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义(整理版)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义(整理版)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讲义(整理版):详细解读公文写作规范及实践技巧的讲义一、公文写作规范1. 文种规范公文常见文种有公告、通知、公函、报告、请示、批复等。

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写作格式和用词要求,应仔细学习并熟练掌握。

2. 标题规范公文标题应简明扼要、准确明确,避免使用过长的词汇和复杂的结构。

同时应注意遵循统一的标题格式,如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书写方式和大小、字体等。

3. 布局规范公文的布局应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例如:左边留二分之一的空白,右边写正文;文段之间空行一行;页眉应标明文件名称、页码等;页脚应标明起草单位、日期等。

4. 内容规范公文的内容应简明扼要、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应采用客观、准确的语言表达,严格遵循用语规范。

5. 签署规范不同文种的公文,签署方式也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公文应由主管领导签署,是否需要加盖公章或个人章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6. 保密规范根据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一些文件需要进行保密处理。

这些文件通常需进行密级划分类别,加上密封、装订、封线等安全措施。

二、公文写作技巧1. 科学立意为保证公文达到预期效果,首先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和意图。

审慎分析问题、精心设计文稿,使文稿中心思想突出、鲜明,表达方式得以精练、清晰。

2. 言简意赅公文应言简意赅、条理清晰,不可写得太长、太复杂,以免读者理解困难。

涉及政策、法规、标准等内容时,应注意文中用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框架清晰公文的框架清晰,有助于提高读者阅读速度和审阅质量,降低发文和收文双方的沟通成本。

公文的框架应包含标题、正文、签名、页码等基本要素。

4. 遣词造句公文的用词和造句应准确、规范、得体。

不要使用过于华丽复杂的词汇,避免出现排比、夹杂英语和日语等现象。

公文的格式、层次和用语要求严格规范,遵循“不压缩内容,不浪费字眼”的原则。

5. 注意格式公文的格式应规范、整齐,避免出现错别字、别字分异、错用词汇等问题。

公文中的数字、单位、标点等要求一致、统一。

文秘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

文秘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文秘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公文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主要用于政府、组织和机构之间的正式往来和文件交流。

公文的写作需要准确、规范、简洁,具有一定的公共基础知识。

下面是公文写作的一些常见知识点。

一、公文的基本要素1.发文单位:即文件的出处,需要标明单位全称和常用简称,包括机关、部门、团体等。

2.文件字号:即文件的编号,标明年、月、日等具体的时间和编号。

3.签发人和签发日期:签发人是行文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名字和职务,签发日期用于标明公文发布的时间。

4.标题:标题是公文的主题,需要简洁明了,能准确概括文件的内容。

5.正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前言、正文和结尾等部分,需要清楚、简明扼要地表达文件的内容和目的。

二、公文的格式要求1.纸张规格:一般使用A4纸张规格,大小为21cm×29.7cm。

2.文字字体:一般使用宋体、黑体或仿宋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或五号。

3.行文方式:一般使用规范的正楷或楷书,要求字迹清晰、工整。

4.文字布局:公文的左右边距一般为3厘米,上下边距一般为2.5厘米。

字数一行为20个字,一般为20至30行。

5.格式要求:公文格式包括标题、标题下的字数、字间距和行间距等,以及正文中标示时间、地点和主题等。

三、公文的常见类型1.决议:决议是组织或会议通过的一种正式的文件,用以表明对某一问题作出决定或立场。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公告:公告是向公众发布的一种通知,用于通知公众有关规定或重要事项。

3.报告:报告是对某一问题或情况进行调查和总结,用于向上级或相关单位汇报情况或提出建议。

4.通知:通知是向特定对象或单位发布的一种通知,用于通知特定事项或安排。

5.公函:公函是正式的书面联络,在特定场合用于向相关单位或部门发出请求、协商或通告。

6.议案:议案是在会议上讨论或决定的一种文稿,用于提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意见或决策。

四、公文的写作要点1.准确清晰:公文要求语言准确、用词恰当,表达清晰明了,不能有歧义或模糊之处。

关于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关于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指在公务活动中按一定程序和格式形成和使用的、表述社会集团意志的文字材料。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公文写作基本要求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写作过程中除了要遵行一般的写作通则之外,还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规律,公文写作基本要求就是对这些规律的反映。

其内容是: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二、行文规则行文规则是关于正确有效传递文件的规定,也是撰拟公文的指导依据。

遵守行文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三、文稿书写规范四、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一)公文写作前的准备1、明确行文目的和要求。

2、确立公文主题。

3、选定公文文种。

4、占有材料。

5、确定具体表达方式。

二)撰拟文稿1、安排好结构,一是确定总体的构成;二是确定正文的具体构成,解决好各组成部分的编排次序,安排各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处理好开头和结尾。

2、拟出写作提纲。

3、正式撰拟文稿。

(三)审核修改文稿的审核修正要认真严肃反复进行,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五、公文的'语言特点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

这些特点具体体现在公文词语,公文语句,公文表达,公文修辞中。

六、公文词语的选择七、公文中特殊事物和概念的表达要求在对公文中所涉及的事物和概念进行表达的过程中,除了必须遵循一般的语法规则,逻辑规则之外,还必须遵循一些特殊要求。

其中特别需要注意:时间的表达;空间的表达;职务,姓名的表达;数量的表达;范围的表达;程度的表达;语气,神态的表达。

八、公文修辞公文修辞在其所追求的效果方面,重准确鲜明,质朴平匀,精练顺达,反对含糊暖昧,繁冗堆砌,轻浮造作,重内在美而不只求形式美;在修辞手法方面,以消极修辞手法为主,以积极修辞手法为辅,重在选词炼句及章法方面下功夫,审慎使用修辞格。

九、公文专用词语由于表意和表现特殊色彩的需要,公文中有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大全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1公文写作基本常识通报等公文,叫普发公文,凡下属机关都是受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报送另一机关,可彩抄报形式。

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

三、正文。

这是公文的主体,是叙述公文具体内容的,为公文最重要的部分。

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

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四、发文机关。

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

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

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

机关印章盖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的凭证。

五、发文日期。

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

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

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

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六、主题词。

一般是将文件的核心内容概括成几个词组列在文尾发文日期下方,如“人事任免通知”,“财务管理规定”等,词组之间不使用标点符号,用醒目的黑体字标出,以便分类归档。

七、抄送、抄送单位,是指需要了解本文件内容的有关单位。

送的单位被上级列为副本,被下级列为副本。

抄报纸和抄的单位名称列在文末,也就是公文最后一页的最下面。

为了整洁美观,文末的抄送单位、打印机关、打印时间一般用两行隔开,主题词打印在第一行,文号打印在第二行。

八、文件版头。

正式公文一般都有版头,标明是哪个机关的公文。

版头以大红套字印上“xxxxxx(机关)文件”,下面加一条红线(党的机关在红线中加一五角星)衬托。

九、公文编号。

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

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国务院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

“国发”是国务院的代字,“[1997]”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 ]”),“5号”是发文顺序号。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及公文写作技巧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及公文写作技巧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及公文写作技巧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严谨的写作形式,广泛应用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

公文的目的是传递信息、表达决策、规范行为,因此,公文写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及公文写作技巧。

一、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1.公文的定义和特点公文是公共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用于公共行政活动的书面文件。

公文具有严肃、正式、规范的特点,语言精炼、行文简练,使用特定的格式和语言风格。

2.公文的种类公文按照用途和内容可分为决议、指示、通知、函电、报告、请示、备忘录、公告等。

3.公文的基本结构公文一般包括主标题、副标题、正文、签发单位、签发日期、页码、密级等要素。

4.公文的写作原则公文写作要遵循以下原则:真实准确、明确简练、重点突出、受众导向、层次分明、逻辑严谨、格式规范。

二、公文写作技巧1.明确目的、立意准确公文写作要明确写作的目的,清楚表达所要传达的信息,掌握核心要点。

写作时要注意用具体的词语、句子来传递信息,避免含糊不清。

2.严谨、规范的语言风格公文写作要求使用严谨、规范的语言风格。

要注意用词准确,避免使用生僻词、流行语等,避免语言夸张和个人感情色彩。

3.简洁明了、层次分明公文要求简洁明了,行文紧凑,删繁就简。

在表达中要从宏观到微观逐级展开,层次分明,分段合理。

4.注意语法和标点的正确使用公文写作要注重语法和标点的正确使用。

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时态和语态,避免主谓不一致、引用错误等错误。

同时,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句子结构清晰。

5.正式格式和版式公文写作要遵循正式的格式和版式要求。

要注意行文的字体和字号,标题和正文的格式,页边距和行间距的设置等。

6.审慎使用名词和专业术语公文写作要审慎使用名词和专业术语。

要根据受众的背景和水平掌握用语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汇和术语。

7.进行反复修改和校对公文写作完成后,要进行反复修改和校对。

仔细检查语法、标点、格式等错误,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公文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

公文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

公文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公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沟通工具,是用于在机构、组织或政府部门之间传递信息和做出决策的正式文书。

下面是公文写作的一些重要基础知识点:1. 标题和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主题,是吸引读者关注的重要元素。

标题应该准确、清晰地表达文档的主要内容。

2. 正文结构和段落:公文的正文结构应该合理有序,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每个段落应该以一个主题句开头,然后通过相关论据和细节来支持主题句。

3. 使用简明清晰的语言:公文应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指定具体的词汇和短语可以确保读者理解文字的意义。

4. 段落和句子的连贯性:在公文写作中,段落和句子之间的连贯性非常重要。

使用适当的过渡词和短语,以便使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更加流畅,帮助读者理解和跟随思路。

5. 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和拼写:在公文写作中,准确使用标点符号和拼写是必不可少的。

标点符号可以帮助传达正文的意义和重要性,而正确的拼写可以增加文档的可信度。

6. 适当的公文格式和布局:不同类型的公文可能有不同的格式和布局要求。

学习并遵守正确的格式和布局规范是确保公文专业性和整洁性的重要因素。

7. 注意公文的风格和语气:公文通常应该保持正式和客观的风格和语气。

避免使用情感色彩强烈的词语或个人意见,而应以客观的事实和数据为基础来表达观点和建议。

综上所述,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点涉及标题和标题、正文结构和段落、语言清晰简明、连贯性、标点符号和拼写的准确性、格式和布局要求以及风格和语气的选择。

通过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提高公文的质量和专业性,有效地传递信息和实现目标。

公文基础知识考点

公文基础知识考点

公文基础知识考点摘要:一、公文概述1.公文的定义与分类2.公文的作用与重要性二、公文格式规范1.公文文头2.公文编号3.公文正文:一、公文概述1.公文的定义与分类公文是指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之间,用于处理公务的正式文件。

根据用途、性质和格式等方面的不同,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和事务性公文等。

2.公文的作用与重要性公文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传递信息、沟通上下级、汇报工作、请示意见、指导工作、签订协议等的重要工具。

掌握公文写作知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文格式规范1.公文文头公文文头是公文的标志,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文件字号和发文日期。

文头应简洁明了,便于识别。

2.公文编号公文编号是公文的唯一标识,由发文机关代码、年份和序号组成。

编号应完整、规范,便于查找和管理。

3.公文正文公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内容,应做到观点明确、论述严谨、条理清晰。

正文结构一般包括开头、正文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4.公文附件公文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补充材料,应与公文正文紧密相关。

附件应标注序号和名称,并注明页数和份数。

5.公文签发与盖章公文签发是指领导人对公文审批同意后签字的过程。

盖章是指在公文上加盖发文机关公章。

签发和盖章是公文生效的标志。

三、公文写作技巧1.明确主旨与目的在撰写公文时,要明确公文的宗旨和目的,确保内容紧密围绕主题展开。

2.结构清晰公文结构要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公文内容。

3.语言简练公文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啰嗦。

同时,注意措辞得体,符合规范。

4.规范用词公文中应使用规范的汉字、标点符号和计量单位,避免错别字、口语化和不规范的表达。

5.注重行文逻辑公文行文应注重逻辑性,论证充分,避免跳跃性和矛盾性。

四、公文处理流程1.拟稿拟稿是公文写作的第一步,要做到内容完整、结构合理、语言准确。

2.审稿审稿是对公文内容、格式等进行审查,确保无误。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第一章公文写作概述第一节公文概述一、公文及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写作意义公文即公务文书,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进行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体式完整、内容系统的各种书面材料。

公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别。

狭义的公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确定的13类14种公文。

广义的公文,既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确定的13类14种法定性公文文种,也包括司法、军事、外交、科技等部门专用公文以及机关常用应用文,诸如倡议书、请柬等等。

还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空前活跃,在内部经济管理运作和日常经济交往中应运而生的经济公文写作,例如市场调查报告、商务说明书等等。

公文写作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频繁和信息网络的日臻完善,各种信息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在一切经济活动中,任何一个经济部门要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都要利用各种实用文体负载经济及其它信息来实现。

在这方面,公文写作就是重要的媒介物,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各经济部门、企业在对内对外一系列经济活动中,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公文写作来执行政策、指导工作、沟通关系,以使整个经济活动像机器一样运转灵活。

此外,由于公文写作中的各类实用文体,有的是为传达上级机关意图和政策界限,使受文单位或其他收受对象有据可依、有凭可查而制发的,因此它是依照党和国家的意志管理和协调各部门的依据和凭证,具有重要的价值。

当前随着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无纸化办公的发展趋势也将公文写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重要高度。

二、公文的分类明确公文的分类,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公文。

公文的分类有不同的出发点和侧重点,公文的类别划分,目前还没有十分统一的方法。

(一)按使用范围划分常规情况下把公文分为政务公文、专用公文、经济公文和日常事务类公文四类。

1、政务公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普遍使用的,用以指导工作、规范行为、交流信息的有固定体式的公务文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一)一、公文的定义和分类(一)定义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机关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发挥着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和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

公文贯穿机关管理工作的始终。

我们要向上级报告情况,需要写成文件;我们要向乡镇、村安排什么工作,提工作要求,需要写成公文印发下去,备查、备用,便于基层照章执行;我们要告知社会公众一个什么决定,也要印制成公文。

因此,公文写作与我们每一个机关告知人员息息相关,可以说,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当前,各级各部门都十分缺乏优秀的文秘工作人员,有许多年轻人因为具备较好的文字功底,而被选拔进市、县党委、政府机关工作,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人生境遇,一些机关还因为选不到合适的文秘人员而发愁。

由此可见,重视公文写作、加强公文写作,对于年轻人来说,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分类1、按照制文机关的种类划分:党务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司法机关公文、军事机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社会团体公文。

今天讲的,重点是行政机关公文。

2、按照行文方向划分:上行公文、平行公文、下行公文。

草拟公文前,必须弄清楚行文方向,才能确定文种、内容、措辞等。

3、按照保密程度划分: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内部材料、普通公文5种。

我们在起草或者管理公文时,必须要按照该公文的秘密等级来处理,涉及秘密问题的,不能泄密。

4、按照紧急程度划分:特提公文、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平急公文、普通公文5种。

紧急公文的处理,我在后面要专门给大家讲。

5、按照使用范围划分: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

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全是通用公文;司法类的公文、经济类的公文、任免类公文、议案、提案、建议等等,属专用公文。

今天讲的,主要是通用公文。

6、按照规范性和颁发程序的规范程度、行政约束力的强弱划分:规范性公文和非规范性公文。

规范性公文有13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非规范性公文:除规范性公文以外的公文。

常用的非规范性通用公文有调查报告、工作计划类、工作总结类、提案、建议、说明、讲话稿、简报信息、书信类、启事类、条据类、表格类、大事记等等。

(三)机关公文要素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组成。

(四)公文处理包括哪些工作公文处理包括拟制、办理、管理、立卷归档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

二、公文写作的共性要求公文不同于其他文字作品,它的写作、制发、处理必须按照固有的规定、特定的体例格式来进行。

(一)确定文种这是写作公文首先要明确的。

我们在写作公文前,要弄清楚这个文件具有或者说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个文件材料。

根据写作的背景、目的、受文对象(为什么要写这个文件;写这个文件要达到什么目的,是安排工作、通报情况,还是解决困难问题;文件是写给哪个部门,是上行、平行还是下行),确定采取哪个文种。

一般说来:1、要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选择《决定》文种。

比如:党中央决定在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开展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的“三讲”活动,这对党的建设来说,是件大事,所以用决定文种;每年初的农村工作会议、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县政府都要出台一个《关于兑现**年农村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的决定》,这就是个奖惩决定。

2、要向社会公众或者广大行政管理相对人宣布重要事项或决定,适用公告。

比如,要在县城取缔三轮车、或者实行三轮车分单双号进城运营,这涉及到广大三轮车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我们就要事先以各种方式发出公告,告知社会各界。

联合执法队、建设局、交警大队。

要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该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比如停水停电,适宜采用通告文种。

3、我们要将上级的文件批转给下级执行,或者要求下级从哪些方面作好哪件工作时,一般印发《通知》4、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选用报告类文种,如工作报告、情况汇报等等。

(在其中,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有特指内容的文种,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向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情况)5、向上级机关反映并请求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选用《请示》。

6、答复下级机关的请求事项,用《批复》。

7、我们要对某项重要工作或者某个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一般选用《意见》。

8、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也就是说不存在直接的行政管理关系的机关之间,比如绥江县与三峡公司、与市财政、审计、国土等市政府部门,商洽问题、询问或答复问题,一般用《函》。

9、明确通过会议形式决定的事项、记录会议精神,选用《会议纪要》。

10、还有一种《命令》文种,主要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如主席令、国务院令),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如通缉令),这些法规、规章的制定,要省级以上的国家机关才能制定和通过,因此,在市、县两级,一般不涉及到《命令》文种。

以上讲的是一般原则,具体采用哪类文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二)规范写作公文写作要努力做到“七个规范”:1、主题规范。

主题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任何文章都要有主题,公文也不例外。

公文主题的提炼标准,就是集中单一、鲜明显露。

要求一文一事,一个主题,主题鲜明突出。

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要鲜明直接,不能含糊,不能让人产生歧义。

2、使用材料规范。

公文材料的选用标准必须是真实典型,新鲜有力。

所谓真实,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反映当前事物本质规律的真实。

我们分析问题时,所列举的现象,不是假的、人为编造的,也不是偶然现象和个别现象。

所谓典型,就是既是个性特征,又是共性特征。

新鲜有力,就是我们所列举的、分析的问题,、提出的办法,必须是符合当前实际的,必须是有说服力的。

你不能在说今年的工作时,还拿去年、前年的数据和一成不变的措施办法,因为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尤其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和人的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快速增强的这么一个时代下,如果总是一成不变、不思进取,不思考、不调研,写公文也好、安排工作也好(事实上,写公文也是安排工作的一种方式),都做不到“有的放矢”—即对准目标放剑,一剑中的。

公文的选材标准与文学作品不同,公文强调真实,强调掌握最基础最真实的材料,屏弃想象(合理的推测可以),而想象则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灵魂。

3、文章格式规范。

公文普遍的结构格式是: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结尾—成文时间。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把公文格式方面的内容分为写作格式和印制格式两个方面来讲,这里主要讲公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格式包括标题、正文、结尾三个部分。

1、标题:公文标题的写法一般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例如:县国土局要向市国土局写一个请求帮助解决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请示,标题就是“绥江县国土资源局关于请求帮助解决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请示”;板栗乡人民政府要向县政府报告一个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则标题就要写成“板栗乡人民政府关于**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报告”。

2、主送机关的写法:一是只写受文机关的名称,不写领导个人名字(领导特别要求的除外);二是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例如:市委、市政府,其他需要送达的受文机关采取抄送方式(调查报告因为是知阅性公文,受文单位不特别确定,除了要求有主送机关的,可以不写主送机关);三是用统称或者规范的简称,不能随意写,如市政府、市人民政府都是规范的简称,但不能写成市府;四是行文关系,只能逐级行文,一般不能越级行文(如要上报省政府的文件,一般只能市政府转报),某些经费请示属特殊情况。

3、正文的写法:正文是主送机关以下、结束语之前的部分。

正文是一篇公文用笔最多、最重要的部分。

一般是在主送机关之后,先写一段或几句导语,说明写这篇公文的原因、根据或者目的,导入正文。

正文要做到逻辑层次清楚有序,说理简洁准确并力求深刻,用语符合规范。

4、结尾: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写几句号召的话(一般针对下行文),或者表决心、态度的话(上行文)。

《请示》要说“妥否,请批示;《意见》要说“以上意见若无不妥,请批转执行;《通知》和《报告》可以不要结尾,说完就落款结束;讲话稿类的一般有鼓劲、号召的话语;汇报材料一般有表示感谢和今后打算、态度的。

4、文字表述规范。

公文的用语用字要求简明、准确、朴实、得体、通俗、易懂,体现字面意义而非联想意义,讲求陈述性、写实性,而非描绘性、虚拟性。

一般以概述为主,据事说理,言之有物。

不象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需要大肆铺展、渲染,大量的想象,细致的描写,这些,恰恰是写公文所忌讳的。

(比较文学作品语言与公文语言的异同:同是写一个夜晚发生的一件事,武侠小说写“月黑风高夜,***燕子李三一个鹞子翻身越窗而入,手起刀落,一剑封吼,杀死了仇家;而公文只写某年某月某日,谁在家中被人杀死,或者谁杀死了仇家。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文学作品很过瘾,看公文则觉得死板、千篇一律,这个跟公文的性质有关系,但是公文同样可以写得很好,好的法规性、政策性公文,充分考虑了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反应,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或滴水不漏,好的讲话稿可以写得饱含感情,深刻、精彩。

5、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该用逗号用逗号,该用句号用句号。

需要慢慢积累琢磨。

要注意:转发上级或下级文件时,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有书名号的,取消书名号);此外,标题中不要过多出现“通知”两个字,比如省、市层层转发国务院一个文件的通知,到县级,可直接说转发国务院***文件的通知。

6、数字和计量单位使用规范。

一般使用阿拉伯数字。

前后要统一,不能一时用大写,一时用小写。

7、印制规范。

包括印制格式、排版、用纸规格,紧急程度、发文机关、发文字号、印制份数、发送单位、印制机关等要素标识。

目前各单位在印制上比较规范,请大家在制文的过程中,拿单位印制好的文件来参考学习,我只点几个方面的细节:1、印制格式(印制方式):两种,红头文件和白头文件。

红头就是单位的文件头、简报、信息等,一般适用于正式形成的请示、报告、意见、通知、函等文件。

白头就是不冠特定的文件用纸,直接排版印制,一般会议印发的讲话稿、汇报材料等用白头印制。

调查报告、对内的工作方案(如单位解放思想大讨论方案)这类文件既可印制成红头,也可印制成白头,视具体情况定。

红头文件拟文单位、成文时间等落款在结尾处,白头文件一般把拟文单位、成文时间放在标题下。

2、签发:公文的制作签发程序很严谨,不能谁写谁签都行。

重要文件要一把手或单位主持工作的领导签发,一般文件由一把手、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委托的领导签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