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北中学高一信息技术《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学案
网络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教案

网络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信息交流的常见方式和特点。
2、使学生认识到网络信息交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3、培养学生在网络信息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网络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及其优缺点。
(2)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在网络信息交流中正确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2)培养学生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网络信息交流和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网络安全问题。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网络信息交流中的安全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网络信息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同学们,你们平时都通过哪些方式在网络上与他人交流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网络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
(二)网络信息交流的方式1、电子邮件介绍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如便捷、快速、可传递大量信息等,但也存在垃圾邮件、病毒邮件等安全风险。
2、即时通讯工具讲解常见的即时通讯工具,如微信、QQ 等,它们的实时性和互动性强,但可能会遭遇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3、社交网络平台以微博、抖音等为例,说明社交网络平台可以让用户分享生活、获取信息,但也容易导致隐私暴露、网络暴力等情况。
(三)网络信息交流中的安全隐患1、个人信息泄露通过案例分析,如用户在不明网站填写个人信息导致信息被非法获取,让学生了解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和途径。
2、网络诈骗讲解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如虚假中奖信息、网络购物诈骗等,提醒学生提高警惕。
3、恶意软件和病毒介绍恶意软件和病毒的传播方式和危害,如窃取用户数据、破坏系统等。
(四)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1、增强密码安全教导学生设置复杂且独特的密码,并定期更换。
2、谨慎分享个人信息提醒学生在网络交流中不要随意透露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
江苏省淮北中学高一信息技术《网络通信原理》学案

网络通信原理学习目标:1.了解OSI模型中的各个层次;2.了解TCP/IP协议在OSI模型的位置;重点: OSI模型的理解、TCP/IP协议的重要地位难点:OSI模型的理解一、理解OSI参考模型1、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玩网络游戏,比如魔兽世界,梦幻西游。
不知道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这些网络游戏在网上的一个工作原理,了解游戏是如何在网上运作的。
2、在了解游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邮政系统,参照这个邮政系统能加快我们对网络游戏的一个理解。
课本上的P55页上3.2.1数据传输过程中,图3-3 邮政系统的分层模型。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平时的写信寄信的一个过程。
首先我们写好信后,要让这封信能寄出去,我们就得贴邮票。
而邮票,就是我们和邮政局的约定,我交8毛钱给你邮政局,那么你要负责帮我把信送到。
而邮政局呢,也和运输部门有个类似的约定。
通过这一系列的约定,我们可以保证我们所写的信能送到我们想要送到的目的地。
但是这里注意一个问题:邮票做为约定不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说,刚刚解放前,也许送信只需要几分钱。
而现在人民的生活富裕了,相应的,一封信是8毛钱。
也就是说,协议,或者约定完全是按照当时的情况做出的适当的处理。
如果情况出现变化,协议一样可以随着情况而做出改变。
3、实际上,网络上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现实中是非常类似的,我们可以来想象一下:我现在有一批水果,准备运到罗马。
如果我想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什么条件?(1)首先我要有一条路,不管是马路还是铁路,这条路要能从出发点连接到目标点。
(2)路是有了,我要保证这条路是通畅的,不能说走进死胡同,我要保证这条路能够通车,假设我是用火车来运的话,不会出现半路出轨的现象(3)路永远不会只有一条。
条条道路通罗马,那么,我要保证我要走的道路能最快,最省钱的到达目的地。
因此,我要选择一条近路。
路已经有了,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我们现在可以开始送东西了,但是是不是有了路就万无一失了。
我们还需要有什么?(4)路是有了,我们现在坐火车把东西送过去,结果送到半中间被强盗打劫了,或者是被人偷了,所以我们要保证在送过去的途中要原封不动的送到,少一个都不行(5)好象一切都准备好了,现在我们准备出发了,但是等等,这条路上只能通一辆火车,万一罗马那正好也有一辆火车从那边开过来,路上撞到了怎么办,那么我们要和他们先沟通好。
网络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教案

网络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信息交流的常见方式和特点。
2、帮助学生认识网络信息交流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3、教导学生掌握保障网络信息交流安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网络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及各自特点。
(2)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及防范措施。
2、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在网络信息交流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理解复杂的网络安全技术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场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网络信息交流和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网络安全问题。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网络安全策略。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网络信息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同学们,你们平时都通过哪些方式在网络上与他人交流?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网络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
(二)网络信息交流方式1、电子邮件(1)介绍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强调电子邮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垃圾邮件、病毒邮件等。
2、即时通讯工具(1)讲解常见的即时通讯工具,如微信、QQ 等。
(2)分析即时通讯工具在信息传递及时性和互动性方面的优势,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3、社交网络平台(1)介绍社交网络平台的功能和特点,如微博、抖音等。
(2)探讨社交网络平台上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快速性,以及可能带来的信息泄露风险。
(三)网络信息交流中的安全问题1、个人信息泄露(1)举例说明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如骚扰电话、诈骗等。
(2)教导学生在网络交流中谨慎提供个人信息,设置合理的隐私权限。
2、网络诈骗(1)分析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如虚假网站、中奖骗局等。
(2)培养学生的警惕性,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和要求。
3、网络病毒和恶意软件(1)讲解网络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传播途径和危害。
(2)教育学生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
(四)网络安全保障措施1、强密码设置(1)介绍强密码的组成要素,如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的组合。
教学设计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1.2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辩证地看待网络交流;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交流;了解病毒、防火墙、加密和解密技术等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知道如何保护信息安全的措施;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二、教学内容:1.因特网的信息交流2.因特网应用中的安全措施三、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形成防范意识;能应对各种侵害四、教学设计流程1.了解因特网交流方式与语言、书面交流方式的区别2.通过例子;体验各种通信交流手段在生活中的特色、应用3.因特网交流的优缺点4.实际操作5.从计算机病毒概念入手;引申出病毒的相关知识6.了解防火墙的含义、作用、类型7.详细了解加密和解密技术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回顾:什么是信息古进修的人们交流信息的方式有哪些一、因特网的信息交流1.语言和书面交流方式的特点:①有一定的指向性②交往的范围、目的比较明确2.基于因特网的交流方式3.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方面的优势与局限优势:①既闻其声;又见其人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③超越年龄、资历、知识等的隔阂④人们可以平等地相互探讨感兴趣的问题⑤在不同时间、地点;可以实现资源共享⑥因特网允许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双向的交流局限:①受到技术限制②我国的媒体受政党统治;不能随意发表演说;外国的媒体监督政党4.技术没有国籍之分;技术可以使我们的交流受到限制..例:深圳的技术人员在工作上遇到难题;需要向北京的技术人员请教..他如何选择使用各种信息交流工具进行沟通与合作呢信息交流工具选择与否理由交通工具否不经济书信来往否沟通效率低;时间长电话否语言障碍;解释不清楚发传真否费时;需要再重新把程序录入计算机远程监控可以远程监控计算机E-mail 可以调试好再发送练习:1.你使用过电子邮件、ICQ等通信交流工具的文件传输功能吗说出这两种工具在传输方面的特点..E-mail:受邮箱空间的限制;一方在线可以传输文件;另一方可以不在线..传输的文件可以是文本、声音、图片像、视频文件、可执行文件等ICQ:受速度大小的限制;两方必须同时在线才能传输文件..2.因特网交流具有的优缺点优点:可以跨民族、政治等交流;低廉;速度快..缺点:不安全性黑客一簇、被盗、技术不成熟安排任务任务1:启动杀毒软件;观察该台电脑是否中毒为什么会这样任务2:打开你的;修改号码;再重新登录..任务3:打开你的E-mail;查看邮箱中是否有垃圾邮件如果有;你怎么办任务4:上网搜索相关资源:为什么我的电脑会中毒任务5:你听说过哪些杀毒软件二、网络应用中的安全1.计算机网络病毒1概念: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从概念中可以了解的内容:载体:计算机传染因素:网络、可移动磁盘2病毒传播方式病毒直接从有盘站拷贝到服务器中;病毒先传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内存驻留;在病毒运行时直接通过映像路径传染到服务器中;病毒先传染工作站;在工作站内存驻留;等运行网络盘内程序时再传染给服务器;如果远程工作站被病毒侵入;病毒也可以通过通讯中数据交换进入网络服务器中..3病毒的特点:传染性、潜伏性、可传播性、可执行性、破坏性、可触发性、复制性、感染速度快、扩散面广、难于清除、破坏性大、不可预见性、寄生性4病毒传播的过程当达到某种条件是即被激活;通过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的精确拷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从而感染它们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5病毒类型计算机蠕虫的特点:与正常程序争夺计算机时间资源;无破坏性梅莉莎病毒:会传染其他程序的程序特洛伊木马:一般隐藏在正常程序中逻辑炸弹:受特定条件限制病毒名称病毒类型传播渠道表现形式或危害冲击波蠕虫病毒利用微软网络接口漏洞进行传播系统反复重启;无法浏览网页;系统资源被大量占用..在任务管理器里有一个叫“msblast.exe”的进程在运行n不能复制、粘贴;有时出现应用程序;比如Word异常..6计算机中毒的表现:内存不够、无法启动、运行速度非常慢、死机等2.认识防火墙1什么是防火墙防火墙是一个或一组网络设备;它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络之间;用来加强访问控制;免得一个网络受到来自另一个网络的攻击..2防火墙的作用:控制着访问网络的权限;只允许特许用户进出网络..3类型:安排任务任务1:启动杀毒软件;观察该台电脑是否中毒为什么样会这样任务2:打开你的;修改号码;再重新登录..任务3:打开你的e-mail;查看邮箱中是否有垃圾邮件如果有;你怎么办任务4:上网搜索相关资源:为什么我的电脑会中毒任务5:你听说过哪些杀毒软件任务6:你对黑客了解多少。
《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导学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导学案I、学习目标:1、了解病毒、防火墙、加密和解密技术等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
2、体验因特网交流的常用工具有哪些?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交流;3、知道如何保护信息安全,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II、学习过程:1、因特网信息交流常用的网络信息交流方式:2、网络应用安全(1)计算机病毒实质是:(2)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特点:(3)病毒来源:3、认识防火墙:(1)防火墙的作用:(2)防火墙的分类:4、加密、解密技术为确保网络安全,仅安装防火墙是不够的,还需要采用其他技术,如用户验证、入侵检测、密码技术等。
替换法是一中常见的加密方法。
对计算机加密使用的算法有对称密匙加密算法和公开密匙加密算法两类。
5、个人密码的设定:常用的密码破译手段有:穷举法、黑客字典法、猜测法。
III、课堂练习1、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b,c,d对应密文a 2b,2b c,2c 3d,4d,例如,明文1,2,3,4对应密文5,7,18,16.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A.4、6、1、7B.7、6、1、4C.6、4、1、7D.1、6、4、72、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A.可传播,传染速度快 B.可执行,难以清除C.有破坏性,扩散面广,可触发性 D.天然存在的。
3、网络病毒主要来源于电子邮件和下载的文件中,因此,为了防止感染病毒,下列哪种做法不太科学()A.不在网上接收邮件和下载软件 B.下载文件或者接收邮件后先进行杀毒C.安装杀毒软件,经常升级 D.尽量不要从网上下载不明软件和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4、因特网的各种信息交流工具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5、技术的无国界使我们的交流变得没有限制。
()6、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江苏省淮北中学高一信息技术《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学案

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学习目标:1.掌握如何配置TCP/IP协议;2.了解IP地址的动态配置与静态配置方法;3.掌握网关的作用,学会配置网关;4.掌握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和作用;5.了解域名解析的基本过程;6.掌握域名解析服务器的配置方法重点: 如何配置TCP/IP协议、网关和代理服务器的重要作用和地址解析过程难点:TCP/IP协议的配置方法、网关和代理服务器的重要作用和地址解析过程一、ISPISP:提供计算机与因特网相连的专用线路的商业机构就是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国内著名的ISP有: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联通网(UNINET)、中国网通网(CNCNET)二、两种上网方式:1、拨号上网:就是通过电话线与因特网连接。
拨号上网必要条件:A、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账号;B、调制解调器(MODEM)C、电话线步骤如下:设置如图:2、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必要条件:A、申请一个IP地址B、网卡设置如图:三、IP地址的设置两种上网方式对比:拨号上网自动获取IP地址通过局域网接入因特网获取固定IP地址。
IP地址分配有静态分配法和动态分配法。
静态分配法:易于管理,浪费IP地址资源动态分配法:节约IP地址资源,安全性较差四、子网掩码的设置作用:将IP地址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
在子网掩码种,二进制1表示网络地址位,二进制0表示主机地址位。
传统的各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A类:255.0.0.0 B类:255.255.0.0 C类:255.255.255.0一般情况下,IP地址使用默认的子网掩码就可以了。
五、网关(Gateway)就是一个网络连接到另一个网络的“关口”。
而要实现这两个网络之间的通信,则必须通过网关。
网关可以是硬件,如路由器,服务器,也可以是软件。
1.2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导学案.doc

1.2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编制:李娟娟日期:2011.9.16一、学习目标:1、了解病毒、防火墙、加密和解密技术等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知道如何保护信息安全,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2、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信息交流;二、知识要点:1、因特网的交流比传统的语言和书面交流方式,变得更加广泛、快捷和方便。
2、因特网允许有着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双向交流。
但是,语言的差异永远是信息交流的主要障碍3、因特网交流工具并不能替代其他的交流手段,恰当的使用各种信息交流工具,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4、因特网的信息交流工具有、、聊天室、、网络电话、可视电话5、计算机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除了具有以下共性:可传播性、可执行性、破坏性,还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如感染速度快、扩散面广、难于彻底清除、破坏性大等。
因此,计算机网络病毒比单机病毒的危害更大,杀伤力也更强,必须采取措施加强防治。
知识拓展: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染性:病毒通过自身复制来感染正常文件,达到破坏电脑正常运行的目的,但是它的感染是有条件的,也就是病毒程序必须被执行之后它才具有传染性,才能感染其他文件。
破坏性:任何病毒侵入计算机后,都会或大或小地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轻者降低计算机的性能,占用系统资源,重者破坏数据导致系统崩溃,甚至损坏硬件隐藏性。
病毒程序一般都设计得非常小巧,当它附带在文件中或隐藏在磁盘上时,不易被人觉察,有些更是以隐藏文件的形式出现,不经过仔细查看,一般用户是不会发现的。
潜伏性:一般病毒在感染文件后并不是立即发作,而是隐藏在系统中,在满足条件时才激活。
一般都是某个特定的日期,例如“黑色星期五”就是在每逢13号的星期五才会发作。
可触发性:病毒如果没有被激活,它就像其他没执行的程序一样,安静地呆在系统中,没传染性也不具有杀伤力,但是一旦遇到某个特定的文件,它就会被触发,具有传染性和破坏力,对系统产生破坏作用。
江苏省淮北中学高一信息技术《网络通信原理》学案

网络通信原理学习目标:1.了解OSI模型中的各个层次;2.了解TCP/IP协议在OSI模型的位置;重点: OSI模型的理解、TCP/IP协议的重要地位难点:OSI模型的理解一、理解OSI参考模型1、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玩网络游戏,比如魔兽世界,梦幻西游。
不知道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这些网络游戏在网上的一个工作原理,了解游戏是如何在网上运作的。
2、在了解游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邮政系统,参照这个邮政系统能加快我们对网络游戏的一个理解。
课本上的P55页上3.2.1数据传输过程中,图3-3 邮政系统的分层模型。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平时的写信寄信的一个过程。
首先我们写好信后,要让这封信能寄出去,我们就得贴邮票。
而邮票,就是我们和邮政局的约定,我交8毛钱给你邮政局,那么你要负责帮我把信送到。
而邮政局呢,也和运输部门有个类似的约定。
通过这一系列的约定,我们可以保证我们所写的信能送到我们想要送到的目的地。
但是这里注意一个问题:邮票做为约定不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说,刚刚解放前,也许送信只需要几分钱。
而现在人民的生活富裕了,相应的,一封信是8毛钱。
也就是说,协议,或者约定完全是按照当时的情况做出的适当的处理。
如果情况出现变化,协议一样可以随着情况而做出改变。
3、实际上,网络上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现实中是非常类似的,我们可以来想象一下:我现在有一批水果,准备运到罗马。
如果我想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什么条件?(1)首先我要有一条路,不管是马路还是铁路,这条路要能从出发点连接到目标点。
(2)路是有了,我要保证这条路是通畅的,不能说走进死胡同,我要保证这条路能够通车,假设我是用火车来运的话,不会出现半路出轨的现象(3)路永远不会只有一条。
条条道路通罗马,那么,我要保证我要走的道路能最快,最省钱的到达目的地。
因此,我要选择一条近路。
路已经有了,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我们现在可以开始送东西了,但是是不是有了路就万无一失了。
我们还需要有什么?(4)路是有了,我们现在坐火车把东西送过去,结果送到半中间被强盗打劫了,或者是被人偷了,所以我们要保证在送过去的途中要原封不动的送到,少一个都不行(5)好象一切都准备好了,现在我们准备出发了,但是等等,这条路上只能通一辆火车,万一罗马那正好也有一辆火车从那边开过来,路上撞到了怎么办,那么我们要和他们先沟通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安全
学习目标:
1.能辩证地看待网络交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交流;
2.了解病毒、防火墙、加密和解密技术等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
3.知道如何保护信息安全,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防范意识,能应对各种侵害
教学难点:让学生形成防范意识,能应对各种侵害
一、因特网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
电子邮件
即时消息(QQ, MSN)
聊天室
电子公告版(BBS)
网络电话
二、计算机网络病毒
任务一:仔细阅读课文,说出几种常见病毒的特点
如CI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网络安全
1、防火墙
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黑客
任务二|、收看央视制作专题节目《网络安全》,子解网络安全相关知识。
任务三、课堂练习
1.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交流已经做到
A.仅文字交流
B.仅声音交流
C.仅图像交流
D.文字、声音、图像皆可
2.C IHv1.4病毒破坏微机的BOIS,使微机无法启动。
它是由日期条件来触发的,其发作的日期是每月的26日,这主要说明病毒具有
A.可传染性
B.可触发性
C.破坏性
D.免疫性
3.下列设置密码中,你认为最安全的密码是
A.以8位数字作为密码
B.以8位字母作为密码
C.以8位字母和数字作为密码
D.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