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3章第3节 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 第1课时学案 鲁科版选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导学案鲁科版选修3教师用书3.3.1原子晶体

高中化学导学案鲁科版选修3教师用书3.3.1原子晶体

第3节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第1课时原子晶体1.了解原子晶体的含义、特征。

2.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一、原子晶体的含义:相邻①原子间以②共价键相结合而形成③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叫作原子晶体。

:④原子。

:⑤共价键。

4.常见的原子晶体有⑥金刚石、晶体硅、金刚砂、水晶。

二、原子晶体的特征,每个碳原子周围连接⑦4个碳原子;二氧化硅晶体结构中每个硅原子周围连接⑧4个氧原子,每个氧原子周围连接⑨2个硅原子,硅氧原子个数比为⑩1∶2,碳化硅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周围有4个硅原子,每个硅原子周围有4个碳原子,碳硅原子个数比为1∶1,原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

共价键,所以原子晶体的熔、沸点很高。

三、原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对结构相似的原子晶体而言,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比较金刚石(C—C)、碳化硅(C—Si)、晶体硅(Si—Si)熔、沸点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答案】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它们都属于原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键长有关,键长越长,熔、沸点越低。

因为键长:C—C<C—Si<Si—Si,所以熔、沸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 )。

【答案】C,属于原子晶体的物质是( )。

A.熔点2700 ℃,导电性好,延展性强,熔点3550 ℃,不导电,质硬,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能溶于水,质硬而脆,熔点为800 ℃,熔化时能导电D.熔点-56.6 ℃,微溶于水,硬度小,固态或液态时不导电【解析】原子晶体的特点是熔点高,硬度大,不导电,难溶于一般溶剂。

【答案】B,其晶体模型如图所示:认真观察晶体模型并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的环为元环。

(2)硅原子的配位数为。

(3)二氧化硅晶体的熔点很高,原因是。

【解析】(1)选取最小环,环中含6个硅原子和6个氧原子。

(2)每个硅与4个氧原子连接,硅原子的配位数为4。

(3)二氧化硅晶体是立体的网状结构,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因此二氧化硅晶体的熔点很高。

高二化学选修3第三章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高二化学选修3第三章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A. 酸性氧化物B. 碱性氧化C .含氧酸 课时跟踪检测(十)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1下列物质固态时一定是分子晶体的是() D .非金属单质解析:选C 利用举特例法解题。

A 项,SiO 2为酸性氧化物,属于原子晶体;B 项, Na 2O 、CaO 等碱性氧化物属于离子晶体;D 项,金刚石、晶体硅等非金属单质属于原子晶 体。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干冰与二氧化硅晶体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相互作用不相同B. C 2H 5OH 与C 2H 5Br 相比,前者的相对分子质量远小于后者,而沸点却远高于后者,其原因是前者的分子间存在氢键C. 非金属单质只能形成分子晶体D. 金刚石熔化时断裂共价键解析:选C 干冰熔化时破坏范德华力,二氧化硅、金刚石等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 键,A 、D 项正确;乙醇的分子间易形成氢键,故其沸点高于C 2H 5Br ,B 项正确;C 、Si 、 O 是非金属元素,但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都是原子晶体,C 项不正确。

3. 据报道,用激光可将置于铁室中的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再用一个射频电火花喷射出氮气,可使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物的薄膜,该碳氮化合物的硬度比金刚石更坚硬,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该碳氮化合物呈片层状结构B •该碳氮化合物呈立体网状结构C •该碳氮化合物中C —N 键长比金刚石的C —C 键长长D .相邻主族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硬度比单质小解析:选B 由题意知,碳氮化合物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说明该碳氮化合物为原子晶 体,因此是立体网状结构,与金刚石相比,C 原子半径大于N 原子半径,所以C —N 键长 小于C —C 键长。

4. 如图为冰的一种骨架形式,依此为单位向空间延伸,请问该冰中的每个水分子有几个氢键()A .2B . 4C.8D.12解析:选A每个水分子与四个方向的其他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因此每个水分子具有的氢键个数为4送二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物质越稳定解析:选BA项,冰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分子内的H—O键不发生断裂;C项,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与分子内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无关;D项,分子晶体中,分子内共价键的键能越大,该分子越稳定。

高中化学选修3目录

高中化学选修3目录

第1课时 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 第2课时 共价键的键参数与等电子原理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1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第2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1课时 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 范德
华力和氢键 第2课时 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
酸分子酸性 章末整合提升 章末达标测试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 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第三节 金属晶体 第四节 离子晶体 章末整合提升 章末达标测试
化学
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1课时 能层、能级和构造原理 第2课时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 元素周节 共价键

2020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教学学案:3-2-1 分子晶体 Word版含答案

2020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教学学案:3-2-1 分子晶体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第一课时分子晶体学习目标:1。

了解分子晶体的概念及结构特点。

掌握分子晶体的性质。

2. 能够通过分析分子晶体的组成微粒、结构模型及分子晶体中的作用力解释分子晶体的一些物理性质。

3。

知道一些常见的属于分子晶体的物质类别。

[知识回顾]什么是范德华力和氢键?存在于什么微粒间?主要影响物质的什么性质?答:范德华力是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的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它是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它使得许多物质能以一定的聚集态(固态和液态)存在。

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如N、F、O)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分子中或同一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

范德华力和氢键主要存在于分子之间,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要点梳理]1.分子晶体的概念及结构特点(1)分子晶体中存在的微粒:分子.(2)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形成的晶体叫分子晶体.(3)相邻分子间靠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

①若分子间作用力只有范德华力,则分子晶体有分子密堆积特征,即每个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分子。

②分子间含有其他作用力,如氢键,则每个分子周围紧邻的分子要少于12个。

如冰中每个水分子周围只有4个紧邻的水分子。

2.常见的分子晶体(1)所有非金属氢化物,如H2O、NH3、CH4等.(2)部分非金属单质,如卤素(X2)、氧气O2、氮N2、白磷(P4)、硫(S8)等。

(3)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如CO2、P4O10、SO2、SO3等。

(4)几乎所有的酸,如HNO3、H2SO4、H3PO4、H2SiO3等。

(5)绝大多数有机物的晶体,如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3.典型的分子晶体(如图)(1)冰①水分子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当然也存在范德华力.②氢键有方向性,它的存在迫使在四面体中心的每个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的4个相邻水分子互相吸引。

(2)干冰①在常压下极易升华。

②干冰中的CO2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而不存在氢键,一个CO2分子周围等距紧邻的CO2分子有12个.知识点一分子晶体的性质1.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真实存在的小分子或大分子。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3.1《认识晶体》第1课时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3.1《认识晶体》第1课时教案

第三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的性质第一节认识晶体(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区分晶体与非晶体。

2. 认识晶体的重要特征。

【教学重难点】晶体的特征【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投影】几种常见的晶体图片【联想·质疑】1.食盐、冰、金属、宝石、水晶、大部分矿石等都是晶体,那么什么样的物质才能称为晶体?2.晶体与玻璃、橡胶等非晶体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晶体具有明显不同于非晶体的特性?【讲述】像上面这一类固体,有着自己有序的排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而像玻璃这一类固体,本身原子排列杂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一起来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晶体的特征【板书】1. 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投影]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讲述】通过前面对晶体与非晶体的讨论,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晶体有哪些特点:【板书】2. 晶体的特点:【阅读思考】晶体具有何种特性(1)在适宜条件下,晶体能自发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自范性;(2)在不同的方向上表现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导电)----向异性(3)具有特定的对称性---对称性【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如何给晶体下一定义?晶体又有何分类?分类的依据又是什么?【板书】3.晶体的分类(1)晶体:内部微粒在空间按一定的俄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2)依据:根据晶体内部微粒的种类和微粒间相互作用(3)分类: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思考】各类晶体有何区别?【学生归纳】【问题】晶体有何用途呢?【板书】4.晶体的用途(学生阅读教材)【练习】1. 从我们熟悉的食盐、金属、冰到贵重的钻石等都是晶体,而同样透明的玻璃却是非晶体。

3.1 晶体的常识(课时作业)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3)(解析版)

3.1 晶体的常识(课时作业)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3)(解析版)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一、基础练1.有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可表示为()x y 6M Fe CN ⎡⎤⎣⎦,经X 射线衍射实验发现,它的结构特征是3+Fe 和2+Fe 分别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CN -位于立方体的棱上。

其晶体中阴离子的最小结构单元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226M Fe CN ⎡⎤⎣⎦B .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M 呈+1价C .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M 呈+2价D .晶体中与每个3+Fe 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N 有3个【答案】B【详解】A .由题图可得出,晶体中阴离子的最小结构单元中2Fe +及Fe 3+个数均为11482⨯=,CN -的个数为11234⨯=,因此阴离子的化学式为()26Fe CN -⎡⎤⎣⎦,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26M Fe CN ⎡⎤⎣⎦,A 项错误; B .由阴、阳离子形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M 的化合价为+1,B 项正确;C .M 的化合价为+1,C 项错误;D .由题图可看出与每个3+Fe 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N -有6个,D 项错误;故选:B 。

2.如图所示是晶体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元(晶胞)的排列方式,其对应的化学式是XY 的是(图中:o-X , -Y)( )A .B .C .D .【答案】A【详解】[根据顶点、棱上、面上、体心和其他处于立方体内部的原子对晶胞的贡献分别为111842、、、1,求出X 、Y 的数目之比,其化学式分别为XY 、X 3Y 、XY 4、XY 4;故选:A 。

3.下图为高温超导领域里的一种化合物(钙钛矿)结构中的最小重复单元。

该化合物中,每个钛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钛离子有a 个,元素氧、钛、钙的原子个数比为b 。

则a 、b 是( )A .6,3∶1∶1B .24,10∶8∶1C .12,5∶4∶1D .3,3∶2∶1【答案】A【详解】 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顶点上相邻的钛离子相距最近,则钛离子周围与它接近且距离相等的钛离子有6个,a=6;晶胞中位于顶点的钛原子个数为8×18=1,位于棱上的氧原子个数为12×14=3,位于体内的钙原子的个数为1,则氧、钛、钙的原子个数比为 3:1:1,故选A 。

高中化学选修3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讲义及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3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讲义及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一、晶体常识1、晶体与非晶体比较自范性:晶体的适宜的条件下能自发的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

对称性:晶面、顶点、晶棱等有规律的重复各向异性:沿晶格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导致的在不同方向的物理化学特性也不尽相同。

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晶胞在晶体中的排列呈“无隙并置”。

4、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某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这个晶胞。

中学常见的晶胞为立方晶胞。

立方晶胞中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如下:①晶胞顶角粒子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8②晶胞棱上粒子为4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4③晶胞面上粒子为2个晶胞共用,每个晶胞占1/2④晶胞内部粒子为1个晶胞独自占有,即为1注意:在使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粒子个数时要注意晶胞的形状。

二、构成物质的四种晶体1、四种晶体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2)原子晶体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小的键长短,键能大,晶体的熔、沸点高。

如熔点:金刚石>碳化硅>硅(3)离子晶体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相应的晶格能大,其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

晶格能:1mol气态阳离子和1mol气态阴离子结合生成1mol离子晶体释放出的能量。

(4)分子晶体①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熔、沸点越高;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的高。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③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④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5)金属晶体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

第三章 第1节 认识晶体[选修3]鲁科版

第三章 第1节 认识晶体[选修3]鲁科版

第1节认识晶体精彩图文导入具有鲜艳深蓝色的透明钻石,是稀世珍品,大粒者世界上仅有几颗,名钻“希望”,就是其中之一。

现存于世的钻石“希望”,重45.52克拉,具有权其罕见的深蓝色。

据说,它不仅蓝得美丽,而且似乎发射出一股凶恶的光芒,这可能是因为在它那像迷雾一样的历史中,充满了奇特和悲惨的经历,它总是给它的主人带来难以抗拒的噩运之故。

而现在这颗历尽坎坷,蒙受了无数不白之冤的美丽蓝钻“希望”,得到了它适宜的归宿。

温斯顿将它作为礼物捐献给了国家,它现在藏于美国华盛顿的史密森研究所。

从此,它再也不是炫耀豪华和财富,或增加个人娇美的装饰品了,而是成了科学研究的标本。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宝石也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由于宝石价格昂贵,一些不法商贩常常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而一旦购入了假宝石,则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要想鉴别真假宝石,我们必需了解宝石的结构,宝石就是我们常见的晶体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物质才能称为晶体?晶体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和性质?一细品教材一、晶体的特性1.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定义:内部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如:食盐、干冰、金刚石等。

(2)非晶体定义: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呈现杂乱无章的分布状态的固体物质。

如:橡胶、松香、玻璃等。

【例1】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双选)A.橡胶B.玻璃C.食盐D.水晶注意:晶体和非晶体都是针对固体来说的。

2.晶体的特性(1)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在适宜的条件下,晶体能够自发的呈现封闭的规则的多面体外形,这称为晶体的自范性。

非晶态物质没有这个特性。

①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指物质在凝固或从溶液中结晶的自然生长过程中,能自发地形成规则的多面体外形,而不是指加工成某种特定的几何形状。

②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专题第1课时原子晶体[学习目标定位] 知道原子晶体的概念,熟知常见的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能从原子结构的特点,分析理解其物理特性。

一、常见的原子晶体的结构1.金刚石的晶体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在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以4个共价单键对称地与相邻的4个碳原子相结合,形成正四面体结构,这些正四面体向空间发展,构成彼此联结的立体网状结构。

(2)晶体中相邻碳碳键的夹角为109.5°,碳原子采取了sp3杂化。

(3)最小环上有6个碳原子。

(4)晶体中C原子个数与C—C键数之比为1∶2。

(5)晶体中C—C键键长很短,键能很大,故金刚石的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6)1 mol C原子组成的金刚石中含有2 mol C—C键。

2.二氧化硅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空间立体网状的原子晶体。

其结构示意图如下:观察分析二氧化硅晶体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Si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同时每个O原子与2个Si原子结合。

(2)在二氧化硅晶体中,位于四面体中心的原子是硅原子,位于四面体四个顶点上的原子是氧原子。

(3)在二氧化硅晶体中,硅原子采取sp3杂化,Si—O—Si键与Si—O—Si键的夹角是109.5°。

(4)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数是12,包括6个O原子和6个Si原子。

(5)1 mol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4 mol Si—O键。

(1)原子晶体:相邻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具有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

①构成原子晶体的基本微粒是原子。

②形成原子晶体的作用力是共价键。

在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极性键或非极性键),没有分子间作用力和其他相互作用。

(2)原子晶体的结构特征①由于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每个中心原子周围排列的原子数目是有限的,故原子不遵循紧密堆积原则。

②原子晶体呈空间立体网状结构,原子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原子晶体的化学式仅仅表示晶体中的原子个数关系。

(3)常见的原子晶体:①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C)、硼(B)、晶体硅(Si)等。

②某些非金属化合物,如碳化硅(SiC)、氮化硼(BN)、二氧化硅(SiO2)等。

例1下列物质的晶体直接由原子构成的一组是( )①CO2②SiO2③晶体Si ④白磷⑤氨基乙酸⑥固态He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C.②③⑥ D.①②⑤⑥答案 C例2下列有关原子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二氧化硅晶体的最小结构单元都是正四面体B.含1 mol C的金刚石中C—C键数目是2N A,1 mol SiO2晶体中Si—O键数目是4N AC.水晶和干冰在熔化时,晶体中的共价键都会断裂D.SiO2晶体是原子晶体,所以晶体中不存在分子,SiO2不是它的分子式答案 C解析 金刚石是1个中心碳原子连接4个碳原子,二氧化硅是1个中心硅原子连接4个氧原子,均为正四面体,A 项正确;金刚石中,1个C 原子与另外4个C 原子形成4个C —C 键,这个C 原子对每个单键的贡献只有12,所以1 mol C 原子形成的C —C 键为4 mol×12=2 mol ,而二氧化硅晶体中1个Si 原子分别与4个O 原子形成4个Si —O 键,则1 mol SiO 2晶体中Si —O 键为4 mol ,B 项正确;干冰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共价键不会断裂,C 项错误;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原子不是分子,D 项正确。

规律总结(1)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即将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换成硅原子。

不同的是,硅晶体中的Si —Si 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的C —C 键的键长长。

(2)SiO 2晶体结构相当于晶体硅结构中每个Si —Si 键中间插入一个O 原子。

(3)碳化硅晶体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其空间结构中碳原子和硅原子交替排列。

碳原子和硅原子个数之比为1∶1。

二、原子晶体的性质与共价键的关系晶体硅(Si)和金刚砂(SiC)都是与金刚石相似的原子晶体。

其结构与性质比较如下表所示: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分析其熔点、硬度的大小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案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越高,硬度越大;反之,键长越长,键能越小,熔点越低,硬度越小。

(1)由于原子晶体中原子间以较强的共价键相结合,故原子晶体:①熔、沸点很高;②硬度大;③一般不导电;④难溶于溶剂。

(2)原子晶体具有不同的结构类型,对于结构相似的原子晶体来说,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体的稳定性越高,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提醒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不一定高于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

如MgO(2 800 ℃)>SiO 2(1713 ℃)、钨(3 410 ℃)>SiO2(1 713 ℃)。

例3根据下列物质的性质,判断其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A.熔点2 700 ℃,导电性强,延展性强B.无色晶体,熔点3 550 ℃,不导电,质硬,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C.无色晶体,能溶于水,质硬而脆,熔点为800 ℃,熔化时能导电D.熔点-56.6 ℃,微溶于水,硬度小,固态或液态时不导电答案 B解析原子晶体一般不导电,没有延展性,A项错误;原子晶体难溶于水,C项错误;原子晶体一般熔点很高,硬度很大,D项错误。

例4下表是某些原子晶体的熔点和硬度。

分析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原子晶体的原子种类越多,晶体的熔点越高B.构成原子晶体的原子间的共价键键能越大,晶体的熔点越高C.构成原子晶体的原子的半径越大,晶体的硬度越大D.构成原子晶体的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晶体的硬度越大答案 B1.下列物质中,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无色水晶B.晶体硅C.金刚石D.干冰答案 A解析A项,无色水晶是原子晶体,属于化合物;B项,晶体硅是单质;C项,金刚石是单质;D项,干冰是分子晶体。

2.下列有关原子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B.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C.在SiO2晶体中,1个硅原子和2个氧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D.石英晶体是直接由硅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价键所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答案 D解析原子晶体单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原子晶体化合物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在SiO2晶体中,1个硅原子与周围4个氧原子形成4个Si—O键;金属晶体的熔点差别很大,有些金属晶体(如W)熔点可能高于某些原子晶体的熔点。

3.二氧化硅晶体是空间立体网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二氧化硅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SiO2晶体中Si—O键为2 molB.二氧化硅晶体的分子式是SiO2C.晶体中Si、O原子最外电子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D.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数为8答案 C解析A选项错误,SiO2晶体中,1个硅原子与周围4个氧原子形成Si—O键,所以1 mol SiO2晶体中Si—O键为4 mol;B选项错误,晶体中1个硅原子与周围4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1个氧原子与周围2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SiO2表示晶体中Si、O原子个数比为1∶2,并不是分子式;C选项正确,1个硅原子分别与4个氧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1个氧原子分别与2个硅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所以Si、O原子最外电子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D选项错误,晶体中最小环上硅与氧交替连接,SiO2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数为12,其中6个为硅原子,6个为氧原子。

4.科学家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与此同时再用射频电火花喷射氮气,此时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物薄膜。

据称,这种化合物可能比金刚石更坚硬。

其原因可能是 ( )A.碳、氮原子构成平面结构的晶体B.碳氮键键长比金刚石中的碳碳键键长更短C.氮原子电子数比碳原子电子数多D.碳、氮单质的化学性质均不活泼答案 B解析由“这种化合物可能比金刚石更坚硬”可知,该晶体应该是一种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的结构是一种空间网状结构而不是平面结构,A选项错误;氮原子的半径比碳原子的半径小,二者所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要比碳碳键的键长短,所以该晶体的硬度应该比金刚石更高,B 选项正确;原子的电子数和单质的活泼性一般不会影响所形成的晶体的硬度等,所以C、D 选项错误。

5.回答下列问题:(1)氮化碳和氮化硅晶体结构相似,是新型的非金属高温陶瓷材料,它们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

①氮化硅的硬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氮化碳的硬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氮化硅的晶体结构中,原子间都以单键相连,且氮原子与氮原子不直接相连、硅原子与硅原子不直接相连,同时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请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ⅢA、ⅤA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GaN、GaP、GaAs等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单晶硅相似。

①在GaN晶体中,每个Ga原子与______个N原子相连,与同一个Ga原子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GaN属于______晶体。

②三种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小于氮化硅和氮化碳均为原子晶体,氮化硅中N—Si键的键长比氮化碳中C—N 键的键长长,键能小②Si3N4(2)①4正四面体原子②GaN>GaP>GaAs解析(1)①氮化硅和氮化碳均为原子晶体。

氮化硅中N—Si键的键长比氮化碳中C—N键的键长长,键能小,所以氮化硅硬度比氮化碳小。

②由题意知,氮化硅晶体中每个Si原子连接4个N原子,每个N原子连接3个Si原子,Si 和N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化学式为Si3N4。

(2)①GaN与单晶硅结构相似,所以每个Ga原子与4个N原子形成共价键,每个N原子与4个Ga原子形成共价键。

与同一个Ga原子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GaN 与晶体硅都是原子晶体。

②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晶体的熔点越高。

[对点训练]题组1 原子晶体的结构1.下列有关原子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晶体中,原子不遵循紧密堆积原则B.原子晶体具有空间网状结构C.原子晶体中不存在独立的分子D.原子晶体熔化时不破坏共价键答案 D解析A项,原子晶体中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相连,而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所以原子晶体中,原子不遵循紧密堆积原则;B项,原子晶体是相邻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C项,原子晶体是由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的,不存在独立的分子;D 项,原子晶体是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的,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