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大学三小伙自主创业 网友封现实版“合伙人”
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案例集

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案例集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案例集案例 1:在校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①。
南京邮电大学大二学生陈峰伟正在仙林大学城内建一个500 平方米的 IT 卖场,这个名为“华盛电器” 的大卖场将投入 300 万元,所有投资都是陈峰伟个人的投入和融资。
目前,这个由大学生自己投资、自己筹划,甚至连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大学生的企业已经完成了工商注册,预计明年初开业。
虽然南京家电业巨头云集,但陈峰伟这个年轻人已经把竞争对手锁“第一年的销售目标是 4000 万, 5年后,我希望能到达 2 亿,抢到定为苏宁、五星等巨头。
” 仙林地区 80 的市场份额。
陈峰伟在同学眼中是个能人,来南京不过一年半时间,却一直没有停顿自己的创业之路。
他自称卖过图书、卖过手机。
在新生军训时,学校只发了衣服,却没配鞋子,他立即从外面购进鞋子向新生推销。
今年暑假,陈峰伟先到太平洋建立集团实习,回到河南老家后又做起“我两个星期就赚了两万” 了一些高校的招生代理,,陈峰伟的声音里透着些许自豪。
陈峰伟最早接触 IT 销售也是在大学中,除了向同学们推销手机、 MP3 等IT 产品外,他还在仙林大“有的学生代理一天就能卖出两部手机” 陈峰伟没有透露自己学城的各个学校内开展代理,在校一年半到底靠这些方式赚到了多少钱,但他称此次华盛电器注册的 30 万元资本全来自于自己的投入。
在向同学们推销手机和其他数码产品时,他发现了宏大的商机:仙林地区有“仙林地区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 12 万大学生,却没有一个专售数码、手机产品的店铺。
产品的年市场份额达3. 6 亿元之巨,光手机一天就产生 300 部需求。
” 陈峰伟称这一结论来自于他组织的 3 次市场调研。
陈峰伟向大学生们做的另一个问卷题目是:假如我在仙林开一个大卖场,你会不会来我这边买? 70 学生的答案是“不会”,他们选择如苏宁、国美这样的大店,一局部会选择去珠江路,在问卷上选择到他店里去买的占 18。
但这 18 也给了他很大的刺激,纯数学计算, 3. 6 亿市场总需求的 18 就是 6400 万,陈峰伟决定动手,开这个大卖场。
畅网CEO陈曦的三起三落:从少年班退学到创业

畅网CEO陈曦的三起三落:从少年班退学到创业114岁考入天津大学少年班,曾经三入大学学习,四次创业;曾经身价千万,也曾经只有50元的全部身家。
但这一切经历都没有影响他那颗执著的心,“因为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
”2005年,他从1万多名竞争的创业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东方卫视《创智赢家》冠军。
目前他创办的畅网科技公司手机游戏的用户已经达到15万,处于行业里的前三名。
2314岁考入天津大学少年班,曾经三入大学学习,四次创业;曾经身价千万,也曾经只有50元的全部身家。
但这一切经历都没有影响他那颗执著的心,因为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
2005年,他从1万多名竞争的创业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东方卫视《创智赢家》冠军。
目前他创办的畅网科技公司手机游戏的用户已经达到15万,处于行业里的前三名。
45从少年班退学经商百元投资花店加盟效益千万67在外人眼里,14岁就考入天津大学少年班的陈曦理所当然应该选择一条学术研究的道路,成为科学家。
89但外表沉静的他却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虽然也渴望有一天能安静地坐在研究室里研究些理论,或是周末的下午给别人讲讲课;也喜欢经济理论以及哲学,崇拜尼采、萨特、叔本华和黑格尔。
但他却选择了退学,走上通往企业家的道路。
1011陈曦的解释是,选择努力去成为一名企业家源于我自知天赋不够,不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很难用科学理论造福于这个社会。
我希望能成为对社会、对别人有贡献,有价值的人,希望自己能为更多人承担责任,而企业家是个不错的角色,我想用商道改变社会。
另外,我想我从小就对经济敏感,有成为创业者的特质。
1213的确,他比一般人更早地展现了创业的天赋。
在少年班上学期间,陈曦就开始做生意了。
1997年初,当很多人对互联网还很陌生的时候,他已经利用B2C的模式赢利,比马云的阿里巴巴要早几年。
一家香港的风险投资公司一下子投了400万美元,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陈曦毅然离开了学校,和伙伴们在天津、北京、杭州等地开设了自己的公司,他担任公司的CTO(首席技术官),身价也一下子涨到了几千万元。
独自创业成功的名人

独自创业成功的名人独自创业成功的名人篇1:李开复1977年,我第一次参与了美国Junior Achievement(JA)组织的“高中学生创业尝试”课程。
学生将在商业志愿者的指导下创办一个学生公司,发售股票,召开股东会,竞选管理者,生产和销售产品,财务登记,开展评估,清算公司。
通过学**和实践,来学**商业运行的方式,了解市场经济体系的结构和它所带来的效益。
参加这个课程,将由学生担任员工并推选一个总裁,由总裁来设定公司名称、产品的推出,以及目标客户。
当年,我被推选为主管市场的副总裁,负责销售。
当时每个周末,工厂里都集中了很多学生在做雕花。
在负责推广的过程中,我建议让学生家长来购买,虽然他们其实并不需要。
最后,公司虽然有盈利,但是这些产品几乎是在内部消化了。
有了这次的切身参与,15岁的我忽然意识到,真正好的产品,其实不是求人去买的,而是必须要有市场需求,真正好的产品是有人来拉住你的手,来恳求你,而我们的企业不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还要央求亲属给面子购买,显然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不过,这已经充分奠定了下一次成功的基础。
1979年年中,我已经对建立公司的整个程序了如指掌,我第一次像模像样地撰写了公司的财务报告,不但包括《收入报告》(statement of earning)、《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还有《清算报告》(liquidation report),我第一次知道了公司的运转需要现金流的顺畅,我们知道批发商对于付账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他们需要30天才给我们结账。
我也第一次知道,当我们把商品销售到田纳西州以外的公司时,田纳西州的税率是不适用的。
在写财务报告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发现每个股东得到64.90美元的回报,这个结果创造了我们高中有史以来最高回报率的公司。
让我更自豪的是这个公司经过评比,得到了1978年全美Junior Achievement的第一名,成为了那一年的“Company of the Year”(年度最杰出公司)。
三人行公司钱俊冬创业介绍(案例)知识讲解

大学生创业的先行者、实践者--记大学生创业者钱俊冬的创业故事钱俊冬,男,1980年6月出生,安徽省无为县人。
西安三人行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00年9月-2004年7月,就读于长安大学,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9年3月至今中欧商学院EMBA,获硕士学位,央视《赢在中国》第二赛季十强选手。
2003年8月,在西安高新区注册成立了陕西省第一例在校大学生的公司——西安三人行信息通讯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万。
2005年7月又以150万的资本注册了名下第二家公司——西安三人行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钱俊冬同志先后获西安市十大新闻人物、西安市青年创业形象大使、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安徽省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2009年,作为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组织的“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之一,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等地高校做巡回报告。
贫困学子,备尝艰辛1980年钱俊冬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普通的农村贫困家庭,2000年考入长安大学,是在学校帮助下缓交学费才得以入学的贫困生。
面对生活的压力,不服输的他给自己定下了“用知识和勤劳改变命运”的目标。
从此,课堂里他刻苦学习,课余时间就变成了长大校园里名副其实的“倒爷”。
从卖随身听、电话卡到卖学习资料、生活用品等,凡是同学们需要的,他都推销过。
他还利用寒暑假期间往返于全国各大城市,为多家知名企业做市场调研,通过这些兼职机会,不断锻炼、提高和充实自己,为日后的自主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抓住商机,挑战命运2002年初,参加长安大学第一届“挑战杯”创业大赛获得优胜奖,在钱俊冬内心掀起不小的涟漪。
在校领导及校团委的支持、鼓励下,他发起成立了长安大学创业协会,并被推举为首届会长。
钱俊冬带领同学成立校园信息服务中心,定名“三人行”,为同学们提供家教介绍、学习和生活便利服务等,后来又与诺基亚、摩托罗拉、中国移动等公司签约,成为一级校园代理商,在各大高校推广通讯类产品,销售工作如火如荼,初步展露出他的经商才能。
“刷”出人生新轨迹 三椒公司董事长林创有纪事

个 成 柬
” 祧 蚺 蚺
拂 籼 稗 牡 州
三椒 公司董 事长 林创有 纪事
■ 文 , 棉生 郭
林创有坚强的意志与不屈不挠的奋斗精 让以后的弟妹 有机会 延续他成 为一
神
学生的梦想。贫寒.让年少的林包 18 9 8年。林创有初中毕业并考上了 到了学习的真谛:只要 自己喜欢 掣
由陶醉 .但 此时的林创 有.却 抓住了 以数量抢 占市场。这说明。再小的产品.
括全 自动注塑机 、高频机 与植毛机等。
自己人生 中的第一 个发展机遇:在业务 即使单价再 低,只要专注 经营.只要 有 在蚪经商近 ∞ 年的社会经历、诚信做人 工作 中,他不断积 累社会 人脉 关系.初 市场基础.它依然能带来 丰厚的回报。 的个人品牌基础 以及 广泛的社会 关系.
的决定,让林刨有 的亲朋好友都 惊。而事实证 明.他的选择是正璃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林创有 已经
屡的业务员做 到了业务主臂.掌昔
厂大部分的业务订 单.成为 工厂里
才 、韭 务大 明星 。
荣誉 与鲜 花蜂拥而至 .对一千
岁 出 头 的 年轻 ^ 来说 .似 乎 有 充 分
商 箍 。 旅事
反 对 : 加 工 厂 生 意 正 是 鼎 盛 时 期 .业 务
订单做也做不完,何必去冒这么大的风 险.做 这种前途 完全没有把握的事。此 时的林创有.心 中却是另外一番盘算 : 柏工厂生意再怎么好 .毕竟是加 工广, 所有的业务关系都掌握在上游厂家手里. 如果自己没有办法把握住业务关系的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 康意识 的逐步 生产的情况。 上世纪 9 0年代初.汕头是国内乃至 增强.其市场发展潜力不可限量 于是. 古训 “ 居安思危”.林创有时刻以 此自勉。企业产销两旺并没有让林创有 花加工厂.他深刻地意识到:如果没有
21岁火箭少年:有些被神话 徐小平或领投1600万

21岁火箭少年:有些被神话徐小平或领投1600万励志2014-12-02 13:28:41胡振宇(后排右二)创业团队与其他火箭爱好者。
胡振宇21岁,江西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014届毕业生。
曾任“科创航天局”广州项目组组长,该组织为国内首个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民间火箭爱好者团队。
2013年7月,组织火箭爱好者在内蒙古发射国内首枚由大学生自制的探空火箭(YT-4)后引起轰动,被称为“火箭少年”。
2014年1月,创立中国首家私营航天公司翎客航天( LinkSpace),现为该公司CEO。
在电视上讲述造火箭的故事,坐飞机住五星级酒店,出没高大上场所,和顶级风投“牛人”吃大餐,对谈项目投资……这些闪亮的时刻,只是胡振宇生活的华丽插曲。
更多时候,他和女朋友住在广州城中村20平米的出租屋内,挤公交买菜做饭节省开支。
生活像蒙太奇一般,不停切换、跳跃。
他说,自己仿佛过着“畸形”的生活。
21岁的“火箭少年”胡振宇是华南理工大学2014届毕业生。
他瞄准了高大上的航天领域创业,游走在兴趣和商业之间,游走于两个完全不同社会层次之中,尝试为理想寻找一个合适的容器,用商业规则去孵化和实现它。
与同龄人相比,他的朋友圈多样而“复杂”。
有人说他是天才,追随他创业,支持他折腾;也有人质疑他的能力,冷眼于他的高调,担忧他的创业遭遇森严的壁垒……他能否成功?一切,还要等待时间来回答。
创业团队三人团队的90后leader胡振宇正在为刚刚创立半年的翎客航空寻找天使投资,这是国内首家提供探空火箭发射服务的私企。
创业团队对这位90后leader有信心。
初见胡振宇,21岁的脸稚气未脱。
见面前,他刚回了一趟学校,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014届毕业生,他的同学都已拿到毕业证,他还有两个学分出了点“故障”。
2014年1月,胡振宇创立了中国首家私营航天公司翎客航天,英文名LinkSpace,意为连接太空与地球,定位是提供探空火箭发射服务。
创业成功的短例子3篇

创业成功的短例子3篇人生四大乐:青春活力,创业有成,家庭和顺,邻里和谐。
人生四大悲:病魔缠身,患得患失,重蹈覆辙,一事无成。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创业成功的短例子3篇,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业成功的短例子一:刘思源:90后“小鲜肉”掘金阿拉迪小切糕一提到切糕,你会想到用核桃仁、葡萄干、芝麻、玉米饴等原料熬制而成的西域美食,但真正吃过的人并不多。
90后襄阳小伙刘思源为了让美味平价的正宗西域小切糕成为大众小吃,奋斗了整整3年。
他和团队里同样年轻的90后小伙伴,凭借着自主研发的“阿拉迪小切糕”在2015年湖北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大赛上脱颖而出,夺得了初创组冠军。
当“小鲜肉”爱上“小切糕”春夏是休闲食品的旺季,刘思源和小伙伴们也格外忙碌。
周末时,他带着几十盒“阿拉迪小切糕”在武商襄城购物广场的超市里试销。
穿着萌哒哒真空“外套”的“阿拉迪小切糕”让人眼前一亮,顾客没见过,更没吃过,好奇地驻足观望。
此前在襄阳,市民们见到的都是商贩用推车沿街出售的大块切糕,有需要就切下一块论斤卖。
可这是一款改良后的全新产品,刘思源和小伙伴们不知道市场如何,更不知道如何定价。
因此,只要有顾客驻足试销台,他们就会马上推介:“这有一款正宗西域小切糕,您愿意购买尝一尝吗?”顾客们肯定地回复后,让已为“阿拉迪小切糕”奋斗了整整3年的刘思源极为高兴。
试吃之后,许多顾客直接付钱买走切糕。
“顾客给出的心理价位在30元至50元/盒,而我们预售价是39.8元一盒。
”刘思源对市场的判断相当敏锐。
作为一枚“小鲜肉”,怎么会“爱”上女孩子喜欢的甜点切糕?“切糕王子”新闻激发灵感2012年,一则新闻吸引了正上大学的刘思源的眼球,“长沙理工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勤工俭学,在互联网上卖切糕,生意非常红火,被网友称为‘切糕王子’,一下子成了‘明星’”。
不过,刘思源的关注点是也能做成大生意的切糕。
事实上,刘思源并非突发奇想,他在大学里就是个“创业”达人,开了好几个小公司,头脑灵活,嗅觉敏锐。
大学生创业典型例子3个

大学生创业典型例子3个大学生创业典型例子一:黄安新:90后“云财雅思”教育培训校长的创业故事黄安新,一个来自江西的阳光大男孩儿,从云南财经大学一毕业就扎根市场自主创业。
他是国家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早期受益者,在教育服务市场里摸爬滚打五六年,已经在行业内小有名气。
大学毕业就创业黄安新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大学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却偏偏对教育最有兴趣。
抓住某机构在校园招聘兼职的机会,黄安新在大二时就成为了大学生拓展训练的校园代理。
开朗的性格,富有号召力与感染力的授课风格让他很快成为人气教练,积累了最初的教学经验,也在心里暗自埋下了当培训师的职业“种子”。
此后,黄安新自学考取了体验式中级培训师中级职称、团体心理培训师高级职称。
为他的“培训师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22年,黄安新大学毕业,正值国家大力推行大学生创业,于是,他一个人去注册了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那时听说经开区的创业大厦有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就把公司开到了经开区。
”回想起公司成立之初,黄安新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创业大厦给的条件非常好,50平米办公室,办公桌、电脑、饮水机都是免费配套的,网络也不用交费。
”初尝创业的艰辛解决了基础配套的问题,黄安新轻装上阵,和同学一起开始做起企业培训,却遭受了市场的当头一棒。
“很多企业做培训都会选择教育经验丰富的培训机构,尤其是给大企业做过培训的,对于我们这样的新培训机构,他们的眼光总是不信任的”。
没有经验,是很多大学生创业项目共同面临的困难,但黄安新并不气馁,而是一家一家地问企业要不要培训,挨家挨户地推广自己的培训产品。
“幸运的时候,别人和我多聊两句,大多数时候是被直接拒绝。
”黄安新几乎跑遍了昆明大大小小的写字楼,却收获甚微。
“跑几百家才有1家做培训。
”黄安新说,但只要有1家做培训,黄安新就投入100%的热情和责任心去做好它。
1年多的时光,黄安新逐步摸索企业经营的方向,积累了作为教育服务提供商的初期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媒大学三小伙自主创业网友封现实版“合伙人”
临近毕业季,你是否还在为找工作发愁,然而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的三个大四学生却放弃了去各大电视台工作的好机会开始自主创业。
今年4月份,李念和他的两个同学郝放、容博凡在毕业前夕当上了老板,三个大四学生的无人机航拍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近日,这三位小伙子的创业故事走红网络,许多网友把他们比喻成现实年轻励志版的“中国合伙人”。
扬子晚报记者韩飞实习生孟思
设计无人机本为讨好女友
却意外收获创业灵感
不少网友好奇,这些学生是怎么与航拍结缘的呢?昨天,扬子晚报记者致电其中一个创业者李念,他笑着回答记者,自己航拍创业的灵感是来源于女友的一次生日。
3年前,刚上大二的李念还和其他发烧友一样,满足于用小飞机搭载卡片机自娱自乐拍摄一些好玩的东西。
然而一次女友生日,李念为了制造惊喜,计划用飞机吊起一个1米多长的毛绒熊飞到女友的跟前。
于是他开始琢磨小飞机承载更多重量的方法,并且设计了自己的第一代可以载重单反相机的无人机。
有了这个成功的模型,李念第一次意识到,小飞机不仅能搭载卡片相机进行简单航拍,也可以搭载摄像机和单反进行更高难度的专业拍摄。
这时起,成立航拍公司的念头在李念脑海中第一次燃起。
刚开始李念光靠自己琢磨飞机和摄像技术,后来,他的同学郝放、容博凡也加入其中,对于这三个人来说,玩小飞机是兴趣,摄影和制作电视片是专业,而航拍是兴趣与专业最好的组合方式。
大二的时候,三人经常聚在一起改装、设计航拍飞机等设备,在校园中航拍各种视频并放到网上。
他们的作品在一些专业论坛收获了大批的粉丝,他们自主设计的航拍飞行器也被许多网友所称赞。
到了大三,央视的一些栏目组和几个传媒公司看到他们的作品和设备后,开始三不五时地找三人拍摄一些高难度的镜头,并支付相应的费用。
这让三个人看到了商机,通过近两年的兼职航拍和不断在媒体圈积累的人脉,三个人觉得是时候成立自己的航拍公司了。
自认航拍水平高
三小伙靠网络发力抢订单
向父母借了30万元的注册资金,三个大四学生的“北京中视格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24日正式成立了。
通过市场调查他们发现,目前的航拍市场很大,但真正专业的航拍公司却很少,在网络上比较了各专业航拍公司和工作室的设备,李念骄傲地告诉记者:“目前全国算得上具有商业航拍级别的公司不足5家,而自己公司的设备和技术在前五名之中。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李念向记者介绍起了三人创业团队所研发的无人航拍飞机的优越性能。
他说:“大部分玩家的航拍飞机充其量只能搭载卡片相机,且飞行不稳定,拍摄出的画面效果很差。
但我们的飞机能够搭载4公斤的摄影器材,且飞行稳定而灵活,能够随时转换角度、方位和远近景,所以拍摄出的画面能够达到商业使用的要求。
”优质的画面背后是李念、郝放、容博凡三人对航拍飞机不懈钻研与努力的结果。
单单为了挑选一个发动机,李念他们就要在网上浏览比较几百种发动机,并挑选出性能最合适的一款,飞机的螺旋桨、传感器、发动机等也不例外。
他们不光自己研究,还深入各大专业网络论坛寻找高人进行技术指点。
每次飞行完遇到技术难题,只要网上发帖,总会有热心的网友帮他们解答难题。
而百度贴吧以及各大专业论坛上的航拍发烧友和技术达人也成为李念等三人的航拍事业的首批网络粉丝。
经过了近2年的飞行试验和改进,如今,李念团队的拍摄质量得到了不少专业人士的好评也积累了不少人脉。
三个小伙子为了拓宽市场,利用网络发力不断推销着自己的产品和技术。
“每天叫醒你的
不该是闹钟是梦想”
他们的故事在网络上备受称赞。
而他们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每天叫醒你的不应该是闹钟,而是梦想。
”这句话戳中网友心中关于“梦想”的思考。
“做人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两样?”网友熊振玮说。
“人因梦想而伟大!有梦的孩子总是那么的具有力量。
”网友行走河源之人文河源毫不掩饰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除了梦想还有不懈的努力,而这条路并不好走。
网友“你的样子一言难尽”看到他们的不易和坚持,鼓励说:“创业风险大,能成功的也就那几个。
加油!”“一定要坚持住。
慢慢来。
”网友东北小麻花也为他们加油打气。
“新一代中国合伙人!”网友云在东方则把他们与时下创业励志大片《中国合伙人》并论。
未来他们打算,以航拍起家,等到公司做大,发展全方位业务,拍广告、电影或者制作节目,全力以赴,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