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环形件加工方法论文
加工制造业环形薄壁件的加工分析

加工制造业环形薄壁件的加工分析现代制造企业加工水平逐年提升,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加工需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企业加工制造水平,对于常见的航空发动机产业关键零部件之一的环形薄壁件进行了加工分析及优化。
该类环形薄壁件的特点是壁薄,最小厚度厚仅0.8mm,零件外形尺寸大有φ450.1mm,形位公差要求高,材料是高温镍基合金,硬度相对较高,韧性好,加工形变难以控制,尤其安装边与幅板的平行度0.015mm极难保证,因此平行度的保证是此类大型薄壁环形类零件在数控车床加工的关键技术,同样适用于其它类似的薄壁类零件的加工。
如何控制好加工形变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平行度。
在实际的加工中,我通过改进装夹方式,对加工过程进行控制、摸索和确立,刀具选择和加工路线的优化等各方面的改进改善,使这个加工的技术难点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下文就这一论点做详细的论述。
首先分析影响压气机罩平行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装夹方式及压紧力的调整2:加工变形3:程序编制和采用的切削参数不适用4:工艺及加工路线的不合理压气机罩零件图这些因素使图二中的第9、22项技术要求经常无法保证,难以达到所需的工艺要求,质量不稳定,零件加工合格率低,超差较多甚至出现废品而且效率低。
针对这些因素我从合理选用刀具,刀片,精确分配加工余量,优化切削参数和加工程序,调整加工路线,改进加工工艺等方面入手,不断地试制摸索和改进、改善,确定了最佳的加工工艺,使压气机罩加工形变得到了控制,有效的保证了安装边与幅板的平行度。
一、改进装夹方式、准确调整压紧力薄壁零件的装夹方式多采用轴向压紧方式,避免采用径向夹紧,改进前的装夹方式由于零件外形特殊必须用两套夹具分两道工序进行加工,通常薄壁件粗加工后,精加工前要将零件松开,使其充分变形,消除部分内应力,然后以较小的压紧力压紧零件进行精加工,这样就可以消除应力变形。
但压紧力的大小很难调整得一致和均匀,调整不好反而加大变形,利用以前的钳工基础大胆采用钳工常用的,能将压紧力控制在一个统一的压力值的扭矩力扳手,加装自制的适合螺钉大小的转接头将21个螺钉对称压紧,有效的将压紧力的大小控制一致对称均匀。
浅析薄壁零件的加工技术--毕业论文

浅析薄壁零件的加工技术--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论文)( 20--届)设计(论文)题目浅析薄壁零件的加工技术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班级: -------- 学生姓名: -------- 同组成员: -------- 指导教师: --------毕业综合课题(设计)指导书一、毕业综合课题(设计)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认识掌握,使之系统化、综合化。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设计计算、工程绘图、实验方法、数据处理、文件编辑、文字表达、文献查阅、计算机应用、工具书使用等基本实践能力以及外文资料的阅读和翻译的基本技能,使学尘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使学生树立符合国情和生产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和观点,培养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具有创新意识、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工作作风。
5.使学生获得从事科研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文集的能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6.使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
通过本次训练(设计),学生可以学习结构设计、动力选择、传动系统、力学计算设计以及校核等等。
二、毕业综合课题(设计)的要求:见附录l。
三、毕业论文的方法和步骤:(一)选题(指定课题除外):价值性:选题要有科研价值、有社会需求;创新性:选题应是新领域探索、空白填补、通说的纠正(推陈出新)、前说的补充(丰实完善);可行性:个人条件、实践性调查、资料占有条件、指导教师条件。
总之,要根据自己所具备的能力选择大小、深浅、适度的课题。
而且要注意:课题易小不宜大;课题深浅要适度;选题应以所学专业科内容为主;选题课题的时间要适当;论文的长短看需要(4000字以上)。
(二)搜集资料途径:一是通过社会调查;二是通过大量阅读、查阅文献资料。
1.社会调查调查的对象内容:专业、论文需要确定对象内容;调查的方式与方法:蹲点、泡面、提问等。
薄壁环件加工技术论文综述

薄壁环件加工技术概述: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薄壁环件加工方法如高速切削、数控技术、激光直接制造技术、震动切削、原始轧制加工方法,特别是创新型轧制技术,文章对这几种加工方法进行了简明的描述。
关键词:高速切削;数控技术;激光直接制造技术;震动切削;原始轧制加工方法;创新型轧制技术1前言薄壁环件是指环件的壁厚和它的径向尺寸比较相差悬殊的环形零件。
一般认为,环件壁厚与内径曲半径之比小于1:20的环件称作薄壁环件[1]。
在机械加工中,锻造、冲压、拉拔是最通用的最基本方法。
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各种机械装备需要形状更复杂的零部件,生产批量也急剧增加,上述几种机械加工方法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特别是随着世界性的能源紧张,原材料匮乏,促使各工业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发研究,寻求能够节能、节材的塑性成形新工艺新方法。
2一般薄壁环件的加工方法2.1高速切削加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科学家Salomon通过对不同材料进行切削试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切削温度随之增加,单位切削力也随之增加,而当削速度增加到一定临界值时,如再增加,切削温度和切削力反而急剧下降。
由此,提出了高速加工的概念,所谓高速加工就是指切削速度高于临界速度的切削加工。
与常规切削加工相比,高速加工有如下一些优点,(1)由于采用高的切削速度和高的进给速度,高速加工能在单位时间内切除更多的金属材料,因而切削效率高;(2)在高速加工的时候,可以采用较少的步距,达到提高零件表面质量的目的,采用高速加工技术,可以使得零件表面达到磨削的效果;(3)由于高速加工时切削力大大降低、大部分切削热被切屑带走,因而工件的变形大大减少。
正因为高速切削加工有如此到的优点所以该技术已被应用于薄壁零件的加工,它可以很高效率的节约材料,提高效率。
文献[3]中对铝合金薄壁体零件切削加工中变形和振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铣削加工受力模型,结合具体的实验,得到了薄壁件加工变形的基本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措施。
薄壁环类产品加工工艺分析

薄壁环类产品加工工艺分析摘要:薄壁零件因重量轻、结构紧凑与节约材料等优势应用十分广泛。
但因薄壁零件刚性较差,加工期间容易发生变形,自身强度较弱,因而很难确保实际加工质量。
薄壁零件铣削加工作为机械加工中的常见难题,为提升零件加工质量,通过对产品内外环及相关产品工艺流程进行研究,对加工参数展开全面分析,发现加工参数和工艺流程会对薄壁环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同时实验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各项因素,可通过加强工艺流程与参数控制,确保薄壁环类产品加工质量。
关键词:薄壁环类车削铣削引言:薄壁环产品容易变形,如何提高薄壁零件加工精度,改变传统加工方法,使用最佳支承方式,如有必要还应与专用夹具联合使用,确保零件加工期间不发生变形,再者,还应同时关注加工效率。
通过分析工件装夹与刀具几何参数与程序编制情况,对薄壁零件加工中的变形问题展开详细分析,然后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希望能帮助提高加工精度。
1工件加工难点与路线设计某工件为典型数控铣床加工薄壁件,材质是,材料是易切削钢,其抗拉强度达,材料当中包含微量硫与铅元素,上述物质切削性能较好。
零件应进行正反面加工,具体加工特点为:壁薄、平面、钻孔等。
加工操作难点为,薄壁区铣削、壁件中加工钻铰孔,加工期间难以对变形量进行控制。
1.1加工难点由于工件其中一个面是薄壁,另一个面是方形薄壁,其壁厚度误差大小在加工期间主要难点为,薄壁位置加工变形很容易出现振刀。
为确保加工质量,选择刀具与设置切削用量期间,应保证切削量与操作指标相符,避免引起加工变形,进而影响工件加工质量。
1.2路线设计薄壁件加工工艺线路为:1)检查刀具、毛坯等量具;2)编程、建模;3)对刀;4)铣平面,在侧壁单边留出2mm距离,底端留出2mm;5)中心孔面钻,控制钻孔直径大小为4mm;6)精铣A面,确保不同尺寸与形位公差合理;7)粗与精铣外端轮廓;8)反向装夹,将A面放到夹具中,然后应用平口钳与平行垫铁;9)铣平面,控制预留高度4mm;10)应用UG区域当中铣削功能将外侧4耳朵平面到达指定厚度,然后及时拆除压板;11)将压板压在铣削平面上,控制边沿和矩形侧壁间距离超过13mm;12)精铣侧壁、底端、型腔,确保其垂直度、壁厚与平行度。
加工工艺论文(15篇):薄壁零件数控车工加工工艺、机车车轮加工工艺论文…等

加工工艺论文(15篇)内容提要:高温合金机匣加工工艺论文薄壁零件数控车工加工工艺机车车轮加工工艺论文空心淬火辊加工工艺论文宽叶片螺旋钻杆加工工艺论文零件加工工艺论文工装加工工艺论文型芯加工工艺论文莲子红枣即食片加工工艺论文不锈钢产品表面图案加工工艺论文轻烃脱硫加工工艺论文风杯加工工艺论文转轴加工工艺论文侗家腌鸭加工工艺论文转轮叶片加工工艺论文高温合金机匣加工工艺论文高温合金机匣加工工艺论文1主要零件制造难点分析和加工工艺1.1导向器机匣主要难点分析和加工工艺导向器机匣结构形式为薄壁环型机匣,其主要加工工艺和难点是机匣上叶型孔薄壁处的数控车加工和叶型孔的激光切割加工。
加工时零件易椭圆变形,薄壁处出现弧形变形,加工表面振纹大,表面粗糙。
通过合理安排粗精加工余量和走刀路线,多次对数控程序进行调整,优化加工参数,满足了尺寸要求。
薄壁处加工方案是:先对内形进行粗加工,并且为内形薄壁处留出0.5mm的加工余量,这解决了在精加工时的变形和振纹,对外形进行精加工后,再去除这一小部分余量并精加工内形。
加工叶型孔处的薄壁是一个带有转折的空间曲面,并且壁厚不均匀,用常规的加工方法难以加工,多方求证后,采用了激光切割的工艺方法进行加工。
通过分别为导向器机匣和导向器内环定制检测专用的叶型孔通止规,克服导向叶片一致性较差的问题,利于导向器机匣和导向器内环上叶型孔进行加工和检测。
1.2导向器内环主要难点分析和加工工艺导向器内环属于薄壁环类零件,其主要加工难点是薄壁处的数控车成形加工。
加工表面(特别是内径槽型面)易产生振纹,表面粗糙度差。
如果粗精车加工余量和走刀方式安排不当,容易使薄壁端面发生倾斜变形。
通过合理安排粗精加工余量和走刀路线,多次对数控程序进行更改和调整,取得了稳定良好的加工效果。
1.3涡轮分瓣外环主要难点分析和加工工艺涡轮分瓣外环结构特殊,材料为K405,机加工艺性能不好,不易车削,从形状看,零件为分瓣式结构,不利车床回转加工,工装设计与使用均十分复杂,零件封严槽尺寸小,数量多,加工难度高,槽加工深度相对刀宽较深,对刀具要求较高,在加工时刀具维护困难。
薄壁件的加工工艺探讨

形也非 常大 。尤其是未经过 充分时效处理 ,其变形 则更 大。现在各企业都不允许库存 ,该毛坯没有充分 的 自然
达到了03 m, .m 但距离设计要求仍然有较大差距。
参磊 工冷 工 加
WWW. met wor i a1 k ngI 5 . r 9 0 co n
—十— 1
一
丁
l100 P aO 5 1 t .. O 1
I -
半精镗孔后 , 将工件上 8 4 8 m孑钻出 ( 个 ,m L 1 见图 2 。 )
00 0 .4 ( Nl
一
i .5 al 00 0 J
l0 o+
图 1
1 .工艺分析
按照一般加工方式安排 工艺路线 为:毛坯 处理 ( 喷 丸)一 划线一粗车端面及内孑 一铣平面 10 m 铣 基准 L 2 m  ̄. 及高度差 8 m m 一粗镗孑 一精铣平面 ( 2 0 1 m 一 上 L 10± . ) m
正常轴承端 面 的磨 削加工 方式 有两 种 ,一 是两 端
面同时加工 的贯 穿磨 ,采用 的设 备 通常 为 M 65 77 。另
外一个是 两端 面分别 磨削 ,互 为 基准 加工 时 ,采用 的
() 面带 一 个“ a端 凸台”
个对称的 “ 凸台” ,带有此种 “ 凸台” 异形结构 的轴承 类型包括有 … 、… 2’ 6’类等轴承类型。
刀槽 ,磨削 “ 凸台”端面的大部分平面 ,然后使产品全 部旋转一定角度,使 “ 凸台”朝向另一方向 , 削同一 磨
1 凸台”异形轴承加工分析 .“
轴承套圈 的端 面,是轴 承 安装 、 量 和加 工 的基 测 准, 精度要求高 , 尤其是对端面带 有 “ 凸台” 的异形结 构轴承,在轴承的端 面及 以带 “ 凸台” 的端 面为定 位基
薄壁环形件的加工

薄壁环形件的加工【摘要】薄壁环形零件由于刚性差,在加工中极易产生变形,并且加工后的产品内部存在应力,在自然状态下零件易发生严重变形而无法满足精度要求。
因此,保证薄壁环形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是车削加工中的难点。
本文所叙述的薄壁环形零件材料为2Cr13,淬火硬度为28~34HRC,加工时切削力大,增加了零件的加工难度。
王阳大师工作室针对该类零件的加工进行研究探讨和试验加工,摸索出一条薄壁环形零件的优化加工方案,有效解决了该类产品的加工难题。
【关键词】薄壁;易变形;难加工前言:涡轮端预紧弹簧挡盘材料2Cr13,是典型的薄壁环形,由于该类型零件的变形、应力大等问题。
常出现薄壁零件加工后,机床上测量合格,但自然放置后,测量结果与机床上发生偏差。
通过多次试验,零件均未达到设计要求,因此,解决薄壁环形件的加工应力和变形问题,成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
1.加工工艺性分析2Cr3为耐酸不锈钢,材料的强度较高,耐磨性较好,适合制作阀芯、阀片等。
图1所示为涡轮端预紧弹簧挡盘,零件各部位尺寸精度均较高,零件壁厚仅为3mm,且零件形位公差要求较高,零件内壁相对基准A的垂直度为0.025μm,相对基准B的平行度为0.01μm,相对基准A的同轴度为0.03μm、0.025μm。
并且长度尺寸9.60 -0.02、50 -0.02、30 -0.03在加工时难以同时保证。
为实现产品的顺利交付,需要研究一套加方案,既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又能减少零件的加工应力,防止零件因加工应力而产生变形超差。
图1 涡轮端预紧弹簧挡盘2.制定加工方案通过分析该零件变形问题,初步制定了3套加工方案,并进行产品的试验加工,寻求最佳加工方案。
2.1方案一(1)对毛料进行淬火处理,材料硬度达到28HRC~34HRC;(2)粗车外形,各面留余量0.5,环端面留加长10;(3)自然失效:自然失效24h至48h;(4)数控精车;(5)线切割:去加长,环端面留磨量0.3;(6)按图示2技术要求磨平面;图2(7)数控铣加工:加工凸起,应保证小切深,多次加工,防止变形;(8)磨加工:按图3所示尺寸磨三瓣;图3(9)钳加工:首先去磨加工产生的毛刺,锐边打钝为R0.2mm;然后按图3研修H处(6处,三个齿根局部H部分允许低于平面D 0.1mm~0.2mm)。
镍基合金薄壁环形转包零件加工工艺论文

镍基合金薄壁环形转包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1前言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加工贸易分公司生产设备的更新、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国际工贸生产加普惠的零件日益增多,其中环形薄壁零件所占比例很大。
材料为镍基合金的环形薄壁零件,存在着易变形、难切削的工艺难题,由于镍基合金材料昂贵,零件加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国际工贸生产的效益和信誉。
本文从加普惠国际工贸环形薄壁零件的材料和结构入手,分析了该类零件存在的工艺难点,阐述了该类零件的工艺措施。
2镍基合金环形薄壁件的加工工艺性分析2.1 零件材料特点分析加普惠国际工贸环形零件材料大部分是镍基合金,牌号主要为ams5666、ams5668。
ams5666为退火状态的抗蚀耐热镍基合金,对应的国内牌号为gh984,两种镍基合金中镍的含量很高,ams5666镍的含量约为62%,ams5668镍的含量约为70%,而其中所含的铁、钴、铬、钼、铌、钽是强化镍基合金的元素,形成高熔点化合物,其含量越高,则越难切削。
镍基合金在常温下有高的机械性能和高的塑性,据有关资料显示,镍基合金在700°c高温时仍保持其机械性能,具有很高的热强性和热稳定性及热疲劳性,导致在切削区材料很难软化,因此,给切削加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2零件的结构特点分析镍基合金环形薄壁件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1)零件壁薄;(2)型面复杂;(3)直径大,壁厚—直径比小;2.3零件的加工难点分析(1)加工易变形;(2)切削加工性差;1)切削力大;2)切削温度高;3)硬化现象严重;4)刀具易磨损。
3工艺措施3.1制定合理的工艺路线,减小环形薄壁零件的变形、提高加工效率根据镍基合金环形薄壁件的结构及加工特点分析,合理地安排工艺路线来控制环形薄壁零件的变形,加普惠采用的毛坯一般都为环形锻件或环形闪光焊接环,加工过程大致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
在粗加工阶段将零件的大部分余量去除在半精加工阶段对零件作进一步切削加工,主要目的是修正精加工的加工基准面,为精加工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