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圭璋《梦桐词》

合集下载

近现代名人诗词集

近现代名人诗词集

近现代名人诗词集1.<双清词草>一卷;廖仲恺(1877--1925)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廖仲恺集>附.2.<忏慧词>一卷;徐自华(1873--1935)著中华书局1990年版<徐自华诗词集>.郭延礼编辑3.<双韵轩词草>一卷;徐蕴华(1884--1962)著社科文1999年版<徐蕴华林寒碧诗文合集>.柳无忌编辑.4.<涉江词>五卷;沈祖芬(1909--1977)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涉江词>.5.<梦桐词>一卷;唐圭璋(1901--1990)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梦桐词>.6.<梦笤庵词>一卷;钱仲联(1908--2003)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梦笤庵诗词集>7.<遐庵词>一卷;叶恭绰(1881--1968)著上海书店影印版<遐庵汇稿>8.<忍寒庐词>二卷;龙榆生(1902--1966)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龙榆生词学论文集>附.9.<梦秋词>二十卷;汪东(1890--1963)著齐鲁书社1985年版<梦秋词>10.<磨剑室词>五卷;柳弃疾(1887--1958)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磨剑室诗词集>(上下).11.<海绡词>二卷;陈洵(1871--1942)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海绡词笺注>.12.<晓珠词>五卷;吕碧城(1883--1943)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吕碧城诗词笺注>.13.<寒香宦词稿>一卷;马叙伦(1884--1970)著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马叙伦诗词选>.14.<邓拓词录>一卷;邓拓(1912--1966)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邓拓诗词选>.15.<弘一大师词钞>一卷;李叔同(1880--1942)著沈阳出版社1998年版<李叔同集>.16.<远望词>一卷;叶剑英(1897--1986)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叶剑英诗词探胜>.17<陈毅元帅词钞>一卷;陈毅(1901--1972)著华夏出版社1993年版<陈毅诗词全集>.18.<毛泽东主席词萃>一卷;毛泽东(1893--1976)著综合本19.<郁达夫词钞>一卷;郁达夫(1896--1945)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郁达夫诗词集>.20.<于佑任先生词录>一卷;于佑任(1879--1964)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于佑任诗词集>.21.<玉轮轩词录>一卷;王季思(1906--1996)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王季思诗词集>.22.<旧月词>一卷;陈曾寿(1878--1949)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疆村丛书>.23.<回风堂词>一卷;冯仟(1873--1931)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疆村丛书>.24.<诵帚庵词>二卷;刘永济(1887--1966)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刘永济词集>.25.<胡厥文词钞>一卷;胡厥文(1895--1990)著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胡厥文诗词选>.26.<李济深词钞>一卷;李济深(1885--1959)著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李济深诗文选>.27.<茅盾词录>一卷;沈雁冰(1896--1981)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茅盾诗词集>.28.<天风阁词集>二卷;夏承焘(1900--1986)著浙江古籍.浙江教育联合出版<夏承焘集>.29.<胡乔木词钞>一卷;胡乔木(1912--1992)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胡乔木诗词集>.30.<顾随词录>八卷;顾随(1897--1960)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顾随文集>.31.<秋明词>一卷;沈尹默(1883--1971)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沈尹默诗词集>.32.<波外乐章>四卷;乔大壮(1892--1948)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乔大壮诗词集>.33.<茅于美词集>二卷;茅于美(1920--1998)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茅于美词集>.34.<愿夏庐词钞>一卷;胡小石(1888--1962)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胡小石论文集>附.35.<天梅遗词>七卷;高旭(1877--1925)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高旭集>.36.<(王爱)(王逮)词>;刘尧民(1898--1968)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词学.十三期>.37.<翁文灏词录>一卷;翁文灏(1889--1971)著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翁文灏诗集>.38.<蕙喑阁词>一卷;刘蘅(1895--1998)著福建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蕙喑阁诗词>.39<冰茧庵词稿>一卷;缪钺(1904--1994)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冰茧庵诗词稿>.40.<龙胆紫集词录>一卷;李锐(1917--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龙胆紫集新编>.41.<唐音阁词集>一卷;霍松林(1921-- )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唐音阁诗词选集>.42.<影珠书屋词稿>一卷;周笃文(1934-- )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影珠书屋吟稿>.43.<朱蕴山纪事词录>一卷;朱蕴山(1887--1981)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朱蕴山纪事诗词选>.44.<云查词钞>一卷;何鲁(1912--1991)著巴蜀书社1993年版<何鲁诗词选>.45.<朱总司令词录>一卷;朱德(1885--1976)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朱德诗词选>.46.<白屋遗词>一卷;刘大白(1880--1932)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白屋遗诗>.47.<击楫词录>一卷;李一氓(1903--1990)著中华书局1995年版.<击楫集>.48.<古槐书屋词>三卷;俞平伯(1900--1990)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俞平伯诗全编>.49.<蕉舍词录>八卷;顾毓秀(1902--2002)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顾毓秀词曲集>.50.<悔庵词>一卷;夏孙同(1857--1941)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疆村丛书>.51.<景洲词草>一卷;吴瀛(1891--1959)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景洲诗草>.52.<听晓山房词>一卷;梁耀明(1911-- )著 1983年家藏手写本<听晓山房集>.53.<张伯驹词集>六卷;张伯驹(1898--1982)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张伯驹词集>.54.<散宜生词钞>一卷; 聂绀弩(1903--1986)著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聂绀弩诗全编>.55.<烟萝吟词集>二卷; 彭浩(1923--2003)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烟萝吟诗词集>.56.<天风海涛室词钞>一卷; 钟敬文(1903--2002)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钟敬文文集.诗词卷>.57.<江山万里楼词钞>五卷; 杨圻(1875--1941)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江山万里楼诗词钞>.57.<叶圣陶词录>一卷; 叶圣陶(1894--1988)著开明出版社1991年一版一印<叶圣陶诗词选注>.58.<复庐词钞>一卷; 姚光(1890--1945)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姚光集>.59.<宋词词录>一卷; 宋词(1933-- )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一版一印<宋词诗词集>.60.<田汉词钞>一卷; 田汉(1898--1968)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一版一印<田汉文集>.61.<征尘集词钞>一卷; 邵天任(1914--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一版一印<征尘集---邵天任诗词选>.62.<公木词钞>一卷; 张松如(1910--1998)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一版一印<公木旧体诗钞>.63.<郭沫若词录>二卷; 郭沫若(1892--1978)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一版一印<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64.<霜崖词录>二卷; 吴梅(1884--1939)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一版一印<吴梅全集>.65.<钟树梁词集>六卷; 钟树梁(1916-- )著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一版一印<钟树梁诗词集>.66.<适夷词存>一卷; 楼适夷(1905--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一版一印<适夷诗存>.67.<张蕴钰词录>一卷; 张蕴钰(1917-- )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一版一印<张蕴钰诗词集>.68.<莫文骅词钞>一卷; 莫文骅((1910--2000)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年一版一印<莫文骅诗词选集>.69.<张爱萍将军词钞>一卷; 张爱萍(1910--2003)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一版一印<神剑之歌-张爱萍诗词.书法.摄影选集>.70.<苍雪词>四卷; 姚锡钧(1893--1954)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一版一印<姚(宛鸟)雏诗词集>.71.<知堂集句词>一卷; 周作人(1885--1967)著学林出版社1995年一版一印<周作人诗全编笺注>.72.<张毓昆词录>一卷; 张毓昆(1927--1993)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一版一印<张毓昆诗文集>.73.<山雷吟草词>一卷; 谢叔颐(1913-- )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一版一印<山雷吟草>.75.<白萍洲词稿>一卷; 邱鸿忻(1931-- )著自印本2003年版<白萍洲诗词稿>.76.<李真词钞>一卷; 李真(1918-- )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年一版一印<李真诗词选>.77.<张大千词集>一卷; 张大千(1899--1983)著花城出版社1998年一版一印张大千诗词集>.78.<汪锋词钞>一卷; 汪锋(1911-- )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一版一印<汪锋诗词选>.79.<启功词稿>一卷; 启功(1912-- )著中华书局1999年版<启功丛稿>.80.<柳倩词钞>一卷; 柳倩(1911--2004)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一版一印<柳倩诗词选>.81.<李静词录>一卷; 李静(1922-- )著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年一版一印<李静诗词集>.82.<影观词>二卷; 汤国梨(1883--1980)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一版一印<影观集>.83.<怡庐词>一卷; 陈步青(1927-- )著自印本2003年版<怡庐集>.84.<梦翰词钞>一卷; 江树峰(1914--1993)著香港图启有限公司出版1986年一版一印<梦翰诗词钞>.85.<黄子俊词录>一卷; 黄子俊(1921-- )著学林出版社2005年一版一印<黄子俊诗文集>.86.<时鸣词草>一卷; 乐时鸣(1918-- )著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一版一印<时鸣诗词草>.87.<绚华词稿>一卷; 周春光(1918-- )著中国审计出版社1992年一版一印<绚华诗词稿>.88.<谢觉哉词钞>一卷; 谢觉哉(1883--1971)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一版一印<谢觉哉诗词选>.89.<邓均吾词钞>一卷; 邓均吾(1898--1969)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一版一印<邓均吾诗词选>.90.<还轩词>四卷; 丁宁(1907--1980)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一版一印<还轩词>.91.<阚家冥词集>一卷; 阚家冥(1921-- )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一版一印<阚家冥诗词集>.92.周谷城词钞>一卷; 周谷城(1898--1996)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诗词小集>.93.<戴盟词钞>一卷; 戴盟(1924-- )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版<戴盟诗词选集>.94.<胡绳词存>一卷; 胡绳(1918--2000)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胡绳诗存>.95.<迎旭轩词存>一卷; 羊春秋(1922--2000)著岳麓书社1996年版<迎旭轩韵文辑存>.96.<胡风词存>一卷; 胡风(1902--1985)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胡风诗全编>.97.<龙虫并雕斋词录>一卷; 王力(1900--1985)著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龙虫并雕斋诗集>.98.<回春词抄>一卷; 吴丈蜀(1919--2006)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回春诗词抄>.99.<冰心词存>一卷; 谢婉莹(1900--1999)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冰心诗全编>.100.<水云楼词草>一卷; 陈君葆(1898--1982)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4年版<水云楼诗草>.101.<老聪词剩>一卷; 李聪甫(1905--?)著 1985年自印本<老聪诗词剩草>.102.<曾次兰词剩>; 曾次兰(生卒不详)著同上.后附为李聪甫妇人.103.<宋亦英词录>一卷; 宋亦英(1919--2005)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宋亦英诗词选>.104.<荔尾词存>一卷; 石声汉(1907--1971)著中华书局1999年版<荔尾词存>.105.<迦陵词稿>一卷; 叶嘉莹(1924--- )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迦陵词稿>.106.<敝帚词>一卷; 朱自清(1898--1948)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朱自清全集>.107.<疏篁楼词稿>一卷; 罗鹤鸣(1922-- )著香港疏篁画社1996年版<疏篁楼诗词稿>.108.<芳杜词存>二卷; 马一浮(1883--1967)著浙江古籍.浙江教育联合出版社1996年<马一浮集>.109.<回舟词钞>一卷; 孔凡章(1914--1999)著巴蜀书社1990年版<回舟集>.110.<书剑吟词>一卷; 周一萍(1915--1990)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书剑吟>.111.<寄荒词草>一卷; 蒋继芳(1921-- )著族侄蒋世德於1999年台湾付梓.112.<澹园词>一卷; 黄润苏(1922-- )著学林出版社2001年一版一印<澹园诗词>.113.<解味词>一卷; 萧挺(1922--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一版一印<解味集>.114.<覆瓿词>一卷; 姜书阁(1907--2000)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一版一印<松涛馆诗集>.115.<丰子恺词辑>一卷; 丰子恺(1898--1975)著浙江古籍.浙江教育联合出版社1992年一版一印<丰子恺文集>. 116.<水明楼词>一卷; 白敦仁(1917--2004)著巴蜀书社1997年一版一印<水明楼诗词集>.117.<春草集词存>一卷; 谈立人(1916-- )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一版一印<春草集>.118.<未悔斋词抄>一卷; 马试途(1915-- )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马试途文集.卷十二>.119.<双松翠鬣馆词稿>一卷; 杨通谊(1908--2000)著自印签赠本1988年版<双松翠鬣馆诗词稿>.120.<梦松风阁词>一卷; 徐震鄂(1901--1986)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年版<梦松风阁诗文集>.121.<双蕉草庐词稿>; 陈伯君(1895--1969)著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双蕉草庐诗词稿>;122.<选堂词>六卷; 饶宗颐(1916-- )著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选堂诗词集>.123.<若虹词钞>一卷; 蔡若虹(1910--2002)著四川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若虹诗画>.124.<翠竹词稿>一卷; 田翠竹(1913--1994)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翠竹诗稿>.125.<黄季刚词钞>一卷; 黄侃(1886--1935)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黄季刚诗文钞>.126.<红百合词存>一卷; 常任侠(1904--1996)著学习出版社1994年一版一印<红百合诗集>.127.<赵朴初词抄>二卷; 赵朴初(1907--2000)著作家出版社1961年一版一印<滴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一版二印<片石集>.128.<匡庐词>一卷; 金启华(1919-- )著南京出版社1992年一版一印<中国词史论纲>附.129.<云水轩词稿>一卷; 徐味(1924-- )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一版一印<云水轩吟稿>.130.<饮冰室词>一卷; 梁启超(1873--1929)著北京出版社1999年一版一印<梁启超全集>.131.<鉴湖女侠词录>一卷; 秋瑾(1875--1907)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一版一印<秋瑾集>.132.<岭云海日楼词存>一卷; 丘逢甲(1864--1912)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一版一印<岭云海日楼诗钞>. 133.<黄兴词存>一卷; 黄兴(1874--1916)著中华书局1981年一版一印<黄兴集>.134.<周世钊词钞>一卷; 周世钊(1897--1976)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一版一印<周世钊诗词选>.135.<萧斋诗余>一卷; 萧劳(1898--1996)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一版一印<萧劳诗词曲选>.136.<四余词稿>二卷; 冯沅君(1900--1974)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一版一印<冯沅君创作译文集>.137.<阮堂词钞>一卷; 江辛眉(1922--1986)著学林出版社1996年一版一印<阮堂诗词选>.138.<郭化若将军词钞>一卷; 郭化若(1904--1995)著鹭江出版社1993年一版一印<郭化若诗词选>.139.<双照楼词稿>二卷; 汪兆铭(1883--1944)著香港版<双照楼诗词稿>.140.<海外庐诗余>一卷; 潘受(1911--1999)著新加坡南海印务有限公司1985年版<海外庐诗>.。

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

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

五四以来词‎坛点将录刘梦芙【引言】诗坛点将,自清人舒位‎铁云。

其《乾嘉诗坛点‎将录》,以《水浒》中一百单八‎将分拟诗苑‎名家,"借说部狡狯‎之笔,为记室评品‎之文",所附评语颇‎风趣冷隽。

民国间汪辟‎疆先生踵为‎之,作《光宣诗坛点‎将录》,点评近代诗‎人,一时传诵。

当代学者钱‎仲联先生则‎集此体之大‎成,所撰《浣花诗坛点‎将录》、《顺康雍诗坛‎点将录》、《道咸诗坛点‎将录》、《近百年诗坛‎点将录》、《光宣词坛点‎将录》(后易名为《近百年词坛‎点将录》)、《南社吟坛点‎将录》凡六种,评唐杜甫以‎下历代诗人‎词家近五百‎人,规模弘伟,论断精辟。

其中《近百年词坛‎点将录》作于197‎7年,"点将限于其‎人殁在光绪‎初元以后,生于宣统辛‎亥以前而今‎已谢世者。

此百年间,词人甚多,不能遍及,聊作隅举。

生存人概不‎阑入,宁贻遗珠之‎憾,庶避标榜之‎嫌"。

今者二十世‎纪结束,余编《百年词选》,披读海内外‎名家词,觉钱先生一‎录重点在清‎末至民国间‎词家,七十年代末‎尚在世者皆‎未列入,故未能反映‎二十世纪词‎坛之全貌。

因不揣谫陋‎,妄为续貂,点评"五四"后迄今之现‎、当代词人。

凡已在钱录‎者,除数家亦为‎评骘、席次有所调‎整外,大多不重出‎,读者倘取钱‎录与拙撰合‎观,庶几可知百‎年词坛之概‎况。

至若月旦名‎流,识见尘下,岂敢与前辈‎大家之文比‎肩,惟藉此聊志‎读词之心得‎,视为野语可‎也。

博雅君子,幸有以教之‎。

并附以下说‎明:1、现当代词家‎,多有集词人‎与学者于一‎身者。

而词坛点将‎,首重创作成‎就,各家下所附‎简评,重点论述其‎词之宗尚与‎艺术特色,或有扬抑,多以己意断‎之,间引名家评‎语。

于有关之词‎学论著,亦扼要绍介‎。

至若专研词‎学,成果甚丰,而不作词或‎未读其词者‎,则不在论列‎。

2、论词惟求思‎境与艺术兼‎佳,不持宗派门‎户之见。

凡词作能反‎映时代,于继承中创‎新,且保持词体‎之美者,斯为上品。

近现代名人诗词集

近现代名人诗词集

近现代名人诗词集1.<双清词草>一卷;廖仲恺(1877--1925)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廖仲恺集>附.2.<忏慧词>一卷;徐自华(1873--1935)著中华书局1990年版<徐自华诗词集>.郭延礼编辑3.<双韵轩词草>一卷;徐蕴华(1884--1962)著社科文1999年版<徐蕴华林寒碧诗文合集>.柳无忌编辑.4.<涉江词>五卷;沈祖芬(1909--1977)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涉江词>.5.<梦桐词>一卷;唐圭璋(1901--1990)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梦桐词>.6.<梦笤庵词>一卷;钱仲联(1908--2003)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梦笤庵诗词集>7.<遐庵词>一卷;叶恭绰(1881--1968)著上海书店影印版<遐庵汇稿>8.<忍寒庐词>二卷;龙榆生(1902--1966)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龙榆生词学论文集>附.9.<梦秋词>二十卷;汪东(1890--1963)著齐鲁书社1985年版<梦秋词>10.<磨剑室词>五卷;柳弃疾(1887--1958)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磨剑室诗词集>(上下).11.<海绡词>二卷;陈洵(1871--1942)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海绡词笺注>.12.<晓珠词>五卷;吕碧城(1883--1943)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吕碧城诗词笺注>.13.<寒香宦词稿>一卷;马叙伦(1884--1970)著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马叙伦诗词选>.14.<邓拓词录>一卷;邓拓(1912--1966)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邓拓诗词选>.15.<弘一大师词钞>一卷;李叔同(1880--1942)著沈阳出版社1998年版<李叔同集>.16.<远望词>一卷;叶剑英(1897--1986)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叶剑英诗词探胜>.17<陈毅元帅词钞>一卷;陈毅(1901--1972)著华夏出版社1993年版<陈毅诗词全集>.18.<毛泽东主席词萃>一卷;毛泽东(1893--1976)著综合本19.<郁达夫词钞>一卷;郁达夫(1896--1945)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郁达夫诗词集>.20.<于佑任先生词录>一卷;于佑任(1879--1964)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于佑任诗词集>.21.<玉轮轩词录>一卷;王季思(1906--1996)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王季思诗词集>.22.<旧月词>一卷;陈曾寿(1878--1949)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疆村丛书>.23.<回风堂词>一卷;冯仟(1873--1931)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疆村丛书>.24.<诵帚庵词>二卷;刘永济(1887--1966)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刘永济词集>.25.<胡厥文词钞>一卷;胡厥文(1895--1990)著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胡厥文诗词选>.26.<李济深词钞>一卷;李济深(1885--1959)著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李济深诗文选>.27.<茅盾词录>一卷;沈雁冰(1896--1981)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茅盾诗词集>.28.<天风阁词集>二卷;夏承焘(1900--1986)著浙江古籍.浙江教育联合出版<夏承焘集>.29.<胡乔木词钞>一卷;胡乔木(1912--1992)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胡乔木诗词集>.30.<顾随词录>八卷;顾随(1897--1960)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顾随文集>.31.<秋明词>一卷;沈尹默(1883--1971)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沈尹默诗词集>.32.<波外乐章>四卷;乔大壮(1892--1948)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乔大壮诗词集>.33.<茅于美词集>二卷;茅于美(1920--1998)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茅于美词集>.34.<愿夏庐词钞>一卷;胡小石(1888--1962)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胡小石论文集>附.35.<天梅遗词>七卷;高旭(1877--1925)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高旭集>.36.<(王爱)(王逮)词>;刘尧民(1898--1968)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词学.十三期>.37.<翁文灏词录>一卷;翁文灏(1889--1971)著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翁文灏诗集>.38.<蕙喑阁词>一卷;刘蘅(1895--1998)著福建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蕙喑阁诗词>.39<冰茧庵词稿>一卷;缪钺(1904--1994)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冰茧庵诗词稿>.40.<龙胆紫集词录>一卷;李锐(1917--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龙胆紫集新编>.41.<唐音阁词集>一卷;霍松林(1921-- )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唐音阁诗词选集>.42.<影珠书屋词稿>一卷;周笃文(1934-- )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影珠书屋吟稿>.43.<朱蕴山纪事词录>一卷;朱蕴山(1887--1981)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朱蕴山纪事诗词选>.44.<云查词钞>一卷;何鲁(1912--1991)著巴蜀书社1993年版<何鲁诗词选>.45.<朱总司令词录>一卷;朱德(1885--1976)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朱德诗词选>.46.<白屋遗词>一卷;刘大白(1880--1932)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白屋遗诗>.47.<击楫词录>一卷;李一氓(1903--1990)著中华书局1995年版.<击楫集>.48.<古槐书屋词>三卷;俞平伯(1900--1990)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俞平伯诗全编>.49.<蕉舍词录>八卷;顾毓秀(1902--2002)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顾毓秀词曲集>.50.<悔庵词>一卷;夏孙同(1857--1941)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疆村丛书>.51.<景洲词草>一卷;吴瀛(1891--1959)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景洲诗草>.52.<听晓山房词>一卷;梁耀明(1911-- )著 1983年家藏手写本<听晓山房集>.53.<张伯驹词集>六卷;张伯驹(1898--1982)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张伯驹词集>.54.<散宜生词钞>一卷; 聂绀弩(1903--1986)著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聂绀弩诗全编>.55.<烟萝吟词集>二卷; 彭浩(1923--2003)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烟萝吟诗词集>.56.<天风海涛室词钞>一卷; 钟敬文(1903--2002)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钟敬文文集.诗词卷>.57.<江山万里楼词钞>五卷; 杨圻(1875--1941)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江山万里楼诗词钞>.57.<叶圣陶词录>一卷; 叶圣陶(1894--1988)著开明出版社1991年一版一印<叶圣陶诗词选注>.58.<复庐词钞>一卷; 姚光(1890--1945)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姚光集>.59.<宋词词录>一卷; 宋词(1933-- )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一版一印<宋词诗词集>.60.<田汉词钞>一卷; 田汉(1898--1968)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一版一印<田汉文集>.61.<征尘集词钞>一卷; 邵天任(1914-- )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一版一印<征尘集---邵天任诗词选>.62.<公木词钞>一卷; 张松如(1910--1998)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一版一印<公木旧体诗钞>.63.<郭沫若词录>二卷; 郭沫若(1892--1978)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一版一印<郭沫若旧体诗词系年注释>.64.<霜崖词录>二卷; 吴梅(1884--1939)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一版一印<吴梅全集>.65.<钟树梁词集>六卷; 钟树梁(1916-- )著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一版一印<钟树梁诗词集>.66.<适夷词存>一卷; 楼适夷(1905--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一版一印<适夷诗存>.67.<张蕴钰词录>一卷; 张蕴钰(1917-- )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一版一印<张蕴钰诗词集>.68.<莫文骅词钞>一卷; 莫文骅((1910--2000)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年一版一印<莫文骅诗词选集>.69.<张爱萍将军词钞>一卷; 张爱萍(1910--2003)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一版一印<神剑之歌-张爱萍诗词.书法.摄影选集>.70.<苍雪词>四卷; 姚锡钧(1893--1954)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一版一印<姚(宛鸟)雏诗词集>.71.<知堂集句词>一卷; 周作人(1885--1967)著学林出版社1995年一版一印<周作人诗全编笺注>.72.<张毓昆词录>一卷; 张毓昆(1927--1993)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一版一印<张毓昆诗文集>.73.<山雷吟草词>一卷; 谢叔颐(1913-- )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一版一印<山雷吟草>.75.<白萍洲词稿>一卷; 邱鸿忻(1931-- )著自印本2003年版<白萍洲诗词稿>.76.<李真词钞>一卷; 李真(1918-- )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1年一版一印<李真诗词选>.77.<张大千词集>一卷; 张大千(1899--1983)著花城出版社1998年一版一印张大千诗词集>.78.<汪锋词钞>一卷; 汪锋(1911-- )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一版一印<汪锋诗词选>.79.<启功词稿>一卷; 启功(1912-- )著中华书局1999年版<启功丛稿>.80.<柳倩词钞>一卷; 柳倩(1911--2004)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一版一印<柳倩诗词选>.81.<李静词录>一卷; 李静(1922-- )著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年一版一印<李静诗词集>.82.<影观词>二卷; 汤国梨(1883--1980)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一版一印<影观集>.83.<怡庐词>一卷; 陈步青(1927-- )著自印本2003年版<怡庐集>.84.<梦翰词钞>一卷; 江树峰(1914--1993)著香港图启有限公司出版1986年一版一印<梦翰诗词钞>.85.<黄子俊词录>一卷; 黄子俊(1921-- )著学林出版社2005年一版一印<黄子俊诗文集>.86.<时鸣词草>一卷; 乐时鸣(1918-- )著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一版一印<时鸣诗词草>.87.<绚华词稿>一卷; 周春光(1918-- )著中国审计出版社1992年一版一印<绚华诗词稿>.88.<谢觉哉词钞>一卷; 谢觉哉(1883--1971)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一版一印<谢觉哉诗词选>.89.<邓均吾词钞>一卷; 邓均吾(1898--1969)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一版一印<邓均吾诗词选>.90.<还轩词>四卷; 丁宁(1907--1980)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一版一印<还轩词>.91.<阚家冥词集>一卷; 阚家冥(1921-- )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一版一印<阚家冥诗词集>.92.周谷城词钞>一卷; 周谷城(1898--1996)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诗词小集>.93.<戴盟词钞>一卷; 戴盟(1924-- )著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版<戴盟诗词选集>.94.<胡绳词存>一卷; 胡绳(1918--2000)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胡绳诗存>.95.<迎旭轩词存>一卷; 羊春秋(1922--2000)著岳麓书社1996年版<迎旭轩韵文辑存>.96.<胡风词存>一卷; 胡风(1902--1985)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胡风诗全编>.97.<龙虫并雕斋词录>一卷; 王力(1900--1985)著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龙虫并雕斋诗集>.98.<回春词抄>一卷; 吴丈蜀(1919--2006)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回春诗词抄>.99.<冰心词存>一卷; 谢婉莹(1900--1999)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冰心诗全编>.100.<水云楼词草>一卷; 陈君葆(1898--1982)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4年版<水云楼诗草>.101.<老聪词剩>一卷; 李聪甫(1905--?)著 1985年自印本<老聪诗词剩草>.102.<曾次兰词剩>; 曾次兰(生卒不详)著同上.后附为李聪甫妇人.103.<宋亦英词录>一卷; 宋亦英(1919--2005)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宋亦英诗词选>.104.<荔尾词存>一卷; 石声汉(1907--1971)著中华书局1999年版<荔尾词存>.105.<迦陵词稿>一卷; 叶嘉莹(1924--- )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迦陵词稿>.106.<敝帚词>一卷; 朱自清(1898--1948)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朱自清全集>.107.<疏篁楼词稿>一卷; 罗鹤鸣(1922-- )著香港疏篁画社1996年版<疏篁楼诗词稿>.108.<芳杜词存>二卷; 马一浮(1883--1967)著浙江古籍.浙江教育联合出版社1996年<马一浮集>.109.<回舟词钞>一卷; 孔凡章(1914--1999)著巴蜀书社1990年版<回舟集>.110.<书剑吟词>一卷; 周一萍(1915--1990)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书剑吟>.111.<寄荒词草>一卷; 蒋继芳(1921-- )著族侄蒋世德於1999年台湾付梓.112.<澹园词>一卷; 黄润苏(1922-- )著学林出版社2001年一版一印<澹园诗词>.113.<解味词>一卷; 萧挺(1922--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一版一印<解味集>.114.<覆瓿词>一卷; 姜书阁(1907--2000)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一版一印<松涛馆诗集>.115.<丰子恺词辑>一卷; 丰子恺(1898--1975)著浙江古籍.浙江教育联合出版社1992年一版一印<丰子恺文集>. 116.<水明楼词>一卷; 白敦仁(1917--2004)著巴蜀书社1997年一版一印<水明楼诗词集>.117.<春草集词存>一卷; 谈立人(1916-- )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0年一版一印<春草集>.118.<未悔斋词抄>一卷; 马试途(1915-- )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马试途文集.卷十二>.119.<双松翠鬣馆词稿>一卷; 杨通谊(1908--2000)著自印签赠本1988年版<双松翠鬣馆诗词稿>.120.<梦松风阁词>一卷; 徐震鄂(1901--1986)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5年版<梦松风阁诗文集>.121.<双蕉草庐词稿>; 陈伯君(1895--1969)著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双蕉草庐诗词稿>;122.<选堂词>六卷; 饶宗颐(1916-- )著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选堂诗词集>.123.<若虹词钞>一卷; 蔡若虹(1910--2002)著四川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若虹诗画>.124.<翠竹词稿>一卷; 田翠竹(1913--1994)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翠竹诗稿>.125.<黄季刚词钞>一卷; 黄侃(1886--1935)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黄季刚诗文钞>.126.<红百合词存>一卷; 常任侠(1904--1996)著学习出版社1994年一版一印<红百合诗集>.127.<赵朴初词抄>二卷; 赵朴初(1907--2000)著作家出版社1961年一版一印<滴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一版二印<片石集>.128.<匡庐词>一卷; 金启华(1919-- )著南京出版社1992年一版一印<中国词史论纲>附.129.<云水轩词稿>一卷; 徐味(1924-- )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一版一印<云水轩吟稿>.130.<饮冰室词>一卷; 梁启超(1873--1929)著北京出版社1999年一版一印<梁启超全集>.131.<鉴湖女侠词录>一卷; 秋瑾(1875--1907)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一版一印<秋瑾集>.132.<岭云海日楼词存>一卷; 丘逢甲(1864--1912)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一版一印<岭云海日楼诗钞>. 133.<黄兴词存>一卷; 黄兴(1874--1916)著中华书局1981年一版一印<黄兴集>.134.<周世钊词钞>一卷; 周世钊(1897--1976)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一版一印<周世钊诗词选>.135.<萧斋诗余>一卷; 萧劳(1898--1996)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一版一印<萧劳诗词曲选>.136.<四余词稿>二卷; 冯沅君(1900--1974)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一版一印<冯沅君创作译文集>.137.<阮堂词钞>一卷; 江辛眉(1922--1986)著学林出版社1996年一版一印<阮堂诗词选>.138.<郭化若将军词钞>一卷; 郭化若(1904--1995)著鹭江出版社1993年一版一印<郭化若诗词选>.139.<双照楼词稿>二卷; 汪兆铭(1883--1944)著香港版<双照楼诗词稿>.140.<海外庐诗余>一卷; 潘受(1911--1999)著新加坡南海印务有限公司1985年版<海外庐诗>.。

赤子孤独了,便创造一个词世界——唐圭璋先生词学成就论

赤子孤独了,便创造一个词世界——唐圭璋先生词学成就论

第41卷第6期2022年6月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Vol.41Nc.0Jun.2022[文章编号]1004—5856(2020)06—0072—04赤子孤独了,便创造一个词世界----唐圭璋先生词学成就论何群(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唐圭璋先生是我国词学文献学的开创者,对我国的词学事业贡献笑出,尤其是以其一人之力完成了《全宋词》的编纂。

文章从唐圭璋先生的词籍校勘汇编与普及、词人词作考证、词论阐发、创作《梦桐词》等方e,总结唐先生的学术成就,以期启示当下的词学建设。

[关键词]唐圭璋;《全宋词》;词学[中图分类号]1207.05[文献标识码]A在我国20世纪词学的天空中,有一颗极为璀璨的星辰,他就是词学家唐圭璋先生”唐圭璋先生生于101年,卒于190年,一生饱经忧患:七岁丧父、十一岁丧母、中年丧偶后终身鳏居、八年抗战期间颠沛流离、晚年丧女……然而,在痛苦与孤独中,唐先生始终未曾松懈过对学术事业的追求”他是我国词学文献学的开创者,其最伟大的成就,是以一人之力完成了浩大工程《全宋词》的编纂”除此之外,唐先生在词籍校勘汇编与普及、词人词作考证、词论阐发、创作《梦桐词》等方面也卓越不凡,全面总结它们,我们可以获得更大的收获”-、词籍校勘汇编与普及唐圭璋先生以一人之力完成了三项“全”字头词籍工程:编纂《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完成了词的普及工作:撰写《宋词三百首笺注》《南唐二主词汇笺》《唐宋词简释》《唐宋词鉴赏辞典》等”工作量之大,可见唐先生付出的艰辛”可以说,唐先生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词学事业”131年,唐圭璋先生开始进行《全宋词》的dcl:1.3999/j.issn.104-5856.2020.06.018编纂;1935年写成《全宋词目录》,三次印发全国各地,广泛征求意见;137年,完成初稿; 140年,由商务印书馆在长沙出版”为了编纂此书,唐先生花了七年时间埋头苦读于南京龙蟠里国学图书馆”在《全宋词草目》中有唐先生的《辑印〈全宋词〉缘起》一文:昔理堂焦氏尝谓“一代有一代之所胜”,唐诗、宋词、元曲,其最著者”顾唐诗已有《全唐诗》之辑,而词曲则阙如也”自昔重诗,故历久不佚”若词曲后起,尊视者少,故日就湮没”四库馆臣当《永乐大典》犹存之际,锐意辑书,而不措意及词曲,是诚一大憾事也”方今学术渐明,词曲一道始与诗体同尊,词籍之发现亦日富一日,不于此时搜诗亡逸,则古人所存于天壤间者亦仅矣”……昔者吾友江都任中敏,尝拟与予分四步合编《全宋词》:一、综合诸家所刻;二、搜求宋集附词;三、汇列选集;四、增补遗佚。

论满族词家唐圭璋的《梦桐词》

论满族词家唐圭璋的《梦桐词》

作者: 胡海义;徐玉玲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出版物刊名: 满族研究
页码: 98-104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2期
主题词: 唐圭璋;《梦桐词》;题材内容;艺术;纳兰性德
摘要:唐圭璋先生不仅是一位成果丰硕的词学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词作家。

他的《梦桐词》蕴舍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其艺术上融合“重拙大”理论与“雅婉厚亮”的作词原则,结构精妙,章法细密;音律精整,高朗清亮;炼字炼句,词法精细;长于白描,辞婉情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唐圭璋对纳兰性德有着非同一般的民族认同、情感共鸣与德才景仰。

《梦桐词》在创作思想、题材与艺术技巧上深受《饮水词》的影响,两者交相辉映,堪称满族词史上的“双璧”。

唐圭璋:词之作风——雅、婉、厚、亮

唐圭璋:词之作风——雅、婉、厚、亮

唐圭璋:词之作风——雅、婉、厚、亮唐圭璋(1901年1月23日—1990年11月28日),字季特,江苏南京人。

中国当代词学家、文史学家、教育家、词人,民盟成员。

唐圭璋编著有《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唐宋词鉴赏辞典》等,著有《宋词三百首笺注》《南唐二主词汇笺》《宋词四考》《元人小令格律》《词苑丛谈校注》《宋词纪事》《词学论丛》等。

词之作风,略分四点论之:一曰“雅”,二曰“婉”,三曰“厚”,四曰“亮”。

古人名作,无不具此四种作风。

而后人词之所以不为人所称道,或竟遭人斥责者,亦以违反此四种原则也。

兹更拈四字,申释其旨:雅——清新纯正。

婉——温柔缠绵。

厚——沉郁顿挫。

亮——名隽高华。

1雅1词之所以异于曲者,即在于雅。

曲不避俗,词则决不可俗。

故《蕙风词话》谓:“俗者,词之贼也。

”观宋人词集,有《乐府雅词》、《复雅歌词》、《典雅词》、《宝文雅词》、《书舟雅词》、《紫薇雅词》,知宋人为词,皆以雅相尚。

山谷、耆卿,好作俗语,最不可学。

惟须注意,所谓“俗”,是反对庸俗,不是反对通俗,庸俗是低级趣味,通俗是明白如话。

词自避俗外,尤须避熟。

盖熟亦俗也。

予所谓清新者,即不熟。

《词源》云“词以意为主,不要蹈袭前人语意”,亦戒人力避熟也。

即如范希文云“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意固清新而沉着,但李易安云“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又上心头”,无名氏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皆觉熟矣。

又如牛松卿云“弹到昭君怨处。

不抬头”,固写出弹者之姿态及弹者之无限幽怨。

张子野效之云“弹到断肠时。

春山眉黛低”,则觉熟矣。

顾太尉云“换我心为你心。

始知相忆深”,固甚新妙,但李之仪云“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徐山民云“妾心移得在君心。

方知人恨深”,则皆熟矣。

此犹就意熟说。

至于字面:如“莲子空房”、“人面桃花”、“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样东风两样吹”之类,皆须避之。

盖初创为美,继袭则熟,拾人唾馀,才士不为也。

此外若怪词、淫词,亦不可作。

论唐圭璋先生的词选观

论唐圭璋先生的词选观

论唐圭璋先生的词选观许菊芳【摘要】唐圭璋先生一生在词选方面着力甚多,除笺注《宋词三百首》外,他还参与编选多部词选.其词选观表现出宏观视野和整体意识的特点,选词注重艺术与审美相结合,贯彻从“重拙大”到“雅婉厚亮”的词学观念.作为词学文献学家,唐圭璋先生用选本批评、编选实践、指导编选实践等多种方式证明了词选的历史意义,并以对选本文献价值、理论价值、传播功能等的充分挖掘丰富了词选的价值内涵.【期刊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唐圭璋;词选观;历史意义【作者】许菊芳【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3唐圭璋先生一生致力于词籍文献的整理和词学研究工作,是民国以来与夏承焘、龙榆生并列的词学大家之一。

他整理了《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宋词纪事》等词学文献,并写了《宋词版本考》、《宋词互见考》、《两宋词人时代先后考》、《两宋词人占籍考》等考证文章。

其整理词籍文献的成就奠定了中国词学文献学的根基。

此外,唐先生也不忽视词学批评和鉴赏工作,其论著《历代词学研究述略》、《论词之作法》、《唐宋两代蜀词》、《朱祖谋治词经历及其影响》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在词选方面,唐圭璋先生着力甚多,贡献卓著。

他所参与选注的词选主要有《唐宋词简释》、《唐宋词选注》、《全宋词简编》、《唐宋词鉴赏辞典》、《历代爱国词选》等。

另外,他还有《宋词三百首笺注》、《<云谣集>杂曲子校释》等词籍整理笺注方面的成果。

据王兆鹏先生回忆,唐圭璋先生晚年还计划写一本《宋词三百首浅说》,[1](P376)由此可见他对词选的重视。

本文拟从唐先生所关注的历代选本以及所编撰的词选出发,探析其作为词学文献学大师之词选观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一唐圭璋先生词选观的基本特征(一)宏观视野和整体意识下的词选批评与编撰作为词学文献学家,唐圭璋先生重在全面把握词学史料,全局意识贯穿于他整个词学研究的始终,如其一生着力编写的几部大型全编性的词学文献即是显证。

《梦桐词》里的往事与深情

《梦桐词》里的往事与深情

《梦桐词》里的往事与深情作者:黄阿莎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第05期一在翻阅唐圭璋先生的资料时,常常能看到唐先生晚年的生活照。

生活照中的唐先生清癯瘦削,白发苍颜,似乎永远都有一种平和淡然自他周身散发,那是老派文人才有的儒雅与沉静。

然而,直到阅读唐先生晚年手订出版的词集《梦桐词》(唐圭璋《梦桐词》,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本文所引唐词均出此书),我才意识到在他淡然微笑的背后,深藏着不易察觉的沉潜与悲哀。

这份沉潜与悲哀既关乎家国,也关乎个人,虽不曾为外人道,却含蓄婉转地分付在词集所收的一首首小词中。

这本词集,收录词作133首。

其中抗战期间所作居多,达64首,艺术成就也最高。

这一时期于国家是战乱频仍,山河破碎;于作者是鸳鸯失伴,友人死别,己身飘零。

悼亡与感伤,是这一时期词作的核心。

二年抗战全面爆发,唐先生只身随军校迁往成都,开始他飘零西蜀的八年。

在此之前,他早已饱尝人生的风霜。

1924年,他与尹孝曾女士成婚,感情甚笃,然而不过十余年,尹氏于1936年除夕病逝。

即将踏上漂泊旅途的作者心绪甚恶,写下“西风吹泪看残荷。

无限离愁、却比一江多”(《虞美人•丁丑避地真州》)的词句。

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他的词作摆脱了早期作品中常见的步韵模仿痕迹,以词写心,纵笔写情。

通过他在漂泊旅途中所写的部分词作,可一窥其沉痛之情怀。

在庐山的一间小旅舍里,他写下《行香子•匡山旅舍》:狂虏纵横。

八表同惊。

惨离怀、甚饮芳。

忍抛稚子,千里飘零。

对一江风,一轮月,一天星。

乡关何在,空有魂萦。

宿荒村、梦也难成。

问谁相伴,直到天明。

但幽阶雨,孤衾泪,薄帷灯。

词作极好地将离情悲愤融入此词牌特有的繁音促节中,起笔八字道出世乱之由,“惨离怀”渐写至自身,“忍抛稚子”二句字简情苦。

上片结句以“一”字反复强调,衬出孤独荒凉之感。

下片以两个问句“乡关何在”、“问谁相伴”呼应上片的“千里飘零”与“忍抛稚子”。

结以“但”字领起,“幽”、“孤”、“薄”层层递进,极写景之冷清,反衬情之孤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圭璋《梦桐词》唐圭璋《梦桐词》作者:陳夢渠出自:折梅齋浏览/评论:730/1 日期:2009年5月22日10:36录入:苏小隐(据江苏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本录入)自序余幼年失父母,中年丧偶,晚复悼长女,自念平生忧患,独我何多!外敌窥宁,万户奔亡。

我亦孤身飘泊成渝,备尝艰辛,想念家国梧桐,更觉凄零,破国亡家之痛,时寄于词。

全国解放,薄海欢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

余以体弱,既未能游览祖国壮丽山河,亦不克参观各地之伟大建设成就。

时贤偶命为词,辄于中夜枕上成之,极知轻俗,特以酬知好之高情,颂承平于万一云耳。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江宁唐圭璋风入松一九二六年宋徽宗琴名松风春雷靡玉续音官。

篆袅御炉烟。

玉人筝后龙吟细,浑不管、帘外轻寒。

尔汝喁喁情重,不知深夜霜天。

别时容易见时难。

往事莫凭栏。

飘零一例霓裳谱,空回首、漠漠关山。

今古伤情无限,忽雷一例么弦。

倾杯限屯田惊落霜洲体密幄香稠,上林莺老,江南正值三月。

暗柳晕碧,小阁燕入,蹴午弦清绝。

青丝勒马平沙路,有落花如雪。

江山梦里,闲贳酒、一角村旗飘拂。

恨切。

天西极望,武陵人杳,轻负芳菲节。

想旧日衣宽,东风应笑我,年年伤别。

草色迷津,片尘沾袂,寂寞凭谁说。

黯凝咽。

听隔水、紫箫吹裂。

换巢鸾凤倚梅溪四声花落春归。

又鹃啼柳港,絮绕萍溪。

雨繁清梦短,午寂篆烟微。

离心争与塞云飞。

曼吟掩门,柔肠九回。

欢游减,算尽换、少年情味。

还记。

灯影里。

湖净藕深,歌罢凉生袂。

岸曲闲鸥,露桥菱女,犹念当时人否。

惆怅芳辰客天涯,乱魂空度银筝底。

晶帘垂,夜沉沉、别恨怎理。

绮寮怨倚清真四声满眼神州沉醉,海风吹异腥。

背水驿、照野旌旂,斜阳里、浩气填膺。

牛羊纷驰塞北,英雄恨、解甲双泪倾。

叹杜鹃、溅血千山,销凝久、故国空梦萦。

乱世寄身似萍。

烽烟遍地,江关顿怨兰成。

画角凄清。

奈憔悴、懒重听。

追思汉时飞将,扫寇虏、万方宁。

楼高易惊。

寒星映永夜,潮未平。

玉蝴蝶玉岑病中寄箑索书,匆匆未报,遽隔人天,念东坡高山流水之语,不禁辛酸,赋此悼之梦断琐窗朱户,吟魂甚处,月暗空山。

冉冉寒声,偏恨雁落江南。

彩毫新、西风泪洒,玉树冷、哀曲慵弹。

黯无言。

凤楼人去,孤负題纨。

缠绵。

春明绮怨,水流花谢,自誓孤鸾。

料理相思,不辞憔悴度华年。

念前事、三生词赋,感旧情、千叠云峦。

镇难眠。

乱蛩疏雨,一晌凄然。

惜红衣倚白石四声翠岭笼烟,平波映日,万红堆碧。

画舸连云,薲洲沸丛笛。

娉婷艳影,偏自怨、倾城颜色。

天北。

轻散冷香,拂江郎词笔。

西风转急。

凄断宫魂,飘零问谁惜。

繁华旧梦暗忆。

总难觅。

忍拭粉襟清泪,不是舞时心迹。

剩素鸥相伴,寒压一湖幽寂。

水调歌头隐括桃花源记,依东山四声舟逐古津远,绿树蘸汉圆。

缃桃红浅,一川映落英繁。

花外云山新换。

忽入千家庭院。

男妇笑声喧。

斟酒初开宴,不记是何年。

掩松萝,寻碧藓。

乐幽闲。

太平鸡犬,浑疑灵境住神仙。

归去缤纷两岸,犹念当时人面。

啼损隔林鹃。

回首溪如练,樵径散风烟。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晓梦迷莺,暖香簇锦,秦淮曾照惊鸿。

花里调筝,垂杨十里东风。

南都盒子争罗帕,算儿家、第一玲珑。

想柔情,描黛双修,灯影纱红。

尘飞沧海江山换,念天涯客子,一例飘蓬。

薄命春丝,知谁重访芳丛。

冰绡洒血贞心在,也应羞、中阃元戎。

吊兴亡,斜径苔深,何处遗踪。

泛清波摘遍步小山韵晴波桨小,曲港风微,湖上畅游春暮好。

绣鞍银络,两两三三竞驰早。

平莎道。

垂杨影里,罗绮豪奢,成阵乱红犹未了。

浪迹天涯,最惜花间故人少。

赏心渺。

新恨万重岫云,远梦又连芳草。

慵理琴弦满暗尘,空悲昏晓。

翠笺杳。

双燕旧约难凭,渔矶甚时重到。

此际惊移带结,为谁颠倒。

附晏几道原词:泛清波摘遍催花雨小。

著柳风柔,都似去年时候好。

露红烟绿,尽有狂情斗春早。

长安道。

秋千影里,丝管声中,谁放艳阳轻过了。

倦客登临,暗惜光阴恨多少。

楚天渺。

归思正如乱云,短梦未成芳草。

空把吴霜鬓华,自悲清晓。

帝城杳。

双凤旧约渐虚,孤鸿后期难到。

且趁朝花夜月,翠尊频倒。

倚风娇近依草窗四声莹洁冰肌,乍疑琼苑仙子。

弄妆微袅东风里。

回雪舞妖娆,小立隐红绡。

绝俗孤标。

浅翠嫣红难比。

生爱天然,长东千重芳意。

除却梅花谁领会。

梦杳临川恨无际。

繁英委。

断肠院落空凝睇。

红林檎近依清真四声春老莺声懒,燕闲花事稀。

翠色漾帘影,竹风动涟漪。

猛惊江城画里,换了万绿凄迷。

弄笛映水亭西,犹想旧游时。

景物都似昔,心迹已全非。

云笺待写,金炉香灭成灰。

但峹阑无语,晴檐昼永,断肠一日空九回。

绕佛阁依清真四声暗风乍敛。

云际拥月,偏照津馆。

情重笺短。

但余夜永,芸香袅轻幔。

步迟泪满。

相送露野,忘计程远。

芳意柔婉。

助人悲哽,鹃声堕渔岸。

醉宿在天角,料有垂杨千缕线。

征旅梦迷,依稀匀粉面。

叹事委孤鸿,时序如箭。

锁眉谁见。

算过了三春,飞絮撩乱。

守琼窗、怨怀难展。

诉衷情拟花间风转。

钗偃。

蝉鬓浅。

越罗衣。

金凤缕。

无语。

泪双垂。

心字尽成灰。

谁知。

中宵魂梦迷。

谢桥西。

蝶恋花拟漱玉凄紧西风吹雁断。

一寸柔肠,化作千丝乱。

细寸霏霏深闭院,如何花落人难见。

尘冷湘奁疏宝钿。

镇锁眉峰,无计排幽怨。

昔日芳辰游赏惯,召集事事心情懒。

女冠子拍堤湖水。

鬓影钗光争美。

醉流霞。

鸂鶒寻莲蕊,蜻蜓戏蓼花。

蘋多迟抵岸,风串易飘纱。

门掩樱桃树,是儿家。

清平乐絮飞烟瞑,昼永闲庭静。

一霎蕙风吹梦醒。

帘外日扶花影。

无端乍倚西楼,鸠声唤起春愁。

纵有垂杨万缕,几曾系住行舟。

踏莎行拟饮水残月供愁,断鸿传恨,新来苦作春蚕困。

今生无分惜婵娟,他生可有鸳鸯分。

翠被寒侵,金炉香尽。

千回百转无人问。

赠君那得觅明珠,空余双泪凭君认。

蝶恋花拟小山火冷沉香深掩户。

梧叶纷纷,零落归何处。

盼到团栾今又误。

卷帘不见银河路。

梦里凌波疑洛浦。

休说他生,说也无凭据。

挑尽孤灯孤雁诉。

莲心不抵人心苦。

蝶恋花和兰史词堤上千花如雪乱。

心逐云飞,苦被山遮断。

沉恨不须明月劝。

泪珠自落红绵畔。

虚掷今生无可恋。

日守琼窗,忍负春风面。

不及画梁双语燕。

天涯何必长相见。

附兰史原词:蝶恋花为银屏校书作客里云屏情绪乱。

便道欢场,说梦应肠断。

莫惜深杯珍重劝。

银筝醉死银灯畔。

同是天涯何所恋。

月识郎心,花也如侬面。

东去伯劳西飞燕。

人生那得长相见。

琵琶仙甲戌春,同榆生游莫愁湖,湖涸楼空,四顾凄清,因相约为赋,依白石四声烟渚莎萦,暖风漾、乍立垂杨阑曲。

天半潮落澄江,千帆蔽林木。

鸥梦远、蘋洲望断,问十里、藕吟谁续。

一卷生绡,齐梁旧月,伤尽心目。

怅无计、消得春愁,和清赏、天涯爱幽独。

尘网文梁題字,只平芜新绿。

花外引、红襟燕子,尚一双、软语空谷。

隔岸天阔云闲,翠峰如簇。

江城子二首拟张泌斜阳犹恋小中庭。

鬓云轻。

脸霞凝。

自下香阶,脉脉拾残英。

便做一春无细雨,能几日,不飘零。

杜鹃啼血到三更。

断肠声。

倩魂惊。

何日人归,过尽短长亭。

有梦终强无梦也,争忍怨,不分明。

望江南四首帘栊静,几日病缠绵。

素手纤纤劳敷药,柔情脉脉立灯前。

痛苦亦心欢。

人眠后,吹笛在凉天。

丽曲新翻同拍节,芸香刚了又重添。

谁复羡神仙。

山村路,来往少人踪。

隔岸桃花攒绿树,拍堤湖水映惊鸿。

人在画图中。

花丛外,艇系小红阑。

细语生憎风水乱,夜凉多恐着衣单。

戴月踏莎还。

清平乐悼彊村老人危阑望断。

烟柳斜阳岸。

心事平生恩与怨。

分付天边孤雁。

白头憔悴灵均。

谁怜枉作词人。

从此吴山越水,料应都带愁痕。

忆秦娥怀中敏棲霞西风咽。

梦魂长绕棲霞月。

棲霞月。

万人如海,一人愁绝。

关山直北劳吟睫。

眼前红叶心头血。

心头血。

悲歌慷慨,唾壶敲缺。

柳梢青北湖夜泛云暗山城。

烟笼花浦,一叶舟轻。

散发追凉,孤灯摇曳,村火荧荧。

卧窥篷底繁星。

算此夕、初践鸥盟。

吹梦菱风,水天清话,无限幽情。

柳梢青莫愁湖小阁纳凉万绿迷津。

冷香袭袂,鸥与人亲。

落日危楼,千帆影淡,歌起渔村。

石城远隔层云。

空指点、南朝梦痕。

今日同游,明年何在,各自伤神。

忆秦娥萤穿修竹。

夜深一点徽微绿。

微微绿。

渐飞渐近,伴人幽独。

多情争忍轻罗扑。

爱他不照繁华屋。

繁华屋。

笙歌如沸,银灯如簇。

点绛唇一九三六年清名家词題辞新国承平,一时才士崇清丽。

宗风白石,转起常州议。

劫历红羊,都是伤心泪。

茶烟里,从头数起,各有千秋地。

虞美人杜鹃啼彻垂杨岸。

春去天涯换。

落花如雨掩重门。

写尽红笺小字已黄昏。

凤城人远留无计。

未饮心先醉。

夜来皓月一窗含。

送我悠悠寻梦到江南。

虞美人柳江南三月莺声乱。

花外飘金线。

拍天水与画桥平。

和雨和烟、依约不分明。

西风一箭成迟暮。

消得斜阳顾。

背人已自不胜愁,那有心情、再系木兰舟。

虞美人丁丑避地真州绿阴罨画修蛇路。

细印双鸳步。

天宁寺塔与云平。

十四年来、重到梦魂惊。

空濛一镜芳踪杳。

谁理沙棠棹。

西风吹泪看残荷,无限离愁、却比一江多。

行香子匡山旅舍狂虏纵横。

八戈同惊。

惨离怀、甚饮芳醽。

忍抛稚子,千里飘零。

对一江风,一轮月,一天星。

乡关何在,空有魂萦。

宿荒村、梦也难成。

问谁相伴,直到天明。

但幽阶雨,孤衾泪,薄帷灯。

卜算子秀峰寺云海风挟白云飞,一抹横山麓。

天外峰峦点点青,晓镜烟鬟簇。

变灭总无声,万成马纷驰逐。

拭净苍松与嫩篁,映得征衫绿。

谒金门黄岩寺秋色里。

云磴藤萝虧蔽。

百折飞泉穿石砌。

深山如闹市。

历级下寻谷底,峭壁四围天际。

万竹当门疑隔世。

幽关孤磬起。

点绛唇海会寺佛面尘封,空阑寂寞无人到。

幽香萦绕。

吹彻梅花晓。

烽火弥天,三月音书杳。

心如捣。

山花山鸟。

知我悲秋老。

清平乐宿白鹿洞贯道溪畔离愁无数。

梦断江南路。

一夜寒溪流不住。

错认满山风雨。

昨宵佛寺东头。

今宵野店危楼。

明日月明千里,不知身在何州。

忆江南四首宿归宗寺衣钵寮,无眠忆旧人声悄,夜读每忘疲。

多恐过劳偏息烛,为防寒袭替添衣。

催道莫眠迟。

游丝细,人静碧纱窗。

问字有时妨午绣,插花常聚一帘香。

晴昼不知长。

炉烟袅,讳病最深沉。

匀粉图遮憔悴色,强欢聊慰老人心。

暗里自沾巾。

绵绵恨,受尽病魔缠。

百计不邀天眷念,千金难觅返生丹。

负疚亦多端。

踏莎行自莲花洞至好汉坡,倏雨倏晴,光景奇绝初日渲空,鸣禽迎曙。

扶筇直上层峦去。

眼前一霎白云飞,濛濛忽失千岩树。

雨洗轻尘,风干藓路。

四围景色明如故。

二分浓绿一分红,秋山不减春山趣。

踏莎行德安重九急雨添潮,高风趁雁。

满城落叶如花片。

登临无处觅荒台,湿云遮尽青山面。

帆背澄江,钟回翠巘。

旧游空忆齐梁殿。

乱离骨肉散天涯,谁家插得茱萸遍。

浪淘沙过夔门峰际雾初收。

峡东江流。

狂涛如雪阻轻舟。

断壁摩天千仞立,万古悠悠。

烽火乱神州。

消息都休。

便无猿啸也生愁。

自念江南憔悴客,不是英游。

鹧鸪天铜梁中秋烽火侵寻忽一年。

窜身西蜀几时还。

花飞叶落增萧瑟,白发孤儿总系牵。

香易爇,梦难圆。

安排肠断历尘缘。

今宵独卧中庭冷,万里澄晖照泪悬。

蝶恋花病起碧砌寒蛩吟未歇。

小立风檐,人似残秋叶。

一缕幽怀无处说。

梦魂却踏东山月。

花影迷离铺粉堞。

清泪阑干,拭了还盈睫。

如此良宵成枉设。

人生何事多离别。

生查子凭栏病起时,惊见郊原翠。

却忆去年人,远在千山外。

魂从别后萦,心到春前碎。

沈恨待呼天,天也如人醉。

减字木兰花凉蟾似雪。

风露一天孤影怯。

长自伤神。

不比鹃啼只暮春。

离怀渺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