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调整黄瓜叶片

合集下载

黄瓜株型调整3要点

黄瓜株型调整3要点

黄瓜株型调整3要点一、搭架。

当露地黄瓜秧蔓长至20厘米左右时,用直径1-1.5厘米、长2-2.5米的竹竿搭架。

搭架前浇一次水,借湿搭架。

每株旁边垂直插一根竹竿,每行的最终按株距多插一根竹竿,以利于植株调整。

然后在每行竹竿的中上部用绳子依次绑在一起加以固定。

二、绑蔓1.绑蔓方法。

一般当瓜秧长至25厘米左右时开头绑蔓,以后每隔3-5片叶绑一次,一般绑于瓜下1-2节处。

第一次绑蔓时,将每棵瓜秧绑于各自旁边的竹竿上。

其次次绑蔓时,第一棵秧绑于其次根竹竿上,其次棵秧绑于第三根竹竿上,依次类推。

第三次绑蔓时反之,使黄瓜植株在空间呈“S”形分布,以降低高度,抑制徒长。

2.绑蔓应留意的问题。

①绑蔓时,把植株生长势强的瓜秧适当下缩,减弱其生长势。

把植株生长势弱的瓜秧适当上提,促其生长,尽量使龙头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确保植株和叶片在空间匀称分布,利于通风透光。

②对长势弱的植株要早绑、松绑。

对长势旺的植株要晚绑、紧绑,并使植株龙头下垂,抑制黄瓜旺长,促进养分向果实输送。

③绑蔓时操作要轻,不要损伤叶片,以防病菌侵入。

三、植株调整。

通过植株调整,调整黄瓜叶面积系数及其在空间的匀称分布,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避开徒长,削减损耗,保证瓜秧正常生长。

1.打杈。

对于以主蔓结瓜为主的黄瓜,侧枝应全部摘除。

但黄瓜绑蔓前(植株长到25厘米左右时),侧枝疏除不能过早,以免影响黄瓜长势。

可在侧枝长到5-8厘米左右时将其摘除。

黄瓜绑蔓后,主蔓上萌发的侧芽要随时摘除。

2.疏花疏果。

冬季或早春低温、短日照条件育苗,有利于黄瓜的雌花分化,若雌花过多,坐瓜过多时,需要疏掉一部分雌花或幼瓜,以保证瓜秧健壮生长,削减化瓜。

一般要按每2-2.5片叶保一个瓜的原则进行疏花疏果。

同时要将雄花、畸形果和病果一并去除。

3.掐除卷须。

卷须简单与果实争夺养分,龙头部位的卷须更是如此,故宜及早掐掉。

掐除卷须,还可防止自身攀援缠绕,便利人工绑蔓,有利于植株在空间合理分布。

黄瓜生理病害五防治

黄瓜生理病害五防治

黄瓜生理病害五防治1、黄瓜烂根:发生烂根时,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根皮呈锈腐状,致地上部萎蔫,老叶边缘变褐,后枯焦,严重时成片枯死。

出现烂根的原因是植株长时间处于5-6℃低温或地温低于12℃,再遇连阴天,加上浇水过量,苗子出现萎蔫,时间一久就会发生烂根。

预防措施主要是避免地温过低、湿度过大,严禁大水漫灌,正确掌握放风时间及通风量,发生轻微烂根后要及时松土,提高地温,待新根长出后再转入正常管理。

2、黄瓜急性萎蔫症:一直生长发育健壮的植株,在晴天中午叶片出现急剧萎蔫症状,傍晚不恢复原状,切开茎导管不变黄褐色,与枯萎病症状不同。

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往往与连续阴天,揭帘时间短或不揭草帘有关,植物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植株处于饥饿状态,土温低,根系活动很弱,一旦晴天,棚温突然升高,空气湿度降低,叶片水分蒸腾快,根系吸收水分能力弱,向上输送的水分少,叶片就会出现暂时萎蔫。

要预防黄瓜急性萎蔫症,需注意在连阴乍晴,特别晴天光照很足时,不要一下子全部揭开草帘,或揭开后发现叶片萎蔫再覆盖起来,待叶片恢复后再揭开,或先揭一部分,再逐渐全揭开。

当叶片萎蔫严重时,可用喷雾器向植株上喷清水,防止过度萎蔫使叶片受损。

3、黄瓜叶片黄化:冬春栽培黄瓜时,从收获期开始,植株的中、上位叶片急剧黄化。

症状初期,叶背面早晨呈水浸状,中午症状消失,数日后,水浸状部位渐黄化,*后除叶脉外,全叶黄化,黄化的植株根量少。

造成叶片黄化的原因主要是冬暖大棚内气温低,地温低,光照不足,根系发育不良。

另外,多肥多水会加重叶片黄化。

要防止叶片黄化需注意覆盖地膜,增施有机肥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

地温低时注意少浇水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4、黄瓜褐色小斑症:沿着叶脉出现褐色小斑点,或者叶脉出现油浸状,全叶出现小斑点。

症状轻时叶片仍可生长发育,症状重时,叶脉间出现黄褐色条斑,叶片干枯,果实发育不良,果条短,不整齐。

发生此症的原因主要是棚室内气温在10℃以下,地温15℃以下,湿度大,光照不足。

黄瓜叶子发黄怎么回事

黄瓜叶子发黄怎么回事

黄瓜叶子发黄怎么回事
导致黄瓜叶子发黄的原因主要有温度不当、浇水过多、肥害严重、出现病虫害等,温度不当时要将其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夏季避免高温,冬季防止冻害。

浇水过多时需要疏松土壤,肥害严重则要及时换盆,若是发生病虫害要尽快用药喷杀。

一、温度不当
黄瓜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0-32度间,若是温度比较低或高温环境时,则就会导致叶子发黄现象。

所以在高温环境时可做好降温措施,在低温天气时候则做好防冻措施,这样促进枝叶生长青翠。

二、浇水过多
若是每次浇水过多就会导致黄瓜叶子发黄,因黄瓜不善喜水,所以在浇水上保证盆土微微湿润环境即可。

在高温天气时候可以适当向其周围或叶面喷湿水,保持盆土和空气湿润。

三、肥害严重
虽然黄瓜对肥料需求比较多,但是施肥过多就会导致叶子发黄现象。

所以在每次施肥时候一定要适量进行,肥料以有机肥、速效水溶肥为主,这样促进枝叶生长青翠茂盛。

四、病虫害导致
黄瓜常会发生一些病虫害,例如有白地蚕,蝼蛄,白粉虱,食叶虫,瓜蚜等,当发生这些病虫害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治措施,及时喷杀农药治疗。

保持透光透气性,利于枝叶快速恢复生机。

怎么种植黄瓜才能高产?黄瓜高产秘诀

怎么种植黄瓜才能高产?黄瓜高产秘诀

怎么种植黄瓜才能高产?黄瓜高产秘诀黄瓜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一到蔬菜,而且不仅可以用于烹饪,也可以生吃,还可以加糖加醋凉拌,是夏天解暑的神器。

种植黄瓜想要高产就要有科学的种植管理,下面就为大家分享黄瓜高产科学管理秘诀。

1、选用高产品种。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适宜品种。

如在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种植,需要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丰产”的黄瓜品种。

3、适期播种定植。

尽量延长黄瓜开花结果期是黄瓜形成高产的必要因素之一。

如北方地区冬季生产,播种育苗较早,外界温度较高,幼苗容易徒长,不易形成壮苗,定植后容易早衰。

北京地区一般在9月中下旬育苗,10月中旬开始定植为宜。

4、采用嫁接技术。

嫁接育苗可以提高黄瓜植株的抗逆性,增强抗病能力和延长生育期,从而获得高产。

5、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

密度太低不容易获得高产,密度过高不利用通风透光。

如北京地区冬季日光温室黄瓜适宜密度在3200株左右。

6、植株调整:一是及时地疏除老叶减少养分的损耗,二是单株功能叶片数量控制在16片左右。

7、施足底肥,科学灌水施肥。

要根据目前产量进行施肥,一般每生产1000公斤黄瓜需要氮2.8-3.2公斤,五氧化二磷1.2-1.8公斤,氧化钾3.6-4.4公斤。

底肥一定要充分腐熟,防止烧苗。

灌溉施肥建议采用滴灌施肥、膜下微喷施肥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幼苗期和根瓜坐瓜前控制在土壤相对含水量的60%~70%;根瓜坐瓜前土壤湿度湿度过大,易于造成幼苗徒长。

结果期黄瓜需水量最大,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相对含水量的80%~90%。

8、合理调控环境(设施栽培)。

温度:一般白天控制设施内的温度为22~32℃,夜间为15~18℃。

光照:通过更换或是及时清洗棚膜,提高棚膜的透光率。

二氧化碳施肥:黄瓜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补偿点为69ul/L,饱和点为1592ul/L,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为330 ul/L,远低于饱和点,因此在设施栽培中,可以通过增施二氧化碳气体来提高产量。

一般可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吊袋法进行施肥。

黄瓜黄化的原因、问题及综合防控措施

黄瓜黄化的原因、问题及综合防控措施

黄瓜黄化是指黄瓜叶片在生长过程中出现黄化现象,严重影响了黄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黄化不仅影响着黄瓜的外观和品质,还可能导致黄瓜生长不良,甚至终止生长。

对黄瓜黄化的原因、问题及综合防控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保障农民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黄瓜黄化的原因黄瓜黄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不良:黄瓜生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养分,特别是缺乏氮、磷、钾等元素,会导致黄瓜叶片黄化。

2. 光照不足:黄瓜是喜光作物,如果生长过程中受到光照不足的影响,会导致叶片黄化。

3. 温度适宜:高温或低温都会导致黄瓜叶片黄化。

4. 适度水分:缺水或者过湿都会导致黄瓜叶片黄化。

5. 病虫害侵扰:黄瓜生长过程中受到真菌、细菌或虫害侵扰,会引起叶片黄化。

6. 土壤环境: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或者土壤中存在盐碱等问题都会导致黄瓜叶片黄化。

二、黄瓜黄化的问题黄瓜黄化给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了严重的问题:1. 降低产量:黄瓜叶片黄化会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了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导致产量降低。

2. 影响品质:叶片黄化不仅影响了黄瓜的外观,还影响了黄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严重影响了黄瓜的市场竞争力。

3. 经济损失:由于黄瓜黄化导致的产量和品质下降,农民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黄瓜黄化的综合防控措施针对黄瓜黄化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从源头上减少黄瓜黄化的发生:1. 合理施肥:在栽培黄瓜的过程中,合理施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黄瓜植株的生长发育所需。

2. 提供充足的光照:保证黄瓜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3. 控制温度:避免高温或低温对黄瓜生长的影响,调控温室内温度为适宜的生长温度。

4. 合理浇水:避免土壤过湿或者缺水的情况发生,保持土壤适度湿润。

5. 防治病虫害:定期对黄瓜植株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6. 调整土壤环境:根据土壤酸碱度和盐碱情况,适当调整土壤环境,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黄瓜植株调整措施

黄瓜植株调整措施

黄瓜植株调整措施
黄瓜茎蔓长度可达6~8米,在黄瓜生产中需不断对植株进行调整来协调黄瓜生长平衡和适应生长环境。

黄瓜植株调整主要包括吊蔓、摘卷须和雄花、落蔓与打老叶等方面的操作技术。

(1)吊蔓。

深冬黄瓜定植后1周左右,用聚丙烯撕裂绳下端拴在殃茎部,绳的上端缠绕一段,作为以后落蔓时使用,然后系在垄顶薄膜下细铁丝上,同时将瓜蔓引到吊绳上,进行s形绑蔓。

冬季茬黄瓜枝叶繁茂,一般采取插架绑蔓。

在植株长有6片多叶,卷须开始出现插架、绑蔓时,为防止瓜蔓过早达到棚顶,头1-2次绑架可采取”s形迂回绑架,也可先直绑,待往上绑时,再将瓜蔓调整为s形,以后要直着往上绑。

做”s 形绑蔓,要通过弯曲茎的长短来调整各植株使其基本保持一致。

(2)摘卷须和雄花。

结合绑蔓及时去除雄花,打掉卷须和基部第5节一下的侧枝。

第5节以上的侧枝可留1条瓜,在瓜前留下2个叶片摘心。

(3)落蔓与打老叶。

及时摘除化瓜、弯瓜、畸形瓜,及时打掉下部的老黄叶和病叶,去掉已收完瓜的侧枝。

植株长满架时,主蔓茎部已扫掉了枝叶,应将顶留的吊绳解开看放下,使蔓基部盘卧地面上,为植株继续生长腾出空间,并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隔一段时间落一次蔓。

进行合理的植株调整,对维持高产避免发生生长异常有很重要的作用。

以上调整要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以期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黄瓜种植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黄瓜种植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黄瓜种植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黄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然而,许多农民在种植黄瓜时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这给他们带来了困扰。

本文将介绍黄瓜种植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以帮助农民们更好地种植黄瓜。

问题一:黄瓜幼苗生长缓慢黄瓜幼苗生长缓慢往往是由于温度不适宜或土壤质量差引起的。

解决方法如下:1.保持适宜的温度:黄瓜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摄氏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黄瓜幼苗的生长。

可根据季节特点,调整种植时间,选择温度适宜的季节进行种植。

2.改善土壤质量:黄瓜喜欢酸性土壤,pH值应在6-7之间。

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来改善土壤的肥力,并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

问题二:黄瓜花果脱落黄瓜花果脱落是黄瓜种植中常见的问题,多是由于花粉传播不畅、水分不足或环境湿度过高引起的。

解决方法如下:1.提高花粉传播效率:黄瓜的花粉主要依靠昆虫传播,可以在黄瓜田周围设置觅食花草,吸引蜜蜂等昆虫,增加花粉传播的机会。

2.合理浇水:黄瓜喜欢湿润的环境,但过度浇水会导致根部缺氧,影响黄瓜的花果结实。

应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湿度进行浇水,保持适当的湿润度。

3.控制湿度:黄瓜生长过程中,高湿度的环境容易导致花果脱落。

可以采取合适的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湿度。

问题三:黄瓜叶片出现黄化黄瓜叶片出现黄化往往是由于缺乏营养、土壤酸碱度不平衡或病虫害引起的。

解决方法如下:1.提供充足的营养:黄瓜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在种植前充分施入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提供充足的氮、磷、钾等养分。

2.调整土壤酸碱度:黄瓜喜欢酸性土壤,如果土壤过于酸或碱性,会导致黄瓜叶片黄化。

可以通过施用石灰等中性物质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

3.预防病虫害:黄瓜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扰,如白粉病、黄瓜斑点病等。

可以定期喷洒农药进行预防,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问题四:黄瓜果实苦涩黄瓜果实苦涩多是因为黄瓜未成熟或生长环境不适宜引起的。

黄瓜整枝的操作步骤

黄瓜整枝的操作步骤

黄瓜整枝的操作步骤一、准备工作黄瓜整枝是指通过剪除无用的侧枝和叶片,使黄瓜植株的生长更加有序和集中,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进行黄瓜整枝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1. 工具准备准备好剪刀、绑扎材料(如软绳或橡皮筋)、支架等工具。

2. 时间选择黄瓜整枝应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避免高温时操作,以免伤害植株。

二、整枝操作步骤1. 剪除主茎的顶端黄瓜植株生长的顶端叫做主茎,我们需要剪除主茎的顶端,以控制植株的高度和促进侧枝的生长。

剪除的位置应该在主茎生长点的上一节处,这样可以激发侧枝的生长。

2. 剪除底部无用的侧枝黄瓜植株底部的侧枝通常生长较弱,对整个植株的生长不利,我们需要将这些无用的侧枝剪除。

剪除时要注意不要伤及主茎和其他有用的侧枝。

3. 剪除过密的侧枝黄瓜植株的侧枝生长过密会导致植株通风不良,易患病虫害,同时也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因此,我们需要将过密的侧枝剪除。

剪除时要保留有利于通风和光照的主要侧枝。

4. 绑扎侧枝黄瓜植株的侧枝通常需要绑扎,以避免其垂垂下垂,影响通风和光照。

绑扎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勒伤植株。

绑扎可以使用软绳或橡皮筋等材料,将侧枝与支架相连。

5. 调整植株的方向黄瓜植株的生长方向应该与支架垂直,以便于通风和光照。

在整枝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轻轻调整植株的方向,使其与支架垂直。

6. 定期修剪侧枝和叶片黄瓜植株的侧枝和叶片会不断生长,我们需要定期修剪它们,以保持整洁和通风良好。

修剪时要注意不要伤及有用的侧枝和叶片。

7. 注意病虫害防治黄瓜植株整枝后,由于通风和光照条件改善,病虫害的发生风险会降低。

但仍需要定期巡查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以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8. 营养补给黄瓜植株整枝后,其生长速度会加快,对营养的需求也会增加。

我们需要适时给植株进行追肥,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

三、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轻柔,避免过度伤害植株。

2. 整枝后的黄瓜植株需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调整黄瓜叶片
叶片对黄瓜的产量影响很大,因为它是制造有机养料的工厂,可以说没有叶片就没有产量。

要确保黄瓜优质高产,必须对黄瓜叶片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一、黄瓜叶片与产量的关系
叶子过小,达不到一定的叶面积系数,制造的有机营养就少,结瓜就会又小又少,产量自然不会高,并且很容易早衰。

叶片过大,就证明营养生长过旺,成为徒长型,当有机营养大量供应茎叶生长,流向瓜的养分势必减少,结的瓜就会瘦小。

很多菜农反映,种的黄瓜叶子又大又绿,怎么结瓜产量反而不如叶子小的结瓜多,这就是俗语“旺了蔓子不结瓜”的道理。

黄瓜叶片过大除了与品种有关,主要是由管理不当造成的,如肥水过大、高温高湿的条件,就容易形成大叶片。

如果每亩达到2万公斤左右的产量,中下部叶片直径不宜超过20厘米,节间平均长度不超过12厘米,总蔓长应在8米以上。

如何达到这样一个生长指标,管理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调整,以期达到黄瓜优质丰产的目的。

二、黄瓜叶片的调整措施
1.注意施肥种类。

基肥施用要足,如亩施鸡、鸭、猪粪10立方米左右,高氮化肥就不能再施,应施用高钾复合肥,每亩100~150公斤即可。

根瓜采摘之前不宜再冲施化肥,以后冲施也以高钾复合肥为好,每次每亩冲15公斤。

2.苗期控长控叶是基础。

黄瓜3~4片叶开始花芽分化,是增加雌花数量和控制节间伸长、叶片扩大的关键时期,在减少肥水供应的基础上,炼苗是重要措施。

强光照能缩短节间,使叶片变小变厚,减少遮阴、尽量增光是必要的。

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夜间12℃~15℃,适度的低温能使叶片变小。

适当喷施助壮素或矮壮素或多效唑,应按说明书减半施用,根据情况可连续使用2~3次。

3.中期多措并举控大叶。

苗期采取的措施都能用于中期管理,其特殊性在于中期田间郁闭,通风透光变差,加剧了叶片大而薄的程度。

落蔓以后,大量的叶子铺在地面上,既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又争夺养分,传播病害,形成恶性循环,及时摘掉底部大叶、老叶非常必要。

肥水管理要少吃多餐,不要一次用肥过多、浇水过足,以冲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

一旦发现节间长、叶子大,就要喷施激素药物控制,把叶片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