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丙烯酯

合集下载

烯丙醇生产工艺

烯丙醇生产工艺

目前,烯丙醇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氯丙烯水解法、环氧丙烷异构化法、丙烯醛还原法、醋酸丙烯酯水解法和甘油法等。

(1)氯丙烯水解法氯丙烯水解法由美国壳牌石油公司和陶氏化学公司于1947 年研发成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是工业上生产烯丙醇的最早方法。

该工艺是使氯丙烯在5%~10%的NaOH水溶液中于150 ℃、1.30~1.40 MPa和pH 值为10~12 的条件下水解生成烯丙醇, 收率为85%~95%,同时生成5%~10%的二烯丙基醚、丙醛和高沸物等副产物。

(2)丙烯醛还原法丙烯醛还原法是丙烯醛法生产甘油过程的中间步骤。

采用以丙烯为原料, 在催化剂作用下,先将丙烯氧化生成丙烯醛,丙烯醛与异丙醇再在400 ℃、0.1 MPa 和MgO·ZnO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经氢转移生成丙烯醇,收率77%~80%,同时生成副产物丙酮。

在镉-锌金属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丙烯醛加氢也可制得烯丙醇。

该法优点是不需用氯气,且中间产物丙烯醛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生产成本较低,不足之处是丙烯醛的分离精制较为复杂,设备投资费用大,只适宜于较大规模的生产。

(3)环氧丙烷异构化法环氧丙烷气化、预热后经分布器进入反应器,在275~285 ℃、1.2 MPa压力下,以磷酸锂为催化剂,经液相或气相异构化反应制得烯丙醇,选择性为94%,环氧丙烷的转化率为58%~75%。

该法具有工艺简单、收率高、对设备无腐蚀、无三废污染等优点, 是目前国内外生产烯丙醇的主要方法。

但该法受环氧丙烷来源及价格的限制。

(4)醋酸丙烯酯水解法醋酸丙烯酯水解法由日本昭和电工公司于1985年研发成功。

丙烯经乙酰氧基化生成醋酸丙烯酯,再经水解或酯交换制得烯丙醇。

该法原料来源广泛,反应条件温和,生产稳定,避免了大量副产物的生成,可制得高纯度的烯丙醇产品。

该工艺技术的开发,为烯丙醇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其衍生物的开发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5)甘油制烯丙醇甘油经甲酸酯化生成甘油单甲酸酯, 再加热裂解制得烯丙醇。

常见的烯烃及其用途

常见的烯烃及其用途

常见的烯烃及其用途
1. 乙烯(Ethene):用于生产聚乙烯、乙烯醇、氧化乙烯、醋酸乙烯、乙烯氧化物、环氧乙烷等化工产品。

2. 丙烯(Propene):用于生产聚丙烯、异丁烯、苯乙烯、丙烯酸、醋酸丙烯酯、丙烯酰胺、丙烯腈等化工产品。

3. 丁二烯(Butadiene):用于生产丁二烯橡胶、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异戊二烯、对苯二甲酸二丁二酯等化工产品。

4. 异戊二烯(Isoprene):用于生产异戊二烯橡胶、顺丁橡胶、卡介苗、果胶等产品。

5. 丁烯(Butene):用于生产丁烯聚合物、异戊烷、丁烯丙烯橡胶、聚丁烯等化工产品。

6. 戊二烯(Pentadiene):用于生产高性能弹性体、对甲苯磺酸酯树脂、树脂底漆等产品。

7. 壬二烯(Nonadiene):用于生产塑料改性剂、有机合成中间体、橡胶制品、涂料、粘合剂等。

8. 十六烯(Hexadecene):用于合成界面活性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人造美容油、沟通程序剂、稳定剂等。

以上烯烃均有广泛的应用,是现代工业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醋酸生产技术及其下游产品

醋酸生产技术及其下游产品

醋酸生产技术及其下游产品醋酸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农药、染料、涂料等领域的重要有机化工产品。

醋酸的常用生产方法有乙醇法和乙烯法两种。

乙醇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生产醋酸的方法之一、生产醋酸的主要原料是乙醇和含钴盐的催化剂。

催化剂起到氧化剂的作用,乙醇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乙醛,再通过进一步氧化反应生成醋酸。

乙醛经过进一步氧化反应形成醋酸的反应称为高温液相法。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等优点,但乙醇氧化所需的催化剂比较昂贵。

乙烯法是较为常用的醋酸生产方法之一、该方法利用乙烯作为原料,经过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再通过进一步氧化反应生成醋酸。

乙烯氧化反应为高温气相法,其优点是原料消耗少、操作相对简单。

然而,乙烯氧化所需的氧化剂比较昂贵,且反应产物中常含有少量的乙醛和乙酸等杂质。

醋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具有广泛的下游应用。

主要下游应用包括醋酸酐、醋酸乙烯酯、醋酸丙烯酯、纤维素醋酸酯等。

醋酸酐是醋酸的衍生物之一,化学式为(CH3CO)2O。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

醋酸酐主要用于有机合成中作为酰化试剂,可以与醇、酚等反应从而生成酯、酰胺等化合物。

醋酸乙烯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也是制备聚醋酸乙烯酯等聚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醋酸乙烯酯也可用作溶剂、杀虫剂等。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或结晶体,具有较低的挥发性。

醋酸丙烯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树脂、油墨等领域。

醋酸丙烯酯可通过丙烯酸和醋酸的酯化反应制备而成,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粘接性。

纤维素醋酸酯是一种用于纺织品、塑料、胶粘剂等领域的重要化合物。

纤维素醋酸酯具有良好的性能,如良好的抗溶性、增塑性等。

它可由纤维素和醋酸的酯化反应制备而成。

总结起来,醋酸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乙醇法和乙烯法两种方法。

醋酸的下游产品主要包括醋酸酐、醋酸乙烯酯、醋酸丙烯酯、纤维素醋酸酯等。

这些下游产品在化工、医药、食品、纺织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环氧氯丙烷的合成简介

环氧氯丙烷的合成简介
21
益海(连云港 )
蓝星新材料
5.0
3.0
甘油法
丙烯法
四、国内ECH的消费情况
国内ECH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合成甘油、氯醇橡胶以 及缩水甘油醚等,其中环氧树脂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 90%, 氯醇橡胶约占 2%,其他如溶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以及水
处理剂等约占 8%。由于国内市场消费领域单一,导致下游环
严重过剩的状态,开工率将下降至 5 成以下 。
24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25
能耗
废水(t/tECH) 成本(万元)

40~50 0.9~1.0
较低
20~30 1.0~1.1
30~40%丙烯法
3~7 0.7~0.8
16
三、全球ECH的生产情况
近年来,全球ECH产能增长迅速,2002 年全球产能约 122万 t/a,2011 年产能上升为 206.4万 t/a,到 2012 年达到 248.4 万t/a, 新增产能 42 万t,其中 10 万t的来自于苏威集团新建于泰国的甘
18
四、国内ECH的生产情况
国内ECH的生产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经历了 50 多年的发 展历程。2005 年以前,ECH的生产商只有 3 家(齐鲁石化 3.2 万t/a ,天津渤天化工 2.4 万t/a 和巴陵石化 3.5 万t/a ),总产能
仅 9.1 万t/a。受巨大的市场缺口和高额利润空间因素的推动,
缺点
需要高温,副产物多,原材 料转化率低,设备腐蚀严重, 能耗高,污水量大。
醋酸丙烯酯法
采用乙酰氯化技术,收率高,反应步骤多,系统存在醋酸, 产品纯度高,丙烯消耗少, 需用不锈钢设备,催化剂昂 避免了高温氯化反应。 贵且不能再生。 工艺流程短,成本投资低, 操作条件温和,废产物处理 成本低。 经验缺乏,工业甘油价格高, 仅能使用副产甘油作为原料。

乙醇热回流提取法原理(一)

乙醇热回流提取法原理(一)

乙醇热回流提取法原理(一)乙醇热回流提取法引言乙醇热回流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它通过利用乙醇在高温下的溶解性好,以及回流操作的特点,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高效提取。

提取原理乙醇热回流提取法的原理基于以下两个关键点:1. 溶剂选择乙醇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携带目标物质迅速溶解。

同时,由于乙醇对大多数杂质的溶解度较低,在提取过程中能有效分离杂质,提高纯度。

2. 回流操作利用回流操作可以保持温度稳定,加速提取过程。

回流操作通常通过设备中的回流冷凝器实现,将液体蒸发后冷凝回流至反应容器,使反应间断进行。

这样可以增加反应时间,提高提取效率。

操作步骤1. 准备反应设备准备好适合乙醇热回流提取的反应设备,包括反应容器、回流冷凝器、加热装置等。

2. 加入乙醇溶剂在反应容器中加入足够的乙醇溶剂,使目标物质能够完全溶解。

3. 加热至回流将反应设备加热至乙醇的回流温度,同时打开回流冷凝器。

回流冷凝器将乙醇蒸汽冷凝回流至反应容器,保持温度稳定。

4. 提取目标物质在回流过程中,目标物质将随乙醇蒸汽一起冷凝回流至反应容器。

由于乙醇溶剂的选择性溶解,杂质将被有效分离,目标物质的纯度得到提高。

5. 分离提取物将反应容器中的提取物进行分离,通常采用离心、过滤等方法。

应用范围乙醇热回流提取法在化学、药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它不仅适用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还可以用于天然药物的提取、化妆品的制备等。

总结通过乙醇热回流提取法的原理解析和操作步骤介绍,我们了解了该方法在有机物分离纯化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掌握这一方法可以提高实验效率,提高目标物质的纯度,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是乙醇热回流提取法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如果您对这个方法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相关文献,深入探究其中的原理和应用。

优点和局限性优点•乙醇热回流提取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

•乙醇作为溶剂选择性溶解性好,可以高效提取目标物质。

醋酸烯丙酯论文:含全氟己基甲基丙烯酰类单体、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醋酸烯丙酯论文:含全氟己基甲基丙烯酰类单体、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醋酸烯丙酯论文:含全氟己基甲基丙烯酰类单体、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表征【中文摘要】含氟丙烯酸树脂是指传统丙烯酸树脂的主链或者侧链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后的聚合物。

含氟丙烯酸树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强憎水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抗氧化性、生物相容性以及良好的气体渗透性,这些性质使其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传统丙烯酸树脂所存在的耐水性差、低温变脆、高温易发黏等弱点。

目前开发的含氟丙烯酸树脂主要是以全氟辛烷磺酸基化合物(PFOS)和全氟辛酸(PFOA)为原料制备的,但在降解过程中会生成难降解的全氟烷基羧酸和磺酸类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具有较大的危害。

欧洲议会于2006年12月2日发布了关于限制PFOS的2006/122/ECOF法令,严格限制PFOS及其相关产品的销售和使用。

另外,这类树脂的难降解性与氟碳链长度成正比,因此含短氟碳链的高性能树脂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课题从3-(全氟正己基)环氧丙烷(PFOP)出发合成了多种含全氟己基侧链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通过1HNMR、13CNMR、19FNMR及元素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选取其中两种含氟单体(FMA)与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丙烯酸丁酯(EA)聚合得到了三元共聚物,通过IR、DSC、SEM等对其涂膜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全氟己基侧链的引入能有效提高涂膜的拒水能力和耐高温性能;芳香环的引入提高了涂膜的硬度;利用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对聚合物薄膜截面的氟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退火工艺有助于含氟基团更好的向表面迁移,氟元素沿截面呈梯度分布。

本课题采用了PFOP开环制备含氟醇,合成方法简单,为今后实验室单体制备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

本课题合成的聚合物在具有已知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特点的基础上,同时具有易降解、对环境污染小、对颜料、填料的附着力好的优点,综合性能良好,预期可作为防水涂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英文摘要】Fluorine-containing acrylic resins are the acrylic resins whose hydrogen atoms on the main or chain are replaced by the fluorine atoms. They have been widely used for their excellent properties of film forming, hydrophobic property, chemical stability, thermal stability, oxidation resistance, biocompatibility and gas permeability. Thu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eakness such as poor water resistance, low temperature brittle and prone to high temperature of the traditional acrylic resins.The degradation process of the current fluorine-containing acrylic resins would produce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erfluoroalkyl carboxylic acids and sulfonic acids, which resul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illness. European Parliament issued a decree (2006/122/ECOF) on the restriction of PFOS on December 2,2006:PFOS and the related products must be strictly limited both in business and application. In addition, the recalcitrance of the resins is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length of the fluorocarbon chains.Starting from 3-perfluorohexyl-1,2-epoxypropane (FHOP), several fluorinated acrylate monomers containing tridecafluorohexane were obtained in this paper; The mono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 NMR,13C NMR and 19F NMR. Fluoroacrylate copolymers P(FA-BMA-EA)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IR, DSC, GPC, and SEM were used in investigating the copolymer films. The results show:The addition of tridecafluorohexane can increase the water and heat resistance; while the aromatic ring increase the heat resistance and the rigidity of the films. The Thermal Field Emission SEM was used in analyzing the distribution of fluorine on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fil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ealing process helps the fluoride groups migrate to the surface better, and fluorine distributes graded along the cross-section.Fluorinated alcohols were obtained by the ring opening reaction of PFOP in this paper. The synthesis process is simple for preparing fluorinated acrylate monomers.Besides the features of the traditional acrylic resins, the copolymers prepared in this paper also had good performance aseasy-degradation, low-pollution, excellent-adhesion, and is expected to be used as waterproof coating.。

胶合板胶水种类

胶合板胶水种类

胶合板胶水种类
胶合板胶水种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聚醋酸乙烯(PVA)胶水:常用的胶合板胶水,具有较高
的粘合强度和耐候性。

2. 尿素醛胶水: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潮性,常用于户外和潮湿环境下的胶合板。

3. 酚醛胶水: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常用于高温环境下的胶合板。

4. 醋酸丙烯酯(PVAC)胶水:具有较高的粘合强度和耐候性,适用于室内家具和装修用胶合板。

5. 醚化木胶:具有较高的耐水性和湿胀性,常用于潮湿环境下的胶合板。

以上是常见的胶合板胶水种类,不同种类的胶水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请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胶水。

烯丙醇生产工艺

烯丙醇生产工艺

目前,烯丙醇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有氯丙烯水解法、环氧丙烷异构化法、丙烯醛还原法、醋酸丙烯酯水解法和甘油法等。

(1)氯丙烯水解法氯丙烯水解法由美国壳牌石油公司和陶氏化学公司于1947 年研发成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是工业上生产烯丙醇的最早方法。

该工艺是使氯丙烯在5%~10%的NaOH水溶液中于150 ℃、1.30~1.40 MPa和pH 值为10~12 的条件下水解生成烯丙醇, 收率为85%~95%,同时生成5%~10%的二烯丙基醚、丙醛和高沸物等副产物。

(2)丙烯醛还原法丙烯醛还原法是丙烯醛法生产甘油过程的中间步骤。

采用以丙烯为原料, 在催化剂作用下,先将丙烯氧化生成丙烯醛,丙烯醛与异丙醇再在400 ℃、0.1 MPa 和MgO·ZnO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经氢转移生成丙烯醇,收率77%~80%,同时生成副产物丙酮。

在镉-锌金属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丙烯醛加氢也可制得烯丙醇。

该法优点是不需用氯气,且中间产物丙烯醛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生产成本较低,不足之处是丙烯醛的分离精制较为复杂,设备投资费用大,只适宜于较大规模的生产。

(3)环氧丙烷异构化法环氧丙烷气化、预热后经分布器进入反应器,在275~285 ℃、1.2 MPa压力下,以磷酸锂为催化剂,经液相或气相异构化反应制得烯丙醇,选择性为94%,环氧丙烷的转化率为58%~75%。

该法具有工艺简单、收率高、对设备无腐蚀、无三废污染等优点, 是目前国内外生产烯丙醇的主要方法。

但该法受环氧丙烷来源及价格的限制。

(4)醋酸丙烯酯水解法醋酸丙烯酯水解法由日本昭和电工公司于1985年研发成功。

丙烯经乙酰氧基化生成醋酸丙烯酯,再经水解或酯交换制得烯丙醇。

该法原料来源广泛,反应条件温和,生产稳定,避免了大量副产物的生成,可制得高纯度的烯丙醇产品。

该工艺技术的开发,为烯丙醇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其衍生物的开发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5)甘油制烯丙醇甘油经甲酸酯化生成甘油单甲酸酯, 再加热裂解制得烯丙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醋酸丙烯酯—丙烯醇法
原苏联科学院与日本昭和电工均开发了此法。

原苏联采用先氯化后水解工艺,昭和电工则采用先水解后氯化工艺。

1985年,日本昭和电工公司开始以丙烯为原料经醋酸丙烯酯和丙烯醇生产环氧氯丙烷,从而打破了完全依赖高温氯化法的格局。

该法分4步进行:
(1)在钯和助催化剂及醋酸存在下,采用乙酰氧化技术。

使用丙烯与氧在150~190℃反应,生成醋酸丙烯酯:在上述反应条件下,醋酸丙烯醇的选择性大于90%。

(2)醋酸丙烯酯经水解反应制得丙烯醇。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根据化学平衡原理,醋酸丙烯醇的转化率取决于化学平衡常数。

反应过程中增加水量,有利于丙烯醇的生成。

在工业生产中,用大量混合溶液作为循环液。

(3)丙烯醇与氯通过加成反应生成二氯丙醇。

该反应中加入了高浓度盐酸,在较低温度下抑制了副产物甘油、一氯化物和三氯丙烷的生成。

(4)二氯丙醇经皂化反应生成环氧氯丙烷产品(与丙烯高温氯化法皂化反应相同)。

甘油氯化法生产环氧氯丙烷的工艺过程可以分为5 个阶段。

(1)氯化氢的制备及干燥。

氯化氢一般由氯碱厂生产,经干燥后送氯化工段使用。

个别公司用三氯化磷水解生成氯化氢气体。

(2)氯化。

将甘油和冰醋酸(按甘油质量的4%~6%)加入氯化反应釜中,升温至90 ℃,即开始通入氯化氢气体,保持反应温度在90~120 ℃。

甘油氯化是放热反应,若温度超过120 ℃,可以少通氯化氢和加强冷却来调节。

维持反应16 h 后,可随时取样测相对密度及分层率来控制反应终点。

分层率的测定方法是取10 mL 试样加入纯碱,中和到pH=6.0~7.0 待分层后,下层粗二氯丙醇体积超过8 mL 即为反应终点,此时料液相对密度达1.3 以上。

反应结束,停止通氯化氢,冷却到室温用压缩空气打入中和槽进行中和。

(3)中和。

将氯化后的混合液用氢氧化钠中和过量的氯化氢和催化剂冰醋酸,并调节液体的酸碱度,使二氯丙醇和其他液体分离。

一般中和到pH=6.0~7.0 时,加一定量的水,停止搅拌,静止分层,下层的粗二氯丙醇放入储槽或加到二氯丙醇蒸馏釜中,在真空下进行蒸馏(余压1.866 kPa),75 ℃以前蒸出二氯丙醇及水,75~110 ℃蒸出一氯丙二醇。

釜中残液为甘油及杂质。

如果生产的二氯丙醇全部作为生产环氧氯丙烷用,则中和液不经粗蒸馏而进行环化蒸馏。

(4)环化反应。

环化反应在环化反应釜(减压蒸馏)中进行(余压约为7.998 kPa 以下)。

将二氯丙醇和氢氧化钠按1∶1(分子比)定量地抽入环化反应釜。

加完后保持此真空度,如液温低于30 ℃可略加热,一般在30~40 ℃时开始有环氧氯丙烷蒸出,收集此馏出物,待分去水分后即得粗品环氧氯丙烷。


5)环氧氯丙烷的精馏。

环化反应所得粗环氧氯丙烷纯度较低(约90%~95%),内含5%~10%水分和少量杂质酮。

为提高纯度,可采用精馏塔精馏。

控制塔顶温度114~120 ℃,收集此馏分,即是精品环氧氯丙烷。

甘油氯化法制备环氧氯丙烷面临着发展机遇,主要是原料甘油价格便宜,利用甘油制备环氧氯丙烷可以摆脱丙烯紧缺的制约。

由于丙烯高温氯化法及醋酸丙烯酯法都以丙烯为原料,受石油紧缺和世界油价高涨的影响大。

其中,高温氯化法工艺需要高温条件,设备长时期在高温下运行,一旦面临安全隐患就会出现较多的非正常停车;醋酸丙烯酯法受催化剂技术问题和关键设备问题困扰。

从国内厂家情况看,开车时间较长,装置建成后需经过一两年磨合才能正常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