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故乡,宜人之州”

合集下载

刘山姐的故乡作文450个宁

刘山姐的故乡作文450个宁

刘山姐的故乡作文450个宁
“年年三月摆歌台,声声山歌唱不绝……”在农历三月初三时,便是壮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歌圩节。

而关于歌圩节还有这样的一个传说。

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人们称她“刘三姐”。

刘三姐聪明过人,经常有山歌歌颂劳动人民的辛苦,以及揭露财主们的罪行。

以至于财主们一心想将刘三姐,除之而后快。

在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上山砍柴,下山时,一位名叫莫怀仁的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导致刘三姐不幸坠崖身亡。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三姐,现在每年三月初三这天歌唱,一唱便是三天三夜,从此,歌圩节便形成了。

“咚,咚,咚。


听,这是哪的声音?原来,这是有人在跳竹竿舞啊。

一些壮族的原住民手持竹竿,对立面的站着。

口中唱着山歌,手中的竹竿便跟着山歌的节奏上下摆动着发出“咚咚”声。

唱起了山歌,那些手捧五彩糯饭的壮族老乡也跟着节奏跳起了竹竿舞。

激昂欢乐的竹竿舞,不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的身心,也使一些游客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进去。

顿时,所有的欢呼声、喝彩声、鼓掌声都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乐。

一曲竹竿舞未了,歌圩节的另一出重头戏――山歌对唱,开始了。

“林中千万树,单这颗匀称;林中这些人,数妹最心称。

”在这个壮族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里,壮族人民不仅会举行盛大的宴会,还会在这天择良人。

若有能对上山歌的人,便是有缘人。

除了竹竿舞,山歌对唱等活动,壮族人民还在那三天里举行舞龙(狮)、斗牛、吃五彩糯米饭、抛彩球等活动,以示喜庆。

祭三姐,唱山歌,三月三,歌圩节。

祖国风光(3578)刘三姐故乡宜州

祖国风光(3578)刘三姐故乡宜州

祖国风光(3578)刘三姐故乡宜州西竺寺位于宜州市北郊,距市中心两公里左右,是集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点和游览胜迹。

始建于唐代,近千年的历史中,西竺寺屡遭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古迹慢慢被人们重视,现在的西竺寺还在修复、装修中。

抬头望去,“西竺寺”三个古朴的大字印入眼帘,正前方的台阶中央是一块写着“千年古刹”的石碑,跨进古寺中,看见的便是下面的图片的景象。

这里的建筑物不是很雄伟高大的那种,但它依山而建,有的建筑墙面就是天然的石壁,真可谓是巧夺天工啊!随阶梯向上攀登。

到了半山腰的庙宇,这里有尊卧佛神像,几个大香炉,我们也买香祈福许愿,站在平台向下俯视,民房、农田、田埂、鱼塘。

据载西竺寺原名三门岩景区。

释来光法师,湖南朱州人,出家广东,佛学院毕业。

1999年6月云游至此,顿感此地乃佛缘胜地!遂发下大愿,顷毕生之力,造千尊之佛于婆岩山。

历经十载有余,来光法师四处化缘,与工匠一起,历尽艰辛,割茅清石,拉砖盖瓦,建寺庙于山,刻佛像于岩。

现今西竺寺已初见规模!置身山中,一片片嫩绿,一尊尊佛像,慈祥优雅,使人兴奋之中也略带几分宁静,佛门净地,对躁动的我们是很好思考的地方,静静聆听鸟鸣,扶栏慢行,欣赏最熟悉的乡间风景,回归最淳朴的自己。

因为没有完全开发,这里的石阶不是很平整,有的台阶已断裂松动,稍不留神,失足是十分危险的。

在最陡峭的路段,向下俯视,路是笔直的,不得不让人打冷战。

尽管如此,我们几个女生互相鼓励,加油,慢慢向山顶进攻,只为不枉此行。

好像想大家多介绍一些景区的风景特点,可是当时匆匆向山顶冲,忽略了路途的佛像,匆匆看一眼便向下一个目标前进,如果去了宜州,西竺寺是一个值得去的好地方。

第二天,我们是乘船游下枧河。

下枧河湾水面宽阔,怪石嶙峋,现在是枯水期,更多的礁石裸露,看上去甚是好。

据导游的介绍,下枧河风光特点是水碧、竹翠、洞怪、峰奇,并且包含着刘三姐的传奇色彩,它是拍摄电影《刘三姐》的主要外景地。

生态长寿地 三姐文化城 广西河池中国首个地级“世界长寿市”

生态长寿地 三姐文化城 广西河池中国首个地级“世界长寿市”

生态长寿地三姐文化城广西河池中国首个地级“世界长寿市”佚名
【期刊名称】《人民周刊》
【年(卷),期】2018(0)24
【摘要】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首个地级世界长寿市壮族'歌仙'刘三姐故乡中国南方喀
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国铜鼓之乡人类文明活化石白裤瑶之乡河池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全市辖金城江区、宜州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丹县、天峨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凤山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和大化瑶族自治县,总面积3.35万平方
公里,总人口429万。

河池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是中国首个地级'世界长寿市'。

【总页数】1页(P3-3)
【关键词】长寿之乡;中国南方喀斯特;巴马瑶族自治县;国际旅游区;刘三姐;盘阳河;
国家地质公园;河池市;世界地质公园;依饭节;大峡谷;大化瑶族自治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K926.7
【相关文献】
1.河池成为中国首个地级世界长寿市 [J], 周剑峰;
2.河池长寿地三姐文化城 [J], ;
3.探秘世界长寿之乡——广西河池巴马瑶族自治县 [J], 张婷;
4.基于精准扶贫桂西北长寿带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河池市6个“中国长
寿之乡”为例 [J], 周龙; 石重媚; 唐斌
5.“世界长寿市·三姐文化城”河池名优土特产品包装设计探究 [J], 吴红梅;司淑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姐故里寻歌海散文

三姐故里寻歌海散文

三姐故里寻歌海散文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一曲壮乡山歌,将我的思绪带往美丽的岭南小城——三姐故里,歌海宜州。

“三月三”是壮族地区最大的歌圩日,又称“歌仙节”,是为了纪念歌女刘三姐而设立的。

三月三撞上清明节,广西自治区独有的七天小长假,跟着宜州舍友游歌海,欣赏原汁原味的壮族山歌,领略秀美岭南山水风韵。

漫步在岭南的雨季里,踏上被雨水亲吻的青石板小路,青青苔痕诉说着这一季的忧伤。

两旁绿荫葱郁,莹莹露珠,伴着初晴的阳光越来越娇羞,逐渐消失在视野里。

各种花儿、草儿也在雨后抖擞身姿,尽情绽放,将妖娆的身姿展示给路人。

纵情山水,情迷南国,微风飘逸,静心遐思,一曲山歌飘扬在耳际,悠哉悠哉。

壮乡山水入画来,歌海无处不飞花。

最美是那刘三姐,山歌传了遍天下。

到访歌海宜州,当然得去三姐故里游玩,一路好奇与期待相随,车行驶在市区,环视着窗外的一切,三姐故里成了宜州小城的一张靓丽名片,公交站、广场、公园随处可见“三姐故里”字样,三姐精神与传说,如那经久传唱的壮乡山歌般,深深地流淌在这座城市的文化魂中,也浸润着每一位壮乡儿女的心田。

“下枧河畔翠竹多,山风吹来响嗦嗦。

搬来板凳并排坐,我俩同唱风流歌。

”此句便是传说中刘三姐和阿牛哥对山歌的情景。

到了下枧河景区时,此景以“水碧、竹翠、洞怪、峰奇”而闻名,美丽而神秘的三姐故里。

更是为景区增添了些许传奇色彩。

风光旖旎,蔚为壮观,翠峰迭起,近观青山绿水,仿佛进入了一个绿色的天然帷幔。

秀丽的山水养育了善良聪慧的刘三姐,循着传说,依依翠竹中似乎还回响着三姐少女时期的天籁之音。

竹叶作响,竹影婆娑,穿越千年,依稀间,那个受壮乡儿女爱戴的三姐划着小竹排踏歌而来。

哪有山歌船载来?山歌又好声又靓。

山歌悠悠,水流潺潺,茂林修竹,清流湍激,撑排泛舟,绿意寻芳。

下枧河湾水面宽阔,夹有平坦狭长的沙洲,金黄的`鹅卵石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点映着水面的粼粼波光。

两岸有一幢幢古宅,诗意的栖居,出门即是青山绿水,俨然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屏。

“刘三姐”创作大事记

“刘三姐”创作大事记

“刘三姐”创作大事记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的列斯堡,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女诗人、女歌手,她叫莎孚。

希腊人民把她尊崇为“第十谬斯诗神”。

古希腊的政治家梭伦听到人唱过莎孚的诗,渴望自己能在死前一读,引为是最大的光荣。

莎孚所存留下的断句短诗,在世界诗歌宝库中被誉为最瑰丽的珍宝。

约在公元六世纪,东方古老的中国岭南,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女诗人、女歌手,岭南人民不仅把她遗留的歌篇,当作中华歌库的珍宝。

至今在中国许多地区还把她争做是自己家乡的姐妹。

一、刘三姐何方神圣?广东《阳春县志》卷一:“铜石岩——名通真岩,在城北八十里思良都,岩有石室,高有三四丈,深广丈余,相传唐时有刘三姐于此飞升,歌台故迹在焉。

”广西《苍梧县志》记载:“刘三娘须罗乡人也。

”湖南《江华县志》:“刘三妹,兴贡乡隆成村人,农家女也。

”清初学者吴淇所辑《粤风续九》中提到,人称刘三妹为“六乌婆婆”……清初《池北偶谈》中王士祯写的《刘三妹传说》:“相传唐神龙中,有刘三妹……”清顺治进士闵叙督在《粤述》中说:“唐景龙年间,贵县西山有个刘三妹……”清初人张尔翮在《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144记载:“相传唐神龙中,有刘三妹者,居贵县之南村,善歌”清代陆次云在,《洞溪纤志》、《声歌原始》中记载:“诸溪洞初不知歌,善自刘三妹始也。

”清人黎耀宗在《古今图书集成》罗定州清岩条载:“相传昔刘三姑曾于此岩唱新调数日。

”广西《宜山县志》:“刘三女太,相传唐时下枧村,僮女,性爱唱歌。

二、刘三姐盛传广东广西刘三姐,也叫刘三妹、刘三姑、刘三太、刘三娘、刘三婆、刘三、刘三女太,等。

女太(da),状语:即姑娘、妹、指未婚女子。

刘三姐传说在民间口语传承1200多年,流传于南方的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台湾、香港等地。

有关刘三姐的传说,截止目前具不完全统计广西地区约有百条以上;广东地区约有40条之多;云南5条以上;湖南3条以上;江西2条以上;贵州2条以上;台湾2条;香港1条。

三八节刘三姐故里游作文

三八节刘三姐故里游作文

三八节刘三姐故里游作文《三八节刘三姐故里游》嘿呀!三八节那天,我们可去了一个超级棒的地方,那就是刘三姐故里!一到那儿,哇塞,我就像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那里的山山水水都好像在跟我打招呼呢!我兴奋地拉着妈妈的手,东看看,西瞧瞧。

我们沿着小路往前走,路边的花儿五颜六色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真是美极了!我忍不住摘了一朵,别在头发上,感觉自己就像个小花仙子。

走着走着,我们听到了一阵动听的歌声。

“嘿,那是什么呀?”我好奇地问。

妈妈笑着说:“那肯定是有人在唱刘三姐的歌呢!”我急忙拉着妈妈跑过去,只见一个大姐姐站在船头,正放声歌唱。

她的歌声可真好听,就像黄鹂鸟一样清脆悦耳。

旁边的人们都在为她鼓掌喝彩呢!“妈妈,我也想唱歌!”我大声说道。

妈妈笑着点点头,于是我也站在船头,学着大姐姐的样子唱了起来。

哎呀,我的歌声可没有大姐姐那么好听,但是大家还是给了我热烈的掌声,这让我特别开心。

我们又来到了刘三姐的故居,那里有好多有趣的东西。

我看到了刘三姐曾经用过的织布机,还有她穿过的衣服。

我好奇地摸摸这个,看看那个,感觉一切都好新鲜。

在故居里,我还遇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他也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嘿,你觉得刘三姐厉害吗?”我问他。

“当然厉害啦!她那么会唱歌!”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我们俩一边参观,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话,可有意思了。

逛完了刘三姐故里,我的心里满满的都是快乐。

这一天,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听到了动听的歌声,还认识了新的朋友。

这难道不是一次超级棒的旅行吗?我觉得刘三姐故里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玩的地方,大家都应该来这里看看,感受一下刘三姐的魅力!。

河池市刘三姐镇——天丝小镇

河池市刘三姐镇——天丝小镇

124 -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 - 广西城镇建设
HECHI SHI LIUSANJIE ZHEN
刘三姐镇位于河池市宜州区的东北部,是宜
州区的第四大乡(镇),素有“宜州北大门”之称,是宜州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乡镇,曾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老年宜居名镇”等称号。

刘三姐镇地处广西喀斯特地区,岩溶地貌广泛发育,奇峰异洞、湖光山色、风景优美。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传说为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山歌文化源远流长;壮家的民族风情浓郁淳朴,让人流连忘返。

2017年,刘三姐镇入选中国特色小镇。

河池市刘三姐镇特
色小镇—— 天丝小镇
文字统筹 李雪凤 (本刊记者)
编辑_李雪凤 设计_邱勇哲
2018.07 - 125。

介绍宜州家乡的演讲稿

介绍宜州家乡的演讲稿

介绍宜州家乡的演讲稿宜州市为广西自治区河池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

由于我老乡黄庭坚曾经在宜州工作并逝于宜州,因此宜州市与我老家江西修水县为友好县。

上次到宜州,我们首先来到位于宜州市北山南麓白龙公园内的山谷祠。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诗人黄庭坚(号山谷1045—1105)因受当朝权臣诬陷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被谪羁宜州,一年之后的9月30日在宜州小南楼病逝。

宜州人民非常敬仰黄山谷的高尚品德和渊博学问,于是就建山谷祠以示纪念。

历代十多次修缮、更迭,规模日宏。

历代山谷祠,都是宜州地方人士讲学、祭祀的圣地。

每年当值山谷先生诞辰之日,人们扶老携幼,远近跋涉赶来祭祀。

原祠于70年代被折毁,1985年宜山县多方集资,1986年重建山谷祠并迁入白龙公园。

山谷自画像碑锩于祠中壁上,祠内陈列30多幅字画,反映了山谷先生羁留宜州期间的生活史实。

祠后有山谷先生的衣冠墓。

现在的《宜山县志》概括说:“宜山文化的发展,受黄庭坚的影响很大。

”“黄庭坚使宜州的历史变得厚重与深沉。

”走出山谷祠,黄庭坚清癯而淡然的自画像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晃动,我深深为这位乡贤感到骄傲和自豪!后来我们又去看了刘三姐乡。

刘三姐乡位于宜州市北部,乡府所在地距宜州市区4公里,占地面积230平方公里。

该乡原名为流河乡,2004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刘三姐乡。

刘三姐乡传说为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自然风景优美,历史文化深厚,民族风情浓郁。

现在市里正以“七个一”为基础,打造以刘三姐文化为内涵的特色旅游产业,将其建设成为以山水田园风光和浓郁的刘三姐民族文化为主调的特色旅游卫星城。

“七个一”即:一条河——下枧河,包括刘三姐对歌台、扁担山、眼泪泉、鲤鱼石等;一座岛——岛上竹青水绿、风光旖旎;一首歌——传唱久远的刘三姐山歌;一书院——刘三姐风情苑;一个村——有惊无险古龙漂流终点六妹村,村中河面开阔,河中有一座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小岛;一座寺——三门寺,原名花婆岩,内有滴水观音、卧佛、药师佛、普贤菩萨、日月菩萨、弥勒佛等十几尊圣像;一个山庄——刘三姐乡度假山庄,其坐落于山水相映的流河社区下枧河段上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姐故里”广西宜州荣膺“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城”
中共广西宜州市委书记黄平权近日接受采访介绍,依托“三姐故里,宜人之州”旅游品牌,广西宜州市精心培育民俗风情游、生态观光游、历史古迹游和休闲养生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实现新增长。

宜州市荣膺“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城”和“中国最佳养生度假旅游城市”称号,列为首批自治区特色旅游名县(市)。

黄平权介绍,宜州山水风光秀美,民族风情多姿多彩。

素有“宜山宜水更宜人”的美称,是广西壮族歌仙刘三姐故乡,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的诞生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境内山清水秀、洞奇石美,下枧河和会仙山风景区是广西著名的名胜风景区,有下枧河刘三姐风情游、古龙河漂流激情游、龙江石林观光游、会仙山古迹游、金浪湾度假休闲游和祥贝大水车生态游等精品线路。

他介绍,宜州市突出抓好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投入800万元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完善刘三姐故里、白龙洞公园、刘三姐乡特色旅游名镇、合寨村等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歌仙桥、怡人湖、八滩山、板票林等景区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功能。

目前,刘三姐度假山庄已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东正国际、凯旋大酒店等星级酒店即将投入运营,旅游接待能力和档次进一步提升。

今年上半年,宜州市共接待游客89.5万人次,同比增长13.8%;旅游收入8.61亿元,增长16.5%。

下一步,宜州市将根据《广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打造“桂林—柳州—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区的总体布局,重点开展以《宜州市下枧河流域旅游总体规划》和《刘三姐乡特色旅游名镇建设规划》作为乡村旅游区的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推动特色旅游名镇建设。

此外,宜州市将推动歌仙桥景区、怡人湖景区、水上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工作;全面实施刘三姐故里景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确保通过国家4A景区复核验收;启动黄庭坚纪念馆、铁城奇石园项目工程;做好广西宜州第四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和第十四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的筹办工作,推广传播刘三姐文化和歌谣文化,提高宜州“三姐故里、宜人之州”的知名度。

宜州市位于广西西北部,森林覆盖率达56.62%,聚居有汉、壮、瑶、仫佬、水、毛南等29个民族,总人口66.29万人。

宜州市是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市),是一座集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文化古城,宋代三元及第状元、官至参知副政事冯京出生于此,宋代文学家、大书法家黄庭坚,明惠帝朱允汶,著名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等曾流寓此地。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