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答案及解析
2018重庆中考物理试题A及答案

班主任德育培训心得体会最新1500字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德育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增强自身的德育工作能力,我参加了一次班主任德育培训。
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颇丰,深感受益匪浅。
一、自身认知和定位在这次培训中,老师向我们讲解了班主任的定义和职责。
班主任应该以育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之后,老师分别从学生思想道德、学业表现、人际交往、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让我们了解到了班主任要发挥的作用和所要承担的责任。
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不足之处,从而引起了我对班主任这个身份的思考和认知。
二、思考行动与思维改进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德育教育的思考方法。
比如说,启发式教育,德育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生命教育,等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能够将它们应用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
例如,在学生处理事情上,采用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自行发现问题的本质,提高他们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习惯养成上,采用生命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注生命、爱护生命,在养成好习惯的基础上提高他们整体素质。
可以说,这些思考方法让我在德育工作中更加有章法,更加有效率。
三、培训体验与沟通交流此次班主任德育培训中,我的目标是提高个人德育素质,为此,不仅学习了一些新方法和新思想,还积极参与和同事的交流沟通。
一些相同领域内的工作者谈论的问题和交流经验可以帮助我从不同角度看待我的工作。
虽然工作性质相同,但不同人的想法与经验千差万别,这些听取和交流也使我受益匪浅。
四、学习应用与能力提升在这次班主任德育培训中认识到的是,德育工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通过学习方法和经验,我以前的感性认识逐渐转化为系统的理论,我的能力不断提升,我对于德育工作的愿景也愈发明确。
通过不断地实践,我能更快地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付诸实践,从而取得更多的成功。
总结:此次班主任德育培训,让我认识到了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加深了我对班主任身份的认知,学到了许多德育思考方法,同时还了解到了一些学习资源和有意义的交流方式。
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答案及解析

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 卷)答案及解析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答案及解析(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的体温约37℃B.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1.5V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hD.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kg【答案】A【解析】B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min;D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为2kg【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物体的估量及常见知识的了解,属于中考当中的简单题。
2.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秋分:“丹桂小菊方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答案】C【解析】A霜的形成为凝华,需要放热;B 雨的形成为液化;D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点评】此题考察的是物态变化,只要能理解记忆相关概念就能正确解题,属于简单题。
3.如图1所示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答案】A【解析】B游客看到列车是光照射在列车上,列车反射光线所成的像;C朝天门夜空中的光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照片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现象,基础题。
4.《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2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D【解析】A惯性是物体自身具有的属性,只与其质量有关;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地面位置在发生变化,是相对运动的;C鞋底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粗超程度来增大摩擦;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相互的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密★启用前 重庆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A 卷)物 理_ 此 __ __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__ __ ___号 卷 生 __ 2.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__ __ __ ___ 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__ 上 _ _ 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__ 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__ __ _ __ __ _ _ __ 名 _ 姓 ___ _ __ 题--------------------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_校 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一、选_ _ 考__A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_ _ 3.如图所示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__ _ __ __ A B C D__ __A .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 __业 -------------绝在--------------------本试卷满分 80 分,考试时间 65 分钟。
全卷取 g = 10 N / kg ,水的密度 ρ = 1.0 ⨯ 103 kg / m 3 。
水--------------------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_ A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 37 ℃ B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 1.5 V_ C .正常人心脏跳动 60 次约需 1 h D .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 10 k g--------------------... --------------------._ 答--------------------B .游学 C .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毕 D .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4.《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无 示。
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解析版)

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远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B.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1.5V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hD.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kg2.(3分)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3.(3分)如图所示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B.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C.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4.(3分)《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3分)有关电和磁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玩耍的儿童可以将手指塞进插座孔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C.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不相似D.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6.(3分)小峻参加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设计了《自动火灾报警器》。
报警器中有热敏电阻R和保护电阻R0,其中R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火灾发生时,温度升高,导致电表示数变大而触发报警装置。
如图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图是()A.B.C.D.7.(3分)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将重10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竖直提升了1m,人对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600N,不计绳重和摩擦。
(高清版)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

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4.《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
无
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进行探究,数据记录如表 2 所示,老师指出其中一组数据是拼凑的,你认为是第
组(填
实验序号),理由是实验所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
了(填“大”或
“小”了)。
表 2 电流与电阻关系
实验序号
1
2
3
4
电阻/
10
15
20
25
电流/A
0.30 0.20 0.15 0.12
(5)排除拼凑的数据后,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 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专用中继通信卫星,这是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的新突破。
请根据以上材料,找出一个相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其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
重复。
示例:
物理信息:实现着陆器、巡视器与地面站之间的测控与数据传输;
物理知识:利用电磁波通信
作答:
物理信息:
;
物理知识:
。
14.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物理试卷 第 3页(共 22页)
(1)画出图甲中入射光线 AO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OB; (2)在图乙中的 A 点画出箱子在水平向左滑行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示意图。
甲
乙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3 小题,第 15 题 5 分,第 16 题 8 分,第 17 题 9 分,共 22 分)
【初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含答案)

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题(A卷含答案) I图像。
由图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Ω。
(5)根据图1 6丁中a、b图线初步判断,小灯泡的电阻与灯丝的_______________有关。
家用白炽灯在开灯瞬间与步骤(2)中小灯泡形成过大电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同”)。
四、论述计算题
(本题共3个小题,18小题6分,19小题8分,20小题8分,共22分,解题应写出必要的字说明、步骤和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
)
18.为预防和处置共场所突发恐怖袭击事,重庆应急处置小分队的民警驾驶“风火轮”(单警自平衡电瓶巡逻车)在重庆火车北站广场巡逻,如图17所示。
若一名警察骑着该巡逻车以5 m/s的速度匀速前进l min到达犯罪现场。
求
(1)出发前警察距犯罪现场多远?
(2)若巡逻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500 W,该巡逻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多大?
19.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黎同学设计如图18所示的电路检测某传感器R (该传感器可看作定值电阻)。
电电压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R 上标有“20 Ω 1 A”字样,传感器R 上标有”09 W”字样,定值电阻R =20 Ω。
若只闭合S、S ,调节滑片p,当传感器R 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示数为3 V。
若只闭合开关S、S ,调节滑片P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 V。
求
(1)传感器R 的电阻是多少Ω?
(2)电电压是多少V?
(3)闭合所有开关,调节滑片p至最右端,10 min内整个电路消耗的电能为多少J?
20.2018年4月14日美国“蓝鳍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首。
重庆市中考物理A卷及答案.doc

2018 年重庆市中考物理 A 卷及答案B.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C.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4.《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 , 忙趁东风放纸鸢” , 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 2 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有关电和磁的知识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玩要的儿童可以将手指塞进插座孔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C.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不相似D.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6.小皎参加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 , 设计了《自动火灾报警器》。
报警器中有热敏电阻 R 和保护电阻 R。
, 其中 R 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当火灾发生时 , 温度升高 , 导致电表示数变大而触发振警装置。
图 3 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图是( )7.工人用图 4 所示的动滑轮 , 将重 1000N的物体在5s 内匀速竖直提升了 1m,人对绳自由端的拉力 F 为 600N,不计绳重和摩擦。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动滑轮的有用功为600JB. 动滑轮的重力为400N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3.3%D.拉力 F 的功率为 120W图图8.在如图 5 所示的实物电路中 , 电源电压恒为 3V,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1001A” , 灯泡上标有2.5V1W”的字样 , 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 在保证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2.50B. 向右移动滑片时 , 电压表 V1 的示数变小 , 小灯泡亮度变暗C.向右移动滑片时 , 电压表 V2与电流表 A的示数之比不变D.让小灯泡正常发光 1min, 滑动变阻器产生的电热为 12J二、填空作图题 ( 本题共 6 个小题 , 第 14 小题作图 2 分, 其余每空 1 分, 共 12 分。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A卷,含解析)

重庆市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B.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1.5C. 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hD. 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kg【答案】A【解析】解A.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左右,故正确;B.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故B错误;C. 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min,故C错误;D. 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2kg,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睛: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2. 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答案】C【解析】A.,霜的形成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B.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 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D. 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物态变化的概念即吸热放热情况,即可作答。
3. 如图所示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 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B. 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C. 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答案】A4. 《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D【解析】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A错误;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错误;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 错误;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答案及解析(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的体温约37℃B.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1.5V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hD.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10kg【答案】A【解析】B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C正常人心脏跳动60次约需1min;D中考体考所用的实心球质量约为2kg【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物体的估量及常见知识的了解,属于中考当中的简单题。
2.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秋分:“丹桂小菊方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答案】C【解析】A霜的形成为凝华,需要放热;B雨的形成为液化;D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点评】此题考察的是物态变化,只要能理解记忆相关概念就能正确解题,属于简单题。
3.如图1所示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 B C D图1A.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B.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C.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答案】A【解析】B游客看到列车是光照射在列车上,列车反射光线所成的像;C朝天门夜空中的光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用手机拍摄过江索道照片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现象,基础题。
4.《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2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2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D【解析】A惯性是物体自身具有的属性,只与其质量有关;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地面位置在发生变化,是相对运动的;C鞋底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粗超程度来增大摩擦;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相互的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点评】此题考察的是物理知识的理解,只要能理解记忆相关概念就能正确解题,属于简单题。
5.有关电和磁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玩耍的儿童可以将手指塞进插座孔B. 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C. 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不相似D.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答案】B【解析】A绝对不可以将手插入插座孔;B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C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和条形磁体磁场相似;D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电与磁部分的记忆理解知识,属于简单题型。
6.小峻参加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设计了《自然火灾报警器》。
报警器中有热敏电阻R 和保护电阻R0,其中R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火灾发生时,温度升高,导致电表示数变大而触发报警装置。
图3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图是()如图3【答案】C【解析】A选项R阻值随温度增大而减小,分得的电压会减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小,不合题意;B电压表测电源电压,不会随电阻变化而变化,不合题意;C选项当温度升高,R阻值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符合题意;D选项电流表使用不正确,不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察的是电路设计的问题,根据四个选项逐一排除即可,属于简单题型。
7. 工人用图4所示的动滑轮,将重100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竖直提升了1m,人对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600N,不计绳重和摩擦。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动滑轮的有用功为600JB.动滑轮的重力为400N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3.3%D.拉力F的功率为120W图4【答案】C【解析】有用功为重物重力做功,W有=Gh=1000J,A错;不计绳重和摩擦,F拉=12(G+G动),G 动=200N,B错;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GnF拉×100%≈83.3%,C正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0.4m/s,拉力的功率P=Fv=240W,D错。
【点评】本题考查滑轮组相关公式的应用,属于简单题。
8. 在如题5所示的实物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Ω1A”,灯泡上标有“2.5V 1W”的字样,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保证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2.5ΩB.向右移动滑片时,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小灯泡亮度变暗C.向右移动滑片时,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D.让小灯泡正常发光1min,滑动变阻器产生的电热为12J【答案】D【解析】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U2P =6.25Ω,A错;电压表V1测小灯泡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电压,向右移动滑片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变小,对应的V2示数变小,总电压不变,所以V1示数变大,小灯泡变亮,B错;V2测滑动变阻器电压,A测整个电路电流同时也是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两者之比为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由于向右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小,所以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C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电流I=PU =0.4A,滑动变阻器电压为U−U灯=0.5V,1min滑动变阻器产生的电热W=UIt=12J,D正确。
【点评】本题为电路动态分析综合题,考查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公式及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与比值,题型较普遍,难度简单。
9.丹麦物理学家_______首先发现了电与磁之间存在本质联系,生产生活中的_______(选填“电磁起重机”“台灯”或“电热毯”)主要是利用电流磁效应工作的。
【答案】奥斯特;电磁起重机【解析】本题考查电流磁效应及其应用,奥斯特首先提出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电流磁效应基本知识的了解,属于中考当中的基础题。
10.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起飞时,利用了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原理,飞往拉萨的途中遇险,在机长刘传健睿智的处理下成功迫降在双流机场,飞机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小;减小【解析】本题考察了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还考察了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当物体质量不变时,物体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和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属于中考当中的基础题。
11.小薇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所用水的质量为0.5kg,初温为58℃,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8℃,则当地大气压比一个标准大气压____(选填“高”或“低”),本实验中水加热至沸腾至少吸热____J。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水【答案】低8.4×104【解析】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所以当水的沸点为98℃时,当地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由热学公式Q=cm△t知,式中m为0.5kg,△t为40℃,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4J。
【点评】本题考察了大气压强与液体沸点的关系以及基本热量公式的应用,考查了学生的基础计算能力。
12.水平升降台面上有一个足够深、底面积为40cm2 的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20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Pa。
现将底面积为10cm2、高为20cm的圆柱体A悬挂在固定的弹簧测力计下端,使A浸入水中,稳定后,A的下表面距水面4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N,如图6所示,然后使升降台上升7cm,再次稳定后,A所受的浮力为___N(已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减少1N,弹簧的长度就缩短1cm)【答案】2000 2【解析】由题意可知,P=ρ水gh=1.0×103kg/m3×0.2m×10N/kg=2000Pa;由悬挂在固定的弹簧测力计下端,使A浸入水中,稳定后,A的下表面距水面4cm,可知此时的浮力为0.4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N,故物体的重力为1.2N。
当升降台上升7cm时,设弹簧上升距离为△h cm,物体浸末在液体中的深度为h cm,则此时数字上物体的浮力F浮=△h+0.4=ρ水g S物h×106;则根据液体体积体积关系有7×S容=△h×S容+(h-4)(S容-S物),联立两式解得△h=14/17,结合题意可知此时物体处于完全浸末状态,浮力大小F浮=ρ水gV 排=1.0×103kg/m3×2×10-3m3×10N/kg=2N。
13.2018年5月2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伴随着大量白雾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达乘火箭的“鹊桥”号中继卫星成功升空,如图7所示。
当星箭分离后,“鹊桥”达到一定高度,打开伞状抛物面天线;变轨后,“鹊桥”进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0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将进行在轨测试,为未来实现着陆器、巡视器与地面站之间的测控与数据传输提供通信桥梁。
“鹊桥”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地球轨道外专用中继通信卫星,这是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的新突破。
请根据以上资料,找出一个相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实现着陆器、巡视器与地面站之间的测控与数据传输;物理知识:利用电磁波通信。
作答:物理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物理信息:伴随着大量白雾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腾空物理知识:白雾是液化形成(2)、物理信息:打开伞状抛物面天线物理知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物理信息:“鹊桥”进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0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物理知识:在运行轨道上机械能守恒【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一,只要现象与物理知识吻合即可。
可以从物态变化来分析:伴随着大量白雾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腾空,白雾是液化形成;也可以从力的角度来回答:打开伞状抛物面天线,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灵活度高。
其它符合题意即可。
【点评】解答开放性试题,应从自己比较熟悉的只是入手,找准现象对应的物理知识,比较容易得分。
14.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画出图8甲中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OB;(2)在图8乙中的A点画出箱子在水平向左滑行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