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6.1“自由放任”的美国优化作业人民版必修2
人民版必修二6.1 “自由放任”的美国 练习-word

人民版必修二6.1 “自由放任”的美国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在1929~1933年大危机中,有人甚至在日记中写道:“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这反映了A.经济危机导致工业生产严重下降B.经济危机造成国际关系日趋紧张C.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苦难,出现了空前绝望的情绪D.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乱2.导致20世纪中期徳日法西斯上台的外部因素是A.国内市场的狭小 B.工业资源的匮乏C.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D.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3.面对严重的危机,美国总统胡佛认为:“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实业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好处。
”固守传统的经济政策不放,他固守的经济政策是A.“自由放任”政策B.市场经济C.重农抑商政策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4.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37.2%,世界上主要国家的生产退回到20世纪初或19世纪末的水平。
下列属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现象的是A.社会整体购买力低下B.通货膨胀严重第 1 页C.工农业产品价格暴涨D.生产绝对过剩5.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大洋彼岸突然传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这里的“大萧条”首先爆发于A.日本B.英国C.法国D.美国6.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典型代表,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
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7.美国参加二战需要补充大量兵员时,因体质不合格遭淘汰的达40%。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美国人强烈反战,制造假结果逃避兵役B.美国人懒于运动,身体条件差C.经济萧条导致营养不良D.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缺乏爱国心二、非选择题8.(8分)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
高中历史 专题6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同步测试 人民版必修2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 第1课“自由放任”的美国同步测试人民版必修2一、选择题1.下表是《1928年4~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
其中,主导消费方式产生的最主要消极作用是( )A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答案】 B【解析】以信贷方式成交高中低档车的比例大于现金方式成交,说明信贷消费成为主导消费方式,从而加剧了生产的盲目性,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
2.“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做木柴烧。
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B.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反映的是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尖锐,穷人的生活下降。
而造成经济危机的根源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3.1933年3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美国( )A.经济危机来势凶猛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C.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特别长【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经济危机的范围广、破坏性强,从材料中的“工业……”、“农产品……”、“千万个家庭……”可印证,B项正确。
A、D 两项虽是经济危机的特点,但与材料无关。
C项范围太小。
4.(2014·余江一中期中)与以往经济危机的影响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最大特点是( )A.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B.法西斯势力上升,威胁世界和平C.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D.造成工人失业【答案】 B【解析】由于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使一些国家走向法西斯道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高中历史6.1“自由放任”的美国课后作业人民版必修2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国课后作业提升一、选择题1.下列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地的相关报道。
其中,与当时的事实不符的是( )A.法国出现了社会动荡B.德国证券交易所正常营业C.英国人排长队领救济D.美国失业工人在游行解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波及资本主义世界,故B项与史实不符;A、C、D三项均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破坏和影响相符。
答案:B2.1925年,美国总统柯立芝说:“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
”这对美国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加剧了工人阶级的生活贫困B.加深了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C.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祸根D.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解析:柯立芝的言论实质上反映了他主张实行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及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尖锐矛盾,从而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答案:C3.1929~1933年,美国资本家把大量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了“银河”。
这一举措的直接目的是( )A.防止经济危机蔓延B.维持产品销售价格C.扩大生产经营规模D.销毁劣质牛奶产品答案:B4.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但很快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
这一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说明( )A.各国都存在市场缩小的状况B.美国经济决定全球经济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进程加快D.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提高答案:D5.下列对下图所示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不包括苏联)A.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崩溃边缘B.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大量失业C.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破坏严重D.世界各国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解析:1929~1932年工业生产指数由100下降到63.8,反映了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破坏性,故C项符合题意。
6.美国经济学家罗斯巴德在评价胡佛的政策时说:“我们必须彻底摆脱政府对经济的规划,使政府完全远离货币供给和经济领域。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习题:专题六 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 含答案解析

专题六ZHUANTILIU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国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迄今为止仍然是破坏性最大的经济危机。
这场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主要是()A.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无序竞争B.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激化C.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
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是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是导火线。
故选B项。
2.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美国密西西比河一度因被资本家倒入大量牛奶而成为“银河”。
资本家的目的是()A.牛奶大量过剩B.维持牛奶价格D.响应政府号召,使市场上不致因牛奶过剩而相互压价,故B项正确。
3.据统计,美国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
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施;城里人贷款购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购买股票。
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
对上述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B.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C.阻止贫富差距扩大,刺激了经济的虚假繁荣,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故A项正确;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故B项错误;阻止贫富差距扩大的是社会福利政策,不是分期付款,故C项错误;分期付款没有提高民众的收入,因此不能提高社会实际消费能力,故D项错误。
4.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诞生了许多新词汇,如“胡佛车”“胡佛袋”“胡佛村”“胡佛被”等。
这些词汇()A.是偶然出现的,没有特殊含义B.都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胡佛C.说明这些产品都是胡佛公司生产的,胡佛却依然声称美国经济没有毛病,愤怒的人们把胡佛作为讽刺的对象,凄凉弊陋的贫民窟、旧报纸、乞讨袋、破汽车分别被称为“胡佛村”“胡佛被”“胡佛袋”“胡佛车”。
故D 项符合题意。
5.(图文探究)识读下列两幅图片:图1被讥讽为“胡佛村”的贫民窟图2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探究:(1)上述图片与哪一事件直接相关?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简要说明上述事件产生了哪些重大危害。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一“自由放任”的美国 (精编作业)

课时一“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时作业1.(2018·河南郑州高一下学期期中)据统计,1920~1929年,美国工厂中生产率增长55%,而工人的工资只增长了2%。
占全国人口5%的富人几乎占了全部收入的1/3,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生活在温饱线上。
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A.经济危机空前严重B.消费市场的相对狭小C.供需保持基本平衡D.国家干预效果不明显解析从材料中“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生活在温饱线上”可知,美国穷人占主体,故实际购买力低,消费市场狭小,故B项正确。
答案 B2.(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A.工业领域B.贸易领域C.农业领域D.金融领域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金融领域。
答案 D3.(2017·河北张家口高一检测)下面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状况简表,表中数据反映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征是()A.来势特别猛B.波及整个世界C.持续时间特别长D.破坏性特别大解析从材料中“表中数据”直观表明了破坏性大,故D项正确。
答案 D4.(2017·北京西城区高一检测)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大国B.美国向其他国家转嫁危机C.资本主义国家利害相一致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解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世界市场,密切各国间经济联系是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
答案 D5.(2017·忻州高一检测)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
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
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B.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C.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解析调高关税属于贸易保护的表现,是不利于世界经济良性发展的。
高中历史 专题六 一“自由放任”的美国练习 人民版必修2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国(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人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这段材料显示,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社会生产率持续增长B.社会生产相对过剩严重C.工人工资水平下降D.企业内部劳资矛盾尖锐解析:本题考查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发生原因的理解。
题干材料中工人的工资增长幅度远远落后于生产率增长的速度,这反映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尖锐。
答案:B2.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税法案,修订了1 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
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解析:1930年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期间,增加进口商品的税率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
答案:B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繁荣掩盖了危机隐患B.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市场的虚假繁荣C.股票投机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D.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产销矛盾日趋严重解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之间的矛盾。
A、B、C虽都是原因,但D是主要原因,故选D。
答案:D4.下表是1928年4—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解析:表格所反映的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分期付款流行,而这种现象造成了一种虚假繁荣,导致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最终引发经济危机,故选B。
人民版 历史 必修二 61 自由放任的美国习题.doc

A.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自由放任”的美国和罗斯福新政一、知识梳理 1.1929—1932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质检的矛盾)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主要变现为社会的贫富差距悬殊。
其它原因:20世纪20年代美国狂热的股票投机、过度消费造成了虚假繁荣和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自由放 任”经济政策加剧了各种矛盾。
2. 经济危机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来势凶猛、影响深远二、针对性训练1. 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可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 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
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 联买回家。
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这说明( )A. 30年代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B.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应该互补有无D.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2. 如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 A 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B. B 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C.罗斯福新政是在B 理论指导下进行的D. A 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滞胀3.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其主要表现是产品过剩、生产难以维持、工厂倒闭等。
面对这些情况,当时人们最不可能的体验和感受是() A.失业了,再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B. 一只羊才卖两美元,还没人要C.很多人身无分文,流落街头D.股票价格普遍暴涨,出现“炒股热”4. 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1931年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
它客观反映了() A.美国寻求商品销售市场的迫切希望B.美苏两国贸易关系相对稳定C. “斯大林模式”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D.美国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5. 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 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
高中历史 6.1 自由放任的美国A课时练习 人民版必修2(2021年整理)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6.1 自由放任的美国A课时练习人民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6.1 自由放任的美国A课时练习人民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邢台市高中历史6.1 自由放任的美国A课时练习人民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6。
1自由放任的美国A卷基础训练1.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B。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D。
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2。
下列关于胡佛政府采取的反危机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生产机制调节经济 B。
利用计划调整经济C.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D。
实行自愿联合政策3。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A。
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
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C。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名誉扫地4.下列关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A。
给世界所有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B。
导致国际关系日趋恶化C。
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被废除 D。
法西斯主义开始兴起5、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一“自由放任”的美国
一、选择题
1下列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地的相关报道。
其中,与当时的事实不符的是( )
A.法国出现了社会动荡
B.德国交易所正常营业
C.英国人排长队领救济
D.美国失业工人在游行
解析:1929~1933年经济危机波及资本主义世界,故B项与史实不符;A、C、D三项均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破坏和影响相符。
答案:B
21925年,美国总统柯立芝说:“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
”这对美国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A.加剧了工人阶级的生活贫困
B.加深了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
C.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祸根
D.阻碍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实施
解析:柯立芝的言论实质上反映了他主张实行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及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尖锐矛盾,从而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答案:C
31929~1933年,美国资本家把大量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了“银河”。
这一举措的直接目的是( )
A.防止经济危机蔓延
B.维持产品销售价格
C.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D.销毁劣质牛奶产品
答案:B
4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但很快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
这一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说明( )
A.各国都存在市场缩小的状况
B.美国经济决定全球经济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化的进程加快
D.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提高
答案:D
5下列对下图所示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不包括苏联)
A.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崩溃边缘
B.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大量失业
C.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破坏严重
D.世界各国工业生产持续下降
解析:1929~1932年工业生产指数由100下降到63.8,反映了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破坏性,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6美国经济学家罗斯巴德在评价胡佛的政策时说:“我们必须彻底摆脱政府对经济的规划,使政府完全远离货币供给和经济领域。
”这一言论说明他( )
A.主张自由放任主义政策
B.提倡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C.反对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否定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解析:“彻底摆脱政府对经济的规划”等信息,说明罗斯巴德赞同实施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故A 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
答案:A
7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
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 )
A.人们对当时的社会制度丧失信心
B.人民对生活水平低下不满
C.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D.美国人民期待救星的出现
解析:B、C两项属于经济领域和生活领域,与题干材料中“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等口号的含义不符;D项与题干材料中“示威者”等提示词不符。
答案:A
81932年,英国《进口税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倍的关税。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竞争
B.应对和解决危机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说明英国放弃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D.客观上调节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
解析:英国为转嫁经济危机而大幅度提高关税,必然激化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识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图1 把经济危机比喻为大章鱼
图2 经济危机中的德国
材料二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对890种进口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
到1931年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
1932年,英国在渥太华举行英联邦会议,决
定在英帝国内部建立关税优惠制;法国则采取限额输入的办法,保护本国的商品市场。
这就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请完成:
(1)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说明的问题。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所述现象的影响。
解析:第(1)问中图1说明的问题可从“大章鱼”与“地球”的关系等方面展开思考,图2说明的问题应依据“工业开工率”等信息进行归纳;第(2)问中的“现象”可结合材料二中“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等信息进行判断,“原因”需要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等方面进行说明;第(3)问应围绕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两个方面,从经济秩序、国际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1)图1:经济危机蔓延到整个世界,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图2: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受到沉重打击,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2)现象: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激烈的经济战。
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各国试图摆脱经济危机,强化贸易保护政策,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3)影响: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崩溃;世界经济秩序进一步陷入混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