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 卖油翁(第二课时)冯上发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卖油翁》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卖油翁》课件
2.再次走进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射 者) (2)、卖油翁是在怎样场景中出现的?动作、神态如 何?(静中有动)

分角色朗读







谦虚稳重 点?(射者)
2、卖油翁是在怎样场景中出现 的?动作、神态如何?
唐 宋 八 大 家
活动一: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给《卖油翁》重拟标题? (1)、学生认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2)、学生译渎课文,结合课文注解初步了解整个故事内 容及主要人物,疏通文义。 (3)、学生勾画、记忆疑难生字词的解释。 (4)、畅所欲言,为课文重拟标题并说明理由。(如果学 生有困难,首先抛出一个问题试水:文章为什么要命名为 “卖油翁”。
欧阳修
作者介绍
欧阳修:字永叔,谥号 文忠,号醉翁。北宋人, 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 选自《归田录》。
欧阳修晚年自号 “六一居士”, 之所以如此叫, 是因为他被谪滁 山,既老而衰且 病,将退休于颍
水之上,自号 “醉翁”。 曾自 言:“集古录一 千卷,藏书一万 卷,有琴一张, 棋一局,酒一壶, 一翁老于其间。” 则又更号“六一
陈康肃公善射,当 世无双 ,公亦以此
自矜。尝射于家圃,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睨之久而不去。见 其发矢十中八九,
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 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 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
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 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
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 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
3、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 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骄傲自负、盛气凌人)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对比阅读题(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对比阅读题(含答案)

《卖油翁》对比阅读一、阅读以下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乙]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

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

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

两浙:即两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

(2)据:统治,割据。

(3)级:层。

(4)患:嫌,担心。

(5)布:铺排。

(6)贻(yí):赠给。

(7)讫(qì):完毕。

(8)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

弥:紧密。

(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

(10)胠箧:打开的箱子。

胠箧,音qūqiè。

胠:从旁边打开,打开。

(11)履:走,踩踏。

(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匠师如其言()(2)人皆伏其精练()(3)尝射于家圃()(4)惟手熟尔()2. 翻译下列句子(4分)(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3. 甲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

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3。

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二)一词多义1。

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名词2。

尔:尔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但手熟尔罢了,语气词(三)词类活用1。

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2。

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技3。

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四)文言句式1。

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2。

省略句自钱孔入。

三、翻译课文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技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奥秘),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精品课件
但 今义:但是,作连词,表转折
古义:只,不过,如:“但微颔之”
今义:安静,安全。

古义:怎么,如:“尔安敢轻吾射”
今义:尝试,品尝

古义:曾经,如:“尝射于家圃”
今义:解释

古义:放下,如:“释担而立”
本文通过陈康肃公与 卖油翁之间的问答小故事,告 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 也不能骄傲自满。
Zhuó
weí
圃 pǔ
汝 rǔ
覆 遣

qiǎn
睨 nì
忿 fèn
杓 沥
sháo

2、翻译课文
陈康肃 公 尧咨善 射,当世无双,
公亦
对男子的尊称
擅长
以此 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 释担而
因凭为借立, ,善射睨nì 自之夸 ,曾久经 而在不去菜。园见子 其发矢十中放九下,
但 斜着微眼看颔 之 。离开
文言文学习方法
• 读: 字的正确读音 • 记:作者、年代、朝代、

注意停顿


熟读、读出韵味 •

选自、评价 字、词的意思 准确解释全文

背诵课文
• 思:这篇文章有什么 • 谈:自己的生活实际

教 育意义?

受到的启发

揭示了什么道理?

用了什么方法?
一、预习题 注音:
矜 jīn
颔 hàn
酌 惟
责问,质问 你 懂得
射术,射技
翁曰:“ 无他 ,但 手熟 尔。”康
肃忿fèn然没曰有别:的“(尔奥妙)安不敢过 轻熟练 吾同“射耳!””,罢翁了曰:

《卖油翁》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卖油翁》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卖油翁》的教学设计卖油翁教材解析:《卖油翁》是人教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12课。

《卖油翁》一文故事性强,形象鲜明,哲理深刻,集趣味性、文学性、思想性于一体。

课文主要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及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2、复述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3、掌握实词“矜”、“圃”、“睨”、“颔”、“释”、“忿”、“徐”、“缱”和虚词“尔”、“以”、“但”。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善、自矜、释、睨、颔、安、沥”等词语的意义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形象性格,领悟“熟能生巧、谦虚、人外有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热爱学习的情感,及敢于发表独立见解的勇气。

教学方法:1、朗读法:不同形式的多次朗读;2、讨论法:引导联系课文和现代生活的,围绕“熟能生巧”话题的课堂讨论。

教学媒介:多媒体、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家听说过百步穿杨的故事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他能射中百步外杨柳树上指定的一片杨柳叶的中心,而且箭箭都能命中,令人口服心服。

“射”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

这就难怪康肃公陈尧咨因善射而自我炫耀了。

但卖油翁却不以为然,这是为什么呢?学习了古代大学问家欧阳修的《卖油翁》,同学们就会明白。

(设计意图:有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入新课。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自矜.(jīn) 家圃.(pǔ) 睨.(nì) 矢.(shǐ) 颔.(hàn)忿.然(fèn)酌.(zhuó) 杓.(sháo)沥.(lì)遣.(qiǎn)2.作者及作品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精品课件

乃取一葫芦置 于地,以钱覆 其口, 盖

译文参考:(老头)就拿来 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 铜钱盖在葫芦口上,

同“勺” 代词,它, 指葫芦
被沾湿
徐 以 杓酌油沥 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慢。慢地
注入
从 连词,表转折,
可是,却
译文参考:(然后)慢慢 地用勺子舀起油滴进葫芦 里, (油)从铜钱的孔中 注入(葫芦),可是铜钱 却没有被沾湿。

射箭的 技艺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懂得
精湛
译文参考:康肃公问道: “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 的技艺不是也很精湛吗?”
别的
只是 翁曰:“无他,但 手
手法 技艺
同“耳”, 罢了
熟 尔。” 熟练
译文参考:卖油的老头 说:“(这)没有别的 (奥妙),只是手法技 艺熟练罢了。”
气愤

法1 :、睨之 代词,指陈尧咨射箭
2 、但微颔之 代词, 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
3 、以我酌油知之 代词, 指射箭也是
凭手熟的道理
4 、以杓酌油沥之 代词,它,指葫芦 5 、 康叔笑而遣之 代词 ,他,指卖油翁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
1、公亦以此自矜 介词,凭、靠。 2、以我酌油知之 介词,凭、靠。 3、以钱覆其口 介词,用、拿。 4、徐以杓酌油沥之 介词,用、拿。
人物:卖油翁 陈尧咨
起因:尧咨善射,卖油翁“但微颔之” 经过:陈尧咨认为卖油翁轻视他的射技,
卖油翁以自己娴熟的倒油本领告 诉陈尧咨“手熟”之理。 结果:陈尧咨明白了道理, 笑着打发卖油翁走了。
1.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射箭; 酌油。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精品教案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精品教案

《卖油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卖油翁》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三单元欧阳修所写的一篇文言文。

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故事生动,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上好这篇课文,对培养学生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文字浅显,较易理解,但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接触文言文不多,对文言文还较陌生,加上本班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上课不敢发言,思想往往分散,不能集中注意学习,因此要用一个课时讲完这篇课文,仍需匠心独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词义、句义,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12课《卖油翁》原文和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12课《卖油翁》原文和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

《卖油翁》原文和译文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久久地不离去。

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不过微微地点点头赞许这情况。

康肃公问道:“你也会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也很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老翁取过一个葫芦立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杓子把油倒进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

老人说:“我这点手艺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是手熟罢了。

”陈尧咨见此,只好笑着将老翁打发走了。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卖油翁》2上课班级七年级备课教师冯上发上课时间2016年3月21日
教学目标知识
与能

理解文章运用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过程
与方

通过阅读讨论,理解“熟能生巧”及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体会谦虚的美德,做一个谦虚的人。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认识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案
教法运用谈话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指导问答法
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达成目标Ppt、时间
导入复习旧知:
1.学生齐读课文。

2.根据上节课的板书,指名学生复述课文。

3.分小组讲《卖油翁》的故事。

(出示课题、作者)
提问导入,学生认真思考并朗
读。

激发学生阅
读兴趣。

P1-2
5
初学新知
一、研读课文:
1.问与答的第一个回合。

教师提示:(1)“问”由何引起?“自矜”“微颔”——主观与客观
评价有矛盾。

“问”是进攻性的,有火气,不服气。

(2)答者招架,沉着回答。

“无他,但手熟尔。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引出问
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2.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

教师提示:(1)“问”者火冒三丈,“忿”;语气是责问,“安敢”。

(2)“答”者摆事实,不仅说,而且当场表演,表演了再说,胸有成竹,
从容自若。

注意:“我亦”,并未因自己的绝技而自夸。

3.在事实面前,康肃“笑而遣之”。

由“忿”而“笑”,心中信服。

4.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语气。

根据教师提示,回答相关问
题。

通过阅读讨
论,理解“熟
能生巧”及
不能骄傲自
满的道理。

P3
9

作探究引导析疑
提问分析:
1.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从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的前后变化,可以
看出陈尧咨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处?
这个故事对我们学好文化知识有什么启示?
2.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
动,引人深思? (教师提示:(1)剪裁合理。

(宾主分明,繁简得当) 把生活
中的素材做了合理的详略处理。

主角是卖油翁,写陈尧咨的善射只为了陪
衬卖油翁的善酌。

因此,写陈尧咨射技之精只做概括交代,不加渲染。


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

该略,惜墨如金;
该详,泼墨如水。

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
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


学生相互合作并进行交流,小
组长总结发言。

理解文章运
用对话描写
来刻画人物
性格特点的
方法。

P4-8
6
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达成目标Ppt、时间深

学习拓展训练思考:下列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神情和态度?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
..之
(4)康肃笑.而遣之
〔教师明确:1)“矜”表现了陈尧咨扬扬自得、喜欢自我炫
耀之意。

(2)“睨”展示卖油翁满不在乎的情态。

(3)“微颔”表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表演只略微赞赏。

(4)“笑”说明陈尧咨幡然醒悟。

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独立
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理解文章运
用对话描写
来刻画人物
性格特点的
方法。

P9
10

测反馈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尔安敢轻吾射!
(4)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
题。

巩固当堂课
所学内容。

P10
4

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卖油翁》一文,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
理,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要虚心,不能恃才自傲。

希望同
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本着这种精神,去探索切合实际的
学习、生活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生活质量。

学生回答问题并整理笔
记。

揣摩体会人
物的语言特
点,并能读
出人物不同
的语气语
调,认识熟
能生巧的道
理。

P11
6 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1、背诵全文。

2、完成宝典第12课卖油翁
12.卖油翁
陈尧咨:自矜问忿然笑而遣之
卖油翁:睨微颔但手熟尔惟手熟尔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