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基础知识巩固资料《摩擦力》练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3.3《摩擦力》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3.3《摩擦力》导学案

第3节摩擦力通过传送带我们能把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如图所示,而物体相对传送带却静止不动;要将静止放在地面上的箱子推动,需要施加足够大的推力,如图所示.发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要点一、静摩擦力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但两者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物体受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阻碍这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静摩擦力.2.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是粗糙的.(2)两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3)两物体在接触面上有正压力(弹力).静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是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静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运动.3.方向总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1)“相对运动趋势”指的是静摩擦力的受力者相对于施力者的运动趋势.(2)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与运动方向的关系可能相同、相反、垂直,还可以成任意角度.(3)静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可做动力,也可做阻力.4.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比较复杂,一般会随着外力的变而变,其具体值必须结合运动状态,由实际情况决定.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可以用以下方法求:(1)根据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解,F静=F外.(2)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5.最大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F)是指物体接触面间静摩擦力的最大值,所以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0≤F≤F(1)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μ0F N,其中μ为最大静摩擦因,它取决于接触面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大些,μF N>μF N但有时认为二者是相等的,μF N=μF N要点二、滑动摩擦力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时,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1)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两接触的物体必须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滑动;两接触面间不光滑.(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是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力.(3)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不阻碍物体的运动.它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2.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图3-3-1运动方向相同、相反,还可以成任意角度.如图3-3-1所示,斜面体竖直向上运动的同时,物体A沿斜面向下匀速下滑,那么A所受的摩擦力将与A的运动方向(对地)成一夹角,但仍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3.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用F=μF N表示,式中F、F N、μ分别表示滑动摩擦力、正压力、动摩擦因.(1)μ叫动摩擦因,它的值跟两个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它无单位.(2)F N是接触面的正压力,它与物体的重力G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F N的大小、方向与G的大小、方向均不一定相同.(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触面积的大小没有关系.(4)计算摩擦力时关键是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计算正压力的大小.一、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解例1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摩擦力作用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作用,运动的物体不会受静摩擦力作用解析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两个物体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故A错误;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有可能是动力,故B错误;相对静止的物体有可能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故可能存在摩擦力的作用,故正确;静止的物体只要和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也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同,运动的物体只要和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也有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答案(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才能产生摩擦力.(2)静摩擦力中的“静”指的是相对静止,滑动摩擦力中的“滑动”也是相对滑动,都是以施力物体为参考系的.所以,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3)摩擦力阻碍的是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并不是阻碍物体的对地或其他参考系的运动.因此,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二、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图3-3-4例2 质量为2 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3-3-4所示.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1)当拉力大小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2)当拉力大小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3)此后若将拉力减小为5 N,物体仍在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4)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多大?(g 取10 N/g)解析由于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遵从的规律不完全相同,所以计算摩擦力时,一定要先明确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F大小为μg=05×2×10 N=10 N(1)当拉力F=5 N时,F<F,物体静止=F=5 NF静(2)当拉力F=12 N时,F>F,物体滑动=μF N=μg=10 NF滑(3)当拉力又减小为5 N时,物体仍滑动,故F滑=10 N(4)当拉力撤去后,由于物体继续滑动,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F=10 N滑答案(1)5 N(2)10 N(3)10 N(4)10 N(1)计算摩擦力时,应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2)静摩擦力用平衡条件计算.(3)滑动摩擦力用F=μF N计算或用平衡条件计算.(4)在没有告诉最大静摩擦力的情况下,常常利用最大静摩擦力跟滑动摩擦力近似相等分析问题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求解例3 在图3-3-5中,图3-3-5若两物体的重力分别为G A =20 N ,G B =40 N ,A 、B 间的动摩擦因μ1=02,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μ2=04,用力F 作用在B 上后,A 、B 间,B 与地面间都发生了相对滑动.求各接触面间摩擦力的大小.解析 物体A 对B 的压力F N A =G A =20 N据F =μF N 得A 、B 间的滑动摩擦力F 1=μ1F N A =02×20 N =4 N物体A 与B 对地面的压力F AB =G A +G B =60 N同得:F 2=μ2F AB =04×60 N =24 N即B 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4 N答案 AB 间:4 N B 与地面间:24 N1关于滑动摩擦力公式F =μF 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动摩擦因μ与摩擦力F 成正比,F 越大,μ越大B .动摩擦因μ与正压力F N 成反比,F N 越大,μ越小.动摩擦因μ与摩擦力F 成正比,与正压力F N 成反比D .动摩擦因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材料决定答案 D解析 动摩擦因μ的大小由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材料决定,与摩擦力F 和压力F N 无关,一旦材料和接触面的情况确定了,动摩擦因μ也就确定了,即F F N是一个定值.2.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B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D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压力的方向垂直图3-3-63.如图3-3-6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相同,受到三个大小相同的作用力F,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三者相同B.乙最大.丙最大D.已知条件不够,无法比较答案D解析确定摩擦力的大小时,首先必须区分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因为这两种摩擦力的大小确定方法不一样.本题中三物体对地面的正压力的大小关系为F N乙>F N丙>F N甲,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为F f乙>F f丙>F f甲.但最为关键的一点,三物体各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未给出,所以本题正确选项应为D 4.关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只有相互压紧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D.只有相互压紧且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粗糙物体之间才有摩擦力作用答案D5.如图3-3-7所示,图3-3-7P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与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重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D.重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解析以P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P受到绳的拉力和桌面对P的摩擦力作用,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桌面.6.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总有摩擦力的作用B.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作用,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D.只有相互挤压并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才可能有摩擦力的作用答案D图3-3-87.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图3-3-8所示,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握力大小无关.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答案B解析只要瓶子不动,处于静止状态,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与瓶子的重力等大反向,与手对瓶子握力的大小无关,故B正确;摩擦力的方向始终向上,错误;握力越大,手越干越粗糙,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越大,瓶子越不易滑脱,但并没有改变此时瓶子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故A、D均错误.8.如图3-3-9所示,图3-3-9在μ=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 g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 N的拉力F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 N/g)( )A.10 N,向右B.10 N,向左.20 N,向右D.20 N,向左答案D9.一个重为200 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μ=01,试求物体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受到的摩擦力.(1)物体静止时用F=8 N的水平力向右拉物体;(2)物体静止时用F=30 N的水平力向右拉物体;(3)物体以15 /的初速度向左运动,用F=18 N水平向右的力拉物体;(4)物体开始时静止,现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力,当拉力大小由零逐渐增大到18 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当拉力大小由28 N逐渐减小到18 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又是多大?答案(1)8 N,向左(2)20 N,向左(3)20 N,向右(4)18 N20 N解析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 f=μF N=01×200 N=20 N严格地说,在相同条件下,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但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大小F等于同样正压力下的滑动摩擦力.由此可知,本题中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为0<F f≤20 N(1)由于F=8 N<F,所以物体仍保持静止,物体受到静摩擦力作用,由二力平衡条件知,此时物体受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8 N,水平向左.(2)因F=30 N>F,物体相对水平面向右运动,故此时应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 N,方向水平向左.(3)因物体相对于水平面向左运动,故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大小为20 N,方向水平向右,与F=18 N无关.(4)当水平拉力从零逐渐增大到18 N时,物体一直静止,物体一直受静摩擦力作用且随拉力增大而增大.当拉力超过20 N时物体将运动,故当拉力大小由28 N逐渐减小到18 N时,物体仍处于运动状态,仍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 N 10.要将重300 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推动,至少需要150 N的水平推力,但在推动以后只需120 N的水平推力就能使它匀速运动.求:(1)木箱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在木箱静止时用100 N的水平力推和在木箱滑动过程中用100 N的水平力推,两种情况下,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各为多大?答案(1)150 N120 N(2)100 N120 N解析(1)由于使木箱在地面上运动的最小推力是150 N,因此最大静摩擦力F=150 N;匀速运动时,推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因此滑动摩擦力F=120 N(2)静止时,木箱所受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它与水平推力平衡,因此静摩擦力大小是100 N.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20 N,木箱在滑动时,不论推力如何,其受到的摩擦力都是滑动摩擦力,其大小即为120 N题型1 关于摩擦力的解例1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D.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有摩擦力的相互作用答案D解析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弹力的相互作用,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故选项A错误;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间,可能有静摩擦力的相互作用,故选项D正确;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也不一定总是阻力,故选项B、错误.拓展探究关于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B.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摩擦力的大小和弹力大小成正比D.弹力的方向一定和摩擦力方向垂直答案BD解析有弹力时若接触面光滑或无相对运动(趋势),则无摩擦力,而有弹力是有摩擦力的前提条件,故A错,B正确;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其他力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大小成正比,故错;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而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因此两个力的方向垂直,故D正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也可归结为:①接触面粗糙;②两物体间有弹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1.判断摩擦力的存在可以用假设法: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要看是否具备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但在通常情况下,其他条件是具备的,关键看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要判断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可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法有两种:一种是假设接触面光滑,不存在摩擦力,看是否改变原的运动状态;另一种是假设摩擦力存在,看是否改变原的运动状态.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3.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判断.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1)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2)接触面不光滑;(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4.静摩擦力中的“静”和滑动摩擦力中的“动”都是相对的,指的是接触面之间的相对静止或相对运动,而不是物体对地的运动.因此,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而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5.摩擦力阻碍的是接触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不是阻碍物体对地的运动.因此,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6.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但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同向、反向或有一定夹角.例如趴在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后壁上的一只壁虎,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与运动方向夹角成90°题型2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求解例2 如图3-3-1所示,重20 N的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8 N的水平拉力拉物块可以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图3-3-1(1)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多大?(2)物块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多大?(3)当水平拉力增大到16 N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4)物块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撤去外力,在物块停止运动前它受到的摩擦力多大?答案(1)8 N(2)04 (3)8 N(4)8 N解析(1)物块匀速运动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右图所示,水平方向受到水平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f,物块匀速运动时,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 f=F所以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f=8 N(2)由图可知,桌面对物块的支持力FN=G=20 N由滑动摩擦力的公式Ff=μFN得:μ===04(3)当水平拉力增大到16 N时,这时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不再相等,应当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求解.由Ff=μFN,μ和FN都没有变所以这时的滑动摩擦力Ff=μFN=04×20 N=8 N(4)当去掉拉力后物块停止运动前,物块始终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Ff=μFN,μ和FN均未变,Ff=8 N拓展探究图3-3-2如图3-3-2所示,一根重为G、长为的均匀长方体木料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料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为μ,现用水平力F推木料,当木料有/3离开桌面时(1)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为多大?(2)继续推动木料,在木料离开桌面之前,摩擦力大小是否变?(3)若在推动过程中,突然撤去推力,摩擦力的方向有无改变?答案(1)μG(2)不变(3)不变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之前,首先判断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大小F=μF Nμ与F、F N均无关,只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F N 指正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当物体匀速运动时,也可由二力平衡求解.(2)F N是两个相接触的物体间的压力,称为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力),性质上属于弹力.它不一定等于重力,F N的大小可以与重力G大小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无任何关系.(3)动摩擦因μ的大小由接触面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与物体间相对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题型3物体的受力分析 例3图3-3-3如图3-3-3所示,物体、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b =5 N 、F c=10 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和c 上,物体、b 和c 仍保持静止.以F 1、F 2、F 3分别表示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A .F 1=5 N ,F 2=0,F 3=5 NB .F 1=5 N ,F 2=5 N ,F 3=0 .F 1=0,F 2=5 N ,F 3=5 ND .F 1=0,F 2=10 N ,F 3=5 N 答案解析 本题分别取物体、物体和b 整体为研究对象,取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因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或是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若物体受到了物体b 对它的摩擦力,但又没有其他的力与这个摩擦力相平衡,则物体将不能保持静止状态,因此,物体没有受到物体b 对它的摩擦力,所以物体和b 之间的静摩擦力F 1=0取物体和b 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和b 受到了向左的拉力F b =5N ,而物体和b 又是静止的,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物体和b 一定还受到c 对它的向右的静摩擦力,其大小为F 2=F b =5 N至此,根据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可知,该题答案应选 F 3=5 N ,读者可用同样的方法求出.1.分析一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法.一看“接触”,看该物体与周围几个物体接触,最多可能有几个摩擦力.二看接触面间是否有“压力”,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要“分析”,综合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所受摩擦力情况.2.判断摩擦力时,有时还会用到假设法和整体法.在本题的解析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非常重要,取物体研究,叫“隔离法”,把、b看作整体研究,叫“整体法”图3-3-41.如图3-3-4所示,皮带传输机将物体匀速地送往高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B.传送的速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大.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匀速传送的速度无关D.若匀速地向下传送物体,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皮带向下答案A解析物体与皮带相对静止,两者之间存在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可由平衡条件求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皮带向上,与匀速传送的速度大小及运动方向无关,A、项正确.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接触物的接触面积B.外加拉力.对接触面的正压力D.物体的运动速度答案3.关于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D.滑动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如果有一个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则与之接触的另一个物体表面也一定会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答案D4.水平桌面上一重为200 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为02,当依次用15 N、30 N、80 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15 N30 N40 N B.15 N30 N80 N.0 N 0 N 40 N D.40 N40 N40 N答案A5.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F上和F下,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B.F上向下,F下向上,F上>F下.F上向上,F下向上,F上=F下D.F上向上,F下向下,F上>F下答案解析本题表面上看是滑动摩擦力问题,而实质上是静摩擦力问题,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运动员在匀速上攀(或匀速下滑)时,他的手与竹竿之间在握住的瞬时是静止的,尽管他的整个身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受力分析并结合二力平衡的知识不难得出项正确.图3-3-56.如图3-3-5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靠墙保持静止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物体A静止,所以物体A受到静摩擦力作用B.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推力F成正比.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其重力相等D.当F减小时,物体一定会下滑答案A图3-3-67.如图3-3-6所示,甲、乙两位同做一种特殊的“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水平收回手掌以达到拖拉凳子的目的.如果甲、乙与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子上面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凳子向甲方移动B .凳子向乙方移动 .凳子在原地不会被拉动D .凳子向体重大的同一方移动 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与规律,甲、乙与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但是乙端的凳子上面放了四块砖,这样乙与凳子的压力就大一些,所以最大静摩擦力就大,这就决定了乙与凳子之间不容易滑动,所以凳子向乙方移动.正确答案是B8.如图3-3-7所示,图3-3-7A 为长木板,在水平面上以速度v 1开始向右运动,同时物块B 在A 的上表面以速度v 2开始向右运动,且A 、B 接触面粗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v 1=v 2,A 、B 之间无摩擦力B .若v 1>v 2,A 受到B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若v 1<v 2,B 受到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 .若v 1>v 2,A 、B 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答案 A图3-3-89.如图3-3-8所示,在两块木板中间夹着一个50 N 的木块A ,左右两边对木板的压力F 均为150 N ,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为02如果想从下面把此木块拉出,至少需要多大的力?如果想从上面把它拉出,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 摩擦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讲解与巩固练习: 摩擦力

知识讲解:摩擦力【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会用公式f=μ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要点梳理】要点一、摩擦力要点诠释:1.定义: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摩擦力.固体、液体、气体的接触面上都会有摩擦作用.2.分类:分为滚动摩擦(初中已经学习过)、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要点二、滑动摩擦力要点诠释:1.产生: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称为滑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②有相对运动;③接触面粗糙.说明:1)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摩擦力与弹力一样属接触作用力,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并不挤压就不会出现摩擦力.挤压的效果是有压力产生.压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也叫正压力,压力属弹力,可依上一节有关弹力的知识判断有无压力产生.2)接触面粗糙.当一个物体沿另一物体表面滑动时,接触面粗糙,各凹凸不平的部分互相啮合,形成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为摩擦力.凡题中写明“接触面光滑”、“光滑小球”等,统统不考虑摩擦力(“光滑”是一个理想化模型).3)接触面上发生相对运动.特别注意:“相对运动”与“物体运动”不是同一概念.“相对运动”是指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以施力物体为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物体的运动”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3.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里的“相对”是指相互接触发生摩擦的物体,而不是相对别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4.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成正比,即:f=μN说明:①压力F N与重力G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它们在大小上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也可以毫无关系,用力将物块压在竖直墙上且让物块沿墙面下滑,物块与墙面间的压力就与物块重力无关,不要一提到压力,就联想到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认为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②μ是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没有单位,只有大小,数值与相互接触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通常情况下,μ<1.③计算公式表明: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只由μ和F N共同决定,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接触面的大小等无关.要点三、静摩擦力要点诠释:1.产生:两个物体满足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有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静摩擦力.2.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相互挤压有弹力产生;②接触面粗糙;③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所谓“相对运动趋势”,就是说假设没有静摩擦力的存在,物体间就会发生相对运动.比如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就是由于有静摩擦力存在;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静摩擦力,则由于重力的作用,物体会沿斜面下滑.3.大小: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实际大小可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判断.4.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说明:①所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指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物体将要发生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比如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假设没有摩擦,物体将沿斜面下滑,即物体静止时相对(斜面)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②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可用假设法.其操作程序是:A.选研究对象: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B.选参照物体: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且施加静摩擦力的物体;C.假设接触面光滑,找出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体的运动方向即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D.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③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并非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要点四、最大静摩擦力要点诠释: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一静止的物体,当人用水平力F推时,此物体静止不动,这说明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当人用水平力2F推时,物体仍静止不动,此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可见,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说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决定.当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fmax时,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我们把叫做最大静摩擦力.故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要点诠释:①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一般情形下,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②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人跑步时地面给人的静摩擦力就是动力,传送带上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加速,静摩擦力也是动力.③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稍大些,但通常认为二者是相等的.要点五、用假设法判断摩擦力要点诠释: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要看是否具备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但在通常情况下,其它条件是具备的,关键看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要判断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可用假设法判断,假设法有两种,一种是假设接触面光滑,不存在摩擦力,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另一种是假设摩擦力存在,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第一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静摩擦力和有其它外力存在但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第二种假设往往用来判断物体不受其它外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静摩擦力.假设法只是判断摩擦力的一种方法,有时还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已知物体A做匀加速运动,说明物体A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此,物体A一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三节摩擦力[课前预习]1、什么叫摩擦力?2、什么叫静摩擦力?产生条件?方向如何?大小有何特点?什么叫最大静摩擦力?3、如何判定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如何用二力平衡条件判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4、什么叫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如何?方向如何?大小计算公式?5、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三者的大小关系如何?[知识要点]一、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二、静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动趋势的力。

2、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②相互挤压③接触面粗糙④有相对运动趋势3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大小:无视成计算公式;取决于沿接触面方向上除静摩擦力之外的其它外力及运动状态:是变力(被动力):大小范围0<F静≤max,F max叫最大静摩擦力:维持物体间相对静止静摩擦力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5、理触一组概念:静止和相对静止、相对运动趋势、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和运动方向。

三、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②相互挤压③接触面粗糙④有相对运动3、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大小:·5、理解一组概念:运动和相对运动、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四、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当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小。

五、讨论:1、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三者大小关系如何?它们与接触面间压力、接触面的关系如何?2、接触面间的垂直作用力(压力)与重力大小有无直接关系?3、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分析例题]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

2019高考物理基础知识巩固资料摩擦力练习导学案新人版1

2019高考物理基础知识巩固资料摩擦力练习导学案新人版1

2019高考物理根底学问稳固资料(摩擦力)练习导学案新人版1【学习目的】1.知道摩擦力旳产生条件,会推断摩擦力旳方向.2.会计算摩擦力大小.【学习重点】摩擦力大小旳计算以及方向旳推断.【学习难点】摩擦力大小旳计算以及方向旳推断.【方法指导】自主探究、沟通探讨、自主归纳【学习过程】任务一、根底学问梳理(小组内互相提问)1、静摩擦力a、定义当物体具有时,物体间产生旳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旳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b、产生条件、、.c、方向d、静摩擦力旳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最大静摩擦力随正压力旳增大而_________________.e、大小计算方法2、静摩擦力a、定义当物体具有时,物体间产生旳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旳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b、产生条件、、.c、方向d、滑动摩擦力旳大小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动摩擦因数与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有关.e、大小计算方法任务二、摩擦力产生旳条件例⒈如图旳四个图中旳物体A与B,外表都粗糙,请对它们接触面间摩擦力旳有无作出推断.⑴如图⑴所示,A与B有共同速度ν沿程度方向匀速运动.⑵如图⑵所示,物体A沿固定不动旳物体B旳竖直面下滑.⑶如图⑶所示,物体A、B一起沿光滑斜面下滑.(斜面固定不动)⑷如图⑷所示,重10N旳物体A,受到跟程度方向成θ=300旳斜向上旳拉力作用,沿水平方向运动,拉力大小为20N.做一做:(B级)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与M旳物体,在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m与M所受摩擦力旳状况.任务三、摩擦力旳方向例⒉如图所示,木板A沿光滑程度面对右运动,速度为ν1,物体B以速度ν2(对地)沿A物体上外表滑动,已知ν1、ν2方向一样,且ν1<ν2,A、B接触面粗糙,木板A足够长.则下列说法正确旳是……………………………………( )A 物体B始终受到A对它旳摩擦力作用,方向程度向右.B 物体B始终受到A对它旳摩擦力作用,方向程度向左.C 因为A、B两物体所受摩擦力旳方向都跟它们旳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方向都程度向左.D在A、B两物体旳速度到达一样之前,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为程度向右,物体B受摩擦力方向程度向左.当两物体有共同速度之后,它们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做一做:2、如图,当物体A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时,关于物体A受到旳摩擦力说法中正确旳是( )A.因为是匀速运动,物体A没有受到皮带旳摩擦力B.受到皮带旳摩擦力,方向与前进方向一样C.受到皮带旳摩擦力,这个摩擦力是物体向上运动旳阻力D.物体A受到皮带旳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任务四、摩擦力大小旳计算例⒋程度地面上放一个重为200N旳铁块,铁块与地面间旳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63N,铁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3,一个人用程度方向旳力推静止旳铁块,试求下列各种状况下铁块所受旳摩擦力旳大小:⑴物体静止时,用F=50N旳向右推力;⑵物体静止时,用F=80N旳向右推力;⑶物体以10m/s旳初速度向左,用F=62N旳推力向右做一做3、重100N旳木块放在程度面上,它与程度面旳动摩擦因数为0.25,最大静摩擦力为27N.现用程度拉力拉木块,当此拉力旳大小由零增大到26N时木块受到旳摩擦力大小为f1;当拉力大小由30N减小到27N时,木块受到旳摩擦力大小为f2.则下列关于旳说法正确旳是…()A f1=25N f2=25NB f1=25N f2=27NC f1=26N f2=25ND f1=26Nf2=27N【达标检测】(A级)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旳是……………………………………( )A、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肯定受到弹力作用B、只有运动旳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C、具有相对运动旳两物体间肯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D、摩擦力旳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A级)2、下列关于摩擦力旳说法正确旳是……………………………………( )A、.摩擦力旳方向总与物体旳运动方向相反B、摩擦力旳大小与相应旳正压力成正比C、运动着旳物体不行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D、静摩擦力旳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旳趋势方向相反(A级)3、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旳是……………………………………(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旳动摩擦因数μ=0B、增大两物体旳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旳动摩擦因数增大C、增大两物体间旳正压力,则两物体间旳动摩擦因数增大D、两物体旳材料肯定,两物体间旳动摩擦因数确定于两接触面旳粗糙程度(B级)4、关于摩擦力公式F=µF N,下列说法中正确旳是…………………………( )A. 由得与F成正比与F N成反比B. 公式中正压力F N肯定等于物体旳重力C. 静摩擦力旳大小可以用公式F=µF N来干脆计算D. F旳大小由μ与F N确定,与接触面旳面积大小无关(C级)5、运发动用双手握住竖直旳竹竿匀速滑下与匀速攀上时,运发动所受旳摩擦力分别是F1与F2,那么…………………………………………………………………………(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B、F1向下,F2向上,且F1>F2C、F1向上,F2向上,且F1=F2D、F1向上,F2向下,且F1>F2(B级)6、有位同学要重新布置自己旳房间,他用200N旳程度拉力匀速拉动质量为50Kg 旳书桌,书桌与地面间旳动摩擦因数是多少?假如要在同样状况下匀速挪动质量为150Kg旳书柜,他用200N旳力能拉动吗?为什么?(g取10N/Kg,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于滑动摩擦力相等)学习反思:。

高中物理 第3章《摩擦力》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一

高中物理 第3章《摩擦力》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一

3.3《摩擦力》学案【课标要求】1.知道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这两种摩擦力的方向.2.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3.知道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4.掌握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重点难点】重点:判断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难点:计算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

【课前预习】1.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或具有,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或的力.(2)分类①;②.2.两种摩擦力的比较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定义两个只有,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两个具有,的物体间的摩擦力产生条件(1)接触面(2)接触面处有(3)两物体间有(1)接触面(2)接触面处有(3)两物体间有大小0<F≤F max,F max为.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外界对它的施力情况决定F= ,FN为压力,μ为动摩擦因数方向与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方向相反与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方向相反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

【探讨与生成】【问题1】摩擦力例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C、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D、两个静止的的物体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

【小结】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分类:①静摩擦力;②滑动摩擦力.3.条件:①物体接触且相互挤压有弹性形变;②接触面粗糙;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问题2】静摩擦力例2 如图所示,用了5N的力拉地面上物体,但没有推动,试分析物体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和方向【拓展与分享】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α,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判断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小结】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挤压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摩擦力 导学案2021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 摩擦力   导学案2021

【3.3摩擦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2)理解最大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难点】静摩擦力的有无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任务一一、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或具有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或的力.【注意】摩擦力中的“静”和“动”都是相对的,指的是接触物体之间的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而不是物体相对地面的静止和运动.二、静摩擦力1.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的趋势,而没有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的力.【注意】有静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是“相对”静止的,即这两个物体互为参考系时是静止的,而以其他物体为参考系时并不一定静止,所以一个物体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时并不一定静止,也有可能是运动的.2. 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且,即存在;(2)接触面不光滑;(3)接触面间有.【注意】要产生静摩擦力,上述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从产生条件看,静摩擦力和弹力都是都是接触力。

3.方向:与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方向相反.4.大小:(1)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周围物体对它施加的力的情况决定,它的大小随沿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的外力F的增大而增大,但有一个最大值;(2)可由受力情况及二力平衡条件来确定,通常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后面将学到)求解。

5.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F max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所需要的沿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理解】①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②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静摩擦力大些,但有时认为二者是相等的。

6.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任务二静摩擦力的有无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一、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即接触面之间有压力,粗糙且有相对运动趋势。

(2)假设法:假设法有两种:一种是假设接触面光滑,不存在摩擦力,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另一种是假设摩擦力存在,看是否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3)平衡法:由二力平衡判断。

高中物理3.3摩擦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3.3摩擦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3.3摩擦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 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会正确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μF 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因素。

3.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能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以及大小和方向。

4.理解最大静摩擦力。

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

学习重点: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 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学习难点:1、正压力F N的确定。

2、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的判定。

主要内容:【例一】如图,某时刻木块正在以3m/s的速度在以5m/s速度向右传送的传送带上向右运动,试判断:(1)木块的运动方向。

(2)木块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

(3)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例二】在东北的林场中,冬季常用马拉的雪橇运木材,雪橇有两个与冰面接触的钢制滑板.如果冰面是水平的,雪橇和所装的木材的总质量是5.0t(吨),滑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027,马要在水平方向上用多大的力才能拉着雪橇在冰道上匀速前进?【例三】下述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正压力成正比;C.静摩擦力只能在物体静止时产生;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例四】用水平推力F把重为G的黑板擦紧压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不计手指与黑板擦之间的摩擦力,当把推力增加到2F时,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是原来的几倍?课堂训练: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支持面上的滑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也一定越大;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支持面的滑动方向相反;C、接触面的滑动摩擦系数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用100N的力在水平方向匀速推动重500N的箱子,那么接触面的滑动摩擦力是多大?μ值为多大?3.重10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 10N,方向水平向右的力作用时,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A.10N,水平向左; B. 10N,水平向右;C.20N,水平向左; D.20N,水平向右.4.如图,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其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必修一3.3教案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必修一3.3教案导学案

必修一第三章 3、摩擦力(教案)一、教材分析:《摩擦力》是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学习有关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及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为以后分析物体受力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摩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2.通过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

2.在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三、教学重点难点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部分。

重点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 F=μF N。

2.难点是学生有初中的知识,往往误认为压力F N的大小总是跟滑动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因此必须指出只有当两物体的接触面垂直,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时,压力F N的大小才跟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

3.在教学中要强调摩擦力有阻碍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性质。

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更加抽象,弹力和摩擦力都属于被动力,其产生有条件,但是完全根据条件进行判断有时是很麻烦的,尤其是摩擦力的方向的判断,以后学习了牛顿定律会根据运动状态进行分析就简单些了,本节要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举例子,尤其是要做好演示实验,并及时进行反馈练习。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六、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演示器材、学案和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做学案,提出自己预习中的疑惑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是重力、弹力、摩擦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2.会计算摩擦力大小.
【学习重点】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学习难点】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方法指导】
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
【学习过程】
任务一、基础知识梳理
(小组内相互提问)
1、静摩擦力
a、定义当物体具有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b、产生条件、、。

c、方向
d、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最大静摩擦力随正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____。

e、大小计算方法
2、静摩擦力
a、定义当物体具有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b、产生条件、、。

c、方向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

动摩擦因数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

e、大小计算方法
任务二、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例⒈如图的四个图中的物体A和B,表面都粗糙,请对它们接触面间摩擦力的有无作
出判断。

⑴如图⑴所示,A和B有共同速度ν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

⑵如图⑵所示,物体A沿固定不动的物体B的竖直面下滑。

⑶如图⑶所示,物体A、B一起沿光滑斜面下滑。

(斜面固定不动)
⑷如图⑷所示,重10N的物体A,受到跟水平方向成θ=300的斜向上的拉力作用,沿水
平方向运动,拉力大小为20N。

做一做:(B级)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体,在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m和M所受摩擦力的情况。

任务三、摩擦力的方向
例⒉如图所示,木板A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速度为ν1,物
体B以速度ν2(对地)沿A物体上表面滑动,已知ν1、ν2方向
相同,且ν1<ν2,A、B接触面粗糙,木板A足够长。

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物体B始终受到A对它的摩擦力作用,方向水平向右。

B 物体B始终受到A对它的摩擦力作用,方向水平向左。

C 因为A、B两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都跟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方向都水平向左。

D在A、B两物体的速度达到相同之前,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右,物体B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当两物体有共同速度之后,它们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做一做:2、如图,当物体A与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时,关于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为是匀速运动,物体A没有受到皮带的摩擦力
B.受到皮带的摩擦力,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同
C.受到皮带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是物体向上运动的阻力
D.物体A受到皮带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任务四、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例⒋水平地面上放一个重为200N的铁块,铁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63N,铁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3,一个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静止的铁块,试求下列各种情况下铁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⑴物体静止时,用F=50N的向右推力;
⑵物体静止时,用F=80N的向右推力;
⑶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向左,用F=62N的推力向右
做一做3、重100N的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最大静摩擦力为27N。

现用水平拉力拉木块,当此拉力的大小由零增大到26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1;当拉力大小由30N减小到27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2。

则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f1=25N f2=25N
B f1=25N f2=27N
C f1= 26N f2=25N
D f1=26N f2=27N
【达标检测】
(A级)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C、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
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A级)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
C、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
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A级)3、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B级)4、关于摩擦力公式F=µF 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得与F成正比与F N成反比
B. 公式中正压力F N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C. 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µF N来直接计算
D. F的大小由μ和F N决定,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
(C级)5、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滑下和匀速攀上时,运动员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那么…………………………………………………………………………( )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
(B级)6、有位同学要重新布置自己的房间,他用200N的水平拉力匀速拉动质量为50Kg 的书桌,书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如果要在同样情况下匀速移动质量为150Kg 的书柜,他用200N的力能拉动吗?为什么?(g取10N/Kg,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于滑动摩擦力相等)
学习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