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合集下载

人禽流感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

人禽流感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

人禽流感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为及时、科学地采集和运送人禽流感病例或疑似污染环境等各种类型的标本,规范实验室检测程序和检测方法,提高检测质量,明确诊断或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1 采集对象1.1 人禽流感医学观察病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确诊病例。

1.2 其它需要进行人禽流感诊断或排除者。

1.3 需要采集的环境标本。

2 采集要求2.1 从事人禽流感检测标本采集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和具备相应的实验技能。

在标本采集过程中,采样人员参照(附件5)规定的防护措施进行安全防护。

2.2 住院病例的标本由所在医院医护人员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指导下采集。

2.3 标本采集具体种类和数量由现场工作组确定。

2.4 密切接触者标本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采集。

2.5 根据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需要,结合病程再次采样。

3 标本种类每个病例应尽可能同时采集上、下呼吸道标本;需要排除人禽流感的死亡病例则依据《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3号)的规定采集尸体标本,没有条件进行尸体解剖的,可采集呼吸道灌洗液或经皮穿刺采集肺组织标本。

3.1 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深咳痰液。

最佳采集时间为发病后3天内。

3.2 下呼吸道标本:包括呼吸道抽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组织活检标本。

3.3 尸检标本:病人死亡后应依法尽早进行解剖,在严格按照生物安全防护的条件下,进行尸检,主要采集肺、气管组织标本,条件允许下也可采集肝、肾、脾、心脏、脑、淋巴结等组织标本。

3.4 血清标本:每一病例必须采集血清标本,须采集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

第一份血清应尽早(最好在发病后7天内)采集,第二份血清应在发病后第3~4周采集。

采集量要求5ml,以空腹血为佳,建议使用真空采血管。

3.5 其它标本:如果病例有腹泻症状,可在发病后采集粪便标本;有胸水者可采集胸水标本。

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

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

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禽流感,这个让无数人闻之色变的词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

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禽流感病毒,成为了当务之急。

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

我们需要明确检测的目标。

禽流感病毒有多种亚型,我们要检测的是哪些亚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H5和H7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对我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威胁较大,因此,我们将重点检测这两种亚型。

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目前,实验室检测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方法有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病毒分离是传统的检测方法,准确性较高,但操作复杂,耗时较长。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抗体来判断病毒感染情况,速度快,但准确性相对较低。

分子生物学检测,尤其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简便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禽流感病毒检测的主流方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禽流感实验室检测中的应用。

一、实验材料1.样本:采集疑似感染禽流感的家禽咽喉拭子、泄殖腔拭子等。

2.试剂: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病毒提取试剂盒等。

3.仪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离心机、恒温箱等。

二、实验步骤1.样本处理:将采集的拭子样本放入病毒提取试剂盒中,按照说明书操作,提取病毒RNA。

2.模板制备:将提取的病毒RNA与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中的缓冲液、酶混合,进行模板制备。

4.结果分析: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上的扩增曲线和溶解曲线,判断样本是否为阳性。

三、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样本污染。

2.实验室人员要具备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实验结果要及时记录,并与临床诊断相结合,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禽流感病毒,为我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当然,实验室检测只是禽流感防控工作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加强疫情监测、疫苗接种、生物安全等措施,共同抵御禽流感病毒的侵袭。

附7 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范文

附7 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范文

附7 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一、实验室网络设置实验室网络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流感中心和省级流感实验室两级组成。

二、实验室条件及生物安全操作的要求1.省级流感实验室实验条件及生物安全的操作要求(1)实验生物安全要求:安全Ⅱ级+(BSL-2级+)或安全Ⅲ级(BSL-3级)。

(2)特异性H5 的RT-PCR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中用到的血凝抑制实验(HI)可以在安全Ⅱ级+(BSL-2级+)实验室里操作。

(3)特异性H5 的RT-PCR病毒核酸检测在安全Ⅱ级+(BSL-2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里提取病毒的核酸,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要求请参照国家有关核酸检测要求的规定。

(4)微量中和实验、特异性H5 的RT-PCR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采样标本的病毒分离、尸检标本的检测必须在安全Ⅲ级(BSL-3级)实验室里操作。

(5)省级流感实验室实验条件:具备进行禽流感相关临床标本初筛所需的生物安全柜、离心机、PCR仪、电泳仪、紫外线检测仪等配套设备。

2.国家流感中心实验生物安全要求:生物安全Ⅱ级+(BSL-2级+)和生物安全Ⅲ级(BSL-3级)实验室。

3.省级流感实验室职责(1)禽流感标本特异性H5 的RT-PCR病毒核酸检测;(2)禽流感H5的血清学检测工作;(3)特异性H5 的RT-PCR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的病毒分离必须在生物安全Ⅲ级(BSL-3级)实验室;(4)没有生物安全Ⅲ级(BSL-3级)实验室的,将标本送国家流感中心做病毒的分离工作。

4.国家流感中心实验室职责(1)国家流感中心设立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流感室;(2)对各省报告的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进行复核、确认;(3)对不具备禽流感病毒分离条件的省份送检标本的检测、分离和确认;(4)对需要做微量中和实验的血清标本进行微量中和试验;(5)对各省级实验室检测人员的培训;(6)对各省级流感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三、原始标本采集1.标本采集人员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负责标本采集并填写标本登记表,标本采集人员按照《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做好个人防护。

养殖厂中常见疫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养殖厂中常见疫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养殖厂中常见疫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养殖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疫病的存在,养殖业常常面临着种种挑战。

为了及时发现和预防养殖厂中常见的疫病,实验室诊断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厂中常见疫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并分点列出其具体内容。

一、禽流感禽流感是一种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对养禽业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实验室诊断方法如下:1. 外观检查:通过观察禽类患者的症状和外观特征,如呼吸困难、鼻部和眼部分泌物增加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禽流感。

2. 病理学检查:将禽类患者的死体送往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病灶的定位、形态学描述和组织切片等。

这可以帮助诊断禽流感,并了解其病变特点。

3. 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提取禽类患者从育种器官(如呼吸道分泌物、组织)中收集的样本,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以检测是否存在禽流感病毒的RNA。

4. 血清学检测:通过采集禽类患者的血清样本,使用血清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检测体内是否存在禽流感病毒特异抗体。

二、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猪类传染病。

以下是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详细描述:1. 临床症状观察:通过观察猪的行为变化、精神状况、呼吸困难和全身抽搐等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猪瘟。

2. 病理剖检:将疑似猪瘟病死猪送往实验室进行病理剖检,观察器官损伤、淋巴结肿胀和出血以及肺部病变等特征。

这有助于最终诊断和确定猪瘟的存在。

3. 病毒学检测:收集病死猪体内从淋巴组织到呼吸道分泌物的样本,使用病毒学方法,如猪瘟病毒培养、免疫荧光试验等,以检测是否存在猪瘟病毒。

4. 血清学检测:利用血清学方法,如猪瘟病毒抗体检测、中和试验等,通过采集猪体内的血清样本,以判断是否患有猪瘟病毒。

三、水生动物养殖中的细菌感染水生动物的养殖中经常会发生细菌感染,如溶藻菌病和细菌性溃疡病。

以下是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详细描述:1. 细菌培养:通过将病亡水生动物体内或组织上提取的样本分别接种于不同培养基中,培养细菌并观察其形态和生理特征,以诊断感染病菌的种类。

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及诊断

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及诊断

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及诊断禽流感是家禽中易感性极高的病害之一,由禽流感病毒引起,具有高度致死性和传染性。

禽流感病毒由禽类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等直接或间接传播,易在家禽养殖场内蔓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及诊断禽流感病毒的存在和传播情况,对于防控禽流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禽流感病毒的监测禽流感病毒的监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采样、检测和数据分析。

1.采样禽流感病毒的采样包括环境、家禽和野禽样本的采集。

一般采样地点有禽类养殖场、市场和自然湖泊等。

环境样本主要包括禽类排泄物、地面沉积物和空气等;家禽样本包括禽类的食管、喉咙、鼻腔、肠道、粪便和血液等;野禽样本主要是采集禽类的翅膀、鼻腔和粪便等。

在采样前应先消毒工具和手部,避免污染样本。

2. 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血清学检测等。

(1)病毒分离病毒分离是检测禽流感病毒的传统方法,其基本步骤为:首先从采集的样本中提取病毒RNA,然后以细胞培养的形式增殖禽流感病毒,最后进行毒株鉴定和病毒抗原鉴定等。

病毒分离的优点是准确性高,但其操作时间长、施行条件苛刻,同时还存在毒株异质性等问题。

(2)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现行检测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技术可以应用于禽类、环境和野生鸟类等多种样本类型。

其操作流程包括提取RNA,合成cDNA,筛选引物和探针并进行PCR扩增。

该方法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快速方便等优点,能够快速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禽流感病毒。

(3)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通过检测鸡或其他禽类机体内的抗体水平来判断是否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一种方法。

血清学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补体结合试验等。

血清学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的特点,但是其检测灵敏性较低,不能直接检测病毒。

3. 数据分析禽流感病毒的监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该病毒的分布规律、病毒株间的遗传关系等。

禽流感疫情的检测技术和预防方法

禽流感疫情的检测技术和预防方法

禽流感疫情的检测技术和预防方法近年来,禽流感疫情频频爆发,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禽流感是世界性应激源,也是人类最担心的传染疾病之一。

如何及早发现和防范禽流感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禽流感疫情的检测技术和预防方法。

一、禽流感疫情的检测技术1. PCR 检测技术PCR 检测技术是目前最普遍的禽流感检测技术之一。

它的敏感和特异性较高,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出病毒核酸。

PCR 检测技术通过扩增样品中的病毒核酸,建立病毒RNA 和DNA 的检测模型,实现禽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

同时,PCR 检测技术试剂盒价格相对较低,可以广泛应用于实验室。

2. 传统的病毒学检测技术传统的病毒学检测技术包括:细胞培养、鸟胚传递、抗体检测等,这些技术常用于检测禽流感病毒。

其中鸟胚传递和细胞培养技术是主要的检测方法,通过这些技术,能够根据病毒的特性、形态和外壳来检测病毒。

这些检测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可用于病毒复原、病毒培养和抗原表征,有助于对病毒的深入研究。

二、禽流感疫情的预防方法禽流感疫情的预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禽流感疫苗预防禽流感疫苗预防是最常用的禽流感预防方法之一。

疫苗可以帮助鸟类产生免疫力,使它们能够对病毒产生抵抗力,从而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由于禽流感具有高度变异性,因此根据病毒菌株的变化需要不断更新和传统疫苗的研制。

但是,疫苗预防的生产时间较长、疫苗成功率较低是质疑其效果的主要原因。

2. 密切监控和管理密切的监控和管理是防止禽流感疫情发生的其他重要手段之一。

监控和提高人与禽类之间的距离,同时监控禽畜市场,加强宣传和警示,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在过去的几次严重的禽流感疫情中,对禽类进口、出口等进行严格管理,有助于防止疫情扩散。

3. 健康卫生教育健康卫生教育是预防禽流感疫情的重要途径之一。

定期开展健康卫生教育,加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卫生知识,增强人们知晓和控制禽流感疫情的能力,有助于减少病毒的传播。

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方法

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方法

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方法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一)标本的采集1、病毒分离标本的采集病毒分离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集标本的质量,及其保存、运输等环节。

多数标本取自患者上呼吸道鼻咽腔,其次为气管和支气管分泌物,有时也采用肺活检材料等。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放入适当的采样液中低温保存,常用的采样液为:普通肉汤,pH7.4-7.6的Hank's、Eagle's或水解乳蛋白液。

为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在采样液中需加入抗菌素,以往抗菌素多用青、链霉素,近来发现不少种类细菌对它们具有耐药性,故近来多用庆大霉素(其终浓度为每ml采样液中加入0.1 ml的10mg/ml)和抗真菌药物(终浓度为每毫升采样液中加入0.008 ml的250ug/ ml)。

主要的采集方法有以下几种:1)鼻拭子:将棉签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

以同一拭子拭两侧鼻孔。

将棉签浸入4-5 ml采样液中,尾部弃去。

2)咽拭子:用棉签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同样将棉签头浸入4-5 ml 采样液中,尾部弃去。

注:亦可将鼻、咽拭子收集于同一采样管中,以便提高分离率,减少工作量。

3)鼻咽抽取物: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国外有售)从鼻咽部抽取粘液。

先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

收集抽取的粘液,并用采样液涮洗收集器3次。

由于该收集器国内难买到,也可采用国内一种设计装置(见郭元吉、程小雯著,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其实验技术。

中国三峡出版社P186,1997)。

4)鼻洗液:患者取坐姿,头微后仰,用移液管将1-1.5ml洗液注入一侧鼻孔,嘱患者同时发K音以关闭咽腔。

然后让患者低头使洗液流出,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

重复此过程数次。

洗两侧鼻孔最多可用10-15 ml洗液。

5)漱口液:用10 ml洗液漱口。

漱时让患者头部微后仰,发“噢声”,让洗液在咽部转动。

然后,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

注:取鼻洗液和漱口液时,需预先了解患者是否对抗菌素有过敏史,如有则洗液和含漱液中不应含有抗菌素。

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及防控措施

H7N9禽流感病毒实验室检测及防控措施

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能力的病
死性炎症。在进行实验室检测时,通常需要先确
毒,主要在禽类之间传播。家禽饲养行业的发展
定病症的种类以及病症的严重程度。为了提高检
规模不断扩大,如何保障饲养工作的科学性和合
验工作的准确性,兽医还会采用抽血化验的方
理性,避免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和给养殖者造成经
式,对家禽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以确定疾病的
的羊比较容易感染这种病症,方便有针对性地制定
史称“软肾病”。本病在临床症状上与羊快疫相似,
防控对策。结合数据资料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一
有些地区也称之为“类快疫”
。羊肠毒血症最早出现
般情况下,绵羊和山羊比较容易感染该病症。且该
在我国内蒙古地区,后来随着羊群不断引种和羊肉
疾病没有明显的日龄特征,羊只幼崽、怀孕的母羊
和通风工作。尤其要关注圈舍内的环境是否过于
表示家禽感染了禽流感病毒,需要及时采取治疗
潮湿,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给病毒提供传
措施。
播的空间,需要养殖场引起重视。
1.2
2.2
病毒鉴定
禽流感可引起家禽全身广泛出血和多器官坏
疾病治疗工作
在实际展开对 H7N9 禽流感病毒的治疗工作
收稿日期:2021-03-18
差比较大的情况时,就会出现该病症。而且,这种
收稿日期:2021-03-02
作者简介:徐义双(l970—),男,吉林德惠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工作。

时,兽医应当对于区域内出现的禽流感病例进行统
文章编号:1001-0084(2021)05-0091-02
羊肠毒血症是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传染病,是
由 D 型产气荚膜梭菌,即魏氏梭菌造成的。病原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技术 的飞速 发展 ,禽流感 诊断技 术 的研究 也不断深 入相继建 立 了病 毒分 离鉴定 、血清 学实验 检测 、分子 生 物学等诊 断技术 。本 文就这 些方法 的基 本原理 、检测优 点 以及应 用现状 进行综 述 ,以期 为控制 禽流感 的疫情 赢
得时问。
最常用 的方法 是免 疫双扩散O DD 1 。另外 ,还有免疫单辐 射扩 散试验( S R D) 和对 流免疫 电泳( C I E ) 。其中S R D可对抗 体进行定性或 定量检测 。而CI E 相 对而言则较为敏感 ,操
作简单 ,所 需时间最短 ,l h 即可 出结果 。李 海燕 等( 2 0 0 0 )
用O. 5 g / ml 的NP - 4 0 处 理病毒 蛋 白作 为A GI D试验用抗 原, 能检 出禽流 感各 型阳性 血清 ,而 与N D、MD、I B 等l 5 种
其 他鸡 的疫病 阳性血 清均 无交叉 反应 。邓 困华等人 用禽
方法高2 - - 4 倍 。试 验简便快速 、特 异性好 ,是亚 型鉴 定的 常用 方 法 。 由于用 己知 亚 型 的 抗m 清 不 能 检 出新 的亚
型 ,所以用该法鉴定不如琼脂扩 散凝胶试验简便快捷。 2 . 2 琼脂凝胶免 疫扩散 试验( AG I D) 免疫扩散法就 是使 抗 原与抗 体在琼 脂糖凝 胶 中 自由扩散而 相遇 ,从而 形成 抗 原 抗 体复 合 物 , 由 于此 复 合 物 分 子量 增 大 并产 生 聚
下 作 用 下 ,加 入 鸡 红 细 胞 , 该 法 检 测 的抗 体 效 价 比 常 规
禽流感 是一种 急性传 染病 ,每 次爆发 不但 给养禽业 造成 巨大经济损失 ,而且严重威胁 人类的健康 。由A型流 感病 毒引起 的禽流感 ,其 临床症状 因感 染禽 的种类 、年 龄 、病发感染 情况及 新感 染毒株 的毒 力不 同而表现 不一 致 ,其病 理变化 因感 染病 毒株 毒力 的高低 、病程长 短及 种类 不 同表现 也不尽 相 同,而 且无一 为特征 性症状 和剖
l 病毒的分离鉴定
由于禽流感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较大且无特征性病 变 ,所 以多年来 禽流 感 的确诊 一直依 赖于病 毒的 分离和 鉴定 ,禽流 感病毒 分离和 鉴 定的方法 在] 二 作 中不 断被完
善 。一般用 无菌 的棉拭子 从活 禽 的气 管和 泄殖腔 采取深 部病料放入 无菌培 养液 ,或无 菌采取 病变 组织磨 碎制成 1 0 %悬液 ,然 后接 种予9 ~ 1 1 日龄 S P F 鸡胚 ,收获2 4 ~ 9 6 h 的 死胚 ̄ n 9 6 h 仍存 活的鸡胚尿囊 液 ,测其血 凝活性 ,若血凝 活性 为 阴性 ,应 将 收获 的鸡 胚尿 囊 液 原倍继 续 盲传2 — 3
集 ,不 再继 续 扩 散 而 形 成 肉眼 可 见 的 带状 或 线状 沉 淀 带。A GI D是用来检 测A型 流感病 毒群特 异性血清抗 体即
抗 核 蛋 白( N P ) 和 基 质 蛋 白( MP ) 的抗 体 的 一 项 试 验 ,AG I D
检 变化 。因此 ,快速 、特 异的 诊断技 术对 于禽流 感的预 防显得非 常重要 。近 年来 ,随着皿清 学实 验技 术和生物
2 血清学检测
2 . 1 血凝 ( HA ) 和血凝抑 制( HI ) 试验 H I 试验 是进 行全球
2 . 4 病毒 中和试验 ( V N T ) 用、 , 1 T 来 鉴定或 滴定禽 流感
种改进法. 平板微量NI 试 验 ,此法 虽不能提 供常量法 的定 量 ,但却是A型流感病毒 的病毒分类和抗体检 测的快捷 方
法 。试 验证 明 ,微 量NI 试验 能对 分离物 做 出准 确鉴 定 , 而常量M试验检测亚型混合物 更敏感 。目前很多兽医实验 所 己将微量 N I 试 验 列为流 感病 毒分离 物定 型及筛选 畜禽 血清9 型NA 抗 体的常规方法 。此法快速 ,成本较低 ,重复 性好 。这种技术 的可靠性将 导致I NI 试验 的广泛应用。
山东畜牧兽 医
2 0
荆 玉伟 ( 山东 省 诸城外贸 绿安检测有限公司 2 6 2 2 0 0 )
中图分类号:¥ 8 5 8 .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 0 0 7 — 1 7 3 3 ( 2 0 1 3 ) 0 4 — 0 0 8 8 - 0 3
流感病 毒核蛋 白作 为抗原进 行A GI D 试 验 ,并取得 了 良好 效 果 。赵 增连等 ( 1 9 9 7 ) 在 琼脂板 中加 入3 %的P E G . 6 0 0 0 ,  ̄ J J AG I D的敏感性提高 ,且更加快速省 时。 2 . 3 神 经氨 酸酶抑 制试验 ( NI T 1 根 据A型流感病 毒的表 而抗 原特 性 ,特 别 是血 凝 素 ( HA ) 和 神 经氨 酸 酶( NA ) 特 性 ,不仅 可通过 I 玎试验对 病毒 进行 鉴定 ,而 且可通过NI 试验进行鉴定 。1 9 8 3 年R . A. V a n . De u s e n 介 绍了NI 试验 的一
代 。对具血凝活性 的尿囊液需 先用ND抗血清 作H I 试验 ,
以排除 新城疫病 毒的可 能性 。对新城 疫病 毒血清 的H I 阴
性者再用琼脂糖 免疫扩散试验( AG I D) 来检测特A型禽流感 病毒 的型特异 性 。最 后用禽 流感 病毒 分型血 清作血凝 抑
制试验和神经氨 酸酶抑制试 验f R O以鉴定A型流感 病毒的 亚 型。在病毒 分离和 鉴定 的 同时 ,一 般还需 做病毒 的致 病 性试验 , 以确 定所分离 的毒株 是高 致病 力株还 是低致 病 力株或是非致病力株 。病 毒的分离鉴定对禽流感的诊断 可做最终确诊,但其操作程序复杂.花 费高 ,耗时耗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