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烹饪吸烟加重室内PM2.5浓度
pm2.5一级二级浓度标准

pm2.5一级二级浓度标准
中国的PM2.5浓度标准分为一级和二级,具体如下:
一级标准: 24小时平均浓度不超过 35 微克/立方米
二级标准: 24小时平均浓度不超过 75 微克/立方米
在中国,能源消费和工业生产等活动都会对PM2.5浓度产生影响,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缓这个问题,例如推广清洁能源、加强污染治理、限制车辆污染排放等。
此外,政府也定期公布PM2.5浓度情况,提醒公众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例如在高污染天气时减少户外活动,佩戴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同时,普及PM2.5控制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让更多人了解PM2.5的来源和危害,以及有效的防护方法,也能更好地减少PM2.5浓度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pm2.5标准浓度

pm2.5标准浓度
1、目前,我国的pm2.5标准值为24小时平均浓度小于75微克/立方米为达标,这一数值与pm2.5国际标准相比,还相差甚远,仅达到世卫组织设定的最宽标准。
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被称作入肺颗粒物。
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脏病、动脉硬化外,还会造成肺癌、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3、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是:pm2.5标准值为小于每立方米10微克。
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患病并致死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4、我国正努力与pm2.5国际标准接轨。
有消息称,2016年我国将实行新标准。
5、我国的pm2.5标准值低于pm2.5国际标准,但只要认真了解相关内容,出现雾霾时谨慎出行,出行时戴质量可靠的pm2.5口罩,还是能从一定程度上抵制“无形杀手”对我们造成的危害的。
中国pm25标准(一)

中国pm25标准(一)中国的PM2.5标准是指对空气中PM2.5颗粒物的浓度限制。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可以进入肺部并对健康造成危害。
制定背景PM2.5污染问题在中国近年来日益严重,政府于2012年起开始制定PM2.5标准,并于2016年正式实施。
标准的制定过程经历了多轮定稿和公开征求意见等步骤,旨在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
标准内容中国的PM2.5标准将PM2.5颗粒物浓度的监测和控制分为6个等级,分别为:•一级:年均值不超过15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值不超过35微克/立方米•二级:年均值不超过35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值不超过75微克/立方米•三级:年均值不超过50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值不超过115微克/立方米•四级:年均值不超过75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值不超过150微克/立方米•五级:年均值不超过100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值不超过250微克/立方米•六级:年均值不超过150微克/立方米,24小时平均值不超过350微克/立方米实施效果自中国PM2.5标准实施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PM2.5浓度逐年下降,城市空气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展望未来虽然中国的PM2.5浓度逐年下降,但仍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政府和社会各界要继续加大力度,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实现更高水平的环保治理。
面临挑战中国的PM2.5治理工作仍面临一定的挑战,其中包括:•区域间不均衡:PM2.5浓度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一些地区的PM2.5浓度较高,治理难度较大。
•外部因素干扰:中国的PM2.5治理也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气象条件、大气运动、环境污染物来源等。
•治理成本高:治理PM2.5污染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高成本是制约治理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对措施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优化治理模式,加强技术支持,扩大国际合作等。
pm2.5是什么阅读答案

pm2.5是什么阅读答案《pm2.5是什么》*阅读:①自去年九月份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多发。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检测数据显示,自9月1日至今,我国中东部共发生12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
随着大雾频频造访,一个原本陌生的词走进了人们的视野:“PM2.5”。
②那么,PM2.5是什么呢?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在征询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后,PM2.5的中文名字在2013年4月19日尘埃落定了——“细颗粒物”。
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
研究发现,PM2.5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
③中国环境保护局检测表明,PM2.5产生的主要****,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④此外,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称,PM2.5对室内造成污染主要****于五个渠道,吸烟、烹饪、空调、人体自身活动和室外污染入室。
因此,PM2.5既有内忧又有外患,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大敌。
⑤ ?中国环境保护周生贤强调,必须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切实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机动车排放标准;建立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预报系统等方式控制PM2.5。
国家对于PM2.5的重视使得减轻PM2.5的外患成为可能。
⑥就解除PM2.5的内忧问题,宋广生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大多数是针对去除PM10(颗粒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设计的,对PM2.5没有针对性,去除室内PM2.5必须选择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生成的空气负离子带有负电荷,显示负电性,而PM2.5带有正电性,负离子与PM2.5相遇后,二者正负结合凝聚在一起增加了PM2.5的重量,从而使其降落在地面上,实现清除PM2.5。
pm2.5空气质量指数标准

pm2.5空气质量指数标准
PM2.5空气质量指数标准是衡量大气中PM2.5颗粒物浓度的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可以悬浮在空气中并被人体吸入,对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各国和地区制定了不同的标准来评估空气质量,以下是一些国际上常见的PM2.5空气质量指数标准:
1. 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PM
2.5浓度在每立方米25微克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优秀”的;在每立方米25-50微克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良好”的;在每立方米50-75微克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轻度污染”的;在每立方米75-100微克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中度污染”的;在每立方米100-150微克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重度污染”的;在每立方米大于150微克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严重污染”的。
2. 欧盟标准,根据欧盟标准,PM2.5浓度在每立方米25微克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优良”的;在每立方米25-50微克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良好”的;在每立方米50-75微克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一般”的;在每立方米75-100微克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较差”的;在每立方米大于100微克时,空气质量被认为是
“很差”的。
3. 中国标准,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浓度在每立方米35微克时定义为“优良”,在每立方米35-75微克时定义为“良好”,在每立方米75-115微克时定义为“轻度污染”,在每立方米115-150微克时定义为“中度污染”,在每立方米150-250微克时定义为“重度污染”,在每立方米大于250微克时定义为“严重污染”。
这些标准主要根据PM2.5浓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制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旨在保护公众健康和改善空气质量。
我国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排放均列世界第一

我国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排放均列世界第一目前,中国的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排放均排到了世界首位。
环保部污防司司长赵华林今天表示,我国大气污染排放负荷巨大,大气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透露,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第一阶段的排放标准。
他呼吁,制定环境标准应以保护公众健康为第一。
今天在京召开的第七届中美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吸引了中美两国的众多官员专家。
赵华林在他的主题演讲中称,中国所面临的大气污染的压力非常大。
他说,2010年,全国重点城市大气污染物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按照我国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重点区域城市有15%不达标。
同时,灰霾和臭氧污染已成为东部城市空气污染的突出问题,上海、广州、天津、深圳等城市的灰霾天数分别占全年总天数的30%到50%。
赵华林说,我国区域性的大气污染问题日趋明显,其中,城市群区域多种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长,其大气污染呈现出压缩型复合型特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浓度处于高值水平,而且以PM2.5等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呈加重态势。
201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两亿辆,赵华林认为,机动车的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赵华林表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更有距离,特别是与世界卫生组织对人体健康的要求更有差距。
以前,PM2.5不是主要污染物,随着环境污染治理难度的加大,PM2.5的污染问题已经日趋严重。
赵华林认为,PM2.5加剧了灰霾污染。
郝吉明透露,我国大部分城市PM2.5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IT1标准。
中国已是全球颗粒物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且PM2.5的污染已不是一个城市的问题而是区域性的问题。
郝吉明说,到2050年,通过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大幅度降低环境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城市和重点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可以基本实现世界卫生组织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指导值。
但现在如果不削减污染排放总量,要想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很难。
香烟在室内燃烧产生颗粒物的扩散以及控制研究

香烟在室内燃烧产生颗粒物的扩散以及控制研究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 韩德顺* 侯雯琪 何 松 孙 畅摘 要 室内是人员活动的重要区域,但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吸烟现象,香烟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小尺寸颗粒物,容易随着呼吸进入人体气管以及肺部,引发一系列呼吸系统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通过实验测试的方式检测一根香烟燃烧引起的室内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的浓度变化,还测试了空气净化器对弥漫香烟烟雾的室内空气的净化作用。
测试结果表明,一根香烟燃烧会使30 m 3的空间PM2.5和PM10最高浓度分别达到936.3 μg/m 3和1749.7μg/m³,一根香烟的烟雾就会使30 m 3的空间空气严重污染。
开启空气净化器会十分有效的较低PM10的最大浓度,并且空气净化器会对粒径在2.5 μm~10 μm 的颗粒物较快除去,但是对于粒径小于2.5 μm 的颗粒物净化效果较差,完全除去所用时间较长。
关键词 香烟烟雾;室内空气污染;可吸入颗粒物;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Study on the Diffusion and Control of Particulate Matter Producedby Cigarette Combustion in RoomHan Deshun, Hou Wenqi, He Song and Sun ChangAbstract Indoor is an important area for personnel activities, but there is a widespread phenomenon of smoking in society. The burning of cigarettes will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small-sized particles, which easily enter the human trachea and lungs with breathing, causing a series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and endangering health. The concentration changes of PM2.5 and PM10 caused by the burning of a cigarette were detected by experiment, and the purification effect of air purifier on indoor air filled with cigarette smoke was also test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PM2.5 and PM10 in a 30 m³ space will reach 936.3 μg/m³ and 1749.7 μg/m³, respectively, and the smoke of one cigarette will seriously pollute the air in the 30 m ~ 3 space. Turning on the air purifier can effectively lower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 PM10, and the air purifier can quickly remove the particles with the particle size of 2.5 μm ~10 μm, but the purification effect of the particles with the particle size less than 2.5 μ m is poor, and the complete removal takes a long time. Keywords Cigarette smoke; Indoor air pollution;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Air purifier; Air purification0 引言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饱受雾霾天气的困扰,PM2.5和PM10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污染物。
PM+2.5危害

专家详解PM 2.5危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引发呼吸道阻塞或炎症10月深秋的北京,连续遭遇雾霾天气,空气糟糕到让人难以忍受,而空气质量预报却显示“轻度污染”。
环境专家解释,出现这种不一致的原因,是官方预报系统以PM10(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微粒,可吸入)作为评价因素。
“如果官方能够预报PM2.5浓度,当然是一件好事,像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等敏感的人群,可以根据预报安排自己的生活,尽量少去户外,做好防护措施。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宋伟民教授说。
人就像一部精密的仪器,每一个结构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我们的呼吸系统,天然地有着阻挡污染物的能力,那些较大的污染物,在经过鼻腔、咽喉时就已经被阻挡,即便是能够进入气管、支气管的脏东西,也可以随着气管内纤毛的运动,被运送出呼吸道。
不过,人体也处处存在漏洞,对于微小的颗粒物,呼吸系统的屏障就无能为力。
穿越屏障以后,细小的颗粒物开始以各种形式在呼吸道中兴风作浪。
一个最直接的方式是,这些细微的颗粒物本身,滞留在敏感的呼吸道中,引起局部的阻塞和炎症。
研究显示,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75%在肺泡内沉积。
我们可以想象,眼睛里进了沙子,眼睛会发炎。
呼吸系统的深处,也是一个敏感的环境,细颗粒物作为异物长期停留在呼吸系统内,同样会让呼吸系统发炎。
致病病毒搭“顺风车”入体内致癌除了自己“干坏事”,细颗粒物还像一辆辆可以自由进入呼吸系统的小车,其他致病的物质如细菌、病毒,搭着“顺风车”,来到呼吸系统的深处,造成感染。
不要以为只要远离大鱼大肉的不良饮食习惯,就能躲开心血管疾病,细颗粒物也有很多“办法”诱发心血管疾病。
比如,细颗粒物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诱发血栓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程院院士:烹饪吸烟加重室内PM2.5浓度
摘要: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表示烹饪吸烟加重室内PM2.5浓度,可种植绿箩、常春藤等植物防控室内污染
据新华社电近日,“雾霾”再度袭来,东北、华北等地区成为重灾区,多地PM2.5浓度爆表,很
多人采取了自我防护措施,可很少有人注意到室内也存在不少健康隐患。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近日表示,烹饪、吸烟和一些生活用品会加重室内PM2.5浓度。
侯立安在天津召开的第一届天津市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介绍说,对于民宅,烹调是室内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
例如,在一个5平方米大小的厨房里,打开抽油烟机,考察煎、炒、蒸、煮不同的烹调方式下室内PM2.5的浓度变化。
结果表明,不同的烹调方式皆会产生一定浓度的PM2.5;比较煎、炒、蒸、煮四种烹调方法,蒸产生的PM2.5最少,爆炒最多。
室内吸烟也会产生大量的PM2.5。
“在一个10平方米的房间内,门窗采用胶带纸密封,点燃一根香烟。
在烟点燃以后,室内PM2.5浓度直线上升,当烟燃尽后浓度到达峰值,尔后逐渐缓慢下降,约5小时后恢复到本底浓度值左右。
”他举例说。
另外,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也会产生室内空气污染物,例如,点燃一盘蚊香会产生高浓度的颗粒物。
“现代人90%时间处于室内,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
因此,在大气质量短期内不能达标的情况下,室内由于相对密封、体积有限,更应该成为PM2.5污染防控的重点。
”侯立安强调说。
那么,普通大众如何对室内PM2.5污染进行有效防控呢?侯立安建议,不要在室内吸烟;室外空气质量好时,要经常开窗通风透气,当室外空气污染时,有条件的可采用变压拔气五防系统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可在室内种植一些对PM2.5有吸附作用的绿色植物,如黑美人、绿箩、常春藤等。
侯立安,1957年8月出生,江苏丰县人,中共党员。
1976年2月入伍,中国工程院院士,文职少将,二炮工程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就是冲在前列的人之一。
由于成绩突出,他于2005年10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自豪地捧得由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发明创业奖。
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