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人教版)_ABC教育网_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 计算机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如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1.2 计算机的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CPU、内存、硬盘等。

讲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授学生如何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

引导学生学习文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

第二章:网络世界探秘2.1 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讲解互联网的起源,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互联网的发展过程。

2.2 浏览器的使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浏览器,包括网页的搜索、收藏等。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文件,了解的注意事项。

2.3 电子邮件的使用讲解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过程,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讲解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包括文本的输入、编辑、格式化等。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插入图片、表格等元素。

3.2 文档的排版与打印讲解文档的排版技巧,如字体、字号、段落等。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打印文档,了解打印的注意事项。

3.3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处理讲解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更新病毒库、不打开陌生文件等。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处理计算机病毒,如使用杀毒软件等。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4.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单元格的选定、数据的输入与编辑等。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使用公式、函数等。

4.2 数据的管理与分析讲解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等操作。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制作图表,了解图表的制作方法。

4.3 电子表格在生活中的应用讲解电子表格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家庭预算、成绩统计等。

引导学生学会将电子表格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效率。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

3.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他们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使用输出设备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基本组成和操作。

2. 难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基本组成。

2. 示范法: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计算机操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2. 新课: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基本组成。

3. 示范: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计算机操作。

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学会编辑和排版文档。

3. 培养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创建、保存、打开文档等。

2. 编辑文档:输入、修改、删除文字和符号。

3. 排版文档: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格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编辑和排版文档。

2. 难点:排版文档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辑方法。

2. 示范法:演示排版文档的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编辑和排版文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字处理软件的作用。

2. 新课: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辑方法。

3. 示范:演示排版文档的技巧。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编辑和排版文档。

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1.2 信息技术的的发展历程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3 信息技术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掌握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第二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1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件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作用2.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习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学习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技巧2.3 计算机的软件应用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第三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应用3.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特点3.2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应用了解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应用3.3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学习网络道德规范第四章:信息的收集与处理4.1 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学习信息的收集方法与技巧学习信息的整理方法与技巧4.2 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学习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信息处理软件的使用4.3 信息的展示与分享学习信息展示的方法与技巧学习信息分享的方法与技巧第五章:信息技术与生活5.1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掌握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5.2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例掌握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5.3 信息技术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学习如何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第六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6.1 认识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了解Word、WPS等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方法6.2 创建与编辑文档学习创建新文档的方法掌握复制、粘贴、删除等基本编辑操作6.3 格式化文档学习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格式掌握段落设置、对齐方式、行间距等格式化操作第七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7.1 认识常用的电子表格软件了解Excel、WPS表格等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方法7.2 创建与编辑表格学习创建新表格的方法掌握表格的基本编辑操作7.3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习在表格中输入数据的方法掌握数据排序、筛选、求和等基本数据分析操作第八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8.1 认识常用的演示文稿软件了解PowerPoint、WPS演示等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方法8.2 创建与编辑演示文稿学习创建新演示文稿的方法掌握插入、删除幻灯片等基本编辑操作8.3 设计演示文稿学习选择模板、背景、字体等设计元素掌握添加动画、切换效果等设计技巧第九章:计算机编程基础9.1 认识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了解常用的编程语言(如Python、C++等)及其特点掌握编程环境的安装与使用方法9.2 学习编程基本概念掌握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等基本语法元素学习控制结构、函数、模块等编程高级概念9.3 编写简单的程序学习编写输入输出、计算器等简单程序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圆的面积、统计数字等第十章:信息素养与道德规范10.1 信息素养的培养学习信息素养的定义及其重要性掌握信息检索、评估、应用等基本技能10.2 网络安全与防护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防范病毒、恶意软件等网络安全措施10.3 信息技术道德规范学习信息技术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提高自身在网络环境中的道德修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第十一章:multimedia 应用11.1 认识多媒体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媒体的常见形式11.2 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学习使用Photoshop、美图秀秀等图像处理软件掌握图像的编辑、特效添加、修饰等操作11.3 音频处理软件的使用学习使用Audacity、酷狗音乐等音频处理软件掌握音频的剪辑、合并、特效添加等操作第十二章:视频处理软件的使用12.1 认识视频处理软件了解Premiere、会声会影等视频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视频处理软件的启动与退出方法12.2 创建与编辑视频学习创建新视频的方法掌握剪辑、拼接、添加特效等基本编辑操作12.3 视频的输出与分享学习设置视频格式、分辨率等参数掌握将视频导出到不同设备或平台的方法第十三章:数据库基础13.1 认识数据库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的常见应用场景13.2 学习数据库基本操作学习创建、修改、删除数据库表的方法掌握数据的添加、查询、更新等操作13.3 简单数据库应用实践学习使用SQL 语言进行数据操作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商品销售数据分析等第十四章:网络编程与通信14.1 认识网络编程了解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编程的常用协议14.2 学习网络编程语言学习Python、Java 等网络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Socket 编程、协议等网络编程技术14.3 网络通信实例分析分析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常见网络通信应用的原理与实现尝试编写简单的网络通信程序第十五章:与15.1 认识与了解与的基本概念掌握与的常见应用领域15.2 学习基本算法学习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编程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 等15.3 与项目实践尝试编写简单的算法程序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与应用实例重点和难点解析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趋势: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全集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 认识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阶段、应用领域。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物展示法。

第二章:计算机操作基础2.1 操作系统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常见操作系统。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常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 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2.2 Windows基本操作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用功能和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桌面、开始菜单、任务栏、窗口、文件管理等。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第三章:文字处理3.1 文字处理软件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常见文字处理软件。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常见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WPS Office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3.2 Microsoft Word基本操作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教学内容:文本输入、编辑、字体设置、段落设置、插入图片等。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第四章:电子表格4.1 电子表格软件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常见电子表格软件。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定义、常见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WPS Table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2 Microsoft Excel基本操作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教学内容:工作表创建、数据输入、单元格格式设置、公式函数应用等。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勐库中学信息技术初⼀年级第⼀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课时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学⽣看书,并进⾏实践。

⼆、精讲:1、信息:⼈们通常把数据图⽚、⽂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2、信息的获取:⼈们主要⽤眼及其它感官来获取信息。

3、信息的处理:⼈⼯处理机器处理:主要是指⽤计算机处理。

4、信息社会:三、⼩结: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处理⽅法四、学⽣练习: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第⼆课时教学内容:数字化信息基础教学⽬的:1、使学⽣进⼀步理解数的编码⽅式。

2、使学⽣能进⾏数制的转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进制数转换成⼆进制数教学过程1、引⾔信息时代⼏乎⼀切信息都要转换成数字,才能⽤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进⾏传播和交流。

⽤数字表⽰各种信息,叫做信息的数字化表⽰,也叫信息的编码,这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环节。

这节课我们⼀起来学习:数的编码⽅式。

⼗进制和⼆进制向学⽣分别介绍⼗进制数和⼆进制数的特点。

把⼗进制整数转换为⼆进制数因为同学们第⼀次进⾏这种运算,所以⽼师必须⼀步⼀步讲清楚,让同学掌握数制转换的⽅法。

除2取余把⼀个⼗进制整数转换为⼗进制数,只要将这个⼗进制整数⼀次⼜⼀次地被2除,得到的余数(从最后⼀次的余数写起)就是⽤⼆进制表⽰的数。

[例1] 把⼗进制数17转换为⼆进制数解:∴17(10)=10001(2)让学⽣练习:11=(2)(10)92(10)=(2)129(10)=(2)136(10)=(2)248(10)=(2)注意:把⼀个⼗进制数转换为⼆进制数,整数部分可以⽤除2取余法,对于⼩数部分就⽤基数2连续去乘它,直到乘积的⼩数部分等于“0”为⽌。

如果⼗进制⼩数不能⽤有限位⼆进制⼩数表⽰时,那么可以根据对精度的要求,选取⼀定的位数。

下⾯列举两个例⼦:[例2] 把⼗进制数123.75转换为⼆进制数解:⼗进制数进位0.75×2=1.5 10.5×2=1 1=1111011.11(2)∴123.75(10)[例3] 把⼗进制数0.65转换为⼆进制数解:⼗进制数进位0.65×2=1.30 10.3×2=0.6 00.6×2=1.2 10.2×2=0.4 00.4×2=0.8 00.8×2=1.6 10.6×2=1.2 1∴0.65(10)=0.1010011(2)+∈∈是尾数误差,∈<2-7通过上述例⼦的讲授和学⽣适应练习(学⽣练习可以让⼏个学⽣到⿊板上做,其他学⽣做在练习本上。

人教版信息技术初中教案

人教版信息技术初中教案

人教版信息技术初中教案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2. 掌握信息技术的四大特点:实践性、实用性、技巧性、先进性。

3.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教学重点: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四大特点的理解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案、PPT。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在21世纪,不懂计算机的人是否是真正的文盲?2.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总结:学好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20分钟)1. 板书:一、信息(Information)讲解:信息是指我们对自己还不清楚需要从外界获取的各种消息的总称。

信息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这些载体形式主要有: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作等。

2. 板书:二、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讲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感知和控制技术等,可以概括为: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计算机通信控制)即所谓的3C技术,它的核心和基础技术是计算机技术。

3. 板书:三、计算机(Computer)讲解: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这台计算机以电子管为主要元件,共使用了1.8万个电子管、7万个电阻和1万个电容器。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思考:信息技术的四大特点分别是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计算机发展简史的了解。

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和日常生活?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使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四大特点,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

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概述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2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学习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基本操作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2.1 文字处理基础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字体、段落格式设置方法学习编辑、复制、粘贴文本2.2 制作图文并茂的文档学习插入图片、艺术字、图表等元素掌握文档的美化技巧学习页眉、页脚、目录的设置方法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3.1 电子表格基础学习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录入方法学习排序、筛选数据3.2 数据分析与处理学习使用公式、函数进行数据计算掌握数据图表的创建与编辑方法学习数据透视表的应用第四章:演示文稿软件的应用4.1 演示文稿制作基础学习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幻灯片的设计与布局学习插入文本、图片、图表等元素4.2 动态演示文稿的制作学习使用动画、过渡效果掌握演示文稿的播放与展示技巧学习放映演示文稿的注意事项第五章:网络基础与应用5.1 计算机网络概述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分类、拓扑结构学习网络协议的基本知识5.2 互联网的应用学习互联网的基本操作掌握浏览器的使用、搜索引擎的技巧学习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第六章:信息素养与网络安全6.1 信息素养的培养理解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学习信息检索、评估和合理利用的方法6.2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的概念学习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杀毒软件的使用掌握简单的网络安全故障排查方法第七章:程序设计基础7.1 程序设计概念理解程序设计的意义和基本流程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如变量、控制结构等掌握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如Python)的基本语法7.2 算法与逻辑思维学习算法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常用的算法思想和方法,如排序、查找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第八章:多媒体技术基础8.1 多媒体概述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学习多媒体文件格式和处理方法掌握多媒体硬件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8.2 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学习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掌握多媒体素材的整合和编辑技巧创作具有个性的多媒体作品第九章:数据库基础9.1 数据库概述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学习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简单数据库的创建、表的设计和数据录入9.2 查询与报表制作学习使用数据库查询语言(如SQL)掌握数据库报表的制作和打印方法了解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典型场景第十章: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创新10.1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信息技术在通信、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了解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基本概念探讨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和未来发展10.2 信息技术创新实践学习创新性信息技术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方法掌握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创新实践活动第十一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1.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了解CAD的概念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学习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如绘图、标注等掌握CAD文件的基本管理技巧11.2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理解CAM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学习CAM软件的基本操作,如零件编程、仿真等了解CAM与CAD的集成应用第十二章:与机器学习12.1 基础理解的定义、目标和发展历程学习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如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等掌握编程语言和工具的使用12.2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了解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领域学习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等方法掌握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网络结构第十三章:数字图像处理13.1 数字图像基础理解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格式和处理方法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算法,如图像增强、滤波等掌握数字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13.2 数字图像的应用了解数字图像处理在医疗、交通、娱乐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学习数字图像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方法探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十四章:信息技术的伦理与社会问题14.1 信息技术伦理理解信息技术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学习信息技术伦理问题的判断和处理方法14.2 信息技术与社会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如教育、医疗、政治等学习信息技术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和局限性探讨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生之道第十五章:信息技术的前沿动态15.1 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学习新兴信息技术,如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了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案例探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15.2 信息技术与创新思维理解创新思维在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学习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如设计思维、跨界合作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创新项目和比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共包含十五个章节,覆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网络基础、信息安全、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管理、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与机器学习、数字图像处理、信息技术伦理与社会问题以及信息技术的前沿动态等多个方面。

七年级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案人教版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七年级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案人教版篇1一、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有些学生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再加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热衷于小游戏,只要教师看不到就会分神。

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记笔记,课后不复习。

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掌握的初步知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windowsxp操作系统和利用word 制作文稿和电子报刊,具体知识点如下:信息技术及应用: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知道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信息。

windowsxp部分:熟悉windowsxp的桌面,掌握xp窗口的基本操作;学会设置windowsxp的桌面、外观及屏幕保护;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及文件夹;会使用xp的搜索功能查找文件和文件夹;会在xp系统中设置日期和时间,会卸载、删除程序和文件。

word :了解电子报刊设计的基本知识;经历利用word设计电子报刊的基本过程,熟练掌握电子文档中文字及段落的编辑及格式设置、文字定位、图文混排、版面设计、表格制作、页面修饰等方法;在合作设计、制作、展评电子报刊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学会交流与合作。

必备技能:学会正确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掌握windowsxp的最基本操作,会使用键盘和鼠标,会使用写字板或记事本进行中、英文的输入。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word 的基本功能和特点;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并会进行基本的文本编辑,如文档的打开、新建、保存,文本的输入,设置字体、字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民和回族中学赵国昌主题: 彩色世界教学目的1、使学生熟练掌握画笔中绘画工具箱中的涂色工具的用法;2、进一步掌握调色板中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设置方法;3、培养学生绘画兴趣,提高绘画能力等教学重点:涂色工具的应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在绘画中学会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调配方法以及对封闭图形涂色的方法。

教学准备:1、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2、范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画笔进入的方法和步骤(1)双击“学生电脑”图标,指导第一种打开程序的方法-----最小化(2)指导第二种进入方法,(投影出示)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

(3)双击快捷菜单“画图”图标,使其最大化。

2、复习绘画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的名称。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使其弹出,指导学生操作。

二、教学新课1、调色板的应用。

(1)教学前景色的操作。

打开画笔以后,前景色和背景色在计算机中默认为黑色和白色。

指导操作:先用鼠标点击一下前景色,再按回车键.(2)练习操作一下。

前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图标使其弹出。

(3)教学背景色的操作。

先用鼠标点击一下背景色,再按回车键。

(4)练习:背景色设置为绿色、红色等。

2、涂色工具的教学。

用左键单击-用前景色涂色用右键单击-用背景色涂色3、开文件。

点击任务栏中“学生电脑”图标使其弹出。

指导操作-----最小化4、打开文件“房子”,5、练习涂色。

三、学生练习、交流1、做练一练(1)(1)打开文件:图形涂色。

绘画P73页“试一试”全课总结(略)〔课后记〕这个内容其实不难的,而且学生很感兴趣,所以安排学生多上机操作,有利于学生掌握涂色工具的用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涂色不正确,左击和右击会操作相反导致前景色和背景色对调。

所以特别提醒要注意。

主题: 查找文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础知识;2、初步认识“资源管理器”;3、掌握查找文件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软盘。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你最喜欢干什么?有的时候,桌面上或开始菜单中的快捷方式会被不小心删掉,同学们就不会打开这个游戏了,通过学习“查找文件”,你就会自己来找游戏了。

二、教学新课(一)介绍文件和文件夹。

电脑中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的,根据信息的不同,文件图标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见文件及对应的图标。

(图示)练习:说出下列文件分别是什么类型文件。

文件名有点像外国人的名字,格式是“名.姓”。

他们的“名”叫主文件名,“姓”叫“扩展名。

不同类型的文件,他们的扩展名也不一样。

(结合图介绍)文件的名可以由汉字、字母、数字等构成。

(结合图介绍)我们根据需要,可以将文件放在文件夹中(图示文件夹),在文件夹中,可以有文件和文件夹,但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不能有同名同姓的文件或同名的文件夹。

(二)在“我的电脑”中查找文件。

1、怎样打开“我的电脑”?2、我们可以打开某个盘,来查看文件信息。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图标的排列顺序。

3、如果再打开某个文件夹,就可以查看该文件夹的文件信息。

练习:(1)查看软盘中有那些类型文件?文件夹中有什么类型文件?(2)打开C盘,看有没有five.exe文件。

(三)在“资源管理器”中查找文件1、教学怎样打开“资源管理器”。

(师示范)2、它与“我的电脑”窗口有什么不同?重点介绍“所有文件夹”框:选择盘或文件夹,右边框中就会出现内容。

练习:查看D盘的文件夹和文件。

观察:“+”“-”号分别表示什么?我们要看一个文件夹的内容怎么办?练习:找一下C盘的windows文件夹中有没有readme.txt文件。

3、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看“试一试”。

练习:在D 盘的five文件夹下找一个应用程序,然后打开它。

全课总结(略)〔教后记〕主题: 初识Windows 98教学目的和要求1、学生初步认识Windows98、桌面和开始菜单。

2、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Windows 98的方法。

3、学生了解鼠标指针的含义,初步掌握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

4、培养学生学习Windows98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初识Windows 98,掌握启动和退出Windows 98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鼠标器的操作,特别是双击操作。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同学们,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对计算机有所了解了吗?把你知道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那你们想不想学会使用计算机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神奇的Windows98,探索其中的奥妙之处。

教师板书课题:初识Windows98。

二、Windows98是什么1、你知道怎样启动Windows98吗?教师讲解启动Windows98的方法:先显示器,后主机。

并请一生复述。

2、全体学生打开主机与显示器电源,观察Windows98启动:你是怎样开机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师说明:计算机开机过程中,我们不要动其他设备。

3、学生讨论:Windows98是什么?你还能了解哪些与此相关的知识呢?4、小组讨论汇报:通过刚才的上网查询与讨论解释:Windows98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发展经过怎样呢?5、小结:Windows98是美国微软(Microsoft)公司1998年推出的具有图形界面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它的作用是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软件资源和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三、Windows98的启动1、刚才,我们都启动了Windows98,可以看到显示器上有什么?你能给它们分别起个名字吗?2、学生观察讨论。

3、小组汇报,教师对照画面小结:蓝底的画面叫Windows桌面,它如同我们所用的桌子,可以在桌面上摆放和移动物品;而桌面上摆放物品就是这种小图形,叫做“图标”;小箭头随着鼠标移动而移动,所以称其为鼠标指针,简称指针;这像个按钮,上面还有“开始”两个字,叫做“开始”按钮;Windows桌面最下面是一个灰色长条,它把计算机执行的任务都显示在上面,所以是任务栏。

4、同桌互相指着屏幕上出现的东西问对方。

而后,教师用鼠标指针指到哪,学生说出所指物品的名称。

四、鼠标器的操作1、Windows98的许多操作是用鼠标器来完成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鼠标器,它长什么样?用手握一握鼠标器,怎样握比较合适呢?2、学生观察尝试后,指名回答。

(教师不作直接评价)3、他说得对吗?你还想进一步了解鼠标器吗?请同学们上网了解一下鼠标器的结构,学一学鼠标器的正确握法。

4、学生汇报:通过上网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有别的发现吗?5、学生边汇报,教师边小结:鼠标的结构、握法,鼠标的指针含义,鼠标的发展历程。

6、刚才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鼠标器的基本知识。

鼠标器怎样操作呢?今天,我们请计算机陪着大家来学一学。

学生使用辅助教学软件练习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五种操作。

学生按照软件的描述性要求去操作。

做对了,计算机提示“做对了!”,并由电脑老师告诉他这样的鼠标操作就是某一操作;做错了,计算机提示“没有成功”并指出操作要点,电脑老师鼓励学生“加油啊,再试试!”7、刚才,你学会了什么样的鼠标操作,是怎样操作的?操作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注意的?教师相机小结。

8、及时练: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7页试一试(1、2号同学轮流操作)。

五、Windows98的关闭1、我们已经学习了怎样启动Windows98,那怎样关闭Windows98呢?2、请同学们自学P.16“四、Windows98的关闭”第一小节。

看完书后,单击开始按钮,你看到了什么?3、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开始菜单的内容和菜单命令的含义。

4、同学们阅读第16页的“读一读”了解一下开始菜单的命令作用及“快捷菜单”。

5、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关闭Windows98。

等关机30秒后,让全体同学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开机启动好Windows98。

6、(在开机启动Windows98时进行交流)你是怎样关闭Windows98的?教师小结:1、单击开始按钮;2、单击关闭系统;3、单击关闭计算机;4、单击“是”;最后还要关显示器。

全课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我们将会在以后的学习进一步研究Windows 98。

[教后记]主题: 画方形和圆形图形教学目的和要求1、习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让学生能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图形。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教学难点: “圆”、“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工具箱中的工具名称教师指工具,学生口答二、新课导入1、出示图例: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有些什么简单的图形?如果老师将这些图形移动一下,就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出示:其实许多规则的图形都是由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基本图形构成的。

同学想和老师一起用这些简单的图形去画出漂亮的图形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画规则图形”(投影出示课题)三、教学新课1、教学“矩形”画图工具(1)教学画长方形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②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先按下左键,再沿对角线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矩形;③当矩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

即可绘制出矩形。

(2)教学画正方形①选择矩形工具单击②按下Shift键后,再将鼠标指针指向画图区合适的位置,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正方形。

③当正方形大小合适时,松开鼠标左键。

即可绘制出正方形。

2、教学“圆角矩形”画图工具圆角矩形的画法同画直角矩形的画法方法一样,只是“圆角矩形”画出的长方形的四个角是圆角的。

3、教学“椭圆”画图工具(1)教学画椭圆引导:画椭圆和画矩形方法是相同的。

请学生讲一下操作步骤(2)教学画圆说明:画圆方法和画正方形的方法是一致的。

可以怎么画?4、教学“多边形”画图工具操作步骤:(师生讨论得出)教学画45度和90度角的拐角。

5、教学画一幢房子。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布局,提问:图形的组成以及每一部分是什么图形,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实现?(1)画房子的主体,用矩形工具(2)画房子的门,用矩形工具(3)画房子的窗户,用圆角矩形工具(4)画房顶,用多边形工具(5)画烟囱,用椭圆工具6、练一练画出下面的图形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画图工具?〔教后记〕主题: 画线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2、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

教学重点:曲线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鼠标器进行熟练地画图方法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引入画线的常用工具如果要画线,可以用使用工具箱中的(铅笔)、(直线)(曲线)等绘图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