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环境监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引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指通过一系列计划、措施和流程,确保监测过程中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具体措施包括:1. 标准化采样方法:根据监测对象和监测目的,制定标准采样方法,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2. 设备校准和质量控制: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质量控制措施,例如定期进行空白样品和质控样品的测量,以评估设备性能。

3. 数据质量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排查数据异常,实施数据验证和核对措施,确保数据的可信度。

4. 人员培训和管理:培训监测人员,提高其监测技能和意识,确保监测操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加强对监测人员的管理,例如制定操作规范和考核制度。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在监测过程中实施的各种控制措施,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具体措施包括:1. 质量控制样品:定期引入质量控制样品,例如参比样品、质控样品等,进行测量和比对。

通过与质量控制样品对比,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质量控制方案: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包括质量控制样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针对监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偏差,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纠正措施。

3. 实验室管理系统:确立实验室管理系统,包括实验室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和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监控实验室操作和数据处理过程,确保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和管理: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及时传输。

建立完善的数据存档和查询系统,便于数据回溯和分析。

结论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通过标准化采样方法、设备校准和质量控制、数据质量评估、人员培训和管理等措施,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通过质量控制样品、质量控制方案、实验室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等措施,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1. 简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方法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一系列工作。

它在环境科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2.1 质量保证的定义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措施和规定来确保环境监测过程中的数据准确、可靠和可比性,以及监测仪器设备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2.2 质量保证的原则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标准化:制定标准的监测方法、设备、实验操作等,保证监测结果的可比性;- 规范化: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质量控制体系等,确保监测过程的规范和一致性;- 可追溯性:确保监测数据的来源可查、可信;- 可靠性: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持续性:采取长期监测和定期校准的方式,保障监测过程的持续性。

2.3 质量保证的措施为了实现环境监测质量的保证,需要采取以下措施:2.3.1 标准化监测方法和程序制定和使用标准化的监测方法和程序,确保环境监测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2.3.2 仪器设备的校准和验证对监测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3.3 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使用质量控制样品来检验监测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检验监测设备的可用性。

2.3.4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评估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数据的准确性、精确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评估。

3.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3.1 质量控制的定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控制措施和规定,以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能满足监测目的和要求。

3.2 质量控制的目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 提供准确、可靠、可比的环境监测数据,以支持环境保护决策和管理措施的制定;- 确保监测结果能够满足监测目标和要求,以评估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状况;- 防止误差和偏差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影响,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空气进行定量和定性的监测,以了解大气污染状况、评估环境空气质量、制定和改善环境保护措施、保障人民健康等目的。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涉及多种仪器设备、监测方法和管理措施,其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保障环境空气监测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核心。

一、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指在环境空气监测的整个过程中,通过规范和标准化各环节的操作流程、技术细节、数据分析和评价,确保监测结果正确、可靠、不偏差。

质量保证覆盖的范围包括人员、设备、实验室和数据等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人员质量保证人员质量保证是环境空气监测的基础。

只有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进行监测,才能保证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因此,有必要对参与监测的人员进行注册、培训、考核,并定期对其进行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培训。

同样,在采样和检测过程中要注意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设备是环境空气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像空气样品采集器、质谱仪、光吸收法等监测装备,一旦出现故障或误差,将会导致监测结果不准确。

因此,设备维护保养、校准等也是密不可分的一环。

具体来说,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检定,定期更换损坏、老化的零部件和设备。

3.实验室质量保证实验室是环境空气监测的核心环节,实验室的管理、技术、质量保证与实验室环境卫生等都是实验室必须保证的。

要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实验室安全、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制度和措施,创造整洁、舒适、安全的实验环境。

同时对实验室进行定期检测和质量监控,确保实验室检测分析数据准确、可靠、不偏差。

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环境空气监测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质量控制样品的采集、处理、分析等流程。

通过质量控制程序,可以检验环境空气监测过程中的实际变异情况,并将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下面从质量控制样品的角度对质量控制进行说明:1.质量控制样品的选择质量控制样品是用于检验监测的质量、精度以及参照标准的参考样本。

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

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

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对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要求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监测过程中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二、质量保证要求1. 质量目标设定在监测质量保证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并与监测的目的和需求相一致。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质量目标可能包括准确测量污染物浓度、保证数据可靠性等。

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监测质量的关键。

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质量政策、质量手册、程叙文件等,以确保监测过程中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同时,应建立质量管理团队,负责监督和管理质量保证工作。

3. 质量人员培训为了保证监测质量,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监测方法和技术、质量控制要求、设备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应定期进行,并记录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的信息。

4. 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质量保证工作应定期进行评估和审查,以确保监测质量的持续改进。

评估可以采用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等方式进行,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质量控制要求1. 样品采集与处理样品采集是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在采集样品时,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工具,避免污染和损失。

同时,应记录样品采集的时间、地点、方法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验证。

2. 仪器设备校准和维护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监测质量至关重要。

在使用仪器设备之前,应进行校准和验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校准和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3. 质量控制样品质量控制样品的使用可以评估监测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并与待测样品进行比对。

在监测过程中,应定期使用质量控制样品,并记录比对结果。

4. 数据分析和报告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可信度。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统计学原理,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环境监测是确保环境质量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确保仪器设备、监测方法和操作流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1. 校准: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校准,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应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程进行,并记录校准结果。

2. 质控样品:在监测过程中加入一定数量的质控样品,用于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控样品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分析。

3. 质量保证计划:制定质量保证计划,明确各个监测环节的质量要求和具体措施。

质量保证计划应包括监测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数据处理和质量评估要求等内容。

4. 内部质量控制: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标准操作程序、操作规范和培训。

通过内部质量控制,确保监测过程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指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保证措施:1. 外部质量评估:定期进行外部质量评估,参与评估的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信誉度。

通过外部质量评估,加强监测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提高监测结果的可比性。

2. 质量控制审核: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定期审核,确保措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审核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整理,并提出改进建议。

3. 问题处理:及时处理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保证问题不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问题处理应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并记录处理结果。

4. 监测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安全、可靠和可追溯性。

数据管理应包括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分析等环节。

总之,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确保监测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正确的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才能提高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规范化监测工作:
首先 ,监测工作要按照国家环保局制 定的统一技术规范 、方法的要求 ,依照一 定的程序 ,进行科学的组织与技术上的规 范化管理。
为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五性 ”,监测技 术规范 、采样方法 、分析方法 、测试方法 等均应首选国家方法标准 ,并以最新公布 的版本为准。
环境监测的 “五性”反映了对监 测工作的质量要求!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代表性:
表示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 、地 点 ,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的能反 映总体真实状况的有效样品。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完整性:
表示取得有效监测资料的总量满足 预期要求的程度或表示相关资料收集的 完整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8.颗粒物的采样必须按照等速采样的原则进行。 采样位置应尽可能选择气流平稳的管段 ,采 样断面最大流速与最小流速之比不宜大于3 倍 , 以防止仪器相应跟不上流速变化 ,影响 等速采样的精度。 9.在湿法除尘或脱硫器出口采样 ,采样孔位置 应避开烟气含水(雾) 滴的管段。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1.锅炉颗粒物采样 ,必须多点采样 ,原则上 每点采样时间不少于3分钟 ,各点采样时间 应相等 ,或每台锅炉测定时所采集样品累计 采气量不少于1m3.每次采样 ,至少采集3个样 品 ,取其平均值。 12.用定电位电解法烟气分析仪进行监测 ,仪器 应一次开机测试完毕 , 中途不能关机重新启 动以免仪器零点变化。
各种原始记录与测试结果报告 ,一 律要按国家规定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空气废气监测 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引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性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并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至关重要。

以下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主要方面:1. 设备和技术: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的选择、校准和维护是保证监测数据质量的关键。

只有选用合适的设备和技术,才能获取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

2. 人员培训和素质:环境监测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只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素质提升,监测人员才能够准确、规范地开展监测工作。

3.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方法1. 校准和标准曲线:环境监测仪器需要定期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标准曲线则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与已知浓度标准品进行比较,来校准和验证仪器的准确性。

2. 质控样品:质控样品是一种以已知成分和浓度的样品,用于评估监测方法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定期分析质控样品并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可以评估监测的准确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

3. 平行样品:平行样品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两个或多个样品的分析。

通过比较平行样品的结果,可以评估分析过程的一致性和重复性,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4. 参比材料:参比材料是一种特定成分和浓度已经被确认的样品,用于比较和验证不同实验室的监测结果。

通过参比材料的使用,可以评估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偏差,并提高监测结果的比较性和可靠性。

5. 质量控制图:质量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工具。

通过记录和分析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确保监测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技术、培训专业人员、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结合校准、质控样品、平行样品、参比材料和质量控制图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是通过技术手段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过程中,保证数据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保证数据质量,需要进行质量保证和控制。

一、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指的是在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数据质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设备保养环境空气自动监测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进行数据的测量和采集。

仪器设备保养不能怠慢,每个设备都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维护、维修或更换。

2.现场维护现场操作人员需要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和操作技能,以保证监测设备的正常工作。

检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

3.数据质量分析在数据处理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于发现的异常数据及时记录,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进行异常数据的处理。

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在质量保证基础上对监测数据进行操作、判断和处理,保证数据质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场内校验在监测设备开始运行以前,需要进行场内校验。

通过在控制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测试结果与标准值的误差不能超过规定的误差范围。

2.质控样品在监测设备的日常运行中,需要定期添加质控样品。

通过标准物质浓度与检测值的比较,进行数据质量的评价和判断。

3.数据验证和校准在监测设备长时间运行后,需要进行数据验证和校准,以防止设备存在的误差。

对于差异较大的数据,需要进行重新的校准调整。

三、总结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通过严格的操作流程,维护好设备的正常工作,对数据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才能保证所获得的监测数据准确无误,为保护环境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环境监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作者:张松芳徐晓平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21期
摘要: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是获得环境监测数据和评价的全部活动和措施,是环境监测中的关键和科学管理实验室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由一整套活动组成,通过各种质量控制措施对环境监测各个环节实施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十分重要和关键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是获得环境监测数据和评价的全部活动和措施。

质量保证与控制是监测过程中实施质量管理的保障,主要包括:人员素质、实验室分析方法、样品布点采集、保存和预处理、分析测试程序、数据处理和报告审核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要求,确保为社会提供准确、公正的监测结果。

1、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监测数据的质量
监测人员必须掌握环境监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正确熟练地掌握环境监测中操作技术和质量控制程序;熟知有关环境监测管理的法规、标准和规定;学习和了解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才能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准确运用实验室分析方法,提高监测数据准确度
监测项目分析方法对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好的分析方法应具备合适的灵敏度、选择性、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宽的测量范围,并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如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影响因素和适用范围进行试验,并通过协作试验确定方法达到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可将该方法确定为统一使用的标准分析方法。

3、按监测技术规范进行样品布点采集、运贮和预处理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3.1 样品布点设置及采集
在进行监测点位设置时,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应充分考虑现实的可行性,不仅要掌握环境污染程度、质量状况,还要掌握监测范围内的污染状况及区域环境污染特征。

样品采集时,一定要符合采集要求,采集过程要按监测规范进行。

3.2 样品保存和预处理
采集样品时要保证有代表性,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化,保证样品的真实性。

采集后有条件的项目应在现场进行测定,无法在现场测定的项目应按要求在现场固定(冷藏或添加化学保存剂)。

附上完整的标签和样品交接单,采样人员应认真核对,记录其状态,并妥善保管现场记录。

在接收样品时要仔细核对记录,确保无误后方可签收。

样品要按保存期、保存环境、条件和有效期等进行保存,符合要求的才能分析。

4、精确进行分析测试,确保数据质量
分析测试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内容有:监测分析方法的选择、仪器设备校准和期间核查、玻璃量器校准、试剂和实验用水的纯化、空白实验(试剂空白、现场空白和全程序空白)、检出限、校准曲线(工作曲线和标准曲线)、评行样测定、集体加标回收率、明码标准样品分析、人员对比、方法对比、仪器对比、等环节,并使用控制样品或标准样品进行常规样品监测的准确度、精密度,其目的是要把实验室测试的误差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以保证实验室出具数据的可靠性,使测试的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有把握达到所要求的质量。

5、数据处理及报告审核
5.1 数据处理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衡量和反映环境管理科学水平与能力建设的重要尺度,也是描述和评价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

数据的处理对分析的准确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数据的处理都应遵循国家标准GB3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

现在被广泛使用的数值修约规则主要有“四舍五入规则”和“四舍六入五留双”规则。

即4舍6入5看右,5后有数进上去,尾数为0向左看,左数奇进偶舍弃。

5.2 报告审核
为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管理,完善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实现环境监测数据、资料管理制度化,确保环境监测信息的高效传递,提高为环境决策与管理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准确性和系统性,报告执行三级审核制度,第一级为质量管理人员审核,第二级为质量负者人审核,第三级为站技术负者人审核。

总之,由于在监测全过程中认真实施了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案,采取了软技术质量管理和硬技术质控措施,确保了监测结果在布点、采样的时空代表性及实验室分析测试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各监测点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和完整性,为环境管理提供大量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保证了监测数据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2]《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3]谢立新.对水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认识[J].甘肃农业,201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