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校园创建活动方案教学提纲
建设美丽校园活动策划方案(2篇)

建设美丽校园活动策划方案活动名称:校园美丽壁画创作大赛一、活动背景建设美丽校园是全面提升学校环境质量和文化内涵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美好心灵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调动广大学生积极投身到美丽校园建设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我们特举办了校园美丽壁画创作大赛。
二、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爱美,爱校,爱生活的热情,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展现学生的才艺特长;3.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校园文化的厚度和魅力;4.丰富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5.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对校园环境的关注度,促进校园美化的持续发展。
三、活动内容1.主题确定本次活动以“美丽校园,我参与”为主题,鼓励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和想象力,创作形象生动、主题突出的校园美丽壁画。
2.报名与选拔初赛:参赛选手到指定地点完成现场绘画,评委评选晋级选手,晋级名额不少于15名。
决赛:晋级选手需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预定区域内的绘画作品。
3.比赛时间和地点初赛:XX年XX月XX日,校园指定地点;决赛: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校园指定区域。
4.比赛规则(1)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如发现抄袭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
(2)参赛选手需要提交作品说明、绘画稿和相关参考资料。
(3)参赛选手可以选择不同的绘画媒介,包括水彩、油画等,也可以使用国内外优秀作品作为参考。
5.评委选拔活动邀请校园美术教师、职业画家等专业人士组成评委会,根据作品的审美效果、创意性和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评选,最终确定本次活动的获奖选手。
6.奖励设置(1)一等奖1名,奖励金额XXX元;(2)二等奖3名,奖励金额XXX元;(3)三等奖5名,奖励金额XXX元;(4)优秀奖:10名,奖励金额XXX元;(5)最佳人气奖:根据现场评选出的票数确定,奖励金额XXX 元。
7.作品展示(1)初赛作品将在公示栏或校园网上进行展示。
(2)决赛作品将集中展示在校园指定区域,以供师生参观欣赏。
创建美丽校园活动方案

创建美丽校园活动方案作为一个学校,建设美丽的校园既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为了营造一个环境宜人、美丽优雅的学习空间,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活动方案。
下面是一份详细的创建美丽校园活动方案,旨在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推动学校环境的改善。
一、校园环境整治活动为了提升学校的环境质量,我们将组织一系列的校园环境整治活动。
首先,我们将制定规范的垃圾分类制度,并将其贯彻到每一个班级和办公室。
同时,我们还将组织学校大扫除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和教职员工积极参与。
在整理校园的同时,我们也将组织植树活动,增加学校的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
二、环保宣传活动环保宣传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环保宣传活动,以提高师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展览和互动活动,我们将向学生们介绍环保的基本概念、环境问题以及个人在环保中的作用和责任。
此外,我们还将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学生和教职员工选择步行、骑自行车等环保出行方式。
三、美化校园活动为了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美化校园活动。
首先,我们将组织学生参与校园艺术创作,美化校园墙壁和走廊。
此外,我们还将举办美丽花坛设计比赛,鼓励学生们通过种植花卉将校园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时,我们也将修缮校园设施,确保学生们有一个安全、整洁的学习环境。
四、节能减排活动节能减排是环保工作的重要方面。
我们将推行节能减排活动,提高学校的能源利用效率。
首先,我们将开展节能宣传活动,向师生介绍节能的重要性和方法。
同时,我们还将组织学生参与节能实践,如关灯、关电脑、减少用水等。
并且我们将在校园设施方面进行改造,更加注重选择节能环保型设备和器具。
五、社区参与活动为了让社区居民也能参与到校园环保工作中来,我们将组织一系列的社区参与活动。
例如,我们将与社区居委会合作,组织校园周边垃圾分类培训和宣传活动。
我们还将邀请社区居民参观学校的环保实践成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我们的环保行动中来。
美丽校园课程方案模板设计

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校园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的影响日益凸显。
为了打造一个美丽、和谐、生态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制定本美丽校园课程方案。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认识,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
2. 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校园环境文化品味。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4.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三、课程内容1. 校园环境认知(1)校园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2)校园环境的现状与问题(3)环保法律法规与政策2. 美丽校园建设(1)校园绿化设计(2)校园景观规划(3)校园文化建设(4)校园环保实践活动3. 审美能力培养(1)校园艺术欣赏(2)校园摄影比赛(3)校园文化创意设计4. 团队协作与社会实践(1)校园环保志愿者活动(2)校园绿化美化活动(3)校园环保知识竞赛四、课程实施1. 课程时间:每周一次,每次2课时。
2.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实地考察、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
3. 教学资源:利用校园现有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基地等。
4. 评价方式: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30%)、实践活动(30%)。
五、课程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美丽校园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整体规划、实施与监督。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课程实施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担任课程主讲。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美丽校园建设。
六、预期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环保意识:了解环保知识,关注环保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2. 审美能力:欣赏校园美景,提升审美水平,增强文化素养。
3. 团队协作: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4. 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为美丽校园建设贡献力量。
本课程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美丽校园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美丽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美丽学校创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美丽学校是指在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环境整治、文化建设等手段,营造出一个舒适、美丽、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学校。
当前,我校存在着一些环境脏乱差、设施陈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亟需制定实施方案,全面提升学校的美丽程度。
二、目标确定。
1. 美化校园环境,打造宜人的校园风景;2. 提升学校设施设备水平,提高学校硬件条件;3.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促进学校文化建设;4. 培养学生的美丽素养,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三、实施方案。
1. 美化校园环境。
(1)开展校园绿化行动,增添花草树木,打造绿意盎然的校园景观;(2)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定期开展校园卫生大扫除活动,保持校园整洁;(3)修缮校园建筑,美化校园墙面、校门、教学楼等,提升整体环境美观度。
2. 提升学校设施设备水平。
(1)对学校教学设施进行全面检修,确保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2)更新老化设施,引进新型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3)改善学生宿舍条件,提升学生生活质量。
3.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1)制定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2)加强对学校环境卫生管理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3)加强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引导,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校文化软实力。
4. 培养学生的美丽素养。
(1)开展美丽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美丽校园,自觉维护校园环境;(2)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整治,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3)开展美丽校园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文明素养。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美丽学校创建实施方案,明确实施目标和任务;2. 成立美丽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3. 组织编制美丽学校创建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4. 开展美丽学校创建动员大会,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5. 分阶段、分任务开展各项创建工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6. 定期对美丽学校创建工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方向,确保实施效果。
建设美丽校园美篇制作提纲

建设美丽校园,我们在行动
——澴潭中心学校创建美丽校园活动纪实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湖北省健康校园专项行动方案》,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通知》、《关于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美丽校园”大评比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随县澴潭镇中小学及幼儿园全面深入开展“美丽校园”活动。
第一篇章动员(镇校班三级动员(一类选一张)和方案)
第二篇章行动(四个方面开展行动各校选择二至三张)
第三篇章督办(中心学校、组织督办领导图片)
第四篇章评比(中心学校开展评比)
每一篇章的开头都要写一段文字。
创建美丽校园活动方案

创建美丽校园活动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学校的校园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绿化不足、环境脏乱等。
为了营造一个美丽、舒适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特制定了以下创建美丽校园活动方案。
二、目标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旨在改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具体方案1. 构建绿色校园- 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增加学校绿地面积。
- 增加校园内各类植物的种植,打造花草扶疏、四季常青的校园景观。
- 引进多样化的植物品种,增加校园景观的美观性和观赏性。
2. 美化校园环境- 开展清洁校园行动,组织学生清理垃圾、除草、修剪树木等活动。
- 增设垃圾桶和分类回收箱,加强学生垃圾分类教育。
- 组织美化校园墙壁、校门等公共场所的绘画活动,营造艺术氛围。
3. 弘扬文化传统- 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如书法、剪纸、中国结等比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 设立校园文化墙,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校园文化及艺术创作成果。
- 开展校园文化节,邀请艺术家和文化专家来校园进行讲座和表演。
4. 增加环保意识- 组织环保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教育学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增设环保倡议牌,提醒学生节约能源、减少浪费。
- 举办废品回收活动,关注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经济的理念。
5.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组织义工活动,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和环境保护项目。
- 开展志愿者服务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愿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
-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责任感。
四、实施与评估1. 实施阶段-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
- 组织学生会、社团组织和志愿者团队一起参与活动的策划和实施。
- 落实活动所需的资源和经费支持,并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
2. 评估阶段- 定期对活动进行评估,了解活动的进展和效果。
- 收集学生和参与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活动方案。
创建美丽校园活动教案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校园环境的美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学校的校园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垃圾乱扔、草地被破坏等。
为了改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的“创建美丽校园”活动。
活动目的:1. 提高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和保护意识;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3. 改善校园环境,营造一个优美、整洁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二、活动内容与安排1. 宣传发动阶段(第一周):a. 召开动员大会,向全校师生宣传活动的意义和目的;b. 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渠道进行宣传活动;c.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个区域的环境美化工作。
2. 实施阶段(第二周至第四周):a. 学生分组进行校园环境美化工作,包括清理垃圾、修剪草地等;b. 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大扫除,确保校园环境的整洁;c. 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检查验收阶段(第五周):a. 各小组进行自评和互评,总结美化校园的成果;b. 学校组织专门的检查团对各小组的工作进行检查验收;c.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活动要求与注意事项1. 活动要求:a. 所有学生都要参与活动,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美化工作;b. 各小组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c. 活动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注意事项:a. 活动期间,各小组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不得擅自离队;b. 在进行环境美化工作时,要注意保护花草树木,不得随意损坏;c. 活动结束后,各小组要进行总结,及时反馈活动中的问题和不足。
四、活动预期效果1. 提高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和保护意识;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3. 改善校园环境,营造一个优美、整洁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五、活动评估与反思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估和反思,总结活动的成果和不足之处,为下次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建设美丽校园活动策划方案

建设美丽校园活动策划方案活动名称:建设美丽校园活动活动目的:通过开展建设美丽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推动校园绿色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内容:1. 校园清洁大扫除:组织学生自愿参与校园清洁大扫除活动,清理校园内的垃圾和杂物,提高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爱护意识。
2. 植树造林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了解植树的重要性,营造绿色的校园环境。
3. 花草种植比赛:组织学生参与花草种植比赛,鼓励学生亲手种植花草,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美化校园环境。
4. 废物再利用手工制作比赛:组织学生参与废物再利用手工制作比赛,引导学生对废物进行合理利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5. 环保知识讲座和展览:邀请环保专家给学生进行环保知识讲座,通过展览的方式展示环保实践和成果,提高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理解。
6. 环保主题艺术作品展示: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艺术作品的创作,如环保画、环保手工等,展示作品,倡导环保理念。
活动流程:1. 筹备阶段:-确定活动目标和内容-组织筹备团队,明确分工和时间安排-联系相关环保专家和志愿者2. 宣传策划:-制作宣传海报、横幅等,张贴在学校显眼位置-利用校内广播、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宣传活动信息3. 活动准备:-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如扫把、垃圾袋、花草种子等-组织志愿者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环保知识水平4. 活动进行:-校园清洁大扫除:分组进行校园清洁,志愿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植树造林活动:组织学生按照事先预定的地点和方式进行植树,协助学生了解植树的技巧和方法-花草种植比赛:按照参赛队伍的划分,组织学生进行花草种植比赛,评选出最佳作品-废物再利用手工制作比赛:组织学生参赛,评选出最具创意的作品-环保知识讲座和展览:安排环保专家进行讲座,组织展览,吸引学生参观和学习-环保主题艺术作品展示:根据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确定展览时间和展出方式5. 活动总结:-组织志愿者和参与者进行活动总结和评估-整理活动成果和心得体会,编制活动总结报告-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为以后的活动提供参考活动预期效果:1.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亲身参与环保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州县城北完小“美丽校园”创建
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办学条件、整治校园环境、创建校园文化为重点,切实加强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安全、体音美、卫生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和谐校园建设,努力使学校成为育人的理想场所,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以美丽校园引领美丽乡村。
二、总体目标
创建“美丽校园”,就是要使学校洋溢着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
通过美丽校园的创建活动,要使我校的建筑的功能区域布局合理协调,环境整洁雅致,校园安定有序,课堂特色鲜明、人人和谐发展;要把我校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创立一个责任引领、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平台;要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切实优化教师队伍,努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生态有效教学;要把我校建设成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花园式学校”。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三个结合”。
一是“美丽校园”创建与促进义教均衡、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结合;二是“美丽校园”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三是“美丽校园”建设与美丽家园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
2、坚持“五个突出”。
突出环境要美、人要精神、物要整洁,突出校园文化特色,突出宣传教育,突出亮点展示,突出创建合力。
全员参与建设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美丽校园。
3、坚持因地制宜。
结合校园自然环境和校园建设进展情况,针对校园建设和学校管理薄弱环节,因地制宜确定建设规划和建设重点。
四、实施措施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
成立“美丽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
领导小组:组长:张文莲(校长)
副组长:蒋跃军(党支书)
杨涛(副校长)
唐柳萍(副校长)
唐艳玲(副校长)
滕晶晶(副校长)
陈诗阳(工会主席)
组员:曹小燕(教导主任)唐冬姣(政教主任)闫鼎和(科研主任)蒋海燕(总务主任)
周小丽(幼儿园主任)王凤秀(工会副主席)
张志辉(教导副主任)黄小芳(教导副主任)
邓艳(教导副主任)蒋小玲(幼儿园副主任)
胡蓉(大队辅导员)肖宇唐(办公室主任)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少先队广播室会等已有宣传阵地,加强舆论引导,形成校内外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美丽校园”建设的浓厚氛围,提高全校师生对建设“美丽校园”目的、意义的认识;及时宣传报道“美丽校园”建设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
(三)征求意见,查找问题。
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组织家访活动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发现学校工作各个方面存在的不美丽、不和谐因素,为解决问题打好基础,提高建设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明确责任,加强督查。
建立“美丽校园”创建工作责任制度,将创建活动具体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个人;建立活动督查机制,确保各项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并取得积极成效。
(五)及时总结,巩固深化。
学校将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创建活动小组工作会议,对创建活动进行阶段性小结,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建设工作安排,表彰、奖励在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宣传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事迹,探索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将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五、工作重点
(一)建设“美丽校园”环境。
改善办学条件,校容校貌美。
1、校园规划科学、布局合理 ;
2、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建设,打造校园小景亮点工程,在“绿色生态校园”基础上创建“花园式学校” ;
3、办学条件提挡升级,集中财力建设改造和添置,让教育技术装备、安全、体音美和卫生设施、学生生活设施等基本办学条件,达到一定的要求 ;
4、培植校园文化,根据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结合时代需求,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底蕴厚重,提炼主题,具有高品味的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校精神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因。
(二)建设“幸福教师”队伍。
凝聚兴校正能量,精神面貌好。
1、建设民主高效的领导班子。
全面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构建平等、和谐、互助的干群关系,形成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各部门既要条线分明,又要群策群力、携手与共、精诚合作,为全校教职员工树立榜样。
2、建设追求幸福的教师队伍。
强化师德建设,注重内外兼修;强化制度管理,坚持责任引领;强化师资培训,加快专业发展;配合教师流动,促进队伍均衡;优化师资结构,留住青年教师,注重骨干培植,推进持续发展。
(三)培育“美丽学生”。
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培育美丽的建设者,就要培育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注重团结、讲求文明、遵守法纪、热爱生活、敬畏生命、身心健康、兴趣广泛、内外和谐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以城北完小特色的探索建设入手,坚持对学生“习惯、能力、素质”的常抓不懈,依照学校活动开展整体规划的“成人、成长、成材”三体系,“自发、班级、学校”三板块,“短期、中期、持久”三时段,不断深化充实城北完小校园学习、活动模式的内涵建设,实现培育“美丽学生”的长远目标。
全州县城北完小
二〇一三年九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