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课件第1章
单片机原理教程(经典)ppt课件

三、Maxim-Dallas单片机
四、WinBond单片机
五、Motorola单片机
六、其他公司的单片机
1)NEC单片机;
2)东芝单片机;
3)Epson单片机;
4) PIC单片机—— M icrochip公司
•最新课件
•9
第三节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及发展
第一章---------9
一、单片机在智能仪器中的应用
第一章---------3
一、微处理器、微机和单片机的概念
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微型计算机的控制和运算器部分;
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有完整运算及控制功能的计算机,包 括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等;
单片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直译为单片微型计算机,它将 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中断、串行通 信接口等主要计算机部件集成在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组成单片微型 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
一种是在通用微型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将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合用一个存储空间的结构,称为普林斯顿(Princeton)结构或称冯·诺依曼 结构;
另一种是将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截然分开,分别寻址的结构, 称为哈佛(Har-vard)结构。Intel公司的MCS-51和80C51系列单片机采用的 是哈佛结构。目前的单片机以采用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截然分开的 结构较多。
P1口也是—个准双向I/O口,与P0口不同的是,没有多路开关MUX和控 制电路部分。输出驱动电路只有一个FET场效应管,同时内部带上拉电阻, 此电阻与电源相连。P1口可作通用双向I/O口用,而不必再外接上拉电阻。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第一章ppt课件

本书介绍的MCS-51型单片机使用汇编语言。
.
§1-3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及运算
引言:
● 十进制数是人们习惯使用的进制。 ● 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数。 ● 为了书写和识读方便,计算机程序需要用十六进制数表示。 ● 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之间的关系、相互转换和
.
⒊ 十六进制数
⑴ 有优异的性能价格比。 ⑵ 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好。 ⑶ 控制能力强。 ⑷ 低功耗,低电压,便于生产便携式产品。 ⑸ 易扩展。
.
2、单片机的应用
⑴ 智能化家用电器。 ⑵ 办公自动化设备。
⑶ 商业营销设备。 ⑷ 工业自动化控制。
⑸ 智能化仪表。 ⑺ 汽车电子产品。
⑹ 智能化通信产品。
⑻ 航空航天系统和国防军事、尖端武器等。
.
几种单片机封装形式
.
返回
1.1.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形成两大分支:
1、PC机: PC机系统全力实现海量高速数据处 理,兼顾控制功能。
2、单片机:单片机系统全力满足测控对象的测 控功能,兼顾数据处理能力。
.
单片机与PC机之异同(1)
组成:
CPU(进行运算、控制) RAM(数据存储器) I/O口(串口、并口等) ROM(程序存储器) PC机: 上述部件以芯片形式安装在主板上。 单片机:上述部件被集成到单芯片中。
本章要点: 微型计算机和单片机的发展概况 单片机系统组成概述(CPU、总线、存储器和I/O 口等) 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数(数制转换和运算)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原码、反码和补码) 单片机常用编码(BCD码、ASCII码)
.
单片机第1章绪论PPT课件

2020/10/9
14
性能提高阶段
近年来,不断有单片机新品出现。如ATMEL公司推出 的单片机AT89C51RD2: 8位CPU;64K字节ROM(有ISP能力);256字节RAM+1K 字节的XRAM+2K字节EEPROM;1个全双工串行口;3个 16位定时/计数器;7个中断源,4个优先级;硬件看 门狗等。
特点:存储器容量小,寻址范围小(不大于4K), 无串行接口,指令系统功能不强。
2020/10/9
13
结构成熟阶段
1980年,Intel推出MCS-51系列单片机: 8位CPU、4K字节ROM、128字节RAM、4个8位并口、1 个全双工串行口、2个16位定时/计数器。寻址范围 64K,并有控制功能较强的布尔处理器。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第2版)
课程特点:
实践性强,旨在应用 硬件、软件结合紧密
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软硬兼顾,上机实践 广阅书刊,用好网络
2020/10/9
2
第1章 绪论
1.1 电子计算机概述 1.2 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及产品近况 1.3 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1.4 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 1.5 µVision 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特点:控制性能优异、种类繁多。 “微控制器”的称谓更能反应单片机的本质。
2020/10/9
15
1.2.2 单片机产品近况
80C51兼容产品:80C51主流地位已形成,与其兼 容的主要产品有:
ATMEL公司,AT89系列,Flash存储器技术 Philips公司,80C552系列,含ADC 华邦公司,W78C51系列,高速低价 ADI公司,ADµC8xx系列,高精度ADC LG公司,GMS90/97系列,低压高速 Maxim公司,DS89C420系列,高速(50MIPS) Cygnal公司,C8051F系列,高速SOC
一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pt课件

n1
H Hi 16i im
0 F 7 .0 H 3 1 1 5 2 1 6 7 1 0 6 0 1 1 6 3 1 26
5. 八进制(J=8)
n1
Q Qi 8i im
第一章 绪论 §1.2 计算机中的数和常用编码
1.2.2 进位计数制转换 1.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机器数: 一个数字在机器(计算机)中的表示形式; 二进制(0,1),符号位数字化。
01011011 ;5BH
真值:机器数本身代表的值称为真值。+91
第一章 绪论 §1.2 计算机中的数和常用编码
机器数:包括无符号数、有符号数; 有符号数:常见表示方法是原码、反码、补码
1)原码 (d7~d0) 最高位是符号位d7: 正数0; 负数1
打开市场 1.大容量、高性能
•CPU功能增强:速度、精度、I/O处理能 力提高、指令丰富
•内部资源的增多:波形输出、LED输出、 PWM输出、A/D输入
•寻址范围增大:几兆
第一章 绪论 §1.1 单片机概述 1.1.4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2. 超小型、低功耗、廉价 工作电压低(2~6V)、工作电流几个毫安、
第一章 绪论 §1.1 单片机概述 1.1.1 单片机发展情况
4)16位单片机 82年~ MCS-96系列,8096、8098、80196等 增加性能:16位CPU,RAM/ROM增大,
中断能力增强 A/D、HSIO等 性能、速度
1.1.2 单片机特点 • 集成度高、可靠性高
一片芯片:CPU、存储器、I/O接口等 • 片内RAM采用存储器结构
3. 逻缉运算规则 与AND、或OR、非NOT、异或XOR
1) 与AND
0 • 0 0; 0 •1 0; 1 • 1 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件第1章 单片机基础知识

AB—地址总线; CB—控制总线; DB—数据总线
1.1.1 单片机的基本概念
单片机在应用时通常处于被控系统的核心地位并融 入其中,即以嵌入的方式使用。为了强调其“嵌入” 的特点,也常常将单片机称为嵌入式微控制器 (Embedded Micro-Controller Unit,EMCU)。
单片形成阶段
1976年,Intel推出MCS-48列单片机 : 8位CPU、1KB ROM、64B RAM、27根I/O线和1个8位 定时器/计数器。 特点:存储器容量较小,寻址范围小(不大于4KB), 无串行接口,指令系统功能不强。
10
1.2.1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性能完善提高阶段
1980年,Intel推出MCS-51系列单片机: 8位CPU、4KB ROM、128B RAM、4个8位并行口、1个 全双工串行口、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寻址范围 64KB,并有控制功能较强的布尔处理器。
“微控制器”的称谓更能反应单片机的本质。
12
1.2.1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
微控制器化完善阶段
近期推出的单片机产品,内部集成有高速I/O口、 ADC、PWM、WDT等部件,并在低电压、低功耗、串行 扩展总线、控制网络总线和开发方式(在系统可编 程,ISP)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增强。
特点:单片机的综合品质(如成本、性能、体系结构 、开发环境、供应状态)有了长足的进步。
15
1.3.1 MCS-51系列单片机-80C51系列单片机
Atmel公司,AT89系列,Flash存储器技术 Philips公司,80C552系列,含ADC 华邦公司,W78C51系列,高速低价 ADI公司,ADµC8xx系列,高精度ADC LG公司,GMS90/97系列,低压高速 Maxim公司,DS89C420系列,高速(50MIPS) Cygnal公司,C8051F系列,高速SOC
(单片机完整课件PPT)第一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单片机应用系统
单片机应用系统 : 由硬件系统和 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是应用系统的基础
单 片 机
+
接口 电路 及外 设等
+
软 件
软件是在硬件的基础上对其资源 进行合理调配和使用,从而完成 应用系统所要求的任务,二者相 互依赖,缺一不可
硬件
注:本课程的重点 1.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硬件原理的分析方法。 2.掌握软件设计与调试的基本技能。
MCS-51系列单片机及其兼容产品通常分成以下几类: (1)基本型 典型产品:8031/8051/8751 (2)增强型 典型产品:8032/8052/8752 内部RAM增到256字节,8052、8752的内部程序存 储器扩展到8KB,16位定时器/计数器增至3个。 (3)低功耗型 典型产品:80C31/87C51/80C51。 采用CMOS工艺适于电池供电或其它要求低功耗的场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厦门理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陈志英
学习该课程的目的:
1、熟练掌握单片机硬件管脚的定义、功能、作用。 2、熟练掌握单片机各种存储器物理空间配置及内 部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定义、作用。 3、熟练掌握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程序编写。 4、熟练掌握单片机内部资源应用及接口扩展技术。 5、熟练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 (最终目的)。 6、学会查找资料,查看芯片数据手册,培养自学 方法,培养独立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算器
控制器
输 出 接 口 设 备
输 出 设 备
软
+
件
系
统
存储器
硬件系统
单片微型计算机是指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简称单片机 —— 单片机实质上就是一个芯片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件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一章

÷ 3.字(Word) ÷ 字是2个相邻的字节,通常从末位开始划分,每2个字节称
为一个字,字分为高低字节,高字节表示高位数据,低字 节表示低位数据。
1.3 单片机中的字符
÷ 字符信息包括数字、字母、符号和汉字等 ÷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码) ÷ 包括英文字母大小写、数字、专用字符(如+、-、
0,0x40,0x40,0x40,0x78,0x00,0x00},/*"光",0*/
取模选项
1.4 单片机系统开发与仿真
1.4 单片机系统开发与仿真
÷ 一、系统开发过程 ÷ 1总体设计: ÷ 2硬件设计: ÷ 3软件设计: ÷ 4系统调试和运行
单片机开发的在系统编程(ISP)和在应用编程(IAP)技 术 ÷ 1 在系统编程技术
÷ 单片机系统开发过程主要有系统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系统调试运行,单 片机系统开发需要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完成,软件设计调试工具有K e i l 、Wave电 路图和电路板设计和仿真软件有Multisim、Protel等,单片机的学习和掌握要 在实践中不断深入。
÷按位求反,得10010110,再加1,得 10010111
÷ [ - 105]补=97H
1.2.2 BCD码 ÷ 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
1.2.3单片机的数据类型
÷ 1.位(bit) ÷ 位是指一个比特的二进制数据,是数据的最小长度单
位。
÷ 2.字节(Byte) ÷ 字节是相邻的8个二进制位,通常从数据的末位开始划
第1章 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 学习目标 ÷ (1)掌握单片机的概念、发展过程和应用领域。
÷ (2)掌握单片机的数制和字符表示。
单片机原理电子教材

第一部份MCS51单片机原理第一章绪论1.1嵌入式系统1.1.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我们把面向工控领域对象,嵌入到工控应用系统中,实现嵌入式应用的计算机称之为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简称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面对控制对象。
如传感信号输入、人机交互操作、伺服驱动等。
2.嵌入到工控应用系统中的结构形态。
3.能在工业现场环境中可靠运行的可靠品质。
4.突出控制功能。
如对外部信息的捕捉、对控制对象实时控制、有突出控制功能的指令系统(I/O 控制、位操作、转移指令等)。
通用计算机特点:海量高速数值计算1.1.2嵌入式系统的种类嵌入式系统的种类可分为:1.工控机:通用计算机经机械改造加固、电气加固构成,其特点是软件丰富、体积大。
2.通用CPU 模块:用CPU 构成各种形式的主机板系统,一般用在大量数据处理的场合,体积较小。
3.嵌入式微处理器:在通用微处理器(MPU )的基核上,增添一些外围单元和接口构成单芯片形态的计算机系统,如80386EX ,它有定时器/计数器、DMA 、中断系统、串行口、并行口、看门狗(WDT )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4.单片机(微控制器):单片机有唯一的专门为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的体系结构与指令系统,最能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
它是完全按嵌入式系统要求设计的单芯片形态应用系统,最能满足面对控制对象、应用系统的嵌入、现场的可靠运行及非凡的控制品质等要求,是发展最快、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嵌入式系统。
1.2单片机的技术发展历史1.2.1单片机的发展阶段单片机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代:单片机探索阶段,有2.第二代:单片机完善阶段表现在:(1)面对对象,突出控制功能,专用CPU 满足嵌入功能。
(2)寻址范围为16位或8位(3)规范的总线结构,8位数据,16位地址线,及多功能异步串行口(UART )(4)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集中管理模式(5)海量位地址空间,提供位寻址及位操作功能(6)指令系统突出控制功能3.第三代:微控制器形成阶段形成系列产品:以8051系列为代表,如8031、8032、8051、8052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 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基础
算术运算:加、减、乘、除; 逻辑运算:与、或、非和异或等。 1. 计算机中的数制 :广泛使用二进制
二进制数分为有符号二进制数和无符号二进制数。二进 制算法最基本的是定点数运算与浮点数运算。 1)定点数 (1)原码表示法:最高位表示其正负:0时为正数;1 时为负数。这时,两个字节(16位)能表示的最大数为 +32767,最小数为-32767。 (2)补码表示法:正数数值表示法不变;负数采用该 数的补码表示,即每位取反后加1。数的最高位为符 号位:0为正数,1为负数。 2)浮点数:常用3字节浮点数表示 7 6 5 4 3 2 1 0
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
I/O接口
外部设备
(1)数据总线(Data Bus, DB)。用来在微处理器和 存储器之间以及微处理和输入输出接口之间 传送数据。 (2)地址总线(Address Bus, AB)。在计算机中存 储器的每一个存储单元和每一个外部设备都 有一个编号,称作地址。计算机对存储器或 外部设备的访问都是通过地址来进行的。地 址总线用来传输CPU发出的地址信息。 (3)控制总线(Control Bus,CB)。用来传送CPU 送出的控制信号的,也可以传送其他外部设 备输入到CPU的信号
1.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指标
1.字长:微处理器一次可以并行处理的二进制代码 的位数。按字长分类,计算机可分成8位微机、16 位微机、32位微机、64位微机等。 2.存储容量:一般以字节为最基本计量单位。通常8 位(bit)二进制代码称为一个字节(Byte),记为1B, 1024个字节记为1KB,1024KB记为1MB, 1024MB记为1GB,1024GB.记为1TB。 3.指令执行时间:计算机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平均 时间,其长短反映了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快慢。 4.系统总线 5.外部设备配置 6.系统软件配置
MCS-5l系列单片机:
型号 8031(C31) 8051(C51)
片内ROM型 式 无 ROM(4KB)
RAM 128B 128B 128B 256B 256B 256B
寻址范围 64KB 64KB 64KB 64KB 64KB 64KB
计数器 2*16 2*16 2*16 3*16 3*16 3*16
M C
E
数符 阶符
阶码
M为尾数,0 M<1; E为阶码,是指数部分; C为基数,二进制数的C取2。
尾数高8位 尾数低8位
2. 计算机中的码制:ASCⅡ码和BCD码。 1) ASCⅡ码:能够表示128种不同的文字符。其中 包括96个可打印字符,分为数字(30H~39H)、大 写字母(41H~5AH)、小写字母(61H~7AH)、通 用字符,以及其它专用字符和控制字符共32个。 P5 表1-2 2) BCD码:用4位二进制数表示1个十进制数: 0000、0001、0010、0011、0100、0101、0110、 0111、1000、1001。BCD码又被称为8421码,非 常直观,很容易转换成十进制数,例如: (1001 0001 0010. 0100 0110 0101)BCD 9 1 2 4 6 5 =(912. 465)10
工业方面:电机控制,工业机器人,过程控制,智能传感器。 仪器仪表:智能仪器,医疗器械,色谱仪,示波器。 民用方面:电子玩具,高级电视游戏机,录象机。 导航控制:导弹控制,鱼雷制导等。 汽车方面:点火控制,变速器控制,防滑刹车,排气控制。 军工领域:导弹控制、鱼雷制导控制、智能武器装备、航天飞
机导航系统等。
(1976-1978年):低性能单片机。第三阶段(1978-现在):高
性能单片机。第四阶段(1982-现在):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及16 位、32位单片机推出。
发展趋势:
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今后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向低
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高速化、高可靠性 方向发展。
应用领域: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退出
1 单片微型计算机基础
2 MCS-51单片机的结构与基本配置电路 3 MCS-51系列单片机的汇编语言指令 4 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5 MCS-51的定时器/计数器 6 7 8 9 MCS-51的串行通信接口 MCS-51的中断控制系统 MCS-51单片机存储器的扩展技术 MCS-51单片机I/O接口的扩展技术
并行口 中断源数量 4*8 4*8 4*8 4*8 4*8 4*8 5 5 5 Nhomakorabea6 6 6
8751(C51) EPROM(4KB) 8032(C32) 8052(C52) 无 ROM(8KB)
8752(C52) EPROM(8KB)
10 人机交互设备的扩展技术
第1章 单片微型计算机基础
1.1 微型计算机基础 基本结构、主要指标、运算基础 1.2 单片微型计算机 特点、历史、趋势、应用 MCS-51单片机
退出
1.1 微型计算机基础
1.1.1 微型计算机基本结构
ROM RAM
控制总线 微 处 理 器 C P U
1.2 单片微型计算机
概念: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 ROM,EPROM),各种输入输出接口(定时器,串并行I/O ,A/D 转换接口等)的一个完整的数字处理系统。 特点:(1)较高的性能价格比。(2)集成度高,体积小,可靠性好。 (3)控制功能强。(4)低电压,低功耗,便于生产便携式产品。(5) 开发周期短、易于产品化。 历 史 : 第 一 阶 段 ( 1974-1976 年 ) : 初 级 单 片 机 。 第 二 阶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