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谷脑河古城水电站压力管道斜井塌腔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隧洞开挖塌腔处理安全措施

隧洞开挖塌腔处理安全措施

对掌 子面 、滑层 部位喷射厚 2 0 c m 的 C3 0混凝 土, 喷 混凝 土时 , 要将 掌子面 围岩 完全封闭 , 减 少 围岩外露 时 间 ,
3 4 ・
2 0 1 7 年第 7 期
提 高其 自稳性 。
3 . 2 堆碴反 压、 施工 回填 地模
东北水利水 电
渣。
( 4 + 5 + 4 + 5 + 4 + 5 + 3 ) m: 3 O m进 行搭配 。 工作 室段 开挖采 用短循环施 工 , 每 循环进尺 0 . 6 I T I , 开 挖完后及 时进行 支护 , 采用弱爆破 。
关键 。
1 现场 塌 腔 情 况
1 0号 主洞 上游 塌腔 处 当时正在 型钢 拱架 安装 ,掌 子 面左 侧拱顶 处突 然发 生岩块 滑层 现象 , 在极 短时 间 内形 成 大空腔 , 最 大深度达 到 4 m。滑落 的岩体将施 工台架 掩埋 ,
线
\ \ \ 、

开挖 工作 面全 部被塌方堵 住 。随后在 喷混凝 土抢险处理 过
[ 摘 要] 隧洞开挖过程 中围岩塌 方是 常发 生的事情 , 塌方后如何迅 速妥善 处理 , 保证 后 续安全
施 工十 分关键 。 本 文详细论 述 了大伙 房水库输 水工程 1 0号主 洞开挖过程 中 出现 了大断面塌腔
情况 , 对塌腔 原 因进行 了分析 , 论 述 了塌腔 处理详 细措 施 , 为类似 工程提供 了宝贵经验 。 [ 关键词 ]隧洞 ; 塌腔 ; 处理 措施 ; 大伙 房水库输 水工程
挖 及衬 砌断面 为马蹄 形 , 成 洞断面 直径 为 7 . 2 8 1 T I 。塌腔 段
隧 洞 岩体 厚 2 . 9 ~ 8 . 5 r n , 属于 浅埋 洞 段 , 以强 风化 岩 为 主 , 围岩类别 均为 V类。隧洞开挖 过程 中围岩塌方 是常发生 的

水电站压力管道开挖堵井处理措施

水电站压力管道开挖堵井处理措施

引水斜井开挖过程中处理堵井的常见方案先介绍下此工程的基本情况,引水斜井分上平、上弯、斜井、下弯、下平段全长共计198m,单斜井段128m。

斜井的开挖过程中采用先反井钻机进行直径1.4米导井开挖然后采用爆破的方式进行3.6米溜渣井扩挖,最后采用斜井全断面直径11米开挖。

采用溜渣井溜渣的方式。

其整体形式如下图:全断面洞径11m,中间溜渣井洞径3.6米在实际的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的渐变性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光面爆破的过程中,由于主爆孔间距、孔深、装药量等控制不到位导致在爆破的瞬间大量岩石同时挤入溜渣井或岩层整体跌入溜渣井时常发生堵井现象。

根据堵井深度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一.井口位置因大量的虚渣聚集在井口位置呈现出凸起就像个小山包一样鼓起。

二.大量的虚渣在通过溜渣井下溜的过程中,因岩石直径过大以及溜渣井身洞径大小的不均匀性而导致的堵井现象,这种情况下井口位置一般呈现出凹形。

先就这两种堵井形式的区别而言。

前者堵井段相对较小,一般根据实际全断面开挖洞径的大小堵井段大小可为3—8米不等。

堵井段的大小可有如下公式(1)求得:h=(3.14R2H-V)/3.14 r2R:斜井全断面来挖半径与溜渣井半径差。

r:溜渣井半径。

H:斜井全段面控制开挖单炮进尺。

h:堵井段长度。

V:堵井井口上部剩余虚渣量。

对于第二种情况而言因堵井距离较长更难以确定实际长度,但同样可由公式(1)确定。

根据实际情况这种情况下堵井长度一般从十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堵井的影响我就不多说了,它带来的影响是时间﹑人力、财力上得浪费。

对整体的施工进度更是很大的障碍。

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是可以在保证孔深、布网及控制单响的情况下来预防堵井的发生。

而一但出现堵井我们又怎能束手无策呢。

就我在项目上遇到的情况而言就处理方法做如下介绍:就第一种常见的堵井现象而言,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溜渣井井口位置在不方便机械施工的情况下可以依靠人工在井口凸起部位将虚渣扒向周边露出井口的围岩状态。

水利枢纽溢洪洞陡坡段冒顶塌方处置方案

水利枢纽溢洪洞陡坡段冒顶塌方处置方案

水利枢纽溢洪洞陡坡段冒顶塌方处置方案1 工程概况××水利枢纽溢洪洞是黑河水库的要紧泄水建筑物, 位于大坝石岸。

全长522. 544m , 由入口引渠段、溢流闸室段、洞内陡坡段、反弧段、平洞段及出口明涵段、扩散段和挑流鼻坎段组成。

各洞身断面均为圆拱直墙形, 开挖断面由入口段B×H =14. 7×17. 8m变成陡坡段结尾B×H= 13. 20×14. 80m。

工程所在区域基岩为前震旦系宽坪群大镇沟组(A nzKd)变质岩, 岩性以云母石英片岩(Se)、绿泥石片岩(Sc) 及钙质石英岩(Q u) 为主, 间有沿后期断裂而侵入的石英岩脉(q)、云煌斑岩脉(x) 及斜长斑岩脉(N ) 散布。

洞室以强风化云母石英片岩为主, 间有部份绿泥片岩和少量钙质石英岩。

大部份是岩体破碎、易风化的软弱基岩, 风化严峻, 裂隙发育。

断层数量多, 而且彼此交织, 地质勘探不能详细提示地层状况, 其中阻碍较大的F5 断层宽度1. 5m , 阻碍带16m。

在隧洞开挖掘至0+ 090 时发觉一条新的断层, 宽度1m。

F5 断层与该断层相互切割, 其充填物均为断层泥、角砾岩、石、屑, 微胶结散粒结构, 遇水极易软化塌陷, 严峻时呈流淌状, 属极不稳固的V 类围岩。

全洞地质条件差, 不稳固性的(ì类) 和极不稳固的(í类)占50% 以上。

洞身开挖断面大, 成洞条件差。

陡坡段坡比为1: 2 (≈ 26. 7°) , 不能利用大型开挖及混凝土施工设备, 施工效率低, 进度慢。

陡坡段沿线侧墙高度、底宽和顶拱圆半径慢慢转变为异型渐变段, 施工难度大。

2 陡坡段塌方情形2. 1 塌方通过溢洪洞陡坡段上中导洞贯通时刻为2000 年9 月6 日。

由于地质勘探未查明无名断层的存在, 施工当中事前没有采取得力方法, 致使了第一次塌方。

由于类似小规模的塌方在以往洞室开挖中时常发生, 并未引发足够重视。

自强水电站尾水隧洞塌方处理技术措施

自强水电站尾水隧洞塌方处理技术措施

自强水电站尾水隧洞塌方处理技术措施摘要:自强水电站地下厂房尾水隧洞开挖断面尺寸5.6m×5.3m(宽×高),岩性为P2c+d厚层灰岩、T1y3泥岩和泥灰岩。

施工过程中出现5次大的塌方,其中尾主0+115.3至尾主0+130.0桩号段在开挖及一期支护完成后,在进行底板清理,准备钢筋混凝土永久衬砌的过程中出现大规模的失稳破坏,长度约15m,塌方量约2950m3,顶部塌空高度约32m。

为此特制定了洞身塌方处理措施,先固结塌方体,后开挖的总体方案,并采用了灌浆固结塌方体、喷锚支护、钢拱架、回填灌浆等技术措施,成功地处理了塌方,保证了施工进度,可为以后类似工程塌方治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尾水洞,塌方处理,回填灌浆,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自强水电站枢纽工程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与毕节地区织金县交界凹河处。

电站枢纽工程由拦河坝、引水系统、地下厂房等建筑物组成。

拦河坝为重力坝,引水发电系统布置在右岸,由塔式进水口、有压隧洞、压力钢管等建筑物组成,地下厂房位于东风电站库尾凹河左岸。

电站装机3台,总装机容量18MW,引用流量10.26m3/s,额定水头207m。

地下厂房布置在凹河左岸山体内,为地下厂房,埋深150~170m,距岸最短距离为260m,主厂房轴线方向N17.5°E,开挖外形轮廓尺寸为50.1×13.2×19.85m(长×宽×高),出线系统位于进厂交通洞出口▽975.0高程平台,包括主变场、中控楼和开关站,总尺寸为41.5×21.9m(长×宽)。

引水系统从桩号引3+628.687m以90°竖井变向为N57.5°E经“卜”形分岔进入地下厂房,竖井至厂房段长约238m,压力钢管主管内径1.8m。

三条尾水洞合并成一条尾水洞进入下游河道,尾水洞总长约268.26m,其中尾水主洞长218.26m,城门洞形,开挖断面尺寸5.6m×5.3m(宽×高),一期支护根据围岩类别,支护厚度分别为10cm、20cm,混凝土衬砌厚度50cm。

水工隧洞塌方处理方案

水工隧洞塌方处理方案

水工隧洞塌方处理方案作者:王亮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4年第6期王亮(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摘要:引水隧洞塌方段处理方案的科学选择,根据现场实际采用喷C20 砼封闭、超前注浆管棚、灌浆、钢拱架支护跟进的方法快速通过塌方段。

关键词:引水发电隧洞施工塌方小管棚处理1 工程简介张掖黑河宝瓶河水电站地处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青海省祁连县之间的黑河的潘家河沟至夹道沟河段内。

工程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主要任务是发电,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23MW,属中型三等工程,其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工程所处区内山高坡陡,海拔高程均在2475m 以上。

坝址距下游发电厂房(左岸)8.0km。

引水发电洞进水口布置在坝体上游左岸的山坡上,为有压竖井式进水口,进口底板高程2491.00m,设计引用流量为98m3/s;进水口前布置有3 孔直拉式拦污栅,单孔孔口尺寸为4.0m×10.0(宽×高),栅后接喇叭口段和闸室段。

闸室段设置检修平板钢闸门1道,孔口尺寸为6.0m×6.0m (宽×高)。

进口段总长19.5m,闸室后经15m 长的渐变段与直径φ5.8m 的引水隧洞洞身相接,主要由引水发电洞、调压井和压力管道等建筑物组成。

全长约7500m,底板纵向坡降0.1%。

2 塌方概况在2010 年10 月22 日上午,施工队伍在引水发电隧洞桩号4+383~4+384.2 段拱架喷射混凝土时,拱部及左侧开始出坍塌,将一榀拱架上部砸毁,为避免出现大面积塌方,施工队伍在未修补拱架的情况下及时喷射混凝土,但在喷射混凝土过程中时有碴体掉落。

直至下午14 点20分左右,拱架边墙部分混凝土将要喷完,拱部再次出现滑塌,且塌方体数量较多,将未喷拱架砸毁、开挖台车掩埋。

10 月23 日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针对此处塌方召开了现场会议,会议决定:为确保施工安全,避免塌方继续向下游扩散,决定将桩号4+415~4+391 段已支护钢拱架段落内部加设钢拱架加强支护,同时每榀拱架采用12 根6m 长Φ28 锚杆固定,喷射20cm厚C20 混凝土封闭。

关于大断面斜井不良地质段塌方处理措施

关于大断面斜井不良地质段塌方处理措施

关于大断面斜井不良地质段塌方处理措施摘要:大断面隧洞斜井施工过程中,因复杂的地质情况及各种因素影响,围岩坍塌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施工的安全、进度、质量,根据塌方原因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处理方案,实施后达到了预期效果,保证了后续施工安全,塌方处理方法及施工经验可为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大断面;斜井;塌方;处理;措施1 概述1.1 工程概况某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游河段,布置4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00MW,为一等大(1)型工程。

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右岸溢洪道、右岸泄洪放空洞、左岸引水系统、左岸地面厂房等建筑组成。

1.2 斜井布置型式引水隧洞布置在左岸,4条引水隧洞平行布置,间距31m。

斜井斜线长度为45.28m,位于引水隧洞桩号为引0+247.629~引0+273.664,倾斜角度55°,两端接上弯段和下弯段,开挖断面为圆形,开挖直径为14m。

2、斜井塌方情况简述斜井导井已全部形成,在即将扩挖挖完成时,斜井上拱部位出现塌方,塌方环向长度约18m、高度约23m、最大底宽达10m的空腔,塌方情况具体见图1。

图1 斜井塌方示意图3、塌方原因分析1号引水隧洞斜井段桩号引10+260处发育f1断层,断层与洞轴线成约60°夹角,并斜向上切过2号隧洞。

f1断层:状为NE40° NW∠45°,主带宽1~2m,带内充填蚀变泥和岩块,遇水易软化,强度较低;断层影响带宽约2.0m,断层影响带内岩体破碎,以块裂结构为主,强度较低。

受断层影响该段岩体风化强烈,以弱风化为主局部强风化,局部有渗水,f1断层影响范围内,围岩不稳定,为IV2类围岩。

断层上部岩体受裂隙切割后沿f1断层发生滑动、坍塌破坏,继而引起上部岩体卸荷松弛,变形持续发展,导致坍塌范围持续扩大。

4、塌方处理措施根据参建四方现场勘查,确定外运石渣回填形成施工平台,对上部空腔采取回填混凝土+锚筋桩进行固定、对下部悬空采取型钢及钢筋混凝土拱圈+锚筋桩加固的处理措施,具体见附图2。

木里河俄公堡水电站引水隧洞塌方处理方案

木里河俄公堡水电站引水隧洞塌方处理方案

木里河俄公堡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引6+990~引7+000.2段塌方处理方案一、施工情况及塌方状况2009年12月8日晚,引水隧洞掌子面开挖至引6+995处,围岩揭露情况为拱部偏左侧出现断层,碳质板岩夹薄层状砂岩,其间夹杂云母有煤炭并伴有渗水,围岩破碎自稳能力极差.2009年12月8日21时许,掌子面左上方出现小股状渗、涌水现象并伴有滑塌落石,21:30时许,隧洞掌子面拱部突然大规模滑塌,数吨重巨石从掌子面滑移,砸坏格栅拱架4榀,其后滑塌顶部不断有小规模岩体掉落并伴有较大渗水,塌体岩面极光滑有侵水印迹,岩体风化遇水呈粉状,呈现完全失稳状态.基本稳定后我部及时对岩面进行喷混凝土封闭,塌腔最大高度约8.0M.二、塌方原因分析1、地质原因:引6+990~引7+000.2段为V类围岩,处于设计蓝图上二家铺子断裂带处,实际开挖后揭示为断层滑移段,岩面非常破碎,碳质板岩夹薄层状砂岩,其间夹杂云母,有煤炭并伴有渗水,自稳能力极差,岩体风化后呈粉状,极易遭受水体侵蚀失稳.2、地下水原因:引水隧洞引6+990~引7+000.2段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下,其上原地表有一常年流水地五一沟.塌方段处于断层滑移段,围岩极为破碎、杂乱,有碳质板岩、白云质岩、砂岩等几种围岩,地下渗水使岩体吸水饱和,粘结性减弱,丧失自稳能力,从而导致围岩坍塌地形成.三、施工处理方案1、引6+990~引7+000.2段按V类围岩特殊段施工,并把原设计地格栅拱架现改为I18钢支撑,间距为50cm,每榀钢支撑左右侧各增设两根锁脚锚杆,采用双层网片,其他参数不变.2、对拱顶塌方处空腔岩面采用C20喷射混凝土封闭,厚度20cm;3、为保证施工时安全,对钢支撑上部拱圈设C20喷射砼护拱,厚度60cm;3、对左侧边墙及拱顶塌腔采用C20混凝土回填,工程量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核定;4、本次塌方段处理所涉及到地工程量,根据现场实际发生地工程量计;5、引6+990往上游施工方案待开挖揭示断层走向和围岩情况后再行确定方案;6、加强洞内地监控量测,塌方段自引7+002始每纵向间距5m埋设一处拱顶沉降观测点;拱架底脚每3榀埋设1组水平收敛观测点,每日早晚各观测1次,掌握初期支护地变形状况,以确保施工安全.附件1:塌方段处理断面图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木里河俄公堡水电站工程经理部二00九年十二月十日。

压力管道下平段塌方处理施工技术

压力管道下平段塌方处理施工技术

工程管理压力管道下平段塌方处理施工技术贾绪锦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第二分局,河北涿州 072750摘要:文章论述了新疆齐热哈塔尔水电站下平洞室塌方处理施工技术,工程中围岩主要以Ⅴ类为主,围岩破碎,施工难度大,地质比较复杂,需特别加强施工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常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已不能适应现在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型施工管理体制需要,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保证措施,才能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及施工进度。

文章针对下平洞室塌方处理及复杂围岩洞挖施工进行了分项分步编制,这样使整个施工组织更加具体详细,希望能给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压力管道;塌方处理;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V5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30-0112-041 工程概况压力管道下平段总长388m,目前已完成从斜井下弯段至塌方处开挖(桩号为K0+634.5),共计264.5m,下平段剩余123.5m开挖施工。

压力管道钢衬内净尺寸为φ4.5m,开挖尺寸为6.18m*6.18m,衬砌厚度为0.6m,开挖形呈城门洞型。

围岩主要为O-S1角闪斜长板岩夹片岩,薄层状夹中厚层状,上覆基岩厚约50~160m。

岩层产状为NW315~330°SW∠20°~40°,倾向坡内,位于断层F4上盘,片理裂隙均与洞线大角度相交,结构面发育,岩体较破碎,位于地下水位之下。

2 塌方描述及采取措施2012年9月16日上午09:50下平段开挖至K0+634.5时,作业工人正进行钢拱架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发现掌子面部位岩性发生变化,伴有掉块发生,岩石呈现黑色胶泥状,风化严重比较破碎,有软化现象,没有强度,为确保施工安全,及时采取喷射C25混凝土进行封闭,但掉块严重,夹杂有渗水现象,封闭混凝土无效,工作面掉块加剧,针对这一状况现场管理人员当机立断疏散现场作业人员,迅速离开施工现场,塌方高度约15m,长度约8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 。其 中 : 平段 ( ) 下 管 0+17 ~( ) 5m 管 0+18岩 9 体 新鲜 、 较完 整 , 石 中硬 一坚硬 , Ⅲ类 围岩 , 岩 为 局 部 围岩 稳 定性 差 ; 管 ) ( 0+18一( ) 9 管 0+2 1岩 5 体 较完 整 , 围岩 弱卸 荷 、 风 化 , 覆新 鲜 基 岩较 弱 上 薄, 围岩 类别 为 Ⅳ类 。1 、# 3 支 管 均 处 于 断层 # 2 、# 下 盘影 响 带 中 , 岩石 软 化 、 化 , 泥 岩体 呈碎 裂 一散 体 结构 , V类 围岩 。 为
第3 O卷第 6期
2 1年 1 01 2月






Vo _ 0.No 6 l3 .
De .. 0 1 e 2 1
Se u n i h a W ae P w r tr o e
杂谷 脑 河 古城 水 电站压 力 管 道斜 井 塌腔 处 理 方 法


进 , 赵

6 09 ) 10 1
( 四川华电杂谷脑水 电开发有 限责任公 司, 四川 成都
要: 古城水电站压力管道斜井段扩挖时遭遇了大塌腔 , 在塌腔处 理中 , 采用加强支护 、 分期 回填的方法 , 取得 了良好 的效
果 。对于斜井施工 中的顶斜井 ; 塌腔 ; 处理 ; 古城水电站
不 久钻 头 附近发 生泥 、 、 石 水混 合 物 塌方 约 30n 0 l
( 1 。施 工方 最 初 沿 第 1次反 井 钻 机  ̄ 1 图 ) p 6先 2
上 平段 及 斜 井 段 具 体 的 围岩 分 段 及 分 类 如 下 :管 ) ( O+0~( ) 管 0+7 . 5 6为绢 云 母 千枚 岩 岩 体, 围岩 类 别 为 Ⅳ 类 ;管 ) 7 . ( 0+ 56~( ) 管 0+
中图分类号 :V 2;V 3 T 54 T 5 T 72;V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1 14 2 1 0 -190 10 - 8 ( 00)60 4 -3 2
1 工 程 概 述
为 石英 千枚 岩岩体 , 围岩类 别 为 I V类 。 ( ) 管 0十
1 5一( ) 1 管 0+16 7 9为石 英 千枚 岩 夹 薄 ~中厚 3 .4 层 变质 砂 岩 , 岩石 中硬 一坚硬 , 围岩 稳 定 性好 , 围 岩类 别 为 Ⅲ类 。
3 塌腔 形成 经过
管 总长 1 18I。其 中斜 井段 长 10 8m( 2 . I T 0 . 桩号 为
管 0+ 3 . 0 5 9~管 0+1 6 7 , 度 为 6 。 开 挖 断 3.)角 0,
面 为 82m, . 钢管 内径 为 62r。古 城 水 电站压 力 . n
管 道 大规 模 开 挖 主要 于 5 1 . 2汶 川 特 大地 震 后 进
古 城水 电站 位 于 四川 省 阿坝 藏族 羌族 自治 州
理 县及 汶川 县境 内 的杂 谷 脑 河 上 , 杂 谷 脑 流 域 属 水 电规 划 “ 库 七 级 ” 发 规 划 方 案 中 的第 七 级 一 开
梯级 电站 。古城 水 电站 采 用 引 水 式 开发 , 工程 主 要 建 筑物 由首 部 枢纽 、 水 隧洞 、 压 井 、 力 管 引 调 压
0+ 4 4~( ) 9. 管 0+9 5为 断 层 带 , 岩类 别 为 V 围
类 ;管 ) ( 0+9 5一( ) 管 0+1 0为 断 层 下 盘 影 响 1
带, 围岩 类别 为 V类 ;管 ) ( 0+l0~( ) 1 管 0+15 1
震 前 , 力管 道 斜 井 段 开挖 采 取 反 井 钻 机 施 压
工方法 , 于下平段及下弯管段开挖完成后进行 。
反 井钻 机 安 装 在 上 弯 管 位 置 , 进 时 , 导 孔 钻 先 q1  ̄ 6曾两 次穿 越斜 井并 钻进 至 下管 段 , 均在 反 2 但
提 钻扩 孔 ‘ 0 于断层 处 发生 卡钻 , 第二 次 p 4 0时 1 且 卡 钻 时钻 杆扭 断 , 头 卡 于 断层 带 管 0+1 8处 , 钻 0
道 和厂 区枢 纽 组 成 。 压力 管 道 主 要 由上平 段 、 斜 井段 、 下平 段 、 管 段组 成 , 管 总长 2 7 3m, 支 主 5 . 支
下平 段 岩石 为 志 留系 茂 县 群 第 三 组 ( m 3 Sx)
绢 云千 枚岩 、 灰色 石英 千枚 岩 、 ~中厚层 变质砂 薄
9. 4 4为 断层上 盘 影 响 带 , 岩类 别 为 V类 ; 管 ) 围 (
导 孔进 行反 向人 工 扩 挖 , 划从 侧 面 与第 2次 反 计 井 钻反 提 的 ‘ 0 p 40扩 孔 相 接 后将 钻 头 取 出 。 当 1 人 工反 向扩 挖完 成 3 I 8I 至管 0+15处 , T 1 由于 偏 心 较大 , 未能 从侧 面与 卡钻位 置 相接 。 随后 , 工方 在 反 井 钻 下部 导 井 钻 头 下 方进 施
古 城 水 电站压 力管 道斜 井段 出露 基岩 为志 留 系茂县 群第 三组 (mx ) 云母 千 枚 岩 、 云母 石 S 3绢 绢
英 千枚 岩 。 ( ) 管 0+7 . 5 6一( ) 管 0+10段 为 断 1 层 及 其 影 响 带 , 层 产 状 为 N 0 W/ E 1 。~ 断 7。 N 0 1 。起 伏 。断层及 其影 响带 内基 岩软 化 、 5, 泥化 。
行 , 于工 程 地 处汶 川 县 境 内 , 由 受地 震 影 响 较 大 , 加 之工 程地 质情 况 较差 , 斜井 段受 断层 带影 响 , 因 而工程 施 工期 的安 全及 运行 期 的稳定 是古 城压 力
管 道施 工 的一 大难题 。 2 压 力管 道工 程地 质情 况
3 1 震 前 导 井施 工情 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