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流体综合实验数据 (修复的)
化工原理流体综合实验报告(DOC)

流体综合实验实验目的1)能进行光滑管、粗糙管、闸阀局部阻力测定实验,测出湍流区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关系曲线图;2)能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测出扬程与流量、功率与流量以及离心泵效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图;3)学习工业上流量、功率、转速、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测量方法,使学生了解涡轮流量计、电动调节阀以及相关仪表的原理和操作;离心泵特性测定实验一、基本原理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在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H、轴功率N及效率η与泵的流量Q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宏观表现形式。
由于泵内部流动情况复杂,不能用理论方法推导出泵的特性关系曲线,只能依靠实验测定。
1.扬程H的测定与计算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两截面,列机械能衡算方程:(1-1)由于两截面间的管子较短,通常可忽略阻力项fhΣ,速度平方差也很小,故也可忽略,则有(1-2)式中:H=Z2-Z1,表示泵出口和进口间的位差,m;ρ——流体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m/s2;p 1、p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Pa;H1、H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对应的压头,m;u 1、u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z 1、z2——分别为真空表、压力表的安装高度,m。
由上式可知,只要直接读出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数值,及两表的安装高度差,就可计算出泵的扬程。
2.轴功率N的测量与计算N=N电×k (W)(1-3)其中,N电为电功率表显示值,k代表电机传动效率,可取k=0.953.效率η的计算泵的效率η是泵的有效功率Ne与轴功率N的比值。
有效功率Ne是单位时间内流体经过泵时所获得的实际功率,轴功率N是单位时间内泵轴从电机得到的功,两者差异反映了水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的大小。
泵的有效功率Ne可用下式计算:N e=HQρg (1-4)故泵效率为(1-5)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一)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1)实验用水准备:清洗水箱,并加装实验用水。
流体综合实验装置的改进分析说明

流体综合实验装置的改进分析说明“化工原理实验”作为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工原理基础理论的理解及强化了动手能力,还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际工程问题的研究方法,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而流体流动规律作为化工原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实际单元操作中最常见的部分,无庸置疑成为化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目前,“化工原理实验”主要用2 套不同装置来完成流体实验,即流体阻力测定和离心栗特性曲线测定。
实验功能单一,流程相似而重复。
为了满足扩大实验范围,加深实验深度的需要,依据教学要求及2 套装置的共性及联系,在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做了一系列改进。
使原有装置不仅可以完成“流体阻力测定”和“离心栗特性曲线测定”,还增添了“流量计系数校正”实验。
这三个实验均属流体力学范畴,将三个实验合三为一,不仅节省了实验室占地空间与设备经费,而且使学生对流体力学中管路、流量计、栗之间的联系更加了解,对系统的掌握流体力学的知识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1、实验装置及流程这套多功能流体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实验以水作为物料,集成了多个流体力学的相关实验,即流体阻力实验,包括直管(光滑管、粗糙管)阻力的测定,阀门(球阀、闸阀)、突然扩大局部阻力的测定;孔板流量计校正实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管路特性曲线测定等。
装置长、宽、高总体尺寸为2000mmλ500mm×2000mm。
直管测量段长度为0.835m ,光滑管内径为20mm,粗糙管直径为17mm;局部阻力测定的截止阀为DN12、突扩管为16/41mm。
孔板流量计的小孔直径为13mm。
栗型号为TYPEY2-80Mt- 2 ,吸人管直径20mm,压出管直径20mm,两测压点间高度差为0.28m。
图1多功能流体实验装置图1.1管路系统的设计该装置每套设备各设计一套独立的管路系统,两套设备之间有管路相连。
管路全部采用内径为20mm的不锈钢管(测量段特殊的管路除外),用卡套式接头相连接。
实验四 化工流体过程综合实验

实验四 化工流体过程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光滑直管、粗糙直管阻力系数的测量方法,并绘制光滑管及粗糙管的e R -λ曲线,将其与摩擦系数图进行比较;2.掌握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的测量方法;3.了解各种流量计(节流式、转子、涡轮)的结构、性能及特点,掌握其使用方法;掌握节流式流量计标定方法,会测定并绘制文丘里、孔板、喷嘴流量计流量标定曲线(流量-压差关系)及流量系数和雷诺数之间的关系(e o R C -关系);4.了解离心泵的结构、操作方法,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方法,并能绘制相应曲线。
二、实验内容1.测定光滑直管和粗糙直管摩擦阻力系数,绘制光滑管及粗糙管的e R -λ曲线;2.测定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3.测定并绘制文丘里、孔板、喷嘴流量计(三选一)流量标定曲线(流量-压差关系)及流量系数和雷诺数之间的关系(e o R C -关系);4.测量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并绘制相应曲线,确定其最佳工作范围。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1.流体阻力实验a.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的测定:直管的摩擦阻力系数是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即)/(Re,d f ελ=,对一定的相对粗糙度而言,(Re)f =λ。
流体在一定长度等直径的水平圆管内流动时,其管路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为:ρρff p p p h ∆=-=21 ⑴又因为摩擦阻力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有如下关系(范宁公式)22u d l p h ff λρ=∆= ⑵整理⑴⑵两式得22u p l d f∆⋅⋅=ρλ ⑶ μρ⋅⋅=u d R e ⑷式中: -d 管径,m ;-∆f p 直管阻力引起的压强降,Pa ;-l 管长,m ;-u 流速,m / s ;-ρ流体的密度,kg / m 3;-μ流体的粘度,N·s / m 2。
在实验装置中,直管段管长l 和管径d 都已固定。
若水温一定,则水的密度ρ和粘度μ也是定值。
所以本实验实质上是测定直管段流体阻力引起的压强降f p ∆与流速u (流量V )之间的关系。
实验三、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化工基础实验

实验三、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流体力学综合实验包括流体在管路内流动时的直管和局部阻力的测定,流量计的流量系数校核和在一定的转速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的测定。
这三个实验都是以柏努利方程为基础。
流体流动时会产生阻力,为了克服阻力需损耗一部分能量,因此,柏努利方程在实际应用中Σh f一项代表每公斤流体因克服各种流体流动阻力而损耗的能量,在应用柏努利方程时,不管是为了求取各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关系式或是计算流体输送机械所需的能量及功率都必须算出Σh f:对于在长距离的流体输送,流体输送机械所作的功,主要是用于克服输送管路中的流体阻力,故阻力的大小关系到流体输送机械的动力消耗,也涉及到流体输送机械的选用。
流体阻力的大小与流体的性质(如粘性的大小),流体流动类型、流体所通过管路或设备的壁面情况(粗糙或光滑)通过的距离及截面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在流体流动的管路上装有孔板或文氏流量计用于测定流体的流量,流量计一般都按标准规范制造,给出一定的流量系数按规定公式计算或者给出标定曲线,照其规定使用,如果不慎遗失原有的流量曲线或者流量计经过长期使用而磨损较大,或者被测流体与标准流体的成分或状态不同;或者由于科研往往需要自制一些非标准形式的流量计,此时,为了精确地测定流量,必须对自制流量计进行校验,求出具体计算式或标定流量曲线。
泵是输送液体的机械,离心泵铭牌上所示的流量,扬程,功率是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效率最高点所对应的Q,H,N的值。
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扬程H,轴功率N及效率η均随流量的大小而改变,其变化关系可用曲线表示,该所示曲线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通常根据H~Q曲线,可以确定离心泵在给定管路条件下输送能力,根据N~Q曲线可以给离心泵合理选配电动机功率,根据η~Q曲线可以选择离心泵的工况处于高效工作区,发挥泵的最大效率。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目前还不能用解析方法进行准确计算,只能通过实验来测定。
一、管道流体阻力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流体阻力的实验方法。
流动流体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流体流动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流体力学实验设备,如流量计、压差计等。
3. 通过实验,了解流体流动阻力在工程中的应用,如管道设计、流体输送等。
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流体流动阻力理论,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流体流动阻力主要分为直管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直管摩擦阻力是由于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与管道壁面产生摩擦而导致的能量损失。
局部阻力是由于流体在管道中遇到管件、阀门等局部阻力系数较大的部件时,流动方向和速度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能量损失。
直管摩擦阻力计算公式为:hf = f (l/d) (u^2/2g)式中:hf为直管摩擦阻力损失,f为摩擦系数,l为直管长度,d为管道内径,u 为流体平均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
局部阻力计算公式为:hj = K (u^2/2g)式中:hj为局部阻力损失,K为局部阻力系数,u为流体平均流速。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1. 实验台:包括直管、弯头、三通、阀门等管件。
2. 流量计:涡轮流量计。
3. 压差计:U型管压差计。
4. 温度计:水银温度计。
5. 计时器:秒表。
6. 量筒:500mL。
7. 仪器架:实验台。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台,安装直管、弯头、三通、阀门等管件。
2. 连接流量计和压差计,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3. 在实验台上设置实验管道,调整管道长度和管件布置。
4. 开启实验台水源,调整流量计,使流体稳定流动。
5. 使用压差计测量直管和管件处的压力差,记录数据。
6. 使用温度计测量流体温度,记录数据。
7. 计算直管摩擦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8. 重复步骤4-7,改变流量和管件布置,进行多组实验。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记录实验管道长度、管径、管件布置等信息。
2. 记录不同流量下的压力差、流体温度等数据。
3. 计算直管摩擦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4. 绘制直管摩擦阻力损失与流量关系曲线、局部阻力损失与流量关系曲线。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流体流动阻力理论,即直管摩擦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随流量增加而增大。
化工原理实验数据处理 (3)

流体机械能转换的实验数据记录21h h 、段截面连续性方程验证31h h 、段压头损失与流速的关系`流量L/h h1/cm h2/cm h3/cm h4/cm h5/cm h6/cm 0 102.3 102.2 102.4 44.6 44.5 44.7 160 102 101.4 101.7 36.6 35.6 36.4 350 101.3 98.5 100.5 34.9 34.4 34.8 500 100.8 90.9 99.4 33.7 32.7 33.6 700 99.7 87.3 97.2 30.5 29.4 30.4 850 98.1 79.1 94.7 27.8 25.7 27.1 900 98.3 77.1 94.2 26.3 24.9 26.2 110096.668.191.523.521.223.4序号 流量L/h 流速1(m/s) 流速2(m/s) )/(3211s m d u )/(3222s m d u1 0 0.0000 0.1400 0.0000 0.24732 160 0.0629 0.3487 0.4444 0.61583 350 0.1376 0.7535 0.9722 1.33084 500 0.1966 1.4068 1.3890 2.48475 700 0.2752 1.5831 1.9444 2.79616 850 0.3342 1.9585 2.3611 3.45927 900 0.3539 2.0689 2.5000 3.6545 811000.43252.40273.05564.2444序号 流量L/h 流速1(m/s) h1/cm h3/cm 压头损失/cm 1 0 0.0000 102.3 102.4 -0.1 2 160 0.0629 102 101.7 0.3 3 350 0.1376 101.3 100.5 0.8 4 500 0.1966 100.8 99.4 1.4 5 700 0.2752 99.7 97.2 2.5 6 850 0.3342 98.1 94.7 3.4 7 900 0.3539 98.3 94.2 4.1 81100 0.432596.691.55.143h h 、段压头损失及位能变化与流速的关系54h h 、段雷诺数与流体阻力系数的关系序号 流量L/h 流速1(m/s) h4/cm h5/cm 压力损失/cm 雷诺数 摩擦系数 1 0 0.0000 44.6 44.5 0.1 0 0.0000 2 160 0.0629 36.6 35.6 1.0 1772 5.0551 3 350 0.1376 34.9 34.4 0.5 3876 0.5282 4 500 0.1966 33.7 32.7 1.0 5538 0.5174 5 700 0.2752 30.5 29.4 1.1 7752 0.2905 6 850 0.3342 27.8 25.7 2.1 9414 0.3760 7 900 0.3539 26.3 24.9 1.4 9968 0.2236 811000.432523.521.22.3121820.245965h h 、段管道平均流速与中心流速的关系序号 流量L/h 流速1(m/s) h5/cm h6/cm 压力损失/cm 中心流速U/(m/s) 1 0 0.0000 44.5 44.7 0.2 0.1980 2 160 0.0629 35.6 36.4 0.8 0.3960 3 350 0.1376 34.4 34.8 0.4 0.2800 4 500 0.1966 32.7 33.6 0.9 0.4200 5 700 0.2752 29.4 30.4 1.0 0.4427 6 850 0.3342 25.7 27.1 1.4 0.5238 7 900 0.3539 24.9 26.2 1.3 0.5048 811000.432521.223.42.20.6567序号 流量L/h 流速1(m/s) h3/cm h4/cm 压头损失/cm 1 0 0.0000 102.4 44.6 57.8 2 160 0.0629 101.7 36.6 65.1 3 350 0.1376 100.5 34.9 65.6 4 500 0.1966 99.4 33.7 65.7 5 700 0.2752 97.2 30.5 66.7 6 850 0.3342 94.7 27.8 66.9 7 900 0.3539 94.2 26.3 67.9 811000.432591.523.568.0五实验数据分析本实验所得的实验结果存在巨大误差,与实际生产生活实际很不相符,精确度不准确,主要产生误差的地方有:流体未处于稳态过程,波动性很大,影响实验结果;由于波动性很大,以至于操作人员读数的不缺定性,引起很大的实验结果误差;实验装置本身的误差。
化工原理实验……流体阻力实验数据处理

流速(m/s)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Re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λ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Blasius λ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化工原理实验数据处理__流体阻力实验
液体密度ρ (kg/m3)= 镀锌管 以水为例 不锈钢管 液体粘度μ (mPa*s)= 层流管 以水为例 管径d(mm)= d(mm)= d(mm)= 管长l(m)= l(m)= l(m)= 流量(m3/h) Δ P(kpa) 流量(m3/h) Δ P(kpa) 体积(ml)
时间(s)
Hale Waihona Puke 流量(m3/s) Δ P(kpa)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流速(m/s)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Re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λ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DIV/0!
流体综合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三实验报告一、实验设备的主要内容:⒈测定实验管路内流体流动的直管阻力和直管摩擦系数λ。
⒉测定实验管路内流体流动的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和相对粗糙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⒊在本实验压差测量范围内,测量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ζ。
4.练习离心泵的操作。
测定某型号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H(扬程)、N(轴功率)、η(效率)与Q(流量)之间的特性曲线。
5.测定流量调节阀某一开度下管路特性曲线。
6.了解文丘里及涡轮流量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7. 测定节流式流量计(文丘里)的流量标定曲线。
8. 测定节流式流量计的雷诺数Re和流量系数C的关系。
二、设备的主要技术数据:(1)流体阻力:1. 被测直管段:光滑管管径d—0.0080(m) 管长L—1.70(m) 材料:不锈钢粗糙管管径d—0.010(m) 管长L—1.70(m) 材料:不锈钢2. 玻璃转子流量计:型号测量范围精度LZB—25 100~1000(L/h) 1.5LZB—10 10~100(L/h) 2.53. 压差传感器:型号:LXWY 测量范围:200 Kpa4. 数显表:型号:501 测量范围:0~200Kpa5. 离心泵:型号:WB70/055 流量:20—200(1/h)扬程:19—13.5(m)电机功率:550(W)电流:1.35(A) 电压:380(V)(2)流量计测量:涡轮流量计:(单位:M3/h)文丘里流量计文丘里喉径:0.020m 实验管路管径:0.045m,(3)离心泵(1)离心泵流量Q=4m3/h ,扬程H=8m ,轴功率N=168w(2)真空表测压位置管内径d1=0.025m(3)压强表测压位置管内径d2=0.045m(4)真空表与压强表测压口之间的垂直距离h0=0.355m(5)电机效率为60%1.流量测量:涡轮流量计2.功率测量:功率表:型号PS-139 精度1.0级3. 泵吸入口真空度的测量真空表:表盘真径-100mm 测量范围-0.1-0MPa 精度1.5级4.泵出口压力的测量压力表:表盘直径-100mm 测量范围0-0.25MPa 精度1.5级(4)变频器:型号:N2-401-H 规格:(0-50)Hz(5)数显温度计:501BX三、实验设备的基本情况:1. 实验设备流程图:见图一图一、流体综合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1-水箱;2-离心泵;3-真空表;4-压力表;5-真空传感器;6-压力传感器;7-真空表阀;8-压力表阀;9-智能阀;10-大涡轮流量计;11-小涡轮流量计;12,13-管路控制阀;14-流量调节阀;15-大流量计;16-小流量计;17-光滑管阀;18-光滑管测压进口阀;19-光滑管测压出口阀;20-粗糙管阀;21-粗糙管测压进口阀;22-粗糙管测压出口阀;23-测局部阻力阀;24-测局部阻力压力远端出口阀;25-测局部阻力压力近端出口阀;26-测局部阻力压力近端进口阀;27-测局部阻力压力远端进口阀;28,29-U型管下端放水阀;30-U型管测压进口阀;31- U型管测压出口阀;32,33-文丘里测压出,进口阀;34-文丘里;35-压力缓冲罐;36-压力传感器;37-倒U型管;38-U 型管上端放空阀;39-水箱放水阀;40,41,42,43-数显表;44-变频器;45-总电源;2流体阻力的测量:水泵2将储水槽1中的水抽出,送入实验系统,经玻璃转子流量计15,16测量流量,然后送入被测直管段测量流体流动的阻力,经回流管流回储水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3
5.72957805
6.48
118157.6712
1.002394913
9
13.7
5.36705845
6.07
110681.6457
1.024203033
10
11.1
4.93380332
5.58
101746.8835
1.045996809
11
9.4
4.42097072
5
91171.04259
0.51
2.25
19.53338
0.306
0.390441
19
0
0.193
0.48
1.8
20.07144
0.288
0.341016
20
0
0.196
0.45
1.35
20.39907
0.27
0.277266
21
0
0.2
0.42
0.9
20.82293
0.252
0.202162
22
0
0.204
0.4
0.45
4
27.2
7.46259857
8.44
153896.7199
1.010684592
5
24
7.05586926
7.98
145508.984
1.017313765
6
20.8
6.61377219
7.48
136391.8797
1.024300962
7
19.8
6.27777842
7.1
129462.8805
0.996513999
1.018506319
12
6.9
3.9700317
4.49
81871.59625
1.06752842
13
5.9
3.58098628
4.05
73848.5445
1.041325894
14
3.7
3.04162785
3.44
62725.6773
1.116902417
15
2.4
2.65258243
35Βιβλιοθήκη 702.62556化工流体综合实验数据
1、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数据
室温:20.0℃(平均)密度:998.203
序号
入口压力
出口压力
电机功率
流量
扬程H
泵轴功率
泵效率
P1/MPa
P2/MPa
/kW
/m3·h-1
/m
N轴/kW
ŋ
1
0.014
0.072
0.79
9.9
4.870273
0.474
0.27652
2
0.0123
0.082
序号
文丘里流量计压差
流速
流量
Re
Co
△P/kPa
/m·s-1
qv/m3·h-1
1
39.2
8.86846726
10.03
182889.1114
1.000496445
2
34.8
8.37331854
9.47
172677.9547
1.002577623
3
31
7.95774729
9
164107.8767
1.009530194
21.24081
0.24
0.108265
23
0
0.208
0.37
0
21.6527
0.222
0
2、管路特征曲线测定实验数据
室温:21.7℃(平均)密度:997.837
序号
电机频率
入口压力
出口压力
流量
扬程
/Hz
P1/MPa
P2/MPa
qv/m3·h-1
H/m
1
50
0.0162
0.069
10
4.3112702
14
24
0
0.022
4.85
2.2920631
15
22
0
0.019
4.42
2.0441982
16
20
0
0.017
4.02
1.889577
17
15
0
0.013
2.95
1.5907689
18
10
0
0.009
1.91
1.2564332
19
0
0
0
0
0.39
3、文丘里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数据
室温:21.8℃(平均)黏度:0.9677密度:997.815
Co-Re关系图
8
36
0.006
0.04
7.32
3.0748726
9
34
0.0047
0.036
6.92
2.8829614
10
32
0.004
0.033
6.51
2.7291509
11
30
0.003
0.03
6.11
2.5992446
12
28
0.002
0.027
5.7
2.4662948
13
26
0.001
0.024
5.27
2.3314972
14
0
0.17
0.61
4.05
17.52571
0.366
0.527189
15
0
0.175
0.58
3.6
18.08772
0.348
0.508655
16
0
0.18
0.56
3.15
18.64374
0.336
0.475139
17
0
0.183
0.53
2.7
18.98933
0.318
0.438291
18
0
0.188
1.209409245
16
1.5
2.2193273
2.51
45767.86338
1.279928596
17
0.3
1.74186246
1.97
35921.39078
2.246276683
18
-0.2
1.30860733
1.48
26986.62861
#NUM!
19
-0.7
0.88419414
1
18234.20852
0.78
9.45
6.195011
0.468
0.340051
3
0.0108
0.09
0.78
9
7.288869
0.468
0.381043
4
0.009
0.099
0.77
8.55
8.509631
0.462
0.428106
5
0.0078
0.107
0.76
8.1
9.560848
0.456
0.461672
6
0.006
0.115
0.75
7.65
10.66741
0.45
0.492975
7
0.0043
0.124
0.74
7.2
11.85999
0.444
0.522818
8
0.0038
0.132
0.73
6.75
12.82169
0.438
0.537145
9
0.0023
0.138
0.71
6.3
13.67518
0.426
0.54977
2
48
0.0142
0.064
9.67
4.1004333
3
46
0.013
0.061
9.28
4.0256053
4
44
0.012
0.056
8.91
3.7160422
5
42
0.01
0.052
8.49
3.6195424
6
40
0.0083
0.048
8.1
3.4799784
7
38
0.0078
0.044
7.73
3.2086389
10
0.0014
0.145
0.69
5.85
14.56358
0.414
0.559423
11
0.0007
0.152
0.67
5.4
15.42554
0.402
0.56328
12
0
0.158
0.66
4.95
16.17929
0.396
0.549776
13
0
0.164
0.63
4.5
16.85549
0.378
0.54548
#NUM!
20
-1.1
0.35367766
0.4
7293.683407
#NUM!
21
-1.2
0
0
0
#NUM!
化工流体综合实验作图
1.离心泵性能测定
H—qv曲线
N—qv曲线
ŋ—qv曲线
离心泵特性曲线(H—qv曲线,N—qv曲线,ŋ—qv曲线绘制于同一坐标系中)
2.管路特征曲线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