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二物理上册同步练习第4章第4节:光的折射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光的折射》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光的折射》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

四.光的折射[知识提要]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垂直入射,则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4)在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分级导练]双基园地一.填空题1. 一束光线5-18所示.则入射光线是____,入射角是____;反射光线是_____,反射角是_____;折射光线是____;折射角是______.2.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句子,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是光的现象。

3.将一根筷子插入盛水的碗中,从水面上方看起来,筷子在水中的部分______,这是由于发生________现象产生的,此时________角大于_______角.4.一束光从空气中射向某一透明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入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为30°,若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度.5.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路线是的,这实际上也是现象。

早晨,太阳虽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却能看到红红的太阳,这“红红的太阳”实际上是太阳的像,它是由于形成的。

二.选择题1.如图5-19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图5-192.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炼,像人“眨眼睛”一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星星的发光是断断续续的B.被其他星体瞬间遮挡的结果C.星光被地球大气层反射的结果D.星光被地球大气层折射的结果3.用高压汽枪射击潜入湖水中的野鸭,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A.看到的野鸭 B. 看到的野鸭的上部C. 看到的野鸭的下部D. 看到的野鸭的右边4.小刚同学站在池塘边看到“鱼在云中游”的奇景,他看到的()A.鱼是实像,云是虚像 B. 鱼是实像,云是实像C. 鱼是虚像,云是虚像D. 鱼是虚像,云是实像5.一盏探照灯装在东面看台上,灯光朝西斜向下射到没有水的游泳池底的中央.在池水逐渐灌满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 )A. 向东移动后停止B. 向西移动后停止C. 先向东移后向西移D. 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6. 如图5-20所示,光线射到由玻璃制成的三棱镜上后经玻璃和空气的两个界面折射后形成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图5-207.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 )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C.“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8.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如果折射角不断地增大,则入射角一定 ( )A.保持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无法断定实验探究1.李华在洪泽湖乘船游玩时,发现水面下某处有一只青蛙(如图5-21所示),他用激光笔照射到了这只青蛙。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训练】4光的折射规律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训练】4光的折射规律

4.4 光的折射规律课时训练1.(2010.鸡西)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2. (2010.襄樊)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C.海市蜃楼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像3.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变化时,则()A.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发生变化 B.反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C.反射角发生变化,折射角不变 D.折射角变化,反射角始终不变5.一束与水平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A.小于50° B.大于50° C.大于40° D.小于40°6.(2010.金华)你在湖边漫步,你同时能看到水中的白云和鱼,前者是由于光的形成.(填“反射|”或“折射”)7. 光线垂直射到水面时,入射角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光线进入水中时传播方向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8. 如图4-4-8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_度.界面的_______边是玻璃.9.(2010.江苏宿迁)请你画出图甲中光线从空气斜射至水面上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10.(2010.山东潍坊)如图(b)所示,请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到空气的光路图.参考答案:1.A2.C3.C4.A5.D6.折射7. 0° 0°不发生8. XX′ 30° 60°右9.10。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 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素,此像的性质是____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4)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眼镜(近视/远视).【答案】10.0 倒立放大 40 B 近视【解析】【分析】【详解】(1)由图甲结合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可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0cm-10.0cm=10.0cm,即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2)由图乙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10cm处,u=15cm,2f>u>f,由成像规律知,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55cm-25cm=30cm,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u=30cm时,即凸透镜移动至40cm刻度线处,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此时u=16cm-10cm=6cm,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不到,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成像物体同侧,所以应从B处观察;(4)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延后成像了,即像距增大了,说明此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放置的是凹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2.实验室常用蜡烛完成以图光学实验:(1)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解释。

(2)图乙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若蜡烛A到玻璃板距离为10cm,则蜡烛的像B与蜡烛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cm;若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挡板,从蜡烛A一侧观察玻璃板,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所成的像。

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含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把透明塑料薄膜粘贴在玻璃水槽侧壁,向薄膜内吹气使薄膜膨胀,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

当平行光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是()A.平行光束B.会聚光束C.发散光束D.无法确定2.小刚和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

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

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图中的4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A.B.C.D.3.下列有关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是反射现象,还是折射现象,光路都是不可逆的B.光从空气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在视野不开阔的弯道口设立的反光镜是凸透镜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4.以下四种现象,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树叶影子C.小孔成像D.海市蜃楼5.如图中的四种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的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B.图乙的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色光,故只用红绿蓝三种色光不能混合成白光C.图丙紫外线验钞机工作时发出的紫光是紫外线D.图丁用红外胶片拍摄的“热谱图”可以反映人体不同位置的温度6.2020年6月21日,天空中上演了本世纪最壮观的一场日环食景象,火红的太阳逐渐变成了一个金色的“指环”(如图)。

下列光现象,与日环食成因相同的是()A.长虹饮涧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凿壁偷光7.如图,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

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是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则下列说法中()①入射角是60°②反射角是30°③折射角是60°④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A.只有③正确B.只有①④有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①③④都正确8.以下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B.光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凹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D.小孔成像与日食形成原理不同9.如图所示,要使入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则α角为()A.10°B.20°C.70°D.无法确定10.下列有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A.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B.强烈的太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会发生漫反射,造成“光污染”干扰正常生活C.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高度的空气疏密不同,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奇观D.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叫光的色散11.如图所示,为我们教材上几幅插图,下面对这些插图的解释正确的是()A.影子游戏和水中桥的倒影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镜面玻璃能发生光的反射现象而毛玻璃不能发生光的反射现象C.虽然我们通过凸面镜和凹面镜看到的图像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粼粼波光和公路上的“海市蜃楼”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1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因为光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是()A.手影的形成B.月亮的“倒影”C.玻璃幕墙光污染D.笔在水面处“折断”13.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物质中传播的速度都相等B.雨后形成的七彩虹,是因为光的反射C.人们利用发光二级管发出的紫外线遥控电视机D.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4.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根据收集的数据作出如图甲所示的图像:(1)由图像可知,小明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当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的45cm刻度处时,小明应该如何观察烛焰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皮的明明把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如图乙所示,小明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该把光屏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故答【答案】:(1)10;(2)在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向左观察,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3)远离【解析】(1)由图象可知,u=v=2f=2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当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的45cm刻度处时,有图可知此时u=5cm 物体处于1倍焦距以内,故此时应该在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向左观察,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3)近视眼镜是凹透镜,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当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靠近凸透镜时,像会聚在光屏的后方,这样像距会增大,因此在光屏上要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2.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 cm。

实验时,老师把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可将蜡烛 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在光屏上又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老师的视力缺陷是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答案】10.0 远离近视眼【解析】【分析】【详解】[1]由图示可知物距为20.0cm,且此时所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那么2f=2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0.0cm。

[2][3]实验时把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是因为此蜡烛发出的光被发散了,所成的像应在光屏的位置之后,所以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那么光屏的位置应远离凸透镜。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4.4光的折射(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4.4光的折射(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4节光的折射(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下列关于折射角与入射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折射角有可能等于入射角C.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增大 D.折射角不可能小于入射角【答案】B【解析】解: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相等,都等于零度,折射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故选:B。

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①从平面镜中看见自己;②阳光下,立竿见影;③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鱼群;④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断了;⑤桥在水中的“倒影”;⑥用放大镜看地图;A.①③⑥B.③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⑤【答案】B【解析】解:①从平面镜中看见自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②影子是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③人看到水中的鱼群是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④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筷子偏高了;⑤桥在水中的“倒影”,属光的反射原理;⑥用放大镜看地图,图被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所以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有:③④⑥。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4节光的折射同步训练(含答案)-教学文档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4节光的折射同步训练(含答案)-教学文档

第 1 页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4节光的折射同步训练(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 如图所示,筷子斜插入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且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部分要粗。

对于它们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者是光的折射,后者是光的反射B. 前者是光的反射,后者是光的折射C. 两者都是光的反射 D. 两者都是光的折射2. 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 A. B. C. D.3. 2019年1月31日,出现了152年一遇的“超级蓝血月全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月全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 发生月全食时,月亮相对地球是静止的C. “血月亮”的红色是由于红光在大气层中折射形成的D. “血月亮”的红色是由于红光在大气层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4.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日食 B. 湖边夜景 C. 水中的筷子折断 D. 汽车观后镜5.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针孔成像B. 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C. 用放大镜看地图D. 太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出现树的影子6. 下列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树荫下地面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虚像B. 灯光下墙上手影是因为平面镜成像C. 看到池水鱼的像比实际的鱼要浅一些D. 太阳光透过三棱镜时红光比紫光更容易偏折7. 如图,是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斜插在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OB 是实像,OC 是虚像B. OB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OC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C. 将OA 沿顺时针转动,则OB 、OC 都将沿逆时针转动D. OC 向上偏折,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了折射8. 下列四个民间熟语对应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A. 人多力量大──杠杆原理B. 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C. 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D. 一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9.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雨后睛朗的夜晚,背着月光行走,为了不踩着地上的积水应该不走亮处B.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句中的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错觉C. “井底之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才造成的“坐井观天,所见其小”D. “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是既有光的反射也有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10. 如图所示,筷子斜插入盛有水的碗中,我们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发生向上弯折的情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docx

四、光的折射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下图列出的我们能够看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2.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

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3.魔术师表演《年年有鱼》时,鱼缸中的水看起来很浅,下面光路图能正确表示原因的是()4.下图正确地表示了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的情况的是()5.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射入某液体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

光线射到液体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又反射回来,最后光线又回到空气中,这时折射角为()A.30°B.45°C.60°D.75°6.下列光现象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A.立竿见影B.潭清疑水浅C.池水映明月D.一叶障目7.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

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8.右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侧,折射角的大小是,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

9.观察拍摄于水边的风景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光从空气射到水面上时,由于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进入了水中的缘故。

10.如图中的OA是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经水面反射的一条光线,请作出它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第4节:光的折射一、选择题 1.(12苏州)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C2.(12镇江)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A .在水池边看到水中的鱼B .月食的形成C .平静的水面倒映出蓝天白云D .茫茫白雪看上去非常刺眼 3.(12扬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4.(12吉林)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是B5.(12大连)下列光路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是A6.(12天津)如图所示,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DA .立竿见影B .倒映在小河中的桥C .水面“折”枝D .日全食A .景物在镜中成B .勺柄在水面处“断开”C .拱桥在水中的倒影D .蜡烛通过小孔成像空气水 空气水空气水空气水ABCD空气 水 A空气 水B 空气 水C 空气 水D7.(12德阳)下列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 A8.(12南宁)下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图的是C9.(12益阳)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B10.(12乐山)下列图示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CO 空气 水AO空气水B O空气水CO空气水DA B C D空气A BC D空气空气空气O 空气 玻璃AO空气玻璃B O 空气玻璃CO 空气玻璃D11.(12湘西)我们常常发现,放在盛水玻璃杯中的筷子(如图所示),看上去在水面处好像折断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CA .镜面反射B .漫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 12.(12黔东南州)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

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器底的光斑将BA .向右移动B .向左移动C .保持不动D .无法判断 13.(12衡阳)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D14.(12莆田)蓝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池塘中鱼自由游动。

人向池塘中看去,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关于人看到的鱼和白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鱼是实物,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 B .鱼是实物,白云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C .鱼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D .鱼是光折射形成的虚像,白云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 15.(12湖州)如图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BA .凸面镜可以B .岸边的树木和房C .铅笔好像在水D .日全食A.景物在水中出现的“倒影”B.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C.夜晚,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D.玻璃砖后面的笔杆“错位”M ′N ′M M 50° 60° 30°A .河面上古镇的倒影B .水杯中“折断”的笔C .阳光下树的影子D .平面镜中小狗的像 16.(12潍坊)让一束光斜射向一块玻璃砖.这束光射入玻璃和射出玻璃后的光路正确的是B17.(12齐齐哈尔)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C18.(12凉山)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 .入射角等于30°B .折射角等于50°C .NN′是界面D .MM′的右边是玻璃 19.(12朝阳)以下现象与光的折射无关的是BA .雨后彩虹B .杯弓蛇影C .海市蜃楼D .鱼翔浅底20(12陕西省)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CA .遥控器调电视B .激光准直C .渔民叉鱼D .照镜子B C DAA B C D太阳杆太阳 水杆21.(12河南)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BA .立竿见影B .潭清疑水浅C .池水映明月D .一叶障目 22.(12衢州)乙同学把刚买的矿泉水随手放在科学书上,发现“学”字变大(如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B A .先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直线传播 D .平面镜成像 23.(12宁德)在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C24.(12梅州、河源)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

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如果水面升至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 点,则 A A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 B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C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D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25.(12日照)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

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 .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 .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 .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A .莲花在水中的倒影B .路面上的树影C .放大镜看手表表盘D .玻璃幕墙反光 b a S射灯A .天鹅在水中的倒影B .5月21日发生的日环食C .通过“水杯望远镜”观看远处的景物D .通过凸透镜能看见拐弯车辆的像26.(11盐城)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BA.M点B.N点C.P点D.Q点27.(11义乌)从水面上看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这是BA.光的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C.光的直线传播D.平面镜成像28.(11台州)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

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D29.(11泰安)下列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种的光路?C30.(11株洲)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B31.(11泉州)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D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立竿见影D.海市蜃楼32.(11遵义)下列属于光折射的是DA.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B.观察数目在水中的倒影C.在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D.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物体的像比物体位置高33.(11深圳)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34.(11·广东)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人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B35.(11·沈阳)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36.(11·衡阳)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DA.水中倒影B.小孔成像C.日食的形成D.海市蜃楼37.(11·宁德质检)下列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DA.镜中花B.立竿见影C.小孔成像D.清澈的池水看起来很浅38.(11烟台)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子的刻度情况BA.变得疏了B.变得密了C.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D.疏密没有变化39.(11达州)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

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C40.(11崇左)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

如果逐渐往杯中加水,杯底的光斑将A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保持不动D.无法判断41.(11·丹东)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CA.阳光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B.岸边大树在水中的倒影C.春游时,同学们相互看到在溪水中的腿变短D.阳光下红花更加鲜艳42.(11泸州)现在,一些大厦用许多大块的平板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膜墙”)。

这种墙既能反射光线也能透过光线。

下列四幅图中,能真实反映光通过玻璃膜墙进入室内传播途径的是B43.(11南宁)每年夏季,中小学生溺水身亡事故时有发生,对水深度的错误判断是引发溺水事故的原因之一。

如图所示,产生这一判断是由于AA.光的折射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44.(11娄底)如图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D45.(11六盘水)下图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B46.(11遂宁)下图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C47.(11三明)在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B48.(10盐城)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C49.(10北京)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B50.(10湖州)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

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 A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B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平面镜中的像拱桥的倒影竖直杆的影子放大的邮票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51.(10广东)如图2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52.(10鸡西)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A53.(10咸宁)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10襄樊)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C54.(10河池)如图4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55.(10黔东南州)如图2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水直到加满的过程中,光斑将CA.仍在原来位置B.向右移动后静止C.向左移动后静止D.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56.(10南充)由于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是D图2B.手影游戏C.潜望镜D.自行车尾灯A.插入水中的手指A.湖中的倒影B.碗中的筷子C.世博会夜晚的灯光D.镜中的陶罐A.路灯下人的影子B.白云在湖中的倒影C.黑板反光,看不清粉笔字D.水中物体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高一些57.(10泰安)下列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A58.(10本溪)如图所示,下列现象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B59.(10眉山)下列现象中,利用光的折射的是D60.(10厦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B61.(10天水)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DA.立竿见影B.平静的湖面上出现桥的倒影C.“日食”的形成D.看到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62.(10凌海)《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海市蜃楼的记载,宋代大诗人苏轼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过海市蜃楼的奇观。

海市蜃楼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63.(10綦江)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是B64.(10聊城)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B65.(10南宁)图2 所示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66.(10自贡).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果入射角不断增大,折射角将D A.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C.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67.(10威海)如图2所示为一个圆柱状透明玻璃,EF线段为其横截面半圆形直径,O点为半圆柱的圆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