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农业问题以及对策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农村人口老龄化是指乡村地区居民中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以及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人口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导致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农村人口老龄化给农村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1.人口结构失衡: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了乡村地区的人口结构失衡,老年人口占比增加,而劳动力人口减少,这不仅影响了乡村地区的生产力,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构成了威胁。
2.经济发展压力加大:农村人口老龄化使得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老年人口的生活福利需求增加和医疗保障需求也随之增加,这给农村财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3.社会福利体系不完善:由于农村社会福利体系相对不完善,老年人口的养老、医疗和生活保障问题成为农村社会管理和发展的难题。
二、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措施为了有效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老龄化问题的解决。
1.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针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积极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建立养老院、康复中心以及社区养老服务站等,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扶持力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的供给能力。
2.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农村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3.发展老年人才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年人才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老年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通过提供技能培训、教育培训等方式,激发和挖掘农村老年人的潜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振兴和农村社会建设中。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一、引言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涉及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
针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问题分析1.社会保障问题农村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会保障压力加大,传统的家庭模式已难以承担老年人的抚养和医疗费用。
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存在覆盖面窄、资金缺乏、政策不完善等问题。
2.劳动力问题农村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力供给减少,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这对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3.农村社会结构问题农村人口老龄化使得农村社会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年轻人流向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农村留守老年人和儿童的问题日益突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少问题。
三、应对措施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包括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医疗保险体系等,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
2.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应该积极推动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发展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等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加强老年人健康服务要加大对农村老年人健康服务的投入,在农村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慢性病防控制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4.加强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建设要推动加强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让老年人过上更有意义、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5.积极引导人口流动要积极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推动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更加均衡的配置,缓解农村老年人抚养和养老问题。
6.开展普及老年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降低患病率和病残率。
农村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农村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应对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对中国农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关系,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挑战农村人口老龄化是指农村地区中老年人口比例逐渐上升,劳动力减少,年轻人口外流等现象。
这对中国农业发展产生如下挑战:1. 劳动力短缺:随着年轻人口外流以及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农村劳动力数量不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
缺乏有效的劳动力,农业生产无法保持稳定甚至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 技术水平落后:农村老年人口多数缺乏现代化的农业知识和技术,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
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很多农田闲置,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得到有效传承和应用,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3. 市场需求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市场需求逐渐转变,对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生产往往无法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
二、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策略为了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
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培养一批高素质、具有现代农业观念的农民。
2.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投入,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科技成果。
引导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建设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全面、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满足农村老年人口的基本养老需求。
4.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加大农产品营销力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5. 加强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人口老龄化对乡村振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人口老龄化对乡村振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一、老龄化现状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经历了巨大变化,老年人口比例逐渐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这对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老龄化带来的挑战1.劳动力供给减少:随着老年人口比例增加,乡村劳动力供给将逐渐减少,给乡村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2.经济压力增大:老龄化导致养老金需求增加,相关医疗、教育等支出也将增长,乡村经济压力不容忽视。
3.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等问题亟待解决。
4.农村医疗资源不足:老龄化加剧了农村医疗资源的不足问题,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
5.乡村文化传承面临困境:老年人是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老龄化给乡村文化传承带来挑战。
三、应对策略一:加大乡村老年人扶持力度1.制定政策:建立完善的乡村老年人扶持政策,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和福利待遇。
2.加强社区服务:建立健全社区医疗、文化等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3.发展养老产业:积极发展养老院、护理机构等养老服务业,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四、应对策略二: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1.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设施和人员水平。
2.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生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强医生培养和继续教育。
3.推广互联网医疗:推动农村互联网医疗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五、应对策略三: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1.培育新产业:推动农村发展新兴产业,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2.发展特色农业:借助乡村特色资源,发展农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提高农村经济的品质和附加值。
3.开放农村市场:促进农村市场的开放,引入优质资源和服务,激发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
六、应对策略四:弘扬农村传统文化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乡村教育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农村青年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
2.开展文化活动:组织传统文化节庆、展览等活动,让老年人和年轻人共同参与,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农村人口老龄化是指农村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同时生育率降低,劳动力流失等因素导致的一种现象。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凸显,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从问题分析和应对措施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1.人口结构失衡。
随着农村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人口相对减少,劳动力供给不足,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加剧,从而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业生产力下降。
农村人口老龄化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和劳动力素质的下降,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3.社会保障压力加大。
农村老年人口增加,养老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加大了社会保障的负担,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迫在眉睫。
4.乡村发展不均衡。
农村人口老龄化使得乡村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乡村发展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
二、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措施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条件。
2.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拓宽养老服务渠道,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3.加强农村教育培训。
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老年人的关爱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4.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扶持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
5.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福利待遇,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6.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就业。
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鼓励城市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创业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的活力。
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以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之策。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1.1 老龄化人口比例的增长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农村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农村老年人口已经占到农村总人口的30%,平均年纪超过了60岁。
1.2 劳动力供给减少由于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二孩政策的实施,农村劳动力供给明显减少。
这导致农村生产力降低,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展。
二、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2.1 经济发展受限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退出生产,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充足的劳动力参与进去,而老龄化问题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前景将带来不利影响。
2.2 农村基础设施不足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包括医疗设施、养老院和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建设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三、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对策3.1 加强健康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同时,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和保健知识,降低慢性病发病率。
3.2 建设适老化社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建设适老化社区。
这些社区应当配备完善的养老设施和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支持。
3.3 引导农村年青人留乡创业为了解决劳动力稀缺的问题,政府可以采取措施鼓励农村年轻人留乡创业,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同时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供更多的产业发展机会。
3.4 加强老年人社会参与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老年人活动,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发挥他们的智慧和经验。
同时,改善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文化和娱乐设施,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四、结论农村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农村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对于新农村建设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农村人口老龄化是指农村地区中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逐渐增加的现象,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不仅仅在中国,而且在许多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问题分析1.劳动力短缺: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供应逐渐减少,这将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2.养老问题:农村老年人口增加将给养老服务带来压力,农村地区的养老机构和福利设施相对不足,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
3.医疗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需求将增加,需要加强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
4.农村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将影响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需要采取措施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和发展。
二、应对措施1.增加对老年人的关爱和支持:农村地区应加大对老年人的关爱和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开展养老服务宣传和教育,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加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等。
2.发展老年人才:农村地区应积极开展老年人才培训和发展,发挥老年人在农村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促进老年人的自我养老和社会参与。
3.推进农村社区与家庭护理服务:加强对农村社区和家庭护理服务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农村社区和家庭护理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促进老年人在家庭和社区中的生活和养老。
4.加强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增加医疗保障和健康管理资源投入,开展老年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工作,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5.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和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发展投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水平,增加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和自我养老能力。
以上是针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农村人口老龄化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联手合作,共同为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提供有力的治理措施,并确保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福祉。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农村人口老龄化是指农村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年轻人口比例减少的现象。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农村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逐渐凸显,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主要问题如下:1.劳动力短缺:大量年轻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地区劳动力人口减少,农村劳动力缺口日益扩大,给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困难。
2.农村养老问题:农村地区养老设施和服务不足,农村老年人缺乏照料和关怀,同时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低下,经济压力较大。
农村养老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3.农村医疗问题: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医疗服务不足,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突出。
同时,老年人患病率上升,医疗费用增加,给农村老年人带来了经济和心理压力。
4.农村人口结构失衡:农村地区年轻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增加,人口结构失衡。
这种失衡会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也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
针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完善农村养老制度:加强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机构等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同时,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护理服务。
2.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通过土地政策、产业扶持等措施,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发展,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3.加强农村医疗服务:提高农村医疗设施的建设水平,增加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就医便利性。
4.加强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加强老年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5.引导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6.建立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在农村地区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农村年轻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7.加强医养结合:推动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农村医养结合的机制,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5期总第195期2017年3月(上)湖北函授大学学报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V〇1.30. N0.5(Gen. NO. 195)Mar. (first half)2017关于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农业问题以及对策袁唯(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摘要]农村老龄化已经开始困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研究老龄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农业是全国经 济的命脉所在,关系到民生祖国的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更是我国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中国在老龄化的阴影下,农村老 人遭遇“空巢”危机,农业发展受到掣肘,其主要原因在于青壮年外流,务农劳动力缺乏严重,而老年人在体力与智力方 面的不足对农业生产与发展造成阻碍,本文总结了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农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老龄化;农业;土地;劳动力[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5-0099-02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7.05.047 [本刊网址]一、农村老龄化概念当一个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的老年人口占7%时,即表示此地区已经进人老龄化 社会,我国从1999年开始进人老龄化社会,自此已历经了 18 年,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90 - 00年的 十年间,0岁以上和65岁以上人口比例分别提升了 1.77和1. 45个百分点,然而2000年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为1.9%,比城 镇高1.24个百分点,我国农村2006年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
随着农村人口流动的日益加 快和人均年龄的提高,农村人口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加重,可见 中国老龄化的重难点在农村。
二、农村老龄化的成因农村人口老龄化与一般人口老龄化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 点。
它包括农村人口绝对老龄化和农村人口相对老龄化,而老 龄化对农业带来的影响主要应归咎于农村人口的相对老龄化 的加剧。
农村人口相对老龄化。
即农村老龄人口没有绝对的 增多,但由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或学习,使农村老年人口数量 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农村人口结构已经呈现出老龄 化的特点,并且趋势愈加明显。
三、农村老龄化所带来的农业问题青壮年流失导致的相对老年化,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恶 性循环,有数据表明我国“以平均每年500 -600万人的数量递 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5年我国有超过2亿的农村 进城务工,导致我国务农人数不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 严重,内部呈现老龄化趋势。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留置在农 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生产力较弱的老人、妇女等”农村 劳动力呈现“老”‘弱”现状,这无疑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实质性 的影响。
(一)土地无人耕种搁置荒废越来越严重的“农民荒”导致农村土地无人耕种的危机局 面,老龄化的加剧使本就紧缺的农村劳动力雪上加霜,老年人 对于土地耕种的力不从心,自然导致收益不能满足劳动者的需 求,在现如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将造成有更多的人放弃务农 的消极结果。
据资料显示,长沙某农村的搁置土地达到了耕地 面积的10%,有些村庄的土地撂荒面积甚至于达到了土地总面 积的1/3。
2013年的全国耕地面积相比2012年减少了约35万公顷,据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撂荒的耕地近3000万 亩。
耕地荒废的现象在我国农村已经蔓延开来,这将对我国的 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其一,没有 被上报的被搁置土地仍然会按时获得国家对它的补贴,从而一 些钻法律空子的人会利用这种机会来骗取国家资金;其二,我 国用不到世界10%的土地供养世界22%的人口,如果国家出 现粮食供应不足的情况,将无法坚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恶劣 的结果也将随之而来。
其三;最直接的负面结果就是减少了农 民在经济上的收人,削减农民对农业投人的热情。
(二)制约农业现代化,阻碍设施农业的建立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重难点都在农村,农村是潜力股,推 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是关键,但在农村老龄化加剧的 背景下,想要打开农村的新局面成为难题。
农村老龄化不仅限 制了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而且阻碍设施农业立建。
现代农 业主要以广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运用现代工业装备、全面推 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农业。
而如今我国中 老年群体为主要的劳动力,由于体力与脑力受限,致使先进的 农业技术得不到应用与实施,用传统方法种地必然会拖慢农业 发展的步伐,给农业经济的增长添加了负担。
不仅如此,农村 老龄化也给以规模化为基础的设施农业带来了阻碍,设施农业 是指用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经营手段,这种经营形 式主要以土地,劳动力,管理与资本为依托,这四个要素的合理 搭配是保证土地产出率与农产品商品率的关键所在。
而设施 农业的核心即是扩大生产规模,将高端的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 之中。
在人口老龄化及农村劳动人口锐减的背景下,四大要素 无法完整,并且由于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有限,无法理清设施农 业建设时的繁琐审核手续,也难以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维护,阻碍农业的创新实践,将会导致设施农业发展停滞不前。
四、应对农村老龄化所带来农业问题的对策(一)放活土地经营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不仅能盘活农村的农业资产,加快农村改 革的步伐,更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有效途径,是解决农 村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不足的根本措施。
劳动力大量转移使 “谁来种地”问题加重困扰着农村,如今突破目前家庭经营模式 的局限是其解决的重点,这就需要通过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来实 现。
将放活土地经营权作为建立新型土地经营模式的突破口 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它创新的改革了农村的土地制度,意味着收稿日期/01-1-4作者简介:袁唯(1992—),女,辽宁阜新人。
99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第30卷第5期总第195期在农户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土 地的使用权与收益权合法的转让给他人。
这种新的农村生产 关系将使农民处置自己财产的权利更加自由,并赋予了土地资 产性质。
“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是土地流转中最重要的三个要 素,是带动农民挣脱体制束缚与政策障碍的关键所在,那么稳 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我们还应注意;其一,不可强制流转农 户的土地。
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是基于农户自愿的原则,全面 考虑农户提出的流转意愿。
其二,保证农民的流转权益。
农民 在企业与政府面前是弱势群体,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要听取 农民的利益诉求,加强宣传,向农民普及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程序等基本信息,使其成为平等的参与者。
其三,遵照市场规 律。
土地流转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让农民完全处于交易自 由的环境中,放手发展个体与私营经济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 以任何理由干预。
其四,加强对土地流转的审核制度。
土地的 流转必须在严格的用途管制前提下,防止将租土地进赁的行炒 作与用于“非农化”的操作,有关部门可以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制 定与实施。
(二)建立农业合作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利用多种经营方式促进农业 经营新体制的构建。
这给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提供了机会,“合 作化”顾名思义是改变目前农户分散经营状态的一种大规模的 土地经营模式,是解决农村农业老龄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农业合作化的本质是将农户小规模生产转变成为集体组 织并融合社会力量。
其一,农业合作化,促进农民增收,吸引外 流劳动力。
农业合作化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零碎的小家庭 耕地集中到一起,形成大规模的土地经营模式,高效率的将土 地与技术,劳动力与资金合理运用,如家庭农场,土地人股,户企合作等,克服了家庭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农业合作化将逐渐发展成产业一体化,一体化农业会减少农业遭遇风险的概 率,保障农民增产增收,使农业在农村创造更大的价值,激发农 民从事农业的热情,增加农业对于外流人口的吸引力。
其二,合作规模经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使用。
在自愿互助与平等互 利的基础上对自身的生产条件加以改善,是一种包括生产销售 都在内的一体化的经营体系。
(三)建立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对应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至关 重要的作用,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农业的机械化。
首 先,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主要方式对缓解老龄化造成的 农业种植模式简单化和耕地撂荒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种植 简单化是由于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不足,使老年农民在选择耕 种产品时,优先考虑劳动力投人少的作物品种,这样一来就会 造成生产的农产品品种单一化,种植模式简单化,最终可能发 展成品种资源退化,农业生态系统脆弱等严重后果。
农业机械 化利用科学技术手段,采取先进的机械作业,大面积的节省了 人力资源,解决了土地无人耕种的问题,因为土地耕种的任意 环节都可以用机械化来代替,从选种到运输无一不可,有效地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了机械化的帮助农民在挑选种植品种时 就少了顾虑多了保障,进而可缓解种植模式简单化的趋势。
其 次,生产技术的科学化有助于对农业科技化的推广。
生产技术 的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
而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利 用科学技术手段从事农业活动,科学技术手段包括常用的机械 手段,相关的网络应用,新型技术的运用,快速全面的信息流通 等,利用这些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产量,保 证农户的利润,保证食品的安全。
并且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 展,劳动智能化也逐渐代替人力来执行相关的农业操作,更加 节省了人力资源,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现状。
参考文献:[1]李建新.中国人口结构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高洪洋.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J].农村经济,2012( 12).[3 ]李蓉丽.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4]刘拙见,段建南,唐艳.乡村搁置田地的内因与对于策综合[J].消耗导刊,2008(9).[5 ]第六次人口普查委员会.2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R].210.Agricultur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Aging of Rural AreasYUAN Wei(College of Politics and History,BoHai University,Jinzhou Liaoning 121013,China)Abstract:In this p aper,the aging of rural areas has already begun to disturb the peasants l ives.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industry,agriculture is the lifeblood of the national economy,which is related to the devv vigorousl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our country! top priority,but at present China in the shadow of aging,the elderly in rural areas the"empty nest"crisis,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y the constraints,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young farrm labor out-fl〇-w,lack of serious,and the elderly in physic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bstacles,this lems brought by the aging of the rural areas,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aging;agriculture;land;labor force(责任编辑:桂杉杉)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