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井点降水在共产主义闸工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轻型井点降水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控制方法,适用于大型基坑开挖、地铁隧道施工、水利工程等建筑工程中地下水位下降要求较高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轻型井点降水法需要在工程现场选择合适的井点位置。

选择井点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根据地下水位情况选择井点的深度,一般选择井点深度低于当前地下水位,以便有效降低地下水位;②选择井点位置应考虑到工程施工的需要,避免对施工进度造成不便;③选择井点位置应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对周边建筑物、管道等造成损害。

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还需要进行合理的管井布置。

管井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保证降水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管井数量,以降低工程成本;②管井布置应均匀分布,保证整个工程区域的地下水位均能有效降低;③管井布置应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保证降水效果的稳定性。

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还需要进行有效地抽水处理。

抽水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根据工程需要合理确定抽水量,既要保证地下水位能够有效降低,又要避免抽取过多地下水导致地表沉降等问题;②选用合适的抽水设备,保证抽水效率和质量;③监测抽水效果,及时调整抽水量和抽水位置,以保证地下水位能够稳定降低。

在轻型井点降水法的工程中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测和管理。

监测和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对井点周围的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地下水位升高的情况;②对抽水设备和管道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③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井点位置,进行合理的管井布置,进行有效的抽水处理,并实施有效的监测和管理措施。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做到科学合理,才能确保轻型井点降水法的有效实施,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轻型井点降水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处理技术,它主要通过钻孔的方法将水井点放入地下水层,并利用井点内的水泵将地下水通过管道抽出。

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选择适当位置、合理布置井点和优化控制降水等方面,对其应用措施进行探讨。

在选择适当位置方面,需要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位的高低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而言,选择地下水位较高的位置作为井点位置较为合适,因为地下水位越高,降水效果越好。

还要考虑井点周围的建筑物、管线等设施,避免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在合理布置井点方面,需要考虑的主要是井点的数量和布置方式。

一般情况下,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和地下水位的分布情况,可以选择单点井、串联井、并联井等不同的布置方式。

对于工程范围较大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并联井的方式,使井点的布置均匀、井距适宜,以提高降水效果。

还需要合理确定井点的开挖深度和直径,以确保井点能够有效地抽取地下水。

在优化控制降水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降水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

需要对井点进行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井点的水泵、管道等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需要对降水量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降水量,以适应地下水位的变化。

还需要与周围工程进行协调配合,避免井点之间的相互干扰。

还需要做好降水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主要包括选择适当位置、合理布置井点和优化控制降水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应用措施,可以提高降水效果,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合理调整,以确保降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轻型井点降水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轻型井点降水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轻型井点降水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作者:孔祥连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2015年第12期【摘要】轻型井点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井点降水方法,将原有的地下水位降低于坑底、使基坑保持干燥状态;改善工作条件,以防流砂发生,边坡也可放陡些,从而减少土方开挖量。

本文就轻型井点降水法的特点及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降水技术措施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在今后的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注意事项1、轻型井点降水法的特点1.1群排水孔的运用产生负压对于止水有着很好的效果轻型井点降水方法运用于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通过排水管道连接降水泵帮助排水管道对于地下水排出到地表进行利用或者排出到施工区域以外,同时降水泵产生的强真空通过群排水管道通到地下,在实现群排水管道进行排水的同时在排水管道以及周围产生负压,群排水管道在地下相互效应,在底下形成一定范围内的真空,对于基坑外以及基坑底部的地下水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对于基坑的止水有着很好的效果。

1.2能有有效的防止流沙软土的移动流失发生流变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基坑周围的流沙河软土特别容易发生移动流失,致使基坑遭到破坏,尤其是当地下有活水的时候,当地下有活水的时候,会对于流沙如同产生一个移动的力,加速流沙软土的移动和流失,使得基坑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轻型井点降水方法的应用,在施工前就已经将基坑地下以及周围的活水进行了抽离以及隔离,使得基坑周围的软土流沙不受活水产生的力的影响,软土流沙受到的动力很小,减少了软土流沙流动的可能性,能有效的防止软土流沙发生流变现象,增强了基坑周围边坡的稳定性。

保障基坑施工过程中工程的安全有序进行。

1.3轻型井点降水法操作简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轻型井点降水方法运用于工程施工的进程中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基坑工程中的时候,基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地下水一直都是一个影响施工进行的主要因素,轻型井点降水法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基坑施工能够有效的进行。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轻型井点降水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坑、地下工程、地铁施工等工程中。

它通过钻探井点,通过井点与水文地质条件相匹配的井点降水管将地下水抽出地表,以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下面将从井点设计、井点施工、井点管理等方面进行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在井点设计中,需要进行充分的水文地质勘察和分析,确定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方向和水文地质层次等信息,以便合理确定井点的位置和数量。

还要考虑井点设计的合理间距,避免干扰井点之间的水流和降水效果。

还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确定井点降水管的直径和材料,以保证抽水量的要求和管道的使用寿命。

在井点施工中,需要合理选择井点钻探方法和设备,以确保钻探井点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在钻探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井点周围的土体稳定,避免形成涌水或土体塌陷等不良现象。

在井点降水管的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管道的完整性和连接的严密性。

在井点管理中,需要定期对井点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井点的正常运行和降水效果。

应定期清洗井点降水管,清除附着物和淤泥,以保证井点的通畅性和降水的效率。

还要随时监测井点的降水量和地下水位,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措施,确保地下水控制的效果。

在轻型井点降水法的应用中,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

在井点降水过程中,要合理处理和利用抽出的地下水,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还要加强现场管理,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的安全。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轻型井点降水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地下工程、矿山开采和土木工程中。

它是通过在井点周围设置抽水井,将地下水抽走,从而降低地下水位,避免地下水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轻型井点降水法的应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前期勘察: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方向和地下水水质等情况。

同时还要进行土层分析和地下水位测量,确定井点设置位置和抽水井的排列方式。

2. 井点设置:根据前期勘察结果,确定井点设置位置。

通常情况下,设置一系列的井点,形成井网,确保整个工程区域的地下水位降低。

3. 抽水井的设置:在每个井点周围,设置一口或多口抽水井,根据地下水位和水力梯度调整井深和井的数量。

还要注意设置护壁和防渗层,以防止地下水外溢和水质污染。

4. 井点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井点的管理非常重要。

需要定期检测井点的地下水位、流量和水质,及时调整抽水量和井点位置,保证地下水位在可控范围内。

5. 施工期间的排水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排水控制,避免地下水对施工的干扰。

可以采用井点降水和井外降水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有效的排水设施控制地下水位。

6. 工程结束后的地下水恢复:在工程结束后,需要进行地下水恢复措施。

可以逐渐停止抽水,并进行补水措施,加快地下水位的恢复。

轻型井点降水法是一种有效的地下水控制技术。

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包括前期勘察、井点设置、抽水井的设置、井点管理、施工期间的排水控制和工程结束后的地下水恢复。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轻型井点降水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工程降水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可能会对施工造成影响,轻型井点降水法通过安装井点和抽水设备,降低地下水位,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下面将从工程中的应用措施来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的应用。

在进行轻型井点降水法应用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降水方案。

包括确定降水位置、井点深度、井间距、井点数量等参数。

同时要根据地下水位的情况确定抽水设备的数量和容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降水方案,可以高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施工影响。

在井点的选择和设置上需要注意。

井点的设置应该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和降水要求进行确定。

井点的位置应该选择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以保证井点能够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

井点的深度应该能够达到需要降水的地层,以确保能够有效抽水。

在井点的设置中,还需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避免对附近建筑物和地质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在抽水设备的选择和布置上需要注意。

抽水设备的选择应该根据工程降水量和抽水深度来确定。

通过合理选择抽水设备,可以提高抽水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在设备的布置上,要根据井点的位置和数量进行合理布置,以确保整个降水系统可以稳定运行。

还需要注意对降水水质的处理。

地下水中可能含有一定的杂质和污染物,为了保证抽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施工的安全进行,需要对降水水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

预处理可以采用过滤网、沉砂池等设备,去除水中的杂质。

后处理可以采用沉淀池和消毒设备,确保降水水的水质合格,不会对施工造成污染。

需要进行降水效果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抽水过程和降水效果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对降水效果进行评估,可以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经验和参考。

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地下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情况制定合理的降水方案,选择合适的井点和抽水设备,并进行水质处理。

通过对降水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可以不断改进降水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引言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地下水的处理一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尤其在潮湿地区或者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方,地下水的降水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轻型井点降水法是一种常见的处理地下水的方法,本文将就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进行讨论。

一、轻型井点降水法的原理轻型井点降水法是通过在地下挖掘井点,然后利用井点抽水的方式将地下水抽出,从而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

井点降水除了可以控制地下水位外,还可以保证工程施工的进展,确保施工安全。

轻型井点降水法的原理比较简单,但在应用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工程施工进度、环保要求等。

轻型井点降水法的应用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1. 地质勘察在应用轻型井点降水法前,需要对工程所在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

包括地下水位、土层的渗透性,地下水的流向等。

只有了解了地质条件,才能更合理地确定井点的位置和井深,从而达到较好的降水效果。

2. 井点设计井点的设计是轻型井点降水法应用中的重要环节。

井点的位置、数量、深度都需要精确计算。

一般来说,井点需要在最大的地下水位上游位置挖掘,并且需要根据地下水流向和流速,确定井点的数量和深度,以达到均衡抽水的效果。

还需要考虑井点抽水的方式,例如井点之间是否需要设置联通管线等。

3. 抽水设备选择在轻型井点降水法中,抽水设备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需要考虑抽水设备的功率和流量,以确保能够满足地下水降水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考虑设备的耐用性和维护成本,确保抽水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4. 运行管理轻型井点降水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运行管理。

包括井点抽水的周期、流量、水质的监测等。

通过运行管理,可以及时调整降水方案,避免因为地下水位变化而导致的施工安全隐患。

5. 环保措施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环保因素。

包括地下水的排放处理问题、施工废水的处理等。

在选择井点位置时需要尽量选择远离水源区,并且需要在抽水部位设置过滤设备,以保证排放的地下水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浅谈轻型井点降水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措施轻型井点降水法主要依赖于人工挖掘井点,并通过井点进行降水。

一般情况下,井点的直径为60cm左右,深度根据需要确定。

在施工中,首先在井点位置下挖一段较短的井筒,然后安装小型抽水泵将地下水抽入井筒中,通过排水管将地下水排走,从而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

在使用轻型井点降水法时,需要采取一系列应用措施,以确保降水效果。

应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井点的位置和数量。

井点的位置应选在工程区域最低点,并避免与周围建筑物相互影响。

井点的数量则根据地下水位、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确定。

通常情况下,井点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一定的均匀性,以提高降水的效果。

在井点降水中,选择合适的抽水泵也十分重要。

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功率适中、抽水能力稳定的小型抽水泵。

还应注意进行防止冲击工地结构的措施,如加装软连接装置、设置搅拌器等。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降水对结构的不良影响。

还应采取合适的井点降水工艺。

一般而言,井点降水的工艺可分为明井降水和暗井降水两种。

明井降水是指地下水经过井点由明井排走,而暗井降水则是将地下水引入井点,通过管道进行排水。

在选择工艺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来确定。

明井降水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但排水量有限;暗井降水工艺排水量较大,但操作相对复杂。

在实施轻型井点降水措施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要及时监测井点的降水效果,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要保证井点的畅通和排水管的连续性,避免因管道堵塞而影响降水效果。

还应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6期2008年12月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Journa l of Nort h China Institut e of W ate r Conservancy and Hydroe l ec tric Powe rVol 129No 16Dec .2008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司保江(—),男,河南沁阳人,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章编号:1002-5634(2008)06-0072-03轻型井点降水在共产主义闸工程中的应用司保江1,皇海军1,2,王培燕2(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11;2.焦作黄河河务局,河南焦作454001)摘 要:为消除工程施工区基坑坡面及坑底的渗水,结合实际工程对地下水位及基础开挖的要求,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技术降低基坑地下水位,选用了合适的设备,设计了适宜的工艺,强调了抽水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实施后证明轻型井点降水方案效果良好,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关键词:共产主义闸;水闸改建;轻型井点降水中图分类号:T U46+3;T V551.4+1 文献标识码:A1 工程概况1.1 共产主义闸改建原因原共产主义闸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境内,始建于1957年,峻工于1958年6月,为6孔开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总宽93m ,闸室长21m ,两岸采用岸箱连接,设计流量280m 3/s,设计灌溉面积31.3万hm 2.该闸自开始运行后出现渠道水位高,渗水严重,使沿渠下游地下水位升高,局部低洼处地面积水,土地盐碱化.1960年经河南省委报请中央批准后,停止使用.1974年重新开始利用第6孔小流量(10~20m 3/s )引水,灌溉武陟、获嘉两县农田,并在1975年6月对中间4孔进行了封堵.同时,由于黄河大堤加高后闸顶高程不够,闸墩出现不均匀沉陷,胸墙裂缝,闸底板开裂渗水,混凝土碳化,保护层剥落引起钢筋锈蚀,梁板等构件承载能力下降,钢闸门锈蚀穿孔,启闭机系统严重老化等,致使该闸无法正常使用,处于不安全状态.2000年4月委托水利部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河南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分别对该闸进行了安全检测鉴定和工程复核计算,结果认为,该闸防洪标准不足,抗滑稳定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抗渗性差,整体结构老化,引水能力大为降低.安全鉴定报告评定为四类闸,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要求,必须立即采取措施.2002年10月黄委会规计局批复对该闸进行改建,新闸闸址选择在老闸东侧110m 的地方,相应大堤桩号78+910,设计引水流量40m 3/s,灌溉面积 2.4万h m 2,为涵洞式引水闸,采用胸墙孔口布置,单孔尺寸为Φ2.8m ×3.5m ,共3孔,全闸总长10.4m ,属1级建筑物.1.2 工程水文工程所在地区地形开阔平缓,黄河大堤堤顶高程104.71m ,临河滩地高程92.00~95.00m ,背河地面高程92.00~93.00m.闸址区地下水位高程约为92.00m ,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及河水补给,埋藏深度2.00~4.00m.地下水pH 值为6.0~6.5.1.3 工程地质工程所在区域属于华北平原区,地层岩性为第四纪全新统冲积层.闸基所在的第3层以细砂为主,局部为中砂、极细砂,中等密实,渗透系数为2×10-3~6×10-3c m /s .1.4 工程基础开挖为满足基础处理要求,先开挖完成91.00m 高程以上的土方,剩余的1.00m 左右厚土方,等基础处理完成后,再开挖至设计高程.基础开挖最低高程在88.62m ,为使土方开挖及后续工作不受地下水影响,开挖到91.50m 处,采用人工方法降低地下水位.2 降水方案确定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可采用轻型井点、管:2008-08-2:1978.井井点、深井泵井点等降水方法.轻型井点降水法是沿基坑四周或一侧将直径较细的井管沉入深于基底的含水层内,井管上部与总管连接,通过总管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管内不断抽出,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底以下.当需抽吸地下水水量大、降水深度也大时,可用深井泵井点降水法.深井泵井点降水法和轻型井点降水法相同之处是都用水泵来抽吸地下水.但轻型井点降水的水泵是安设在地面上,1组泵房机组可带井点管60~70根或更多;而深井泵井点降水法的多级离心泵则是在井管中,每井1泵,依靠水泵的扬程把很深处地下水送到地面,故深井泵可抽吸大量水.管井井点降水法系沿基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1个管井,每个管井单独用1台水泵不断抽水降低地下水位.表1 各种降低地下水位措施对比井点类型土层渗透系数/(cm s-1)降低水位深度/m轻型井点1×10-4~1×10-13~9管井井点2×10-2~2×10-13~5深井泵井点1×10-2~1×10-1>15地质勘测报告推荐的渗透系数K为2×10-3~6×10-3c m/s,该工程地下水位需要降低4m,故选用轻型井点法降水.3 降水设备选用及其工艺设计管:Φ38~55,壁厚为3.0mm的无缝钢管或镀锌管,长2.0m左右,一端用厚为4.0mm的钢板焊死,距此端1.4m长范围内,在管壁上钻Φ15mm的小圆孔,孔距为25mm,外包2层滤网,滤网采用编织布,外面再包1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60mm用10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连接.井点管:Φ38~55,壁厚为3.0mm的无缝钢管或镀锌管.总管:Φ75~102钢管,壁厚为4.0mm,用法兰盘加橡胶垫圈连接,防止漏气、漏水.抽水设备:根据设计配备离心泵、真空泵或射流泵,以及机组配件和水箱.移动机具:自制移动式井架(采用旧设备振冲机架)、牵引力为6t的绞车.凿孔冲击管:Φ219×8的钢管,其长度为10m.水枪:Φ50×5无缝钢管,下端焊接一个Φ16的枪头喷嘴,上端近似弯成直角,且伸出冲击管外与高压胶管连接蛇形高压胶管压力应达到5M以上高压水泵:100TS W-7高压离心泵,配备1个压力表,作下井管之用.材料:粗砂与豆石,不得采用中砂,严禁使用细砂,以防堵塞滤管网眼.为了节省机械施工费用,不使用履带式吊车,采用碎石桩振冲设备自制简易井架,要求高的场地平整度,需设备进场前进行场地平整,以便于井架在场地内移动.工序安排:井点放线定位→安装高压水泵→凿孔安装埋设井点管→布置安装总管→井点管与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与检查→正式投入降水程序.轻型井点管网全部安装完毕后进行试抽.当抽水设备运转一切正常后,整个抽水管路无漏气现象,可以投入正常抽水作业.开机7d后将形成地下降水漏斗,井趋向稳定,土方工程可在降水10d后开挖.4 注意事项1.在降水实施前,由电工及时办理用电手续,保证在抽水期间不停电.抽水应连续进行,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时停时抽,会导致井点管的滤网阻塞.同时由于中途长时间停止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土方边坡塌方等事故.2.应经常检查抽水过程,出水规律应“先大后小,先浑后清”,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3.在抽水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和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门以控制流水量,当地下水位降到所要求的水位后,要减少出水阀门的出水量,尽量使抽吸与排水保持均匀,达到细水长流.4.真空度是轻型井点降水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技术指数,现场应设专人经常观测,若抽水过程中发现真空度不足,应立即检查整个抽水系统有无漏气环节,并应及时排除.5.在抽水过程中,特别是开始抽水时,应检查有无井点管淤塞的死井,可通过管内水流声、管子表面是否潮湿等方法进行检查.如“死井”数量超过10%,则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可采用高压水反复冲洗处理.6.如粘土层较厚,沉管速度会较慢,如超过常规沉管时间时,可增大水泵压力,但不要超过1.5MPa.7.主干管流水坡度流向水泵方向.8.井点位置应距坑边2.0~2.5m,以防止井点设置影响坑边土坡的稳定性.水泵抽出的水应按施工方案设置的明沟排出,离基坑越远越好,以防止下渗回流,影响降水效果如场地粘土层较厚,因为粘土的透水性能差,37第29卷第6期司保江等: 轻型井点降水在共产主义闸工程中的应用 .: 1.0Pa.. 9.上层水不易渗透下去,将影响降水效果,应采取套管和水枪在井点轴线范围之外打孔,用埋设井点管相同成孔作业方法,井内填满粗砂,形成2~3排砂桩,使地层中上下水贯通.5 结 语该工程基础采用轻型井点法降水处理后,降低了基坑地下水位,消除基坑坡面及坑底的渗水,改善了施工作业条件,提高了地基强度,使该工程正常顺利实施,效果良好.参 考 文 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 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 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3]吴文保.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法[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2):147.[4]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黄河共产主义闸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R].郑州: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06:4-5,85.[5]皇海军,申胜斌,王翔宇,等.振冲挤密碎石桩在共产主义闸基础处理中的应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1):8-9.A ppl i ca t i on of the W ell Po i n t D ra i nage M ethod i n the Engi n eer i n g of C omm un is m Slu iceSI Bao2jiang1,HUANG Hai2jun1,2,WA N G Pei2yan2(1.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 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 c Po wer,Zheng zhou450011,Chi na;2.Y e llo w R iver J i aozu o Bureau,Jiaozu o454001,China)Ab stra ct:In order t o ensure the foundati on intensit y and effec tively i m p r ove the construc tion conditi ons,the we ll point drainage me t hod is adopted t o reduce the ground wa ter leve l in co m bi ning w ith the actual gr oundwa t e r lev e l and the foundati on excava ti on requirem ents, this will p r ovide a s mooth and nor ma l conditi ons f o r construc ti on works.Since usi ng thism eht od,the re s u lt is g ood.Key wor ds:co mmunis m sluice;reconstruc tion of sluice;the we ll point dra inage me t hod47 华 北 水 利 水 电 学 院 学 报 2008年12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