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2016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经典诵读六教案
山东省龙口市2016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经典诵读(八)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经典诵读对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熟读新学内容并会背诵。
2.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子,会对简单的单字对。
3.欣赏对韵歌。
教学重、难点:背诵P1-2页的内容。
一.复习导入。
1、过年时,家家户户门上都要贴春联,你知道哪些春联?2、春联就是对联。
对对联是古代私塾的一门功课,每天上学时由老师出对上联,学生对下联。
这也就是古人说的吟诗作对,今天咱们学习《晨读对韵》的1-2页。
二、读通韵文。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一部分的内容,自己先读一读1-2页的韵文,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韵文。
3、指名读韵文,正音。
三、读文释义。
1、现在咱们再去读韵文,要求先读书上彩色方框内对词句的解释,再读韵文,要边读边想词句的意思。
2、指名读韵文,相机释义。
(1)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山花”指什么?“海树”指什么?“赤日”指什么?“苍穹”指什么?(2)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①风在高空吹过,秋天的月亮十分明亮。
②欣赏晚霞图片:看到这样美的画面,不用多解释,你一定能体会其中的意境。
自己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①这么难读的句子,同学们读得真好!奖励大家听《牛郎织女》的故事,听故事有个要求,边听边想,故事的内容与哪行韵文是相对应的。
②出示星座图:指认参星、商星。
③齐读(4)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①飒飒:形容风吹动树木枝叶的声音。
②戍旅:以兵卒防守边疆。
③朔雪:北方的雪。
④指导停顿,读出韵味。
四、熟读成诵。
1、自己练读。
2、拍手练读。
3、同桌练读。
4、男女生练读5、分两大组对读。
五、课外延伸,加强知识的积累。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走进了奇妙的对韵乐园,感受到了对韵歌的美妙之处,希望大家做有心人,能经常留意、收集对子,丰富我们的积累!六.教学后记:学生对对联很感兴趣,收集了不少春节的对联。
2。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理解诗歌主旨。
3.运用所学的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2.教师通过设疑、点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古诗词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理解诗歌主旨。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丹阳(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
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
诗作收入《丁卯集》。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晚唐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作品收录在《李义山诗集》里。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
他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等多方面的才能,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
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3卷等。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
他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激情。
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代表作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二、朗读指导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山东省龙口市2016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经典诵读(五)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走进名人内心,领悟英雄真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罗曼·罗兰及他的《名人传》,从中感知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2 引导学生阅读其中的精彩片断,了解《名人传》的文体风格。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能由此及彼,自主阅读名人传记类作品。
情感目标从名人充满苦难和坎坷的一生中,感知他们伟大的心灵和崇高的品格,学习他们不屈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
热爱阅读,能以苦难为生命的养分,健康坚韧的成长。
【教学方式】1 自读与点拨相结合2探究拓展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名人效应”实在是威力无穷。
歌星的一首歌曲,球星的一个动作,影星的一部影片,甚至是明星穿的一款标新立异的时装,说话的口吻,个人的喜好,都会令众多的追星族青睐、追求、崇拜、模仿。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名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样的人才真正值得我们崇拜呢?让我们一起走近罗曼·罗兰,走进《名人传》,去寻找答案吧!二、走近罗曼·罗兰①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
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
20世纪初,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罗兰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其长篇小说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② 主要作品: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合称《名人传》或《巨人三传》。
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该小说获1913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一. 教材分析《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选用的诗词都是经典的古诗词,包括《登鹳雀楼》、《乌衣巷》、《凉州词》、《过零丁洋》等。
这些诗词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对一些常见的诗词意象和修辞手法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一些生僻词语和古文言文的理解还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内涵和文化背景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深入挖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所学的古诗词,理解其中的生僻词语和古文言文,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词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学生能够理解诗词的情感内涵和文化背景,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所学的古诗词,理解其中的生僻词语和古文言文,掌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诗词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理解诗词的情感内涵和文化背景。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生僻词语和古文言文。
2.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经典诗词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诗词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所学的古诗词,了解其中的生僻词语和古文言文,准备相关的讲解和解释。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所学的古诗词,尝试朗读和背诵,对中的生僻词语进行查找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和引导,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山东省龙口市2016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经典诵读(十)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经典诵读古诗《三衢道中》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古诗,知道作者。
2.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基本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一、出示古诗,师范读。
二、小组学习
(1)读通全诗,读得正确。
(2)简单理解诗意。
三、集体交流。
(1)指名朗读。
(2)理解诗意:这首诗的小作者借咏新月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
1.梅子黄的五月,正是江南的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
坐着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现在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黄鹂的声声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2.试背诵。
九年级语文上册经典诵读六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走近名家诵读经典《安徒生童话》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安徒生这个响亮的名字是人人皆知。
他直接从现实生活的宝藏中选材,并通过其充满灵性的手法和诗意的语言,打造出一篇篇真正能触及读者“灵魂”的童话力作,为后世矗立起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直是我所关注的。
学生对于《安徒生童话》里的《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名篇佳作是耳熟能详。
因此,“走近名家,诵读经典”课外阅读指导我就从《安徒生童话》入手,从《卖火柴的小女孩》谈起。
二。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愉快的寒假快开始了,最近你们都在读什么书?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生:《老妈,你真烦》。
生:《淘气包马小跳》。
师:听大家介绍了这多的好书,我也想把自己喜欢的一本书介绍给你们,这就是——《安徒生童话》。
师:(出示安徒生图片)这位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生: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生于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他自幼酷爱文学。
他大学毕业后始终没有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生:迄今为止,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的人阅读”的境界。
他一生共写了168篇童话。
生:安徒生的童话分为三个时期:1.早期童话充满幻想。
如:《丑小鸭》2.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3.晚期童话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如《幸运的贝儿》。
师:安徒生实在太有魅力了,他的灵魂飞翔了二百多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
师:你们读过安徒生的童话吗?你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什么?生:《丑小鸭》。
生:《拇指姑娘》。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安徒生,重温他那亲切感人的经典故事。
安徒生的童话里经典的故事莫过于《卖火柴的小女孩》了,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生:这个小女孩太可怜了,假如我在她身边,我一定会帮助她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六)教案 苏教版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六)★目标预设:1、了解作者笔下温泉的特点。
2、理解本文井井有条、如诗如画的写作特色。
3、感受文学语言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1、理解本文井井有条、如诗如画的写作特色。
2、感受文学语言的熏陶。
★教学准备:1、了解有关温泉的常识。
2、了解作者★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由于地域的差异,我们很少见到温泉,今天我们和碧野一起去感受一下温泉。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1、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力。
2、再读课文,了解温泉特点。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学生从作品中,能感受到温泉对氛围的营造和烘托,了解它自然悠久的历史和天生丽质品格。
四、拓展延伸,巩固内化。
搜集文学作品中有关温泉的语段,共同探讨。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六、教后反思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山东省龙口市2016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经典诵读(二)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西游记》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分钟)同学们,现代的著名作家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在刚刚过去的读书节活动中,相信同学们都读了不少的课外书,积累了大量的课外知识,老师有这么一段话,请大家看看是出自于哪本书?出示课件:“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1、这段描写选自哪本名著——《西游记》,这个石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孙悟空,2、《西游记》它深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风靡全球。
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西游记》这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领略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二、读书汇报。
(14分钟)据老师课前了解,我们班大部分同学读完了儿童精装版的《西游记》,有的同学甚至还读完了整本原著,真不简单,这本书有八十万字呢!相信同学们对《西游记》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有没有信心?好,请看题:出示课件:(一)选择题: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玄奘B、玄明C、唐三藏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大将3、《西游记》一书共有——A、八十回B、九十回C、一百回4、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5、《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A、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C、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6、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7、沙和尚的法号是——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8、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三、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名家诵读经典
《安徒生童话》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安徒生这个响亮的名字是人人皆知。
他直接从现实生活的宝藏中选材,并通过其充满灵性的手法和诗意的语言,打造出一篇篇真正能触及读者“灵魂”的童话力作,为后世矗立起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直是我所关注的。
学生对于《安徒生童话》里的《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名篇佳作是耳熟能详。
因此,“走近名家,诵读经典”课外阅读指导我就从《安徒生童话》入手,从《卖火柴的小女孩》谈起。
二。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愉快的寒假快开始了,最近你们都在读什么书?
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生:《老妈,你真烦》。
生:《淘气包马小跳》。
师:听大家介绍了这多的好书,我也想把自己喜欢的一本书介绍给你们,这就是——《安徒生童话》。
师:(出示安徒生图片)这位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
生: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生于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他自幼酷爱文学。
他大学毕业后始终没有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生:迄今为止,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的人阅读”的境界。
他一生共写了168篇童话。
生:安徒生的童话分为三个时期:1.早期童话充满幻想。
如:《丑小鸭》2.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3.晚期童话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如《幸运的贝儿》。
师:安徒生实在太有魅力了,他的灵魂飞翔了二百多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
师:你们读过安徒生的童话吗?你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什么?
生:《丑小鸭》。
生:《拇指姑娘》。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安徒生,重温他那亲切感人的经典故事。
安徒生的童话里经典的故事莫过于《卖火柴的小女孩》了,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生:这个小女孩太可怜了,假如我在她身边,我一定会帮助她的。
生:如果有人给她一点帮助,她就不会冻死在大街上了。
生: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关心的时候,所以对弱者大家都要充满爱心。
师:《卖火柴的小女孩》发表于1846年。
当时,有一个朋友给安徒生写了一封信,
信里附了三幅图,要求他写篇童话,来配其中的一幅图。
他选择了手中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一幅图,配上了这篇童话。
这是因为安徒生的母亲,幼年是个讨饭的孩子。
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来的时候,她感到饿极了。
她把手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饥饿。
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这幅图,自然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的苦难童年。
师:(出示图片,师配乐范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怎么了?
第二天清晨寒气袭人的时刻,小女孩坐在那幢房子的角落里,双颊红通通的,嘴角上却挂着微笑。
她死了,是在旧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冻死的。
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照到的只是一具小小的尸体。
小女孩坐在那里,身子已经冻得僵硬了,手里依然拿着火柴,一束快要烧尽的火柴梗。
师:带着你们的理解和感受,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学生自由读)
师:在辞旧迎新的时刻,比如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你们都是怎样度过的?
生:和家人一起吃着丰盛的团圆饭,然后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生:我们和朋友谈天说地,到了午夜的时候,还要放焰火。
生:爸爸妈妈还会给我压岁钱,送给我新年礼物。
师:在这又黑又冷的晚上,这位可怜的小女孩正在干什么?
生:她正光着脚在雪地里卖火柴,她要用卖火柴的钱为爸爸治病。
生:她一根火柴也没卖掉,又冷又饿,蜷缩在角落里。
生:没有人帮助她,她很无助。
师:在这寒冷的夜晚,孤立无援的小女孩只能擦亮手中的火柴来取暖,这卖火柴的小女孩共点燃了几次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
生:五次。
她分别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和与奶奶一起飞走了。
师:读完这个故事,还有哪里让你体会最深?
生: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这是因为小女孩曾在幻想中感到自己的灵魂飞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天国去了。
她就是在这样美好的幻想中死去的,所以“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
生:小女孩在幻景中看到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飞向天国去寻找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生活。
生:小女孩长着一头金黄的头发,那头发打成可爱的卷儿披在肩上,可以看出,这是个美丽的小姑娘。
但是,她没有心思去关心自己的美丽,她一心想的是今天是大年夜——一年的最后一天。
在这样一个本应幸福温暖的夜晚,她却赤着脚,走在又冷又黑的街上,眼巴巴地看着有钱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无可奈何地闻着街上飘着的烤鹅香味。
只因为她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即使在这样的夜晚,也必须出来卖火柴,为家里挣一点钱维持生活。
多么“可怜的女孩”啊!
生: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对小女孩来说,这世界上没有光明,没有温暖。
奶奶的出现使她无比留恋。
她清楚地知道,火柴一灭,慈爱温和的奶奶就会不见
的。
所以,她不顾一切,“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
师:如果此时你就在小女孩的身边,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先让她洗个热水澡,然后饱餐一顿。
生:我先让她吃饱,然后再给她一点钱为她爸爸治病。
师:同学们都有一颗可贵的爱心。
如果这个小女孩能够得到你们的关心,她一定能感受到这份温暖、这份快乐。
师:在安徒生的作品中,像《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很多。
阅读《安徒生童话》,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安徒生的一生,还能读到他那颗寂寞和孤独的心,而这种孤独和寂寞赋予了他高贵的品质。
读安徒生的童话,得到的是一份安详宁静,是一种对美好人性的认知。
师:安徒生是世界童话大王,他的童话故事大都是经典,经典就是一种永恒!安徒生为何能写出这么多生动感人的童话呢?他在自传《真爱,让我如此幸福》中写道:人生就是一个童话,我的人生就是一个童话。
这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着追求的曲折。
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师:这里的“真爱”,是对书的真爱,是对生活的真爱,更是对童话的真爱,但愿同学们也能拥有这份真爱。
让我们重温《安徒生童话》,走近名家,诵读经典,感受传统经典名著所拥有的恒久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