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安全环境2010(一)

合集下载

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2010.10.09)

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2010.10.09)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0〕1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进一步提高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制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二○一○年十月九日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一、总则(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以下简称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三)地下矿山企业应按本规定要求期限安装使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并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各系统正常运行。

(四)县级以上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矿山企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的监督检查工作。

二、安装标准(五)监测监控系统。

1.地下矿山企业应于2011年底前建立采掘工作面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采掘工作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主要工作地点风速的动态监控。

(1)一氧化碳传感器设置。

①采用压入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和距离巷道出口10-15m回风流中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抽出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风筒口与工作面的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采用混合式通风的独头掘进巷道,应在距离掘进工作面5-10m混合风流处设置1个一氧化碳传感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0.3m,距巷壁不得小于0.2m。

战略环境(2010改)

战略环境(2010改)

序号章节页码1第三章第一P72 2第三章第一P72 3第三章第一P744第三章第一P74 5第三章第一P76 6第三章第一P75 7第三章第一P78 8第三章第一P77 9第三章第一P86 10第三章第二P86 11第三章第二P89 12第三章第二P9113第三章第二P9114第三章第二P8715第三章第二P87 16第三章第二P87 17第三章第二P90 18第三章第二P9019第三章第二P9520第三章第二P90判断题问题战略概念最早在中国出现,使用也最广。

瑞士的若米尼认为:“战略是为了战争目的运用战斗的学问。

”按军事行动的基本样式划分,战略类型可分为扩张战略和自卫战略。

目的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国内战略环境中对战略具有直接影响的是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综合国力状况。

国内社会环境和自然国际战略环境的核心问题是战争和和平问题。

联合国是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国际机构,是当今世界解决国际争端有效的多边合作机制,为国际国家主权是国际社会不可动摇的基石,也是构成国际安全体系的基础。

1949年,以美国为首组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战后建立的第一个军事集团。

20世纪90年代,以两德统一、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为标志,两极国家战略格局宣告结束。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经济集团。

1970年,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621世纪初,世界新的军事战略格局主要呈现为“一超多强”的结构和态势,在这样的格局中,美国占据最为主动的地位。

20世纪90年代“三圈”战略格局论中,“三圈”战略格局是指在欧洲以德国为中心、在美洲以美国为中心,在亚洲以东盟日本、中国为代表的政治、军事、经济圈。

“三环”战略格局是指内环是美国,中环是欧洲各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及独联体各国和亚洲少数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为外环。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十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及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作者:杨丹志2011-6-13 11:07:26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1)2010年是近10年来朝鲜半岛局势最为危急的一年。

不仅世人关注的六方会谈迟迟未能重启因韩国天安号巡逻舰爆炸沉没等突发事件引起的一系列连动效应更使朝鲜半岛局势急转之下进入新一轮动荡时期。

2010年11月23日朝鲜在韩国军演的刺激之下炮击延坪岛并造成韩方人员伤亡韩美随后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韩国也在延坪岛附近海域持续举行高强度军事演习更使得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爆发冲突的危险也急剧上升。

朝鲜与美韩同盟两个敌对方一度将战争边缘政策演绎至极至。

然而令分析家们大跌眼镜的是此前曾严厉警告将对韩国持续军演进行严厉反击的朝鲜却声称韩方的演习不值得回应。

在保持克制的同时呼吁全民族开展反战运动。

同以往一样朝鲜的出人意料之举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随着2011年新年的到来朝鲜方面和韩国方面均对外释放出一些和解的信号。

朝鲜半岛局势似乎出现一些缓和的迹象。

但鉴于导致朝鲜半岛危机的深层次矛盾未能化解敌对各方互信缺失当下及未来中长期内冲突和对抗的逻辑仍然支配着朝鲜半岛。

在该地区爆发刚性冲突的危险仍将长期存在。

这也使得2011年的朝鲜半岛局势更显扑朔迷离。

一、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从战争边缘到重启和解之门?2010年3月26日正在韩国西海域参加军事演习的韩国海军天安号爆炸沉没。

46人死亡。

天安号事件很快在朝鲜半岛乃至东亚引起了连动效应。

自此朝鲜半岛局势开始了持久的动荡。

朝鲜半岛危机与对立各方的战争边缘政策天安号事件后韩国总统、韩国外交和通商部反应强烈指责朝鲜策划实施了这次对天安号的攻击。

并就今后如何制止和防范朝鲜的挑衅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韩国总统李明博在特别演讲中指出朝鲜半岛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点。

朝鲜将为侵害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朝鲜船只将不能通过韩国控制的任何水道[在过去朝韩双方关于海上交通的协定中朝鲜船只可以通过韩国控制的部分水道。

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思考2010

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思考2010

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思考王黎阳摘要:国家安全战略是从国家和国际的全局高度筹划和指导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方略。

就国际形势而言,我国与西方大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所面临的安全环境日趋复杂;从国内情况看,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带来强大发展动力和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

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传统安全威胁依然重要,但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

中国必须适应国家安全形势的变化,确立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观,构建相应的国家安全战略。

关键词:中国国家安全积极防御现在及今后几十年时间是我国实现民族复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并将在多重指标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此外,世界演变与中国社会转型同步进行,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将越来越深。

因此这一阶段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将随着国际国内多重因素而出现新的问题、呈现新的特点。

这时候,明确我国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尤其是其中的机遇与挑战,对于维护我国安全利益,建设良好的和平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机遇(一)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国际格局多级化进程加快,世界战略力量对比均衡化总体对中国有利。

第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造成各国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国际国内事务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

第二,与美苏冷战时期相比,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制度、国家利益的对抗逐渐淡出国际社会中央舞台。

第三,关于国际格局,美国陷入反恐战争、中东等多重困境,与伊斯兰世界矛盾加深,霸权扩张势头受阻,此外金融危机、医疗改革、金融监管漏洞等国内问题一定程度上牵制了美国对国际事务的投入。

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等竞相发展。

第四,国际竞争可控化与国际关系机制化、有序化增强。

在与大国关系上,中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处在同步协调、改善发展的阶段,总体走势上都在向前发展。

同时中国在东盟、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周边安全合作机制中努力发展,与大部分陆上邻国解决了边境纠纷。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2010、2011安全形势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2010、2011安全形势

被歪曲的中国国家安全形象
熊光楷 近一个时期以来,外界对中国的发展,特 别是军事力量的发展存有不少误解甚至一 些扭曲,“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 论”、“中国强硬论”等论调纷纷登场。
据英国广播公司2010年4月公布的 民调显示,51%的美国公众对中国 持负面看法,欧洲公众对中国存在 负面看法的更多一点。
荒谬的学说
建构主义主张:英国有500枚核武器,美国 不会感到威胁,朝鲜有5枚核武器,美国的 安全受到极大挑战。 印度是“民主国家”,与西方“同质”文 化;中国是“独裁国家”,与西方“异质” 文化。
二零一零年 三月十四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1500次!
这是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每年与外军举行的 联合军演与训练次数。 同美国士兵并肩“作战”的日本、韩国、 澳大利亚等传统盟国,印尼、泰国、新加 坡等友好的非盟国,最近甚至还加上了曾 经的宿敌——越南。独缺中国。
军事观察员吴健分析: 凭借在日韩总共将近8万的兵力,再加上盟 友日韩的军事力量,“美军将在东北方向已 经牵制住我们的沈阳和北京军区”。 “美国就是把日本和韩国当作对付中国的两 个锚,如果说还要算上遥远的澳大利亚,就 是三根锚扔在我们家门口”。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2010年中国安全形势
安全环境新挑战
2010年美军 在中国周边频 繁联合军演
美军在中国周边搞军演
1、2010年2月,在泰国举行的“金色眼镜蛇2010”多国军演。 2、2010年3月,美韩“关键决断”年度军演。美韩军演多以陆战为主。 3、2010年5月,美、印尼等9国在文莱举行“卡拉特”军演,该军演为美国 太平洋第七舰队与部分东盟国家定期举办。 4、2010年6月-8月,美、日等14国在夏威夷举行“环太平洋2010”联合军演。 参演兵力包括34艘战舰、5艘潜艇、上百架军机和2万多人,为世界最大规模 演习。 5、2010年7月,美韩因“天安舰”意外沉没,展开代号为“不屈意志”的军 事演习。最后没参演的华盛顿号航母意外成了主角。 6、2010年7月,参加“吴哥哨兵2010”军演的美军人员列队接受检阅。 7、2010美日海军年度联合军演,是美日每年上百项联合演练中规模最大的。 8、2010年8月,美国、越南在南中国海举行两国历史上首次联合军演。图为, 越方人员参观参加演习的乔治· 华盛顿号航母。 9、2010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举行“草原之鹰”3国军演。美军参演约50人。 10、美韩年度军演“已支自由卫士”。朝鲜认为2010年度该军演是针对朝鲜 的“全面战争演习”和“核战争演习”。9月初美韩还将继续在黄海举行反 潜联合演习。

军事理论重点(1)

军事理论重点(1)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国际安全形势的特点1 传统的军事国防安全仍然在全球安全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2 经济全球化将导致并加速非传统安全因素的传播3 传统的军事国防安全仍然在全球安全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4 经济全球化将导致并加速非传统安全因素的传播5 国家安全环境进一步宽泛和复杂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

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

一、我国周边地理环境及其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一)边界线长相邻国家多与我国有共同边界的国家有14个。

陆地边界线总长22000千米。

海疆线长大约32000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

我国的领土面积960+300=1260平方公里(二)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复杂印度:9.82亿印度尼西亚:2.06亿俄罗斯:1.47亿日本:1.26亿巴基斯坦:1.48亿孟加拉:1.25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存;各国所奉行的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不同(三)地缘战略位置重要世界分为两大地缘战略区,即海洋地缘战略区和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

美国属于海洋地缘战略区,中国属于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

中国的战略位置成为牵制和对付两大战略区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的国家。

对国家安全环境起决定作用的是地缘政治因素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一)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二)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三)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四)解决了与大部分国家的边界问题“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在中亚地区,“上海合作组织”从原来的边境地区军事互信机制发展为政治、经贸、文化等全面合作的国际组织。

在东南亚地区,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基本完成,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前景广阔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为内涵的新型安全观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以大小国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上海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安全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点合作领域,核心是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

2010年国内大事记(半月谈2010年1-12月)

2010年国内大事记(半月谈2010年1-12月)

国大事记(2010年)1月7日,新华社报道,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北京银行、中国银行和成都银行作为主要出资人筹建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1月10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1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数学家谷超豪和航天专家孙家栋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

中国汽车产销量首居世界第一。

1月11日~1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

会议总结了2009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究部署了2010年的任务。

1月13日,新华社报道,针对内蒙古、新疆等地的雪灾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决定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

近期,我国北方省份连续发生强降雪天气,局地降雪、降温突破1951年历史极值。

1月18日~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会议对电力、煤炭、焦炭、铁合金、电石、钢铁、有色金属、建材、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近期淘汰落后产能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

1月21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这是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1月2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通知》。

1月29日~2月12日,国务院法制办在其网站上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文,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1月31日,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gb18401-2010c类

gb18401-2010c类

gb18401-2010c类GB18401-2010C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的标准,主要规定了工业产品在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技术要求。

它的发布是为了改善工业产品的质量和环境保护,以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对质量和环境的重视程度。

GB18401-2010C类标准以化学环境指标,安全要求,生产工艺等划分为不同类别,主要涵盖了服装、家具、家用电器、汽车等行业的产品。

另外,标准还规定了质量和安全标准测试的方法。

首先,GB18401-2010C类标准规定了化学环境指标,包括物理-化学特性(如抗腐蚀性,色彩持久性,耐温性)和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粉尘等)。

其次,标准规定了安全方面的要求,包括防止电气火灾及有害的机械伤害的产品安全设计,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要求。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产品的生产工艺,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此外,GB18401-2010C类标准还规定了质量和安全标准测试的方法。

包括实验室测试,实物试验,现场检验等多种方法,加以系统地、客观地、准确地评价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找出不符合标准的产品。

为了确保GB18401-2010c类标准的执行,国家相关部门还将对涉及产品的经营单位和生产单位进行严格的认证和监督检查,以确保其符合国家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GB18401-2010C类标准的出台,对于改善工业产品的质量和环境保护,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对质量和环境的重视程度有着巨大的意义。

所以,未来GB18401-2010C类标准会被更多的企业和消费者所采用,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维护我国环境质量做出贡献。

最后,GB18401-2010C类标准的出台不仅提高了工业产品的质量认证要求,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更大的进步,同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肯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国周边安全形势
(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具体问题
综合实力排在世界前25位的国家中有8个在我周边 世界25支最大的军队有7支在我周边(美俄日印越 韩和台湾地区) 世界有核国家中的四个在我周边(美俄印巴和可能 的日本) 全球十大经济体中的四个在我周边(美日俄韩) 世界五大力量中心的三个在我周边(美中俄日)
经济权益争夺涉及六国七方:中、越、菲、马、印尼、文莱、台
提出主权要求的有五国六方:中、越、菲、马、文莱和台湾
实际已被四国五方分割控制:我7、越29、菲10、马5、台1
我海域被分割、岛礁被占领、资源被掠夺 面临谈不拢、打不得、挡不住、但又拖不起的严峻局面
谁能掌握中亚的能源出口,谁就能把握世界未 来能源的方向和分配。而谁能把握世界能源的方向 和分配,谁就能主导世界
基本定位:合作国家的附庸;
二是探索独立自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学会在 参与国际多边机制中,实现我国的安全利益; 三是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 心的新安全观。
四是以合作促和平,以斗争促合作。
调整中国自身战略和行为方式,应对新的安全挑战
“一大平衡”:独立自主与参与国际合作。 “两大关系”:国际规则与国内体制;融入国际制 度与改造国际制度。 “三大难题”: 中国的弱势地位造成的在国际合作中的相对不利 处境; 地区安全机制中近年来出现的共同对付中国的倾 向; 现行国际规则中存在的某些不公正、不合理甚至 损害中国利益的情况。
三、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一、我国周边安全形势
(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具体问题
课堂讨论: 主题:你认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领域最突出的问 题是什么? 分组安排:同学按照座位自由组合,原则每组成 员不超过10人。每组选定一人作为小组发 言代表,讨论结束后到讲台发言与全班交 流所在小组讨论情况,发言时间3分钟。
一、我国周边安全 (二)进入新世纪我国周边环境总体态势
1、周边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增加 2、东北亚局势趋于复杂 3、东南亚稳定中有动荡 4、俄罗斯、中亚战略形势出现新的变数
5、南亚、西亚局势出现剧烈震荡
我国周边四大战略争夺地块: 西北-里海中亚地块 西南-印巴南亚地块 东北-朝鲜半岛地块 东南-东盟国家地块
中国安全环境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军事大国的安全利益关系
共同安全利益大于冲突性安全利益
有利 有利
不利
共同安全利益小于冲突性安全利益
总体判断:共同安全利益大于分歧的安全利益
•防止大战和新冷战局面发生是中国与周边国 家最大的共同安全利益
•防止地区军事冲突的发生也是中国与周边国 家的共同安全利益
重要内容提示:
把握中国国际角色的三个重大变化: --中国由一个十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变 成一个迅速崛起的、并对地区和世界事务越来 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中国由国际体系的反对者、旁观者正在变 成一个积极参与者和改造者。 --中国由一个过去被国际社会忽略或偶而借 助的对象正在变成一个既被重视、又被借重、 同时又加以防范和制约的对象。

格亚阿 鲁美塞 吉尼拜 亚亚疆


黑海
土耳其

哈萨克斯坦
巴库 乌兹别克斯坦 海 伊拉克 土库曼斯坦 吉尔吉斯坦 塔吉克斯坦 伊 朗 沙特阿拉伯 波 斯 湾 也门 阿曼 阿富汗 巴
蒙古
韩国 日 本

斯 坦 印 度
台 湾
泰国
一、我国周边安全 (三)如何看待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1、总体上我国安全环境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之一, 但形势又相当严峻
担心战略平衡向中国倾斜的国家
调整中国自身战略和行为方式,应对新的安全挑战
“一大平衡”:独立自主与参与国际合作。
“两大关系”:国际规则与国内体制;融入国际制度 与改造国际制度。
“三大难题”:
中国的弱势地位造成的在国际合作中的相对不利处境; 地区安全机制中近年来出现的共同对付中国的倾向; 现行国际规则中存在的某些不公正、不合理甚至损害 中国利益的情况。
2、新老问题交织
3、美台关系的上升和渐近式台独发展影响
4、中美俄大三角关系扑朔迷离
5、周边地区热点问题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不容 忽视
21世纪初我国安全环境中,东部 沿海是我安全的重点方向,核心是台 湾问题;西部边疆是我安全的次重点 方向,核心是反对民族分裂。 东西两个安全方向上的斗争又是 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的。我们一定要 充分估计到当前安全形势的复杂性、 严峻性。
(四)如何选择我国的对外安全战略?
基本出发点: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基本保证:确保中国战略安全利益
基本定位:合作共赢
发 展
统 一
近代国际关系形成以来大国对外安全战略选择 的基本模式 霸权主导、挑战扩张、搭车附庸: 霸权安全型 16世纪:西班牙 葡萄牙 均势稳定型 17世纪:路易14法国 荷兰 制度安全型 18、19世纪:拿破仑法国 英国 封闭内敛型 20世纪:德日苏 美国
当前中国国家安全形势
授课人
张益铭
中国国家安全形势
一、教学目标:
使同学们对我国国家安全领域的一 些问题了解更加深入; 引导同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我 国国家安全领域的问题更加关注;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同学们更加明 确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中国国家安全形势
二、教学安排 1、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2、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探索
把握中国国际角色的三个重大变化:
--中国由一个十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变成一 个迅速崛起的、并对地区和世界事务越来越具有重 要影响力的大国。
--中国由国际体系的反对者、旁观者正在变成一 个积极参与者和改造者。
--中国由一个过去被国际社会忽略或偶而借助的对 象正在变成一个既被重视、又被借重、同时又加以防 范和制约的对象。
•反对国际犯罪、维护经济安全方面也有很多 的共同利益
•在反对民族分离主义问题上与绝大多数周边国家一致 • 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方面,与多数周边国家 有着共同利益 • 在保护边界安全和维护海洋权益问题上,与周边部 分国家存在一定的利益分歧 与中国一致性利益较多的国家
三 类 国 家
与中国无重大利益矛盾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