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暧》阅读练习及答案
江苏新教材《短歌行》《归园田居 其一》练习及答案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练习题及答案1、解释诗中加点的宇。
荫:_______________罗:______________兴:______________带:_______________荷:______________荒秽:____________答案:荫,遮蔽。
罗,排列。
兴,起床。
带,通“戴”。
荷,扛着。
荒秽,荒地杂草。
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C)。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
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
“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4、“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答案: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
5、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其一)》)(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拟古(其七)》)(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和郭主簿(其一)》)(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些动词(“翼彼新苗”里的“翼”名词用作动词)都是常见字眼,诗人用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①女儿酷爱音乐。
②每天清晨,当对面阳台上响起琴声时,她便痴痴地趴在阳台上静静聆听。
她多想自己能有一架钢琴……不,不,哪怕能摸一摸,坐上去弹一次也好啊!③一天,父亲来到阳台,看到女儿在阳台上,十指在阳台上跳跃着,父亲便有了一桩心事……女儿从没见过父亲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穿在他身上的总是洗得发白的工作服。
女儿知道应该铆足劲儿学习。
她想,将来一定要考上音乐学院,那样,就可以天天弹钢琴了。
④父亲似乎比以前忙了许多,每天很早出去,很晚回来,裹着一身泥灰倒头便睡。
⑤日复一日,女儿不知父亲为何如此拼命,却知道父亲的白发已经再也数不清了……年复一年,五年过去了,女儿考上了最好的高中。
⑥父亲去银行取出了存款,一路上沉醉在喜悦中,却不知道背后跟着一双邪恶的眼睛。
他走进商店,来到一架钢琴前。
这是一架漂亮的立式钢琴,标价一万八。
“够了。
”他想,于是他叫来售货员。
当他满心欢喜地将紧拽在手里的工具包打开时,一条被刀划开的口子凝结了他的笑容。
⑦父亲茶饭不思,一下子憔悴了。
担忧笼罩着女儿的眼眸。
几天后,父亲拿出一样东西:一块木板,上面贴着厚纸,画着键盘。
父亲说:“爸爸没用,本来想给你买架真钢琴的……”女儿第一次看到了父亲的泪水。
“爸爸!”女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她什么都明白。
⑧她坐过去,食指轻快地跳跃在琴键上,周身沐浴着暖暖的旋律,她泪流满面,如痴如醉。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括号。
2.用“”画出文中表现女儿酷爱音乐的句子。
3.从第④自然段中“裹着一身泥灰倒头便睡”,我读懂了___________,父亲拼命工作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
4.父亲为什么“茶饭不思,一下子憔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女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她什么都明白。
”你认为女儿不知道什么,又明白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训练。
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综合题训练试题含解析

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综合题训练试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综合题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最近,微博上发了这样一条带调侃性的段子:“买了一筐鸡蛋,到家就变小鸡了!买了一床凉席,一睡就成电热毯了!在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相视一笑,变熟人了!想吃个凉菜,你都得赶紧,要不一会儿就成麻辣烫了!这条微博要是不转,一会儿就馊了!”(1)请你探究这条微博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的?请将你得出的答案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方格中。
(2)请你根据上面微博段子的语言特点仿写一句。
【答案】(1)天气”“气温”“气候”或“环境”。
(2)买了一头小猪?刚到家就成烤乳猪了;刚淘好的米,过一会儿就成爆米花了…… 【解析】【分析】⑴鸡蛋变成小鸡需要一定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凉席一睡就变成了电热毯了,说明室内的温度较高;“在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相视一笑,变熟人”这里的“熟”不是熟悉的意思,而是事物熟了的熟,食物在锅里做熟需要较高的温度和一定的时间;凉菜变麻辣烫也是同样的道理。
因此这句话其实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天气的炎热或气温很高等。
⑵仿写时只要能紧扣气温高这个中心,句式上与例句一致即可。
如:买了一头小猪?刚到家就成烤乳猪了;刚淘好的米,过一会儿就成爆米花了……故答案为:⑴天气”“气温”“气候”或“环境”。
⑵买了一头小猪?刚到家就成烤乳猪了;刚淘好的米,过一会儿就成爆米花了……【点评】⑴本题考查材料的探究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内容,然后思考两则材料表达的主旨并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⑵本题考查学生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
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燃”这个词最初开始于荧幕,继而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它既是动词,也是名词,还是形容词,总之,你心中那股进击的小火苗升起的时候,“燃”就出现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三、四单元)附答案 (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考试范围:第三、四单元)第一部分积累运用(57分)一、根据语境写字词。
(9分)1.妈妈新买了一幅刺xiù(),上面有一只刚刚fū()出来的毛róng róng ()的小鸡。
2.有了交警叔叔的zhǐhuī(),学校fùjìn()的街道很快变得畅通无阻。
3.办公室里,校长正在gǎo()纸上写述zhí()报告。
4.我tǎo yàn()心肠歹dú()的坏人,喜欢心地善良的好人。
二、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5分)1.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chāchà)在一起。
2.受到了大家的夸奖,她脸上泛起了红晕.(yūn yùn)。
3.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shìcì)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4.这些野兽总是窥.(kuīkuì)伺着身体虚弱的掉队者。
5.他一针见血地揭穿了坏人疯狂叫嚣.(xiǎo xiāo)的丑恶嘴脸和险恶用心。
三、给下列字加上不同的部首,组成新字,填在括号里。
(5分)1.[寺] 皇宫里的()卫们站立在宫殿外面,等()皇上的召唤。
2.[肖] 一位()丽的姑娘正在陡()的悬崖上攀岩。
3.[甫] 猎人见()捉到的是一只正在()乳期的黄鼠狼,就把它放了。
4.[奂]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新班主任硬是让原来纪律()散的班集体重新()发出崭新的精神面貌。
5.[卑] ()气暴躁的他又在那里耍大(),只不过,这次大家都不再理睬他。
四、查字典填空。
(7分)“遭”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
“遭”在字典里的解释:①遇到(事情,多指不幸或不利的);②周,圈儿;③回,次。
请为下面句子中的“遭”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1.在我的周遭.,生活着很多助人为乐的活雷锋。
()2.小猫所到之处,花草遭.殃。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七)第21课《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I)卷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七)第21课《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I )卷姓名: 班级: 成績: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积累运用(共5题;共42分)1. (6分)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忠 (xidng xdng)宽 (kdn kudn)春 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fci fiQ壮 ______ _(zhu&9 zudng)2. (10 分) 给划线的字注音。
充沛 强悍天穹3. (8分) 比一比,再组词稲一 聚 ________徒— ____ 盘 ___________________蹈_骤 ________ 陡一 ____ 盆 ________海一箭 ________博一 ____ 掩 ___________________ 悔_剪 ________拘 ____ 淹 ___________________ 匆一渴 ________ 递一 ____ 既 ___________________啪 ________悌— ____ 溉 ___________________偷_跪 ________稚— ____ 饭 ___________________ 输一 脆 ________ 推— ____板 ________4. (10 分) 四季的景物有哪些特点, 选一选.A.果实累累B .桃红柳绿C .夏日炎炎 D.大雪纷飞5.(8分)(2021六上•盐城期中)判断正误.(1)渚葛亮“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连三次用火攻烧了博望坡、新野,再与孙权联合火攻曹操于赤壁。
(2)在《三国演义》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
”这是许勋评价刘备的一段话.(3)朱熹的“何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告诉我们要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
2020年春季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优选】

第三单元提升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基础知识。
(40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当我正páihuái()不定时,爸爸突然开口说话了:“我yuánliànɡ()你了,虽然你dānwù()了我的正事。
”听了他的话,我那颗huánɡkǒnɡ()不安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二)(6分)1.一阵旋.(xuánxuàn)风吹来,地上的枯枝烂叶不停地旋.(xuánxuàn)转。
2.薄.(bòbóbáo)雾之中,突然传来一股淡淡的薄.(bòbóbáo)荷的香味。
3.“你挨.(áiāi)我这么近干嘛?是不是想挨.(áiāi)揍啊?”车厢里突然传来一阵凶狠的叫嚷声。
(三)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4分)1.聪明..( )的人,在空虚..( )的时候,知道找事情做。
2.在渐渐暗下去的虚无缥缈..( )的光线里,我似乎明白..( )了什么。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7分)1.根据要求,用几句话写一写当看到下面这种情景时的心情。
(8分)小鸟在树枝上鸣叫。
(1)心情好:(2)心情不好:2.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4分)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A.用疑问的语气,说明人生道路坎坷不平,白走一遭会摔跤的。
B.用反问的语气,反省自己过去的日子白白浪费而感到愤慨和不满。
3.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
(5分)(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 )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五),错误的画“?”。
高考散文阅读理解(一)练习及答案

散文结构思路分析题一、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夏日里那一片荫凉王政乡村人家的房前屋后总是长满了树,把村子遮掩在浓密的树荫里,像村子的衣裳。
炎炎夏日,浓密的树荫洒下一片片阴凉,乡村的夏天便有了一种天然的凉爽。
乡村的日子里填满了辛苦,农事劳作几乎不避风雨烈日。
夏收便是最典型的烈日下的劳作。
空阔的麦田里,金色的麦浪涌动着丰收的喜乐,也散发着令人生按的火辣和酷热。
但是,麦熟不等人,头顶的太阳如大火球般洒下利刃一样刺目耀眼的光芒,人们依然要下地割麦。
上中学时夏天就跟着大人们夏收劳动,每当割麦割得腰酸臂软、满头是汗时就想,麦地边要是有一棵树多好。
困乏了到树下小憩片刻,享受一下树荫的淸凉,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啊!事实上,有时候也会不堪酷热劳累,不顾大人的责怪,放下手里的镰刀,跑到离麦地稍远的河边或上崖下有树的地方去歇息。
坐在树荫里,沐浴着在汗水中渴盼而来的阴凉,那种浑身的凉爽和快意,真是舒坦得无法形容,也加深了我对树下阴凉的留恋和期待,我甚至为人们不在地头栽树而深感不解。
一次农闲时,和母亲一起淸理地边的杂草刺棘,看见草丛里有一棵自然生长岀来的幼小的椿树,我欣喜地告诉了母亲,并提议把椿树留下,不要和杂草一块淸理掉。
这种树在故乡野生的很多,长得也快,所以,我算计着不几年地边这棵小椿树就能长大,长岀繁枝,在夏日里给在地里劳动的我们撑起一片可以休憩的阴凉。
母亲却说,不行的,地边上不能有树,不然树荫遮住阳光,会影响庄稼生长。
那棵让我期待阴凉的小树最终还是被母亲连同杂草一起淸理了。
这也使我深深感到,复日的阴凉固然是好,但是,和所有美好的东西一样,要拥有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麦子收回来晾晒时就不一样了。
人们把新打的麦子在地上撒开摊薄,让太阳一览无余地疑晒着,人坐在麦场边上那棵柿树的阴凉里。
那是一棵很大的柿子树,仅暴履在地而上错综盘缠的树根就有一片席子那么大,浓密的树冠足够有一栋房子那么高大,洒下的阴凉就可想而知了。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语用试题引用手法及表达效果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语用试题引用手法及表达效果专项练习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来竹峰寺的头两天,我睡得足足的。
从来没那么困过。
那阵子心里烦闷,所谓“闷向心头瞌睡多”,有它的道理。
山中的夜静极了,____①___虫鸟啼鸣也是静的一部分。
头两天,只是睡。
白天___②___睡。
白天,寺院中浮动..着和煦的阳光,庭中石桌石凳,白得耀眼,像自身发出洁白的柔光。
屋瓦渐渐被晒暖。
这是春夏之间。
我躺在一间仅有一床一桌的客房的床上,想象自己是个养病的病人,虚弱又安详。
多少年没睡过那样的好觉了,像往一个深潭里悠悠下沉,有时开眼看看水面动荡的光影,又闭上。
睡到下午四点多,实在不好意思了,起来吃了点面条,开始在寺中转悠。
这时他们正在做晚课。
每个寺庙的晚课内容不尽相同,竹峰寺的不算长,也不短。
三个人在大殿里嗡嗡念诵,音节密集,用密集的音节营造出一种小规模的庄严气象来,站门外听,声势颇壮,听不出__③__有三人。
忽而声调一缓,由慧灯师傅带头,曼声吟唱起来,好听极了。
听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我__④__走出院去,四下闲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连也仅就B.可也共就C.连还共才D.可还仅才2.请简要分析选文加点字“浮动”的妙处。
3.说说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引用各有怎样的表现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①_______,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______②_______、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______③_______的笃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晒晒暧
琦君
①我的故乡是浙江永嘉,乡里人管晒太阳叫“晒晒暖”,两个“晒”字,似乎有一份土气,也多一份淳朴的农村情味。
说着这三个字,也越加使我怀念阔别十五年的故乡,和在故乡矮墙头上晒晒暖的童年生活。
②母亲最喜欢背时令:“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我也跟着背。
一季有一季的妙景,而我最喜欢的却是一年里最后的四个时令:“十一月立冬小雪,十二月大雪冬至。
”因为到了冬至就快过年了。
而且大雪天多好玩,雪后的太阳更可爱。
长工阿荣伯会用稻草给我编双大小合适的“道士靴”,套在我的蚌壳棉鞋外面,站在雪地里不会滑倒,我就可以任情地抛雪球、打雪人。
玩累了,把一双冻得跟红透柿子似的小手,伸在阿荣伯的大棉里取暖。
太阳出来了,他就把我抱在矮墙头上晒晒暖,又给我垫一把稻草,坐在上面,软软的,也暖暖的。
他自己一手棒着火笼(庄稼人取暖用的,是一只竹编的篮子,中间镶一个瓦钵,里面烧着炭火),一手捏着旱烟筒,坐在我身边,给我讲征东征西的故事。
③我家后院是一大片旷场,铺了洋灰,是专为晒东西用的。
秋收以后晒谷子。
九月的天气虽然还很暖和.而我已开始晒晒暖了。
其实我是在帮阿荣伯他们摊开簟子,拨开谷子,累得满头大汗,母亲喊我进来,我偏说怕冷,要晒晒暖。
④谷子进了仓,旷场边叠起一堵厚厚高高的稻草墙,面向着冬天的太阳,墙脚下摆了几张小竹椅,这里就成了我晒晒暖和逃学的好处所。
因为我的笑声叫声,母亲与老师听不见,他们喊我,我也只当没听见。
⑤这时,旷场上晒的已不是谷子而是好吃的东西,那是萝卜丝、霉干菜、番薯丝和番薯,都香喷喷的更引诱得我舍不得离开。
我每一样都要撮一把塞在口袋里留着慢慢地嚼。
尤其是番薯枣,那是母亲的拿手,把番薯整个煨熟,切成长条,铺在簟子里晒,晒得糖黏黏的,再藏在钵子里可以吃一年。
我等不及晒透,总是边晒边吃,母亲说有太阳气,吃了肚子疼,我都不管。
阿荣伯倒说不要紧,小孩子石子吞下去也化得掉。
他还用犁刀刮去新鲜番薯皮给我啃,吃得肚子鼓鼓的。
有一次,老师喊我去背书,我才背了一句“齐宣王问日”,肚子里生番薯作起怪采,痛得跟发痧似的忍不住哭起来。
老师偏说我是背不出书,故意装的,拿起戒尺要打,我却哇地吐了一地,他才信了。
从此以后,母亲不许我在后院晒晒暖,要晒暖只能在前院,她可以看住我。
⑥长大点以后,知道晒晒暖的乐趣不仅是偷吃东西,还在于一家子老老小小坐在一起打瞌睡、做活儿和说说笑笑。
可是父亲回来以后,晒晒暖对我却变成一件非常严肃的事了。
一清早,我先在南边走廊下摆好一张藤椅,边上一张小茶几,一张矮竹椅。
父亲起床下楼来,就坐在藤椅里晒晒暖。
我给他倒好茶,点好烟就去花厅后面玻璃房里捧出一尊尊的兰花,一字儿排在廊檐下,给它们晒半小时的暖暖。
父亲要我仔细检查兰花叶子上有没有虫子,如有细黑斑点就用竹鉴轻轻将它刮去,用干布擦净,再端回玻璃暖房。
搬兰花与检查虫子在当时对我
是一件苦事,因为我还不懂得莳花的情趣,我只觉得那是父亲命令我做的事,我须认真地做。
更有一样,父亲时常要我坐在边上背唐诗或古文,背了还要讲出个起承转合采。
老师要面子,就拼命给我填鸭,要我在父亲面前炫耀。
有一次我背“吊古战场”文,背得抑扬顿挫,有板有眼,父亲大喜,认为我颇有才华。
但我背诗却老是杜甫的“舍南舍北皆春水”那首诗,父亲恼了,我心里更烦恼,太阳晒在背上不是暖烘烘而是热辣辣的,只觉浑身不自在,恨不得溜到后院去找阿荣伯玩。
⑦可是岁月不待人,一转眼间,父亲鬓边已添了星星白发,我也长大了。
战乱中流离转徙,没有一个冬天能够在故乡过着晒晒暖的安闲日子。
如今呢,更不必说了。
⑧台湾的天气,农历十一月中旬还得穿单衫,没有一丝冬意,飘雪花与雪后晒晒暖的情味,就只能在梦中追寻。
故乡呢,也似乎离得更远了。
5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介绍了“晒晒暖”的说法,自然点题;同时,又引出下文对故乡和亲友的回忆。
B.作者笔下的“阿荣伯”虽是长工,可是看起来两人却不像主仆,充满了长辈对小辈浓浓的关切疼爱。
C.我觉得“太阳晒在背上不是暖烘烘而是热辣辣的”,生动描写出了我背诗不熟被父亲生气批评后的感受。
D.文章在开头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然后娓娓道来,童年的乐
趣,亲友的面影如在眼前,真挚感人。
51.文章最后写道“台湾的天气,农历十一月中旬还得穿单衫,没有一丝冬意,飘雪花与雪后晒晒暖的情味,就只能在梦中追寻。
故乡呢,也似乎离得更远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52.琦君从小生活在江南农村古镇,她的作品往往散发着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答案】
50. C
51.①承接上一段,进一步交代如今的境况,转徙台湾,远离故乡,早已失却了昔日晒晒暖的情味;②与童年时代在故乡晒晒暖的安闲与温暖形成对比;③表达了作者的离愁以及思乡念亲之情。
52.①文中故乡的俗语、俚语时时显现,例如母亲最喜欢背的时令,还有“晒晒暖”“火笼”“撮一把”“煨熟”“糖黏黏”“做活儿”等等这些富有故乡地方色彩的农村方言词汇,通俗易懂,散发着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读来倍感亲切。
②琦君出生在风景秀丽的江南农村,童年时,又生活在乡村古镇,文章以故乡以及故乡的人事为题材,尽情倾诉着对故乡农村乡土生活的真切记忆和真挚质朴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