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总结
《卖油翁》考点

《卖油翁》考点人教版七下《卖油翁》知识点整理(新)一、文学常识:《卖油翁》一文选自《归田录》卷一。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重点字词解释:1.善.射善:擅长。
2.自矜:自夸。
矜:夸耀。
3.尝.射于家圃.尝:曾经。
圃:园子。
4.释.担而立释:放下。
5.睨.之久而不去.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离开。
6.但.微颔.之但:只;颔:点头。
7.知.射知:懂得。
8.但手熟.尔熟:熟练。
9.忿然:气愤的样子。
然:……的样子。
10.尔安.敢轻.吾射安:怎么。
轻:轻视。
11.以我酌.油知之酌:舀取,这里指倒入。
12.以钱覆.其口覆:盖。
13.徐.以杓酌油沥之徐:慢慢地。
14.惟.手熟尔惟:只。
15.笑而遣.之遣:打发。
三、字词分类归纳:(一)通假字。
1.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2.惟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二)古今异义。
1.但.手熟尔(古义:只;今义:但是)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三)一词多义。
1.射(1)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2)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箭的本领)2.尔(1)但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2)尔.安敢轻吾射(你)(四)词类活用。
1.吾射.不亦精乎(动词活用作名词,射箭的本领)2.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五)重要虚词。
1.之(1)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陈尧咨射箭)(2)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3)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4)康肃笑而遣之.(代词,代指卖油翁)2.其(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指陈尧咨)(2)以钱覆其.口(代词,指葫芦的)3.以(1)公亦以.此自矜(介词,凭借)(2)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靠)(3)以.钱覆其口(介词,用)(4)徐以.杓酌油沥之(介词,用)4.而(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连词,表承接)(2)而.钱不湿(连词,表示转折,但)(3)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示修饰)四、朗读节奏划分:(每句停一处)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七下语文《卖油翁》知识点

七下语文《卖油翁》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3.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二)一词多义1.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名词2.尔:尔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但手熟尔罢了,语气词(三)词类活用1.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2.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技3.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四)文言句式1.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2.省略句自钱孔入。
三、翻译课文1、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 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2、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技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奥秘),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听后恼怒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3、原文: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老翁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入葫芦,可是铜钱一点儿也没有被沾湿。
七年级卖油翁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卖油翁知识点总结在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的教材,不同的知识点,而在七年级的历史教材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卖油翁。
卖油翁的生平事迹,以及与中国古代历史相关的内容,都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本文就来总结一下七年级卖油翁知识点。
一、卖油翁的生平事迹卖油翁又称“李时中”,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个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他经营着一家油铺。
卖油翁的故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道理。
其中比较经典的有如下几个:1. “勤劳致富”卖油翁说:“我不是好命的人,但我一直认为,勤劳持家,人比人,气死人!”这句话意味着,只要勤劳努力,就能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尊重。
这也是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勤奋精神的一个案例。
2. “通人心”卖油翁与人交往,非常注重诚信、守信。
他在生意上并未强制要求他的客户购买他的油,而是自愿购买。
这样的交易方式让人感受到了他的诚信和交际能力。
3. “自强不息”卖油翁一生为财富而奋斗,但他不停止自己的追求,也不为所得骄傲自满,而是努力拼搏。
这样的精神和追求,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历史中也是非常出色的。
二、中国古代的商业与经济中国古代历史上,商业与经济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商业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重要的商业城市,包括丝绸之路上的长安、汴京、杭州、苏州等城市,以及后来的广州、上海等城市。
这些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的商业和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在明朝,以及卖油翁在商业中的活动时期,中国商业格局已经十分丰富和多元化了。
除了基本的种植和养殖业外,商业的发展涉及了冶金、手工制造、加工和物流等众多领域,中国也已经走出了一条线上生产、线下经销的商业模式。
这个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蕴含的商业文化,对于今天的市场发展及商业文化的形成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中国礼仪文化在卖油翁的故事中,他作为一个做生意的人,对于社交的礼仪也是非常讲究的。
复礼、客礼、爱礼、尊礼、容貌温良等礼仪观念,都在他的谈吐和行为中得到了展现。
卖油翁知识点归纳整理

卖油翁知识点归纳整理卖油翁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卖油翁的故事卖油翁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卖油的老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而不屈不挠的精神。
故事中的卖油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克服了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二、卖油翁的背景卖油翁这个寓言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
故事中的卖油翁是一个贫穷的老人,靠卖油为生。
他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步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三、卖油翁的智慧卖油翁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
他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但却不愿意束缚自己的思维。
他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机会,并能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他不仅懂得如何提高油的质量,还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如何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四、卖油翁的勤奋卖油翁是一个勤奋的人。
他每天都早早起床,准备好油,然后背着油桶沿街叫卖。
他不怕辛苦,也不怕困难。
他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生活,所以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五、卖油翁的坚持卖油翁在面对困境时从不退缩。
无论是生活中的困境还是经济上的压力,他都能够坚持下去。
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钦佩。
六、卖油翁的成功卖油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取得了成功。
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况,还帮助了周围的人。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七、卖油翁的启示卖油翁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
其次,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寻找机会并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我们要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八、卖油翁的影响卖油翁的故事不仅在中国流传广泛,也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智慧,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七年级卖油翁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卖油翁知识点总结一、卖油翁的定义卖油翁是指古代中国城乡居民家家户户都要用的灯油,卖油翁便是沿街叫卖的卖灯油者。
卖油翁把一种原料加工成另一种产品,然后再把它售卖出去,由此产生了劳动活动,因此,卖油翁就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手工业者,他们通过劳动创造了价值。
二、卖油翁的历史起源卖油翁这个职业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古代的油灯都是用植物油照明的,所以灯油是古代民居必需的物品,因此卖油翁这个行业也应运而生。
在古代,很多城乡居民都会购买卖油翁的灯油,用来供居家使用。
卖油翁是古代非常重要的职业之一,也是古代商业活动的一部分。
三、油的制作和销售古代的卖油翁都是依靠手工制作油品,并且出售给其他人家庭使用的。
制作油品主要采用了重复榨取、榨取二次、沉淀沉淀等工艺方法。
然后再通过流动式的叫卖方式将油品销售给城乡居民。
卖油翁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在常客经过的路线上,搭起木架子或支起一些楼梯,将灯油油罐放置于架子或楼梯上,依靠油罐的重力让城乡居民购买油品。
在现代社会,虽然卖油翁这个职业已经逐渐淡出了城市规划,但在一些农村地区,依然会看到卖油翁的身影。
四、卖油翁职业的特点1. 传统职业:卖油翁作为中国古代商业活动的一部分,是非常传统的职业之一,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2. 劳动强度大:卖油翁需要通过手工制作油品,然后再通过流动式的叫卖方式销售油品,需要长时间的站立和叫卖。
3. 社会地位低:由于卖油翁这个职业需要长时间的流动叫卖,还有一定的劳动强度,所以在古代社会中,卖油翁的社会地位往往是较低的。
以上就是关于卖油翁的一些知识点总结,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的手工业者的工作方式和非常重要的职业。
同时也了解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比古代更加便捷且舒适。
七年级语文卖油翁的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卖油翁的知识点七年级语文:卖油翁的知识点《卖油翁》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所著《喻世明言》中的一篇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卖油翁的人如何用智慧赚到钱,获得幸福的故事。
这篇小说不仅教育人们勤劳、智慧等美德,还揭示了社会阶级的固化和人性的弱点。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卖油翁》这篇小说教给我们的知识点。
1. 勤劳致富卖油翁这个人物形象榜样了勤劳致富的道理。
他不畏劳苦地卖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抓住机会升官发财。
他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工作,才能换来回报。
这个道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适用。
2. 坚持原则卖油翁在《卖油翁》中,不但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了钱,而且在财富面前仍然坚守自己的原则。
他始终坚持不欺骗别人,不占便宜,只要做到认真并且尽职尽责,一定会得到好的回报。
卖油翁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道德价值高低,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在财富面前能否坚持自己的原则。
3. 懂得抓住机会卖油翁在小说中灵活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问题,抓住了机会,并且充分利用,从而成功升官发财。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只有懂得抓住机会,才能够让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4. 认真对待工作卖油翁对待自己的工作非常认真,尽心尽力,做到了精益求精。
他的这种态度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职业教育课。
只有对待工作认真,才会有可能在工作中发现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 思维活跃卖油翁这个人物形象十分聪明。
他能在短时间内想到各种方法解决问题,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智慧化身。
他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思维活跃,才不会被生活的压力最终淹没。
《卖油翁》是一篇寓言小说,它所展现的知识点虽然简单,而且贯穿方方面面,但却具有深刻的生活道理。
生活中,如果你始终能够化小学大,不断学习,不断提高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像卖油翁那样聪明智慧、成功致富的人物。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文言文知识点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文言文知识点部编教材七年级语下册《卖油翁》言知识点一、《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二、1、重点字词:自矜:自夸。
矜,夸耀。
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下。
睨:斜着眼睛看。
发矢:放箭。
矢,箭。
但微颔之: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但,只是。
颔,点头。
但手熟尔: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尔,罢了。
忿然:恼怒的样子。
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尔,你。
轻,轻视。
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取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乃,就,于是。
置,放。
以钱覆其口: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
以,用。
覆,盖。
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
徐,慢慢地。
杓,现在写作“勺”。
沥,注入。
因:接着。
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卖油翁)打发走了。
2、通假字: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3、一词多义: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以钱覆其口(介词,用)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但手熟尔(同“耳”,罢了)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4、古今异义: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三、主旨:本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结构:第一段开端:善射、以此自矜但微颔之卖油翁发展:吾射不亦精乎?但手熟尔熟能第二段高潮:忿然酌油知之生巧结局:笑而遣之惟手熟尔四、思考与练习:(1)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由“忿然”到“笑而遣之”。
卖油翁知识点总结

卖油翁知识点总结一、《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二、课文重点1.重点字词:(1)自矜:自夸。
矜,夸耀。
(2)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下。
(3)睨:斜着眼睛看。
(4)发矢:放箭。
矢,箭。
(5)但微颔之: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但,只是。
颔,点头。
(6)但手熟尔: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尔,罢了。
(7)忿然:恼怒的样子。
(8)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尔,你。
轻,轻视。
(9)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1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乃,就,于是。
置,放。
(11)以钱覆其口: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
以,用。
覆,盖。
(12)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
徐,慢慢地。
杓,现在写作“勺”。
沥,注入。
(13)因:接着。
(14)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卖油翁)打发走了。
2.通假字: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3.一词多义:之(1)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2)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3)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4)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其(1)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2)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以(1)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2)钱覆其口(介词,用)射(1)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2)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尔(1)但手熟尔(同“耳”,罢了)(2)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而(1)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2)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3)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4.古今异义: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三、文章主旨: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卖油翁》知识点
1【主题思想】
本文是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人外有人、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文章结构】
人物陈尧咨卖油翁
技艺善射善酌
表现自矜大巧若拙
态度浮躁从容、沉着
3【文学常识】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韩愈和柳宗元是“古
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又有
“一门三学士”之誉。
故可用“韩柳欧王曾三苏”概括。
4【多义词2个】
例句字词解释
尝射于家圃射射箭
尔安敢轻吾射射射箭的本领
但手熟尔尔相当于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尔你
5【倒装句】
尝射于家圃
正常语序:尝于家圃射
6【省略句】
自钱孔入
省略“油”。
油自钱孔入。
7【虚词】
1)之
睨之久而不去(代词,指陈尧咨)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凭手熟的道理)康肃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2)其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指陈尧咨)
以钱覆其口(代词,指葫芦)
3)以
公亦以此自矜(介词,凭借)
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靠)
以钱覆其口(介词,用)
4)而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连词,表示承接)
而钱不湿(连词,表示转折,但)
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5)乃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连词,于是,就)
8【词汇4个】
词汇拼音例句或注释
睨视nì shì斜视;旁观。
傲视。
杓子sháo zǐ舀东西的器具
圃田pǔ tián
酌zhuó对~。
自斟自~。
9【成语14个】
词拼音释义
颔下之珠hàn xià zhī
zhū颔:下巴。
骊龙下巴下的珍珠。
比喻难得的珍品。
自矜其勇zì jīn qí yǒng 矜:自以为贤能。
自以为勇敢过人。
遣词造句qiǎn cí zào
jù
运用词语组织句子。
沥胆披肝lì dǎn pī gān 比喻开诚相见。
也形容非常忠诚。
覆水难收fù shuǐ nán
shōu 泼在地上的水再也不能收回了。
后用来比喻某事已成定局,无可挽回。
忿然作色fèn rán zuò
sè由于愤怒而变了脸色。
矢在弦上shǐ zài xián
shàng 箭已搭在弦上。
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熟能生巧shú néng
shēng qiǎo 对工作、技能等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妙的办法。
大巧若拙dà qiǎo ruò
zhuō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大智若愚dà zhì ruò yú形容聪明的人,不炫耀自己,从表面看好像很愚
笨。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uàn tōng 把多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理解
指点迷津zhǐ diǎn mí
jīn 针对事物的困难处,提供解决的方向、办法或途径
博学多闻bó xué duō
wén 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含英咀华hán yīng jǔ
huá比喻读书时细细琢磨领会文章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