm, IT8.25=44μm。
图2.17 作业题3图
答 案 :
L 80.045 0.032
7
4. 如图2.9所示的零件,用弓高弦长法处理法测量某一圆弧半 径R,得到弓高、弦长值和精度分别为:
s 50 0.06 , h 10 0.005
试求 R 值及其测量精度。
答 案 : 参照例2.3可解得
图 2.9 间及测量法
第6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精度设计 作 业 题 答 案---------------(45) 键、花键结合的精度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49)
螺纹结合的精度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 -----------------------(54) 圆柱齿轮精度设计与检测作 业 题 答 案 ---------------------------(59) 尺寸链的精度设计基础作 业 题 答 案 -------------------------------(71) 机械零件的精度设计作 业 题 答 案 --------------------- -------------(79)
H6 7. 已知 50 r5
0.016 0.045 0 0.034
4. 若已知某零件的公称尺寸为¢50mm,试用计算法确定IT7和 IT8D的标准公差值,并按优先数系插入法求IT7.5、IT8.5 和 IT7.25、IT8.25D 公称值。
答 案 : IT7=25μm,IT8=39 μm(D=38.73mm,i=1.56 μm);
IT7.5=31μm,IT8.5=49 μm, IT7.25=23μm, IT8.25=44μm。
图2.17 作业题3图
答 案 :
L 80.045 0.032
7
4. 如图2.9所示的零件,用弓高弦长法处理法测量某一圆弧半 径R,得到弓高、弦长值和精度分别为:
s 50 0.06 , h 10 0.005
试求 R 值及其测量精度。
答 案 : 参照例2.3可解得
图 2.9 间及测量法
第6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精度设计 作 业 题 答 案---------------(45) 键、花键结合的精度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49)
螺纹结合的精度设计与检测 作 业 题 答 案 -----------------------(54) 圆柱齿轮精度设计与检测作 业 题 答 案 ---------------------------(59) 尺寸链的精度设计基础作 业 题 答 案 -------------------------------(71) 机械零件的精度设计作 业 题 答 案 --------------------- -------------(79)
H6 7. 已知 50 r5
0.016 0.045 0 0.034
精度设计第4章 几何公差

最小条件及最小包容区域
最小条件是提取被测要素对其拟合要素的最大变 动量为最小。
最小包容区域是包容被测提取要素并且有最小宽 度或直径的区域,即满足最小条件的包容区域。 方向位置公差要求的被测提取要素的最小包容区 域,构成要素与基准应保持方向要求。 位置公差要求的被测提取素的最小包容区域,构 成要素与基准既保持方向要求,还应保持理想位 置要求。
• 一、几何误差的评定 • 几何公差带与最小包容区域(包容被测实际要素 并且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区域)都具有大小、 形状和方位三要素,二者的形状和方位相同,大 小不同。 • 最小包容区域的尺度即为几何误差值; • 零件的几何误差合格条件: • f(几何误差值)<t(几何公差值),即被测要 素的最小包容区域必须被相应的几何公差带所包 容。
平行平 面形状
平行直线形状
四棱柱 形状
同心圆 形状 同轴圆柱面
t
圆柱 形状
形状公差
• 单一要素对其理想要素允许的变动量。其公 差带只有大小和形状,无方向和位置的限制。 • 直线度 _ • 平面度 _ • 圆度 _ • 圆柱度 _
直线度公差
•直 线 度 公 差 用 于 控 制 直线和轴线的形状误差, 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 直线度可以分为在给定 平面内,在给定方向上 和在任意方向上三种情 •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况。 •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
a)六孔组的图样标注 b)六孔组的几何框图 c)六孔组的位置度公差带
面轮廓度
• 面轮廓度公差带是包 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 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之 间的区域,诸球的球 心应位于理想轮廓面 上。如图所示。 • 面轮廓度也分无基准 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 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 度公差。
公差带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4.1 零件的形状、方向误差
4.1.1 几何误差的产生及其影响
1. 几何误差的产生: (1)由于零件在加工中,机床、夹具和刀具等工艺系统本身有误差;
13
(2)加工过程中有受力变形、振动和磨损等因 素产生误差。 2. f几何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1) f几何 影响零件的功能要求 例如机床导轨直线度、平面度有误差,将影响机床刀架的运动精度。
基准符号由一个标注在基准方框内的大写字母,用细实线与一个涂黑(或 空白)的三角形相连而组成,如图4.8所示。
图 4.8 基准符号
在技术图样中,无论基准要素的方向如何,基准方格中的字母都应水平 书写,如图4.8中(c)、(d)所示。 表示基准的字母也要标注在相应被测要素的公差框格内。
(1) 基准要素为组成要素的标注
如图4.5 (a)、(b)所示。
指引线
图4.5 (a)
尺寸线
图4.5 (b)
32
箭头也可指向引出线的水 平线,引出线引自被测面,如图 4.5(c)所示。
被测表面
(2)被测要素为导出要素的标注
图4.5(c)
当几何公差涉及要素的中心线、中心面或中心点时,箭头应位于 相应尺寸线的延长线上,如图4.6所示。
如图4.6(a)
如图4.6(b)
如图4.6(c)
(3) 被测要素为线素的标注
需要指明被测要素的形式(是线而不是面)时,应在公差框格附 近用符号“LE”注明,如图4.7所示被测要素为线素。
33
如图4.7 被测要素为线素
3. 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在技术图样中,相对于被测要素的基准采用基准符号标注。
34
19
如图4.2中球心是由组成要素球面得到的导出要素(中心点)、 轴线是由组成要素圆柱面和圆锥面得到的导出要素(中心线)。
图4.2
零件的几何要素
导出要素中按存在状态又可分为:
20
(a) 公称导出要素—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公称组成要素导出的中心点、 轴线或中心面。(即理想的中心点、中心线和中心面) 如图4.3(a) 所示。
(2)
f几何 影响零件的配合性质:
14
例如孔、轴结合的间隙配合,孔轴表面有形状误差,将 会使间隙分布不均,运动时磨损加快,影响寿命和精度。
(3) f几何 影响零件的自由装配: 例如轴承盖上各螺钉孔的位置不正确,在用 螺栓固定时,就会影响自由装配。
总之,零件几何误差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很大, 它是衡量机器、仪器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36
当基准要素是尺寸要素确定的轴线、中心平面或中心点时,基准三
图 4.10 (a)
轴 线
图 4.10 (b)
如果没有足够的位置标注基 准要素尺寸的两个尺寸箭头,则其 中一个箭头可用基准三角形代替如 图4.10(c)。 中心
平面
图 4.10 (c)
(3) 基准种类
为单一基准、公共基准(组合基准)和多基准体系三类。 ① 单一基准是由单个要素建立的基准,用一个大写字母表
4
给定的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
Φ40.030 Φ40.119 Φ40.087
Φ40.041 Φ40.046 Φ40.034 0.060 0.011 0
Φ40.119 0.011
最大实体边界 被测要素 功能要求
Φ20 基准要素
判断题
√
√ x x √
5
x
√
√ x
x
x x x
6
x √
√
x √ x √ √ √ x x x
18
在评定几何误差时,通常以提取组成要素代替实际(组 成)要素。 提取组成要素是指按规定的方法由实际(组成)要素提 取有限数目的点所形成的实际要素的近似替代。如图4.3(c) 中的提取组成要素。
图4.3 几何要素定义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导出要素(中心要素) 导出要素是指由一个或几个组成要素得到的中心点、中心 线或中心面。
图4.3 几何要素定义之间的相互关系
(b) 提取导出要素—是指由一个或几个提取组成要素得到的中心点、 中心线或中心面。如图4.3(c)所示。
2. 按检测关系分:
(1) 被测要素: 图样给出了几何公差要求的要素。 如图4.1中所示。
Ⅰ 被测要素按其功能要求又可分为:
21
(a) 单一要素(single feature)— 是指对要素本身提出形状公差 Ⅱ 要求的被测要素。 如图4.1(a) 中的Ⅰ。
Ⅱ
基准要素Ⅲ
图4.1(a)
22
Ⅰ
应当指出,基准要素本身按其功能要求可以 是单一要素或关联要素。
4.1.3 几何公差的几何特征、符号和附加符号 1. 几何公差的类型、几何特征及其符号 如表4.1所示。
23
对于线轮廓度和面轮 廓度,若有基准就是 方向公差/位置公差, 若基准就是形状公差!
24
由表4.1可见几何公差分为形状公差(6项)、方向公差(5 项)、位置公差(6项)和跳动公差(2项)共四类(19项)。 其中形状公差是对单一要素提出的几何特征,因此,无基准要求。 方向公差、位置公差和跳动公差是对关联要素提出 的几何特征,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基准要求。
37
根据需要,关联要素的方向或位置由基准或基准体系来确定。基准分
示,如图4.11(a)所示。
② 公共基准是由两个要素建立的一个组合基准,用中间加连字符 “-”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图4.11(b)所示。 ③ 多基准是由两个或三个基准建立的基准体系,表示基准的大写字 母按基准的优先顺序自左至右填写在公差框格内,如图4.11(c)所示。
图4.111(c)
4. 附加规定的标注方法
(1)全周符号的标注
38
如果轮廓度特征适用横截面的整周轮廓或由该轮廓所示的整周表面 时,应采用全周符号表示,如图4.12(a)、(c)所示。
图4.12 (a)
图4.12 (b)
图4.12 (c)
图4.12 (d)
全周符号并不包括整个工件的所有表面,只包括由轮廓和公差标 注所表示的各个表面,如图4.12(b)、(d)所示。
2. 几何公差的附加符号 如表4.2所示
25
4.2 几何公差的标注及其公差带
4.2.1 几何公差的标注:
在技术图样中一般都应用符号标注。
26
若无法用符号标注,或用符号标注很繁琐时,可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 说明或列表注明。
进行几何公差标注时,应绘制公差框格,注明几何公差数值,并使 用表4.1和表4.2中的有关符号。
16
图4.2 零件的几何要素
组成要素中按存在的状态又可分为: (a) 公称组成要素—是指由技术制图或其他方法 确定的理论正确组成要素。如图4.3(a)所示。 (b) 实际(组成)要素—是指由接近实际(组成) 要素所限定的工件实际表面的组成要素部分。 如图4.3(b)所示。
17
图4.3 几何要素定义之间的相互关系
1
被测 基准 导出 实际要素 公称要素 靠近 与尺寸线错开 单一要素 形状、 大小、 方向、 大于 位置 小于 关联要素
大于0.03mm 导出要素 导出要素 两个同心圆柱之 间之间的区域
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2
两包络线之间
公差带的形状 圆柱面内的 前者公差带位置浮 动,后者公差带位 置固定 两个平行平面
30
标注方法 (重叠)
一般形状公差应小于方向公 差、位置公差和跳动公差!
B B
2.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31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从框格的任意一侧引出,并且必需垂直该框格, 它的箭头与被测要素相连。指引线引向被测要素时,可以弯折,一般只 弯折一次。
(1)被测要素为组成要素时
当几何公差涉及轮廓线或轮廓面时,箭头指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 其延长线(箭头必须与尺寸线明显错开)。
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径向全跳动 最大变动量 满足其功能要求 相同 固定的 圆柱体内 浮动的 两个平行平面
3
两组相互垂直的平行 平面构成的四棱柱 径向全跳动误差
0.025
同轴度
对称度 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 较高 较低
尺寸公差
独立原则 关联原则 尺寸公差
尺寸公差要求较高
@ 0 尺寸公差值 最大实体 理想 最大实效边界 公差值
1. 公差框格:
用公差框格标注时,公差要求标注在划分成两格或多格的矩形框格 内。框格中的内容从左至右顺序填写,如图4.4所示。
27
图4.4
公
差
框
格
(1) 几何特征符号
(2) 公差值 以线性尺寸单位表示的量值。
如果公差带形状为圆形或圆柱形,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 “Φ”,如图4.4(d)所示; 如果公差带形状为球形,公差值前应加注符号“SΦ”如图4.4 (e)所示。
7
x x x
√ x
√ x
x
√ √ x
8
√ √ √ √ √ √ x
x x
x
x
√
选择题
ACD AB ACD ACD
9
AB
ABCD BD
B
10
D
BC
BCE
BD
CDE
第4章 几何精度精度设计与检测
内 容 提 要:
1. 几何误差与几何公差的关系;
11
2. 几何误差的研究对象; 3. 几何公差19个特征项目及其公差带的特点; 4. 几何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5. 公差原则和公差要求; 6. 几何公差精度设计的内容及其基本方法; 7. 几何公差(未注公差和注出公差)值的选用; 8. 形状误差及其评定和最小条件(评定准则)的概念; 9. 方向误差及其评定和基准的概念; 10. 位置误差及其评定和基准的概念。
图4.1(a)
(b) 关联要素(related feature)—是指相对基准要素有方向或(和) 位置功能要求而给出方向或位置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 如图4.1(a)中 Φd1的轴线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