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化学备考精析精练:专题7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大纲版)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考复习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Ⅰ教材知识点第一节、碳族元素一、碳族元素概述1.碳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及原子结构示意图:2.碳族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都是,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易通过共价键形成共价化合物。

化合价主要有____价、____价。

3.(1)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中,金刚石、石墨及C60等是__________,其中________的硬度最大;(2)碳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______;在所有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甲烷(CH4)含氢量最大;(3)_____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其单质晶体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4.递变规律碳族元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依次_______,原子半径依次______。

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_________,失电子能力______,元素的金属性由___到____,非金属性由_____到_______,由________元素逐渐变为______元素;_______是非金属,______的金属性比非金属性强;________都是金属。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RO2)对应的水化物(H2RO3或H4RO4)酸性逐渐_______,碱性逐渐_______。

二、碳单质(补充知识)1.同素异形体①金刚石:无色透明晶体(空间网状原子晶体)②石墨:深灰色固体(层状结构过渡型晶体)2.性质①稳定性:难氧化②还原性:C+2CuO2C+SiO2C+H2O (水煤气)③可燃性:C+O2④氧化性:C+2H2C+Si (金刚砂)三、CO21.物理性质:无色略带酸味,微溶,无毒,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Ⅰ.氧化性:2Mg+CO2C+CO2Ⅱ.酸性氧化物通性:CO2+Ca(OH)2=CaO+CO2=2NaOH+CO2=Na2SiO3+CO2+H2O=C+CO2CO2+H2O四、CO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有毒(与血红蛋白作用) 2.化学性质:Ⅰ.还原性:Fe2O3+3CO (炼铁)Ⅱ.2CO+O2 (淡蓝色火焰)五、碳酸盐①正盐稳定性:Na2CO3、K2CO3加热不分解,其他碳酸盐加热易分解溶解性:只有K+、Na+、铵盐溶于水,CaCO3、BaCO3等不溶于水②酸式盐稳定性:加热比正盐易分解,但比H2CO3稳定溶解性:均易溶于水,但NaHCO3、KHCO3比Na2CO3、K2CO3溶解度小第二节硅和二氧化硅一、硅(1)晶体结构:正四面体型空间网状原子晶体(2)物理性质:硬度大,熔点高,具有金属光泽,半导体,(3)化学性质:不活泼,除常温下与F2、HF、强碱反应外,加热时可与O2、H2等反应。

高中化学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中化学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

安顺市民族中学第一轮复习化学教案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考纲要求1.碳族元素的有关规律,碳的化学性质。

2.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晶体硅与金刚石的异同点,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异同点。

3.硅酸盐工业的有关知识。

4.碳、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反应图。

二、知识结构1.碳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

元素性质碳(C)硅(Si)锗(Ge)锡(Sn)铅(Pb)主化合价+2,(+4)①(+4) +2,(+4) +2,(+4) (+2),+4单质色态无色或黑色固态灰黑色固态灰白色固态银白色固态蓝白色固态氢化物RH4稳定性稳定性逐渐减弱主要氧化物CO、CO2SiO2GeO、GeO2SnO、SnO2PbO、PbO2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H2CO3H2SiO、H4SiO4Ge(OH)4Sn(OH)4Pb(OH)4酸碱性酸性递碱碱性递增(多为两性)金属性、非金属性非金属递减、金属性递增2.碳的氧化物性质、结构比较。

碳的氧化物CO CO2电子式、结构式——:..o::..c::..o:o=c=o分子极性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氧化物类型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三、知识点、能力点提示1.碳族元素的特点1)碳族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的中间位置,获电子或失电子能力都较差,常温下,化学性质都不活泼。

2)碳族元素重要性质:①化合价。

在化合物中除硅表现+4价外,其余表现+2价和+4价。

在与氢形成化合物中,碳和硅表现-4价。

②C、Si、Ge、Sn、Pb随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其变化趋势比氮族元素更为明显。

锗的金属性明显地强于非金属性。

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随元素核电荷增加酸性减弱,碱性增强。

④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元素核电荷增加而逐渐减弱。

⑤碳族元素正4价化合物比正二价化合物稳定,但铅的正二价化合物比较稳定,如PbSO4.2.硅和硅的化合物1)组成和结构。

①硅的单质构成的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具有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

【中学化学】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习题word精品文档7页

【中学化学】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习题word精品文档7页

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二节碳族元素1.碳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族,包含的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为等。

2.从碳族元素的名称可以看出:其单质属固态非金属单质的是,其单质是金属单质的是 .3.根据课本上图7一1和表7—1分析,碳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和原子半径等是如何变化的?4.C、Si、G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由此可看出:碳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其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有个电子。

5.碳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碳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依次,原子半径逐渐,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使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非金属性逐渐,金属性逐渐;在碳族元素的单质中,属非金属的是;既显金属性又显非金属性的是,但在化学反应中多显示非金属性,特征能说明其显示金属性;金属性比非金属性强,特征能说明其显示非金属性;都是金属。

6.碳族元素的化合价:(1)碳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为,最低负价为,另外还常显价。

碳族元素显-4价的原因是;显+4价或+2价的原因是 .(2)在碳族元素中,的+4价化合物是稳定的,而的+2价化合物是稳定的。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稳定性:CO CO2、SnO Sn02、PbOPb02;并分析CO和C02稳定性不同的原因是;PbO和Pb02稳定性不同的原因是 .7.碳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其中显酸性并按酸性增强的顺序排列为;显碱性的是 .第二节、硅二氧化硅一、硅1.硅元素的存在:(1)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位。

(2)在自然界中,没有态的硅,只有以态存在的硅,常见的是、等。

2.硅单质的物理性质:(1)硅的同素异形体:硅有种同素异形体,分别是 .(2)晶体硅是色,有、的固体,它的结构类似于,其熔、沸点都,硬度,导电性,是良好的材料,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工业。

3.硅的结构特点:(1)硅元素的原子为什么不易形成硅离子(或常见硅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硅原子与其他原子都以共价键结合)?(2)硅的化学性质为什么不活泼?4.硅的化学性质:(1)常温下,硅只能跟①、②和③溶液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③ Si + NaOH + H2O = + H2,(2)在加热条件下,硅能跟和等非金属单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①.② . 5.硅的制备:工业上,用在高温下还原可制得粗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硅的用途:(1)利用硅是良好的材料,可用来制造、、等器件,还可制成 .(2)硅钢等硅的合金的用途很广,含硅4%的硅钢具有良好的,可用来制造;含硅15%的硅钢具有良好的,可用来制造。

(学案)-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

(学案)-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学案第七单元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一).碳族元素:1.碳单质:(1)同素异形体:○1概念: 。

○2碳的同素异形体有 、 和 等。

其中, 晶体是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为原子晶体; 晶体是层状结构,为层状晶体,每层内的碳原子排列成 形。

(看作混合型晶体); 称为足球烯,是 晶体。

(2)化学性质:碳单质常温下性质很稳定。

①可燃性:C+O 2(足) ; C+ O 2(不足) CO②高温下,与氢、硫、硅等发生化合反应:C+ S (C表现还原性)C+Si (C表现弱氧化性) C+ H2(C表现弱氧化性)③高温下,与钙、铁、铝、硅的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碳化物或还原出金属单质:CaO+3C CaC2+CO CuO+C Cu+COSiO2+ C Si+ 2CO Fe2O3+3C 2Fe+3CO④高温下,与水蒸汽发生反应,该反应用于工业制。

⑤与氧化性酸发生反应:C+ HNO3(浓) , C+ H2SO4(浓)CO3COMgCO3.碳酸及其盐(1)碳酸:○1不稳定性:○2弱酸性:碳酸是二元弱酸,只存在于稀溶液中,其电离方程式为:(大量的饮料充入CO2是因为:)(2)碳酸盐:分为碳酸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如: Cu2(OH)2CO3).碳酸盐除钠、钾、铵的盐溶于水以外,其它不溶于水。

碳酸氢盐都溶于水,其中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

稳定性:碳酸盐碳酸氢盐(填>、=、<,下同);溶解性:碳酸盐碳酸氢盐。

(NaHCO3反常)○2碳酸正盐(Na2CO3)和酸式盐(NaHCO3)的比较思考:用标准盐酸滴定末知浓度的Na2CO3溶液:a、用酚酞做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发生的反应为:b、用甲基橙做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发生的反应为:,3二.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都是无色晶体B.单质中硅单质熔点最高C.碳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D.在化合物中最稳定的化合价都是+4价[例2]门捷列夫在19世纪中叶,曾根据他所发现的周期律,预言过第四周期第ⅣA族元素X(当时称为类硅)。

高三化学第七章 碳族元素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1

高三化学第七章 碳族元素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1

第七章碳族元素考纲要求:1.理解碳族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性质及其相似性与递变性规律。

2.掌握碳和硅的性质、用途。

3. 掌握硅、二氧化硅的空间结构和化学性质4. 掌握硅酸.硅酸盐的化学性质5. 理解水泥工业和玻璃工业的基本原理。

6.了解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及主要用途。

考点17 碳族元素备考聚集:一、碳族元素:(易形成键,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族,是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专业.二.碳及其化合物1.单质(C):(1)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和C60等。

金刚石是空间网状结构,为晶体石墨(混合型晶体)是结构,每层内的碳原子排列成正六边形;C60 为足球烯,晶体。

(2)化学性质:(常温下性质很稳定)①可燃性:C+O2(足) --- C+O2(不足) ---②高温下,与氢、硫、硅等发生化合反应:③高温下,与钙、铁、铝、硅的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碳化物或还原出金属单质:④高温下,与水蒸汽发生反应: 该反应用于工业制。

⑤与氧化性酸发生反应:C + HNO3(浓) C+ 2H2SO4(浓)2.碳的氧化物(CO、 CO2)物CO CO2物理性质色、嗅、溶于水、可燃烧、毒,密度比空气色、嗅、溶于水、可燃烧、毒,密度比空气固体叫,可灭火。

化学性质(1)可燃性(__色火焰):(2)还原性:Fe2O3+CO(3)CO不能直接与酸、碱反应生成盐,为氧化物。

(1)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CO2+H2O H2CO3H++HCO3-(2)酸性氧化物: CO2+CaO--(3)氧化性:CO2+Mg --(4)与盐反应:如Na2SiO3、Na2CO3等制法HCOOH(实验室)C + H2O(工业)(实验室)CaCO3(工业)收集检验用途气体燃烧、冶金工业的还原剂及有机合成灭火、制纯碱、小苏打、碳铵,致冷剂.专业..专业.3.碳酸及碳酸盐 1)碳酸 不稳定性;弱酸性 2)碳酸盐:碳酸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 三.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C a (H C O 3)2CO 2CaCO 3C 2CO有机物NH 4HCO 3CH 42CO 3Na 2CO 3NaHCO 3不完全燃烧O 2(不足) O 2 (不足)①O 2②CuO 炽 热的碳NH 3·H 2OO 2 (点燃)△H ONaOHH 2ONaOH H +C a (O H )2 ①高温②H +Ca 2+CO 2 、H 2O△C a (O H )2CO 2 (水)①OH ―。

高考化学复习第7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

高考化学复习第7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11.(2007年理综北京卷,碳族)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再升温至65 ℃以上,溶液变澄清C6H5ONa溶液B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Na2SiO3溶液C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Ca(ClO)2溶液D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Ca(OH)2溶液[答案]B。

五、(2007年高考理综上海卷,碳族) (本题共14分)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严重影响人类的自下而上环境,处理和利用二氧化碳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

回答以下48~53题。

48.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绿色植物减少、汽车排放尾气、森林大火、工厂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49.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影响植物的生长,例如水果越来越大。

这提示我们: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A)植物中的有机物含量降低 (B)植物的生长速率降低(C)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D)植物光合作用增强[答案]D。

50.钟乳石和石笋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潮湿溶洞中的钟乳石和石笋受到二氧化碳侵蚀,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CO2+H2O = Ca(HCO3)2;51.某学生提出一个修复溶洞底部受损石笋的研究方案,由以下五步组成,正确的实验步骤依次是______________。

①将盛有碱溶液的容器置于石笋的上部;②配制一定浓度的碱溶液;③选择合适的碱;④调节碱溶液下滴的速度;⑤观察石笋表面复原情况[答案]③②①⑤④。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7章 碳族元素 无机非属材料精练精析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7章 碳族元素 无机非属材料精练精析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第7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一节碳族元素1.近期《化学会杂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 ℃、80 MPa下合成石具有深远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二氧化碳合成石是化学变化B.石是碳的一种同位素C.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钠D.石与许多球形分子(富勒烯),如C50、C60、C70、C120等互为同素异形体解析:选B。

根据题中信息知,二氧化碳被钠还原为石,化学方程式应为3CO2+4Na===2Na2CO3+C,该变化为化学变化,钠被氧化最终生成Na2CO3。

石是碳的一种单质,与碳的其他单质(如石墨、C60、C70等)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项错误,A、C、D项正确。

2.如果发现114号新元素X(位于第7周期第ⅣA族),下列有关X可能具有的性质不.合理的是( )A.X是金属元素B.X的+2价化合物比+4价化合物稳定C.XO2具有强氧化性D.X有稳定的气态氢化物解析:选D。

根据碳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114号元素的金属性比铅还强,一定是金属元素。

它的稳定价态应与铅相同,即为+2价,所以XO比XO2稳定。

X4+易得电子变成X2+,所以XO2具有强氧化性。

X是金属元素,不可能存在稳定的气态氢化物。

3.目前,关于二氧化碳是否为大气污染物有不同的观点。

认为“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的理由是( )①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②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③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④除二氧化碳外,甲烷、一氧化二氮也是温室气体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选B。

因CO2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它可以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它不是大气污染物。

4.(天津一中高三月考)仅含碳、氧两种元素的气体中,碳和氧的质量之比为3∶5,则该气体可能是( )①由CO或CO2单独组成的纯净物②由CO和C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③由CO和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④由O2和CO2共同组成的混合物A.①② B.②③C .③④D .②④解析:选B 。

高考化学 第七章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精析精练

高考化学 第七章 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精析精练

2011高考化学备考精析精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5分)1.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金刚石B.刚玉C.二氧化硅D.干冰 解析:A 中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的单质,而C 中二氧化硅则是原子晶体的化合物。

答案:C2.关于金刚石、石墨、C 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互为同位素B.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C.都有相同的晶体结构D.金刚石和石墨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解析: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碳元素原子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碳原子的结合方式不同)。

而同位素的讨论对象是原子而不是单质(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故A 不成立。

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相互间结构不同),显然,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结构互不相同,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应该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可知B 正确,C 、D 均不正确。

答案:B3.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 2O 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

下列有关C 2O 3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2O 3和CO 2是同素异形体B.C 2O 3和CO 燃烧产物都是CO 2C.C 2O 3和CO 都是酸性氧化物D.C 2O 3和CO 2都是碳酸的酸酐 解析:C 2O 3和CO 组成元素相同,且碳均未达到最高价,故可以燃烧生成CO 2。

同素异形体是研究同元素形成的单质问题。

CO 不能和酸或碱反应生成盐,故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酸和相应酸酐应保持价态相同,故C 2O 3不是碳酸的酸酐。

答案:B4.在含a mol Ca(OH)2的石灰水中,缓慢地通入b mol CO 2气体,实验过程中开始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后又部分消失,如果CO 2充分被吸收,则最后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是( )A.100(2a-b ) gB.100(b-a) gC.100(a-b) gD.100(2b-a) g 解析:一开始:Ca(OH)2+CO 2====CaCO 3↓+H 2O ,沉淀n(CaCO 3)= n 〔Ca(OH)2〕=a mol ,后沉淀部分溶解:CaCO 3+CO 2+H 2O====Ca(HCO 3)2,溶解沉淀n(CaCO 3)=(b-a) mol,最后剩下的沉淀为100 g ·mol -1×[a-(b-a)] mol=100(2a-b) g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考精析精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5分)1.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金刚石B.刚玉C.二氧化硅D.干冰解析:A中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的单质,而C中二氧化硅则是原子晶体的化合物。

答案:C2.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互为同位素B.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C.都有相同的晶体结构D.金刚石和石墨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解析: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原子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碳原子的结合方式不同)。

而同位素的讨论对象是原子而不是单质(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故A不成立。

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相互间结构不同),显然,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结构互不相同,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应该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可知B 正确,C、D均不正确。

答案:B3.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

下列有关C2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C2O3和CO2是同素异形体B.C2O3和CO燃烧产物都是CO2C.C2O3和CO都是酸性氧化物D.C2O3和CO2都是碳酸的酸酐解析:C2O3和CO组成元素相同,且碳均未达到最高价,故可以燃烧生成CO2。

同素异形体是研究同元素形成的单质问题。

CO不能和酸或碱反应生成盐,故属于不成盐氧化物。

酸和相应酸酐应保持价态相同,故C2O3不是碳酸的酸酐。

答案:B4.在含a mol Ca(OH)2的石灰水中,缓慢地通入b mol CO2气体,实验过程中开始白色沉淀逐渐增多,后又部分消失,如果CO2充分被吸收,则最后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是( )A.100(2a-b)gB.100(b-a) gC.100(a-b) gD.100(2b-a) g解析:一开始:Ca(OH)2+CO2====CaCO3↓+H2O,沉淀n(CaCO3)= n〔Ca(OH)2〕=a mol,后沉淀部分溶解:CaCO3+CO2+H2O====Ca(HCO3)2,溶解沉淀n(CaCO3)=(b-a) mol,最后剩下的沉淀为100 g·mol-1×[a-(b-a)]mol=100(2a-b) g。

答案:A5.将碳和8 g O2在密闭容器中使之发生反应,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温度,压强为起始时的1.5倍,则反应的结果是( )A.生成CO 、CO 2体积相等B.生成CO 、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生成CO 、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D.消耗碳4.2 g解析:若O 2过量只生成CO 2,容器压强不变;若O 2不足只生成CO ,容器压强为原来的2倍。

因为1<1.5<2,产物为CO 和CO 2混合气体。

由碳、氧原子守恒得:⎪⎪⎩⎪⎪⎨⎧∙⨯=+∙⨯=+--12123282)(2)(3285.1)()(mol g g CO n CO n mol g g CO n CO n 解之⎩⎨⎧==mol CO n mol CO n 25.0)(125.0)(2 消耗碳的质量为(0.125 mol+0.25 mol)×12 g ·mol -1=4.5 g 。

答案:B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iO 2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金属不能作为结构材料C.玻璃是一种新型的非金属材料D.C 60也是一种材料解析:SiO 2可作为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C 60是近几年才发现的一种新的碳的同素异形体,它可用于超导体,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所以D 正确。

金属也属于结构材料,但它不耐高温,易腐蚀,不宜作高温材料。

玻璃和水泥等只能属于传统的非金属材料。

答案:D7.氮化硅是一种新合成的结构材料,它是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的物质。

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时,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与氮化硅熔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作用相同的是( )A.硝石(NaNO 3)和金刚石B.晶体硅和水晶C.重晶石(BaSO 4)和萤石(CaF 2)D.冰和干冰解析:因为氮化硅超硬、耐磨、耐高温,说明氮化硅是原子晶体,受热熔化时需克服原子间共价键的作用;而硝石、重晶石、萤石均为离子晶体,熔化克服的是阴、阳离子间离子键的作用;冰和干冰均为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BTV 《科技博览》中报道,2010年中科院首创用CO 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B.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互为同素异形体C.聚二氧化碳塑料与干冰都属于纯净物D.聚二氧化碳塑料的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解析: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是一种新的科技成果,介绍和了解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加聚反应、同素异形体、纯净物概念的理解。

同素异形体是指单质,所以B错;由题干知聚二氧化碳塑料是可降解塑料,所以D错;聚二氧化碳塑料不是纯净物,所以C也错。

答案:A9.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Al(OH)3B.NaHCO3C.(NH4)2SD.SiO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SiO2的特殊性。

题给A、B、C中三种物质均能与盐酸反应,而SiO2不能与盐酸反应,仅能与NaOH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5分)10.(10分)硼砂(Na2B4O7)与NH4Cl一同加热,再加盐酸热水处理,可制得白色固体氮化硼(BN)。

(1)配平反应式:□Na2B4O7+□NH4Cl——□NaCl+□B2O3+□BN+□□(2)BN是一种新型的无机材料,它有两种晶型,金刚石晶型的BN可用作耐磨材料,它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石墨晶型的BN可用作润滑材料,它应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

解析:(1)分析各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可知,无变价元素,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设复杂物质(Na2B4O7)的化学计量数为1,然后利用原子守恒确定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最后根据H、O原子守恒可确定缺项物质及其化学计量数。

(2)BN若与金刚石晶型相同,则为原子晶体,具有熔点高、硬度大等性质。

BN若与石墨晶型相同,则分层排布,层间是分子间作用力,而层内则是由碳原子形成正六边形的平面结构。

答案:(1)1 2 2 1 2 4H2O(4分)(2)熔点高、硬度大(3分)平面正六边形层状结构(3分)11.(10分)1919年,Langmuir提出:原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

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称为等电子原理。

后来,该原理被推广使用于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晶体的发现和人工合成等诸多领域。

如:X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它与碳化硅(SiC)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符合该原理。

X有如下的转变:其中,C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D为白色沉淀,E溶液的焰色反应中火焰呈黄色。

完成以下问题:(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X属于_____________晶体(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写出K与J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与SiC的复合粉末是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理想散热材料。

最近日本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物质与氮气制备该纳米级复合材料的方法,请将该反应补充完整(方框中填新物质的化学式)。

□+2N21500℃4X+SiC+3C解析:本题是以新型材料为背景的框图推断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推理和信息迁移应用的能力。

解题的突破口是:由“C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可知C是氨气,则X必含有氮元素。

又因为X与SiC为等电子体,其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故X为AlN,为原子晶体。

由框图转化关系不难推断K为NO2,J为H2O。

答案:(1)AlN(2分) 原子(2分)(2)3NO2+H2O====2HNO3+NO(3分)(3)Al4SiC4(3分)12.(11分)化合物A、D、F是中学化学中最常见的物质,化合物B、C、E中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这些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其中A和B的反应是一种重要化工生产中的主要反应。

据此推断:(1)在A、C、F中含有的相同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化合物A的水溶液呈_____________性。

(3)C的水溶液和D能否发生反应?。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最常见物质A与盐酸反应,生成H2O及常见物质D、F,可知A为不稳定弱酸盐,又因A+B −−→−高温C+D 是一重要的化工生产过程,所以A 为Na 2CO 3,B 为SiO 2。

由C 与盐酸反应生成E 和F 可知C 为Na 2SiO 3,D 为CO 2,F 为NaCl ,E 为H 2SiO 3。

答案:(1)钠元素(3分) (2)Na 2SiO 3(3分)碱(2分)(3)能(1分) 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可发生复分解反应(2分)13.(12分)课题式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基本教学模式为:下面是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课题式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阶段,甲同学设计的证明CO 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如图7-2所示。

图7-2(1)点燃酒精灯A 、B 的先后顺序为:先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

(2)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气瓶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灯B 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提出甲装置太复杂,可将酒精灯合二为一,去掉B ,而将尾气导气管出口旋转到A 的火焰上即可。

乙同学的设计是否合理?简述理由(从A 、B 使用的一致性的角度考虑)。

(6)丙同学质疑:CO 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他设计在CO 通入CuO 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比较排除CO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试对此作出评价,你认为丙的设计____________(填“必要”或“不必要”)。

解析:由题意知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 △Cu+CO 2,显然A 处酒精灯提供热源,B 处的酒精灯用来点燃未反应的CO ,防止其污染环境。

若先点燃A 处的酒精灯,则CO 会与装置内空气作用发生爆炸。

只有在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后方可点燃A 。

所以应先点燃B 再点燃A ,且不能将它们合二为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