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三节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三)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
必修3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注: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有一层鞘,组成 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 神经。
(2)神经元的 功能: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并 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 调控效应。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 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的概念: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低等动物 偉履虫,变描虫八 植呦反射:高等动物〔昆虫.鱼类.哺寻⑻輒爬行动物)及人J 非条件反射*先夭的,俺的,大脑皮层以下中枢控制.(膝跳反射,编手反射,排尿反肘) i 祭件反弗 后天训练的,高级的,大脑皮层中枢控制觥〔望梅止渴,惊弓之鸟,淡虎芭变)(2)反射的种类(3)反射的条件:有神经系统,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是离体的)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反射弧(1)反射弧组成:①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②传入神经;③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④ 传出神经;⑤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 「细胞体轴究}神经纤维早中绘未梢WE -3啓中蟆应激性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2)反射的过程:感受器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 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 答反应。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个神经元)(1) 传导方式: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 神经冲动。
(2) 传导过程:声息状赣未受刺澈町 丁兴奋狀恋〔受至恻激后) 丁静息狀态:外正內贡K 外渝 U 1外頁內正1V 内療 U 1外正內貞Nf 外涼 管息电傥 謝作电住 欝息电傥 ■腿外|未先苗部位=> 兴奋部住局小电流[膜內:买奋部位 0 未兴奋咅附〔与传导方向相同)向不定向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多个神经元) 1、传递方式: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 突触实现的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 就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的胞吐作用到达突触间隙,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 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思维导图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思维导图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一、神经调节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_____神经末梢)(包括_______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_____或_____)2、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模式图,在图中标注各部分名称(2)__________构成突触,5中液体为__________。
(3)3中物质释放到5中的方式为___________。
(4)兴奋从甲传到乙,信号的转变为______________。
(5)若某人的5中含有与6上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抗体,可引起__________________病。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为主。
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协同作用;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拮抗作用。
2、胰岛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胰高血糖素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为_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体温调节的过程1、体温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________调节。
2、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______温度感觉中枢:_______________。
体温调节中协同作用的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寒冷环境中产热______(多/少),散热_____(多/少),产热___散热。
4、请写出寒冷环境中,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的反射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4、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二、合作探究、解惑答疑:1、体温调节过程是什么?2、水平衡调节的具体过程是什么?小组讨论,教师指导总结教师结合教材图片讲解(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阅读教材,归纳总结神经调节和体液的关系五、当堂测试:1.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BA.温度感受器兴奋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D.皮肤血流量增加2.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B)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D.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3.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学生自主完成激素A、B、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C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4.多细胞动物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可分为直接传递和间接传递两种。
下列哪类物质在细胞之间起间接传递信息的作用BA.维生素 B.激素 C.单糖 D.脂肪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所作用的器官分别是(C)A.性腺、甲状腺、肾上腺B.垂体、甲状腺、肾上腺C.垂体、垂体、垂体D.垂体、垂体、肾上腺六、推荐作业:状元之路相应习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示范教案第二章: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必修三)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教材分析《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是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中的一大重要内容。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神经调节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尤其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几乎是每年高考必考,所以在教材中本节内容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节知识还可与多个有关的知识如“细胞膜、细胞器、内环境的稳态”等联系紧密。
学好本节知识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其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2课时内容与动物的激素调节相辅相成,共同协调生命活动,同时它也是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人脑的高级功能很复杂,教材选取了语言文字、学习和记忆两方面内容给予简单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⑵人脑的高级功能。
[解决方法]⑴引导学生分析神经纤维表面电位差的实验,从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结论,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与传导的动态过程。
⑵先让学生弄清楚突触的结构,设置相关问题讲解。
⑶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人脑的高级功能。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决方法] 利用多媒体演示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动态过程。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图片、课件。
六、学生活动1、学生讨论、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
七、教学程序(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第1课时导入:利用教材P16[问题探讨]导入新课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教师设置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⑴人和动物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那么神经调节的方式是什么呢?⑵什么是反射?你能举出几个反射活动的实例吗?草履虫能够趋利避害,含羞草叶被触碰后会下垂,这属于反射吗?如果有人用针刺了你一下,你感到了疼痛,这属于反射吗?用针刺激离体蛙的腓肠肌,肌肉会收缩,这属于反射吗?⑶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反射弧包括哪些基本环节?初中我们学习过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你能回顾一下这两个反射的反射弧吗?(示图或投影让学生分析)⑷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会产生缩手反射吗?如果损伤的是由传出神经或者是脊髓相应的中枢呢?⑸如果有一只脊蛙,从脊髓的一侧剥离出了一根神经,你如何通过实验来判断它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⑹反射弧各部分的结构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神经元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神经元与神经纤维、神经间有什么样的关系?⑺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多少个神经元?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怎样联结的?教师归纳和总结之。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三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苏教版必修3

提示:不是,内激素由体液传输,而外激素是由空气、水或 其他媒介传输的。
[题组冲关] 1.当一只蜜蜂的螫刺刺入“敌人”体内时,就会把具有倒刺的毒
针以及毒腺等留在受害者的体内,而螫刺同时放出由螫针囊衬
里分泌细胞产生的醋酸异戊酯,这种具有高度挥发性的物质能
把其他蜜蜂吸引过来,并引导它们继续向“敌人”发动攻击。
起着调节作用
分泌部位: 特点:具有
体表腺体 挥发 性
(2)外激素种类: 性外激素、聚集外激素、告警外激素等
作用:在 同种个体 之间传递化学信息
二、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1.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1)催情激素提高鱼类 受精率 。 (2)人工合成的昆虫 外激素 防治害虫。 (3)根据性激素的作用机理,对猪等动物进行阉割,可缩短其 _培__育__周__期___,提高产量。 (4)利用人工合成的保幼激素处理家蚕,可延长其 幼虫期 , 提高蚕丝的质量和产量。
种
分泌部位
分类
类
与特性
作用
外 性外
引诱同种异性个
由昆虫体
以化学信号
激 激素
体前来交尾
表的腺体
的形式影响
素 聚集 分泌到体 使社群中的成员 和控制同种
(信 外激素 外的一类 聚集在一起
的其他个体,
息
激 告警 挥发性的 向社群中的其他 使它们作出
素) 外激素 化学物质 个体报警
反应
[名师点拨] 判断一种激素是内激素或外激素的方法 1从分泌的内激素是由昆虫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
2.非法使用的危害:人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动物食品后, 会出现 心慌 、心悸、颤抖、心动过速 等症状。
高二生物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生物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学习内容:本周首先要学习的是神经调节,要求同学们了解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对兴奋进行传导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体的一些高级神经活动。
区别植物性神经和动物性神经的功能差异。
本周还要学习体液调节的内容。
包括体液调节的概念,知道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动物激素调节的种类和生理作用,激素的分泌调节,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以及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
本周最后要学习的是动物的行为,在理解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的基础上,要求同学们能够掌握在动物的行为调节中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作用。
二. 本周学习重点与难点:(一)学习重点:1. 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2. 激素分泌的调节。
3. 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 兴奋的传导。
5.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二)学习难点:1. 激素分泌的调节。
2. 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3. 兴奋的传导。
4. 植物性神经与动物性神经的作用。
5. 动物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对动物行为的共同作用。
三. 学习内容及疑难解析: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结构:1.2.3. 是最低级的反射中枢,将躯体各部分和大脑活动联系起来,同时可以完成某些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基本反射活动,如:曲肌反射、牵张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吮吸反射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
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Ⅰ. 脑和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枕骨大孔相互连续Ⅱ. 脑神经从脑下发出,主要支配头部和劲部;脊神经以前根和后根呈节段性从脊髓发出,穿出椎间孔,支配身体其余部位。
(二)神经元的结构:1.2.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Ⅰ. 神经元胞体内合成的物质(蛋白质、分泌物),可通过轴浆运输到轴突末端。
Ⅱ. 一个神经元可通过突触影响多个神经元的活动;同时,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通过突触可接受许多神经元的影响。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入神经:既无感觉又无效应4.反射弧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只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只有感觉无效应5.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吸钾排钠: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受刺激动作电位——外负内正方向:与神经元的细胞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传导: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局部电流形成。
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7.突触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突触小泡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8.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1)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等)扩散作用(2)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突出间隙→突出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3)单向传递: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出后膜;方向: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9.大脑: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脑小脑:调解躯体运动中枢神经系统脑干:存在许多反射中枢脊髓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10.人脑的高级功能: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通过激素的调节1.有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生长激素:产生:垂体作用:促进生长幼年过多:巨人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幼年过少:侏儒症甲状腺激素:产生:甲状腺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偏高:食量大增,消瘦;喜怒无常烦躁不安(如甲亢)偏低:臃肿;精神萎靡,呆笨,迟缓(如黏液性水肿),幼年动物停止发育(呆小症)促激素:产生:垂体作用:维持正常发育,促进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胰岛素:产生:胰岛B细胞作用: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浓度偏高:血糖降低,严重者低血糖;偏低:血糖升高,严重者糖尿病胰高血糖素:产生:胰岛A细胞作用:促使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使一些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3.血糖的来源和去向:4. 血糖的调节机制:5.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高中生物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生物素材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2、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5、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
6、感受器:指传入神经的末梢。
是机体内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结构。
7、传入神经:也叫感觉神经,是将兴奋从感受器传送到神经中枢的神经。
8、神经中枢:是脑或脊髓的灰质部分,具有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功能。
9、传出神经:也叫运动神经。
是将兴奋从神经中枢传送到效应器的神经。
10、效应器:传出神经的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11、兴奋:是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12、神经冲动:是指在神经系统中,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
13、离子通道:是指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特殊通道蛋白质,离子进出细胞方式为协助扩散。
14、静息电位:未受刺激时,K+外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15、动作电位:受到刺激后,Na+内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16、突触小体:指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的结构。
内有突触小泡,小泡内有神经递质。
17、突触:指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或轴突相接触所形成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18、只有轴突末梢的突触小泡内有神经递质,所以,兴奋只能由轴突末梢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19、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20、在生物体内,神经系统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沿着“树突→胞体→轴突”方向传导;而在实验条件下,神经纤维上的兴奋是可以双向传导的。
21、突触类型:轴突——树突;轴突——胞体。
22、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一氧化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三)[随堂检测]知识点一人体的激素1.(2018·河北定州中学高二月考)我国有位著名的童星,在14~15岁期间,身体的形态、机能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不再适合出演儿童剧了。
他发生这些变化与下列哪些激素有关( )①胰岛素②胰高血糖素③性激素④胸腺激素⑤甲状腺激素⑥肾上腺素⑦生长激素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⑤⑦D.④⑤⑥⑦解析:选C。
该童星在14~15岁期间,身体的形态、机能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是生长发育的结果。
和人体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有: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2.(2018·河南豫西示范高中高二期中)下列有关人体或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卵巢的作用时,可以采用先阉割再移植的方法B.研究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时,可以用口服胰高血糖素的方法C.探究如何区分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时,可以采用切割后刺激切口两端的方法D.为提高成绩而长期服用性激素,会导致运动员体内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低解析:选B。
研究某器官的功能时,可以先将该器官切除再移植,然后观察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比如把小公鸡阉割后移植一个卵巢,结果长大后它表现出了母鸡的第二性征,说明卵巢与维持雌性动物的第二性征有关,A项正确。
胰高血糖素是蛋白质类激素,不能口服,否则会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B项错误。
探究如何区分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时,常用切割后再刺激切口两端的方法,若切断切口近中枢端,效应器没反应,而反射弧的另一端神经纤维上也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则该神经为传出神经;若切断后刺激切口近中枢端,效应器有反应,而反射弧的另一端神经纤维上也能检测到电位变化,则该神经为传入神经,C项正确。
长期服用性激素,会导致体内性激素含量偏高,由于存在(负)反馈调节,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低,D项正确。
知识点二激素分泌的调节和激素的特性3.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激素②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抑制下丘脑的分泌B.寒冷环境中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C.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D.激素②能促进激素③的分泌,激素③能抑制激素②的分泌,所以说②③具有拮抗作用解析:选C。
激素②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对下丘脑不发挥作用,A错误;寒冷环境中激素①②③增多,由于寒冷时出汗少,细胞外液渗透压低,机体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即④减少,B错误;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C正确;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②③的分泌不是同一生理过程,D错误。
4.(2018·吉林辽源五中期中)某兴趣小组对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调节进行相关研究。
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
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探究实验如下:Ⅰ.实验步骤:(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________(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观测。
(5)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血液中TRH的含量。
Ⅱ.实验结果及结论(支持何种观点):(1)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则支持观点________。
(2)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支持观点________。
答案:Ⅰ.(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甲状腺(3)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Ⅱ.(1)二(2)一知识点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5.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不能正确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 )A.当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B.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通过a→b→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解析:选C。
人手被针扎时,产生缩手反射,应为神经调节;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B细胞接受刺激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即为c→d→e过程,属于体液调节;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a→b→e过程为神经调节,而b→c→d过程为体液调节,故水盐平衡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人在寒冷条件下,可通过“内外刺激→神经系统→肾上腺→肾上腺素”,使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知识点四动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6.有关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田间释放适量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可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联系,但不能达到彻底杀死全部害虫的目的B.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如保幼激素)提高(蚕丝的)产量C.在渔业上,使用催情激素提高鱼类受孕率,对环境及其他生物没有影响D.用动物激素防治害虫,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有益于保护环境解析:选C。
在田间释放适量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联系,使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所在地,致使雌、雄虫不能正常交尾,因而不能产生后代,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但是不能彻底杀死全部害虫,A对。
在渔业可以使用催情激素提高鱼类受孕率,但也可能对其他生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C错。
[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体液调节的是( )A.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B.血糖浓度降低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二氧化碳使人体呼吸中枢兴奋D.胃蛋白酶活性受pH的影响解析:选D。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胃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内,因此不是体液调节。
2.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
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性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雌性激素解析:选D。
垂体能分泌促激素,可促进相应器官的激素分泌,分析各个选项,与此相符的是D。
3.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B.b与a两者的分泌物在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C.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D.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解析:选B。
图中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间接支配的腺体,a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A错误;c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错误;c不仅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还具有分泌功能,D错误。
4.(2017·高考海南卷)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
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机体产热增加B.体重快速增加C.进食量明显增加D.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解析:选B。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加快细胞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呼吸消耗有机物增加,机体产热增加、体重减少,进食量增加,需氧增多,更容易窒息死亡,A、C、D正确,B错误。
5.人体内多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下列是某同学所作的归纳,其中有误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A。
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不能促进生长发育,①错误;甲状腺激素既能促进生长发育,又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②正确;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和增加产热的作用,③正确;胰高血糖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④正确。
6.(2018·延边二中期中)如图曲线表示一只成年雄性狗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物质可能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A、B两种物质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B的变化对分泌A的内分泌腺有反馈调节作用D.B物质主要是由睾丸分泌的答案:B7.(2018·广西桂林中学高二期末)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
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C.过度饥饿——胰岛素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解析:选B。
食物缺碘则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但并不影响生长激素的含量,A错误;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B正确;过度饥饿时,血糖浓度会降低,胰高血糖素会增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C错误;甲状腺激素会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在温度过低时分泌量才增多,D错误。
8.(2018·贵州遵义高二期中)如图表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示意图。
甲、乙、丙分别代表相应器官,箭头表示分泌的激素所作用的对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代表垂体,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能产生抗利尿激素的器官是丙C.甲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只能作用于乙和丙D.若给人注射乙分泌的激素,则人的耗氧量将增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9.(2018·成都外国语学校半期考)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既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也受大脑皮层的调控,参与其他生命活动。
下图是下丘脑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激素⑥不仅作用于组织,还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B.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缺碘会导致血浆中激素④的含量增加、③和⑥的含量降低C.若用图示表示水盐调节,则感受器位于下丘脑,且在食用较咸食物时,下丘脑可产生渴觉D.若用图示表示血糖调节过程,则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一定是胰岛,且作用途径为③④和⑦解析:选BCD。
碘缺乏时甲状腺激素⑥的合成减少,由于负反馈的调节使激素③④的含量增加;渴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血糖调节中枢发出的信息也可作用于肾上腺,从而使血糖升高且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途径不存在③④。
10.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B.大量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C.炎热环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D.血糖浓度升高→胰岛A细胞→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利用加快解析:选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