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1章 微机运算基础

合集下载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总1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一章概述二、计算机中的码制(重点)P51、对于符号数,机器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

注意:对正数,三种表示法均相同。

它们的差别在于对负数的表示。

(1)原码定义: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数值位:真值的绝对值。

注意:数0的原码不唯一(2)反码定义:若X<0,则 [X]反= 对应原码的符号位不变,数值部分按位求反(3)补码定义:若X<0,则[X]补= [X]反+12、8位二进制的表示范围:原码:-127~+127反码:-127~+127补码:-128~+1273、特殊数该数在原码中定义为: -0在反码中定义为: -127在补码中定义为: -128对无符号数:()2= 128三、信息的编码1、字符的编码P8计算机采用7位二进制代码对字符进行编码(1)数字0~9的编码是0110000~0111001,它们的高3位均是011,后4位正好与其对应的二进制代码(BCD码)相符。

(2)英文字母A~Z的ASCII码从1000001(41H)开始顺序递增,字母a~z的ASCII码从1100001(61H)开始顺序递增,这样的排列对信息检索十分有利。

第二章微机组成原理第一节、微机的结构1、计算机的经典结构——冯.诺依曼结构P11(1)微机由CPU(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和I/O接口组成2、系统总线的分类(1)数据总线(Data Bus),它决定了处理器的字长。

(2)地址总线(Address Bus),它决定系统所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空间的容量。

(3)控制总线(Control Bus)第二节、8086微处理器1、8086,其内部数据总线的宽度是16位,16位CPU。

外部数据总线宽度也是16位8086地址线位20根,有1MB(220)寻址空间。

P272、8086CPU从功能上分成两部分:总线接口单元(BIU)、执行单元(EU)BIU:负责8086CPU与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传送。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版冯博琴吴宁主编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版冯博琴吴宁主编
13
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第五代:“非冯.诺依曼”计算机时代 第六代:神经网络计算机时代 光计算机时代 生物计算机时代
14
1.1.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微型计算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 微型计算机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可靠性高、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软件丰富 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是微处理器(CPU) 每出现一个新的微处理器,就会产生新一代的 微型计算机
并要求将它送入累加器A中,所以数据寄存器 DR通过内部总线将01H送入累加器A中。
39

PC 01H
1 AR 01H
控制信号
ALU
A
B
01H
7
操作控制器
ID IR
00
3
01
02
4
03
读命令 04
B0H 01H 04H 02H
F4H
DR 01H 56
(执行第一条指令操作示意图)
1.1.3微机系统的构成
中,经过译码CPU“识别”出这个操作码为 “MOV A,01H”指令,于是控制器发出执行这 条指令的各种控制命令。
36
2
PC 00H
1 AR 00H
3
00 01
02
4
03
读命令 04
控制信号
ALU
A
B
操作控制器
ID IR B0H
B0H 01H 04H 02H
F4H
DR
7
B0H
56
(取第一条指令操作示意图)37
虽然ENIAC体积庞大,耗电惊人,运算速 度不过几千次(现在的超级计算机的速度最快 每秒运算达万亿次!),但它比当时已有的计 算装置要快1000倍,而且还有按事先编好的程 序自动执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存储数据的 功能。但是ENIAC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一章概述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一章概述

三、微型计算机的分类
按处理器同时处理数据的位数或字长分:
8位机
按其结构分:
16位机
32位机
64位机
PC机、
单片微型机、 单板微型机
1.2
微型计算机组成
现代计算机结构仍然是在冯· 诺依曼提出 的计算机逻辑结构和存储程序概念基础上建 立起来的。
一、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
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 出接口构成,它们之间由系统总线连接。
地址总线 (AB)
只读存储器 ROM 随机存储器 RAM
I/O接口
I/O设备 数据总线 (DB) 控制总线 (CB)
CPU
1. 微处理器
整个微机的核心是微处理器(up, MPU),也 称CPU。它包含算术逻辑部件ALU、寄存器组 及控制部件。
ALU : 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寄 存 器:存放操作数、中间结果、地址、标 志等信息 控制部件:整个机器控制中心,包括程序计 数器IP、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 码器ID、控制信息产生电路。
外部设备

I/O接口电路
存储器 RAM ROM 总线
控制部件
算术逻辑部件
寄存器组
MPU
2. 存储器 微机的存储器分为:主存和辅存 主存(内存):用于存放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正 待处理数据。(CPU内部cache,主 板上的内存, 造价高,速度快,存 储容量小) 辅存(外存):存放暂不运行的程序和输入处理的 数据,(主机箱内或主机箱外,造 价低,容量大,可长期保存,但 速度慢)
办公自动化
信息高速公路
仪器仪表
将传感器与计算机集 成于同一芯片上,智能
传感器不仅具有信号检
测、转换功能,同时还 具有记忆、存储、解析、 统计、处理及自诊断、 自校准、自适应等功能。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第一章:微机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微机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微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3. 理解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1.2 教学内容1. 微机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微机系统的组成: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3. 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指令执行过程、数据传输等。

1.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微机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微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3. 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1.4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微机系统概念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微机系统组成的理解。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微机系统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微处理器2.1 教学目标1. 了解微处理器的概念和结构。

2. 掌握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

3. 理解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2.2 教学内容1. 微处理器的概念和结构:CPU、寄存器、运算器等。

2. 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主频、缓存、指令集等。

3. 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指令执行过程、数据运算等。

2.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微处理器的概念和结构。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

3. 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2.4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微处理器概念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微处理器性能指标的理解。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微处理器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存储器3.1 教学目标1. 了解存储器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3. 理解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3.2 教学内容1. 存储器的概念和分类: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等。

2.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容量、速度、功耗等。

3.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数据读写过程、存储器组织结构等。

3.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存储器的概念和分类。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完整word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

(完整word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

第____1____次课操作数存放在某个内存中,指令中给出存储器地址。

例:MOV AX,[22A0H] (AX)≠ 22A0H注意:最明显的特点,存储器操作数肯定有[]。

二、寻址方式(研究如何寻找参加操作的数)1。

立即寻址指令中直接给出立即数。

例:MOV AX,1090H (AH)=10H (AL)=90H2。

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在寄存器中,指令中给出寄存器名.注意:两操作数,每个都有自己的寻址方式。

例:MOV DS,AX 执行前AX=2345H执行后AX=DS=2345H3.直接寻址操作数在存储器中,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

(偏移地址)例:MOV AX,[22A0H] 实际地址 DS×10H+22A0H4。

寄存器间接寻址操作数在存储器中,通过寄存器得到存储单元地址。

例:MOV AX,[BX]; BX = 1000H DS×10H+1000H = 12ABHAX = 12ABH ≠ 1000H注意:(SI DS, DI DS/ES, BP SS, BX DS)5.变址寻址操作数在存储器中,存储单元地址通过变址寄存器加上一个16位的偏移量之和得到。

MOV 80H,AL (错)c 。

存储器之间不可传送,要借用中间寄存器MOV [22A0H],[BX] (错)可适用于寄存器之间,立即数到寄存器/存储器,寄存器到存储器。

d.CS ,IP 不能做目的操作数MOV CS,DX (错) MOV SP,BX;语法正确,注意堆栈结构e 。

本指令对标志位无影响2.堆栈操作指令(对栈空间的操作)关于栈在SP ,BP 处介绍过—-———---复习 1)入栈指令 PUSH格式:PUSH OPRD 16位单操作数 功能:将OPRD 入栈(SP 所指向的栈顶) a 。

栈结构从上到下是低地址到高地址,且栈顶不可用 b.每个单元都是8位,操作数为16位,所以占用两单元。

入栈操作进行两次.c 。

入栈时规则,低对低、高对高。

精品课件-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1章

精品课件-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1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本课程的内容 以8086/8088 CPU构成的微机系统为例,介绍微机系统的组
成、工作原理。 为实现特定的任务,如何对上述微机系统进行功能扩展。
2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 1. 了解一种具体的计算机(微机) 2. 初步掌握(或了解)以下技能: 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微处理器(或单片机),通过增加适 当的外围芯片,构成应用系统,使它们能够按照设计意图稳定、 可靠地工作(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
13
Altair 8800 Computer with 8 inch floppy disk system
This is an original copy of 8K BASIC on paper tape for the MITS Altair 8800 cwormiptutteenr.byThBeilBlASGIaCteisn,tePrapurletAelrlewna,sand14
皓龙6200是全球首款16核x86处理器。
24
1.2 微处理器概述 二、计算机的两个发展方向
1. 高速度、功能强的巨型机和大型机 军事、尖端科学
2. 价格低廉的超小型机和微型机 开拓应用领域、占领更大市场
25
IBM Blue Gene
26
BlueGene/L 27
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
48
1.2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1.2.2 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例】Y=10+20,结果送266单元 MOV AL,10 ADD AL,20 MOV [266],AL HLT
49
1.2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1.2.2 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 吴秀清)课后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 吴秀清)课后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p20)1、参考答案:冯?诺伊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EDVAC方案: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①计算机分为计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装置五个部分;②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③将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内,简称“程序存储”。

其中第三点是冯?诺依曼计算机设计的精华,所以人们又把冯?诺依曼原理叫做程序存储原理,即程序由指令组成并和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机器则按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把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出来并逐条执行,从而自动完成程序描述的处理工作。

冯?诺伊曼计算机主要以运算器和控制器为中心,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

2、参考答案:微处理器就是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单独的CPU不能构成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主存储器、I/O接口(注意:不是I/O设备)组成;而微型计算机系统除了包括微型计算机外,还有系统软件(即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外存储器和I/O设备等。

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6、参考答案:由于8086微处理器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20位,所以它可寻址220=1M字节的存储空间;而PentiumII 微处理器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36位,所以它可寻址236=64G字节的存储空间。

7、参考答案:①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设备互联),是Intel公司1992年发布486微处理器时推出的32/64位标准总线,数据传输速率位132MB/s,适用于Pentium微型计算机。

PCI总线是同步且独立于微处理器的具有即插即用(PNP:Plug and play,所谓即插即用,是指当板卡插入系统时,系统会自动对板卡所需资源进行分配,如基地址、中断号等,并自动寻找相应的驱动程序)的特性.PCI总线允许任何微处理器通过桥接口连接到PCI总线上。

②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是1994年由Compaq,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的。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1.答: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组成部分;运算器功能:完成各种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控制器功能:发出各种控制信息,使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存储器功能:存储程序和数据;输入设备:将程序和数据输入的部件;输出设备:将结果数据输出的部件。

2.答: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配以鼠标、键盘等外围设备、电源、接口电路,以及控制计算机工作的软件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

3.答:主板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必须通过系统总线,所以系统总线包含的信号线必须满足下列各种输入/输出操作的需要:①访问分布于主板之外的存储器;②访问I/O接口;③适应外部中断方式;④适应存储器直接与外部设备交换信息。

总线控制逻辑的任务就是产生和接受这些操作所需要的信号。

4.答:计算机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据的格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程序将事先保存在内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不需要操作人员干预,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

5.答:CPU首先执行主板上BIOS中的自检程序;执行引导装入程序,依次搜寻硬盘、光盘等;读出引导记录,装入引导程序;由引导程序将操作系统装入内存;执行操作系统。

6.答:BIOS是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写,指的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ROM芯片上的程序,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

7.答:略。

2第3章习题答案1.(1)答:物理地址:物理地址(PA)是20位无符号二进制数,是CPU访问存储器的实际地址。

每个存储单元对应一个物理地址。

8086存储空间的物理地址范围是:00000H~FFFFFH。

逻辑地址:采用分段结构的存储器中,把通过段地址和偏移地址来表示的存储单元的地址称为逻辑地址,记为:段地址:偏移地址。

段地址:8086规定各逻辑段从节的整数边界开始,即段首地址二进制值的低4位是0000,把段首地址的高16位称为段基址或段地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3 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
被除数 120 15 1 计算过程 120/8 15/8 1/8 商 15 1 0 转换为 进制的 进制数转换成16进制的方法 和转换为2进制的 进制数转换成 进制的方法, 方法类似,唯一变化是除数由2变成 变成16。同样是120, 方法类似,唯一变化是除数由 变成 。同样是 , 转换成16进制数,如表1-4所示。 转换成 进制数,如表 所示。 进制数 所示
补码表示法的特点是:使符号位参加运算、 补码表示法的特点是:使符号位参加运算、从而简 化了加、减法的规则,使减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 化了加、减法的规则,使减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 从而简化了机器的运算器电路。 从而简化了机器的运算器电路。 补码加减法的规则是: ± 补 补码加减法的规则是:[X±Y]补=[X]补+[±Y]补。 补 ± 补 为模, 例1: 以28 为模,设[X]补=00000100,[Y] 补= : 补 , 11110010,求[X+Y] 补和 -Y] 补。 补和[X- , 解:[X+Y]补=[X] 补+[Y] 补 + 补 的补码) =00000100+11110010=11110110(-10的补码 的补码 [X-Y]补=[X] 补+[-Y] 补 - 补 - 的补码) =00000100+00001110=00010010(18的补码) = ( 的补码
1.3.1机器数的原码 机器数的原码 对一个二进制数而言, 对一个二进制数而言,若是最高位表示数的 符号(常以0表示正数 表示正数, 表示负数),其余各位表 表示负数), 符号(常以 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其余各位表 示数值本身,则称为原码。如: 示数值本身,则称为原码。 原码 真值数 +81=01010001 = +1010001 -81=11010001 = -1010001 +0 =00000000 +0000000 -0 =10000000 -0000000 可以看到, 可以看到,在八位机器字长表示数据的计算机 用原码表示+ 和 中,用原码表示+81和-81的原码的低七位是相同 的原码的低七位是相同 原码简单,与真值转换方便。 的。原码简单,与真值转换方便。
1.3.2机器数的反码 机器数的反码 正数的反码与其原码相同,最高位为 表示正数 表示正数, 正数的反码与其原码相同,最高位为0表示正数, 其余位为数值位。 其余位为数值位。负数的反码是其对应的正数连同符 号位取反求得。 号位取反求得。如: 原码 反码 01010001 +81=01010001 = 10101110 -81=11010001 = 00000000 +0 =00000000 11111111 -0 =10000000
表1-2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被除数 计算过程 商 余数
6 3 1
6/2 3/2 1/2
3 1 0
0 1 1
(2)十进制数转换为八、十六进制数 )十进制数转换为八、 10进制数转换成 进制的方法,和转换为 进制的 进制数转换成8进制的方法 进制数转换成 进制的方法,和转换为2进制的 方法类似,唯一变化是除数由2变成 变成8。 方法类似,唯一变化是除数由 变成 。例如将十进制 转换成八进制数, 所示。 数120转换成八进制数,结果为 转换成八进制数 结果为170,如表 所示。 ,如表1-3所示
1.3数的表示方法 数的表示方法 微机可以看作一个只有两个状态的部件, 微机可以看作一个只有两个状态的部件,因此 任何被处理的数据都要转换为“ 和 任何被处理的数据都要转换为“0”和“1”的有序组 的有序组 计算机中的数有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两种, 合。计算机中的数有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两种,这两 种数在机器中的表示形式,统称为机器数。 种数在机器中的表示形式,统称为机器数。通常用 表示的数称为真值数, “+”、“-”表示的数称为真值数,把二进制数的 最高一位定义为符号位,符号位为0表示正数 表示正数, 最高一位定义为符号位,符号位为 表示正数,符号 位为1表示负数 把符号位上的0、 来表示正 表示负数, 来表示正、 位为 表示负数,把符号位上的 、1来表示正、负的 数称为有符号数的机器数。 数称为有符号数的机器数。有符号的机器数的表示方 法常用的有原码、反码和补码。 法常用的有原码、反码和补码。
1.2 二、八、十六进制数转换到十进制数 1. 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二进制数第0位的权值是2的0次 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方,第1位的权值是2的1次方,……。 2. 八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八进制就是逢8进1,八进制数 八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采用 0~7这八数来表达一个数。八进制数第0位的权值为8 的0次方,第1位权值为8的1次方,第2位权值为8的2次 方,……。 3. 十进制数转换到二、八、十六进制数 (1)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 10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这是一个连续除2的过程:把要转 换的数,除以2,得到商和余数,将商继续除以2,直到商为 0。最后将所有余数倒序排列,得到数就是转换结果。例如 将十进制数6转换为二进制数,如表1-2所示。
第1章 微机运算基础 章
1.1 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用的是十进制数。但是用电子器 件表示两种状态比较容易实现,也便于存储和运算,因此在计 算机中一般采用二进制数。因为二进制数书写格式冗长,不便 于阅读,所以程序设计中又常常使用十六进制数、八进制数据、 二-十进制数等。 注意 :二―十进制数通常用英文字母BCD(Binary Coded Ddecimal)表示,BCD码具有二进制和十进制两种数制的某些 特征。BCD编码用4位二进制码表示0~9的十进制数。它采用了 标准的8421的纯二进制码的十六个状态,其中只有0000~1001 十个码有效,其余1010~1111没有使用,它的表示规则以及与 十进制之间的等价关系见表1-1。BCD码的优点是与十进制数转 换方便,容易阅读;缺点是用BCD码表示的十进制数的数位要 较纯二进制数位更长,使电路复杂性增加,运算速度减慢。
表1-4 十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被除数 120 7 计算过程 120/16 7/16 商 7 0 余数 8 7
(3)二、十六进制数互相转换 ) 二进制和十六进制的互相转换比较重要。不 过这二者的转换却不用计算,直接就能转换为 十六进制数,反之亦然。
例如二制数: 1111 1101,1010 0101,1001 1011 例如二制数: , , 转换为十六进制数为: 5 , 9 B 转换为十六进制数为: F D , A
1.3.3机器数的补码 机器数的补码 正数的补码与其原码相同, 正数的补码与其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为其反 码加1,即在其反码的最低位加1得到 得到。 码加 ,即在其反码的最低位加 得到。 例如: 例如: 原码 反码 补码 01010001 01010001 +81=01010001 = 10101110 10101111 -81=11010001 = 00000000 00000000 +0 =00000000 11111111 00000000 -0 =10000000
1.3.4 数的浮点表示法 在计算机中,数有两种表示方法, 在计算机中,数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定点和浮点 表示法。 表示法。
1.4无符号数 无符号数
在微机中内存地址就是用无符号数来表示的。
1.5进位和溢出 进位和溢出
进位是运算结果符号位向更高位的进位,进位位保存在进位 标识位中。 在两个带符号的二进制数进行补码运算时,若运算结果的绝 对值超过运算装置的容量,数值部分便会发生溢出,占据符号 位的位置,从而引起计算出错。 进位和溢出所表示的物理含义是不同的。进位一般描述无符 号数结果的正确与否,溢出主要描述有符号数运算结果的正确 与否,至于运算的两个操作数是有符号数还是无符号数由程序 员根据实际的物理意义而定。 1.6字符 计算机处理的信息除了数字之外还有字母、符号等非数值数 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