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5人获2015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候选人提名
2015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2015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名单 (共12人,按英文姓氏字母为序)
序号 1
2
姓名 艾思本 Richard Lawrence Edwards 高华健 Huajian Gao
国籍 美国
专业 地球化学
工作单位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明尼苏达大学 Brown University
古生物学与地层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学 气象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物理海洋学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石油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水文学及水资源 武汉大学 地球物理与深部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构造
信息技术科学部(8人)
年龄 52 54 69 52 46 48 52 52 59 51 56 年龄 48 66 50 60 65 50 52 50 55 年龄 52 49 56 53 50 62 51 43 45 50 50 58 年龄 68 52
专业 工作单位 粒子物理实验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空气动力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物理、光学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应用数学、计算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数学 量子物理及其应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用 计算数学 北京大学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理论物理 浙江大学 数学 香港大学 天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专业 无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物理 电化学 无机化学 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专业 临床传染病学 生理学与生物化 学 动物学 神经科学 内科学 肝脏外科 基础医学—病理 生理学 感染与免疫的分 子机制 干细胞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 工作单位 吉林大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厦门大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湖南大学 工作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清华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同济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文化传统
拥护中国**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遵守《中国工程院章程》;积极促进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努力创新,不断作出成绩;提倡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起表率作用;积极培养人才,推动工 程科学技术队伍建设;参加工程院及学部的活动,承担工程院及学部组织的咨询、评议任务,促进工程科学技术 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对国家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决策有建议权;对院士候选人和外籍院士候选人有 提名权;在院士会议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受有关待遇。
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中国**中央委员会)
作为学术带头人和青年科学家的引路人,绝大多数院士无论是学术还是学风,都堪称典范。尤其是随着近些 年院士队伍年轻化,一些认为院士只是学术“偶像”的说法,并不完全符合实际。即使不再承担具体科研任务的 很多院士,也都发挥着国家智力和思想库的作用。(人民日报)
对候选人的评审和初选由各学部组织院士进行。初选时,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不少 于该学部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选举有效;获得赞同票不少于投票院士人数三分之二的候选人,按该学 部应选名额通过初选。
各学部初选结果经主席团审议并确定终选候选人名单后,提交全院有投票权院士进行投票终选。终选采取等 额选举,参加选举的院士须超过全院有投票权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选举有效,获得投票院士半数以上赞成的候 选人当选。
李宁,200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1月17日,被停止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格。
孟 伟 , 2 0 0 9 年 当 选 为 中 国 工 程 院 院 士 。 2 0 1 7 年 11 月 1 4 日 , 被 停 止 中 国 工 程 院 院 士 资 格 。
王安: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已被撤销)。
中国科学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最全名单公布

中国科学院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最全名单公布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正式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了521名有效候选人。
6月8-13 日,召开了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会议,从521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203位进入第二轮评审。
第一轮评审会议结束后,我院委托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的主管部门组织对其材料进行了公示,并集中受理和认真处理了对候选人的投诉。
10月下旬,召开了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会议,经过各学部初选和全体院士终选等程序,共选举产生了70位新当选院士。
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9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8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农业学部9人,医药卫生学部7人,工程管理学部6人。
新当选的70名院士中,男性67 人,占95.7%,女性3人,占4.3%;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56.2岁,比2013年下降0.7岁;60岁(含)以下的56人,占80%;61岁至70岁(含)的12人,占17.1%;70岁以上的2人,占2.9%。
新当选的院士中,来自高等院校的有34人,占48.6%;研究院所15人,占21.4%;企业及医院21人,占30%,比2013年增加8.5%,更多来自企业和基层一线的工程科技专家当选为我院院士。
共有6个尚无院士的二级学科产生了新当选院士,激光增材制造、大数据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学科方向均有新当选院士。
本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852人(其中资深院士322人),院士队伍的学科覆盖更趋全面,地区分布更加广泛,这将更有利于发挥院士的群体作用,推动我国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激励优秀人才的成长。
经过全体院士大会选举,产生了8名新当选外籍院士,比2013年增加2名,其中,美国籍5名,英国籍、加拿大籍和奥地利籍各1名。
本次增选后,我院外籍院士总数达到49名,将更有利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国工程科技界的影响。
2015年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名单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肖龙旭 许 波 杨德森 易小刚 苑世剑 张兵志 张卫华 周志成 朱广生
53 49 58 51 52 59 54 52 52
控制理论与工程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水声工程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军用车辆工程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姓名
曹必松 陈 纯 陈 杰 陈文元 慈林林 戴琼海 邓中亮 樊邦奎 樊仲维 冯 丹 (女) 韩正甫 何克清 胡 军 黄卡玛 姜会林 姜秋喜 蒋昌俊 蒋亚东 孔志印 蓝羽石 李清泉 李少谦 廖湘科 刘清宇 刘永坚 罗 毅 马建峰 马 晶 孟洛明
年龄
68 59 49 70 64 50 49 56 49 45 52 67 51 51 69 54 53 51 50 60 50 58 51 47 53 55 51 59 60
工作单位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清华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解放军总参谋部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 院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 司 四川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解放军总参谋部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 司 深圳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 大学 海军装备研究院 空军装备研究院 清华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专 业
电子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控制理论与技术 传感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控制系统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激光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导航制导与控制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应用光学 信号处理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传感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信息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水声工程 雷达技术 光学工程与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2017中国工程院建筑类新增院士将从这9人中产生

有方 - 建筑快讯 2017中国工程院建筑类新增院士将从这9人中产生2017年4月21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
工程院主席团最终审定有效候选人533位,九大学部(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农业学部,医药卫生学部,工程管理学部)中,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共61人获得提名。
2017年建筑类院士候选人上排:陈同滨、梅洪元、邵益生、孙一民、王贵祥;下排:吴志强、俞孔坚、赵万民、庄惟敏在建筑、景观、规划领域,陈同滨、梅洪元、邵益生、孙一民、王贵祥、吴志强、俞孔坚、赵万民、庄惟敏等9位专家入选。
2017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学科分布2017年院士增选候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用以表彰在工程科技方面作出重大、创造性贡献的专家学者。
1994年,工程院发布了第一批共96名院士名单;截至2017年,9大学部,共有院士826名。
其中,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现有院士104人(含资深荣退院士);在建筑、景观、规划领域,共有傅熹年、吴良镛、关肇邺、崔愷、王建国、邹德慈、孟建民等约18位专家先后获得这一荣誉。
现有建筑类院士名录工程院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候选人名单确定后,由工程院全体应投票院士进行终选。
2015年,工程院共提名521位有效候选人。
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的79位候选人中,与建筑、景观、规划学科相关的共11位,分别是胡越、梅洪元、孟建民、邵韦平、王贵祥、王建国、王炜、吴庆洲、吴志强、俞孔坚、赵万民。
最终,2015年新增70位院士,在建筑、景观、规划领域,仅有孟建民(建筑学专业)、王建国(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两位当选。
2015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学科分布2015年新增院士学科分布目前,建筑类资深荣退院士远多于在岗院士。
近10年,在建筑、景观、规划学科中仅有崔愷、孟建民、王建国、王小东4位新增院士,却有多位院士荣退,这一状况已和行业发展不符。
中国工程院 院士 公示 材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公示材料中国工程院院士公示材料1. 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是我国最高学术机构之一,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荐、组织遴选的院士组成的学术团体。
中国工程院的宗旨是发挥工程科技优势,为国家重大决策和战略规划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和沟通服务,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2. 院士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是指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学和技术水平,为国家工程科技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国家重大科技奖励和科技荣誉的人员。
他们被誉为我国工程科技领域的顶尖人才,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威望。
院士不仅代表着个人的荣誉,更代表着我国工程科技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
3. 公示材料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选举程序非常严格和规范,其中包括了公示环节。
公示材料是院士候选人提供给社会公众的个人基本情况、主要成就和科研成果的材料,旨在公开透明、让社会公众对候选人有更全面和客观的了解。
候选人的公示材料一般包括个人简历、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专利成果等内容,这些材料对于评价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和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4. 深度和广度评估在评估中国工程院院士公示材料的深度和广度时,首先要对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和科研贡献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评估。
要考察候选人的科研成果是否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是否在相关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及对我国工程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
还要对候选人的学术道德、团队合作精神、学术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深入评估,以确定其是否具备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基本条件。
5. 文章撰写在文章的撰写过程中,应首先简要介绍中国工程院和院士的相关情况,引出公示材料的重要性和作用。
以候选人公示材料为核心内容,逐项介绍候选人的个人情况、学术成就和科研贡献,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应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公示材料的重要性和宣传作用进行总结和回顾,以便读者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一重要程序的意义和特点。
6. 个人观点我认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公示材料是展示候选人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院士评选的公开透明度和社会认可度具有重要意义。
院士增选指南

院士增选指南引言:院士是指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具有卓越学术成就和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或学者,是对其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
院士增选是评选和甄选卓越科学家进入院士团体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篇文章将从增选的目的、条件、程序以及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等方面,对院士增选进行详细阐述。
一、院士增选的目的:院士增选旨在表彰和奖励在某一学科领域具有杰出学术成就和长期贡献的科学家或学者,促进学术交流与创新,提升学科领域的发展水平。
通过增选院士,可以鼓励学者进行更深入的学术研究,推动学科领域的发展。
同时,院士团体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威望,可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和引进人才。
二、院士增选的条件:院士增选的条件通常包括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力和学术道德三个方面。
(一)学术成就:候选人应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学术成就,包括独立完成的重要科研项目、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专利成果等。
同时,候选人应具备较高的学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科学问题的能力。
(二)学术影响力:候选人应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包括被同行引用的次数、在学术会议上的邀请发言、学术论文的评审、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等。
此外,候选人还应在学术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
(三)学术道德:候选人应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勤奋学习、严谨科学、敢于创新等。
候选人还应遵守学术伦理规范,不从事学术不端行为。
三、院士增选的程序:院士增选的程序一般包括提名、初审、专家评审、最终评审和公布等环节。
(一)提名:候选人可以由本院士团体成员提名,也可以由科研院所、高校、学会等单位提名。
提名材料一般包括个人简历、主要学术成果、学术影响力、学术道德等方面的证明材料。
(二)初审:由增选委员会对提名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筛选出符合基本条件的候选人。
(三)专家评审:由一定数量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综合评议。
评审过程一般包括查阅相关文献、听取候选人的报告、面试等。
(四)最终评审:由院士团体全体院士参与最终评审,通过秘密投票确定是否增选候选人为院士。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各学部名单按照姓名拼音排序)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4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01 陈学东50 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02 笪良龙48 水声工程海军潜艇学院03 邓宗全58 机械设计及理论哈尔滨工业大学04 付梦印50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南京理工大学05 高峰58 机械设计及理论上海交通大学06 何琳57 船舶海洋工程力学海军工程大学07 侯晓51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08 姜澄宇6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西北工业大学09 李崇坚62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0 李德群69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华中科技大学11 李魁武71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战斗部)工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12 李圣怡69 机械电子工程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3 邱志明53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海军装备研究院14 孙聪54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15 孙逢春57 车辆设计与制造北京理工大学16 田红旗(女)55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中南大学17 王华明53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8 王振国55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9 肖龙旭53 控制理论与工程解放军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20 许波49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4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21 杨德森58 水声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22 易小刚51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三一集团有限公司23 张卫华54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西南交通大学24 周志成52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7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01 陈纯59 计算机应用技术浙江大学02 陈杰49 控制理论与技术北京理工大学03 戴琼海50 控制系统工程清华大学04 樊邦奎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解放军总参谋部05 姜会林69 应用光学长春理工大学06 姜秋喜54 信号处理技术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07 蒋亚东51 传感器技术电子科技大学08 蓝羽石60 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09 廖湘科5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0 刘永坚53 雷达技术空军装备研究院11 马晶59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12 宁滨56 控制系统工程北京交通大学13 孙凝晖47 计算机系统结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4 谭久彬60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哈尔滨工业大学15 田捷55 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16 王恩东48 计算机系统结构浪潮集团有限公司17 王沙飞50 信号处理技术解放军总参谋部18 王耀南57 控制理论与技术湖南大学19 吴汉明63 微电子技术灿芯创智微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20 吴建平61 计算机系统结构清华大学21 吴剑旗48 雷达技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7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22 吴伟仁61 信息与通信工程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23 杨知行69 广播与电视技术清华大学24 余少华52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5 张平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北京邮电大学26 张雨东51 应用光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7 郑辉58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解放军总参谋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23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01 陈芬儿57 精细化工复旦大学02 陈建峰49 化学工程北京化工大学03 顾松青68 有色金属冶金中国铝业公司04 黄小卫(女)53 有色金属冶金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05 李贺军57 复合材料西北工业大学06 李卫57 功能材料钢铁研究总院07 刘中民50 煤化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08 龙军58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09 吕剑51 有机化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10 毛新平50 金属压力加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11 潘峰51 功能材料清华大学12 潘复生52 金属材料重庆大学13 彭金辉50 冶金工程与技术云南民族大学14 钱锋54 化工系统工程华东理工大学15 沈政昌55 矿物加工北京矿冶研究总院16 王富耻66 金属材料北京理工大学17 王迎军(女)60 生物材料华南理工大学18 王玉忠54 有机高分子材料四川大学19 吴锋64 功能材料北京理工大学20 谢建新57 金属压力加工北京科技大学21 张联盟60 功能材料武汉理工大学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23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22 张新明69 金属压力加工中南大学23 郑裕国53 生物化学工程浙江工业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27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01 程树康69 电气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02 邓建军51 核科学技术应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03 邓运华52 油气资源与勘探中海油研究总院04 葛世荣52 煤炭开发中国矿业大学05 顾大钊57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06 康红普49 煤炭开发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07 雷增光54 核材料与核燃料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08 李根生53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中国石油大学09 李建刚53 核科学技术应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10 李宁56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1 李文昌53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云南省地质调查局12 刘池阳62 油气资源与勘探西北大学13 刘吉臻63 热能动力工程华北电力大学14 刘扬57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东北石油大学15 罗安57 电气工程湖南大学16 倪明江66 热能动力工程浙江大学17 潘一山51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8 饶宏54 电气工程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19 汤广福48 电气工程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20 唐立49 核科学技术应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1 王成山52 电气工程天津大学22 王双明60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23 王运敏59 非能源矿产开发中国中钢集团公司24 武强55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27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质25 杨春和53 非能源矿产开发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6 赵振堂54 核科学技术应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7 朱伟林59 油气资源与勘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22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01 陈军58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02 陈政清67 工程力学湖南大学03 邓铭江55 水利水电工程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04 冯夏庭50 岩土工程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05 孔宪京63 水工结构工程大连理工大学06 吕西林60 结构工程同济大学07 孟建民57 建筑学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08 彭永臻66 市政工程北京工业大学09 任辉启62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解放军总参谋部10 谭述森73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解放军总参谋部11 田军仓57 农田水利工程宁夏大学12 王复明58 岩土工程郑州大学13 王建国57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东南大学14 王炜55 城市规划(含城市交通规划)东南大学15 吴志强54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同济大学16 吴智深54 结构工程东南大学17 谢先启54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8 岳清瑞53 结构工程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22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19 曾光明52 市政工程湖南大学20 张建民55 岩土工程清华大学21 张喜刚53 桥梁工程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22 郑健龙61 道路与铁路工程长沙理工大学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16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01 贺泓50 大气污染防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02 贺克斌52 大气污染防治清华大学03 李家彪54 海底探测与开发工程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04 任发政52 食品科学中国农业大学05 任洪强51 水污染防治南京大学06 单杨52 食品工程湖南省农业科学院07 施楣梧58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解放军总后勤部08 汪华林46 环境工程华东理工大学09 王琪(女)65 轻工装备四川大学10 王桥57 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11 吴丰昌50 环境基准与标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12 吴清平52 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13 杨志峰51 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预测技术北京师范大学14 岳国君52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中粮集团有限公司15 张远航57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技术北京大学16 赵谋明50 食品科学华南理工大学农业学部(23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01 包振民53 水产养殖中国海洋大学02 曹福亮57 森林培育南京林业大学03 陈松林54 水产养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农业学部(23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04 陈志60 农业机械化工程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05 程式华56 作物遗传育种中国水稻研究所06 金宁一59 预防兽医学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07 康振生57 植物病理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8 李天来59 蔬菜学沈阳农业大学09 刘孟军50 林木遗传育种河北农业大学10 沈建忠52 基础兽医学中国农业大学11 沈其荣57 土壤学南京农业大学12 宋宝安52 农药学贵州大学13 唐华俊54 土地资源中国农业科学院14 田克恭51 预防兽医学河南农业大学15 童光志52 预防兽医学中国农业科学院16 万建民55 植物生物工程中国农业科学院17 王保海63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18 王汉中51 作物遗传育种中国农业科学院19 张福锁54 植物营养学中国农业大学20 张洪程64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扬州大学21 张新友51 作物遗传育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22 朱明57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23 邹学校51 蔬菜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医药卫生学部(27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01 董家鸿55 普通外科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02 付丽(女)56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03 高天明54 生理学南方医科大学04 高长青55 胸心外科解放军总医院05 顾晓松61 医学组织工程学南通大学06 黄从新64 心血管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药卫生学部(27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07 黄璐琦47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中国中医科学院08 贾伟平(女)58 内分泌与代谢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09 蒋建东56 药理学中国医学科学院10 蒋建新52 野战外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11 李松51 药物化学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12 李校堃51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温州医科大学13 李兆申58 消化系统病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14 刘良57 中医内科学澳门科技大学15 宁光52 内分泌与代谢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6 钱忠明6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旦大学17 乔杰(女)51 医学细胞生物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8 尚红(女)54 临床检验诊断学中国医科大学19 石炳毅64 泌尿外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20 石远凯54 肿瘤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1 孙颖浩54 泌尿外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22 王军志59 生物药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23 王小宁57 基础医学解放军总医院24 张学50 医学遗传学中国医学科学院25 张英泽62 骨外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6 张志愿64 口腔颌面外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7 赵铱民58 口腔修复与正畸学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工程管理学部(14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01 柴洪峰58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02 陈晓红(女)52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湖南商学院03 丁烈云59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管理学部(14人)序号姓名年龄专业工作单位理04 耿汝光58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05 胡晓峰58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国防大学06 金会庆58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07 金智新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08 凌文52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09 刘合54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10 卢春房59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中国铁路总公司11 邱菀华(女)68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2 邵安林51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鞍钢矿业集团13 汪寿阳56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14 向巧(女)52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5人获2015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候选人提名
2015年05月18日 08时29分00秒来源:云南日报
中国工程院15日晚公布了521名201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其中云南有5人获得提名。
公布的521名有效候选人名单显示,来自云南的有5位,分别是云南民族大学彭金辉、昆明理工大学杨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番兴明、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朱兆云(女)、云南省地质调查局李文昌,其中前4位由中国科协提名,后1位由院士提名。
彭金辉教授,长期从事冶金新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研究并取得突出成绩,先后主持国家973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76项,推动了微波冶金国际前沿方向的发展,在该领域增强了我国的自主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等多项奖励。
杨斌教授,长期从事真空冶金新工艺等有色金属冶金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等多项重大项目,在冶金新技术方面硕果累累。
研制成功的真空冶金新工艺和新设备在国内推广应用,累计创利税上亿元。
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云南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番兴明研究员,长期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在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玉米种质创新利用方面重大成果不断,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奖励。
朱兆云,正高级工程师,长期耕耘在中医药、民族药学等研究领域,在天然药物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获全国中医药界空缺10年的首个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文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找矿、矿床勘察评价、地质科学研究等,35年来开展“三江”找矿屡获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据悉,在《致中国工程院有效候选人及其所在单位的一封信》中,中国工程院强调,各位院士候选人及其所在单位要遵照《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中有关增选工作行为规范的规定,严格自律,洁身自好,不组织、不参与任何形式的“助选”和“拉票”活动。
今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是自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修订章程之后的首次院士增选。
年轻化、取消部门遴选、处级以上干部不得成为候选人等规定是此次增选的变化亮点。
记者施铭陈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