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楼间对打解决TD-LTE深度覆盖的方案研究
解决住宅小区TD-LTE网络深度覆盖方案研究

• 194•解决住宅小区TD-LTE网络深度覆盖方案研究西南林业大学 王晓艳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徐高魁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住宅小区TD-LTE 网络覆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链路预算结果指导TD-LTE 网络深在住宅小区度覆盖方案的设计。
并依据我国住宅小区当前网络覆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普通住宅小区和高层住宅小区实现TD-LTE 网络深度覆盖的策略。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在各大、中、小型城市中的建筑物的密度越来越大。
对于大量使用移动通信设备的用户,由于在城市密集度较高的区域居住或者办公,导致其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出现信号弱,甚至只出现移动设备无信号现象,从而直接影响了手机及移动设备用户的网络使用的体验感。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绝大数的通话及其他网络信号业务均发生在室内建筑内,其中半数以上的需求是来自普通住宅小区的。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TD-LTE 相关的业务对信号的质量要求较高。
故,当前急需解决住宅小区TD-LTE 网络深度覆盖的问题,从而提升用户使用的体验感,进而提升移动通信的竞争力。
1 当前住宅小区TD-LTE网络覆盖现状研究1.1 不同类别小区的覆盖难点根据我国住宅小区的特点,可以将其划分为低层住宅小区和高层住宅小区。
(1)低层住宅小区又可以分为老式居民小区和别墅等类型的住宅。
对于老式居民小区而言,其建筑均采用砖混结构,信号的在其中的传递过程中损耗较小。
而且,老式居民小区内的人群密度相对较低,不存在地下车库及电梯等信号盲区。
但是,TD-LTE 网络在老式居民小区覆盖的难点在于选址困难。
对于别墅等类型的高档底层住宅小区,用户对TD-LTE 网络的质量要求较高,鉴于此类小区人们对小区环境及相关环保要求,在此类小区内无法搭建基站。
对于高层住宅小区而言,一般指在20层以上的住宅小区。
在此类小区内,人口及建筑物的密度均相对较大,且小区建筑物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信号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较大。
居民小区TD-LTE网络深度覆盖的分析

②制热运行工 况。2 0 1 2 . 0 1 —2 0 l 3 . 0 3 ,1 台水 泵运行 ,每年运行
时 间约为 2 o o o h 。 如果选择型号为 KQ W1 5 0 / 2 8 5 — 1 8 . 5 / 4的离 泵取代原先的离 泵,并改过 < 系统 , 根据图2中曲线 P 2 可知, 流量为 1 6 0 m3 / h时, 泵
高层居 民小 区采用钢 混结 构 , 建筑体积较大 、楼间距较大 、 建 筑密 度小。按照建筑分布和物业特 点 ,又可将其细分为独栋 高层楼 宇住 宅、围合式小高层住宅 、多排并列 式小高层住宅和 大 型多栋高层 ( 2 O 层 以上 )住宅四种类型。 1 . 2 居民小区的覆 盖方式 目前 ,可采用 室内分布系统 、室外分布 系统 和室外 基站覆 盖三种方案解决住宅楼室 内的网络覆盖 问题 。 在实 际工程 中 ,应多维度 、多方案 、灵活地解决 居 民小 区 T D. L T E信号覆盖 问题 。 本文 主要结合 T D— L T E的覆盖能力和容 量特性 ,分析 了在典 型场景 中采取室外覆盖室 内的方式解决住 宅楼宇 T D . L T E信号深度覆盖 的方案 。 1 . 3 T D— L T E的覆盖特 性 T D— L T E可灵活地将时隙 比、传输模 式、R B资源与调制 编 码方 式组 合 ,以应对 不 同的覆 盖环境 和规 划需 求 。结 合住 宅 T D. L T E接入 的特点 ,并通过链路预算分析 T DL T E系统的覆 盖 能力 , 链路预算 的初始条件如 下 : ①工作频段为 2 . 6 G Hz ,系统 带宽为 2 0 MHz , R B总数 为 1 0 0个 ; ②边缘速率为 4Mb i t / s ( 下
中图分 类号 :T N9 2 9 . 5 文献标识码 :A D OI :1 0 . 1 5 9 1 3  ̄ . c n k i . k j y c x . 2 0 1 5 . 1 8 . 0 9 3 法建设 室内分布系统 , 在小区 中间建设室外基站更加难 以实现 。
TD-LTE网络深度覆盖解决方案探析

TD-LTE网络深度覆盖解决方案探析发表时间:2016-11-02T16:58:49.7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6期作者:李骁龙[导读] 摘要:随着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基本普遍上实现了网络覆盖,一些行业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加强了信息网络研究以及使用。
目前,我国由于地理环境独特,一些地区无法进行网络覆盖,因此需要加强不同地区环境网络深度覆盖研究方案。
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摘要:随着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基本普遍上实现了网络覆盖,一些行业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加强了信息网络研究以及使用。
目前,我国由于地理环境独特,一些地区无法进行网络覆盖,因此需要加强不同地区环境网络深度覆盖研究方案。
TD-LTE网络深度覆盖对用户实现快速网络需求具有决定性作用,TD-LTE网络深度覆盖在不同地区均能进行覆盖,但是在进行TD-LTE网络深度覆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地域的差异性、地域覆盖规划及覆盖设备要求等。
因此需要对TD-LTE网络深度覆盖的地区进行深入了解,针对TD-LTE网络深度覆盖地区进行网络深度覆盖规划,同时进行TD-LTE网络深度覆盖试验,加强TD-LTE网络深度覆盖能力。
关键词:TD-LTE网络;深度覆盖;覆盖规划;地区差异性目前,正处于信息化网络时代,在中国移动服务中TD-LTE网络深度覆盖直接影响到整个移动服务的以后市场竞争力。
随着用户的增加,偏远地区也开始了网络服务,这就要求TD-LTE网络深度覆盖范围要广,为了获得市场,一些网络服务企业就需要加强TD-LTE网络深度覆盖范围。
在目前使用的TD-LTE网络具有频段较高特点,导致在偏远地区的TD-LTE网络深度覆盖能力显得有所不足,但是面对如今市场需求,就需要加强TD-LTE网络深度覆盖能力。
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六个小区进行TD-LTE网络深度覆盖试验,发现TD-LTE网络深度覆盖效果普遍不好,对于密封空间网络深度覆盖效果更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从TD-LTE网络深度覆盖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出发,结合实际网络规划,进行TD-LTE网络深度覆盖能力解决方案探究。
论高层楼宇TD-LTE深度覆盖的方案

2017年第6期信息通信2017 (总第174 期)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Sum. No 174)论高层楼宇TD-LTE深度覆盖的方案蔡炳雄,梁文燕(广东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30)摘要:TD-LTE网络技术对网络深度覆盖要求比较高,本文首先对高层楼宇TD-LTE深度覆盖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 后提出引入智能天线来解决TD-LTE深度覆盖不足的问题。
此方案包括了针对住宅覆盖需求的垂直和水平需要的建设 特色天线设计流程和方法,解决了 TD-LTE住宅楼宇深度覆盖的问题。
关键词:高层楼宇;TD-LTE深度覆盖;方案中图分类号:T N92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7)06-0244-02高层楼宇T D-L T E覆盖好坏是影响移动网络质量的基础 指标,对城市建设初期T O-S C D M A投诉原因进行分析后可以 发现,大约53%的网络投诉均是因为T D-LTE深度覆盖达不到 要求造成的。
所以,在T D-L T E阶段需要对各种场景下深度覆 盖方案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配置出了可以达到楼宇配置的 天然参数,实现了干扰控制和覆盖控制的兼顾,保证了网络规 划的精细化水平。
1T D-L T E网络深度覆盖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 中,推动了各大运营商的发展。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宽带用户 的增长,标志着我国室内业务的快速发展。
但是,互联网的快 速发展对建筑物的密度和遮挡也更加的严重,这也就大大增 加了移动互联网基地的选址困难。
由于低端频谱资源较为紧 张,T D-L T E系统的外部部署频段只有集中在1.8G H z和 2.6G H z频段,覆盖能力较低;从业务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单 纯使用宏基站来实现深度覆盖无法有效的保证获得较高的数 据传输体验。
2解决方案的技术点为了有效地解决现阶段室外覆盖室内能力不足的现象,制定出适合高楼密集市区使用且具备较好的通信效果的技术 方案。
TD—LTE深度覆盖解决方案研究

TD—LTE深度覆盖解决方案研究作者:彭玉琨艾秀青贾竞伟来源:《中国新通信》2015年第03期【摘要】良好的网络室内覆盖在确保网络覆盖和质量竞争优势、确保用户业务体验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移动数据业务已超越语音业务成为流量和收入的主体。
根据国外数据统计,70%以上的移动数据业务发生在室内,室内覆盖的性能将直接影响运营商的客户体验及其收益。
由于TD-LTE使用频率普遍高于2G/3G系统,TD-LTE室内覆盖将面临严峻挑战。
【关键词】 TD-LTE 深度覆盖小区合并一、引言TD-LTE网络的快速部署,其室外频段高、信号穿透力弱等特点,使得室外宏站对室内的覆盖效果变差,建筑物内部室分系统新建或改造建设需求极其迫切。
但是当前传统室分系统建设存在的多网建设、多头管理、高投入、低效益、长周期、高整改等系列问题不容忽视。
二、TD-LTE网络深度覆盖存在的主要问题1.由于城区居民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居民区建设传统宏站的难度越来越大:1)由于LTE是高频网络,小区外宏站覆盖小区内部,信号衰耗大,覆盖能力弱:以室外宏站覆盖居民小区内部,对于大中型小区只能覆盖外围建筑,小区内部深度覆盖无法满足;2)传统宏站难以进入小区:传统宏站,不易伪装,居民抵触情绪强,建站难度大;3)居民小区建设室分系统成本高,难于协调,建设周期长。
2.CBD等重要商业中心区域人流量大,楼宇结构复杂,覆盖要求高:1)建筑规模大:一般建筑量都是上千万平方米;高楼密集,墙体厚、结构复杂;2)人口密集。
3.建筑物内结构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业主协调难度大,使室分建设成本不断升高:三、TD-LTE网络深度覆盖方案对于LTE网,要实现室内覆盖主要可通过两种手段:一是室外基站信号从外向内穿透,二是室内分布系统信号从内部进行渗透。
为了更好地解决室内深度覆盖问题,LTE网络规划设计中应因地制宜,灵活选用各种站型、多种手段、立体分层的组网方式进行室内外一体化设计。
tdlte深度覆盖解决方案研究csdn

td-lte深度覆盖解决方案研究csdn 篇一:某市LTE深度覆盖提升方案深度覆盖提升方案1、 xx深度覆盖指标现况各场景普遍存在深度覆盖不足的问题,弱覆盖小区规模仍较大,xx全区域MR覆盖率为%,在8个3类地市中排在第八位,且弱覆盖小区数有425,在8个3类地市中排在第三位;xx4G低流量小区有2039在8个3类地市中排在第一位;xx热点规模大热点小区有3354个,有规划尚未开通的热点有506个,未规划4G小区的热点有351个,xx的热点数总数、有规划尚未开通的热点、未规划4G小区的热点数都在8个3类地市中排在第一位,需要加大力度对深度覆盖指标的优化提升2、深度覆盖优化流程与方法、新站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方面新站规划设计施工方面? xx4G覆盖短板主要体现为连续覆盖及深度覆盖均不足,局部地方存在覆盖空洞;已规划未建成和建设偏移是导致xx网络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已规划站址未建成开通,全网建设偏移占比为10%左右,全省排在倒数第9位;其中核心城区偏移站点导致道路测试重叠覆盖,城区范围仅以D频段单层组网,室内覆盖深度有限,影响4G分流效果。
? 提升方案与计划城区LTE覆盖水平及D频段的覆盖能力直接影响驻留比指标。
建议加强城区内室分+小微设备建设,提高城区内的深度覆盖,同时加快城区外3B/4A站点的建设进度规划站建设进度慢影响整体覆盖率,导致2&3G小区高倒流,需加快城区内站点规划站点建设,建议加强城区内室分+小微设备建设,提高城区内的深度覆盖新站验收方面注意事项新站验证是网络优化的基础性工作,位于网络优化的最开始阶段,在站点建设、调测完毕后,网络优化开始前进入单站验证环节。
单站验证的目的是保证站点各个小区的基本功能(接入、通话、数据业务等)和信号覆盖正常,保证工程安装、参数配置与规划方案一致,单站验证测试将可能影响到后期优化的问题在前期解决,另外还可以数据优化区域内的站点位置、无线环境的信息,获取实际的基础资料,为更高层次的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TD-LTE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温华斌

论TD-LTE深度覆盖解决方案温华斌摘要:笔者主要从TD-LTE 宏基站深度覆盖能力分析、异构组网解决 TD-LTE 深度覆盖方案等方面探讨了本文主题,旨在与同行共同学习进步。
关键词:TD-LTE;深度覆盖;异构网一、TD-LTE 网络深度覆盖需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极大推动了移动宽带需求的爆发性增长,中国移动数据流量在过去的 4 年间增长了 18 倍,室内业务发生比例也有提升的趋势。
与此相对应的是,从覆盖环境看建筑物密度及遮挡日益严重,基站选址难度也逐渐增大。
从系统覆盖能力看由于频谱资源尤其是低端频谱资源日益紧张,TD-LTE 系统的室外部署频段可能主要以 1.8GHz 及2.6GHz 甚至更高频段为主,系统覆盖能力相对较弱;从业务需求看数据业务在较高的 SINR 条件下才能达到高速数据传输的体验,单纯利用宏基站进行深度覆盖难以保证较高的 SINR 条件。
二、TD-LTE 宏基站深度覆盖能力分析链路预算中国移动 TD-LTE 系统部署候选频段包括 D、F、E 频段。
D 频段,2.570 〜 2.620 GHz,一般TD-LTE 在室外时使用 2.575 〜 2.615 GHz 频段;F 频段,1.880 〜 1.920 GHz,1.880 〜 1.900 GHz 频段用于TD-SCDMA覆盖,而PHS使用1.900〜1.920 GHz频段;(3)E频段,2.320 〜 2.370 GHz,2.320 〜 2.330 GHz频段用于 TD-SCDMA 网络室内覆盖,而 2.330 〜2.370 GHz 频段用于 TD-LTE 网络的室内覆盖。
若采用 COST-231 模型,穿透损耗为 2 dB,通过数据链路的仿真分析,TD-LTE 网络在 1.9 〜 2.6 GHz频段的覆盖范围较 TD-SCDMA 网络在 2.0 GHz 的覆盖范围如表 1 所示。
表1 TD-LTE网络较TD-SCDMA网络的覆盖范围由表 1 可知:TD-LTE 在 2.6 GHz 频段较 TD-SCDMA 网络就话音业务方面的覆盖范围减少20%,在1.9 GHz 频段,TD-LTE 网络较 TD-SCDMA 网络就话音业务方面的覆盖范围要大 22%,而 TD-LTE 网络在 1.9 GHz 频段较 2.6 GHz 频段的覆盖范围要大 51%。
TD-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浅析

TD-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浅析摘要:本文主要从TD-LTE无线网组成以及关键技术;等及方面探讨了主题,旨在与同行共同学习。
关键词:TD-LTE;室内覆盖;关键技术;干扰LTE作为目前通信技术的主流标准,各大运营商都先后加大了对LTE的投资与研究力度,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已部署LTE网络。
TD-LTE 网络的优势在于能更好地支撑高速数据业务与多媒体业务。
国内外业务发展规律表明,视频电话、视频流媒体以及在线游戏等高速数据业务 70%都发生在室内环境中,TD-LTE室内覆盖建设势必成为TD-LTE网络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TD-LTE无线网组成以及关键技术1.无线网组成如上图所示,TD-LTE(E-UTRAN)在系统组成方面同 TD-SCDMA(UTRAN)等前代系统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取消了 RNC,e NB 与 EPC 间通过 S1 接口直接相连,e NB 与 EPC 节点多对多连接,形成网格网络,而 e NB 之间通过 X2 接口直接相连。
S1 接口是 e NB 与 EPC 之间的接口,它分为用户面和控制面两个接口。
S1 的控制面接口(S1-MME)提供 e NB 和 MME 之间的信令承载功能。
S1 的用户面接口(S1-U)提供 e NB 和S-GW/P-GW 之间的用户数据传输功能。
X2 接口是 e NB 和 e NB 之间的接口,该接口用于负载管理、差错处理以及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用户面接口称为 X2-U,控制面接口称为 X2-CP。
2.TD-LTE 关键技术(1)TD-LTE 帧结构LTE 系统在空中接口上定义了无线帧来传输信号,时域上 10ms 为 1 个无线帧的长度。
由5ms 长度的半帧组成一个无线帧,在 LTE TDD 帧结构中,每 5 个子帧(Subframe)组成一个半帧,每个子帧(Subframe)长度为 1ms。
子帧又可分为普通子帧和特殊子帧,一个半帧由4 个普通子帧和 1 个特殊子帧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3.2 楼间对打方案制定案例
荣祥花园小区室内弱覆盖,拟采用 E 频段楼间对打 的方式解决小区内深度覆盖不足。通过现场勘察可知, 本小区为 12 层小区居民楼,建筑物高度 HB=36 m,宽 度 L=30 m,楼间距 D=40 m,楼顶可实施安转对打天 线 Hm=36 m。
由现场勘察信息可知,本小区对打方式采用由高向 低打的方式。为保障对楼宇整体覆盖,计算如下 :
Abstract Keywords
In order to solve the defects in depth coverage of TD-LTE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rally are analyzed and a model for building-rally is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depth coverage in residential area. This model provides the basis for our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D-LTE; building-rally; research; depth coverage
图4 校正因子n
经过测试确定衰减因子 n 取值 2.5 ;室内穿透一堵 墙附件衰减因子 FAF 取值 18 dB, 室内穿透两堵墙附 件衰减因子 FAF 取值 28 dB。
(3)
其中 : PL (d ) :传播路径损耗 ; PL(d0) :距离天线 1 m 处的路径损耗 32.4+20×lgf+ 20×lg1 ; n :衰减因子 , 与传播环境有关。一般取值在 2.0 ~ 3.5 之间 ; d :覆盖边缘距离天线的距离 ; FAF :附加衰减因子,指由于楼板、隔板、墙壁等 引起的附加损耗。 为了对传播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校准确定衰减因子 n 及附加衰减因子 FAF 的取值,选取 3 个已建设楼间对 打的不同场景的小区小高层(11 层)、高层(24 层)和
2 楼间对打覆盖模型
2.1 覆盖模型 无线信号由天线端口到达室内的路径损耗主要包括
收稿日期 :2017-03-20
图1 楼间对打垂直覆盖图
52
2018年3月 第 3 期(第31卷 总第246期)月刊
2018 年 第 3 期
经 验 与 交 流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超高层(33 层)共计 29 户进行入户测试,测试结果如 图 3、图 4 所示。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经 验 与 交 流
2018 年 第 3 期
基于楼间对打解决TD-LTE深度覆盖的方案研究
王建,李寿鹏,赵昌盛,薛玉晓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济南 250101)
摘 要 针对TD-LTE深度覆盖不足的问题,分析了楼间对打的覆盖特点,提出了楼间对打方式解决居民楼室内深度
News
中兴通讯发布可商用的智能化光交叉产品
近日,中兴通讯发布可商用的智能化光交叉产品。该产品基于全光交换技术,可实现全自动化光交叉,能有效避免连
纤过多带来的错连问题,减轻开局与维护人员的负担,降低运营商整体建网成本,有效推动E-OTN智能极简光网络全面
落地。
随着5G时代的快速到来以及4K、VR、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业务迅速兴起,网络中东西向流量快速增长,业务需要更
(5)
(3)根据覆盖目标楼宇的高度和以及天线距离楼宇 的垂直距离计算天线的关键参数计算天线安装俯仰角。
(6)
(4)根据空间传播损耗和馈线器件损耗 Lq 以及天 线增益 G,同时考虑水平和垂直边缘半功率角处的增益 降低 G',计算满足室内接收电平 PR 满足覆盖要求(大 于 -110 dBm)的 RRU 所需功率 P。
图2 楼间对打水平覆盖图
通过覆盖模型图可知,已知室外天线的俯仰角度、 水平和垂直半功率角、天线与覆盖楼宇的距离可简单的 计算出楼间对打天线波束对楼宇的覆盖范围,垂直方向 上天线覆盖楼宇高度HB 和水平方向覆盖长度L 计算如下:
(1)
图3 传播模型校正结果
(2) 2.2 无线传播损耗
楼间对打主要采用室外天线发射的信号覆盖室内场 景,选取衰减因子模型作为室内无线传播模型,并对衰减 因子和穿透损耗进行校准。室内衰减因子模型表示式为 :
现了光背板槽位和板卡的一一对应,集成度更高,可有效防止错连,将开局部署的时间从数日缩短到数小时,提高后期维
护效率。
中兴通讯光传送产品总经理陈宇飞表示:“中兴通讯智能化光交叉产品可有效解决ROADM网络光纤数量庞大、连纤
复杂的问题,为运营商节省投资成本和后期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效率;未来,该产品将演进到光电混合背板,实现在同一
加灵活的调度,因此ROADM技术应用会更加广泛。但随着ROADM站点维数的不断增长,导致站点内光纤连接关系的复
杂程度呈几何级数增加,给运营维护带来极大的不便,难以满足业务快速灵活调度的需求。中兴通讯智能化光交叉产品可
实现业务光层调度,减少端到端时延,并支持32个以上光方向,实现多达800T+交叉容量,并且采用新颖的结构设计,实
区内室内外场景,楼间对打在建设完成后的部分参数的
设置需要考虑宏站的设置特点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 3GPP TS 36.23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S].
楼间对打是将室分信号采用宏站的方式通过外打天 线覆盖对面楼宇的无线覆盖方式。由于对居民楼良好的 覆盖效果,楼间对打在高容积率的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区 域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新型室分建设方式,楼间对打覆 盖方案并未形成统一的规划建设标准,通过对楼间对打 传播环境的研究和测试,提出了规划建设参考模型。
空间传播损耗和建筑物穿透损耗。楼间对打的覆盖模型 如图 1、图 2 所示。为了满足对楼宇的整体覆盖,楼间 对打天线采用水平面和垂直面均为宽波束的板状或射灯 天线。覆盖方式可根据建筑物和天线安装位置灵活的设 计为由高向低打或由低向高打。
由计算可知,本方案所需天线垂直半功率角满足大 于 42°,水平半功率角大于 41°,天线安转时下倾且 下倾角为垂直半功率角的一半即可满足天线对楼宇的覆 盖。考虑现有设备初步选择天线水平半功率角 40°,垂 直半功率角 45°,天线增益为 11 dBi 的板状天线。
本小区拟采用 E 频段进行覆盖,考虑 RRU 和天
3 楼间对打设计方案
3.1 方案制定流程 在制定楼间对打方案时,遵循步骤如下 : (1)现场勘察,获取覆盖目标楼宇的长度、高度、
确定天线的安装位置以及天线安装位置与目标楼宇的垂 直距离。
(2)根据覆盖目标楼宇的长度、高度以及天线距离 楼宇的垂直距离计算天线的关键参数,确定天线选型。
天线选择普通板状 / 射灯天线还是大张角天线主要 取决于覆盖目标楼宇所需要的波瓣宽度,即水平半功率 角和垂直半功率角。根据楼宇情况计算如下 :
子架内实现光电混合交叉,助力运营商部署更加灵活、高效的光传送网络。”
5G先锋,承载先行。为迎接5G时代全面云化的到来,中兴通讯将持续加强光传送网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为运
营商构建更加智能极简的精品光传送网,为全球光网络的发展持续做出重要贡献。
(摘自:2018MWC世界移动大会)
55
2018年3月 第 3 期(第31卷 总第246期)月刊
图5 实力荣祥现场室内测试图
表1 RSRP平均值理论计算与测试差异
类别
室内浅覆盖 (一堵墙)
室内深覆盖 (两堵墙)
理论计算值(dBm)
-77.2
-87.2
实际测试值(dBm)
-74.4
-85.2
4 结束语
随着 VoLTE 业务的推广,对 4G 网络的深度覆盖
54
2018年3月 第 3 期(第31卷 总第246期)月刊
覆盖的模型,为解决居民楼深度覆盖提供了建设依据。
关键词 TD-LTE; 楼间对打;深度覆盖
中图分类号 TN92(2018)03-0052-04
1 引言
TD-LTE 的建设基本完成了广覆盖的目标,但是 仍然存在深度覆盖不足的问题。精细化的深度覆盖已经成 为当前 LTE 网络建设的重点。特别是城市高层居民区,建 筑环境及无线传播环境较为复杂,常规宏站立体覆盖效果 不佳,而传统的室分建设和维护难度较大。因此楼间对打 作为新型的建设方式用于解决居民区的室内深度覆盖问题。
通过计算可知发射功率为 40 W 的 RRU 可以满足 本小区楼间对打覆盖需求。当基站发射功率为 40 W 时, 进行入户测试,入户位置为主瓣正对 7 楼西户,测试效 果 如 图 5 所 示。 此 时 无 线 视 距 距 离 d=D/cosα,G' 为 0 dB。将相关参数代入公式(3)、(8)理论计算室内覆 盖水平,如表 1 所示。由表可知,本模型理论计算 RSRP 值与测试平均值相差在合理的范围内。
2018 年 第 3 期
经 验 与 交 流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网络建设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对网 络的需求,因此精细化的规划建设解决深度覆盖将是未 来 LTE 网络建设的主旋律。未来的网络建设应该是围 绕着宏微皮飞相结合采用多样化的覆盖方式而进行。楼 间对打作为新型的覆盖方式将会在高容积率小区的覆盖 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室内信号通过外打方式覆盖小
水平半功率角 :
53
2018年3月 第 3 期(第31卷 总第246期)月刊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经 验 与 交 流
2018 年 第 3 期
垂直半功率角 :
线的最佳安装位置以及无源器件的使用情况,RRU 到 (4) 达天线的器件及馈线损耗约 4.7 dB,覆盖边缘 G' 取
6 dB。满足最低覆盖要求的 RRU 功率计算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