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

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近年来,我国人口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这直接造成了总人口中年轻人口占比降低和年长人口占比上升的趋势。
“人口老龄化”描述的就是这个老年人口比例增长的动态过程。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0 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达到10%,或者65 岁以上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达到7%,就代表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迈入了老龄化社会。
按照上述的说法界定,我国自2000 年就已经大步迈进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
如今,中国也业已成为了全球老年人口总数最多的国家。
根据相关预测,我国的老龄人口数到2050 年将达到人口总数的30%以上。
我国的老龄化社会目前已经表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空巢化、高龄化和失能化的显著特点,结合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来看,老龄化势必将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其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居民消费的需求也呈现出日益不足的趋势。
跟全球中其他的经济体相比较来看,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也呈现出明显偏低的现象。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关系一国国计民生与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人口是消费的主体,人口内部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导致消费需求的变化。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影响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探讨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研究也被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学术界从人口老龄化对全国居民消费、不同地区居民消费以及不同类别居民消费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本文对目前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探究了未来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方向。
1 文献综述1.1 老龄化对全国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在国外的研究中,学者Modigliani(1966)率先探讨了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他使用跨国截面数据,得出在一个国家中少年和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消费需求呈正比,与储蓄率呈反比的结论。
而在国内,李建民(2001)首先对消费动机、心理和行为特点等影响我国老年人消费需求的因素进行了探究,他认为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会增加,得出了我国“老年消费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的结论,进而提出推进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文献综述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
随着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和产业发展的需求,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将从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现状和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政策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与现状人口老龄化是指国家或地区的平均寿命延长、生育率下降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人口老龄化的老年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加,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形成了“老龄化”的特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问题。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老年人口数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0亿,占全球总人口的22%左右。
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速度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老年人口数量每年增长约1000万,老年人口比重逐年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概念与现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条件下,以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为导向,通过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不断调整和改造的过程,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在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力求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下,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与互动作用。
(完整word版)人口老龄化文献综述

人口老老龄化的文献综述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的结构变迁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新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老龄战略早已被纳入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摆到了各国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之上。
我国在世纪之交也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
人口老龄化也成了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行了文献资料进行梳理。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在人口学界,人口老龄化( Population of Ageing)的概念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提高过程,是指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联合国,1982)这是西方学术界认同的定义。
1986年我国出版的《人口学辞典》将人口老龄化定义为:“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 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
”但是应该看到,这个定义中的两句话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第一句话说的是老年人比重提高的现象,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定义,而后一句话说的是继续老龄化的事情,并且使老龄化的概念衍生出两层含义:一个是指任何一个人口中只要老年人比重提高就是人口老龄化,另一个是指老年型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的继续提高。
但是我国学术界在使用人口老龄化概念时, 采用的是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即老年人口比重的提高。
对于人口老龄化概念的理解问题, 近来我国学术界也有研究, 对这一概念的由来及现今的发展作了有意的探讨。
( 罗淳,2001) 学者姜向群,丁志宏认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文件中出现了一定程度老龄化概念泛化、概念模糊化的情况,即把人口老龄化理解成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增长, 或者将比重结构性的问题与规模数量性的问题混在一起来讲, 导致了人口老龄化概念的不清楚和不规范。
认为老年人口的比重问题是人口学的基本问题, 或总体性的问题, 而老年人口的人口规模扩大增长则是一个亚人口问题,是老年学的问题, 两者绝对是两个意思, 不应该混淆的。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文献综述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更为明显。
本文将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探讨如何应对并优化解决这个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1. 引言随着医疗技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各国的生育水平逐渐下降,加之医疗保障能力的提高,长寿时代已经到来。
人口老龄化指的是一定地区或国家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加,可能导致国家青年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城市共同协作。
2. 国内外人口老龄化情况“老龄化”和“人口老龄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后者是指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
据统计,2019年6月,中国的老年人口已达到了2.5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7.9%。
美国目前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了20%,而日本的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了28%,这些老年人口不断增加,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3.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的消费结构、劳动力供需、医疗保障等方面也会发生变化。
举例来说,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医疗保障方面的压力显然会不断增加。
此外,劳动力供应方面也会产生影响,如果年轻人劳动力不足,则产业结构可能会面临困境。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 定义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展现出来的行业产业的比例和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则是指对当前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发展。
2. 优化升级的价值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意义重大。
首先,它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其次,它利于提高民生福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劳动力就业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3. 实施的难点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难点,其中之一就是面对产业转型的风险。
另外,科技发展、人才储备等因素也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影响。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文献综述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两大重要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综述目前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间关系的文献,探讨其影响和解决方案。
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1. 人口结构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同时生育率不断下降,导致了人口结构的不断老龄化。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老年人口占比持续增加。
2. 劳动力人口的减少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将会面临空前的挑战。
老龄人口的增加将导致劳动力人口的减少,从而影响到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3. 社会福利压力的增加人口老龄化不仅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同时也会增加国家社会福利的负担。
社会养老金、医疗保障等福利支出将大幅增加,对国家财政造成巨大压力。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要性1. 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传统产业结构难以适应经济的需求,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望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 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养老等新兴行业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这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3.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力人口的减少,需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加强技能培训和教育,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论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文献综述

论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文献综述摘要:人口老龄化已然成为现阶段世界人口状态的进化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因而人口老龄化已然越发成为受全世界广泛注意的重要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社会生产力都还未发育完全在的情况下却已遭遇了人口老龄化问题,必然会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讨论了我国现阶段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规模大,劳动资源与劳动力高龄化等特征,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储蓄与税收,劳动力以及第三产业的影响,提出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偏向老年人口的投资政策,以将人口老龄化的劣势一定程度转化为优势,缓解国内劳动力资源不足以及劳动人口养老压力大的问题。
29399毕业论文关键字:人口,老龄化,经济,研究,对策Impact of population aging on the economyAbstract: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has already become a kind of state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today's world. Changes in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has affected people's daily life and formed extensiv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Aging population has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hina as the lar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it is still not enough in the social productiv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has not been sound, the problem of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will inevitably bring the profound serious influence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 China's population is aging fast, large scale, labor resources and labor force aging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peed of aging population of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influence to savings, tax, labour and the third industry. Finally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t i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biased investment policy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and to population aging disadvantages to some extent transformation for ease of domestic labor resources shortage, labor pension population pressure problem. 源自Key words:population, aging, economy, study,policy目录一、引言 1(一) 研究背景 1(二)文献综述 1(三) 研究意义 2二、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3(一) 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 3(二)劳动人口高龄化 4三、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4(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 4(二)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储蓄及税收的影响 5(三)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 6(四)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0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策略 13(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3(二)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加强老龄产业化建设 15五、结论 17参考文献 19一、引言(一) 研究背景欧美发达国家首先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同时其相关学者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摘要】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我们将介绍研究背景和问题意义,以及人口老龄化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在我们将详细分析我国老龄化现状,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介绍政府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以及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在我们将展望未来,提出建议措施,希望能够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中国、文献综述、研究背景、问题意义、老龄化现状、老龄化原因、政策和措施、经济影响、社会影响、未来展望、建议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亿,占总人口的18%。
这一比例将继续增加,到2030年预计将升至30%。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挑战。
随着老龄人口增多,养老金需求增加,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压力加大,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多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养老、医疗、精神等方面的需求。
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原因、现状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深入了解老龄化现状和影响,才能有效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和政策,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1.2 问题意义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人口结构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及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养老金、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也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老龄化还将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挑战。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文献综述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以及老年人口数量的绝对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5亿,占总人口的18.1%,而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3亿,占总人口的13%。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不仅包括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挑战,同时也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将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1.1 劳动力供给减少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劳动力供给将逐渐减少。
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减少,从而对产业结构产生负面影响。
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劳动力短缺将制约产业的发展。
1.2 消费结构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的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传统消费品市场将面临新的挑战,而老年消费品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这将促使产业结构向老年人口消费需求方向转变,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1.3 催生新兴产业人口老龄化也将催生新兴产业的发展。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养老服务、文化娱乐等需求也将增加,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新兴产业的崛起将对传统产业产生冲击,促使产业结构向新领域转变。
1.4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人口老龄化也将对人力资本结构产生影响。
老年人口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将成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促使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1 加大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为应对劳动力供给减少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大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鼓励灵活用工、弹性工作制度等措施,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劳动力短缺对产业的影响。
2.2 拓展老年消费品市场针对老年消费品市场的变化,可以加大对老年消费品研发和生产的投入,拓展老年消费品市场,满足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论文题目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专业XXXXX班级XX 班级姓名XXX指导教师XX(讲师)所在学院XX 学院完成时间:2012年9月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的结构变迁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新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老龄战略早已被纳入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摆到了各国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之上。
我国在世纪之交也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
人口老龄化也成了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行了文献资料进行梳理。
一、基本内容(一)人口老龄化概念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之为“老龄社会”。
[1]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步入了老龄社会,在20世纪80年代初,东德有15.6%的人超过65岁,在奥地利、瑞典、西德和法国,这个比率为13.4%或更高,英格兰和威尔士有13.3%,苏格兰有12.3%,北爱尔兰有10.8%,美国有9.9%。
而中国是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在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均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老龄化己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低龄老人多,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快;人口转变迅速,老龄化进程快;人口老化与综合国力发展不相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显著。
[2]一是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
目前,中国人口数量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数最多的国家。
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
老龄工作委员会在京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l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前20年将成为“快速老龄化”阶段,随后的30年为“加速老龄化”阶段,其后的50年则达到“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4.37亿,即每10个人中就有3个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3]二是中国老龄化的进程快。
从历次人口普查的资料来看,19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不断加快。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5.57%上升为2000年的6.96%,从6299万增加8811万。
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
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尽管我国人口老龄化起步比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要相对晚,但是近20年来其推进的速度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4]。
从人口老龄化趋势看,65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中国只需要27年,而发达国家大多需要45年以上的时间。
三是人口老化与综合国力发展不相适应。
一般来讲,人口老龄化进程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的。
然而,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发展过程,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如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为控制自然出生率导致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项对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最新研究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一直显著地超前于经济发展[5]。
中国人均GDP达到3976美元、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53.62%时,其老龄入口比例却已经高于平均收入水平的国家。
事实上,仅以GDP作为一个衡量标准有失准确,中国不仅人均GDP低,在其他方面诸如城市化、文化教育、卫生水平、产业结构、老年人收入结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因此,即使在2020年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中国仍然是许多方面都落后的贫穷国家,而届时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却已接近今天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未富先老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征。
四是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显著,分布不平衡。
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呈阶梯状分布,即东、中、西部区域对应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高、中、低”。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区域差异不均衡,区际间的差异及东部区域的省际差异有减小的趋势,但是总体省际间差异却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中部和西部区域的省际差异[6]。
此外,城乡之间也差异明显,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改变了城乡人口年龄结构,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明显高于城市。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周战超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给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发展速度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是人口老龄化影响着就业结构的变化、冲击着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在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技术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人口老龄化会减轻就业压力、提高就业水平。
然而, 人口老龄化也会造成劳动力比例的下降, 产生劳动力供求不足的新矛盾;二是人口老龄化会引起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中国在经济欠发达的条件下人口结构已经进人老龄化阶段,“未富先老”引发了严峻的产业结构矛盾。
老龄化与现有产业结构发生矛盾,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不能适应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三是老龄化问题提商了社会负担的系数(劳动人口与被抚养人口的比例)。
老龄人口增长过快客观上成为企业、社会的沉重包袱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7]中国人民大学人与发展研究中心驻所研究员原新认为: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结构性的, 也是深刻的和长远的, 是我国未来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课题, 需要我们深入开展全方位的研究。
在此, 仅从人口变动的角度看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主要问题:一是养老金需求压力直线攀升。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膨胀和出口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导致抚养结构的根本性转变, 造成养老金缴费者急剧减少和领取者加速增多,养老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直接冲击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二是医疗保障资金需求压力急速膨胀。
老年人口数量的急速增长,不仅会加剧社会医疗保障费用支出规模的压力,更主要的是会从根本上改变医疗卫生资源的代际分配格局,引发潜在的社会代际矛盾和利益冲突,深刻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三是长期照料服务需求压力业已凸显。
老年长期照料服务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暴露最晚、解决起来难度最大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四是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远远大于城镇。
目前和未来几十年, 我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和程度超过城镇, 面临的压力也超过城镇, 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8]综上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给社会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一是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
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逐年攀升,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
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要从根本上解决养老保险金历史债务问题,否则,养老保险会出现支付危机;[9]二是农村养老问题较之城市更为严峻。
中国老年人口的近60%分布在农村。
农村老龄化程度要比城镇高。
同时,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民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有待加强。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
(四)中国当前老龄化问题分析及对策以下是中国当前老龄化问题分析:1、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过快的主要原因。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直接作用是减少新出生人口、抑制人口高增长,实现零增长,即人口规模平衡。
但另一方面必然加速人口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短缺、人类再生产能力弱化和人口高龄化等;2、老年人口保障政策,尤其是养老金制度不能应对老龄化问题。
目前社会统筹基金的严重不足,个人账户多是空户,整个养老机制实质上仍是现收现付制度。
这样一个养老机制需要年轻化的人口结构、高效率的税收体系和基金管理体系来支撑。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年轻化的人口结构即将消失,其条件也不是很充分,随着老龄化的增长,必然使现行的养老金制出现巨额缺口,难以维持下去;3、现行退休政策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矛盾,劳动政策造成老年人口资源的巨大浪费。
随着老龄化的增长,中国现行的退休政策规定会带来老年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增加社会养老负担两方面的后果。
[10]基于老龄化问题的原因分析,已有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应对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障需政府、社会、家庭三方共同努力[11],养老保险由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三部分组成,这种三位一体的模式三种养老保险相互补充,更加完善、覆盖面更广,保障了老龄人口的养老和社会的稳定。
二是适当放松生育政策, 增加未来劳动力人口。
三是发展老龄产业。
我国的老年食品、医疗保健用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整个产业尚未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
政府可以通过财税政策扶持对老龄产品的技术研发创新。
四是充分利用老龄人力资源。
灵活调整退休年龄,延缓从事教育、科研、医务工作和有其他特殊专长的老年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退休年龄。
因为他们有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实践经验从而拥有较强的技术和业务管理能力,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们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带动者。
二、总结反思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形势严峻。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有着自己特殊的现状:人口基数大,人口转变迅速快,区域差异明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中国同时也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
这要求我们必须正确看待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不能急于求成,要一切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从根本上解决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
要在在计划生育政策不能改变的前提下,集中力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此同时,要转变观念,建立、健全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养老机制,充分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解决养老问题的同时发挥老年人的作用。
目前的相关研究集中于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特征,以宏观分析为主,视野主要局限于人口学和社会学领域,缺乏一些微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也缺少交叉学科的视角。
可以利用社会工作专业的个案工作方法使研究者深入基层,与调查者进行密切交往,对一些具有特殊性的事及概念做出准确的解释,得出微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例如:人口老龄化与社区服务、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照顾模式、人口老龄化与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