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学(二)
农业机械学(下)复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收割机1、谷物机械化收获的方法。
2、收割机的一般构造和工作过程,拾禾器按结构分类有几种?简述伸缩扒指式拾禾器的工作过程。
3、茎杆物理机械性质及其与切割的关系(有支撑切割、无支撑切割的形式)。
茎秆的纤维方向与切割的关系。
4、往复式切割器的结构、型式和特点。
5、往复式切割器切割图的绘制.6、圆盘式切割器的特点。
(如刀片和刀盘体的连接形式)7、往复式切割器的工作原理和参数分析(如刀片几何形状分析、切割速度分析)。
往复式切割器传动机构常用的种类。
8、试作图分析茎秆在动刀片和定刀片中被夹持住的条件.9、当割刀的传动机构为曲柄连杆机构时,试在直角坐标系下进行割刀的运动分析。
P1810、割刀惯性力的平衡形式。
11、简述收割机上拨禾器有哪些作用?常用的拨禾器有哪些种类?10、偏心拨禾轮的结构、特点。
11、拨禾轮的工作原理和参数确定.拨禾轮压板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设计以及拨禾轮的调节要求。
(作业)12、扶禾器拨齿的扶禾作用及其运动轨迹。
13、输送带的速度如何确定.14、双带卧式割台的转向放铺原理。
禾秆放铺角由哪些转角合成?第十章脱粒机械1、脱粒装置的分类,全喂入式与半喂入式区别。
2、脱粒装置有哪些技术要求,脱粒原理有哪些?常用的几种组合是哪些?3、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
简述其组成及工作过程.(图10-7)4、纹杆滚筒构造及脱粒装置的调节.5、纹杆滚筒脱粒速度与间隙。
6、影响纹杆滚筒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7、钉齿滚筒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图10-21)。
钉齿在滚筒上的排列原则,凹板的形式及其组合式凹板的包角.画出凹板上下调节量H与齿侧间隙变化量δ∆的关系图.8、双滚筒脱粒装置的特点及其工作过程.(图10-26)9、轴流滚筒式脱粒装置的结构、类型及横向轴流脱粒装置的工作过程(图10-27)、立式轴流脱粒装置的工作过程(图10-28) 10、轴流滚筒的形式有哪些?脱粒部件有哪些?凹板的型式有哪三种?螺旋导向板在顶盖的配置原则及视图表示(图10-33)。
农业机械学 第二章

梯形犁铧 三角形犁铧
2、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犁铧材料: 犁铧的材料一般采用坚硬、耐磨,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的材料, 如65Mn钢或65SiMn稀土钢,刃口部分必须进行热处理。 (2)犁壁 作用:与犁铧一起构成犁体曲面,用来翻转、破碎土壤。 形式:整体式、组合式、栅条式 工作原理:犁壁和犁铧前缘构成犁胫,在犁体工作时切出侧面 犁沟墙的垂直切土刃;胫刃线呈曲线或外凸曲线(利于沟墙稳定), 犁壁的不同形状可达到滚、翻、碎、窜等不同的翻土效果。 材料及工艺:冲压工艺,常用65Mn钢或低碳钢经渗氮处理。为便于 更换,常用组合式犁壁。
2、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铧式犁的主要部件有犁体、小前犁、犁刀、犁架等。 1.犁体 组成: 犁铧、犁壁、犁侧板、犁柱、 犁托、滑草板、延长板等。
功用: 切土、破碎、翻转土壤, 从而达到覆盖杂草、残茬和 疏松土壤的目的。
2、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1)犁铧 作用:入土、切土 常见形式:凿形铧、梯形铧、三角形犁铧;
4、耕作机械的类型
圆盘犁是以球面圆盘作为工作部件的耕作机械,它 依靠其重量强制入土,入土性能比铧式犁差,土壤摩擦 力小,切断杂草能力强,可适用于开荒、粘重土壤作业, 但翻垡及覆盖能力较弱,价格较高。
4、耕作机械的类型
圆盘犁工作过程
4、耕作机械的类型
凿形犁,又称深松犁。工作部件为一凿齿形深松铲,安装在 机架后横梁上,凿形齿在土壤中利用挤压力破碎土壤,深松犁底 层,没有翻垡能力。
2、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2、铧式犁的主要部件
不同犁铧的特点:
形式 凿形犁铧 特 点
分为铧尖、铧翼、铧刃、铧面等部分。铧尖呈凿 形,向下延伸5-10mm(?),工作时铧尖首先入土, 然后铧刃水平入土,土垡沿铧面上升到犁壁。凿形铧 入土容易,工作稳定,可用于较黏重土壤。 铧刃为一直线,整个外形成梯形。较凿形铧入土 性较差,铧尖易磨损,但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一般呈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对称的铧刀,主要用 在畜力犁上,缺点:耕后沟底面成波浪状、沟底不平。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机械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农业机械学课程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machinery课程类别:必修课程编号:0803101021课程归属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制定时间:2007年11月18日一、课程的性质、任务本课程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所使用机械设备的结构、作用原理、功能、理论分析及其性能设计的一门学科。
1、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农业机械的结构、原理、使用知识,熟悉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新理论,学会典型农业机械性能设计和典型工作部件结构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农机设计、结构对比分析、试验鉴定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
2、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大纲适用于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总学时数为46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10学时。
3、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农学概论》、《汽车拖拉机学》,相关后续课程有《农业机器维修工程》、《农业机械化管理》。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李宝筏主编.农业机械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参考书:李自华,柯包康主编.农业机械学(上).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业机械学(下).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张伟主编.农业机械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高焕文主编.农业机械化生产学(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罗锡文主编.农业机械化生产学(下).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宋建农.农业机械与设备.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5、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理论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答疑、作业布置和在线学习。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农业机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机械的特性,国内外农业机械的技术发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机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农业机械的特性,熟悉当前国内外农业机械的技术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学2

填空1、近年来,国内外逐步出现了以少耕、免耕、保水耕作等为主的一系列保护性耕作方法和联合机械化旱作技术。
2、国内外对免耕技术研究很多,主要包括全面更为主的耕作模式和以覆盖整株秸秆为主的免耕模式。
3、为了达到保护性耕作的目的和效果,一般会把少耕、免耕、保水耕个地表灭茬与常规耕作方法结合起来。
4、土壤耕作机械种类很多,根据耕作的深度和用途不同,可把土壤耕作机械分为两大类,耕地机械和整地机械。
5、耕层土壤的物理学性质不同,土壤产生的作业阻力也不一样,它直接影响耕作机具的功率消耗。
耕层土壤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
6、土壤本身的特性不仅关系到加工土壤时能耗的多少,质量的优劣,而且关系到农机具行走装置的推进力、各部件的摩擦磨损及整地的工作效率,对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也有直接影响。
7、抗剪强度是土壤的力学性质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耕作质量和能量的消耗。
土壤的抗剪强度与土壤颗粒大小的分布、土壤的密度和湿度有很大关系。
8、铧式犁按照动力分为畜力犁和机力犁;按照与拖拉机挂接的形式可分为牵引犁、悬挂犁和半悬挂犁。
9、牵引犁与拖拉机间单点挂接,拖拉机的挂接装置对犁只起到牵引作用,在工作或运输时,其重量均有本身具有的轮子承受。
悬挂犁式通过悬挂架与拖拉己的三点悬挂机械连接,靠拖拉机的液压提升机构升降;运输时,全部重量由拖拉机承受。
10、牵引犁由牵引杆、犁架、犁体、机械或液压升降机构、调节机构、行走轮、安全装置等部件组成。
11、铧式犁的主要部件有犁体、小前犁、犁刀和犁架等组成。
其中犁体是铧式犁的主要工作部件,一般包括犁铧、犁壁、犁侧板、犁柱及犁托等组成。
12、犁体的作用是切土、破碎和翻转土壤,达到覆盖杂草、残茬和疏松土壤的目的。
其中犁铧起到入土、切土作用,常用的有凿形、梯形和三角形犁铧。
13、理化的材料一般采用坚硬耐磨,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如65Mn钢或65SiMn稀土钢,刃口必须经过热处理。
14、犁侧板位于犁铧的后上方,耕地是紧贴沟壁,承受并平衡耕作时产生的侧向力和部分垂直压力。
农业机械学教学大纲

《农业机械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农业机械学(Agricultural Machinery )课程编号:030401总学时数:64学时(其中含实验24学时)学分:4学分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限选先修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材:《新编农业机械学》(耿端阳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1.李宝筏.农业机械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丁为民.农业机械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3.吴守一主编.农业机械学[M].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84.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主编.农业机械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15.南京农业大学主编.农业机械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6.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编.农业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7.农业机械学报8.农业工程学报课程内容简介《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所使用机械设备的结构、作用原理、功能、理论分析及其性能设计的一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农业机械结构、原理、使用知识、熟悉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新理论,学会典型农业机械性能设计和典型工作部件结构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农机设计、结构对比分析、试验鉴定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性质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业机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使用技能。
从而为用好农业机械、改进现有农业机械以及对新一代农业机械进行性能设计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由课堂讲授和实验实习两个主要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主要讲授农业机械及其零部件的工作原理、有关理论和设计计算等。
要求学生做好笔记,课后尽可能多的阅读有关农业机械的参考书或最新资料。
实习实验主要讲授农业机械的一般构造、工作过程、使用与维护,以及农业机械的性能试验等,为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
同时还结合国内外农业机械幻灯片、录相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农业机械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学讲解

河南农业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农机机械学》试卷(A)一、名词解释 (4×6=24分)1.土壤相对湿度W=Wo/Wn ×100%式中 Wo—土壤相对湿度;Wn—田间持水量。
2.犁体垂直间隙指由犁侧板前端下边缘至通过铧刃的水平面(沟底平面)之间的距离。
3.偏牵引4.喷雾对药液施加一定的压力将雾化成100~300微米的雾滴喷洒到作物上5.水泵总扬程指水泵从吸水平面到压水管口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加上各损失扬程之和。
6.梳刷脱粒由脱粒元件对谷物的拉力作用而脱粒,如弓齿滚筒(脱水稻)。
二、判断题(1×10=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1.翻土型犁体曲面的导曲线开度较小,耕作阻力也小,翻土能力强。
()2.当悬挂犁在平坦地面耕作时,耕深调节无论采用高度调节法还是位置调节法,都可以达到稳定耕深的效果。
()3.播种均匀性是指播种机排种器排种口排出种子的均匀程度。
()4.双粒盘水平圆盘排种器的充种系数是指排种盘出种口排出种子的粒数与通过出种口的型孔数之比。
()5.三缸活塞泵因为结构简单,工作压力高,排液量大而应用广泛。
()6.混流泵是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轴向推力工作的,主要特点是流量大,扬程低。
()7.往复式双刀距行程型切割器有3个切割速度利用范围,切割速度利用效果最差。
()8.键式逐稿器键箱所采用的筛子是鱼眼筛。
()9.逐稿器曲柄转速越高,分离效果越好。
()10.国产联合收获机上采用的清粮风扇通常是离心风扇。
三、选择题(1×10=10分,请在括号内填上选项序号A、B或C)1.对于牵引犁若横向不水平,右侧耕的深,()调整可以达到横向水平。
A. 地轮向下B. 沟轮向上C. 沟轮向下2.悬挂犁工作时,机组产生了右侧偏牵引,()可以减少偏牵引现象。
A.缩小拖拉机轮距 B. 去掉最后一铧犁体 C. 增大拖拉机轮距3. 旋耕机工作时,机组的前进速度越大,()。
农业机械学教学大纲

《农业机械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1021201适用专业: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总学时:60学时(52+8)一、编写说明1.修订的依据本大纲是依据农业院校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本科教学计划要求而编写的。
2.课程简介农业机械学是研究田间和场上作业机械的一门科学,是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的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3.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业机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使用技能。
从而为用好农业机械、改进现有农业机械以及对新一代农业机械进行性能设计打下基础。
执行本大纲应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应在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结束以后开设。
2)要考虑课程的整体性,也要避免与其它课程的重复。
3)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以便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加强电化教学,现场实物教学、参观等,提高教学效果。
5)理论授课应选择重点和难点,其余内容学生自学。
6)采用本大纲时应根据黑龙江及垦区的特点进行教学。
本课程结束后,应安排2周的收获机课程设计和2周的麦收实习或秋收实习,以增加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巩固与理解,提高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
4.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门课程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既要有较深的基础课如数学、力学等为基础,还要有专业基础课的功底以及必要的农业知识等。
二、大纲内容绪论(一)教学目的1. 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农业机械化的意义,农业机械的特点,国外农机发展动向。
2. 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农业机械化的意义,农业机械分类和特点。
2. 我国农业机械发展情况,国外农业机械发展动向。
3. 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要求课堂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教学上可通过幻灯图片使学生认识农机具的外形结构和功能同时结合录像教学进一步认识农业机械化的优点。
(四)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重点了解农业机械不同于工业机械的特点和精准农业的发展。
第一章耕地机械(一)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土壤性质和犁的工作部件和基本原理,掌握耕地机械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农业机械学模拟题

农业机械学模拟题农业机械学模拟试卷一一、单选题(每个子题2分,共16分)1、旋耕刀片端点的绝对运动轨迹为___c____,其圆周速度应_______机组前进速度。
a、余摆线,等于b、螺旋线,等于c、余摆线,大于d、螺旋线,大于2.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悬挂式犁深度调整方法a、高度调节法b、力调节法c、位调节法d、角度调节法3.在犁体曲面设计中,对于翻土式犁体,导向曲线在垂直于犁头边缘的垂直面上,距犁头的距离为a、lb、l/2c、l/3d、2l/34.将1kg谷物的温度提高1°C所需的热量称为________;a.谷物水分蒸发潜热b、谷物比热C、谷物导热系数D、谷物平衡水分5、对切向离心式喷头,当涡流室调浅时,其雾锥角变____b___,射程变_______。
a、大;远b、大;近c、小;远d、小;近6.从往复式切割器的切割图可以看出,当切割器的速比系数增大时,______;a.主切割面积增大b,重切割面积增大C,空白面积增大D,不确定性增大7、铧式犁的入土角度增大时,则入土行程___c____。
a、变长b、不变c、变短d、不确定8.利用风机产生的高速气流将粗液滴进一步雾化成小液滴的应用方法称为:uA ____a、雾化方法B、超低C方法、烟雾喷射方法D、喷雾方法。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4分)1.土壤抗剪强度:在外力作用下,土壤颗粒之间会产生相对位移。
防止这种相对位移的土壤内阻称为土壤抗剪强度。
2、犁的入土行程:指从犁尖开始入土到犁达到预定耕深时,犁所走过的距离。
3.旋耕土壤切削节距;在刀齿旋转的同一纵向平面上,前后相邻刀齿之间的切削距离称为进给距离。
切削节距是指机器在两个刀齿连续切削土壤的时间间隔内的前进距离SX。
4.喂种高度:排种器喂种口至排种沟底部的距离。
5、翻土曲线:指一组垂直于前进方向的平面与犁曲面的相贯线.6.渗水灌溉:渗水灌溉采用一种特殊的渗水毛细管,埋入地表以下30-40cm,压力水通过渗水毛细管壁上的孔隙,以渗流的形式湿润周围土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角度调节器 用于调节圆盘耙的偏角,以适应不同耙深的需 要。角度调节器的型式有丝杠式、齿板式、液压式、插销式等。丝 杠式用于部分重耙上。这种型式结构复杂,但工作可靠。齿板式在 轻耙上使用,调节比较方便,但杆体容易变形,影响角度调节。插 销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调整时,将耙升起,拨出锁定销,推动 耕组横梁使其绕转轴旋转,到合适的位置时,把锁定销插入定位孔 定位,一般在中耙与轻耙上采用。液压式用于系列重耙上,虽然结 构复杂,但工作可靠,操作容易。 4.牵引或挂接装置 对于悬挂式圆盘耙,其悬挂架上有不同的孔 位,以改变挂接高度。对于牵引式圆盘耙,其工作位置和运输位置 的转换是通过起落机构实现的。起落过程由液压油缸升降地轮来完 成,耙架调平机构与起落机构连动,在起落过程同时改变挂接点的 位置,保持耙架的水平。在工作状态,可以转动手柄,改变挂接点 的位置,使前后列耙组的耕深一致。
一、圆盘耙的类型
1、按与动力的连接方式分:牵引式、悬挂式和半悬挂式。
2、按耙片的直径分:
重型耙(660mm) 中型耙(560mm) 轻型耙(460mm)
3、按耙片的外缘形状分
全缘耙 缺口耙
全缘耙片易于加工制造,缺口耙片入土能力 强,易于切断杂草、作物残茬等,但成本高。
4、按耙组的配置方式分
单列耙 、双列耙、组合耙、偏置耙、对置耙
1.耙组 圆盘耙组由装在方轴上的若干个耙片组成。耙片 通过间管而保持一定间隔。耙片组通过轴承和轴承支板而与 耙组横梁相连接。为了清除耙片上粘附的泥土,在横梁上装 有刮土铲。 耙片一般分全缘耙片和缺口耙片两种。缺口耙片在耙片外缘 有6-12个三角形、梯形或半圆形缺口。耙片凸面周边磨刃, 缺口耙的缺口部位也磨刃。由于缺口耙片减小了周缘的接地 面积,因而入土能力 增强。 2.耙架 用来安装圆盘耙组、调节机构和牵引架(或悬挂 架)等部件。有铰接耙架和刚性耙架两种。有的耙架上还装 有载重箱,以便必要时加配重,以增加和保持耙的深度。
圆盘耙型号的表达方式
1、型号的组成:1 B 字母 —— 数字
农机序列好号 农机具组别号 圆盘耙的特性 耙的工作幅宽 (m )
2、型号全称:
QX——轻型悬挂耙 JX ——中型悬挂耙 J —— 中型耙 Z —— 重型耙 例如:1BZQ——4.5 重型牵引圆盘耙
二、圆盘耙的一般构造
1、结构组成:耙组、耙架、牵引架、 偏角调节装置等。
b≤2 h( D − h) tgα b≥(1.5~2)a a
不漏耙
不堵塞
这是农机具设计和使用中常出现的矛盾!
问 题: 措 施:
1、如何解决这一矛 盾? 2、用取中间值的办 法?
1、首先以不产生堵塞的条件b≥ (1.5~2)a 确定圆盘耙片的轴向 安装间距,保证耙组能入土工 作。 2、然后采取配置相互交错排列 的前后2列耙组,前耙组产生的 漏耙由后列耙组进行处理,保证 整台机组既不漏耙又不堵塞。
b=132mm
可以吗?
该值从理论上满足了圆盘耙不产生漏耙的 要求,按照这样一个参数进行耙片安装在实践 中如何呢?通过田间试验表明,由不产生漏耙 所确定的b值过小,极易发生堵塞现象。 通过田间试验表明,由不产生漏耙所确定 的b值过小,极易发生堵塞现象。在同样结构参 数条件下,不产生泥土和杂草堵塞的经验 b 值 为: b≥(1.5~2)a
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整地机械
引言 圆盘耙
第一节
引言
整地作业包括耙地、平地和镇压。有的地 区还包括起垄和作畦。 耕地后土垡间存在着很多大孔隙。土壤的 松碎程度与地面的平整度还不能满足播种和栽 植的要求。所以必须进行整地,为作物的发芽 和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干旱地区用镇压器 压地是抗旱保墒,保证作物丰产的重要农业技 术措施之一。有的地区应用钉齿耙进行播前、 播后和苗期耙地除草。 整地机械包括耙(圆盘耙、水田耙和钉齿 耙)、耢、镇压器、起垄犁和作畦机等。
三、球面圆盘耙片的工作分析和参数 确定
(一)圆盘耙片作业过程 ⑴耙片在空间的位置对土壤作用的影响:
以地面为作业面,圆盘回转平面与地面垂直为基本工作条 件,则有下列几种作用效果:
Vm
α=00 时,只有滚动没有 拖动,能切断杂草和土 块,但无翻土能力,且难 以达到预定的耙深。
α=900 时 , 耙 片 只 有 拖 动 没 有 滚 动,有强烈的翻土能力,但断草能力 几乎为零,且很容易造成土壤堆积和 堵塞现象。
如果该经验公式与前面我们已经求得的 不产生漏耙现象的耙片最大轴项安装间距:
b =2√h(D-h)tgα
等价的话,这是我们最希望出现的结果,这 使得理论与实践获得了统一。事实并非如 此,将已知量a=180mm经验公式,取系数为 1.5得:b≥ 1.5×180≥270mm。
验证结果表明,不产生漏耙的 条件与不产生堵塞的条件不能同时 满足,既出现了二种结果:
C A F Dh
∴b =2√h(D-h)tgα
注意:该公式只是一定性分析式,它只是说 明了b与h函数关系,并没有进行量化处理, 我们做如下处理: 设:hmax≤a / 2,D = k amax=(4~6)amax, 取平均值 k = 5,α= 140 ~ 230, 取α= 200,a=180mm,D=460mm, h=a/2=180/2=90mm,则有:b=132mm。
圆盘耙片在工作时,从其 横断面看上去为一椭圆形,由 于b的存在,相邻两圆盘加工 后的土壤横断面中间有一凸起 高度h,当h=a时表示有严重的 漏耙现象发生,而h=0又是不 可能的,所以,要求h≤a。因 此,b的确定对凸起高度h的大 小有直接的影响,必须找出b 与h的函数关系,以便保证既 不漏耙又不堵塞正确合理的耙 片轴向安装间距。
第三章 种植机械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播种机的类型和一般构成
第三节
排种器
第四节 开沟器 第五节 播种机其他部件 第六节 播种机的使用与调整
第一节
概 述
播种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六大环 节之一,播种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 过程中最为复杂,也是最为艰巨的 工 作 。 播 种 机 械 所 面 对 的 播 种方 式、作物种类、品种等变化繁多, 这就需要播种机械有较强的适应性 和 能 满 足 不 同 种 植 要 求 的 工 作性 能。
90o
Vm
0<α<900 时,既有滚动又有拖动,是 整地过程所需要的工作状态。
⑵工作过程:耙地机组在 牵引动力的作用下,圆盘 耙片受重力和土壤反力的 作用边滚动边切入土壤并 达到预定耙深,由于耙片 偏角的作用,耙组同时完 成了切割土壤,切断杂草 和翻扣的工作。
α
Vm
(二)圆盘耙片的结构参数和基本计算
但是,近几年来有些作物的种植 方式发生了逆转,如玉米、棉花出现 了工厂化育苗然后进行移栽,且已证 明在干旱缺水地区大有取代播种机的 趋势。而世代以栽植为主要种植手段 的水稻、地瓜等作物,由于种植技术 的革新现在出现了直播(水稻须进行 种子催芽处理,地瓜须进行防腐处 理),可大大简化生产过程,降低作 业周期和生产成本。
悬 挂 圆 盘 耙
牵 引 圆 盘 耙
镇压器配合联合播种机在工作
旋耕镇压联合作业机在工作
旋耕机系列——卧式旋耕机和立式旋耕机
第二节
圆盘耙
圆盘耙始用于40年代,是替代钉齿耙的主要机具之一,目前 国内外已广泛采用,他的主要特点是:被动旋转,断草能力 较强,具有一定的切土、碎土和翻土功能,功率消耗少,作 业效率高,既可在已耕地作业又可在未耕地作业,工作适应 性较强。
(二)圆盘耙在水平面内的受力平衡
对置圆盘耙(图2-122)在工作中,前列 两个耙组的合阻力R1和R2大小相等,后 列两个耙组的合阻力R3和R4大小也相 等,它们的方向均对称于牵引线。前后两 列耙组在前进方向的总阻力
Rx=R12+R34,
与拖拉机牵引力Px相平衡
如图2-123所示,偏置圆盘耙工作时,其前后两列耙组在 水平面内分别受着土壤阻力R1和R2的作用。该二力的作用 线在H点相交。在平衡状态下,牵引力的作用线也必须通过 H点,而且与R1和R2的合力Rx相平衡。当R1=R2时,它们 的合力Rx的作用线方向与机组前进方向平行。因此牵引点 应位于通过H点而与前进方向平行的F0点上。若牵引点位 置选择不当(例如选择在F1或F2点)则因牵引力和土壤阻力 的作用线不共线,从而使偏置耙产生逆时针或顺时针力 偶。机具在力偶作用下将在水平面内出现转动,从而使耙 片偏角改变,机具偏离正常工作状态。 从图2-124还可看出,前后列耙组间的纵向距离对平衡 的影响。如将后列耙组向后移L距离,则合力的交点即 从H移到H′。只有将牵引线也相应地从F0移到F0′, 才能使耙组保持原有偏角进行工作,并获得平衡。
由图所知:b=Dhtgα
Dh—— 耙 片 盘 面 在 凸 起 高 度 处 的 耙 片 玄 长, Dh=?,其大小可通过沿耙片轴向的 投影辅助图获得。
B
∵△ABC∽△ACF
D−c ∴ Dh / 2
=Dh / 2 cD Nhomakorabea∴h(D-h) =Dh2/4, ∴ Dh=2√h(D-h) h 又∵ b = Dh tgα ∴b =2√h(D-h)tgα
4、耙片轴向安装间距b的确定
耙片间距对圆盘耙设计安装和使用 耙组、保证其正常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轴向间距的大小直接影响耙组在耕作横 断面内的对土壤加工和处理的程度、碎 土质量。间距太小易造成土壤堵塞,太 大易产生漏耙。要解决好这一矛盾,耙 片轴向安装间距的合理选择是至关重要 的。
在横断面内的耙片对土壤的影响区域形状如 下:
一、播种方法
我国地域辽阔,作物生产的环境、条 件、种植方式等多种多样,南北方有着明 显的差异。北方表现为旱地作业,以向土 壤中播入规定量的种子为主要种植手段, 所用机具为播种机械,这样可充分利用土 壤中的水分和温度使之出苗、生长,适时 播种成为关键。而南方则表现为水田作 业,种植方式主要是幼苗移栽,所用机械 为栽植机械或插秧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