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小学·典故大全:六英_课件模板共15页
合集下载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鱼跃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鱼跃
用典 王涯 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
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
全文: 延英面奉入春闱,亦选功夫亦选奇。在冶 只求金不耗, 用心空学秤无私。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 飞鸣自有时。 独喜至公谁是证,弥天上人与新诗。
国文·小学·典故:鱼跃
用典 皮日休 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画虎已成翻类狗,登龙才变即为鱼。
国文·小学·典故:鱼跃
用典 钱起 长安落第作:
刷羽思乔木,登龙恨失波。
全文: 始愿今如此,前途复若何。无媒献词赋, 生事日蹉跎。 不遇张华识,空悲甯戚歌。故山归梦远, 新岁客愁多。 刷羽思乔木,登龙恨失波。散才非世用, 回首谢云萝。
国文·小学·典故:鱼跃
用典 陈标 赠元和十三年登第进士:
眼看鱼变辞凡水,心逐鹦飞出瑞风。
国文·小学·典故:鱼跃
用典 刘复 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 (一作刘三复诗):
拟占名场第一科,龙门十上困风波。
全文: 拟占名场第一科,龙门十上困风波。三年 护塞从戎远, 万里投荒失意多。花县到时铜墨贵,叶舟 行处水云和。 遥知布惠苏民后,应向祠堂吊汨罗。
国文·小学·典故:鱼跃
用典 刘禹锡 伤丘中丞并引:
国文·小学·典故:鱼跃
出处 《新校本南史》卷二十九列传第十 九蔡廓玄孙凝:
寻授吏部侍郎。凝年位未高,而才地为时 所重,常端坐西斋,自非素贵名流,罕所 交接,趣时者多讥焉。宣帝尝谓凝曰:
如何?」凝正色曰:「帝乡旧戚,恩由圣 旨,则无所复问。若格以佥议,黄散之职, 故须人门兼美」。帝默然而止。肃闻而不 平,义兴公主日谮之,寻免官,迁交趾。 顷之追还。
龙门八上不知津,唯有君心困益亲。
全文: 龙门八上不知津,唯有君心困益亲。白社 追游名自远, 青袍相映道逾新。十年江海鱼缄尽,一夜 笙歌凤吹频。 渐老旧交情更重,莫将美酒负良辰。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韦金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韦金
出处 《汉书》卷七十三〈韦贤列传·韦 贤〉~30~:
……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 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 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 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扬雄方言云『陈、楚、宋、魏之间谓筲为 籯』,然则筐笼之属是也」。
国文·小学·典故:韦金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学·典故:韦金
用典 王勃 伤裴录事丧子:
芝焚空叹息,流恨满籯金。
全文: 兰阶霜候早,松露穸台深。魄散珠胎没, 芳销玉树沉。 露文晞宿草,烟照惨平林。芝焚空叹息, 流恨满籝金。
国文·小学·典故:韦金
用典 郑愔 同韦舍人早朝:
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全文: 瑞阙龙居峻,宸庭凤掖深。才良寄天綍, 趋拜侣朝簪。 飞马看来影,喧车识驻音。重轩轻雾入, 洞户落花侵。 闻有题新翰,依然想旧林。同声惭卞玉, 谬此托韦金。
出处 《汉书》卷七十三〈韦贤列传·韦 贤〉~30~:
昭帝崩,无嗣,大将军霍光与公卿共尊立 孝宣帝。帝初即位,贤以与谋议,安宗庙, 赐爵关内侯,食邑。徙为长信少府。以先 帝师,甚见尊重。本始三年,代蔡义为丞 相,封扶阳侯,食邑七百户。时贤七十余, 为相五岁,地节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赐黄 金百斤,罢归,加赐弟一区。丞相致仕自 贤始。年八十二薨,谥曰节侯。
韦贤字长孺,鲁国邹人也。其先韦孟,家 本彭城,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 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诗风谏。后遂去位, 徙家于邹,又作一篇。其谏诗曰:……自 孟至贤五世。贤为人质朴少欲,笃志于学, 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 徵为博士,给事中,进授昭帝诗,稍迁光 禄大夫詹事,至大鸿胪。
国文·小学·典故:韦金
国文·小学·典故: 韦金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东山_课件模板

用典 高适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 绝坂水连下,群峰云共高。自堪成白首, 何事一青袍。
国文·小学·典故:东山
用典 高铢 和太原张相公山亭怀古:
兹焉得高趣,高步谢东山。
全文: 斗石类岩巘,飞流泻潺湲。远壑檐宇际, 孤峦雉堞间。 何必到海岳,境幽机自闲。兹焉得高趣, 高步谢东山。
国文·小学·典故:东山
用典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之一(时 在常乐东园。走笔成。):
染翰过草圣,赋诗轻子虚。 闭门二室下,隐居十年馀。宛是野人野, 时从渔父渔。 秋风自萧索,五柳高且疏。望此去人世, 渡水向吾庐。 岁晏同携手,只应君与予。
设罝守毚兔,垂钓伺游鳞。此是安口腹, 非关慕隐沦。 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今子方豪荡, 思为鼎食人。
东山夜宴酒成河,银烛荧煌照绮罗。
全文: 东山夜宴酒成河,银烛荧煌照绮罗。四面 雨声笼笑语, 满堂香气泛笙歌。泠泠玉漏初三滴,滟滟 金觞已半酡。 共向柏台窥雅量,澄陂万顷见天和。
国文·小学·典故:东山
用典 李郢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 亭: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全文: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 昔为王俭府, 菊篱今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 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国文·小学·典故:东山
用典 韦应物 答冯鲁秀才:
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
全文: 晨坐枉琼藻,知子返中林。澹然山景晏, 泉谷响幽禽。 仿佛谢尘迹,逍遥舒道心。顾我腰间绶, 端为华发侵。 簿书劳应对,篇翰旷不寻。薄田失锄耨, 生苗安可任。 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
国文·小学·典故:东山
用典 韦应物 赠丘员外二首:
国文·小学·典故:东山
用典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之一(时 在常乐东园。走笔成。):
国文·小学·典故:东山
用典 高铢 和太原张相公山亭怀古:
兹焉得高趣,高步谢东山。
全文: 斗石类岩巘,飞流泻潺湲。远壑檐宇际, 孤峦雉堞间。 何必到海岳,境幽机自闲。兹焉得高趣, 高步谢东山。
国文·小学·典故:东山
用典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之一(时 在常乐东园。走笔成。):
染翰过草圣,赋诗轻子虚。 闭门二室下,隐居十年馀。宛是野人野, 时从渔父渔。 秋风自萧索,五柳高且疏。望此去人世, 渡水向吾庐。 岁晏同携手,只应君与予。
设罝守毚兔,垂钓伺游鳞。此是安口腹, 非关慕隐沦。 吾生好清净,蔬食去情尘。今子方豪荡, 思为鼎食人。
东山夜宴酒成河,银烛荧煌照绮罗。
全文: 东山夜宴酒成河,银烛荧煌照绮罗。四面 雨声笼笑语, 满堂香气泛笙歌。泠泠玉漏初三滴,滟滟 金觞已半酡。 共向柏台窥雅量,澄陂万顷见天和。
国文·小学·典故:东山
用典 李郢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 亭: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全文: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 昔为王俭府, 菊篱今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 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国文·小学·典故:东山
用典 韦应物 答冯鲁秀才:
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
全文: 晨坐枉琼藻,知子返中林。澹然山景晏, 泉谷响幽禽。 仿佛谢尘迹,逍遥舒道心。顾我腰间绶, 端为华发侵。 簿书劳应对,篇翰旷不寻。薄田失锄耨, 生苗安可任。 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
国文·小学·典故:东山
用典 韦应物 赠丘员外二首:
国文·小学·典故:东山
用典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之一(时 在常乐东园。走笔成。):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五马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五马
用典 李白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英主赐五马,本是天池龙。
全文: 长沙陈太守,逸气凌青松。英主赐五马, 本是天池龙。 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荣君按节去, 不及远相从。
国文·小学·典故:五马
用典 李白 陌上桑: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全文: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五马如飞龙, 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妾本秦罗敷, 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使君且不顾, 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托心自有处, 但怪傍人愚。
用典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 严郑公五首:
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
全文: 得归茅屋赴成都,直为文翁再剖符。 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 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 五马旧曾谙小径,几回书札待潜夫。
处处青江带白蘋,故园犹得见残春。 雪山斥候无兵马,锦里逢迎有主人。 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
国文·小学·典故:五马
用典 刘禹锡 酬喜相遇同州与乐天替代:
今朝停五马,不独为罗敷。
全文: 旧托松心契,新交竹使符。行年同甲子, 筋力羡丁夫。 别后诗成帙,携来酒满壶。今朝停五马, 不独为罗敷。
国文·小学·典故:五马
用典 刘长卿 奉送裴员外赴上都:
想见秦城路,人看五马来。
全文: 彤襜江上远,万里诏书催。独过浔阳去, 空怜潮信回。 离心秋草绿,挥手暮帆开。想见秦城路, 人看五马来。
国文·小学·典故:五马
用典 岑参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
飞雪缩马毛,烈风擘我肤。 峰攒望天小,亭午见日初。 夜宿月近人,朝行云满车。 泉浇石罅坼,火入松心枯。 亚尹同心者,风流贤大夫。 荣禄上及亲,之官随板舆。 高价振台阁,清词出应徐。 成都春酒香,且用俸钱沽。 浮名何足道,海上堪乘桴。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杜鹃啼血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杜鹃啼血
出处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8~:
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 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 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 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巴亦化 其教而力农务。迄今巴蜀民农,时先祀杜 主君。
国文·小学·典故:杜鹃啼血
出处 《昭明文选》卷四〈赋乙·京都 中·左思蜀都赋〉~89~:
唐·李善注引《蜀记》曰:「昔有人姓杜 名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云宇 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蜀人闻子规鸣, 皆曰望帝也」。
国文·小学·典故:杜鹃啼血
出处 《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州郡 部·剑南道·益州〉~937~:
《十三州志》曰:「时巫山壅江蜀地洪水, 望帝使鳖冷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 德薄,乃委国禅鳖冷,号曰开明,遂自亡 去,化为子规。故蜀人闻鸣曰:『我望帝 也。』」。
国文·小学·典故:杜鹃啼血
用典 杜甫 杜鹃行: 口乾垂血转迫促,似欲上诉于苍穹。
国文·小学·典故:杜鹃啼血
用典 杜甫 秋日荆南怀述三十韵:
望帝传应实,昭王问不回。
全文: 昔承推奖分,愧匪挺生材。迟暮宫臣忝, 艰危衮职陪。 扬镳随日驭,折槛出云台。罪戾宽犹活, 干戈塞未开。 星霜玄鸟变,身世白驹催。伏枕因超忽, 扁舟任往来。 九钻巴噀火,三蛰楚祠雷。望帝传应实, 昭王问不回。
国文·小学·典故:杜鹃啼血
用典 李频 过长江伤贾岛:
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
全文: 忽从一宦远流离,无罪无人子细知。 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
国文·小学·典故:杜鹃啼血
用典 杜甫 杜鹃行:
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
全文: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寄 巢生子不自啄, 群鸟至今与哺雏。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 满眼身羁孤。 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其声 哀痛口流血, 所诉何事常区区。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 羽翮伤形愚。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秦晋会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 秦晋会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秦晋会
相关典故: 秦晋匹 。
国文·小学·典故:秦晋会
出处 《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 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公子惧,降服而囚。
国文·小学·典故:秦晋会
出处 《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
「卫洗马初欲渡江」。南朝梁·刘孝标注 引《卫玠别传》曰:「玠颖识通达,天韵 标令,陈郡谢幼舆敬以亚父之礼。论者以 为出王眉子、平子、武子之右。世咸谓 『诸王三子,不如卫家一儿』。娶乐广女。 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 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徐城门迎两新妇: 秦晋称旧匹,潘徐有世亲。
国文·小学·典故:秦晋会
用典 杜甫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 亲事遂停:
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
全文: 禁脔去东床,趋庭赴北堂。风波空远涉, 琴瑟几虚张。 渥水出骐骥,昆山生凤凰。两家诚款款, 中道许苍苍。 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青春动才调, 白首缺辉光。 玉润终孤立,珠明得暗藏。馀寒折花卉, 恨别满江乡。
国文·小学·典故:秦晋会
用典 卢照邻 哭明堂裴主簿:
潘杨称代穆。秦晋忝姻连。
全文: 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潘杨称代穆, 秦晋忝姻连。 风云洛阳道,花月茂陵田。相悲共相乐, 交骑复交筵。 始谓调金鼎,如何掩玉泉。黄公酒炉处, 青眼竹林前。 故琴无复雪,新树但生烟。遽痛兰襟断, 徒今宝剑悬。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秦家镜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秦家镜
用典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蓬莱顶上斡海水,水尽到底看海空。 月于何处去?日于何处来? 跳丸相趁走不住,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皆为 灰。 酌此一杯酒,与君狂且歌。 离别岂足更关意,衰老相随可奈何!
国文·小学·典故:秦家镜
用典 杜牧 送牛相出镇襄州:
德业悬秦镜,威声隐楚郊。
全文: 盛雾,寒旆猎红旓。 德业悬秦镜,威声隐楚郊。 拜尘先洒泪,成厦昔容巢。 遥仰沉碑会,鸳鸯玉佩敲。
用典 应稹 谕宝二首:
秦镜无人拭,一片埋雾月。
全文: 沉玉在弱泥,泥弱玉易沉。扶桑寒日薄, 不照万丈心。 安得潜渊虬,拔壑超邓林。泥封泰山阯, 水散旱天霖。 洗此泥下玉,照耀台殿深。刻为传国宝, 神器人不侵。 冰置白玉壶,始见清皎洁。珠穿殷红缕, 始见明洞彻。
国文·小学·典故:秦家镜
用典 应稹 谕宝二首:
全文: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谏垣。 奏章为得地,齚齿负明恩。 金虎知难动,毛釐亦耻言。 撩头虽欲吐,到口却成吞。 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 周钟既窕槬,黥阵亦瘢痕。 凤阙觚棱影,仙盘晓日暾。 雨晴文石滑,风暖戟衣翻。
国文·小学·典故:秦家镜
用典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宫省咽喉任,戈矛羽卫屯。 光尘皆影附,车马定西奔。 亿万持衡价,锱铢挟契论。 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接棹隋河溢,连蹄蜀栈刓。 漉空沧海水,搜尽卓王孙。 斗巧猴雕刺,夸趫索挂跟。 狐威假白额,枭啸得黄昏。 馥馥芝兰圃,森森枳棘藩。 吠声嗾国猘,公议怯膺门。 窜逐诸丞相,苍茫远帝阍。
国文·小学·典故:秦家镜
用典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秦台破心胆,黥阵惊毛发。
全文: 昔子来陵阳,时当苦炎热。 我虽在金台,头角长垂折。 奉披尘意惊,立语平生豁。 寺楼最骞轩,坐送飞鸟没。 一樽中夜酒,半破前峰月。 烟院松飘萧,风廊竹交戛。 时步郭西南,缭径苔圆折。 好鸟响丁丁,小溪光汃汃。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世间歧路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世间歧路
相关人物: 杨朱。
国文·小学·典故:世间歧路
出处 《淮南子》卷十七〈说林训〉~ 583~:
「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 东汉·高诱注:「道九达曰逵。闵其别 也」。
国文·小学·典故:世间歧路
出处 《风俗通义校注》卷一〈皇霸〉~:
盖天地剖分,万物萌毓;非有典艺之文, 坚基可据,推当今以览太古,自昭昭而本 冥冥,乃欲审其事而建其论,董其是非而 综其详略,言也实为难哉!故易纪三皇, 书叙唐、虞,惟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 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自是以来,载 籍昭晰。然而立谈者人异,缀文者家舛, 斯乃杨朱哭于歧路,墨翟悲于练素者也。
国文·小学·典故:世间歧路
用典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积毁方销骨,微瑕惧掩瑜。蛇予犹转战, 鱼服自囚拘。 欲就欺人事,何能逭鬼诛。是非迷觉梦, 行役议秦吴。 凛冽风埃惨,萧条草木枯。低徊伤志气, 蒙犯变肌肤。 旅雁唯闻叫,饥鹰不待呼。梦梭抛促织, 心茧学蜘蛛。 宁复机难料,庸非信未孚。激扬衔箭虎, 疑惧听冰狐。 处己将营窟,论心若合符。浪言辉棣萼,
国文·小学·典故:世间歧路
用典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
静语莺相对,闲眠鹤浪俱。蕊多劳蝶翅, 香酷坠蜂须。 芳草迷三岛,澄波似五湖。跃鱼翻藻荇, 愁鹭睡葭芦。 暝渚藏鸂鶒,幽屏卧鹧鸪。苦辛随艺殖, 甘旨仰樵苏。 笑语空怀橘,穷愁亦据梧。尚能甘半菽, 非敢薄生刍。 钓石封苍藓,芳蹊艳绛跗。树兰畦缭绕, 穿竹路萦纡。 机杼非桑女,林园异木奴。横竿窥赤鲤,
全文: 半生南走复西驰,愁过杨朱罢泣岐。远梦 亦羞归海徼, 贫游多是滞边陲。胡云不聚风无定,陇路 难行栈更危。 旦暮唯闻语征战,看看已欲废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