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直流锅炉说明书F0310BT001
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控制说明书

超超临界锅炉控制系统说明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东方锅炉控制有限公司目录1.分散控制系统原则 (4)1.1 机组负荷控制 (4)1.2 控制方式 (5)1.3 煤选择 (7)1.4 安全联锁操作 (7)1) MFT时的强制动作 (7)2) 减负荷操作 (8)3) 交叉限制回路 (9)1.5 负荷增加和减少闭锁操作 (12)1) 负荷增加闭锁 (12)2) 负荷减小闭锁 (13)2. 锅炉控制子系统说明 (14)2.1 机组主控 (15)1) 目标负荷设定 (15)2) 负荷变化率设定 (16)3) 频率偏差补偿 (17)4) 负荷上限和下限设定 (18)2.2 锅炉主控/汽机主控 (19)1)汽机主控 (19)2) 锅炉主控 (21)2.3 给水控制 (23)2.4 水-燃料比控制 (26)1)基本燃料程序 (27)2)汽机进汽前燃料减少偏置 (28)3)升温控制 (28)4) 主蒸汽压力控制 (29)5)主蒸汽温度控制 (30)6) 水-燃料比偏置补偿 (31)2.5 主蒸汽温度控制 (32)1) 过热器喷水(两级) (32)2)控制系统概述 (33)2.6 再热器蒸汽温度控制 (35)2)再热器喷水流量控制 (39)2.7风量控制 (40)2.7.1风量控制 (40)2.7.2 燃尽风挡板控制 (44)2.7.3 燃烧器二次风挡板控制 (46)2.7.4燃烧器中心风挡板控制 (49)2.8 压力控制 (50)1)炉膛压力控制 (50)2) 磨煤机入口热风压力控制 (51)2.9 燃油流量控制 (53)1)燃油流量控制 (53)2) 燃料量指令 (53)3) 轻油流量控制阀 (55)4) 轻油压力控制 (57)2.10 磨煤机控制 (58)1) 磨煤机煤量测量回路 (58)2) 煤热量补偿 (59)3) 磨煤机主控 (59)4)磨煤机入口风量控制 (61)2.11启动旁路控制 (65)1)锅炉循环水控制(360阀) (66)2)汽水分离器储水箱液位控制(361 阀) (67)3)汽轮机高压旁路阀(316 阀) (70)4)汽轮机高压旁路喷水控制阀 (71)5)主蒸汽管道疏水阀 (72)6)汽机高压旁路阀在启动时的动作 (73)7)汽机高压旁路阀在停炉时的动作 (74)2.12就地控制回路 (75)1) 吹灰器蒸汽压力控制 (75)2)排气疏水阀控制 (76)1.分散控制系统原则分散控制系统(DCS)利用调节控制技术来控制锅炉的压力、温度和机组负荷。
超超临界锅炉BMS说明

油系统泄漏试验
1)油快关阀关闭 ) 2)油燃烧器(点火器)各支阀关闭 )油燃烧器(点火器) 3)回油快关阀关闭 ) 4)油压正常 ) 5) 5)油泄漏试验允许 以上条件满足,按下试验开始的按钮。 以上条件满足,按下试验开始的按钮。先打开油 快关阀,同时关闭油排放阀, 快关阀,同时关闭油排放阀,待快关阀前后差压 为零时,关闭快关阀,保持5min(5min内压力未 为零时,关闭快关阀,保持 ( 内压力未 下降则试验成功)。打开排放阀, )。打开排放阀 下降则试验成功)。打开排放阀,压力降至预设 值后关闭排放阀,再保持5min(5min内快关阀后 值后关闭排放阀,再保持 ( 内快关阀后 压力未上升,试验成功)。油泄漏试验完成。 )。油泄漏试验完成 压力未上升,试验成功)。油泄漏试验完成。
主燃料跳闸MFT 主燃料跳闸
作用:最重要的安全功能, 作用:最重要的安全功能,在出现任何危 及锅炉安全运行的危险工况下, 及锅炉安全运行的危险工况下,MFT动作 动作 将快速切断所有进入炉膛的燃料, 将快速切断所有进入炉膛的燃料,即切断 所有的油和煤输入。 所有的油和煤输入。
MFT动作的条件 动作的条件
燃烧不正常
在燃烧不正常的情形下, 在燃烧不正常的情形下,主燃料跳闸以防止锅炉爆 炸。 <所有燃烧器无火焰 所有燃烧器无火焰> 所有燃烧器无火焰 如果所有的燃烧器无火焰, 如果所有的燃烧器无火焰,送进炉内未燃烧的燃 料将会使锅炉非常危险。 料将会使锅炉非常危险。 保护逻辑所采用的信号由火焰监测器测得。 保护逻辑所采用的信号由火焰监测器测得。 <临界火焰丧失 临界火焰丧失> 临界火焰丧失 如果部分燃烧器无火焰, 如果部分燃烧器无火焰,也被诊断为锅炉非正常 状态。 状态。 保护逻辑所采用的信号也由火焰监测器测得。 保护逻辑所采用的信号也由火焰监测器测得。 作为临界的定义,当所有投运的燃烧器在9秒内有 作为临界的定义,当所有投运的燃烧器在 秒内有 1/4无火焰时,主燃料跳闸启动。 无火焰时, 无火焰时 主燃料跳闸启动。
超临界直流锅炉控制整体介绍

(2) 汽包除作为汽水分离器外,还作为燃水比失调的 缓冲器。
当燃水比失去平衡关系时,利用汽包中的存水和空间
容积暂时维持锅炉的工质平衡关系,而各段受热面积的界 限是固定,使得燃料量或给水流量的改变对过热汽温的影 响较小。因为过热蒸汽温度主要取决于加热段、蒸发段吸 热量与过热段吸热量的比值(Q1+Q2):Q3,由于汽包 锅炉各受热面的区域界限是固定的,所以当燃烧率变化时, 即使Q1、Q2、Q3也都发生了变化,但这个比值不会有过 大的改变,因而对汽温的影响幅度较小。
省煤器
水冷壁
过热器
给水
l
加热区 p
h
蒸发区 v
T
过热区
过热蒸汽
图3 直流锅炉原理示意图 p-压力;T-温度;h-焓;v-比容
• 当燃料量增加,给水流量不变时,由于蒸 发所需的热量不变,因而加热和蒸发的受 热面缩短,蒸发段与过热段之间的分界向 前移动,过热受热面增加,所增加的燃烧 热量全部用于使蒸汽过热,过热汽温将急 剧上升。
pT
t
PE
t (a) 燃料量M扰动
t (b) 给水流量W扰动
图5 直流锅炉动态特性曲线
t t t
t t (c) 负荷μT扰动
(1)负荷扰动时,主蒸汽压力的变化没有 迟延,变化很快,且变化幅度较大,这是 因为直流锅炉没有汽包,蓄热能力小。若 负荷扰动时,能保持给水流量不变,就能 减小对过热汽温的影响。
分开,不论负荷、燃烧率如何变化,各受热面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
因此,在控制上具有如下特点:
(1)锅炉蒸发量主要由燃烧率的大小来决定(蒸发量由 加热段受热面的吸热量Q1和蒸发段受热面的吸热量Q2决 定),而与给水流量W的大小无关。所以在汽包锅炉中由 燃烧率调节负荷(实现燃料热量与蒸汽热量之间的能量平 衡),由给水流量调节水位(实现给水流量与蒸汽流量间 的物质平衡地这两个控制系统的工作可以认为是相对独立 的。
超临界直流锅炉运行调整课件

详细描述
尾部烟道系统通常包括空气预热器、脱硫脱硝装置等部件。在超临界直流锅炉中 ,尾部烟道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烟气的温度和成分,以确保烟气处理的效果和 设备的正常运行。
风烟系统
总结词
风烟系统是锅炉的重要辅助系统,负责 输送燃料和空气,并排放燃烧产生的灰 渣。
VS
详细描述
风烟系统通常包括送风机、引风机、除尘 器等部件。在超临界直流锅炉中,风烟系 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风量、风压的匹配和 灰渣的处理方式,以确保锅炉的稳定运行 和环保要求。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超临界直流锅炉运行 调整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锅炉系统概述 • 运行调整原理 • 操作与维护 • 安全注意事项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本课件旨在帮助学员了解超临界 直流锅炉的运行调整,确保锅炉 安全、高效运行。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锅炉系统概述
燃烧系统
总结词
燃烧系统是锅炉的核心部分,负责将燃料转化为热能,为汽水系统提供足够的 热量。
详细描述
燃烧系统通常包括燃烧器、炉膛、空气预热器等部件。在超临界直流锅炉中, 燃烧器通常采用分级燃烧技术,以提高燃烧效率并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操作与维护
启动与停炉操作
超临界直流锅炉说明书

1.锅炉容量及主要参数
名称
单位
BMCR
BRL
过热蒸汽流量
t/h
1950
1789.9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MPa(g)
25.4
25.2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oC
571
571
再热蒸汽流量
t/h
1653.4
1516.8
IEEEﻩﻩﻩ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
ISOﻩﻩﻩﻩ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NERCﻩﻩ北美电气可靠性协会
NFPAﻩﻩ美国防火保护协会标准
《多燃烧器锅炉炉膛防爆/内爆标准》
PFIﻩﻩﻩ美国管子制造商协会标准
SSPCﻩﻩ美国钢结构油漆委员会标准
DINﻩﻩ德国工业标准
BSIﻩﻩ英国标准
超临界直流锅炉说明书
———————————————————————————————— 作者:
———————————————————————————————— 日期:
国电电力庄河发电厂2×600MW机组
HG-1950/25.4-YM3型
超临界直流锅炉说明书
编号:F0310BT001C051
ﻩﻩﻩﻩ编写: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ﻩﻩﻩﻩﻩ69%
多年平均风速ﻩﻩﻩﻩﻩ2.8m/s
多年平均降水量ﻩﻩﻩﻩﻩ796.2mm
全年主导风向: NW、NE向频率为11%
夏季主导风向: SE、S向频率为10%
冬季主导风向: NW向频率为15%
厂址所在的庄河地区地震烈度为VI度。厂区位于相对稳定部位,适于建厂。主厂房位于挖方部位,可做天然地基,其他位于填方部位的建筑物基础需作适当处理。
超超临界锅炉介绍

左侧墙
410 100%MCR
前墙
右侧墙
后墙
400
390
380
最大温差
燃烧方式 切圆燃烧
切圆燃烧(设置节流圈) 对冲燃烧方式
20oC 10oC 7oC
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热空气配风简单可靠
来自AH 大风箱
燃尽风 燃烧器 燃烧器 燃烧器
来自AH
4:锅炉旁路系统采用带炉水再循环泵的启动 系统,虽然系统相对复杂,但在锅炉启动和 低负荷运行时可以回收大量的工质和热量, 同时保证启动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 由垂直水冷壁进口集箱拉出三倍于引入螺旋管数 量的管子 进入垂直水冷壁,垂直管与螺旋管的管 数比为 3:1。这种结构的过渡段水冷壁可以把 螺旋水冷壁的荷载平稳地传递到上部水冷壁。
• 过热器受热面由四部份组成,第一部份为顶棚及 后竖井烟道四壁及后竖井分隔墙; 第二部份是布 置在尾部竖井后烟道内的低温过热器;第三部份 是位于炉膛上部的屏式过 热器;第四部份是位于 折焰角上方的高温过热器。
井冈山电厂运行部
主要内容
1. 超临界基本概念及直流锅炉的特点 2. 锅炉整体布置介绍 3. 主要受热面介绍 4. 超超临界锅炉存在的主要问题 5. 启动系统介绍、特点
第一章 超临界基本概念 及直流锅炉的特点
• 热力学理论认为,在22.129MPa、温度374℃时,水的汽化会在一瞬间 完成,即在临界点时饱和水和饱和蒸汽之间不再有汽、水共存的两相 区存在,两者的参数不再有区别。由于在临界参数下汽水密度相等, 因此在临界压力下无法维持自然循环,只能采用直流炉。超临界直流 炉的汽水行程如图所示。
2060 26.15 605 1638.8 4.62 4.67 349 603 292 132 93
超临界锅炉燃烧器调试说明

超临界锅炉旋流燃烧器调试说明一、前言1、如下所述燃烧调试的目的是找到燃烧器的最佳工作点,以使锅炉顺利地通过性能考核实验。
2、以下的调试步骤均是力图在锅炉较高负荷运行工况下同时达到燃烧效率与氮氧化物排放量的最优化。
3、由于墙式燃烧系统和旋流燃烧器的特殊性,燃烧器的调试是分阶段、多步骤、多人员的过程。
一个总体的组织协调和时间安排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4、尽早地在合理的时间段完成相应的调试步骤能够使调试的效果最优化。
5、由于常熟工程燃烧器的调试未能按最佳方式进行,如下的过程还需在其后的项目中验证和优化。
二、调试前的准备(设备及仪表的检查)由于锅炉燃烧性能的保证是由风、粉系统共同作用来实现的,对于整个系统的全面检查是非常重要的:1、粉:取得磨煤机的调试报告,获得各煤粉管道间风粉的分配情况,密封风的投、停情况。
煤粉细度、煤粉分配均匀性。
2、风:a、风道:内部有无遮挡物;b、调节挡板:动作的灵活性、位置的准确性(做到叶片实际位置、指针位置、集控室表盘指示位置三者统一),记录全开、全关位置。
c、机翼:目前采用的流量测量元件多为机翼。
它对调试非常重要。
要求制造厂对机翼全权负责。
3、仪表:对于风、粉系统的仪表都应进行校验a、校验的主要项目是测点位置的合理性、管路布置的合理性,表计的准确性(防止堵塞、泄漏、积液等)。
b、从送风机出口至燃烧器风箱间的压力测点、流量测点、温度测点。
c、磨煤机的风、粉、煤流量测点。
d、O2,CO,NOx,飞灰可燃物的测量仪表。
e、必要的情况下,在关键的位置增设辅助测点。
(东锅已投运的MB支持项目,东锅的调试人员都亲自到现场安装自己的测点。
)4、风箱:做内部检查。
5、燃烧器:(详细的检查项目及步骤见“三”)a、燃烧器的安装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可能从炉膛内检查燃烧器喷口的轴向及径向尺寸。
b、燃烧器的三组拉杆可自由动作,无卡涩。
以可以手动为目标。
c、在燃烧器风箱内部将二次风挡板置于全开,二次风旋流器置于最前端(旋流强度最大),三次风挡板置于全开。
镇雄2x6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说明书

华电云南镇雄电厂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HG-1900/25.4-WM10 型超临界直流锅炉说明书第一卷锅炉本体和构架编号:F0310BT001C121编写:校对:审核:审定: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2月目录1. 锅炉容量及主要参数 (2)2. 设计依据 (2)2.1 燃料 (2)2.2 点火及助燃油 (4)2.3 自然条件 (4)3 锅炉运行条件 (6)4 锅炉设计规范和标准 (6)5 锅炉性能计算数据表(设计煤种) (7)6 锅炉的特点 (8)6.1 总体描述 (8)6.2 结构特点 (9)7 锅炉整体布置 (10)8 汽水系统 (11)8.1给水管道 (11)8.2 省煤器及出口连接管 (12)8.3水冷壁、折焰角和水平烟道包墙 (12)8.4启动系统 (14)8.5 过热器 (18)8.6 再热器 (20)9 刚性梁 (20)10 炉顶密封和包覆框架 (23)11 烟风系统 (26)12 钢结构 (26)12.1 柱梁和支撑系统 (27)12.2 顶板系统 (27)12.3 平台楼梯 (28)12.4 屋顶 (28)12.5 杆件的截面和材料 (29)12.6 锅炉构架安装、临时性拆修注意事项 (29)13 吹灰系统和烟温测量装置 (29)14 锅炉疏水和放气(汽) (30)15 水动力特性 (31)附图: (33)华电云南镇雄电厂 2x600MW——HG-1900/25.4-WM10型锅炉为一次中间再热、超临界压力变压运行带内置式再循环泵启动系统的直流锅炉,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全悬吊结构、π型布置(见附图01-01~04)、露天布置。
锅炉燃用无烟煤,采用W火焰燃烧方式,在前、后拱上共布置有24组狭缝式燃烧器,6台BBD4062(MSG4060A)双进双出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
锅炉以最大连续出力工况(BMCR)为设计参数。
1.锅炉容量及主要参数名称单位BMCR TRL 过热蒸汽流量t/h 1900 1798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MPa(g)25.4 25.26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o C 571 571再热蒸汽流量t/h 1618 1521再热器进口蒸汽压力MPa(g) 4.56 4.29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MPa(g) 4.38 4.12再热器进口蒸汽温度o C 316.8 311.1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o C 569 569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o C 283.2 280.12.设计依据2.1 燃料本工程煤源为滇东北,东源煤业集团下属朱家湾煤矿和长岭1号煤矿、2号煤矿,燃煤为低挥发份无烟煤,点火及助燃油为0号轻柴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和浩特热电#1、#2机组HG-1140/25.4-YM1型超临界直流锅炉说明书(锅炉本体和构架)编号: F0310BT001Q031编写:校对:审核:审定: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本说明书对呼和浩特热电1#、2#机组超临界直流锅炉主要设计参数、运行条件及各系统部件的规范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本工程作为350MW超临界直流锅炉的主要技术特点。
本说明书应结合锅炉图纸,计算书等技术文件参考使用。
1. 锅炉容量及主要参数 (1)2. 设计依据 (1)2.1 燃料 (1)2.2 点火及助燃油 (3)2.3 自然条件 (3)3 锅炉运行条件 (3)4 锅炉设计规范和标准 (5)5 锅炉性能计算数据表(设计煤种) (5)6 锅炉的特点 (7)7 锅炉整体布置 (8)8 汽水系统 (9)9 热结构 (20)10 炉顶密封和包覆框架 (24)11 烟风系统 (30)12 钢结构(冷结构) (30)13 吹灰系统和烟温探针 (32)14 锅炉疏水和放气(汽) (33)15 水动力特性 (34)附图: (36)呼和浩特热电的2台350MW锅炉是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开发设计、制造的超临界350MW锅炉。
锅炉炉型是HG-1140/25.4-YM1型,为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单炉膛、一次再热、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平衡通风、紧身封闭、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锅炉(见附图01-01~04),采用不带再循环泵的大气扩容式启动系统。
设计煤种为烟煤。
中速磨煤机正压冷一次风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5台HP943中速磨煤机,其中4台磨煤机运行,1台备用。
锅炉采用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共布置5层燃烧器(前3后2),每层布置4只,轴向旋流燃烧器。
共20只低NOX锅炉以最大连续出力工况(BMCR)为设计参数。
在任何4磨煤机运行时,锅炉能带BMCR负荷。
1.锅炉容量及主要参数2.设计依据2.1 燃料煤质分析资料如下:2.2 点火及助燃油油种:0号(-20号)轻柴油恩氏粘度(20℃时) 1.15~1.67°E灰份Ay≤0.025%凝固点0~-20℃闭口闪点65℃低位发热值Qnet.ar 41840 kJ/kg2.3 自然条件呼和浩特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全年气候变化为:6~8月温高湿重:9~10月降温快,天高气爽,光照充足;11~3月寒冷干燥;4~5月升温快,日变温大,干旱多风。
其主要气象数据如下:多年年平均气温 6.4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7.3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32.8 ℃多年年平均最高气温多年年平均最低气温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2 ℃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11.4 ℃多年平均气压896.1 hpa多年年平均相对湿度54 %历年一天最大降水量多年年平均降水量415.6 mm多年年平均风速平均雷暴日数35.8 D50年一遇设计最大风速25 m/s实测最大风速26 m/s平均风速 2 m/s全年主导风向夏季主导风向SWNW冬季主导风向历年十分钟最大降雨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805.6 mm多年最大积雪厚度历年最大冻土深度166 cm最大积雪厚度30 cm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地震安全评价报告,本期扩建工程厂址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1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II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55s。
该场地地下水位埋深4.8~9.4m。
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场地内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基础无腐蚀性。
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
主厂房零米地坪标高1047m(高程系)。
3锅炉运行条件3.1 热力系统(1)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系统主蒸汽及再热蒸汽系统均为单元制系统,汽机旁路采用30%容量二级串联旁路。
(2)给水系统采用3×50%B-MCR调速电动给水泵。
3.2 燃烧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煤机正压冷一次风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5台HP943中速磨煤机,其中4台磨煤机运行,1台备用,R90=22%。
3..3 燃油系统及辅助设施(1)燃油系统:点火及助燃油为0号轻柴油。
(2)为降低启动过程耗油量,锅炉装设等离子点火装置。
3.4 厂用电电源:交流电源供电电压:10kV,380/220V直流电源供电电压:220V。
4锅炉设计规范和标准可执行下列标准:AISC 美国钢结构学会标准AISI 美国钢铁学会标准ASME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标准ASNT 美国无损检测学会ASTM 美国材料试验标准AWS 美国焊接学会EPA 美国环境保护署HEI 热交换学会标准NSPS 美国新电厂性能(环保)标准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EE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NERC 北美电气可靠性协会NFPA 美国防火保护协会标准《多燃烧器锅炉炉膛防爆/内爆标准》PFI 美国管子制造商协会标准SSPC 美国钢结构油漆委员会标准DIN 德国工业标准BSI 英国标准JIS 日本标准GB 中国国家标准SD (原)水利电力部标准DL 电力行业标准JB 机械部(行业)标准除上述标准外,卖方设计制造的设备还满足下列规程(但不低于)的有关规定(合同及其技术协议中另有规定的除外):原电力部《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起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版原电力部《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原电力部《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原电力部《火电工程起动调试工作规定》原电力部《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劳动部《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6版(与电力部《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有矛盾者,以电力部的为准)原能源部《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守则》1992版国家电力公司《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劳动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版原电力部《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DL/T589-1996国家标准《水管锅炉受压组件强度计算》GB9222-88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5锅炉性能计算数据表(设计煤种)6锅炉的特点6.1技术特点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良好的变压、备用和启动性能锅炉下部炉膛水冷壁及灰斗采用螺旋管圈,在各种负荷下均有足够的冷却能力,并能有效地补偿沿炉膛周界上的热偏差,水动力特性稳定;采用二只启动分离器,壁厚较薄,温度变化时热应力小,适合于滑压运行,提高了机组的效率,延长了汽机的寿命。
2)燃烧稳定、温度场均匀的墙式燃烧系统墙式燃烧系统的旋流燃烧器具有自稳燃能力和较大的调节比,在炉膛中布置的节距较大,相邻的燃烧器之间不需要相互支持;墙式燃烧系统的燃烧器布置为对称方式,沿炉膛宽度方向的热量输入均匀分布,因而在上炉膛及水平烟道的过热器、再热器区域的烟气温度也更加均匀,避免高温区受压元件的蠕变和腐蚀,有效抑制结渣。
轴向旋流燃烧器3)经济、高效的低NOX截止目前,已有近1000只旋流燃烧器在各地使用,其不仅能够高效、稳定地燃烧世界各地的多种燃煤,而且已经作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手段来满足日益严格的降低NOx排放的需要。
4)高可靠性的运行性能哈锅依据已经投运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的锅炉设计、制造经验,在燃烧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上进行了大量工作,已投运的机组积累了大量的调试和研究数据,哈锅据此设计开发出了呼和浩特热电350MW超临界锅炉,保证机组具有较高的可用率和可靠性,满足用户的各种技术要求。
6.2结构特点1)本锅炉中、下部水冷壁采用螺旋管圈,上部水冷壁采用一次上升垂直管屏,二者之间用过渡集箱连接。
螺旋管圈的同一管带中的各管子以相同方式从下到上绕过炉膛的角隅部分和中间部分,水冷壁吸热均匀,管间热偏差小,使得水冷壁出口的介质温度和金属温度非常均匀。
因此,螺旋管圈水冷壁更能适应炉内燃烧工况的变化。
2)在螺旋管圈水冷壁部分采用可膨胀的带焊接式张力板垂直刚性梁系统,下部炉膛和冷灰斗的荷载传递给上部垂直水冷壁,保证锅炉炉膛自由向下膨胀。
3)布置于上炉膛的屏式过热器采用缠绕管和屏底夹管结构固定,不仅使管屏平整,而且有利于不同管材沿炉膛高度方向的自由膨胀。
4)省煤器为H型鳍片管省煤器,传热效率高,受热面管组布置紧凑,烟气侧和工质侧流动阻力小,耐磨损,防堵灰,部件的使用寿命长。
5)燃烧器喉口设计采用水冷壁让管加强喉口冷却,并采用高导热性的、光滑的碳化硅砖敷设喉口表面,以降低燃烧器喉部耐火层表面温度,抑制燃烧器区域的结焦。
6)高温受热面采用小集箱和短管接头的结构型式,集箱口径小,壁厚薄,降低了热应力和疲劳应力,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
7)锅炉尾部采用双烟道,根据再热汽温的需要,调节省煤器出口烟道的烟气挡板来改变流过低温再热器和低温过热器的烟气量分配,从而实现再热汽温调节。
7锅炉整体布置本锅炉采用π型布置,单炉膛,尾部双烟道,全钢架,紧身封闭,悬吊结构,燃烧器前后墙布置、对冲燃烧。
炉膛断面尺寸为15.287m宽、13.217m深,水平烟道深度为4.747m,尾部前烟道深度为5.98m,尾部后烟道深度为6.9m,水冷壁下集箱标高为6.5m,顶棚管标高为61.0m。
锅炉的主汽系统以内置式启动分离器为界设计成双流程,从冷灰斗进口一直到标高41.0m的中间混合集箱之间为螺旋管圈水冷壁,再连接至炉膛上部的水冷壁垂直管屏和后水冷壁吊挂管,然后经下降管引入折焰角、水平烟道底包墙和水平烟道侧墙,再引入汽水分离器。
从汽水分离器出来的蒸汽引至顶棚和包墙系统,再进入低温过热器中,然后再流经屏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
再热器系统分为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两段布置,中间无集箱连接,低温再热器布置于尾部双烟道中的前部烟道,高温再热器布置于水平烟道中逆、顺流混合与烟气换热。
水冷壁为全膜式焊接水冷壁,下部水冷壁及灰斗采用螺旋管屏,上部水冷壁为垂直管屏,螺旋管屏和垂直管屏的过渡点在标高41.2m处,转换比为1:3。
从炉膛出口至锅炉尾部,烟气依次流经上炉膛的屏式过热器、折焰角上方的末级过热器、水平烟道中的高温再热器,然后至尾部烟道中烟气分两路:一路流经前部烟道中的立式和水平低温再热器,另一路流经后部烟道的低温过热器、省煤器,最后进入下方的两台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锅炉的启动系统为不带再循环泵的大气扩容式启动系统,内置式启动分离器布置在锅炉的前部上方,其进口为水平烟道侧墙出口和水平烟道对流管束出口连接管,下部与贮水箱相连。
当锅炉处于启动或低负荷运行时(30%BMCR以下),来自水冷壁的汽水混合物在启动分离器中分离,蒸汽从分离器顶部引出,进入顶棚包墙和过热器系统,分离下来的水经分离器进入贮水箱中。
经贮水箱出口的溢流管路排入扩容器,经扩容后排到下面的疏水箱,经疏水泵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