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碑

合集下载

界碑标准尺寸

界碑标准尺寸

界碑标准尺寸
界碑标准尺寸是指界碑的标准尺寸规格。

界碑是指在地界或国界上标志界限的石碑、铁碑或木碑等。

界碑的标准尺寸一般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并在相关法规或规章中进行规定。

对于不同类型的界碑,其标准尺寸也有所不同。

在我国,界碑通常分为国界碑、省界碑、市界碑、区界碑、县界碑等不同类型。

其标准尺寸规格也有所不同。

例如,国界碑的标准尺寸为高1.8米、宽0.9米,厚度不小于0.2米;市界碑的标准尺寸为高1.5米、宽0.6米、厚度不小于0.15米。

除了标准尺寸外,界碑还有其他相关规定,如界碑的材质、颜色、编号等。

界碑的标准尺寸规格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边界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界碑》课文简介

《界碑》课文简介

《界碑》课文简介《界碑》课文简介我是鄂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界碑》一文的作者王晓廉。

在网上看到有的老师感到该文资料较少,因而在征集有关课文《界碑》一文的资料,本人向关注该文的师生们深表谢意!有关《界碑》一文的情况,简介如下:1、《界碑》原发表于《人民文学》杂志,我过去主要写诗和散文,该文也是按散文形式写的,按散文发表的,但在课文里归类在“小小说”中,大概是编者认为,该文即有散文特征,也有小说特征。

若划在小说类,似属于“抒情小说”;若划在散文里,则属于“叙事散文”。

这也说明,有时一篇文章很难严格划分体裁。

或者说,有时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叙述故事,只是为了真实的“再现”或“表现”,不在意或无法刻意地将文章划在哪类体裁。

再进一步说,写文章的本源是为了表达思想,是自由流动的。

体裁则是一个“框子”,有很多的限定。

将文章体裁分类,好像很“科学”,其实也有不甚科学之处。

所以有些期刊杂志现在已不按体裁分类。

但在现今的文学研究、教学中,若不讲体裁,则又无法进行,的确有些矛盾。

2、《界碑》一文的内容来源。

1985年夏,我随黑龙社省作家采访团沿黑龙江溯流而上沿途采访。

在黑河市停留时,遇到国家武警总队一位青年军官,他是刚从西南边境采访回来的。

他情绪激动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位边防站长的故事。

由于是听来的故事,不是亲自采访,似乎谁都没有把这个故事当作写作素材。

就连我自己也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

回来后,我写了许多黑龙江沿岸见闻的散文,在《当代》、《黑龙江日报》上发表,但惟独没写边防站长的故事。

因为缺少细节,同时又不知如何表达。

后来,我看到同行的张抗抗、门瑞瑜、张爱华等作家发表的多篇那次黑龙江之旅的散文,均没有提及听来的这个故事。

直到将近十年后的一天,我突然又想起这个故事,并被这个故事所感动,那位边防站长在雪山牵马艰难行进的影像在我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活动起来,一种不可扼止的灵感、激情催我提起笔来,用散文诗式的语言,写出了这位边防站长的.故事,这就是《界碑》。

界碑施工方案

界碑施工方案

界碑施工方案界碑,又称界石,是为界定两个国家、地区、乡镇等行政单位边界而设置的一个具有精神象征意义的标志物。

界碑的建立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促进两国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份针对界碑施工方案的简要说明。

一、施工区域确定界碑的施工区域应根据两国或两个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和边界线路来确定。

在确定施工区域时,需考虑到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

二、界碑选材界碑的选材应考虑到材料的耐用性、抗腐蚀性、稳定性等因素。

一般常用的选材包括石材、金属等。

选材时还需注意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

三、设计方案界碑的设计应体现两个行政单位的文化特色和友好关系。

设计应简洁明快,寓意丰富。

可以采用雕刻、浮雕等手法来实现。

四、施工方法界碑的施工可以采用传统的石雕和铸造工艺,也可以使用现代的激光切割、拼接等技术。

施工时需严格遵守环保要求,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五、安全保障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工人的个人安全和施工质量。

施工现场应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同时,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界碑的稳固和安全。

六、竣工验收界碑竣工后,应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要求界碑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外观整齐、美观,材料完整无缺。

若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及时纠正和处理。

以上是一份界碑施工方案的简要说明。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具体化,确保界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国家或地区进行协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合法性和顺利性。

安装界碑的实施方案

安装界碑的实施方案

安装界碑的实施方案一、前言。

界碑是指界限标志,是为了确定土地、矿区、林地等不同用途的边界而设置的标志。

在土地管理和资源利用中,界碑的设置对于明确各类土地和资源的使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安装界碑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安装界碑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安装界碑的必要性。

1. 界碑是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标志,可以明确各类土地和资源的使用范围,有利于土地管理和资源利用的规范和合理化。

2. 安装界碑可以有效避免土地、资源利用中的纠纷和争议,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

3. 界碑的设置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三、安装界碑的实施方案。

1. 界碑的选址。

(1)根据相关规划和设计要求,确定界碑的设置位置,考虑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设置。

(2)界碑的选址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考虑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状况、自然环境等因素,确保界碑的设置符合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

2. 界碑的材料和规格。

(1)界碑的材料应选择耐久、防腐、易识别的材质,如水泥、石头等。

(2)界碑的规格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一般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确保界碑的稳固和可靠性。

3. 界碑的设置和固定。

(1)根据选址确定的位置,进行界碑的设置和固定,确保界碑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2)界碑的设置和固定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工艺,确保界碑的稳固和牢固。

4. 界碑的标识和维护。

(1)界碑设置完成后,应进行标识和维护,确保界碑的清晰和完整。

(2)界碑的标识和维护应定期进行,及时修复和更新受损的界碑,确保界碑的长期有效性。

四、总结。

安装界碑是土地管理和资源利用中的重要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本文对安装界碑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科学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界碑的设置和使用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为土地管理和资源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界碑》余显斌中我的人物形象

《界碑》余显斌中我的人物形象

《界碑》余显斌中我的人物形象《界碑》是余显斌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作者自己小时候对界碑的疑惑和不满,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界碑的理解和感悟。

在文章中,作者的人物形象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成熟和转变。

在文章开头,作者描写了自己小时候对界碑的疑惑和不满。

作者生活在一个边境小镇,界碑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作者却觉得界碑是一个无用的东西,因为两国之间的边界并不会因为界碑的存在而改变。

作者认为,界碑只是一个石头,没有任何意义。

在这个阶段,作者的人物形象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缺乏对界碑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作者对界碑的疑惑和不满,反映了他对世界的认知还非常有限,无法理解界碑背后的政治、历史和文化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逐渐长大,对界碑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深入。

作者开始意识到,界碑不仅仅是一个石头,它代表着两个国家之间的边界,是两国之间的象征和标志。

作者开始理解界碑的重要性,并开始对界碑的存在产生敬意。

在这个阶段,作者的人物形象开始变得更加成熟。

作者开始意识到界碑的意义和作用,并开始对它产生敬意。

作者的人物形象逐渐从一个小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成年人。

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对界碑的感悟和敬意。

作者认为,界碑是一个象征和标志,代表着两个国家之间的边界和主权。

作者认为,界碑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它代表着两个国家之间的和平和稳定。

作者对界碑的存在表示敬意,并希望两国之间的和平和稳定能够永远持续下去。

在这个阶段,作者的人物形象已经完全成熟。

作者对界碑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入,对界碑的存在表示敬意,并希望两国之间的和平和稳定能够永远持续下去。

作者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有责任感和成熟。

《界碑》中作者的人物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成熟和转变。

从一开始的对界碑的疑惑和不满,到后来的理解、尊重和敬意,作者的人物形象逐渐变得更加成熟和有责任感。

通过对界碑的描写,作者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成熟和有责任感的人格形象的建立过程。

界碑施工方案

界碑施工方案

界碑施工方案1. 引言界碑是指一种用于界定地界、区分地块或者标示位置的具有历史、文化、纪念意义的石碑。

在施工方案中,确定和实施好界碑的施工工作对于维护地界的准确性和确权手续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介绍界碑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界碑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2.1 地勘工作在选择合适的位置安放界碑之前,需要进行地勘工作,确定地界的具体位置。

这个工作可以通过现场测量、GPS定位等手段进行。

2.2 材料准备选择适合的材料用于制作界碑,常见的材料包括石材、铜材等。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材料种类和数量,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2.3 设计图纸制作界碑之前,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图纸的制作。

图纸应包含界碑的尺寸、形状、文字内容等信息。

3. 施工步骤界碑的施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土地准备和基础施工在确定好界碑位置之后,需要对施工地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填土、夯实等。

然后进行基础施工,确保界碑有稳固的支撑。

3.2 界碑制作和雕刻根据设计图纸,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始制作界碑。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尺寸的准确性和形状的美观性。

制作完成后,进行文字和图案的雕刻。

3.3 界碑安放和固定制作完成的界碑需要安放到预定位置上,并通过固定手段固定住,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3.4 界碑保养安放完成后,需要定期对界碑进行保养和维护,清理周围杂物,防止受到损坏或者侵蚀。

4. 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界碑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护目镜等。

•遵循施工规范和操作流程,不擅自更改施工方案。

•注意施工现场的交通安全,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遵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施工质量验收完成界碑施工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界碑的尺寸、形状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

•界碑的固定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界碑的文字、图案是否清晰可见。

《界碑》 图文

《界碑》 图文
界碑
王 晓 廉 照 片
作者简介:
王晓廉,1950年出生于黑龙江鸡西。研究生学历, 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下过乡、当过 兵,先后在鸡西市劳动局任秘书、党史研究室科长、市文 联副主席兼《雪花》杂志主编。现在北京五洲名人文化传 播公司工作。
自1974年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 报》、《人民文学》、《当代》、《北京文学》《福建 文学》《北方文学》等120多种报刊发表作品,并出版诗 歌散文集七部。从2006年2月开始歌词创作。
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既 然沿途 有着绚 美的风 景,我 们又何 必风雨 兼程脚 不停息 ?既然 眼前便 有旖旎 的风情 ,又何 必对未 知的前 方魂牵 梦萦? 生活中 ,其实 我们每 个人都 有目标 ,并且 我们的 奋斗, 都是为 了能离 它更近 。奋斗 努力, 快步走 行,无 可厚非 ,但是 我想, 人生在 路上行 走,本 应该走 走停停 ,该歇 的则歇 一歇, 该停的 则停一 停,在 生活一 直往前 走的同 时,适 时的放 慢脚步 ,看看 你的身 边,看 看你的 周围, 欣赏一 下沿途 的美丽 风景, 也许里 面就有 会你想 要的东 西。不 要为了 追求物 质财富 ,不要 忙于到 达目的 地,只 顾疲于 奔跑, 而错过 了身边 美丽的 风景, 不要让 你已拥 有的很 多东西 在手中 悄悄的 流失, 失去对 它的珍 惜,更 不要怨 天怨地 怨人怨 己,抱 怨自己 的人生 磕磕绊 绊,不 如人意 。要知 道很多 时候, 当在你 盲目地 追求着 你的目 标后, 当你在 怨天怨 地怨人 怨己时 ,回过 头来看 时,可 能会发 现:许 多的美 丽和幸 福,原 来就在 你路途 的景色 里!
评价标准:深入人物心灵,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界碑标准尺寸

界碑标准尺寸

界碑标准尺寸
界碑是一种常见的地标,它通常用于标记国界、城市边界等重要位置。

为了确保界碑的标准化和一致性,界碑的尺寸通常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

一般来说,界碑的高度应该在1.5米至2.5米之间,宽度在0.5米至1米之间,厚度在0.3米至0.6米之间。

此外,界碑的材质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其耐久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材料包括花岗岩、大理石等天然石材,以及混凝土、钢筋等人工材料。

在制造界碑时,还需要考虑到其固定方式、标志文字等因素,以确保界碑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总之,界碑的标准尺寸既要符合实际需求,又要体现出其重要性和特殊性。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界碑
王晓廉
一、学——目标导学、预习独学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地形版图及界碑图,认识中国幅员辽阔。

2、指名学生说说小小说的特点
师述:让我们将目光聚集在祖国的边疆。

去感受一下一位平凡的边防站长的胸怀。

(二)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王晓廉,1950年出生于黑龙江鸡西。

研究生学历,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下过乡、当过兵,先后在鸡西市劳动局任秘书、党史研究室科长、市文联副主席兼《雪花》杂志主编。

现在北京五洲名人文化传播公司工作。

自1974年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文学》、《当代》、《北京文学》《福建文学》《北方文学》等120多种报刊发表作品,并出版诗歌散文集七部。

从2006年2月开始歌词创作。

2、介绍小小说
又称微型小说,一分钟小说。

它比短篇小说篇幅更短,少则
几百字,多至千余字;情节单一,人物仅两三人左右。

它一般不讲究情节的完整,而是截取生活中有特征意义的一件小事、一个片段、一个镜头、凭一个动作,几句话就勾勒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形象的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

(三)学习目标:
1、学会用小说的有关知识对小说进行评价鉴赏。

2、理解环境描写是如何服务主题的。

3、感受平凡工作岗位上的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

4、让学生正确对待平凡岗位,树立责任意识。

(四)【预习独学】
1、基础反馈:
①.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C.).
A.苔.藓.xi..ǎ.n
..融.化.r.ï.ng..
.山.脊.j.í.冰雪
.界.碑.b.ē.i
B.冰.凌.l.í.ng
..xi..è.
.推.卸.责任
..弥.漫.m.í.耀.眼.y.à.o
C.皱.纹.z.î.u
...禁.j.ì.n.
..情不自
.雕.琢.zu..î.驰.骋.ch..ě.ng
D.眯.缝.m.ī.呼.啸.xi..ā.o
...c.ù.
.稀.薄.b.ï.猝.然倒下
②.下列词语
.......... D.).
....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脸庞
....
....短暂季节
....遥远山岚
..茫茫岁月
....细细泉水
B.憋气
....杳无人迹
....
....多少春秋..皑皑白雪
....络腮胡须
C.喷嚏
....常年不化
....
....冰雪王国..茫茫苍苍
....永不磨灭
D.膺隼
....
....清脆悠长..绿色牧场
....山山岭岭
....踏查日志
2、整体感知
①、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②、请你概括:作者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③、阅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人物、情节、环境分别是什么?
人物:一个边防站长
情节:界碑巡查
环境:雪域高原
④、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环境、人物动作及外貌、心理活动描写,并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

环境:山涧流淌着冰雪融化成的泉水、山脊堆满常年不化的冰凌和积雪;山风吹过山脊,风雪立刻弥漫;稀薄冷凝的空气,憋得人喘不过起来
理解和感受:环境艰辛
外貌:黑红的脸庞、坚毅的皱纹;浓黑的络腮胡;领章磨掉了光泽、军装涮得泛白。

理解和感受:工作艰辛
动作:牵马向雪山爬去;渴了,捧一把积雪塞到嘴里吞化;双手扒开积雪。

理解和感受:勇于吃苦、任劳任怨
心理活动:心,却在驰骋;他担心。

理解和感受:对祖国的挚爱、对人民的忠诚
⑤、小说通过对环境、外貌、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表现了边防军人怎样的品质?
表现了边防军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人民的无比忠诚,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大局为重的高贵品质。

⑥、怎样理解下面文段中的“红得热烈,红得悲壮”?这段景物描写又有怎样的作用?
红得热烈: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祖国,他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振奋激动。

红得悲壮:他为了祖国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并且还将继续付出牺牲,显得悲壮。

这部分文字,用绚丽而壮烈的景物,衬托出老站长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⑦、小说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边防站长?
小说刻画了一个在边境坚守多年,饱经沧桑,而今依旧深爱祖国,坚守职责,有着高度责任感的普通的边防站长.
⑧、理解主旨:请你概括
作者讲述老站长踏查界碑的故事,表达了对边防军人们坚守职责、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像边防站长一样,不畏艰苦,勇于奉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3、研读赏析
请在文中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方法指导:赏析品味句段,可以从句段的句式特点、
写作方法、修辞手法、重点字词、内容、情感等方面进行。

4、质疑探究
①为什么作者在《题记》中却说“但愿它不是真实的”呢?
侧面点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像边
防站长一样,不畏艰苦,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
需要的地方去。

二、展——互学解疑、展示交流
1、组内互查文稿完成情况,组长评定等级。

2、组内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并进行组内预展。

☆温馨提示:
⑴组内成员做好分工,建议先读后评,结合板书大方的
进行展示。

⑵展示时,其他小组同学请注意倾听,做好补充、质疑
和点评准备。

三、点——学生点评、老师点拨
1、学生点评各小组展示情况,并进行适当补充。

2、老师适时点拨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强调归纳本节课已达成的教学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方法和规律。

☆建议用下列评价用语:
我认为他们小组展示的…(评价)//我来对他们小组的展示进行补充…// 我想对他们小组的展示提出一点疑问…四、练——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见《学练优》上本文的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