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二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2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

2018年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第12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

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97年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入 新宪法
考点梳理
重难突破
第12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重难突破
1 . 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三次巨变
巨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启 示 辛亥 革命 新中国 的成立 改革 开放 指导思想 三民 主义 毛泽东 思想 邓小平 理论 结 果 领导人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考点梳理 重难突破
第12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加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 面展开 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 的冤案得到平反 1982年,全国人大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加紧全 面立法
平反冤 假错案
推翻了清政府,建立 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考点梳理
重难突破
第12课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点4
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历程
1.建设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 坏。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了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5)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有力地保障了城 乡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考点梳理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四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四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五主题┃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2.百团大战
(1)目的:为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和“囚笼”政策,振奋抗日精神。 (2)时间:1940年8月-1941年1月。 彭德怀 。 (3)领导人:__________ (4)作战区域:华北地区。 破坏日军交通线 。 (5)作战目标:________________ (6)地位: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 模战役。 (7)意义:①沉重打击了日寇;②鼓舞了国人的抗战 热情;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四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
考点3
国共合作抗战
1.台儿庄战役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 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取得了 台儿庄战役 的胜利。 ______________ 李宗仁 指挥国民党军队在 (2)台儿庄战役:1938年初,__________ 台儿庄 __________ 歼灭日军1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川军将领 王铭章 在保卫滕县战役中壮烈殉国)。 __________ (3)意义:①这是自抗战以来 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②它沉重地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③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四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
考点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抗日战争的胜利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一主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课件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一主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课件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一主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3.《南京条约》的内容 香港岛 (1)割让__________( 破坏中国领土主权,最能说明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赔款2 100万银元(开创勒索赔款先例,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福州、广州、厦门、宁波、上海 (破坏贸易主权,中 (3)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开始出现与西方有关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最能反映中国半封 建化性质,也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一主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2)鸦片输入的危害:使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财政; 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军队战斗力进一步削弱;严 重摧残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3)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 年3月 (时间),________ (4)过程: 1839 ________ 林则徐 到广州缉拿烟贩,缴 广州虎门 海滩当众销毁。 获外商鸦片,6月3日在__________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一主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5)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显示了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特别提示 评价林则徐
他出色地领导了禁烟运动,显示了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他是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和,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____________ 。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一主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5)影响:《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破坏

重庆专版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二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

重庆专版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二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目前我国对外开放的梯级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 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5)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点、线、面相结合。 (6)对外开放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给我国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 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7)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___深__圳_______。 (8)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__浦__东__新__区____。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对外开放的扩大 (1)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增开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 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 (2) 20世纪90年代,国家决定设置上海___浦__东__新__区___,并以 此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3)1992年,中央决定开放__重__庆________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 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和口岸, 就此我国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1)背景:回击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2)内容:坚持__共__产__党__领__导____(最为重要)、坚持 __社__会__主__义__道__路__、坚持_无__产__阶__级__专__政___、 坚持__马__列__主__义__毛__泽__东__思__想__。 (3)地位:是实现__四__个__现__代__化____的根本前提。 (4)意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 向。

重庆市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三部分 中考主题研究 专题二 伟大的民族复兴讲义

重庆市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三部分 中考主题研究 专题二 伟大的民族复兴讲义

太平军 抗击洋 枪队, 击毙华 尔
19世纪 70年代, 左宗棠 收复新 疆
洋务 运动
新文 化运 戊戌 辛亥 动开 五四 变法 革命 始 运动
中共 一大
北伐 战争 开始
井岗 南昌 山会 起义 师
十四年抗战 红军长征
19世 1898 纪年
60~90 年代
1911 1915 年年
1919
1927 1928 年年
1931 年
1934 年
1936 年
经济、政治、思想近 代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
西藏和 平解放
土地改 革完成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抗美授朝 颁布《中华人 战争结束 民共和国宪法》
1951 年
1952 年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953 年
1954 年
1956 年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部分重庆中考主题研 一、常规专题
线索 1 时空坐标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
1.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侵略
英国向 中走私 鸦片
1840年 鸦片战 争爆发
第二次 鸦片战 争
阿古柏 入侵新 疆,沙 俄强占 伊犁地 区
反抗
1839年 林则徐 虎门销 烟,打 击英国 侵略者
魏源编著 《海国图 志》并提 出“师夷 长技以制 夷”
十 中
1957 年
线索 2 多维度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
(1)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实现中华民 阶级进行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戊戌变法,资 行了辛亥革命,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了新文化运动,都没有使 民族 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 独立 (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十四年抗战,取得了抗日 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 (3)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 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

重庆专版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二

重庆专版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二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考点4 战国争雄 1.战国七雄
(1)时间:__公__元__前__4_7_5__年-__公__元__前__2_2_1__年。 (2)特征: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更少,战争频繁 激烈。 (3)代表:秦、韩、赵、魏、楚、燕、齐。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 会的变革
第二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考点梳理
考点1 夏朝和商朝 1.夏朝——我国___第__一__个_王朝、最早的国家。
(1)时间:_约__公__元__前__2_0_7_0__年。 (2)建立者:___大__禹___。 (3)发展:启继承王位,__王__位__世__袭__制__代替了禅让 制。 (4)灭亡:暴君___夏__桀___的残暴统治,在 ______鸣__条__之__战______中被成汤所灭。
3.合纵与连横 (1)背景:战国中后期,___秦__国__力__量___日益强大,
对东方六国构成严重威胁。 (2)含义 ①合纵:“___合__众__弱___以攻一强”;代表人物:苏
秦。 ②连横:“事一强__以__攻__众__弱____”;代表人物:张
仪。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2)标志:___葵__丘___会盟。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3.晋楚争霸 (1)____晋__文__公____在城濮之战中退避三舍,击败楚
军,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二个霸主。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二主题近现代的起步课件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材梳理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二主题近现代的起步课件

新变法;不久成立政治团体__________ 强学会 。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近代化的起步 2.百日维新 导火线
开始标志
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德国强占胶州湾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 法,史称“戊戌维新”,新政共推行了103天,所 “百日维新” 以又称________________ 经济上 政治上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 书局
创办民用工 轮船招商局 、__________________ 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______________ ; 业辅助军事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汉阳铁厂 工业
教育
京师同文馆 ;派遣留学生 创办______________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左宗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州船政局
创办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北洋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办海军 军实力最强) _____________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近代化的起步 (3)运动后期的口号:“________”(19世纪 70-90年代)。 求富 (4)主要措施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积极 影响
消极影响 启示
第二主题┃近代化的起步 考点2 戊戌变法
1.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内因: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②外因:19世纪末,甲午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深。

最新-2018年全国中考中国现代史整理 精品

最新-2018年全国中考中国现代史整理 精品

2018年全国中考中国现代史整理目录选择题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2课最可爱的人第3课土地改革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第5课三大改造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9课改革开放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1课民族团结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4课钢铁长城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第七单元社会生活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单元综合填空题改错题列举题读图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探究题(问答题)选择题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018·四川乐山)18.2018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AA .开天辟地方阵B .艰苦创业方阵C .春天的故事方阵D .走进新时代方阵 (2018·江苏南京)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DA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B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C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D .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018·福建福州)1O .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庆60周年庆典上的镜头,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B A .三大战役 B .新中国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土地改革(2018·江苏苏州)9.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对外开放的扩大 (1)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增开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 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 (2) 20世纪90年代,国家决定设置上海____________ 浦东新区 ,并以 此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重庆 (3)1992年,中央决定开放____________ 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 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和口岸, 就此我国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为主要内 (4)推进:建立和普遍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 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 改革的主要内容;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活跃农村经济;促进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是80年代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 内容。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1)背景:回击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2)内容:坚持______________( 最为重要)、坚持 共产党领导 无产阶级专政 、 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四个现代化 的根本前提。 (3)地位:是实现______________ (4)意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整个现代化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 向。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点2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安徽1978年遇特大干旱,农民生活困难,省政府 作出________ 借地种粮的决策,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2)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典型(开始):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________________成为全国率先搞 包干到户 ______________ 的典型;安徽、四川突破“左”的束缚,开 创农村改革。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点3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1. 经济特区的建立 (1)目的: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国家主权 (2)前提:不损害________________ 。 (3)实质:利用西方技术发展本国经济。 (4)特区:在不损害主权的前提下,国家对经济特区实行与 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特区实行 市场经济 ,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国家提供优惠的 ______________ 政策待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5)过程:①____________4 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第 1979年 一次提出办特区;②1980年,国家决定在广东深圳、珠海、 海南岛 汕头和福建厦门设立特区;③1988年又增设______________ 为经济特区。
第二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第二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 点 整 合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 点 梳 理 考点1 伟大的历史转折 1.人民再次选择了邓小平
(1)条件:局势逐步稳定; 老干部的据理力争与人民的强烈要 求。 十届三中全会 (2)经过:中共________________ 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职务的 1976年被撤销 的全部职务。 决定》,恢复了其在________________ (3)意义:这是本次大会最具深远意义的大事,是经历十年 “文化大革命”内乱的中国人民具有历史意义的抉择。
(5)意义:把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结合起来,从根本上克服 了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大锅饭”,调动 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 经济的发展。 (6)启示: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保 持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必须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 部分进行改革。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目前我国对外开放的梯级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农村改革的成功,带动了以__________ 为重点 城市 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 (2)方针: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3)内容: ______________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 国有企业改革 企改革从__________________ 扩大企业自主权 开始;改革分配制度(按劳分 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行多种经营方式;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结果:_______________ 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中 国有经济 流砥柱,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经济大厦。 (4)意义:克服了“大锅饭”,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增强了企业活力,推动了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促进了现代 企业制度的建立。
考点整合
考点梳理
综合拓展
考情在线
第二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12月。 (2)地点:北京。 (3)背景: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世界各地联系加强,周边地区的经 济发展。 (4)内容:思想上,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经济上,作出把党和国 确立____________________ 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 伟大决策;法制上,强调健全民主与法制,平反冤假错案。 新中国成立 以 (5)意义: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______________ 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了 改革开放 和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时期。 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