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材料特点和铺装要素谈铺装施工图设计

合集下载

简述景观设计中铺装设计要点

简述景观设计中铺装设计要点

简述景观设计中铺装设计要点
景观设计中铺装设计是景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决定了空间的使用效率和美观度,还可以反映出景观设计的主题和风格。

以下是铺装设计的一些要点:
1. 合理布局:铺装设计需要考虑到行人和车辆的流动轨迹,合理布局能够增加空间的使用效率,减少堵塞和混乱。

2. 材料选择:铺装材料需要根据设计主题和场地特点进行选择,如花岗石、沥青、水泥、木材、石材等。

不同的材料可以带来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

3. 颜色搭配:铺装材料的颜色应与周边景观相协调,减少不必要的突兀感。

例如,绿色植物周围可选用与绿色相似的颜色,突出自然美感。

4. 纹理设计:铺装材料的纹理设计可以丰富空间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例如,石材铺装时可以使用不同的规格和颜色的石头组合成图案,增加视觉观赏性。

5. 安全性考虑:铺装设计要考虑到人们的行走和交通安全,例如:在路口和转弯处铺设减速带,坡道处设置扶手和防滑材料等。

6. 维护和修缮:铺装材料需要选择的经久耐用、易于维护和修缮的,避免降低环境质量和美感。

例如:花岗石铺装可增加场地档次感,但修缮成本较高。

铺装工程方案

铺装工程方案

铺装工程方案一、背景介绍铺装工程是指对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地面进行铺装,使其具备平整、耐久、美观等特点。

本文将针对铺装工程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工程目标1. 实现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地面的平整和耐久性。

2. 提升地面的美观度,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3. 提高交通流畅度,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三、工程方案1. 材料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铺装材料。

常见的铺装材料包括沥青、混凝土、砖石等。

根据地面负荷、使用环境和预算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2. 设计规划根据铺装区域的形状和大小,进行设计规划。

考虑到交通流量、行人通行、停车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道路宽度、停车位数量和行人通道位置等。

3. 基础处理在铺装工程开始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

包括地面的平整、排水系统的建设和土壤的加固等。

确保基础稳固,以提供良好的铺装效果。

4. 铺装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铺装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铺装材料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工具,确保铺装质量。

5. 养护维修铺装工程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维修工作。

定期检查铺装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及时进行修补和维护。

同时,加强清洁工作,保持地面的美观。

四、工程效益1. 提高交通流畅度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铺装工程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2. 增加地面美观度铺装工程可以改善地面的外观,提升周边环境的美观度,为行人和车辆提供一个舒适的通行环境。

3. 增加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铺装材料和进行养护维修工作,可以延长地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降低维护成本。

4. 提升安全性铺装工程可以提供平整的道路和行人通道,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合理设置停车位和交通标识,提高交通安全性。

五、工程成本控制1. 材料采购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争取优惠的价格和质量保证。

同时,合理计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浪费。

2. 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和质量,避免因施工不当导致的额外费用。

园路铺装类型及其特点

园路铺装类型及其特点

园路铺装类型及其特点
园路铺装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素混凝土:坚硬无弹性,铺装容易,耐久,全年使用,维护成本低,撞击易碎。

适用于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园路等场地。

2. 透水混凝土:高承载力、透水、透气、重量轻、易维护、抗冻融、耐用性高于透水砖。

适用于人行道、停车场、广场、园路等场地。

3. 彩色混凝土:高承载力、透水、透气、重量轻、易维护、抗冻融、装饰性强。

适用于人行道、停车场、广场、园路等场地。

4. 青石板:规格大小不一,不宜小于mm,厚度不宜小于50mm,地面粗糙,不宜通行重型车,否则容易断裂。

5. 卵石:规格大小不一,排水性好,耐磨、圆润细腻、色彩丰富、装饰性强。

易松动脱落,施工难度大,不易清扫。

6. 页岩:不规则石片这类石片一般都属于板岩或页岩。

7. 石子路:用石子铺设而成的路面,形式规整,装饰性相对较小。

8. 砖铺地:纯粹的砖材料铺地,比较大方素雅,因材料的单一性,与园林内的美景相比并不是很突出,所以苏州园林内的砖铺地多作为建筑周边的长廊铺地,起到实际的行走功能。

9. 鹅卵石铺地:更加圆润可爱,在园林中是一种常见的铺地形式,鹅卵石大多是位于河边、沙滩,经过河水的冲洗,使得它的棱角逐渐磨平,并且还有
很多带有半透明的光泽,非常漂亮。

用这样的石子铺路,自然给人带来一种河边的清凉,园林中的鹅卵石铺地大多会设出特定的图案与花纹,在增加美感中更添趣味性。

10. 砖瓦石混合铺地。

如需更多园路铺装类型信息,建议阅读园林设计相关书籍或请教园林设计师。

人行道铺装材料施工方案及方法

人行道铺装材料施工方案及方法

人行道铺装材料施工方案及方法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人行道铺装材料施工方案及方法,以便确保人行道的质量和持久性。

本方案旨在简化施工过程,并且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施工安全性和环保性。

2. 材料选择在选择人行道铺装材料时,我们建议考虑以下因素:- 耐久性: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以便承受日常步行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 防滑性:材料表面应具备良好的防滑性能,以确保行人在潮湿或多雨的天气中的安全性。

- 环境友好性:材料应符合当地环境保护法规要求,尽量选择可回收或可再生材料。

根据以上因素,我们建议使用以下人行道铺装材料:- 砖石铺装:砖石材质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防滑性能,在人行道铺装中广泛应用。

- 瓷砖:瓷砖材料不仅美观,而且耐久性强,易于维护,适用于高人流量区域。

- 柏油:柏油铺面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平整度,适用于大面积人行道。

3. 施工方法人行道铺装的施工方法应遵循以下步骤:1. 清理施工区域: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和污垢,确保基础平整。

2. 设计铺装模式:根据设计要求和铺装材料特点,选择适当的铺装方式和模式。

3. 准备基底:确保基底坚实、平整,并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处理。

4. 铺设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和铺装模式,将选定的材料逐一铺设到基底上。

5. 固定材料:使用适当的固定材料(如胶水、水泥等)固定铺装材料,确保牢固稳定。

6. 整齐修整:进行必要的整齐修整,确保人行道的外观和平整度。

7. 清洁施工区域: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和残留材料,确保干净整洁。

4. 安全与环保考虑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安全与环保事项:- 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定,确保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 妥善处理施工废料和产生的垃圾,遵守当地环境保护法规。

- 使用环保材料,控制对环境的污染。

5.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一份简化且符合法规的人行道铺装材料施工方案及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和环保要求,并按照所选铺装材料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人行道的质量和持久性。

铺装工程方案

铺装工程方案

铺装工程方案引言概述:铺装工程方案是指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场所进行铺装施工时所制定的详细方案。

一个合理的铺装工程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设计方案、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铺装工程方案的内容。

一、设计方案1.1 确定铺装工程的功能需求,包括承载能力、防滑性能、排水能力等。

1.2 根据场地情况和功能需求确定铺装工程的材料和厚度。

1.3 绘制详细的铺装施工图纸,包括铺装材料的规格、铺设方式、施工顺序等。

二、材料选择2.1 根据设计方案确定铺装材料的种类,如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砖石等。

2.2 选择优质的铺装材料,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3 根据铺装材料的特性和场地情况进行合理搭配,提高铺装工程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三、施工工艺3.1 进行场地清理和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现场干净整洁。

3.2 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铺装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3.3 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避免影响铺装质量。

四、质量控制4.1 定期检查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2 对铺装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4.3 做好铺装工程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延长铺装的使用寿命。

五、安全保障5.1 制定施工安全计划,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5.2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器材,防止施工事故的发生。

5.3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

总结:铺装工程方案是铺装施工的重要基础,只有制定合理的方案并严格执行,才能保证铺装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设计方案、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五个方面的全面考虑,可以有效提高铺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铺装材料细部的形态要素

铺装材料细部的形态要素

铺装的形状是通过平面构成要素中的点、线和形得到表现。

点可以吸引人的视线,成为视觉焦点。

在单纯的铺地卜,分散布置跳跃的点状图案,能够丰富视觉效果,给空间带来活力;线的运用比点效果更强,直线带来安定感,曲线具有流动感,折线和波浪线则具有起伏的动感。

形本身就是一个图案,不同的形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应;方形I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整齐、规矩,具安定感,方格状的铺蓑产生静止感,暗示着一个静态停留空间的存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三角形零碎、尖锐,具活泼感,如果将三角形进行有规律的组合,也可形成具有统一动势的有很强指向作用的图案;圆形完美、柔润,是几何形中最优美的图形,水边散铺圆块,会让人联想到水面波纹、水中荷叶:园林中还常用一种仿自然纹理的不规则形,如乱石纹、冰裂纹等,使人联想到荒野、乡间,具自然、朴素感。

在园林铺装的应用中,一般通过点、线、形的组合达到实际需要的效果。

有规律排列的点、线和图形可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给人一种有条理的感觉,形状、大小相同的四边形反复出现的图案显示出有条理的韵律感。

同心圆和放射线组成的古典图案,产生韵律感的同时,具有极大的向心性。

如果点、线、形的组合不遵循一定的规律而采用自由的形式,那么所形成的铺地就变化万千了。

铺装景观的色彩形象应该与所处建筑环境的色彩风格相协调,弥补与加强建筑环境的气氛,形成整体协调的艺术空间。

在城市中较大规模的公共广场中,铺装景观中的色彩组合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空间使用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要求.同时也加强了空间的视觉冲击力。

案例一:巴黎旧菜区景观水池立体趺水,圆柱体上用马赛克拼贴出色彩艳丽的海浪图案,犹如一幅点彩画派的油画作品。

案例二:巴黎拉德方斯色彩的选择和运用,应符合色彩的统一变化原则.产生活度的均衡美效果,同一色彩色彩柔和的变化,活跃了大面积的白色的地面。

色彩素雅的铺装为休息场地营造出轻松、无视觉负担的环境。

铺装材科更有渗遗性,能够应对各种天气状况,即使雨天地面上也不会有积水或打滑的现象。

铺装施工技巧

铺装施工技巧

铺装施工技巧铺装是指在道路、场地、人行道等地面上进行铺设材料的工作,旨在提供平坦、美观、持久的走行表面。

本文将介绍铺装施工的技巧,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一、前期准备1.1 设计评估: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项目进行设计评估,包括地形状况、交通状况、使用要求等方面的调研和分析,以确保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法。

1.2 地面准备:在铺装之前,必须确保铺设区域的地面平整、坚实、无杂物,必要时进行土方开挖和填筑,以便为铺装工作提供稳定的基础。

二、材料选择和准备2.1 材料选择:根据项目需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铺装材料,如沥青、水泥混凝土、石材等。

考虑到材料的耐久性、抗滑性和防水性等方面的要求。

2.2 材料准备:在施工前,确保所需的铺装材料已经采购到位,并按照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初步处理和储存,以确保材料质量和施工效果。

三、施工工艺3.1 基层处理:在进行铺装之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处理,包括清理、修复损坏部分、处理裂缝等,以确保基层的平整和坚固,提高铺装层的附着力。

3.2 铺装施工: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工具,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铺装施工。

例如,对于沥青铺装,可以采用摊铺机进行均匀铺设,并使用振动板进行压实。

3.3 接缝处理:在铺装完成后,及时对接缝进行处理,以防止水和杂物渗入,对铺装层造成损坏。

可以采用填缝剂、熔接条等材料进行接缝处理。

四、施工质量控制4.1 施工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施工质量不达标。

4.2 施工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相关的施工记录,包括施工日期、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等信息,以便后续的验收和维护工作。

五、施工安全5.1 安全防护:在进行铺装施工时,必须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包括现场标识、警示牌、安全带等,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5.2 施工规范:遵循相关的安全和施工规范,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中的地面铺装设计与施工要点

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中的地面铺装设计与施工要点

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中的地面铺装设计与施工要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对住宅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轻型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轻型钢结构住宅的建设过程中,地面铺装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住宅的使用寿命和居住舒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讨论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中的地面铺装设计与施工要点,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一、地面铺装设计要点1. 确定铺装材料:轻型钢结构住宅的地面铺装材料可以选择多种类型,如瓷砖、木地板、地板漆等。

在选择铺装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环保性、维护成本、防滑性能等因素,以满足住宅使用的需求。

2. 考虑地面承重能力:由于轻型钢结构住宅的地面承重能力较弱,设计铺装方案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优化。

重要区域如客厅、厨房等应采取加强措施,确保地面能够承受日常使用的压力。

3. 考虑防水和防潮:轻型钢结构住宅的地面铺装需要注意防水和防潮问题,以避免地板受潮后发生开裂、变形等情况。

可以采用防水技术或者在地面下铺设防潮层,提高地面的防潮性能。

4. 考虑热传导性能:轻型钢结构住宅的地面铺装设计中需要考虑热传导性能,以提高室内的保温性能。

可以选择具有较好保温效果的铺装材料,并在地面下设置保温层,降低热量的散失。

二、地面铺装施工要点1. 基层处理:在进行地面铺装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细致的处理。

包括清理基层的灰尘、杂物等,处理基层的起伏和凹凸不平的地方,以保证地面铺装的平整度和牢固度。

2. 铺装材料准备:将铺装材料按照设计方案准备好,包括瓷砖、木地板、地板漆等。

在准备材料时需要确保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地面铺装的质量和效果。

3. 铺装施工工艺:根据铺装材料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施工工艺。

如铺设瓷砖时,需要先铺设砂浆底层,再将瓷砖按照设计图案摆放,最后填缝;而铺设木地板时,需要先进行地板龙骨的安装,再铺设木地板,并进行固定和打磨等工序。

4. 铺装细节处理:在进行地面铺装施工时,需要注意细节处理,如瓷砖的边角处理、地板与墙壁的缝隙处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材料特点和铺装要素谈铺装施工图设计
摘要:从铺装材料入手,分析铺装材料的特性和铺装要素,以及在铺装施工图的设计中的作用。

关键词:施工图设计铺装材料铺装要素
铺装是室外空间的地板和底边,通常被行人和车辆使用。

它可以令地面的表面稳定,便于清除尘土和污泥,在表面控制排水,减少室外的维护成本;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宜的刚度,良好的稳定性,较小的温度收缩变形,应该坚实、平整、稳定、耐久,有良好的抗滑能力。

园林中的铺装,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者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而形成的地表形式。

工作的2年中,我接触了很多铺装的设计施工图,因此,本文想从铺装常用材料的特性和铺装要素的几个方面着手,泛泛谈一下铺装施工图的设计。

在方案设计层面,设计师可能关注不到铺装的具体形式以及尺寸、处里面、色彩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施工图设计层面完成的东西。

首先,了解铺装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景观铺装材料主要分为三大类别:
1.整体性铺装材料:主要是指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处理后
的铺装,结构设计按照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多用于市政路铺装。

还有塑胶铺装,多用于儿童活动场地和体育运动场地。

2.板块铺装: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特殊处理后的混凝土铺装,其最小边尺寸大于一米,结构设计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时下比较流行的是压膜混凝土技术,可以模拟出很多材料的质感,且成本较低,形式多样。

考虑到环保和雨水收集的要求,透水混凝土技术日趋成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路面铺装中。

3.砌块铺装材料:这类事目前景观铺装中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铺装形式,可用于景观铺装的砌块材料种类繁多,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类:
(1)天然石材:
板岩——路面和广场比较常用的是青石板和黄石板碎拼铺装,一般工艺比较讲究的时候,都会在铺装做法施工图上标出:密缝拼贴,缝小于10mm,并要求石板的边长在300~500范围比较合适。

花岗岩——表面可加工成多种质感的处里面(比如烧毛、磨光、机刨、斧剁等等),出于安全考虑,磨光花岗岩一般不大面积使用(比如林大道路上的磨光
花岗岩条带,下雨下雪的时候导致路面滑,容易使人受伤,最后还是改成了烧毛的)由于造价比较高,多用于广场铺装,也有些高造价的景观中用于道路铺装。

花岗岩的优点是便于切割,可加工成异型以满足设计需要。

人行一般厚度为30mm,车行厚度一般50mm。

大理石——室外用量不大,多用于水池底部贴面。

卵石、碎石——可散铺,也可贴于混凝土上以固定。

国内近年比较流行散铺卵石或碎石路面。

粒径应用范围较大,从20mm到100mm都很常见。

(2)混凝土预制砌块:
应用范围很广,道路铺装和广场铺装都很常见。

优点是造价低廉,颜色丰富。

一般人行30mm厚,车行60mm厚,但是,现在日渐提倡环保生态,这种砖不利于雨水收集,很多设计用生态透水砖代替。

预制混凝土道牙随处可见,分为平道牙(200高)和立道牙(300高)。

(3)地面砖:
马赛克——多用于泳池底面铺装
瓷质地面砖——多用于泳池底面铺装
(4)砖:青砖或者红砖,局部用作铺装,一般立砌较常见。

下图为一些铺装做法的举例:(本人绘制)
其次,铺装作为构成园林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其表现形式受到总体设计的影响,掌握铺装要素的特点,对我们通过铺装设计表现整体景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施工图设计中,大多是对现有的初步设计或者深化设计进行一些材质上的最终确定以及尺寸上的最终敲定以及从功能和可实现性方面对设计进行调整,是一种很深入的,定量的设计。

铺装的要素:
1.色彩:
在景观铺装设计中,应该深入了解色彩的个性、表情、视觉规律以及对人的心理作用,注意色彩之间的搭配,根据铺装的性质、功能,所处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和周围建筑环境以及建筑材料特点进行整体设计,才能创造出景观铺装的
精品。

各种材料的颜色表现出不同的温度倾向,也需要考虑在内。

2.质感:
质感是由于感触到素材的结构而有的材质感,铺装材料的表面质感具有强烈的心理诱发作用。

不同的质感可以营造不同的气氛,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例如,质地细密光滑的材料给人以优美雅致、富丽堂皇的感觉;质感粗糙、酥松、无光泽的材料给人以粗犷豪放、朴实亲切之感,表面光泽、质地细密坚硬的材料给人感觉重,表面质感较肉冠的材料则给人感觉轻。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感,同一材料也可以加工成不同的质感,利用不同质感的材料组合,其产生的对比效果会使铺装显得生动活泼,尤其是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搭配,往往能使城市中的人造景观体现出自然的氛围。

所以,一般施工中,用于商业广场、步行街的铺装,为突出其优雅华贵,可用质地细密光滑的材料,但这些场所人流密集,要注意防滑问题;对于休闲娱乐广场、居住区道路的铺装,为突出其亲切宜人,可采用质感粗糙的材料;运动场地的铺装,可采用质感柔软的材料,给人轻松愉快之感。

3.构形:
体现形式美的原则:统一、对比、比例、韵律、节奏、动感等。

尺度:
尺度是空间或物体的大小与人体大小的相对关系,是设计中的一种度量方法。

尺度处理是否得当,是城市景观铺装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规律是:大面积的铺装应使用大尺度的图案,有助于表现统一的整体大效果,如果图案太小,铺装会显得琐碎。

高差:
铺装设计中,有效利用地面高车会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低处平面使人产生亲切、安全、幽闭、宁静等感觉,高出平面使人产生兴奋、高大、超人、开阔、眩晕等感觉,下降意味着向下进入某个已知场所,上升意味着进入某个未知场所。

总之,标高的改变可以增强铺装的功能,可以为铺装添色加彩。

边界:
边界是线性元素,是一个空间得以界定、区别于另一空间视觉形态要素,是连续过程中的线形的中断,是一种横向的参照物。

边界根据强调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确定性边界和模糊性边界。

确定性边界是领域划分的有效手段,常利用路缘石(道牙)、隔离桩以及构形、色彩、材料的变化对人进行心理暗示,强化边界效果。

而模糊性边界可以实现一个环境空间到另一个环境空间的自然过渡,空间转换温和而顺畅。

在硬质铺装和绿化相结合的时候,用模糊性边界可以弱化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冲突,起到过渡作用。

结束语
掌握这些材料的特性和铺装要素,对我们今后的施工图设计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了解施工图设计,也能更好地巩固我们的方案设计深度,做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郑章毅地面铺装更具人性化若干要素【J】福建建筑200490(5):42-43
区伟耕园路·踏步·铺地【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1
画报社编辑部(日)编唐建苏晓静译《日本景观设计系列6地面铺装》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建筑构造通用图集88J10 庭院·小品·绿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