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学案(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实验_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实验_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一章: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一、多选题。

1. 对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使用交流电B.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流电源的频率一样C.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振针和复写纸D.电磁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是靠放电针和墨粉纸盘2. 打点计时器是记录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置和时间的仪器,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这些点迹()A.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C.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形状D.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3.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电源C.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都是0.02s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得越慢4.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对上面记录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得到的物理量有()A.时间间隔B.位移C.加速度的准确值D.平均速度5.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6. 如图是某同学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时获得的一条纸带.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电火花计时器必须使用4∼6V的交流电源B.必须在实验前启动电源,即先启动电源再拉动纸带,实验后立即关闭电源C.可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BC、CD三段的位移,和一次性测量一样D.要选择点迹清晰的纸带,并舍弃密集的点迹二、选择题。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时,为了得到物体完整的运动情况,对接通电源和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先后顺序应是()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小车拉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甲、乙、丙、丁四条纸带上打下了如图所示的点迹,每条纸带的左端是与小车相连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纸带甲打点均匀,表示小车的速度一定B.纸带乙显示的平均速度最小C.纸带丙表示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小D.纸带丁表示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大如图所示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从纸带上看,打点计时器出的毛病是()A.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够大C.电源频率不够大D.振针压得过紧三、实验题。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学案2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学案2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学案.知识要点:1. 学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2. 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平均速度。

体会测瞬时速度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结果要符合实验事实。

二.要点预习:(一)实验目的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二)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木板,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导线。

(三)实验原理1. 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如图所示,包含底座、接线柱、线圈、振片、振针、永久磁铁、限位孔、定位轴等部件。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当接通电源时,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振针也就跟着上下振动。

如果电源的频率为50Hz,振针就会通过复写纸每隔__________________ 在纸带上打出一个小点。

2. 电火花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如图甲所示,包含电源插头、条、纸盘轴、墨粉纸盘等部件。

脉冲输出插座、脉冲输出开关、压纸限位孔接线柱定忡轴使用时,_________ 套在纸盘轴上,并夹在两条白纸带之间,接通 ______________ 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生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

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____________ 在纸带上打一个点。

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小,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误差小。

打在纸带上的点,记录了纸带运动的时间,如果把纸带跟物体连在一起,纸带上的点就相应地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3.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然后把纸带装好,先启动 __________ ,然后用手水平纸带,纸带上打出一行小点,然后立即______________ 电源。

4. 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用打过点的纸带,如图。

根据量出的A、D间的距离X和时间间隔At,算出A、D间Xv =的平均速度厶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学案:1.3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学案:1.3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第一章第3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学习目标】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3.明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学习重点】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2.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3.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学习难点】处理纸带的方法,用描点法画图象的能力.【预习自测】1.仪器构造(1)下图为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图,图中标出了几个主要部件的代号,它们的名称分别是:1、 2、 3、 4、 5、6、 7、 8、 9、(2)下图为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图2.仪器原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内发生的仪器,它使用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在以下,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它每隔打一个点,通电前把纸带穿过,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接通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上下振动。

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片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如果把纸带跟运动的物体连在一起,即由物体带动纸带一起运动,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就表示相应时间间隔中物体的。

电火花计时器的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类似,这种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比较,实验误差也就比较。

3.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用来描述随变化关系的图象。

4.偶然误差是指由因素造成的,用的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造成的,特点是多次重复测量的结果总是真实值,呈现单一倾向。

5.相对误差等于。

6.有效数字是指带有一位的近似数字。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2.学会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3.利用v-t图象分析实验数据,描述物体的运动.【实验原理】1.两种打点计时器当接通50 Hz的交流电时,都是每隔0.02 s打一次点.2.当纸带跟运动物体连在一起时,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就相应地表示出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线段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就表示出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ΔxΔt,当Δt很短时,可以认为ΔxΔt等于t时刻的瞬时速度.【实验步骤】1.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纸盘轴上,并检查两条白纸带是否已经正确地穿好,墨粉纸盘是否夹在两条纸带之间.2.把计时器上的电源插头插在交流220 V电源插座上.3.接通开关,用手水平地拉动两条纸带,纸带上就会打下一系列的点迹.4.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数出n 个点,这些点划分出来的间隔数为(n -1).由此计算出纸带从第一个点到第n 个点的运动时间为0.02(n -1) s.5.用刻度尺测量出第一个点到第n 个点的距离x ,再利用公式v =ΔxΔt 计算纸带通过这段位移时的平均速度.把测量和计算的结果填入表中.6.在小纸带上标记连续7个计数点,分别标上记号A 、B 、C 、D 、E 、F 、G .用刻度尺测量每相邻两个点间的距离,分别记为x 1、x 2、x 3、x 4、x 5、x 6,记录到表中.7.根据表中对纸带数据的测量结果,运用学过的知识判断: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说出判断的理由.8.将B 、C 、D 、E 、F 作为测量点,分别测量包含这些点的一段位移Δx ,由于Δt 很小,求出Δt 内的平均速度,即等于各点的瞬时速度,记入表中.【注意事项】1.电源电压要符合要求,电磁打点计时器应使用6 V 以下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 V 交流电源.2.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必要时要进行调节或更换器材. 3.使用打点计时器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时再用手拉纸带. 4.手拉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5.复写纸不要装反,每打完一条纸带,应调整一下复写纸的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 6.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数据处理】1.根据纸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能计算平均速度.(1)在纸带上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均为0.02 s(电源频率为50 Hz),所以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小.(2)根据v =ΔxΔt ,求出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这里Δx 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Δt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数与0.02 s 的乘积.这里必须明确所求的是哪两点之间的平均速度.2.粗略计算瞬时速度某点E 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E 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如图所示,v E ≈v DG或v E ≈v DF .纸带粘贴处:根据粗略表示某点瞬时速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计数点,测量包含这个点的一段时间内的位移△x,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t,填下表.位置0 1 2 3 4 5△x/mt/sv/m·s-1根据v=△x/△t算出刚填完的表1中各点附近的平均速度,把它当作计时器打下这些点时的瞬时速度,填下表.从该表中能粗略看出手拉纸带运动的速度变化情况.位置0 1 2 3 4 5t/sv/m·s-1用图象来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 打点计时器实验学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 打点计时器实验学案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自学导引:一、认识打点计时器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2、电磁打点计时器1)结构:2)工作电压是,当电源是50Hz时,每隔打一个点。

3)工作原理:当接通电源时,在的作用下,便振动起来,带动上下振动,这时如果纸带运动,就通过在纸上留下一行小点.4)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方法:①固定:安装好复写纸并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边缘或铁架台上。

②穿:将穿过限位孔与墨粉纸盘。

③定:将打点计时器接入50Hz交流电源,电压从4 V开始,观察振动情况,若振动片振幅较小再升高电压至6 V。

④接:启动电源,然后拖动纸带(或释放物体)打出点,观察点迹是否 .⑤关:打完点后,立即电源5)注意事项:①工作电流为②工作电压为以下③实验前检查打点的稳定性和清晰程度④使用时应先,待打点计时器稳定时再拉动纸带或释放物体⑤手拉动时,速度应适当一些,以防打的点迹太密集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1)结构:2)工作电压是,3)工作原理:使用时,套在纸盘轴上,把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交流电源,按下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到纸盘轴,产生放电.当电源是50Hz时,它每隔打一个点。

4、电火花计时器使用方法:①固定:安装好并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边缘或铁架台上。

②穿:将纸带穿过与③定:将打点计时器接入交流电源。

④接:启动电源,然后拖动(或释放物体打出点并观察点迹是否清晰.⑤关:打完点后,立即关闭电源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目的:利用打出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将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上,检查是否已经正确地套在纸盘轴上。

(2)把纸带装好(3)把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插头插在的交流电源上。

(4)按下,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立即电源.快乐体验:1.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或物体),这两个操作时刻之间的关系应当是 (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2.打出的点迹不够清晰的原因可能是?A:电源电压偏低B:永磁体磁性不足C:振针位置过高D:复写纸陈旧3.一学生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你能告诉他可能的原因吗?(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过低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过高 D.振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太小4.对纸带上的点迹说法正确的是?(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含答案)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学习目标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安装和使用。

2.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学会粗略测量瞬时速度。

3.理解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掌握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

重点: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2.由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画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难点:1.对纸带数据的处理。

2.图象的画法及对图象理解。

自主学习:(一)打点计时器1、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交流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

它的工作电压是 4~6V。

电源频率是 50Hz 时,它每隔 O.02s 打一个点。

2、电火花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时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

使用时,墨粉纸盘套在低盘轴上,并夹在两条纸带之间。

当接通 220V 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

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列点迹。

当电源频率是 50Hz 时,它每隔 O.02s 打一次点。

如果把纸带跟运动的物体连接在一起,打点计时器便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这些点既记录了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也记录了相应的时间。

通过对纸带上点子之间距离的研究,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3、两种计时器的比较: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电源电压电源频率特点(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步骤详见课本 P22)〖思考与讨论〗注意事项:①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片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②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③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④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之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三)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测量方法:某点 E 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 E 点在内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

2022高一物理学案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人教版必修1)

2022高一物理学案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人教版必修1)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学案(人教版必修1)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物体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的计时仪器,它使用交流电源,由学生电源供电,工作电压在6_V 以下,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 时,它每隔0.02_s 打一个点,通电前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片压在纸带的上面,接通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振针上下振动.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如果把纸带跟运动的物体连在一起,即由物体带动纸带一起运动,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就表示相应时间间隔中物体的位移.2.电火花计时器的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类似,这种计时器工作时,纸带运动受到的阻力比较小,实验误差也就比较小.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时是利用了平均速度的公式v =ΔxΔt,当Δt 或Δx 较小时,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4.速度—时间图象(v -t 图象):用来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问题情境] 1.实验步骤:(1)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纸带穿过限位孔,把复写纸套在定位轴上,并且压在纸带上面. (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6 V 的低压交流电源上.(3)接通电源开关,用手水平拉动纸带,使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点.(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 个点,那么n 个点的间隔数为n -1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Δt =(n -1)×0.02 s.(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的点间的距离Δx .(6)利用公式v =ΔxΔt 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误差分析:(1)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 (2)手拉动纸带时速度应快一些,以防点迹太密集.(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4)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测量点O 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3.数据处理: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O ,以后的点分别标上A 、B 、C 、D 、…作为“计数点”,如图1所示,依次测出O 到A 、A 到B 、B 到C 、…之间的距离x 1、x 2、x 3、….图1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 ,则A 、B 、C 、D 、…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A =x1+x22T 、v B =x2+x32T 、v C =x3+x42T、v D =x4+x52T、….把数据填入下表,根据数据判断纸带是否做匀速运动.位置A B C D E F (x n +x n +1)/m v /(m/s)[问题延伸]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出现下列情况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如何调节? (1)打点不清晰(不打点). (2)打出的是短线,而不是点. 答案现象原因调节的方法打点不清晰1.振针过高2.电压太低,振幅小3.复写纸用得太久1.把振针适当调低2.适当调高电压3.换新的复写纸 打的不是点,是短线1.振针过低2.所加电压太高,振幅过大1.把振针适当调高一些2.适当调低电压二、用图象表示速度[问题情境]许多变化过程可以用图象来表示,如气温的变化、股票的涨跌等,用这种形式表示变化过程有什么优点? 答案 图象法是揭示变化规律的好方法,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变化规律. [要点提炼]1.v -t 图象:用横轴表示时间t ,纵轴表示速度v ,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如图2所示的v -t 图象.图22.v -t 图象的意义:v -t 图象非常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它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3.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如图3所示,直线a 、b 分别表示v a =4 m/s ,v b =8 m/s.图3(2)从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中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并且可以求出位移,根据位移公式x =v t ,在v -t 图象中就对应着边长分别为v 和t 的一个矩形面积,如图4中画斜线的部分.图4[问题延伸]你能根据v-t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吗?图5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它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图5(1)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初速度?(2)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怎样变化?(3)运动方向是否变化?答案(1)有初速度.(2)变化;速度先变大然后保持不变,再变小,最后反向增大.(3)方向变化.例1 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解析从打点计时器的用途出发对选项进行筛选.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不能反映物体的质量和形状.答案ABD变式训练1如图6所示是一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如图所示的一些短线,这可能是因为( )图6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定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D.打点针压得过紧答案 D解析当振针距离复写纸片间隙过小,每一个打点周期内就会有较长一段时间接触并挤压在复写纸上,这样就成了一段一段的小线段.A选项造成的后果是打点计时器不工作,B选项造成的后果是打点计时器工作不稳定,C选项造成各点间距忽大忽小,故D选项正确.例2如图7所示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某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段纸带,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物体在AB段、BC 段、CD段和DE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并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图7解析通过数相邻计数点间的间隔个数,找出每段的时间,然后利用平均速度公式v =ΔxΔt进行计算.v AB=Δx1Δt1=1.905×0.02cm/s=19 cm/s=0.19 m/s,v BC=Δx2Δt3=2.402×0.02cm/s=60 cm/s=0.60 m/s,v CD=Δx3Δt3=1.200.02cm/s=60 cm/s=0.60 m/s,v DE=Δx4Δt4=2.382×0.02cm/s=59.5 cm/s=0.595 m/s.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变式训练2 如图8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 m/s,在A、D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 m/s.图8答案0.35 0.43 0.35解析由题意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AC间的距离为14 mm=0.014 m,AD间的距离为26 mm=0.026 m.由公式v=ΔxΔt得,v AC=0.0142×0.02m/s=0.35 m/s,v AD=0.0263×0.02m/s≈0.43 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 m/s.(由A到D,纸带运动速度在变大)【效果评估】1.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先后关系应当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答案 A2.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 )A.能准确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B.只能粗略地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C.能准确地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D.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答案BC3.图9为一条纸带打上点后的情况,已知A、B、C、D四个点中,A点最先打出,D点最后打出,由图可知,A→. B阶段纸带做______运动,B→C阶段很接近______运动,C→D阶段则做______运动,A→B、B→C和C→D三个阶段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依次为__ ____ m/s、______ m/s和______ m/s.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图9答案加速匀速减速 1.8 5 5.25 254.图10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回答:图10(1)AB、BC、CD段质点分别做什么运动?(2)质点在2 s末的速度多大?答案(1)AB段表示质点做加速运动;BC段表示质点做匀速运动;CD段表示质点做减速运动.(2)质点在2s末的速度是7.5 m/s.解析根据v-t图象可知在AB段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所以AB段表示质点做加速运动;在BC段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所以BC段表示质点做匀速运动;在CD段速度随时间不断减少,所以CD段表示质点做减速运动.质点在2 s末的速度由v-t图象可知是7.5 m/s.。

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使用方法指导】1.独立完成本学案,先通读教材,勾划重点知识,完成导学案,遇到难点再阅读教材,将自己的疑问记下来,并写上提示语、标注符号。

2.完成导学案的预习案后,学科班长按时收交,各组长督促落实,全部达标。

3.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所有同学规范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

【学习目标】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掌握描点法画图像的方法,并能画出该实验的速度——时间图像,能从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通过实验得出物体的运动信息,用数学方法表述出来,培养自己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3.培养自己合作与交流的精神,养成在合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的习惯。

【学习重点】会用使用打点计时器,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会用描点法绘出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学习难点】处理纸带的方法,用描点法画图像。

探究案探究一.两种计时器的比较探究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根据课本20页“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内容,四人一小组使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点击清晰的纸带。

问题1.根据你打出纸带的点迹,判断你手拉纸带的运动情况问题2.如果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那么,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运动的速度较大还是较小?问题3.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用自己的语言详细描述)探究三.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问题1.测量你自己用手拉纸带的速度。

为了描述速度变化的情况,请你根据纸带上的点,每隔0.1(或更短些的时间)计算一次速度。

先在纸带上用数字0,1,2,3 ,4,5 标出这些点,然后仿照课本21页1.4-5的办法,测量包含这个点的一小段位移Δx,纪录在表1中,同时纪录对应的时间Δt。

问题2.上表中算出的v是0,1,2,3,4,5各点附近的平均速度,把它们当做计时器打下这些点时的瞬时速度,抄入表2中。

人教版必修一《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word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word教案

§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2课时)一、 教学目标(三维)、 知识与技能:()知道计时器种类、结构、工作电压和频率(周期)(2 )掌握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3) 掌握对纸带上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4) 能测定平均速度,画出 v-t 图象,通过图象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2、 过程与方法:(1)能分析、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 掌握建立图像的一般规律,了解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3) 掌握在极短的时间内物体的瞬时速度近似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这一近似方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及科学态度(2)注意培养学生的尊重原始测量的数据这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 设计思路本课是高中阶段的第一堂涉及实验的课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态度显得非常重要,而且打点计时器是一个既重要又较难的实验,应该让学生多想“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对于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常常有许多疑惑:什么是打点计时器,如何使用打点计时器,又如何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如何利用测出的速度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等,因此本课也应该围绕这些问题来而展开教学活动。

在这些问题中如何使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清晰的点是关键 (当然后几个问题都很重要) ,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多次遇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边讲.边.做..的方式,特别要让学生多练, 遇到问题也 要让学生多想,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并引导学生试着解决这些问题,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重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教学策略:通过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际演练来加深理解2、 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难点:对纸带上记录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测定瞬时速度,画出 V-t 图象,并通过图象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教学策略:采用边讲边做的方式,遇到问题让学生多思考,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并引导 学生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3.掌握测瞬时速度的方法,会用打出的纸带求瞬时速度.4.理解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并能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一、了解打点计时器
1.作用及分类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 Hz 时,它每隔0.02_s 打一次点.打点计时器和纸带配合,可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及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供高中学生实验用的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两种.
2.电磁打点计时器
(1)工作电压:6_V 以下的交流电源;
(2)原理:接通交流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振针上下振动.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
3.电火花计时器
(1)工作电压:220 V 交流电源;
(2)原理:当接通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行点迹.
4.两种计时器误差比较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中对纸带运动阻力极小,因而系统误差较小. 二、根据纸带计算平均速度
根据v =Δx
Δt 可求出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Δx 是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Δt 是这两点间
的时间间隔.
三、粗略计算瞬时速度
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粗略地由包含该点在内的相距较近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表示.平均速度的公式v =Δx
Δt ,当Δt 或Δx 较小时,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某点的瞬时
速度.
四、速度-时间图象(v -t 图象)
速度—时间图象是用来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图象上的点反映某一时刻的瞬
时速度
.
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实验步骤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并穿好纸带.
(2)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交流电源上(电磁打点计时器接6 V 低压交流电,电火花计时器接220 V 交流电).
(3)先接通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 个点,那么n 个点的间隔数为n -1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Δt =(n -1)×0.02 s.
(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的点间的距离Δx . (6)利用公式v =Δx
Δt 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注意事项
(1)使用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 (2)打点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3)打点计时器不能连续工作太长时间,打点之后应立即关闭电源.
(4)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出各个测量点到起始测量点O 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实验原理
取包含这一位置在内的一小段位移Δx ,根据v =Δx
Δt 测出这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用
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该位置的瞬时速度.一般地,取以这个点为中间时刻的一段位移来计算.
如图1所示,E 点的瞬时速度可用D 、F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即v E =Δx
Δt
.
图1
2.数据处理
把纸带上能看得清的某个点作为起始点O ,以后的点分别标上A 、B 、C 、D 、……,如图2所示,依次测出各点到O 点的距离,依次算出OA 、AB 、BC 、……的距离x 1、x 2、x 3、…….
图2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 ,则A 、B 、C 、D 、……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A =x 1+x 2
2T 、
v B =x 2+x 32T 、v C =x 3+x 42T 、v D =x 4+x 52T
、…….
把数据填入下表,根据数据判断纸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3.注意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计数点要间隔T =0.1 s 选一个,即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而计算计数点的瞬时速度时,Δx 、Δt 应取此计数点前、后两个点之间的位移和时间,即v =x n +x n +1
2T
.
三、用图象表示速度
[问题设计]
用横轴表示时间t ,纵轴表示速度v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测量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运动物体的v -t 图象,图3所示为某质点的v -t 图象.请同学们观察图象并分析以下问题.
图3
(1)v -t 图象是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从v -t 图象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有什么特点?
答案(1)v-t图象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从v-t图象中可知任意时刻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如图所示,直线a、b分别表示v a=4 m/s,v b=8 m/s.
例1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
A.无论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还是电火花计时器,都应该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再把套在轴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上面
B.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
C.使用打点计时器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
D.打点计时器只能连续工作较短时间,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
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复写纸,电火花计时器不用复写纸,故A错;实验时应当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故B正确;为减小摩擦,拉动纸带的方向应当与限位孔平行,故C正确;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故D正确.
答案BCD
例2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
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析从打点计时器的用途出发对选项进行筛选.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而不能反映物体的质量和形状.答案ABD
例3如图4所示是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
标为0、1、2、3、4、5、6…,现测得0、1间的距离x 1=5.18 cm,1、2间的距离x 2=4.40 cm,2、3间的距离x 3=3.62 cm,3、4间的距离x 4=2.78 cm,4、5间的距离x 5=2.00 cm,5、6间的距离x 6=1.22 cm(每0.02 s 打一次点).
图4
(1)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并填在下表中.
(2)根据(1)
图5
解析 (1)某点的瞬时速度可用包含该点的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表示 打1点时:v 1=x 1+x 2
2Δt ≈1.20 m/s ,
打2点时:v 2=x 2+x 3
2Δt ≈1.00 m/s ,
打3点时:v 3=x 3+x 4
2Δt =0.80 m/s ,
打4点时:v 4=x 4+x 5
2Δt ≈0.60 m/s ,
打5点时:v 5=x 5+x 6
2Δt ≈0.40 m/s.
将数值填入表格中.
(2)描点并连线得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 由图象可知,小车速度均匀减小.
答案见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