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练习
八年级数学下册17.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练习新版沪科版

课时作业(十二)[17.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选择题1.一元二次方程x2-2x=0根的判别式的值为( )A.4 B.2 C.0 D.-42.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1,x2=-1,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b2-4ac>0 B.b2-4ac=0C.b2-4ac<0 D.b2-4ac≤03.一元二次方程4x2-2x+14=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D.无法判断4.下列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根的是( )A.x2-x+1=0 B.x2+x+1=0C.(x-1)(x+2)=0 D.(x-1)2+1=05.2018·湘潭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m≥1 B.m≤1C.m>1 D.m<16.2018·娄底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3)x+k=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无实数根D.不能确定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2mx+2-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是( )A.-2 B.1C.1或0 D.1或-28.若a,b,c为常数,且(a-c)2>a2+c2,则关于x的方程ax2+bx+c=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无实数根D.有一个根为09.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4x+c=0一定有实数根的是( ) A.a>0 B.a=0C.c>0 D.c=0二、填空题10.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0没有实数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请写出一组满足条件的实数a,b的值:a=________,b=________.12.2018·威海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5)x2+2x+2=0有实数根,则m的最大整数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13.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1)4x2-x+3=7x;(2)3(x2+2)=4x.14.2018·成都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1)x+a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a的取值范围.15.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x+m2-1=0.(1)不解方程,判断方程根的情况;(2)若方程有一个根为3,求m的值.1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m的取值范围;(2)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m的值,并求此时方程的根.17.如果关于x的方程mx2-2(m+2)x+m+5=0没有实数根,试判断关于x的方程(m -5)x2-2(m-1)x+m=0的根的情况.探究题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 bx+2c-a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关于x的方程3cx+2b=2a的根为x=0.(1)试判断△ABC的形状;(2)若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3m=0的两根,求m的值.详解详析【课时作业】 [课堂达标] 1.[解析] A 在这个方程中,a =1,b =-2,c =0,所以根的判别式Δ=b 2-4ac =(-2)2-4×1×0=4.2.[解析] A 因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根为x 1=1,x 2=-1,所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b 2-4ac>0.因此选A .3.[解析] B 在方程4x 2-2x +14=0中,Δ=(-2)2-4×4×14=0,∴一元二次方程4x 2-2x +14=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选B .4.[答案] C 5.[解析] D ∵方程x 2-2x +m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2)2-4m >0,解得m <1.故选D .6.[解析] A 因为Δ=[-(k +3)]2-4k =k 2+2k +9=(k +1)2+8>0,所以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A .7.[解析] B ∵已知关于x 的方程mx 2+2mx +2-m =0是一元二次方程,∴m ≠0.∵方程mx 2+2mx +2-m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m)2-4m·(2-m)=0.整理,得m 2-m =0,解得m 1=0,m 2=1,∴m =1.故选B .8.[解析] B 由(a -c)2>a 2+c 2,得a 2-2ac +c 2>a 2+c 2,∴ac<0,a ≠0,∴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是一元二次方程,且b 2-4ac>0.因此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9.[解析] D ∵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a ≠0且Δ=(-4)2-4ac =16-4ac ≥0,∴ac ≤4且a ≠0.若a >0,如当a =1,c =5时,ac =5>4,故A 错误;若a =0,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故B 错误;若c >0,如当a =1,c =5时,ac =5>4,故C 错误;若c =0,则ac =0<4,故D 正确.故选D .10.[答案] m<-411.[答案] 答案不唯一,满足b 2-4a =0(a ≠0)即可,如a =1,b =2 12.[答案] 4[解析]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5)x 2+2x +2=0有实数根,∴Δ=4-8(m -5)≥0,且m -5≠0,解得m ≤5.5且m ≠5, 则m 的最大整数值是4.13.解: (1)原方程可化为4x 2-8x +3=0, ∵Δ=64-4×4×3=64-48=16>0, ∴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原方程可化为3x 2-4x +6=0, ∵Δ=16-4×3×6=-56<0, ∴原方程没有实数根.14.解:由题意可知,Δ=[-(2a +1)]2-4×1×a 2=(2a +1)2-4a 2=4a +1.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0,即4a +1>0,解得a >-14.15.解:(1)∵Δ=4m 2-4(m 2-1)=4>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把x =3代入方程,得m 2+6m +8=0,解得m 1=-2,m 2=-4. 16.解:(1)∵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2m +1)2-4(m 2-1)=4m 2+4m +1-4m 2+4=4m +5>0,解得m>-54.(2)答案不唯一,如取m =1,则方程为x 2+3x =0,即x(x +3)=0,解得x 1=0,x 2=-3.17.解:∵方程mx 2-2(m +2)x +m +5=0没有实数根,∴Δ=[-2(m +2)]2-4m(m +5)=4(m 2+4m +4-m 2-5m)=4(4-m)<0,∴m>4.对于方程(m -5)x 2-2(m -1)x +m =0,当m =5时,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8x +5=0,方程有一个实数根为x =58.当m ≠5时,Δ′=4(m-1)2-4m(m -5)=4(3m +1).∵m>4,∴3m +1>13,∴Δ′=4(3m +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综上,当m =5时,方程(m -5)x 2-2(m -1)x +m =0有一个实数根;当m>4且m ≠5时,方程(m -5)x 2-2(m -1)x +m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素养提升]解:(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 bx +2c -a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2 b)2-4×1×(2c -a)=0, ∴a +b =2c.又∵关于x 的方程3cx +2b =2a 的根为x =0, ∴a =b ,∴a =b =c ,即△ABC 是等边三角形.(2)∵a ,b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x -3m =0的两根, 又由(1)知a =b ,∴方程x 2+mx -3m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Δ=m 2+4×3m =0, 解得m =0或m =-12.当m =0时,方程x 2+mx -3m =0可化为x 2=0, 解得x 1=x 2=0.又由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得a>0,b>0,c>0,故m =0不符合题意;当m =-12时,方程x 2+mx -3m =0可化为 x 2-12x +36=0,解得x 1=x 2=6, 可知m =-12符合题意. 故m 的值为-12.。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专练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专练一、单选题1.(2021九上·梁山月考)若实数a,b(a不等b)分别满足方程a2-7a+2=0,b2-7b+2=0,则的值为()A. B. C. 或2 D. 或22.(2021九上·庆云月考)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则的值是()A. ﹣3或1B. 3或﹣1C. 3D. 13.(2021九上·呼和浩特月考)若一元二次方程x2﹣(2m+3)x+m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且x1+x2=x1x2,则m的值是()A. ﹣1B. 3C. 3或﹣1D. ﹣3或14.(2021九上·汉阳月考)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4,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12x+k+2=0的两根,则k的值为()A. 30B. 34或30C. 36或30D. 345.(2021·遵义)在解一元二次方程x2+px+q=0时,小红看错了常数项q,得到方程的两个根是﹣3,1.小明看错了一次项系数P,得到方程的两个根是5,﹣4,则原来的方程是()A. x2+2x﹣3=0B. x2+2x﹣20=0C. x2﹣2x﹣20=0D. x2﹣2x﹣3=06.(2021八下·浦江期末)已知xy≠1,且3x2+2021x+6=0,6y2+2021y+3=0,则=()A. B. 2 C. 3 D. 97.(2021·阳西模拟)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则的值为()A. 1B.C. 1或D. 08.(2021·河东模拟)设,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是()A. 0B. 1C. 2000D. 40000009.(2021九上·襄汾月考)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且 C. 且 D.二、填空题10.(2021九上·大兴期中)若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mx﹣2=0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根是.11.(2021九上·泸县期中)已知x1,x2是方程x2-2x-1=0的两个根,则+= .12.(2021九上·汉滨期中)设a、b是方程x2+x﹣2021=0的两个实数根,则(a﹣1)(b﹣1)的值为 .13.(2021九上·皇姑月考)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7=0的两根分别为α,β,那么α2+4α+β=.14.(2021九上·绵阳月考)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为,则两根之积为 .15.(2021九上·达州月考)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bx﹣3=0的两根,且满足,那么b的值为 .16.(2021九上·嘉祥月考)已知关于的方程x2+(2k+1)x+k2=0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是7,则k= .17.(2021九上·滕州月考)若方程的两根是x1、x2,则代数式的值是.18.(2021九下·庆云月考)方程x2+2kx+k2﹣2k+1=0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2+x22=4,则k的值为.19.(2021九上·长春期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20.(2021九上·大兴期中)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三、综合题21.(2021九上·路北期中)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两个根的绝对值相等,求此时m的值.22.(2021九上·泸县期中)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k使得成立?若存在,请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2021九上·汉滨期中)已知:关于x的方程.(1)求证:无论m取任何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另两边恰好是此方程的两个根,求此三角形的周长.24.(2021九上·隆昌期中)关于x的方程kx2+(k+1)x+ =0有实数根.(1)求k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使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且他们的倒数和为0?若存在,求出k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5.(2021九上·香洲月考)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的取值范围;(2)当为正整数时,求的值.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解:∵实数a,b(a不等b)分别满足方程a2-7a+2=0,b2-7b+2=0,∴a,b是一元二次方程x2-7x+2=0的两个根,∴a+b=7,ab=2,∴a2+b2=(a+b)2-2ab=45,∴.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题意得出a,b是一元二次方程x2-7x+2=0的两个根,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a+b,ab 的值,从而得出a2+b2的值,再把化为,再代入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答案】C【解析】【解答】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即,解得:或,而当时,原方程,无实数根,不符合题意,应舍去,∴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得到,再根据求出m的值,再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即可。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专题复习2-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含答案)

专题复习二 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重点提示: (1)根的判别式ac b 42-主要应用于判断方程根的情况.利用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时要注意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方程的类型不确定还要进行分类讨论.(2)韦达定理主要反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利用韦达定理的前提条件是方程有解,即042≥-ac b .【夯实基础巩固】1. 已知x 1,x 2是方程x 2+2x ﹣5=0的两根,则的值为( B )A .﹣B .C .D .﹣2.已知x 2+px +q =0的两根是3,﹣4,则代数式x 2+px +q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C )A . (x +3)(x +4)B . (x ﹣3)(x ﹣4)C . (x ﹣3)(x +4)D . (x +3)(x ﹣4)3.关于x 的方程x 2﹣2mx ﹣m ﹣1=0的根的情况是( A )A .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 有两个实数根D . 没有实数根4.关于x 的方程x 2﹣(m ﹣1)x +m ﹣2=0的两根互为倒数,则m 的值是( C )A . 1B . 2C . 3D . 45.关于x 的方程x 2﹣(m ﹣3)x +m 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最大整数值是( B )A . 2B . 1C . 0D . ﹣1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kx +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 ±2 .7.已知x 1,x 2是方程的两根,则的值为 3 .8.已知a ,b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1=0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a ﹣b )(a +b ﹣2)+ab 的值等于 ﹣1 .9.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mx +m 2﹣1=0.(1)不解方程,判别方程根的情况.(2)若方程有一个根为3,求m 的值.(1)∵∆=(2m )2﹣4×1×(m 2﹣1)=4>0,∴方程x 2+2mx +m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x2+2mx+m2﹣1=0有一个根是3,∴32+2m×3+m2﹣1=0,解得m=﹣4或m=﹣2.1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实数m的最大整数值.(2)在(1)的条件下,方程的实数根是x1,x2,求代数式x12+x22﹣x1x2的值.(1)∵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8﹣4m>0,解得m<2,∴m的最大整数值为1.(2)∵m=1,∴此一元二次方程为x2﹣2x+1=0.∴x1+x2=2,x1x2=1.∴x12+x22﹣x1x2=(x1+x2)2﹣3x1x2=8﹣3=5.【能力提升培优】11.若a,b,c为三角形三边,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b)x+c2=0的根的情况是(C)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D.无法确定1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c=0,则b2﹣4ac≥0;②若方程ax2+bx+c=0两根为﹣1和2,则2a+c=0;③若方程ax2+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方程ax2+bx+c=0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其中真命题有(C)A.1个B.2个C.3个D.0个13.设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px+q=0的两根,x1+1,x2+1是关于x的方程x2+qx+p=0的两根,则p,q的值分别为(A)A.﹣1,﹣3 B.1,3 C.1,﹣3 D.﹣1,3【解析】∵x1,x2是x2+px+q=0的两根,x1+1,x2+1是x2+qx+p=0的两根,∴x1+x2=-p,x1x2=q,x1+1+x2+1= x1+x2+2=-q,(x1+1)(x2+1)= x1x2+(x1+x2)+1=p.∴-p+2=-q,q-p+1=p.∴p=-1,q=-3.14.若一元二次方程x2﹣(a+2)x+2a=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3,b,则a+b=5.15.已知m,n是方程x2﹣2x﹣1=0的两根,且(7m2﹣14m+a)(3n2﹣6n﹣7)=8,则a的值等于﹣9.16.已知关于x的方程x2﹣(a+b)x+ab﹣1=0,x1,x2是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现给出三个结论:①x1≠x2;②x1x2<ab;③.则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②.1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1=0有两个不等实根x1,x2.(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两实根x1,x2满足|x1|+|x2|=x1x2,求k的值.(1)∵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k+1)2﹣4(k2+1)=4k2+4k+1﹣4k2﹣4=4k﹣3>0,解得k>.(2)∵k>,∴x1+x2=﹣(2k+1)<0.又∵x1x2=k2+1>0,∴x1<0,x2<0.∴|x1|+|x2|=﹣x1﹣x2=﹣(x1+x2)=2k+1.∵|x1|+|x2|=x1x2,∴2k+1=k2+1.∴k1=0,k2=2.又∵k>,∴k=2.18.设m是不小于﹣1的实数,关于x的方程x2+2(m﹣2)x+m2﹣3m+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1)若+=1,求的值.(2)求+﹣m2的最大值.∵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4(m﹣2)2﹣4(m2﹣3m+3)=﹣4m+4>0,解得m<1.∴﹣1≤m<1.(1)∵x1+x2=﹣2(m﹣2),x1x2=m2﹣3m+3,∴+===1,解得m1=,m2=(不合题意,舍去).∴=﹣2.(2)+﹣m2=﹣m2=﹣2(m﹣1)﹣m2=﹣(m+1)2+3.当m=﹣1时,最大值为3.【中考实战演练】19.【烟台】等腰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2,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n﹣1=0的两根,则n的值为(B)A.9B.10 C.9或10 D.8或10【解析】∵a,b,2是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a=2,b<4或a<4,b=2或a=b>1. ∵a,b是x2-6x+n-1=0的两根,∴a+b=6.∴a=b=3.∴ab=n-1=9.∴n=10.20.已知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x+a2+a﹣2=0的两实根,那么m+n的最大值是4.【开放应用探究】21.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bx+c=0的两个实数根,且|x1|+|x2|=2|k|(k是整数),则称方程x2+bx+c=0为“偶系二次方程”.如方程x2﹣6x﹣27=0,x2﹣2x﹣8=0,x2+3x﹣=0,x2+6x ﹣27=0,x2+4x+4=0,都是“偶系二次方程”.(1)判断方程x2+x﹣12=0是否是“偶系二次方程”,并说明理由.(2)对于任意一个整数b,是否存在实数c,使得关于x的方程x2+bx+c=0是“偶系二次方程”?请说明理由.(1)不是.理由如下:解方程x2+x﹣12=0得x1=3,x2=﹣4.∴|x1|+|x2|=3+4=7=2×3.5.∵3.5不是整数,∴x2+x﹣12=0不是“偶系二次方程.(2)存在.理由如下:∵x2﹣6x﹣27=0和x2+6x﹣27=0是偶系二次方程,∴假设c=mb2+n.当b=﹣6,c=﹣27时,﹣27=36m+n.∵x2=0是偶系二次方程,∴n=0,m=﹣.∴c=﹣b2.∴可设c=﹣b2.对于任意一个整数b,c=﹣b2时, =b2﹣4c=4b2.∴x1=﹣b,x2=b.∴|x1|+|x2|=2|b|,∵b是整数,∴对于任何一个整数b,当c=﹣b2时,关于x的方程x2+bx+c=0是“偶系二次方程”.。
中考数学复习一元二次方程之根与判别式专项练习60题

一元二次方程之根与判别式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0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当时,求m的值.2.关于x的方程2x2﹣(a2﹣4)x﹣a+1=0,(1)若方程的一根为0,求实数a的值;(2)若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求实数a的值.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1)x+k+2=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和x2,且x12+x22=6,求k的值?4.已知关于x的方程kx2+2(k+1)x﹣3=0.(1)请你为k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使方程有两个有理根,并求出这两个根;(2)若k满足不等式16k+3>0,试讨论方程实数根的情况.5.已知方程2(m+1)x2+4mx+3m=2,根据下列条件之一求m的值.(1)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方程有两个相反的实数根;(3)方程的一个根为0.6.已知α,β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3)x+m2=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1,求m的值.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2一m)x+3﹣6m=0.(1)求证:无论m取何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 l和x2满足x l+x2=m,求m的值.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8+k)x+8k=0(1)求证:无论k取任何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另两边长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1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1﹣m)x+m2=0的两根为x1,x2.(1)求m的取值范围;(2)若x12+12m+x22=10,求m的值.1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k+1)x+k﹣2=0的两个实数根是x1和x2.(1)求k的取值范围;(2)若x12=11﹣x22,求k的值.1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5x﹣m=0有两个实数根(1)求m的取值范围;(2)若x=﹣1是方程的一个根,求m的取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1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2)x+m﹣2=0.14.一元二次方程x2+kx﹣(k﹣1)=0的两根分别为x1,x2.且x12﹣x22=0,求k值.15.在正实数范围内,只存在一个数是关于x的方程的解,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16.关于x的方程4kx2+4(k+2)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k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0?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7.已知关于x的二次方程a2x2+2ax+1=﹣3x的两个实数根的积为1,且关于x的二次方程x2+2(a+n)x ﹣a2=4﹣6a﹣2n有小于2的正实根,求n的整数值.18.关于的方程2x3+(2﹣m)x2﹣(m+2)x﹣2=0有三个实数根分别为α、β、x0,其中根x0与m无关.(1)如(α+β)x0=﹣3,求实数m的值.(2)如α<a<b<β,试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你的理由.19.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a﹣1)x+2a2﹣1=0的两个实数根,其满足(3x1﹣x2)(x1﹣3x2)=﹣80.求实数a的所有可能值.20.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3)x+m2+6=0的两根x1,x2的积是两根和的两倍,①求m的值;②求作以为两根的一元二次方程.2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3)x+k2+1=0.问:(1)当k为何值时,此方程有实数根;(2)若此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满足|x1|+|x2|=3,求k的值.2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x=﹣m2+2x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x2,求实数m的值.23.设m为整数,且4<m<40,方程x2﹣2(2m﹣3)x+4m2﹣14m+8=0有两个整数根,求m的值.24.已知关于x的方程(k﹣1)x2+(2k﹣3)x+k+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1)求k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如果存在,求出k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m﹣1=0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为23,求m的值.26.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2)x+m2+4=0有两个实数根,且这两根的平方和比两根的积大21,求m 的值.2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0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当(x1+x2)•(x1﹣x2)=0时,求m的值.(友情提示: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则:,)28.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k的取值范围;(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1)x+k+2=0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等于6,求k的值.29.已知x1、x2是方程4x2﹣(3m﹣5)x﹣6m2=0的两根,且,求m的值.30.已知关于x的方程k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设方程的两实根为x1和x2(x1≠x2),那么是否存在实数k,使成立?若存在,请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k﹣1=0(1)求证:方程一定有两个实数根;(2)设x1,x2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且(x1+x2)(x1﹣x2)=0,求k的值.32.设关于x的二次方程(a2+1)x2﹣4ax+2=0的两根为x1,x2,若2x1x2=x1﹣3x2,试求a的值.3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1)求a的取值范围;(2)若5x1+2x1x2=2a﹣5x2;求a的值.3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4k﹣3=0.(1)求证:无论k取什么实数值,该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Rt△ABC的斜边长a=,且两条直角边b和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时,求△ABC的周长.35.一元二次方程8x2﹣(m﹣1)x+m﹣7=0,(1)m为何实数时,方程的两个根互为相反数?(2)m为何实数时,方程的一个根为零?(3)是否存在实数m,使方程的两个根互为倒数?36.已知一元二次方程kx2+x+1=0(1)当它有两个实数根时,求k的取值范围;(2)问:k为何值时,原方程的两实数根的平方和为3?37.关于x的方程为x2+(m+2)x+2m﹣1=0.(1)证明: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是否存在实数m,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互为相反数?若存在,求出m的值及两个实数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8.已知:关于的方程x2﹣kx﹣2=0.(1)求证:无论k为何值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方程的两根为x1,x2,若2(x1+x2)>x1x2,求k的取值范围.39.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1)x+m2﹣3=0.(1)当m为何值时,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设方程的两实根分别为x1、x2,当x12+x22﹣x1x2=78时,求m的值.40.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2m+3)x+m2=0的两个实数根,且=1时求m的值.4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2)x+2m﹣1=0.(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根为2,求m的值,并求出此时方程的另一根.4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m﹣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x1、x2,且x12+x22=7.求(x1﹣x2)2的值.43.已知方程x2+2(k﹣2)x+k2+4=0有两个实数根,且这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根的积大21,求k的值和方程的两个根.4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4kx2+4(k+2)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否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等于0?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5.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3)x+k=0的一个根是x=﹣2,求k的值以及方程的另一根.4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1)x+2k﹣2=0.(1)求证:无论k为何值时,该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两个实数根平方和等于5,求k的值.48.若关于x的方程x2+(m+1)x+m+4=0两实数根的平方和是2,求m的值.49.m为何值时,方程2x2+(m2﹣2m﹣15)x+m=0两根互为相反数?50.已知△ABC的两边AB、AC的长度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2)x+k2+2k=0的两个根,第三边长为10,问k为何值时,△ABC是等腰三角形?并求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5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0(1)当k取什么值时,原方程有实数根;(2)对k选取一个合适的数,使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并求出这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52.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2a﹣1)x+a2=0的两个实数根,(1)当a取何值时,方程两根互为倒数?(2)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x2,求a的值.53.已知关于x的方程(1)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值,并求出此时方程的根;(2)是否存在正数m,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等于224.若存在,求出满足条件的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8x2﹣(2m+1)x+m﹣7=0,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m的值:(1)两根互为倒数;(2)两根互为相反数;(3)有一根为零;(4)有一根为1.55.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a﹣3)x+a=0有实数根.(1)求a的取值范围;(2)设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1)x2﹣(2a﹣3)x+a=0的两个根,且x12+x22=9,求a的值.56.已知一元二次方程8y2﹣(m+1)y+m﹣5=0.(1)m为何值时,方程的一个根为零?(2)m为何值时,方程的两个根互为相反数?(3)证明:是否存在实数m,使方程的两个根互为倒数.57.已知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3m﹣3=0有一个根是1,求m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58.若关于x的方程(a2﹣3)x2﹣2(a﹣2)x+1=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求a的值.(2)当m取最大值时,求△ABC的面积.6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a=1,另两边b、c恰是方程x2﹣(k+2)x+2k=0的两根,求△ABC的周长.一元二次方程之根与判别式60题参考答案:1.解:(1)根据题意得△=(2m﹣1)2﹣4m2≥0,解得m ≤;(2)根据题意得x1+x2=﹣(2m﹣1),x1•x2=m2,∵,∴(x1+x2)2﹣2x1•x2=7,∴(2m﹣1)2﹣2m2=7,整理得m2﹣2m﹣3=0,解得m1=3,m2=﹣1,∵m ≤,∴m=﹣12.解:(1)把x=0代入原方程得﹣a+1=0,解得a=1;(2)设方程两个为x1,x2,根据题意得x1+x2==0,解得a=±2,当a=﹣2时,原方程化为2x2+3=0,此方程无实数解,∴a=23.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1+x2=k+1,x1•x2=k+2,又知x12+x22=(x1+x2)2﹣2x1•x2=(k+1)2﹣2(k+2)=6解得:k=±3.∵△=b2﹣4ac=(k+1)2﹣4(k+2)=k2﹣2k﹣7≥0,∴k=﹣34.解:(1)比如:取k=3,原方程化为3x2+8x﹣3=0.…(1分)即:(3x﹣1)(x+3)=0,解得:x1=﹣3,x2=;…(2分)(2)由16+k>0,解得k >﹣.…(3分)∵当k=0时,原方程化为2x﹣3=0;解得:x=,∴当k=0时,方程有一个实数根…(4分)∵当k >﹣且k≠0时,方程kx2+2(k+1)x﹣3=0为一元二次方程,∴△=[2(k+1)]2﹣4×k×(﹣3)=4k2+8k+4+12k=4k2+20k+4 =[(2k)2+2×2k×1+1]+(16k+3)=(2k+1)2+16k+3,…(5分)∵(2k+1)2≥0,16k+3>0,∴△=(2k+1)2+16k+3>0.…(6分)∴当k >﹣且k≠0时,一元二次方程kx2+2(k+1)x﹣3=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5.解:(1)∵△=16m2﹣8(m+1)(3m﹣2)=﹣8m2﹣8m+16,而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即﹣8m2﹣8m+16=0,求得m1=﹣2,m2=1;(2)因为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两根之和为0且△≥0,则﹣=0,求得m=0;(3)∵方程有一根为0,∴3m﹣2=0,∴m=.6.解:根据条件知:α+β=﹣(2m+3),αβ=m2,∴+==﹣1,∴=﹣1,即:m2﹣2m﹣3=0,解得:m=3或﹣1,当m=3时,方程为x2+9x+9=0,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m=﹣1时,方程为x2+x+1=0,此方程无实根,不合题意,舍去,∴m=37.解:根据题意得△=(2m+3)2﹣4m2>0,解得m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m+3,则2m+3=m2,整理得m2﹣2m﹣3=0,即(m﹣3)(m+1)=0,解得m1=3,m2=﹣1,则m=38.(1)证明:方程根的判别式△=[2(2﹣m)]2﹣4×1×(3﹣6m)=4(4﹣4m+m2)﹣4(3﹣6m)=4(4﹣4m+m2﹣3+6m)=4(1+2m+m2)=4(m+1)2(4分)∵无论m为何实数,4(m+1)2≥0恒成立,即△≥0恒成立.(5分)∴无论m取何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6分)(2)解:由根与系数关系得x1+x2=﹣2(2﹣m)(7分)由题知x1+x2=m,∴m=﹣2(2﹣m)(8分)解得m=4.9.解:(1)∵△=(8+k)2﹣4×8k=(k﹣8)2,∵(k﹣8)2,≥0,∴△≥0,∴无论k取任何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2)解方程x2﹣(8+k)x+8k=0得x1=k,x2=8,①当腰长为5时,则k=5,∴周长=5+5+8=18;②当底边为5时,∴x1=x2,∴k=8,∴周长=8+8+5=2110.解:(1)△=[2(1﹣m)]2﹣4m2=4﹣8m,∵方程有两根,∴△≥0,即4﹣8m≥0,∴m ≤.(2)∵x1+x2=2(1﹣m),x1•x2=m2,且x12+12m+x22=10,∴m2+2m﹣3=0,解得 m1=﹣3,m2=1,又∵m ≤,∴m=﹣311.解:(1)∵方程有两个实数根,∴k≠0且△=(2k+1)2﹣4k(k﹣2)≥0,解得:k ≥﹣且k≠0,∴k的取值范围:k ≥﹣且k≠0.(2)∵一元二次方程kx2+(2k+1)x+k﹣2=0的两个实数根是x1和x2,∴x1+x2=﹣,x1x2=,∵x12=11﹣x22,∴x12+x22=11,∴(x1+x2)2﹣2x1x2=11,∴﹣2()=11,解得:k=﹣或k=1,∵k ≥﹣且k≠0,∴k=112.解:(1)∵方程x2+5x﹣m=0有两个实数根,∴△=25+4m≥0,解得:m ≥﹣;(2)将x=﹣1代入方程得:1﹣5﹣m=0,即m=﹣4,∴方程为x2+5x+4=0,设另一根为a,∴﹣1+a=﹣5,即a=﹣4,则m的值为﹣4,方程另一根为﹣413.解:(1)由题意得:△=[﹣(m+2)]2﹣4(m ﹣2)=m2+12,∵无论m取何值时,m2≥0,∴m2+12≥12>0即△>0恒成立,∴无论m取何值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方程两根为x1,x2,由韦达定理得:x1•x2=m ﹣2,由题意得:m﹣2=m2+9m﹣11,解得:m1=﹣9,m2=1,∴14.解:∵x12﹣x22=0,∴(x1+x2)(x1﹣x2)=0,∴x1+x2=0或x1﹣x2=0,当x1+x2=0,则x1+x2=﹣k=0,解得k=0,原方程变形为x2+1=0,此方程没有实数根,当x1﹣x2=0,则△=k2﹣4(k﹣1)=0,解得k1=k2=2,∴k的值为215.解:原方程可化为2x2﹣3x﹣(k+3)=0,①(1)当△=0时,,满足条件;(2)若x=1是方程①的根,得2×12﹣3×1﹣(k+3)=0,k=﹣4;此时方程①的另一个根为,故原方程也只有一根;(3)当方程①有异号实根时,,得k>﹣3,此时原方程也只有一个正实数根;(4)当方程①有一个根为0时,k=﹣3,另一个根为,此时原方程也只有一个正实根.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k 的取值范围是或k=﹣4或k≥﹣316.解:(1)由△=[4(k+2)]2﹣4×4k•k>0,∴k>﹣1又∵4k≠0,∴k的取值范围是k>﹣1,且k≠0;(2)不存在符合条件的实数k理由:设方程4kx2+4(k+2)x+k=0的两根分别为x1、x2,由根与系数关系有:x1+x2=﹣,x1•x2=,又==﹣=0,∴k=﹣2,由(1)知,k=﹣2时,△<0,原方程无实解,∴不存在符合条件的k的值17.解:∵关于x的二次方程a2x2+2ax+1=﹣3x∴a2x2+2ax+3x+1=0,∵关于x的二次方程a2x2+2ax+1=﹣3x的两个实数根的积为1,∴=1,∴a=±1,∵12a+9≥0,∴a=1∴关于x的二次方程x2+2(a+n)x﹣a2=4﹣6a﹣2n 可化简为:x2+2(1+n)x+(1+2n)=0∴x1=﹣1,x2=﹣1﹣2n,∵关于x的二次方程x2+2(a+n)x﹣a2=4﹣6a﹣2n 有小于2的正实根,∴0<﹣1﹣2n<2,∴n的整数值为﹣118.解:(1)由2x3+(2﹣m)x2﹣(m+2)x﹣2=0得(x+1)(2x2﹣mx﹣2)=0,∴x0=﹣1,(2分)α、β是方程2x2﹣mx﹣2=0的根∴,∵(α+β)x0=﹣3,所以m=6(4分)(2)设T=﹣=(5分)∵a<b,∴b﹣a>0,又a2+1>0,b2+1>0,∴>0(6分)设f(x)=2x2mx﹣2,所以α、β是f(x)=2x2mx ﹣2与x轴的两个交点,∵α<a<b<β∴,即∴ma+mb>2a2+2b2﹣4(8分)∴4﹣4ab+ma+mb>2(a﹣b)2>0(9分)∴T>0,即>19.解:∵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a ﹣1)x+2a2﹣1=0的两个实数根,∴△≥0,即(3a﹣1)2﹣4(2a2﹣1)=a2﹣6a+5≥0 所以a≥5或a≤1.…(3分)∴x1+x2=﹣(3a﹣1),x1•x2=2a2﹣1,∵(3x1﹣x2)(x1﹣3x2)=﹣80,即3(x12+x22)﹣10x1x2=﹣80,∴3(x1+x2)2﹣16x1x2=﹣80,∴3(3a﹣1)2﹣16(2a2﹣1)=﹣80,整理得,5a2+18a﹣99=0,∴(5a+33)(a﹣3)=0,解得a=3或a=﹣,当a=3时,△=9﹣6×3+5=﹣4<0,故舍去,当a=﹣时,△=(﹣)2﹣6×(﹣)+6=()2+6×+6>0,∴实数a 的值为﹣20.解:(1)∵原方程有两实根∴△=(2m﹣3)2﹣4(m2+6)=﹣12m﹣15≥0得①…(3分)∵x1+x2=﹣(2m﹣3)x1x2=m2+6…(4分)又∵x1x2=2(x1+x2),∴m2+6=﹣2(2m﹣3)整理得m2+4m=0解得m=0或m=﹣4…(6分)由①知m=﹣4…(7分)(2)∵…(9分),…(11分)由韦达定理得所求方程为…21.解:(1)若方程有实数根,则△=(2k﹣3)2﹣4(k2+1)≥0,∴k ≤,∴当k ≤,时,此方程有实数根;(2)∵此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满足|x1|+|x2|=3,∴(|x1|+|x2|)2=9,∴x12+x22+2|x1x2|=9,∴(x1+x2)2﹣2x1x2+2|x1x2|=9,而x1+x2=2k﹣3,x1x2=k2+1,∴(2k﹣3)2﹣2(k2+1)+2(k2+1)=9,∴2k﹣3=3或﹣3,∴k=0或3,k=3不合题意,舍去;∴k=022.解:方程整理为x2﹣2(m+1)x+m2=0,∵关于x的方程x2﹣2mx=﹣m2+2x的两个实数根x1、x2,∴△=4(m+1)2﹣4m2≥0,解得m ≥﹣;∵|x1|=x2,∴x1=x2或x1=﹣x2,当x1=x2,则△=0,所以m=﹣,当x1=﹣x2,即x1+x2=2(m+1)=0,解得m=﹣1,而m ≥﹣,所以m=﹣1舍去,∴m 的值为﹣23.解:∵a=1,b=﹣2(2m﹣3),c=4m2﹣14m+8,∴△=b2﹣4ac=4(2m﹣3)2﹣4(4m2﹣14m+8)=4(2m+1).∵方程有两个整数根,∴△=4(2m+1)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所以2m+1也是一个完全平方数.∵4<m<40,∴9<2m+1<81,∴2m+1=16,25,36,49或64,∵m为整数,∴m=12或24.代入已知方程,得x=16,26或x=38,52.综上所述m为12,或2424.解:(1)方程(k﹣1)x2+(2k﹣3)x+k+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可得k﹣1≠0,∴k≠1且△=﹣12k+13>0,可解得且k≠1;(2)假设存在两根的值互为相反数,设为 x1,x2,∵x1+x2=0,∴,∴,又∵且k≠1 ∴k不存在25.解:设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m﹣1=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则:x1+x2=m,x1•x2=2m﹣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m﹣1=0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为23,∴x12+x22=(x1+x2)2﹣2x1•x2=m2﹣2(2m﹣1)=m2﹣4m+2=23,解得:m1=7,m2=﹣3,当m=7时,△=m2﹣4(2m﹣1)=﹣3<0(舍去),当m=﹣3时,△=m2﹣4(2m﹣1)=37>0,∴m=﹣326.解:设x的方程x2+2(m﹣2)x+m2+4=0有两个实数根为x1,x2,∴x1+x2=2(2﹣m),x1x2=m2+4,∵这两根的平方和比两根的积大21,∴x12+x22﹣x1x2=21,即:(x1+x2)2﹣3x1x2=21,∴4(m﹣2)2﹣3(m2+4)=21,解得:m=17或m=﹣1,∵△=4(m﹣2)2﹣4(m2+4)≥0,解得:m≤0.故m=17舍去,∴m=﹣127.解:∵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0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2m﹣1)2﹣4m2=1﹣4m≥0,解得:m ≤;(2)∵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0有两个实数根x1和x2,∴x1+x2=1﹣2m,x1x2=m2,∴(x1+x2)•(x1﹣x2)=0,当1﹣2m=0时,1﹣2m=0,解得m=(不合题意).当x1=x2时,(x1+x2)2﹣4x1x2=4m2﹣4m+1﹣4m2=0,解得:m=.故m 的值为:28.解:(1)依题意得△=(k+2)2﹣4k •>0,解之得k>﹣1,又∵k≠0,∴k的取值范围是k>﹣1,且k≠0;(2)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则x1+x2=k+1,x1•x2=k+2,∴x12+x22=(x1+x2)2﹣2x1x2=6,即(k+1)2﹣2(k+2)=6,解得:k=±3,当k=3时,△=16﹣4×5<0,∴k=3(舍去);当k=﹣3时,△=4﹣4×(﹣1)>0,∴k=﹣329.解:∵a=4,b=5﹣3m,c=﹣6m2,∴△=(5﹣3m)2+4×4×6m2=(5﹣3m)2+96m2,∵5﹣3m=0与m=0不能同时成立.△=(5﹣3m)2+96m2>0则:x1x2≤0,又∵,∴,又∵,,∴,∴,解得:m1=1,m2=530.解:(1)由>0,解得k>﹣1,又∵k≠0,∴k的取值范围是k>﹣1且k≠0;(2)不存在符合条件的实数k,理由如下:∵,,又,∴,解得经检验k=﹣是方程的解.由(1)知,当时,△<0,故原方程无实根∴不存在符合条件的k的值31.(1)证明:△=k2﹣4(k﹣1)=k2﹣4k+4=(k﹣2)2,∵(k﹣2)2≥0,即△≥0,∴方程一定有两个实数根;(2)根据题意得x1+x2=﹣k,x1•x2=k﹣1,∵(x1+x2)(x1﹣x2)=0,∴x1+x2=0或x1﹣x2=0,当x1+x2=0,则﹣k=0,解得k=0,当x1﹣x2=0,则△=0,即(k﹣2)2=0,解得k=2,∴k的值为0或232.解:∵关于x的二次方程(a2+1)x2﹣4ax+2=0的两根为x1,x2,∴①,②∵2x1x2=x1﹣3x2,∴2x1x2+(x1+x2)=2(x1﹣x2),平方得4(x1x2)2+4x1x2(x1+x2)=3(x1+x2)2﹣16x1x2,将式①、②代入后,解得a=3,a=﹣1,当a=3时,原方程可化为10x2﹣12x+2=0,△=122﹣4×10×2=64>0,原方程成立;当a=﹣1时,原方程可化为2x2+4x+2=0,△=42﹣4×2×2=0,原方程成立.∴a=3或a=﹣133.解:(1)根据题意得a﹣1≠0且△=4﹣4(a﹣1)>0,解得a<2且a≠1;(2)根据题意得x1+x2=,x1•x2=,∵5x1+2x1x2=2a﹣5x2,∴5(x1+x2)+2x1x2=2a,∴+=2a,整理得a2﹣a﹣6=0,解得a1=3,a2=﹣2,∵a<2且a≠1,∴a=﹣234.解:(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4k﹣3=0,△=(2k+1)2﹣4(4k﹣3)=4k2﹣12k+13=4+4>0恒成立,故无论k取什么实数值,该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根据勾股定理得:b2+c2=a2=31①因为两条直角边b和c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则b+c=2k+1②,bc=4k﹣3③,因为(b+c)2﹣2bc=b2+c2=31,即(2k+1)2﹣2(4k﹣3)=31,整理得:4k2+4k+1﹣8k+6﹣31=0,即k2﹣k﹣6=0,解得:k1=3,k2=﹣2(舍去),则b+c=2k+1=7,又因为a=,则△ABC的周长=a+b+c=+7.35.解:(1)∵一元二次方程8x2﹣(m﹣1)x+m﹣7=0的两个根互为相反数,∴x1+x2==0,解得m=1;(2)∵一元二次方程8x2﹣(m﹣1)x+m﹣7=0的一个根为零,∴x1•x2==0,解得m=7;(3)设存在实数m,使方程8x2﹣(m﹣1)x+m﹣7=0的两个根互为倒数,则x1•x2==1,解得m=15;则原方程为4x2﹣7x+4=0,△=49﹣4×4×4=﹣15<0,所以原方程无解,这与存在实数m,使方程8x2﹣(m﹣1)x+m﹣7=0有两个根相矛盾.故不存在这样的实数m36.解:(1)∵方程有两个实数根,∴△=1﹣4k≥0且k≠0.故k ≤且k≠0.(2)设方程的两根分别是x1和x2,则:x1+x2=﹣,x1x2=,x12+x22=(x1+x2)2﹣2x1x2,=﹣=3,整理得:3k2+2k﹣1=0,(3k﹣1)(k+1)=0,∴k1=,k2=﹣1.∵k ≤且k≠0,∴k=(舍去).故k=﹣137.(1)证明:△=(m+2)2﹣4(2m﹣1)=m2﹣4m+8=(m﹣2)2+4,∵(m﹣2)2≥0,∴(m﹣2)2+4>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存在实数m,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互为相反数.由题知:x1+x2=﹣(m+2)=0,解得:m=﹣2,将m=﹣2代入x2+(m+2)x+2m﹣1=0,解得:x=,∴m的值为﹣2,方程的根为x=38.解:(1)证明:由方程x2﹣kx﹣2=0知a=1,b=﹣k,c=﹣2,∴△=b2﹣4ac=(﹣k)2﹣4×1×(﹣2)=k2+8>0,∴无论k为何值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方程x2﹣kx﹣2=0.的两根为x1,x2,∴x1+x2=k,x1x2=﹣2,又∵2(x1+x2)>x1x2,∴2k>﹣2,即k>﹣139.解:(1)∵△≥0时,一元二次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m+1)]2﹣4×1×(m2﹣3)=8m+16≥0,m≥﹣2,所以m≥﹣2时,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x12+x22﹣x1x2=78,∴(x1+x2)2﹣3x1x2=78,∵x1+x2=﹣,x1•x2=,∴﹣[2(m+1)]2﹣3×1×(m2﹣3)=78,解得m=5或﹣13(舍去),故m的值是m=540.解:∵关于x的方程x2﹣(2m+3)x+m2=0有两个实数根,∴△≥0,即(2m+3)2﹣4m2≥0,解得:m ≥﹣,∵+=1,∴=1,∴2m+3=m2,∴m2﹣2m﹣3=0,∴m1=3,m2=﹣1(舍去).故可得m=341.(1)证明:∵△=(m+2)2﹣4×1×(2m﹣1)=(m﹣2)2+4>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把x=2代入方程,得22+2(m+2)+2m﹣1=0解得m=﹣,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1,则2x1=2×(﹣)﹣1,解得x1=﹣42.解:∵x1+x2=m,x1x2=2m﹣1,∴x12+x22=(x1+x2)2﹣2x1x2=m2﹣2(2m﹣1)=7;解可得m=﹣1或5;当m=5时,原方程即为x2﹣5x+9=0的△=﹣11<0无实根,当m=﹣1时,原方程即为x2+x﹣3=0的△=1+12=13>0,有两根,则有(x1﹣x2)2=(x1+x2)2﹣4x1x2=13.答:(x1﹣x2)2的值为1343.解:∵方程x2+2(k﹣2)x+k2+4=0有两个实数根,∴△=4(k﹣2)2﹣4(k2+4)≥0,∴k≤0,设方程的两根分别为x1、x2,∴x1+x2=﹣2(k﹣2)…①,x1•x2=k2+4…②,∵这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根的积大21,即x12+x22=x1•x2+21,即(x1+x2)2﹣3x1•x2=21,把①、②代入得,4(k﹣2)2﹣3(k2+4)=21,∴k=17(舍去)或k=﹣1,∴k=﹣1,∴原方程可化为x2﹣6x+5=0,解得x1=1,x2=544.解:不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等于0.理由如下:设方程两个为x1,x2,则x1+x2=﹣∵一元二次方程4kx2+4(k+2)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4k≠0且△=16(k+2)2﹣4×4k×k>0,∴k的取值范围为k>﹣1且k≠0,当x1+x2=0,∴﹣=0,∴k=﹣2,而k>﹣1且k≠0,∴不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等于0 45.解:把x=﹣2代入原方程得4﹣2(k+3)+k=0,解得k=﹣2,所以原方程为x2+x﹣2=0,设方程另一个根为t,则t+(﹣2)=﹣1,解得t=1,即k的值为﹣2,方程的另一根为146.解:∵x1、x2是方程x2﹣2mx+3m=0的两根,∴x1+x2=2m,x1x2=3m.又(x1+2)(x2+2)=22﹣m2,∴x1x2+2(x1+x2)+4=22﹣m2,3m+4m+4=22﹣m2,m2+7m﹣18=0,(m﹣2)(m+9)=0,m=2或﹣9.当m=2时,原方程为x2﹣4x+6=0,此时方程无实数根,应舍去,取m=﹣947.(1)证明:△=(k+1)2﹣4(2k﹣2)=k2﹣6k+9=(k﹣3)2,∵(k﹣3)2≥0,即△≥0,∴无论k为何值时,该方程总有实数根;(2)解:设方程两根为x1,x2,则x1+x2=k+1,x1•x2=2k﹣2,∵x12+x22=5,∴(x1+x2)2﹣2x1•x2=5,∴(k+1)2﹣2(2k﹣2)=5,∴k1=0,k2=248.解:设方程的两根为x1,x2,∴x1+x2=﹣(m+1),x1•x2=m+4,而x12+x22=2,∴(x1+x2)2﹣2x1•x2=2,∴(m+1)2﹣2(m+4)=2,解得m1=3,m2=﹣3,当m=3时,方程变形为x2+4x+7=0∵△=16﹣4×7<0,∴此方程无实数根;当m=﹣3时,方程变形为x2﹣2x+1=0∵△=4﹣4×1=0,∴此方程有实数根,∴m=﹣349.解:若两根互为相反数,则△>0,x1+x2=0,于是(m2﹣2m﹣15)2﹣4×2m≥0,又∵x1+x2=0,∴﹣=0,即m2﹣2m﹣15=0,解得,m=3,或m=5.当m=3时,(32﹣2×3﹣15)2﹣4×2×3=120>0,符合题意;当m=5时,(52﹣2×5﹣15)2﹣4×2×5=﹣40<0,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350.解:∵△ABC的两边AB、AC的长度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2)x+k2+2k=0的两个根,则AB+AC=2k+2,AC×AB=k2+2k,分为三种情况:①若AB=AC时,则2AB=2k+2,AB2=k2+2k,AB=k+1,代入得:(k+1)2=k2+2k,此方程无解,即AB≠AC;②若AB=BC=10,则10+AC=2k+2,10AC=k2+2k,即AC=2k+2﹣10,代入得:10(2k+2﹣10)=k2+2k,解得:k1=10,k2=8,∴AC=12或8,③若AC=BC=10时,与②同法求出k=10或8,∴当AC=12,AB=10,BC=10时,△ABC的周长=12+10+10=32,∴当AC=8,AB=10,BC=10时,△ABC的周长=10+10+8=28,∴当k=10或k=8时,△ABC为等腰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32或2851.解:(1)△=4(k﹣1)2﹣4k2=4(k2﹣2k+1)﹣4k2=﹣8k+4≥0,∴k ≤,故当k ≤时,原方程有实数根;(2)选k=0,则原方程化为:x2+2x=0,设两实数根为:x1,x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2,x1x2=0,∴x12+x22=(x1+x2)2﹣2x1x2,=4﹣0=452.解:(1)方程两根互为倒数,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1,即a2=1,a=±1,当a为1或﹣1时,方程两根互为倒数;(2)∵|x1|=x2,∴x1=x2或x1=﹣x2,当x1=x2时△=0,即(2a﹣1)2﹣4a2=0﹣4a+1=0,a=﹣,当x1=﹣x2时,2a﹣1=0,a=.∴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x2,a的值是﹣或53.解::(1)∵a=,b=﹣(m﹣2),c=m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即△=b2﹣4ac=[﹣(m﹣2)]2﹣4××m2=﹣4m+4=0,∴m=1.原方程化为:x2+x+1=0 x2+4x+4=0,(x+2)2=0,∴x1=x2=﹣2.(2)不存在正数m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等于224.∵x1+x2=﹣=4m﹣8,x1x2==4m2x12+x22=(x1+x2)2﹣2x1x2=(4m﹣8)2﹣2×4m2=8m2﹣64m+64=224,即:8m2﹣64m﹣160=0,解得:m1=10,m2=﹣2(不合题意,舍去),又∵m1=10时,△=﹣4m+4=﹣36<0,此时方程无实数根,∴不存在正数m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等于224.54.解:设原方程的两根为x1、x2(1)∵两根互为倒数,∴两根之积为1x1•x2==1,解得m=15,(2)∵两根互为相反数,∴x1+x2==0,∴m=﹣,(3)当有一根为零时,∴m﹣7=0,∴m=7,(4)当有一根为1时,∴8﹣2m﹣1+m﹣7=0,解得m=055.解:(1)当a﹣1=0即a=1时,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当a≠1时,由△=b2﹣4ac≥0,得(2a﹣3)2﹣4a (a﹣1)≥0,解得a ≤,∵a﹣1≠0,∴a≠1,则a的取值范围是a ≤且a≠1,(2)∵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1)x2﹣(2a﹣3)x+a=0的两个根,∴x1+x2=,x1x2=.又∵x12+x22=9,∴(x1+x2)2﹣2x1x2=9.()2﹣2×=9.整理,得7a2﹣8a=0,a(7a﹣8)=0.∴a1=0,a2=(舍去).经检验0是方程的根.故a=056.解:(1)若方程的一个根为零,则m﹣5=0,解得m=5,(2)若方程的两个根互为相反数,则两根之和为0,故=0,解得m=﹣1,(3)若方程两根互为倒数,则=1,解得m=13,当m=13时,方程是8y2﹣14y+8=0,即4y2﹣7y+4=0,根的判别式△=﹣15<0,故不存在实数m,使方程的两个根互为倒数57.解:设另一根为x,∵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3m﹣3=0有一个根是1,∴m+1﹣1+m2﹣3m﹣3=0,解得m=3或﹣1(舍去),故m=3,∴x+1==,∴x=﹣,故另一根为﹣.58.解:设方程的两根为x1,x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3)x2﹣2(a﹣2)x+1=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a2﹣3≠0,x1•x2==1,∴a2=4,∴a=2或﹣2,当a=2时,原方程变形为x2+1=0,△=﹣4<0,此方程无实数根,∴a=﹣2.即a的值是﹣259.解:(1)设另两边为x1,x2,且x1>x2.∴由韦达定理,得x1+x2=6,x1•x2,=m;根据三边关系得:x1+x2=6>5 ①;∴x1﹣x2==<5;解得,m >;又∵△=36﹣4m≥0,解得,m≤9,∴m 的取值范围是:<m≤9;(2)当m取最大值,即m=9时,由原方程得x2﹣6x+9=0,即(x﹣3)2=0,解得,x1=x2=3,过点A作AD⊥BC于点D.∴AD=∴S△ABC =.60.解:x2﹣(k+2)x+2k=0(x﹣2)(x﹣k)=0,∴x1=2,x2=k,∵当k=2时,b=c=2,周长为5,∴当k=1时,1+1=2,不能构成三角形,∴周长为5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抛物线y=x2﹣x+1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A.y=x2+3x+6 B.y=x2+3x C.y =x2﹣5x+10 D.y=x2﹣5x+4【答案】A【解析】先将抛物线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左加右减的原则即可.【详解】,当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平移;掌握平移的法则“左加右减”,二次函数的平移一定要将解析式化为顶点式进行;2.在六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3,π,1.5,5,02六个数,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卡片上的数为无理数的概率是()A.16B.13C.12D.56【答案】B【解析】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无理数通常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开方开不尽的数,二是圆周率π,三是构造的一些不循环的数,如1.010010001……(两个1之间0的个数一次多一个).然后用无理数的个数除以所有书的个数,即可求出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卡片上的数为无理数的概率.【详解】∵这组数中无理数有π22个,∴卡片上的数为无理数的概率是21=6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及概率的计算.3.为考察两名实习工人的工作情况,质检部将他们工作第一周每天生产合格产品的个数整理成甲,乙两组数据,如下表:甲 2 6 7 7 8乙 2 3 4 8 8关于以上数据,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众数相同B.甲、乙的中位数相同C.甲的平均数小于乙的平均数D.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答案】D【解析】分别根据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的定义进行求解后进行判断即可得.【详解】甲:数据7出现了2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7,排序后最中间的数是7,所以中位数是7,26778==65x++++甲,()()()()()22222 21S=2666676786 5⎡⎤⨯-+-+-+-+-⎣⎦甲=4.4,乙:数据8出现了2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8,排序后最中间的数是4,所以中位数是4,23488==55x 乙++++,()()()()()2222221S =25354585855乙⎡⎤⨯-+-+-+-+-⎣⎦=6.4,所以只有D 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熟练掌握相关定义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45°得到△AB′C′,若∠BAC =90°,AB =AC =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A .2﹣2B .1C .2D .2﹣l【答案】D【解析】∵△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45°得到△A′B′C′,∠BAC=90°,AB=AC=2,∴BC=2,∠C=∠B=∠CAC′=∠C′=45°,AC′=AC=2, ∴AD ⊥BC ,B′C′⊥AB ,∴AD=12BC=1,AF=FC′=22AC′=1,∴DC′=AC′-AD=2-1,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S △AFC′-S △DEC′=12×1×1-12×(2 -1)2=2-1, 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得出AD ,AF ,DC′的长是解题关键.5.如果关于x 的分式方程1311a xx x --=++有负数解,且关于y 的不等式组2()43412a y y y y ---⎧⎪⎨+<+⎪⎩无解,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 的和为( ) A .﹣2B .0C .1【答案】B【解析】解关于y 的不等式组2()43412a y y y y ---⎧⎪⎨+<+⎪⎩,结合解集无解,确定a 的范围,再由分式方程1311a xx x --=++有负数解,且a 为整数,即可确定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 的值,最后求所有符合条件的值之和即可.【详解】由关于y 的不等式组2()43412a y y y y ---⎧⎪⎨+<+⎪⎩,可整理得242y a y +⎧⎨<-⎩∵该不等式组解集无解, ∴2a+4≥﹣2 即a≥﹣3又∵1311a x x x --=++得x =42a - 而关于x 的分式方程1311a x x x --=++有负数解 ∴a ﹣4<1∴a<4于是﹣3≤a<4,且a 为整数∴a=﹣3、﹣2、﹣1、1、1、2、3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为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分式方程与解不等式组,求各种特殊解的前提都是先求出整个解集,再在解集中求特殊解,了解求特殊解的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下列事件中,属于必然事件的是()A.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B.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C.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D.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答案】C【解析】分析: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依据定义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是不可能事件,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必然事件,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7.将一副三角板(∠A=30°)按如图所示方式摆放,使得AB∥EF,则∠1等于()A.75°B.90°C.105°D.115°【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AB∥EF,即可得∠BDE=∠E=45°,再根据∠A=30°,可得∠B=60°,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到∠1=∠BDE+∠B=105°.详解:∵AB∥EF,∴∠BDE=∠E=45°,又∵∠A=30°,∴∠B=60°,∴∠1=∠BDE+∠B=45°+60°=10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8.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解析】解:第一个图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第二个图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第三个图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第四个图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2个.故选B.9.如图是由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俯视图中每列正方形的个数,再画出从正面的,左面看得到的图形:几何体的左视图是:.故选D.10.完全相同的6个小矩形如图所示放置,形成了一个长、宽分别为n、m的大矩形,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A.6(m﹣n)B.3(m+n)C.4nD.4m【答案】D【解析】解:设小长方形的宽为a,长为b,则有b=n-3a,阴影部分的周长:2(m-b)+2(m-3a)+2n=2m-2b+2m-6a+2n=4m-2(n-3a)-6 a+2n=4m-2n+6a-6a+2n=4m.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请写出一个比2大且比4小的无理数:________. 【答案】π(5或7)【解析】利用完全平方数和算术平方根对无理数的大小进行估算,然后找出无理数即可【详解】设无理数为x,4x16<<,所以x的取值在4~16之间都可,故可填5【点睛】本题考查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能够判断出中间数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1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22+,点E 在对角线BD上,且∠BAE=22.5°,EF⊥AB,垂足为点F,则EF的长是__________.【答案】2【解析】设EF=x,先由勾股定理求出BD,再求出AE=ED,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设EF=x,∵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BAD=90°,∠ABD=∠ADB=45°,∴BD=2AB=42+4,EF=BF=x,∴BE=2x,∵∠BAE=22.5°,∴∠DAE=90°-22.5°=67.5°,∴∠AED=180°-45°-67.5°=67.5°,∴∠AED=∠DAE,∴AD=ED,∴BD=BE+ED=2x+4+22=42+4,解得:x=2,即EF=2.13.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AC与BE相交于点F,则∠AFE的度数为_____.【答案】72°【解析】首先根据正五边形的性质得到AB=BC=AE,∠ABC=∠BAE=108°,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BAC=∠BCA=∠ABE=∠AEB=(180°−108°)÷2=36°,最后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AFE=∠BAC+∠ABE=72°.【详解】∵五边形ABCDE为正五边形,∴AB=BC=AE,∠ABC=∠BAE=108°,∴∠BAC=∠BCA=∠ABE=∠AEB=(180°−108°)÷2=36°,∴∠AFE=∠BAC+∠ABE=72°,故答案为7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多边形和圆,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如图,点A,B在反比例函数y=1x(x>0)的图象上,点C,D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AC∥BD∥y轴,已知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1,2,△OAC与△ABD的面积之和为32,则k的值为_____.【答案】1【解析】过A作x轴垂线,过B作x轴垂线,求出A(1,1),B(2,12),C(1,k),D(2,2k),将面积进行转换S△OAC=S△COM﹣S△AOM,S△ABD=S 梯形AMND﹣S梯形AAMNB进而求解.【详解】解:过A作x轴垂线,过B作x轴垂线,点A,B在反比例函数y=1x(x>0)的图象上,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1,2,∴A(1,1),B(2,12),∵AC∥BD∥y轴,∴C(1,k),D(2,2k),∵△OAC 与△ABD 的面积之和为32, 111112222OACCOMAOMk SSSk ∴=-=⨯-⨯⨯=-,S △ABD =S 梯形AMND ﹣S 梯形AAMNB 1k 11k 1111122224-⎛⎫⎛⎫=+⨯-⨯+⨯= ⎪ ⎪⎝⎭⎝⎭, 1132242k k -∴-+=, ∴k =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k 的几何意义.能够将三角形面积进行合理的转换是解题的关键.15.若a 、b 为实数,且b =22117a a a -+-++4,则a+b =_____. 【答案】5或1【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a 的值,b 的值,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答案. 【详解】由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得221010a a ⎧-≥⎨-≥⎩, 解得a =1,或a =﹣1,b =4, 当a =1时,a+b =1+4=5, 当a =﹣1时,a+b =﹣1+4=1, 故答案为5或1.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条件,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16.从5张上面分别写着“加”“油”“向”“未”“来”这5个字的卡片(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中随机抽取一张,则这张卡片上面恰好写着“加”字的概率是__________. 【答案】【解析】根据概率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从5张上面分别写着“加”“油”“向”“未”“来”这5个字的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则这张卡片上面恰好写着“加”字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睛】考查概率的计算,明确概率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概率等于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的比.17.如图,AB 为⊙O 的弦,C 为弦AB 上一点,设AC =m ,BC =n(m >n),将弦AB 绕圆心O 旋转一周,若线段BC 扫过的面积为(m 2﹣n 2)π,则m n=______15+ 【解析】先确定线段BC 过的面积:圆环的面积,作辅助圆和弦心距OD ,根据已知面积列等式可得:S=πOB 2-πOC 2=(m 2-n 2)π,则OB 2-OC 2=m 2-n 2,由勾股定理代入,并解一元二次方程可得结论. 【详解】如图,连接OB 、OC ,以O 为圆心,OC 为半径画圆,。
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根与系数的关系练习+答案

韦达定理与根与系数的关系练习题一、填空题1、关于x 的方程0322=+-m x x ,当 时,方程有两个正数根;当m 时,方程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当m 时,方程有一个根为0。
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1322=--x x 的两根为1x 、2x ,则=+21x x .3、如果1x ,2x 是方程0652=+-x x 的两个根,那么=⋅21x x .4、已知1x ,2x 是方程0362=++x x 的两实数根,则2112x x x x +的值为______. 5、设1x 、2x 是方程03422=-+x x 的两个根,则=++)1)(1(21x x .6、若方程03422=--x x 的两根为βα、,则=+-22ββ2a a .7、已知1x 、2x 是关于x 的方程01)1(22=-++-a x x a 的两个实数根,且1x +2x =31,则21x x ⋅= .8、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642=--x mx 的两根为1x 和2x ,且221-=+x x ,则=m ,()=+⋅2121x x x x 。
9、若方程0522=+-k x x 的两根之比是2:3,则=k .10、如果关于x 的方程062=++k x x 的两根差为2,那么=k 。
11、已知方程0422=-+mx x 两根的绝对值相等,则=m 。
12、已知方程022=+-mx x 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m 。
1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1(22=++--x a x a 两根互为倒数,则=a 。
14、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22=+--m x m x 。
若方程的两根互为倒数,则=m ;若方程两根之和与两根积互为相反数,则=m 。
15、一元二次方程)0(02≠=++p r qx px 的两根为 0 和 -1,则=q p : 。
16、已知方程0132=-+x x ,要使方程两根的平方和为913,那么常数项应改为 。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同步练习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韦达定理》 同步练习一、填空题和选择题1、(泸州)设12,x x 是方程233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2112x x x x +的值为 A.5 B.-5 C.1 D.-12、(眉山)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32=--x x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α、β,则(α+3)(β+3)=______3、(2牡丹江)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为ax 2+bx+5=0(a ≠0)的解是x=1,则2013﹣a ﹣b 的值是( )A .2018B . 2008C . 2014D . 20124. (2012湖北襄阳)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kx 2k 1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12B .k <12且k ≠0C .﹣12≤k <12D .﹣12≤k <12且k ≠05、(2013•自贡)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a+b )x+ab ﹣1=0,x 1、x 2是此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现给出三个结论:①x 1≠x 2;②x 1x 2<ab ;③.则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填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所有序号) 二、解答题1.设关于x 的方程kx 2-(2k +1)x +k =0的两实数根为x 1、x 2,,若,4171221=+x x x x 求k 的值.2、(2013• 日照)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mx = -m 2+2x 的两个实数根1x 、2x 满足12x x =,求实数m 的值.3、(2013•孝感)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k+1)x+k 2+2k=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1)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0成立?若存在,请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013•荆州)已知:关于x的方程kx2-(3k-1)x+2(k-1)=0(1)求证:无论k为何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此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x2,且│x1-x2│=2,求k的值.5. (2010.十堰)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3m-1)x+2m-2=0(1)求证:无论m取任何实数时,方程恒有实数根.(2)若关于x的二次函数y= mx2-(3m-1)x+2m-2的图象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6、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中,两条对角线交于O点,且AO、BO的长分别是关于x的方程3)12(22=++-+mxmx的根。
一元二次函数解法、韦达定理、根的判别式精分类习题

一、概念习题1、方程782=x 的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2、若方程()021=--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⑴求m 的值;⑵写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3、若方程()112=•+-x m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4、若方程nx m +x n -2x 2=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下列不可能的是( )A.m=n=2B.m=2,n=1C.n=2,m=1D.m=n=15、方程()0132=+++mx x m m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为 。
6、已知322-+y y 的值为2,则1242++y y 的值为 。
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4222=-++-a x x a 的一个根为0,则a 的值为 。
8、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系数满足b c a =+,则此方程必有一根为 。
9、已知b a ,是方程042=+-m x x 的两个根,c b ,是方程0582=+-m y y 的两个根,则m 的值为 。
10、已知方程0102=-+kx x 的一根是2,则k 为 ,另一根是 。
11、已知关于x 的方程022=-+kx x 的一个解与方程311=-+x x 的解相同。
⑴求k 的值 ⑵方程另一个解。
12、已知m 是方程012=--x x 的一个根,则代数式=-m m 2。
13、已知a 是0132=+-x x 的根,则=-a a 622。
14、方程()()02=-+-+-a c x c b x b a 的一个根为( ) A 1- B 1 C c b - D a -15、若=•=-+yx 则y x 324,0352 。
二、解法习题直接开平方法1、解关于x 的方程:();08212=-x ()216252x -=0; ()();09132=--x (4)02=-b ax2、若()()2221619+=-x x ,则x 的值为 。
_专题5一元二次方程两种关系—根判别式、韦达定理题型总结 2022—2023学年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一元二次方程两种关系【知识点1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b2−4ac.①当∆=b2−4ac>0时,原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②当∆=b2−4ac=0时,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b2−4ac<0时,原方程没有实数根.【例1】下列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是()A.x2﹣2x+2=0 B.x(x﹣2)=﹣1 C.(x﹣k)(x+k)=2x+1 D.x2+1=0 【变式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2)x﹣4+k=0根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无实数根 D.无法确定【变式2】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k﹣1=0的根的情况是()A.没有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无法确定【变式3】已知a,b,c分别是△ABC的边长,则一元二次方程(a+b)x2+2cx+a+b=0的根的情况是()A.没有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无法判断【练习 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5x﹣1=0根的说法,正确的是()A.方程没有实数根 B.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C.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 D.方程有一个实数根【练习 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x −m >07−2x >1无解,且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my 2+4y+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整数m 为 .【练习 3】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 =0(a ≠0),有下列说法:①若a+b+c =0,则b2﹣4ac ≥0;②若方程ax 2+c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方程ax 2+bx+c =0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③若c 是方程ax 2+bx+c =0的一个根,则一定有ac+b+1=0成立;④若x 0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 =0的根,则b 2﹣4ac =(2ax 0+b )2,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填序号)【例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2x+2=0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则a 的值可以( ) A .1B .12C .0D .﹣1【变式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2)x 2﹣3x+1=0有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 ) A .a ≤14且a ≠﹣2B .a ≤14C .a <14且a ≠﹣2D .a <14【变式2】方程kx 2﹣6x+1=0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9B .k ≤9且≠0C .k ≠0D .k >9【变式3】关于x 的方程kx 2+√k +1x+2=0有实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变式4】关于x 的方程x 2+bx+c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 取m 和m+2时,代数式x 2+bx+c 的值都等于n ,则n = .【练习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2x+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值为 .【练习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5x 2+2x+m =0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练习3】关于x 的方程(k ﹣1)2x 2+(2k+1)x+1=0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14且k ≠1B .k ≥14且k ≠1C .k >14D .k ≥14【例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m ﹣1)x+m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m 是满足条件的最大整数,求方程的根.【变式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0(1)若x=﹣1是这个方程的一个根,求m的值和方程的另一根;(2)对于任意的实数m,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并说明理由.【变式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2)x+2k=0.(1)若x=1是这个方程的一个根,求k的值和它的另一根;(2)求证:无论k取任何实数,方程总有实数根.(3)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另两边长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变式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2m﹣4=0.(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个根小于1,求m的取值范围.【变式4】已知:关于x的方程kx2﹣(4k﹣3)x+3k﹣3=0(1)求证:无论k取何值,方程都有实根;(2)若x=﹣1是该方程的一个根,求k 的值;(3)若方程的两个实根均为正整数,求k的值(k为整数).【练习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2k﹣1=0有两个实数根.(1)求k的取值范围;(2)若k为正整数,求此时方程的解.【练习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3)x+4m﹣4=0的两个实数根.(1)求证:无论m取何值,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边长a=5,另两边b,c的长度恰好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的周长.【练习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mx+m+1=0(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m为何整数时,此方程的两个根都是正整数?(3)若△ABC的两边AB,AC的长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第三边BC的长为5,当△ABC是等腰三角形时,求m的值.【知识点2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个实数根是, 那么,;注意它的使用条件为a ≠0, Δ≥0. 【例1】如果1是方程2x 2+bx ﹣4=0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A .﹣2B .2C .﹣1D .1【变式1】若一元二次方程x 2﹣x ﹣2=0的两根为x 1,x 2,则(1+x 1)+x 2(1﹣x 1)= . 【变式2】设x 1,x 2是方程x 2+3x ﹣3=0的两个实数根,则x 2x 1+x1x 2的值为 .【变式3】已知a 、b 是方程2x 2+5x+1=0的两实数根,则式子a √a b+b √b a的值为 .【练习1】一元二次方程x 2﹣4x+a =0的两根之积为2,则常数a 的值( ) A .﹣2B .−12C .12D .2【练习2】已知m ,n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3x ﹣2=0的两个根,则(m ﹣1)(n ﹣1)的值为( ) A .2B .0C .﹣4D .﹣5【练习3】一元二次方程x 2+4x+1=0的两个根是x 1,x 2,则x2x 1−x1x 2的值为 .(其中x 2>x 1)【例2】若a 、b 是方程x 2+x ﹣2021=0的两根,则a 2+2a+b = .【变式1】一元二次方程x 2﹣3x+1=0的两个根为x 1,x 2,则x 12+3x 2+x 1x 2+1的值为( ) A .10B .9C .8D .7【变式2】设x 1、x 2是方程x 2﹣4x+1=0的两个根,则x 13+4x 22+x 1﹣1的值为 . 【练习1】如果方程x 2﹣x ﹣2=0的两个根为α,β,那么α2+β﹣2αβ的值为( ) A .7B .6C .﹣2D .0【练习2】已知α、β是方程x 2﹣x ﹣1=0的两个实数根,则α4+3β的值是( ) A .4B .4√2C .5D .5√221x x ,a b x x -=+21acx x =21【例3】如果m、n是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且满足m2﹣m=3,n2﹣n=3,那么代数式2n2﹣mn+2m+2023=.【变式1】已知实数a,b分别满足a2﹣6a+4=0,b2﹣6b+4=0,且a≠b,则a2+b2的值为()A.36 B.50 C.28 D.25【变式2】已知a2﹣2a﹣1=0,b2+2b﹣1=0,且ab≠1,则ab+b+1b的值为.【变式3】已知实数α,β满足α2+3α﹣1=0,β2﹣3β﹣1=0,且αβ≠1,则1α2+3β的值为.【例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 x+m﹣3=0有两个实数根.(1)求m的取值范围;(2)设方程的两根为x1,x2,且满足x12+x22=5,求m的值.【变式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2k=0有两个实数根为x1,x2,使得x1x2﹣x12﹣x22=﹣16成立,则k的值.【变式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的二根为x1,x2,且x12﹣x1+x2=3x1x2,则m =.【变式3】已知α、β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3)x+m2=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试确定m的取值范围;(2)当1α+1β=−1时,求m的值.【变式4】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2)x+2m﹣1=0(1)求证:无论m取任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x1﹣x2=2,求m的值.=0的两个实数根为α和β,若【练习1】已知二次方程x2+(2m+1)x+m2﹣2m+32|α|+|β|=4,求m的值.【练习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2=0的两根x1和x2,且x12﹣2x1+2x2=x1x2,则k的值是.【练习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4)x+m2+4m=0.(1)求证:无论m取何值,此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①求代数式x12+x22−4x1x2的最大值;②若方程的一个根是6,x1和x2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例5】定义新运算“a*b”: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2+b2﹣2ab﹣2,其中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例如:5*6=52+62﹣2×5×6﹣2=﹣1.若方程x*k =xk(k为实数)是关于x的方程,则方程的根的情况为()A.只有一个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变式1】对于实数m、n,定义一种运算:m△n=mn+n.(1)求﹣2△√32得值;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a的值.(2)如果关于x的方程x△(a△x)=−14【变式2】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 =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且满足数轴上x 1,x 2所表示的点到2所表示的点的距离相等,则称这样的方程为“关于2的等距方程”以下“关于2的等距方程”的说法,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方程x 2﹣4x =0是关于2的等距方程;②当5m =﹣n 时,关于x 的方程(x+1)(mx+n )=0一定是关于2的等距方程; ③若方程ax 2+bx+c =0是关于2的等距方程,则必有b =﹣4a (a ≠0); ④当两根满足x 1=3x 2,关于x 的方程px 2﹣x +34=0是关于2的等距方程.【变式3】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 =0有两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为另一个根的2倍,则称这样的方程为“倍根方程”,研究发现了此类方程的一般性结论,设其中一根为t ,则另一根为2t ,因此ax 2+bx+c =a (x ﹣t )(x ﹣2t )=ax 2﹣3atx+2t 2a ,所以有b 2−92ac =0;我们记“K =b 2−92ac ”,即K =0时,方程ax 2+bx+c =0为倍根方程:下面我们根据所获信息来解决问题:(1)以下为倍根方程的是 ;(写出序号) ①方程x 2﹣x ﹣2=0;②x 2﹣6x+8=0;(2)若关于的x 方程mx 2+(n ﹣2m )x ﹣2n =0是倍根方程,求4m 2+5mn+n 2的值; (3)若A (m ,n )在一次函数y =3x ﹣8的图象上,且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x +23n =0是倍根方程,求此倍根方程.【课后练习】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2=0根的情况是()A.没有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x2+3x+c=0没有实数根,则c的取值范围是()A.c<94B.c<49C.c>49D.c>94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3 B.k<3 C.k<3且k≠0 D.k>﹣3且k≠0 4.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0的两个实数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x1+x2=﹣2 B.x1•x2=0 C.x1+x2=0 D.x1•x2=﹣2 5.设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两个实数根,则x1﹣x1x2+x2的值为.6.已知a,b是方程x2+x﹣1=0的两个实数根,则a2﹣b+2023的值是()A.2025 B.2024 C.2023 D.20227.已知关于x的方程2x2+(m+2)x+m=0;(1)证明: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个根大于1,求m的范围.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m+2)x+m4=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1)求m的取值范围;(2)若1x1+1x2=4m,求m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明中学八年级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练习
班级 姓名 . 知识小结:
1、对于一个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我们把把b 2-4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表示. 当△>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没有实数根. 反之亦然.
2、韦达定理:如果方程ax 2+bx+c=0(a ≠0)的两个根是X 1 , X 2 ,
那么a
c
x x a b x x =•-=+2121,(能用韦达定理的前提条件为△≥0 )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2007芜湖)
已知2是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c -+=的一个根,则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
2.已知x 1,x 2是方程2x 2-7x +4=0的两根,则x 1+x 2= ,x 1·x 2= ,(x 1-x 2)2= 。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10x 2-(m+3)x+m -7=0,若有一个根为0,则m= ,这时
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若两根之和为-3
5
,则m= ,这时方程的两个根
为 .
4.若关于x 的方程(m 2-2)x 2-(m -2)x +1=0的两个根互为倒数,则m = 。
5.方程2x(mx -4)=x 2-6没有实数根,则最小的整数m= ;
6.已知方程2(x -1)(x -3m)=x(m -4)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相等,则m= ;
7.设关于x 的方程x 2-6x+k=0的两根是m 和n ,且3m+2n=20,则k 值为 ; 三、解答题
8.已知方程012=--x x 的两个实数根为21,x x ,求:
(1)2
221x x +;2111)2(x x +;(3)21x x -;
)1)(1)(4(21--x x 。
9.设x 1,x 2是方程2x 2+4x -3=0的两根,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下列各式的值:
(1) (x 1+1)(x 2+1) (2)x 2x 1 + x 1
x 2
(3)x 12+ x 1x 2+2 x 1
10.(2009,鄂州)关于x 的方程04
)2(2
=+
++k
x k k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k 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等于0?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1.(2007孝感市)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 -1)x -2m 2+m=0(m 为实数)有两个实数根
1
x 、
2
x .(1)当m 为何值时,
12x x ≠;(2)若22122x x += ,求m 的值.
12.(2009,潍坊)已知
12,x x 是方程220x x a -+=的两个实数根,且1223x x +=
(1)求12,x x 及a 的值;(2)求32111232x x x x -++的值.
13.(04四川省)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1)230x m x m m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中有一个根为0,是否存在实数k ,使关于x 的方程22()520x k m x k m m ----+-=的两个实数根1x 、2x 之差的绝对值为1?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4. 【2008年河南省】已知2x 2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62=+-k x x 的两个实数根,且
21x 22x —1x —2x =115
(1)求k 的值;(2)求21x +22x +8的值。