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word 格式-可编辑-感谢下载支持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自查试卷九年级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k 39 Mn 55 S 32 Na 23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考试时间:80分钟,本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
1.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氧气——供人呼吸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C.氮气——作保护气D.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3.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食盐水和泥沙C.矿泉水D.铁粉和铜粉4.日常生活中加铁酱油、高钙牛奶中的“铁”和“钙”是指()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5.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它们统称为氧元素。
这是因为,不管在氧气分子中,还是在水分子中,这些氧原子都具有相同的()A.核外电子数B.核内质子数C.核内中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6.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读取液体体积检验装置气密性点燃酒精灯取用固体粉末A B C D7.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人有责,下列节约行为中可行的是()A.直接用工厂排出的废水灌溉农田B.吃经蒸煮后的变质大米C.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D.改用节水水笼头8.下列与燃料或燃烧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露置在空气中的汽油没有燃烧,因为汽油是液态B.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的主要目的是延缓煤的燃烧时间C.汽油着火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目的是隔离空气D.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水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9.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A.用玻璃棒引流B.漏斗的下端未靠在烧杯壁上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10.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D.每个乙分子中含有1个A原子和1个B原子三、填空题(共4题共20分)16.(5分)用化学用语表示:(1) 2个氢原子;(2) 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3) 4个氮分子;(4) 5个碳酸根离子;(5)赤铁矿。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试卷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九年级化学试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友情提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Zn-65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15每小题2分;16—20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B、汽油挥发、工业上制取氧气C、铁生锈、电灯发光D、水的电解、气球爆炸2、小明在做下列实验中,有操作错误的是()A、 B、 C、 D、3.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A、 B、 C、 D、4.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天然气、碱式碳酸铜,空气 B.纯碱、大理石、稀有气体C.熟石灰、水煤气、水银 D.稀硫酸、冰水、液氧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A.二氧化碳冰 CO2 B.氢氧化钙熟石灰 Ca(OH)2C.氧化钙石灰石 CaO D.碳酸钠、小苏打、Na2CO36、下列化学式书写规范的是()A.氢氧化钠 NaoH B.氧化镁MgO2 C一氧化碳 Co. D.五氧化二磷 P2O57、下列化学符号或化学式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H B.Fe C.O2 D.C60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9.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A、CO2 + H2O ═ H2CO3B、Cu + 2AgNO3═ 2Ag + Cu(NO3)2C 、Na 2CO 3 + Ca (OH )2 ═ CaCO 3↓+ 2NaOHD 、CH 4 + 2O 2CO 2 + 2H 2O10、科学家探索用CO 除去SO 2,该研究涉及的一个反应:SO 2 + 2CO ===== 2X + S ,则X 为 A .CO 2 B .C C .CS 2 D .COS 11、亚硒酸钠(Na 2SeO 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的化合价为( )A.+2B.+3C.+4D.+512、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 ”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所示。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座号九年级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Cl:35.5 Ca:40 Fe:56 Zn:65 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每题1 分,共14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B.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C.用碳素墨水写文字档案便于保存D.氧气供给呼吸2.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B.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D.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称量氯化钠固体C.过滤D.倾倒液体4.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闻气味B.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C.观察颜色D.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热胀冷缩”现象表明分子间有间隔6.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B. 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C.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7.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涉及的操作有:①称量,②溶解,③计算,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8.2015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并提炼出用于治疗疟疾的青篙素(其化学式为:C15H22O5)获得诺贝尔奖。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11个氢分子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第1页(共4页)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9. 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 2X+2H2O,X的化学式为【】A.AgS B.Ag2S C.Ag2O D.Ag2O210.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3B=2C+2D,若8gA与2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D的质量为9g,同时生成C的质量为【】A.13g B.23g C.31g D.67g11.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与氧化铜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铜都是发生还原反应B.都有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现象C.都是发生分解反应D.都能生成二氧化碳12.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 乙、甲、丙B. 乙、丙、甲C. 丙、甲、乙D. 丙、乙、甲13.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A. 滤渣是Ag、Cu、ZnB. 滤液中含有Zn2+、Mg2+、NO3-C. 滤渣是Ag、Cu、MgD.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14.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2016-2017年秋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题(有答案)

2016-2017年秋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题(有答案)2016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九年级化学(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12 :16 N:14 :39 Fe:6 a:40 1:3 n: Zn:6 S:32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3分,共48分)1、根据物质分类知识判断,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分类正确的是()A.双氧水、糖水、一氧化碳、铁粉B.大理石、水、金刚石、氯酸钾.澄清石灰水、氮气、氢气、稀盐酸D.空气、稀有气体、红磷、高锰酸钾2、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粒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现象或事实解释A热胀冷缩原子或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100L水和100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L 分子之间有间隔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D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分子间隔发生改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Na 和得出,钠元素和钾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B.石墨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金刚石,这是物理变化().会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4.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生锈B.点燃不纯的氢气而发生爆炸.干冰升华,产生白雾D.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形成酸雨、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区别各物质的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A.通过观察区分氧化镁和氧化铜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区分2、H2、2D.用蒸馏水区别氧化钙与碳酸钙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并过滤水中的杂质B.在自水厂净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天然水中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D.电解水时,与电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氧气7、实验桌上因酒精灯被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A用水冲熄B用嘴吹熄用书扑灭D用湿抹布盖灭8、目前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2016-2017年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末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试卷说明: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将题目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的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a-40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白磷自燃 C.冰雪融化 D.食物腐烂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测量溶液的pH C.取固体药品 D.熄灭酒精灯3.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 N2、O2等均匀混合C.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D. N2、O2的体积比约为5:1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气 B.糖水 C.氯酸钾 D.金刚石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电子数 B.质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红色固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7. 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8.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成分的微小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你关注每天的空气质量报告吗?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氧化合物(NO x) D.可吸入颗粒物(TSP)9.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0.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X=0.4 B.丁一定是单质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11. 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间隔变大C.分子体积急剧增大 D.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12. 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博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 B. 延展性 C. 导热性 D. 抗腐蚀性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7.6 2.0 0.2 0反应后的质量(g) 3.2 X 5.8 0.413. 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相等”,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食盐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的食盐和水的总质量一定相等B.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曲线所代表的物质的溶液质量一定相等C.将两种液体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与混合前两种液体体积之和一定相等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相等14.“神州七号”太空舱将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15.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B.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16. 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选项共性差异性A 均由分子构成分子的种类不同B 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不同C 均能与水化合化合时现象不同D 常温下均是无色气味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同A.A B.B C.C D.D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 小题,共32分)1.(11分)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⑴3个氢原子; 2个碳酸根离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一个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 ;正二价的钙元素。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一、单项选择题(共13小题,选出下列各题中惟一正确的答案。
1-11题每题2分,12-13题每题3分,满分28分。
不选、多选、错选不得分)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C、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D、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2.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木条燃烧B、酒精挥发C、石蜡融化D、水结成冰3.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取9.5ml的液体可用100ml的量筒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最多为试管容积的1/2C、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D、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总质量的1/5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可用硫或木炭代替红磷完成实验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属于纯净物5.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6.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和原子总在不断地运动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7.在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元素符号为“Si”C、原子序数为“14”D、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B、在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水中杂质C、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D、自来水属于混合物9.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B、0C、+1D、+510.金刚石、石墨、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构成原子大小不同B、构成原子数目不同C、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1.已知反应X+4O2=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A、C2H6B、C2H6OC、C2H2D、C2H2O12.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A、将气体点燃B、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C、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将一氧化碳倒出13.将20g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g水,则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质量分别是()A、2g和18gB、10g和10gC、2g和16g D3g和17g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4.用化学符号填空:⑴三个氮原子:⑵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键为正二价:⑶硫酸根离子:⑷常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15.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3月6日。
九年级化学2016--2017期末化学试题

九年级化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九年级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 39 Cl 35.5 O 16 C 12 H 1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20分)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高粱酿酒B .锅炉爆炸C .水果榨果汁D .湿衣服晾干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O 2能供给呼吸B .O 2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C .N 2充入食品袋内可防腐D .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延长灯泡寿命3.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B .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C .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D .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下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A .2H 2+O 2点燃2H2O B .2H 2O 通电 2H 2↑+O 2↑ C .2CO+O 2 点燃 2CO 2 D .H 2+Cl 2 点燃2HCl 6.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 76H 52O 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C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D .碳、氢、氧三种原子个数比为76:52:467.不法商家为了让海带碧绿,用化工色素——“碱性品绿”进行泡制,还加入了“连二亚硫酸钠(Na 2S 2O 4)”起固色作用,若长期食用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Na 2S 2O 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B .+3C .+4D .+6 8. 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 2 ===== 2P 2O 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九年级化学说明:①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②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N:14 Fe:56第Ⅰ卷(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在表格内,每题2分,共36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CO用作燃料B.干冰用作制冷剂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D.氮气用作保护气2.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过滤液体B.闻气体气味C.装固体药品D.加热液体3. 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铁、硫、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B.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C.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D.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4. 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变瘪的兵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B.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C. 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种类不同D.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5. 2015年10月,中国科研团队首次证实了天然铀单质的存在.用于核电工业的一种铀原子中含有92个质子和143个中子.有关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B .电子数为92C .相对原子质量为143D .核电荷数为926. 制造导弹的合金材料的重要元素钕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为60B .属于金属元素C .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gD .核内质子数为607. 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8.2016年12月华为手机中央研究院向世界宣布:全球首个超级石墨烯基电池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