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lte无线网不同场景覆盖解决方案

1. 引言LTE(Long-Term Evolution)是一种4G无线通信技术,具有高速数据传输、低延迟和大容量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场景中。
然而,在不同的场景中,由于环境条件和业务需求的差异,LTE无线网的覆盖问题也会存在一定的挑战。
因此,本文将针对不同场景的LTE无线网覆盖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在室内环境下,LTE无线网的覆盖面临着墙壁、隔离物和多径衰落等挑战。
为了解决室内覆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室内基站的部署密度,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强度。
•使用低频段频谱,如800MHz或900MHz,提高信号的穿透力。
•配备室内天线,优化信号传输路径,减少多径衰落的影响。
•配置信道选择和调度算法,减少与室内干扰源的竞争,提高网络容量。
3. 高速公路覆盖解决方案在高速公路等移动场景下,LTE无线网的覆盖需要满足高速移动、大容量和无缝切换的要求。
为了解决移动场景下的覆盖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部署密集的微基站和室外宽带天线,提高信号的覆盖和容量。
•采用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增加天线的数量,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提高网络容量。
•配备车载天线和合适的信道选择算法,确保高速移动时的信号稳定性和切换性能。
•结合其他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和蜂窝网络的协同,实现无缝切换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4. 农村覆盖解决方案在农村地区,由于信号覆盖较差和网络基础设施较少的原因,LTE无线网的覆盖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提供良好的农村覆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扩大基站的覆盖范围,增加基站的传输功率,并优化覆盖半径。
•部署微基站和集群基站,提高基站的覆盖密度,减少农村偏远地区的覆盖盲区。
•利用低频段频谱,提高信号的穿透力和覆盖范围。
•使用新的通信技术,如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实现广播和群播服务,提供更多样化的业务。
LTE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要求双通道电平差值不大于3,当通道电平差值大于5时将影响 整体业务性能,尤其在远点,下行吞吐量下降20.2%,上行吞吐量下降27.8%
双通道天线功率 不平衡对业务性
能的影响
现有深度覆盖面临的挑战— 技术的实现
基于现有电缆室分难以保证双路平衡
CDMA
新建站点: 节点多,设计、施工难以保证双路平衡 改造站点: 新建一路利旧一路方案由于早期方案缺失、器件老化及物业协调等
深度覆盖解决方案探讨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2014年2月
V .01 22 2013 ()
目录
现有室分改造解决方案 光纤分布系统()新型解决方案
2
现有室分改造解决方案一:现有室分单路改造方式
特点
快速实现覆盖 施工、协调简单,投资少 速率优势无法体现
通过更换合路器,将合路到原有室分系统,并通过原有 的室分和天馈系统实现单通道的覆盖
现有分布设备安装
现有同轴线缆安装
现有分布天线安装
MDAS路灯杆型美化天线
MDAS光纤/网线安装
MDAS外接射灯隐僻天线
光纤分布系统()特点 — 有效降低物业协调和施工难度
CDMA
光纤直流远程供电
网线远程供电
CCDDMMAA
集中取电、方便管理 降低取电难度和成本
采用光纤远供和供电,有效降低施工和物业协调难度 集中供电,可靠稳定
远点参考值:-105 :14.1 下载峰值速率:46.04 平均下载速率:32.20
测试结论:数字光纤直放站与信源下载速率基本相当
现有室分改造解决方案二:利旧一路,新建一路
特点
端口功率难以平衡, 性能无法保证
LTE网络多场景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分析Technology AnalysisDI G I T C W 技术116DIGITCW2019.011 引言目前LTE 网络的建设日趋完善,网络的广覆盖已基本实现,随着一些重要场景数据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如室内或繁华的街区等,深度覆盖不足的问题已开始明显显现,严重影响了用户感知,带来了较差的用户体验。
因此,深度覆盖的提升成为了接下来需要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2 深度覆盖的重要性及解决思路现阶段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层出不穷,LTE 无线网络的深度覆盖便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语音覆盖,而是向数据业务方向转变,智能化、流畅化已然成为LTE 无线网络的现实需求。
目前虽已实现了LTE 网络的连续覆盖,但是在一些如商务楼宇云集的核心商圈、居民楼密集的住宅区域等场景下依然存在信号覆盖弱、甚至无信号的情况,这些区域特点显著:用户相对集中,业务需求量大,对容量提出较高要求;楼层高,楼宇密,楼间遮挡造成阴影盲区,对覆盖造成很大影响。
纵观整个LTE 网络都是以宏站建设为基础,来快速解决连续覆盖道路、楼宇外部等的浅层覆盖问题。
而对于覆盖盲区和弱覆盖区域,仅仅通过调整宏站的工参已经无法满足覆盖要求,因此采取“宏微协同、室内外协同”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1 深度覆盖解决思路所谓“宏微协同、室内外协同”如图1所示,就是对于室外区域,除正常进行宏站建设之外,还采用灯杆站、微站等一体化小基站的建设方式,对弱覆盖区域、热点区域近距离灵活部署,有针对性的解决深度覆盖问题,同时降低对宏站的依赖,从而做到宏微协同。
对于有核心价值的、业务需求较高的室内区域,可以一方面采用室外微站向室内辐射对打的方式进行网络覆盖,另一方面采用外表美观、性能良好、维护便捷的新型室分如LampSite 等进行室内覆盖,从而做到室内外协同。
3 多场景深度覆盖解决方案3.1 多场景解决方法3.1.1 高密度住宅小区业务特点方面,高密度住宅小区的功能单一,人口密度高,流动人员少,数据业务以休闲娱乐为主。
LTE室内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通 过3 D射 线跟 踪模 型精 细化 仿真 、
点 线面 综 合分 析 法发 现 网络覆 盖 问
有其局限性 ,拨打 测试工作量太大 ,
而路测只能直观 反映室外路面 的覆盖
损耗测试分析 ,我们 发现 建筑物 的穿 题 ,合理界定 室内外两种方式 的分界 透损耗 累计概 率密度 曲线存在明显 的 “ 拐 点” ,该拐 点通常发 生在9 0 %的 点进行合理 的网络规 划 ,并因地制宜 结合 多种手段对深度 覆盖 问题区域进
只能解决个别楼 宇的室内覆盖 ;而对 于穿透损耗小 的楼宇 ,单个室外基站
深度覆盖问题 。 总而 言之 ,室 内深度覆盖 问题 必
将是T D— L T E网络建设 的重中之重 。
点分析主要是针对单个楼宇进行 可 以覆盖 多个楼 宇室内及周边区域室 室内拨打测试 。线分析 主要是针对道
情况 。因此我们还 需要结合更全面 、
深 入 的面 分析方 法如MR数据 分析 、
楼宇 的穿透损耗 上限处。从经济效益 行室 内外联合规 划 ,将可高效优质地
仿 真分析 、投诉分析 等实现深度覆盖 合理性来讲 ,选 择该 拐点作为测试地 解决网络覆盖问题。 ★
问题 的准确 、全 面定位 。MR数据是 区室外基站 设计 的穿透损耗取值最 通信 展专 刊 i
L T E 室 内深度覆盖解决方案
程 敏 广州杰赛 科技股 份有 限公嗣通 信规划 设计 院副总工
移动数据业务 已超越语音业务成
为流量 和收入 的主体 。根 据国外数据
用户的真实测量数据 ,因此可以真实 反映用 户的业务体 验 。此外 ,MR数 据包 含 了 室 内 、室 外用 户 的测 量 数 据 ,因此可 以反映室 内外用户的网络
LTE深度覆盖提升方案

深度覆盖提升方案1、xx深度覆盖指标现况各场景普遍存在深度覆盖不足的问题,弱覆盖小区规模仍较大,xx全区域MR覆盖率为72.64%,在8个3类地市中排在第八位,且弱覆盖小区数有425,在8个3类地市中排在第三位;xx4G低流量小区有2039在8个3类地市中排在第一位;xx热点规模大热点小区有3354个,有规划尚未开通的热点有506个,未规划4G小区的热点有351个,xx的热点数总数、有规划尚未开通的热点、未规划4G小区的热点数都在8个3类地市中排在第一位,需要加大力度对深度覆盖指标的优化提升2、深度覆盖优化流程与方法2.1、新站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方面2.1.1x x新站规划设计施工方面> xx4G覆盖短板主要体现为连续覆盖及深度覆盖均不足,局部地方存在覆盖空洞;已规划未建成和建设偏移是导致xx网络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已规划站址未建成开通,全网建设偏移占比为10%左右,全省排在倒数第9位;其中核心城区偏移站点导致道路测试重叠覆盖,城区范围仅以D频段单层组网,室内覆盖深度有限,影响4G分流效果。
>提升方案与计划城区LTE覆盖水平及D频段的覆盖能力直接影响驻留比指标。
建议加强城区内室分+小微设备建设,提高城区内的深度覆盖,同时加快城区外3B/4A站点的建设进度规划站建设进度慢影响整体覆盖率,导致2&3G小区高倒流,需加快城区内站点规划站点建设,建议加强城区内室分+小微设备建设,提高城区内的深度覆盖2.1.2新站验收方面注意事项新站验证是网络优化的基础性工作,位于网络优化的最开始阶段,在站点建设、调测完毕后,网络优化开始前进入单站验证环节。
单站验证的目的是保证站点各个小区的基本功能(接入、通话、数据业务等)和信号覆盖正常,保证工程安装、参数配置与规划方案一致,单站验证测试将可能影响到后期优化的问题在前期解决,另外还可以数据优化区域内的站点位置、无线环境的信息,获取实际的基础资料,为更高层次的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LTE深度覆盖技术方案及建设策略讲解

价内
值覆
弱盖
覆 室外、盖室内
方 案
分布系区统
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蜂窝
阶段一:
宏、高微蜂窝 室
价
内
值
覆
弱
弱
盖
覆
覆
方
盖
室外盖、室内 案
区
分布区系统
皮、飞蜂窝
F、D频段基站广域覆盖
7
TD-LTE覆盖规划指标
广域覆盖
规划指标
定义
➢连续覆盖:特定室外区域的整体覆盖, 区域内达到95%以上的覆盖概率。 ➢热点覆盖:特定室外区域的局部覆盖, 局部区域内达到95%以上的覆盖概率。
RSRP≤-110dBm或室内小区外泄的RSRP比室外主小区RSRP低10dB(当建
筑物距离道路不足10米时,以道路靠建筑一侧作为参考点)。
8
深度覆盖规划指标体系
室外覆盖室内
场景 多栋高层塔楼
居民区
多栋高层非塔 楼居民区
多栋低层居民 区
高低层混合居 民区 城中村
覆盖概率建议
(RSRP≥-113dBm、RSSINR≥-3dB)
补盲层:针对宏覆盖边缘和覆盖盲区, 通过小基站实现覆盖
补热层:针对业务热点区域,通过小 基站实现热点区容量增强,实现覆盖 和容量的均衡
6
LTE网络室内覆盖的演进路径
网络发展近期
➢ 利用F、D频段基站部署实现广域连续覆盖。
➢ 利用小基站等技术实现高价值区域的深度
覆盖。
网络发展中、远期
➢ 网络建设目标为达到或超过现有2G网络覆盖水平。
➢ 利用低频段系统(FDD-LTE)全面提升网络覆盖能力,从根本上
解决深度覆盖,提升室内区域的覆盖效果。 ➢ 已建的TD-LTE网络深度覆盖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室内区域的容
TD-LTE网络深度覆盖解决方案探讨

2 6
・
2 0 1 3 年 第9 期 ・
-
2 . 3 7 0 G H z 频段用于 T D — L T E网络的室内覆盖 ; ( 3 ) F频
段 ,1 . 8 8 0~ 1 . 9 2 0 G Hz ,1 . 8 8 0~ 1 . 9 0 0 G H z 频 段用 于 T D — S C D MA覆盖, 而P HS 使用 1 . 9 0 0 ~1 . 9 2 0 G Hz 频段。
在1 . 9 G Hz 频段较 2 . 6 G Hz 频段的覆盖范 围要大 5 1 %。
从表 1 可知 ,T D — L T E在高速率 的情况下 ,仍然要面对
深度覆盖的问题 。
2 . 1数据链路 目前 , T D— L T E网络系统部署备用频段 主要有 D、
中进行仿真规划 时,其 网络覆盖 效果仍较差 , 较G S M
网络的覆盖率还较远。
1 网络 覆盖 需求
移 动互联 网技术在很 大程度上 推动 了市 场对 移动 宽带的需求 … 。在过去 5 年 时间里 ,我 国移动数据流量
市场业务来说,数据业务需具有较高的 S I N R条件才可拥 有数据高速传输的体验 ,而采用单一的宏基站来进行网络 的深度覆盖很难保证数据业务具有 良好的 S I NR条件。
络深度覆盖 不够 。T D — S C D MA的深度 覆盖不足问题普 遍存在 ,特别是在城市建设 的初始阶段,T D — S C D MA 网络难 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从而网络效能也很难得 以发 挥 。同样 ,深度覆盖 问题在 T D — L T E网络 中同样存在。
有效改善 T D — L T E网络 的覆盖率。
若 采用 C O S T 一 2 3 1 模型 ,穿透损耗为 2 d B,通 过 数据链路的仿真分析 , T D — L T E网络在 1 . 9~2 . 6 G Hz 频 段 的覆盖范 围较 T D — S C D MA 网络在 2 . 0 G Hz 的覆
TD-LTE深度覆盖解决方案2016-山东

基站产品美化设 计,可定制不同美 化方案,利于隐蔽 安装 全向玻璃钢天线 高增益定向天线
3dBi 11dBi
配置天线类型多样,可定向,可全向,满足不同场景应用需求 天线安装灵活,可贴面,可拉远,利于工程实施 天线美化方式多样,利于隐蔽 13
Padsite小巧轻薄更利于室外建设解决深度覆盖问题
产品型号
9
大唐移动全系列小基站满足各场景精确覆盖需求
Cubesite (魔方站) 一体化微站 Padsite (笔记本站) 分布式微基站 Pinsite (图钉站) 分布式皮站 NEOsite (小行星),体积小, 集成度基带、射频一体设计,体 积小,集成度高
简 简约不简单 小巧轻薄,无痕天线设计,轻松 单手上杆,安装更灵活,伪装更 隐蔽 省 省时省力省投资 安装便利省工时,灵活部署省投 资 强 功能强大,性能卓越 2*10w大功率,40M大容量随心 扩容,支持CA
高可靠性 • 能适应高/低温环境、防雷、防 水、防尘,可靠性高
高灵活性 • 无需机房环境要求,工程施工简 单、安装灵活
实地勘察测试合理设计,多形态设备和多样化天线合理应用实现立体无死角覆盖
11
深度覆盖主要场景问题及需求
居民区
校园 高层楼宇
• 室内覆盖差,投诉较高 • 室外居民区内小花园、停车场等 缺少主服区,兵乓现象严重 • 宏站选址建设困难 • 室分建设投资困难,投资大
• 环境复杂,业务需求大 • 运营商竞争焦点,需重点保证网 络覆盖及速率需求 • 由于学校、物业或者运营商间的 竞争等问题,难以建设室分
站点 隐性化
设备向小型化、隐性化方向发展 易部署、好维护,一次建设持续扩容为站点 建设的发展趋势
6
宏+微+皮,硬+软,确保LTE网络覆盖的绝对领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议:不采用
变频改造方式 设计难度小
引入损耗大,影响原有 23G 性能 需更换原有器件,可实施性差 建议:审慎试用
目录
? 现有室分改造解决方案 ? 光纤分布系统()新型解决方案 ? 现有深度覆盖面临的挑战 ? 光纤分布系统() 介绍 ? 光纤分布系统() 分场景解决方案
12
背景
2014 年中国电信启动大规模网络建设,4G时代 数据业务主要发生在室内,室内深度覆盖将是建设重 点之一,考虑到优势技术体现和室分场景的复杂化, 如何更好地开展新建室分及室分改造,从而保证建设 进度、投资效益、网络质量、用户体验、竞争优势是 运营商、也是业界关注的重点。
下载峰值速率: 74.58 平均下载速率: 40.73
远点参考值: -105 :8.6
下载峰值速率: 43.41 平均下载速率: 28.84
远点参考值: -105 :14.1
下载峰值速率: 46.04 平均下载速率: 32.20
测试结论:数字光纤直放站与信源下载速率基本相当
现有室分改造解决方案二:利旧一路,新建一路
铁皮防火 门
钢筋承重 墙
普通砖墙
10~15 11~19 12~21
15~25 15~28.5 15~30
5~12 8~13.5 8~15
隔层损耗
10~20 15~23.5 15~26
金属玻璃 幕墙
10~20 15~25 15~27
? 高频段信号损耗大,覆盖半径小 ? 室外穿透室内能力差,深度覆盖不足
自由空间损耗 ()
800 1800 2100
100m 1000m
70.5 77.5 78.8
90.5 97.5 98.8
遮挡损耗()
பைடு நூலகம்
混泥土 墙
混泥土 楼板
天花 板
金属楼梯
800 1800 2100
15
4 1~2
2
16.5 8.5 1~6 3.5
18
10 1~8
5
穿透损耗()
800 1800 2100
深度覆盖解决方案探讨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2014 年2月
V .01 22 2013 ()
目录
? 现有室分改造解决方案 ? 光纤分布系统()新型解决方案
2
现有室分改造解决方案一:现有室分单路改造方式
? 特点
快速实现覆盖 施工、协调简单 ,投资少 速率优势无法体现
通过更换合路器,将合路到原有室分系统,并通过原有 的室分和天馈系统实现单通道的覆盖
近点参考值: -85 :24.0 下载峰值速率: 60.53 平均下载速率: 52.75
光纤直放站接室分系统
近点参考值: -85 :24.1 下载峰值速率: 60.19 平均下载速率: 51.73
中点参考值: -95 :22.1
下载峰值速率: 56.62 平均下载速率: 43.78
中点参考值: -95 :21.5
1、若边缘场强 >76 ,则满足边缘 >105 要求,可以直接合路; 2、若边缘场强 <-76 ,则需要通过增加天线密度进行室分改造
方式一: 直接合路
LTE RRU
CDMA RRU
室内吸顶 全向天线
? 建议 ? 数据量需求较大的区域 ?
多频段 合路器
? 特点 ? 可提供容量 ? 配套成本高 ? 将新增信源小区,重叠覆盖
近端机 光纤 远端机
室分系统
RRU
UE
中兴 LTE RRU
LTE 数字光纤直放站测试连接示意图
测试地点:广州科学城京信E栋地下停车场; 信源型号:中兴 ,S2100 ; 工作频段:下行 2110-2125 ,上行1920-1935 ; 数字光纤直放站输出总功率:46
光纤直放站验证测试数据
信源接室分系统
现有深度覆盖面临的挑战— 邻区干扰的控制
? 邻区重叠降低速率
与 吞 吐 量 间 为 紧 密 正 相 关
干扰主要体现在小区间干扰,单位范围内小区数越多、干扰 越高、越差,数据速率受影响越大
? 邻区干扰控制要求减少小区重叠度,精确控制覆盖边界,减 少重叠面积
现有深度覆盖面临的挑战—物业协调和施工难度更大
? 特点
支持 设计难度小 引入损耗大 (4 ),影响
原有23G 性能 需更换原有器件,可实施
性差 变频产生的杂散,面临政
策风险
? 建议审慎试用
现有室分改造解决方案汇总
现有室分单路改造方式 快速实现覆盖
施工、协调简单投资少 速率优势无法体现
建议:方式一及方式二均可采用
利旧一路,新建一路方式 端口功率难以平衡,性能无
单通道合路改造方式覆盖分析
类型
900
1/2〞馈线 6.9
7/8〞馈线 3.9
1800 10.1 5.8
2100 10.7 6.1
LTE&CDMA 功率配置差 值: -20.8dB
LTE&CDMA 100m 馈缆损 耗差值: -2.8dB
LTE&CDMA 天线 增益差值: 2dB
33m (7/8)
67m (1/2)
? 特点
端口功率难以平衡, 性能无法保证
可实施性差
? 不建议采用
通过增加一路天馈的改造方式支持 系统覆盖
现有室分改造解决方案三:变频系统改造方式
LTERRU
CDMA RRU
LTE MIMO1 馈入接入单元,变为异频信号,通过原有 的室分系统传输到远端单元;在远端单元将异频信号恢 复为MIMO1 信号,与 MIMO2 、2G、3G信号共同完 成信号覆盖
CDMA 800MHz : 信源 36dBm LTE 1.8G : 信源 15.2dBm
耦合 器
功 分 器
合路器
功分器
耦合 器
LTE&CDMA 传播 损耗差值: -7dB
LTE&CDMA 链路总差 值: -28.6dB
LTE&CDMA 链路目前差 值: -20dB
UE LTE 目标 RSRP :-105dBm UE CDMA 目标导频强度: -85dBm
目录
? 现有室分改造解决方案 ? 光纤分布系统()新型解决方案 ? 现有深度覆盖面临的挑战
14
现有深度覆盖面临的挑战
? 高频段深度覆盖问题更为突出 ? 邻区干扰的控制 ? 物业协调和施工难度更大 ? 技术的实现 ? 互调干扰风险大 ? 分布系统质量、资产难以监控
现有深度覆盖面临的挑战—高频段深度覆盖问题更为突出
区多
? ?
室内天馈 分布系统
方式二: 光纤直放站直接合路
? 特点
? 配套成本低,投资少
? 不增加新小区,减少重叠覆 盖区
?
?
LTE
CDMA
室内吸顶
光纤直放站 光纤直放站 全向天线
多频段 合路器
室内天馈 分布系统
? 建议 ? 容量满足的情况下,可同级联实现单小区延伸覆盖
光纤直放站验证测试
负载 耦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